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卷一月经门

  经论女子月事属太冲脉盛

  经论女子血海属于少阴一经

  经论女子经水温寒与天地相应

  女子月事本血室以时而下论

  女子月经本任冲二脉血海有余论

  女子月事本任督二脉血海之满论

  妇人月水本于四经论

  女子天癸之至名月信论

  女子月经非天癸之辨论

  男女精血本五味之秀实论

  妇人经血属心脾所统论

  妇人经血生于水谷之精气论

  妇人月水与乳俱脾胃所生论

  女子经不调由合之非时论

  经不调由阴阳盛衰所致论

  经候不调有阴阳相胜论

  经不调属风冷乘虚客胞中论

  月水不调属风冷之邪搏血论

  月经不调属忧思郁怒所致论

  经水不调有先后多少之分

  经行先期后期有血热血虚之分

  月经过期不及期为有火无火论

  月经紫黑属热非寒论

  经黑属风寒外乘当辨脉证

  经水辨色有气虚血热痰多之分

  经水辨色用药之法

  经论月水来腹痛属子门有寒

  经行腹痛属风冷客于胞络

  经行腹痛属寒湿抟于冲任

  经行腹痛属于血涩

  经行腹痛属于气滞

  经行腹痛宜调气

  经行体痛属于血气不足

  经水过后腹痛属于气血两虚

  经行潮热有内伤外感虚实之分

  经行客热属于体虚外热之加

  经行后发热目暗属血虚

  经行泄泻属于脾虚多湿

  经行白带属阳虚陷下

  经论女子月事不来属于胞脉闭

  经论女子不月属二阳之病

  女子不月属心脾病宜治心火养脾血

  女子不月属肠胃病及于心脾论

  女子不月属胃病不能运化水谷论

  女子不月属胃无生化之原论

  女子不月属心脾少血论

  女子不月属气郁不畅论

  女子不月属心脾胃三经受病论

  妇人经闭属虚积冷结气

  妇人经闭属风冷客于胞门

  妇人月水不通属津液减耗

  妇人经闭属火热有上中下三焦之分

  妇人经闭属积痰碍滞

  妇人经闭属痰塞胞门

  妇人经闭属污血凝滞胞门

  女子不月为血滞属心气不通

  月事不来属胞脉闭心气不下通

  妇人经闭本执着属于血虚气结

  妇人经闭属于肝劳血伤

  妇人经闭属心血亏肾水涸论

  妇人经闭属于心事不足思虑伤脾论

  妇人经闭宜审脾胃论

  妇人经闭有血滞血枯之分

  妇人经闭血滞血枯有诸变证

  经闭血滞血枯有虚热痰气之四证

  经闭血枯与血隔之证不同

  经闭血滞宜破血枯宜补论

  室女经来复断为避年

  室女月水不通属任脉为风寒所抟

  室女经脉断续为血脉未充

  室女经闭成劳属于积想过度

  室女经闭成劳属于饮食不节

  室女经闭为死候

  妇人天癸过期不止属血有余

  妇人经水当止不止属邪气攻冲

  妇人年过期经行属败血

  妇人月水不断属冲任气虚

  妇人月水不断属外邪客于胞内

  妇人经水清血为居经

  妇人经水三月一来名居经

  妇人月水行期有不一候

  妇人月水不通有因诸证所致

  妇人月水不调成病

  妇人月经不行成诸病

  妇人经来行房成癫疾

  妇人月水行房病伏梁

  妇人经来交合成经漏

  调经莫先于去病论

  经候不调不通有分因详证治病之法论

  调经先以顺气为主论

  调经养血莫先于调气论

  调经以开郁行气为主论

  调经不可专耗其气论

  调经不可耗气宜养心实脾论

