天失阴阳则乱其道,地失阴阳则乱其财,人失阴阳则绝其后,君臣失阴阳则其道不理,五行四时失阴阳则为灾。今天垂象为人法,故当承顺之也。

又问曰:“今何故其生子少也?”天师曰:“善哉!子之言也。但施不得其意耳。如令施其人欲生也,开其玉户,施种于中,比若春种于地也,十十相应和而生。其施不以其时,比若十月种物于地也,十十尽死,固无生者。真人欲重知其审,今无子之女,虽日百施其中,犹无所生也。不得其所生之处,比若此矣。是故古者圣贤,不妄施于不生之地也,名为亡种竭气而无所生成。今太平气至,或有不生子者,反断绝天地之统,使国少人。理国之道,多人则国富,少人则国贫。今天上皇之气已到,天皇气生物,乃当万倍其初天地。”

老子往西,越八十余年,生殷周之际也。

德者,正相得也。

常德不丧。

德者,正相德也。成者,成济也。不丧者,不失也。

爰清爰静,是知理道。

道者,乃天地所常行,万物所受命而生也。

能得太上之心者,皆无形自然。天仙大人有真道,乃能得太上之心,余者何因得与相见乎?

悟师一人,教十弟子,十以教百,百以教千,千以教万。

神者,道也。入则为神明,出则为文章,皆道之小成也。

今平气行矣,平亦是安。

欲复古太平之法,先安中气也。

三五气和,日月常光明,乃为太平。

积清成精,故胆为六府之精也。

积清成青也。

何谓为多言?然一言而致大凶,是为上多言人也。一言而致辱,是为中多言人也。一言而见穷,是为下多言人也。夫古今圣贤也,出文辞满天地之间,尚苦其少,有不及者,故灾害不绝。后生贤圣复重言之,天下以为法,不敢厌其言也。故言而除害者,常苦其少,是以善言无多,恶言无少。故古之圣人将言也,皆思之,圣心出而成经,置为人法。愚者出言,为身灾害,还以自伤。

言则道不成,多言则为害;闭口不言,万岁无患。

后学得道,各有品阶,至于指极,圣真仙人。

古者三皇之时,人皆气清,深知天地之至情,故悉学真道,乃复得天地之公。求道之法,静为基先,心神已明,与道为一,开蒙洞白,类如昼日;不学其道,若处暗室而迷方也,故圣贤遑骇。

恶人入道,损败善人,亦如拙匠损败人材木,拙女毁人布帛,终无成善功。然恶人与善人反,如人健时吃好美食,大美乃得肥壮;若病人食饭苦,亦不肯食,久久因病而死。令恶人闻善言劝喻,亦如临死人吃美食耳,反而为恶。若善人见善人乃喜,贤人见贤人乃喜,智人见智人乃喜,恶人见恶人乃喜,奸人见奸人乃喜,各得其类乃喜。若子不能尽力事父母,弟子不能尽力事师尊,臣不能尽力事君长,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

神以道全,形以术延。

道包无表里,其能生精神。

道无不导,道无不生。

地理者,三色也,谓水土石。

上天度世者,以万岁为一日,其次千岁为一日,其次百岁为一日,其次乃至十日为一日也。

《太平经·内品修真秘诀》云:上清大真人未升天以前,皆一一取本命之日,修行四等法诀,后步履斗星,蹑地纪,升登天门,便入金阙玉台而后圣君也。

《太平经》载:真君受元始符命神光宝书,统领天丁,收天关地轴。二魔王忽一见如鳌苍龟,其形五变。一现万丈巨蛇,其形三变。真君腾空,步乾踏斗,化千丈大身,挥魁B82D之剑,冲折二魔。各敛形状,龟如拳五寸,蛇如鞭三尺,和合并体,被真君蹑踏之。谨显二魔变相:苍龟,一变色若金光,甲缝苍青;二变色如碧玉,甲缝含金;三变色若苍黄,甲纹光青;四变色如碧绿,甲缝含银;五变龙首鳌身,出紫金光,甲间碧玉。巨蛇,初变状若金色,鳞如赤丹;次变体现青碧色,鳞络金线B82E;末变首如螭龙,身色苍黄,鳞间金玉。

夫神者,因道而行,不因德也,故用道者与神明,用德者与神谋。道之与德更明,思神与人者内相恃,皆令可睹。

大神比如国家忠臣,治辅公位,名为大神。大神有小私,天君闻之复退矣,故不敢懈怠。小神者,安敢自在?

四时之精神,犹风也水也,随人意而为邪正。人正则正,人邪则邪,故须得其人,乃可立事也。不得其人,道难用也。夫水本随器方圆,方圆无常。风气亦随人治,为善恶无常,此即其明戒也。天地之神与风气,影响随人,为明戒耳。

今天地开辟以来,凶气不绝,绝后复起,其故何也?其所从来者,乃远复远。本由先王治,小小失其纲纪,灾害不绝,更相承负,稍积为多,因生大奸,为害甚深。动为变怪,前后相续,而生不祥,以害万国。其所从来,独又远矣。君王不知,遂相承负,不能禁止,令人冤呼嗟动天,使正道失其路,王治为其伤,常少善应。人意不纯,转难教化,邪气为其动,帝王虽愁,心欲止之,若渴而不能如之何。君王虽有万人之仁德,犹不能止此王流灾也,故反以为行善无益,天道无知也。禁民为恶,愁其难化,反相克贼,急其诛罚,一人有过,乃及邻里,重被冤结积多,恶气日以增倍。以为道德与经无益,废之而不行,各试其才,趣利射禄,斗命中者为右,是为乱天仪,无法之治,安能与皇天心合乎?天甚病之久矣,阴阳为其失节,其明证也。治得天心,然后邪可去,治易平,故今教以上皇兴平第一之道,得而急行,恶可消灭,天之佑善者明矣。先王灾虽流积,一旦除灭易耳。今帝王乃居百里之内,用道德仁义,乃万里百姓皆蒙其恩,父为其慈,子为其孝,家足人给,不为邪恶。

王者深得天意,至道住佑之,但有百吉,无有一凶事也。

古者上真睹天神食气,象之为行,乃学食气。真神来助其为治,乃游居真人腹中也。古者真仙之身,名为真人室宅耳。

夫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以为一,久即彬彬自见身中,形渐轻,精益明,光益精,心中大安,欣然若喜,太平气应矣。修其内,反应于外,内以致寿,外以致理,非用筋力,自然而致太平矣。

守一明之法,未精之时,瞑目冥冥,目中无有光。

守一复久,自生光明,昭然见四方,随明而远行,尽见身形容。群神将集,故能形化为神。

守一明法,明有正青,青而清明者,少阳之明也。

守一明法,明正赤,若火光,光者度世。

守一明法,明正黄而青者,中和之光,其道良药。

守一明法,正白如清水,此少阴之明也。

守一明法,明有正黑,清若窥水者,太阴之光。

守一明法,四方皆暗,腹中洞照,此太和之明也,大顺之道。

守一明法,有外暗内暗,无所属,无所睹,此人邪乱,急以方药助之,寻上七首,内自求之。

守一之法,老而更少,发白更黑,齿落更生。守之一月,增寿一年;两月,增寿二年,以次而增之。

守一之法,始思居闲处,宜重墙厚壁,不闻喧哗之音。

守一之法,光通六外,身乃无害,可终其世,子得长久。

守一勿失,事且自毕,急除众忧,一复何求?

守一不穷,士子欲无忧,不可相欺,垂拱。

守一是为久游,身常自谨,患祸去之。

守一之法,神药自来。

守一之法,凡害不害,人各有一不相须。虎狼不视,蛟龙不升,有毒之物皆逃形。子欲长无忧,与一相求;百神千鬼,不得相尤。守而常专,灾害不迁。

守一之法,不言其根,谨闭其门;不敢泄漏,谨守其神;外暗内明,一乃可成。

守一之法,将与神游,万神自来,昭昭可俦。

夫欲守一,喜怒为疾,不喜不怒,一乃可睹。

守一之法,内有五守,外有六候,十一之神,同一门户。

守一之法,当念本无形,凑液相合,一乃从生,去老反稚,可得长生。子若守一,无使多知,守一不退,无一不知,所求皆得,端坐致之。子欲大乐,与一相知,去荣辞显,一乃相宜。子欲养老,守一为早,平床坐卧,与一相保,不食而饱,不德衰老。