  调经不可误药当养气益血论

  调经以滋水为主不须补血论

  调经滋水必兼养火论

  调经以大补脾胃为主论

  调经必审脾气生化之源论

  调经宜补养脾胃为先论

  治女子经脉不行有三法

  女子经行宜谨

  女子病临医宜自说

  看妇人病先问经期

  妇人室女诸病须问经事

  治病妇当先问娠

  治妇人病令宽思虑

  妇人之病源难疗

  妇人月水不利之脉

  卷二嗣育门

  经论男女有子本于肾气之盛实

  合男女必当其年欲阴阳之完实

  求子在阴阳之形气寓论

  求子须知先天之气论

  求子之脉贵和平论

  种子必保养心肾二脏论

  种子有聚精之道五论

  种子之道有四

  种子必知之时候

  妇人无子属冲任不足肾气虚寒

  妇人不孕属风寒袭于子宫

  妇人不孕属冲任伏热真阴不足

  妇人不孕属阴虚火旺不能摄精血

  妇人不孕属血少不能摄精

  妇人不孕戒服秦桂丸热药论

  妇人不孕属于实痰

  妇人不孕属脂膜闭塞子宫

  妇人不孕属湿痰闭子宫

  妇人不孕属于积血

  妇人不孕分肥瘦有痰与火之别

  妇人不孕病情不一论

  成胎以精血先后分男女

  成胎以左右阴阳之气动分男女

  成胎以日数精血之胜分男女

  成胎以子宫之左右分男女

  成胎以先天之阴阳相胜分男女

  成胎以百脉齐到分男女

  受胎总论

  双胎属精气之有余

  成胎有二男二女属精血之盛

  不成男女为阴阳驳气所乘

  妊娠时月分经养胎之始

  十二经脉养胎以五行分四时

  十月养胎始于足厥阴肝木

  胎疾宜治

  疗母安胎二法不同

  胎前用药从厥阴经治法有三禁论

  胎前以清热养血为主论

  胎前清热养血宜兼顺气为主论

  胎前三禁以养血健脾清热疏气为主论

  胎前清热养血宜开郁为主论

  胎前不宜服耗气热药论

  胎前体盛不宜补气论

  安胎用黄芩白术论

  辨安胎用黄芩白术论

  安胎宜固肾不必用黄芩白术论

  胎前用抑阳助阴方论

  胎前用达生散论

  胎前调理之法

  孕妇起居所忌

  经论怀子无邪脉

  经论妊脉属足少阴一经

  经论妊脉尺中按之不绝

  诊胎脉属心肾二经

  诊胎脉在手足少阴二经

  胎孕脉诀

  辨男女以左右之脉

  辨男女以左右阴阳虚实论

  辨男女以左右气血论

  辨男女以左右之疾胜

  辨刘王论男女脉法之同

  卷三胎前证上

  妊娠恶阻有绝之之法

  妊娠恶阻属经血闭塞脏气不宣

  妊娠恶阻属五味不化中气壅实

  妊娠恶阻属气血积聚内郁攻胃

  妊娠恶阻属胃气虚弱中脘停痰

  妊娠恶阻属痰饮血壅停滞肝经

  妊娠呕吐属于寒

  妊娠呕吐恶阻勿作寒治

  妊娠呕吐属肝挟冲脉之火冲上

  妊娠呕吐属怒气伤肝

  妊娠呕吐恶阻属少阳之火上冲胃口

  胎前恶阻呕吐用半夏论

  恶阻呕吐用药大法

  妊娠子烦属君相二火

  妊娠子烦属于热

  妊娠子烦属心肺虚热痰积于胸

  妊娠子烦属胎元壅郁热气上冲

  妊娠子烦分证用药之法

  妊娠烦躁属热乘心脾津液枯燥

  妊娠烦躁口干用药之法

  妊娠暴渴为血凝病

  妊娠子悬属胎热上冲

  妊娠子悬属浊气举胎上凑

  妊娠子悬属寒冷与气相争

  妊娠子悬属命门火衰腹寒就暖

  妊娠子满属胎中水血相抟

  妊娠子满属脾虚停水

  妊娠浮肿属脾胃气虚经血壅闭

  妊娠子满属脾虚有湿清浊不分

  妊娠胎水属胞中蓄水

  妊娠胎水属气壅成湿

  妊娠有水气

  妊娠浮肿胀满分证用药之法

  妊娠脚肿名子气属冲任有血风

  妊娠脚肿属风寒湿冷

  妊娠脚肿属脾衰血化成水

  妊娠胫肿属中气壅郁

  妊娠脚肿属脾经养胎病

  妊娠脚肿不可作水治伤真气

  妊娠脚肿主男胎之验

  妊娠腹痛属子脏寒

  妊娠心腹痛属宿冷风寒

  妊娠心腹痛属痰饮与脏气相抟

  妊娠胸腹刺痛属忿怒忧思

  妊娠腹痛属胞阻

  妊娠腹痛属脾胃气虚

  妊娠腹痛属血虚

  妊娠胎痛用地黄当归汤倍熟地

  妊娠顿仆胎伤腹痛用药之法

  胎动不安腹痛辨男女生死之法

  妊娠心痛属风邪痰饮

  妊娠腰痛属风冷乘虚

  妊娠腰痛属血热血滞

  妊娠腰痛有劳力房事之分

  妊娠腰痛分证用药之法

  妊娠小腹痛属风寒相抟

  妊娠经来为激经属阳微不足

  妊娠经来属血盛有余

  妊娠胎漏下血为症病

  妊娠胎漏下血属荣经有风

  妊娠胎漏下血属房室惊触劳力毒食

  妊娠胎漏下血属冲任气虚

  妊娠胎漏下血属血热脾虚不摄

  妊娠胎漏黄水属肝脾病

  妊娠胎漏下血分证用药之法

  妊娠尿血属热渗入脬

  胎漏下血与妊娠尿血不同之辨

  妊娠小便淋属肾虚膀胱热

  妊娠小便涩宜养血导郁

  妊娠子淋须分二证

  妊娠淋涩分经用药之法

  经论转胞之证

  转胞病为胞系了戾宜利小便

  转胞病属饱食用力因合阴阳所致

  转胞病属忍尿疾走饱食入房所致

  转胞病属强忍房事所致当治气

  转胞病属饱食气伤胎系

  转胞有四证所致宜举其胎

  转胞病脬为热所迫

  转胞病属血少气多有饮

  转胞病属血气虚弱不能上载其胎

  转胞病属中气虚怯宜用升举

  转胞与子淋有痛不痛两证不同

  卷四胎前证下

  经论妊娠舌喑属胞之络脉绝

  妊娠不语名子喑不须药

  妊娠子喑以降心火清肺金为治

  妊娠子喑治当补心肾

  妊娠中风宜养血以安胎为主

  妊娠风痉为子痫属体虚受风

  子痫分诸证用药之法

  妊娠属心肝二经风火相炽

  妊娠感寒咳嗽为子嗽

  妊娠咳嗽属肺燥郁热

  妊娠咳嗽分证用药之法

  妊娠伤寒以清热安胎为主

  妊娠伤寒不可犯胎

  妊娠伤寒用六合汤法

  妊娠疟疾寒热属气血虚损所致

  妊娠疟疾用药以安胎为主

  妊娠即疟属肝虚血燥

  妊娠痢疾属饮食生冷

  妊娠痢疾属相火上炎

  妊娠痢疾属下元气虚

  妊娠下利黄水属脾亏气陷

  妊娠霍乱属饮食风冷

  妊娠霍乱吐利邪气易伤胎元

  妊娠泄泻见证用药治法

  妊娠泄泻分因用药之法

  妊娠伤食属于饮食不节

  妊娠伤食分证用药之法

  妊娠吐血属脏腑有伤气逆于上

  妊娠吐血分证用药之法

  妊娠喘息属肺隘气争

  妊娠胎逆作喘属于火

  妊娠作喘属毒药伤胎

  妇人无故悲伤属于脏躁

  妇人脏燥悲伤治验

  妊妇脏燥悲伤治验

  妊妇悲哀烦躁证用药法

  妊娠腹内盅鸣

  妊娠腹内儿哭

  妊娠胎动腹痛诸因

  妊娠胎动不安由冲任经虚诸因所感

  妊娠胎动不安辨子母死生之法

  妊娠胎动与胎漏之辨

  妊娠坠仆伤胎

  妊娠热病伤胎

  妊娠挟病伤胎

  妊娠筑磕伤胎

  妊娠毒药伤胎见证不可作中风治