守一之法,皆从渐起,守之积久,其一,百日至。

守一之法,无致巧意,一乃自效。

夫欲守一,乃与神通;安卧无为,反求腹中;卧在山西,反知山东。

守一之法,乃万神本根,根深神静,死之无门。

守一之法,老小异度,各因其性,一乃相遇。

守一之法,安贫乐贱,常内自求,一乃相见,知非贵贱。

守一之法,少食为根,真神好洁,粪秽气昏。

守一之法,密思其要,周而复始,无端无徼,面目有光明,精神洞晓。

守一之法,百日为小静,二百日为中静,三百日为大静。内使常乐,三尸已落。

守一之法,有三百六十六数,数有一精,精有一神,守一功成,此神可睹。

守一之法,有内五政,游心于外,内则失政。守一不善,内逆外谨,与一为怨。

守一之法,常有六司命神,共议人过失。

守一之法,乃诸神主,人善之根,除祸之法,致福之门。守一者,乃神器之主,从一神积至万神,同一器,则得道矣。

守一之法,内若大逆不正,五宫乖错,六府失守,群神恐㤥,俱出白于明堂,必先见于面目颜色。天地共知之。群神将逝,形当死矣。

守一之法,为善,效验可睹,今日为善清静,神明渐光,始如萤火,久似电光。

守一之法,外则行仁施惠为功,不望其报。忠孝亦同。

守一之法,有百福亦有百祸。所守不专,外事多端,百神争竞,胜负相连。

守一之法,内常专神,爱之如赤子,百祸如何敢干?

守一之法,与天地神明同,出阴入阳,无事不通也。

守一之法,先知天意,生化万物,不言而理,功成不宰,道生久视。

守一之法,可以知万端,万端者,不能知一。夫守一者,可以度世,可以消灾,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穷困,可以理病,可以长生,可以久视。元气之首,万物枢机。天不守一失其清,地不守一失其宁,日不守一失其明,月不守一失其精,星不守一失其行,山不守一不免崩,水不守一尘土生,神不守一不生成,人不守一不活生。一之为本,万事皆行。子知一,万事毕矣。

太阴之精为龟,匿于渊源之中也。

◎太平经复文序

皇天金阙后圣太平帝君,太极宫之高帝也,地皇之裔。生而灵异,早悟大道,勋业著于丹台,位号编于太极。上清锡命,总统群真,封掌兆民。山川河海,八极九垓,莫不尽关于帝君而受事焉。君有太师、上相、上宰、上傅、公卿、侯伯,皆上真寮属,垂谟作典,预令下教。故作《太平复文》,先传上相青童君,传上宰西城王君,王君传弟子帛和,帛和传弟子干吉。

干君初得恶疾,殆将不救,诣帛和求医。帛君告曰,吾传汝《太平本文》,可因易为一百七十卷,编成三百六十章,普传于天下,授有德之君,致太平,不但疾愈,兼而度世。干吉授教,究极精义,敷演成教。

当东汉末,中国丧乱,赍经南游吴越,居越东一百三十里,山名太平,溪曰干溪,遗迹见存。士庶翕然归心。时孙策初定江南,方正霸业。策左右咸奉干吉,策以为摇动人心,因诬以罪而絷之。策告曰,天久旱,得雨当免。条忽之间,阴云四合,风雨暴至。策愈恶之,令斩首,悬诸市门。一旦暴风至,而失尸所在。君因更名字,遂入蜀去。策览镜,见君首在镜中,因发面疮而卒。时咸以戮辱神仙,致斯早殒。故孙权立,益信奉道术,师葛仙公,介先生亦游其庭。

南朝丧乱,《太平》不复行。暨梁,陶先生弟子桓法,,东阳乌伤县人,于溪谷间得《太平本文》,因取归而疾作。先生曰,《太平》教未当行,汝强取之,故疾也。令却送本处,未几疾愈。至陈宣帝时,海隅山渔人得素书,有光烛天。宣帝敕道士周智响往祝请,因得此文,丹书焕然。周智响善于《太平经》义,常自讲习,时号太平法师。宣帝略知经旨,而不能行。陈氏五主,宣帝最贤。

爰自南朝湮没,中国复兴,法教虽存,罕有行者。绵历年代,斯文不泯,缮写宝持,将俟贤哲。壬辰之运,迎圣君下降,睹太平至理,仙侯莅事,天民受赐,复纯古斯文之功彰也。凡四部,九十五章,二千一百二十八字,皆《太平本文》。其三百六十二章,是干君从本文中演出,并行于世,以复相辅成教而传受焉,故不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