  妊娠毒食伤胎

  子死腹中分寒热用药下法论

  妊娠胎病宜下

  妊娠死胎用牛膝

  妊娠堕胎分月数调养

  妊娠堕胎属中冲脉伤

  妊娠堕胎属心包脉虚

  妊娠属风冷乘子宫

  妊娠胎堕属血虚内热

  妊娠堕胎属性躁少阳火动

  妊娠胎堕属相火伤精

  妊娠胎堕属子宫真气不全

  妊娠胎堕之因有五由气血虚不能荣养胎元

  妊娠堕胎先补脾胃

  堕胎后有下血不止血凝不出二证

  堕胎后下血不止宜补胃气

  半产属冲任气虚胎元不固

  小产由于欲动火扰

  小产有三因之感戒服热药

  妇人半产误用寒药损治宜活血升举论

  小产用药之法

  妇人怀胎有未足月而产有过期而不产

  妊妇胎孕迟速论

  妇人胎孕变常记

  妊娠胎萎燥属于所禀怯弱

  妊娠胎气不长属脾胃饮食减少

  鬼胎属于荣卫虚损精神衰弱

  鬼胎属女人之思想所结

  鬼胎属元气不足以补元气为主

  鬼胎属郁怒伤肝脾所致

  妇人肠覃似孕属气病论

  妇人石瘕似孕属血病论

  妇人蓄血似孕宜大下法

  卷五产后证上

  临产将息之法

  临产调护用药之法

  临产预备必用之药

  临产腹痛宜辨弄胎试胎二候

  难产由于安逸气滞

  难产由于恐惧气结

  难产由于胞中败血壅滞

  难产由于胞破血干

  难产由于妊孕房事不谨

  治难产胞浆干令通上下之气

  治难产以顺气和血为主

  治产难子死腹中有下法

  交骨不开产门不闭子宫不收三证

  盘肠生

  寒月冻产宜暖

  夏月热产宜凉

  催生药宜助气血为主

  催生大法

  催生用药诸方

  产后脉

  产后之脉贵虚

  产脉辨生死之法

  新产下有调理之法

  新产妇人有三病

  产后十二病

  产后十八证

  产后危证有三冲三急

  产后诸证其源有三

  产后戒食汤

  产后戒饮酒

  产后戒服童便

  产后戒食鸡子伙盐

  产后戒早行房

  产后病戒用发表一切不可用风药

  产后戒服黑神散热药论

  产后戒服黑神散致病论

  产后戒服五积散论

  产后用白芍药宜制炒论

  产后宜用芍药论

  产后戒不可遽用参

  新产后先消瘀血为第一义

  产后不可作诸虚不足治

  产后以大补气血为主

  产后先补气血兼用消散

  产后去邪必兼补剂

  辨丹溪主末二字即标本论

  产后攻补二法辨疑论

  产后误药成病论

  产后诸证不可误治论

  产后证先调脾胃

  产后服生化汤论

  产后胞衣不下属冷乘血涩

  产后胞衣不下属血入胞中

  产后胞衣不下有虚实之分

  产后胞衣不下急断脐带法

  产后血晕属败血流入肝血热逆上

  产后血晕属瘀血奔心虚火炎上

  产后血晕属恶露乘虚上攻

  产后血晕属阴血暴亡心虚火炎

  产后血晕属血随气上

  产后血晕属虚火载血上升腹中空虚所致

  产后血晕分下血多少治法

  产后血晕用醋漆法

  产后恶露不下属风冷乘虚抟血

  产后恶露不绝属虚损脏腑挟冷

  产后恶露不止属血滞不化

  产后恶露不绝属肝脾经病

  产后头痛属阳实阴虚

  产后头痛属风寒用生化汤

  产后心痛属虚寒血凝不散

  产后心痛属阴亏火冲包络

  产后心痛属寒气上攻

  产后心痛属血虚

  产后腹痛属腹有干血

  产后腹痛属余血壅滞

  产后腹痛属伤食裹血

  产后腹痛属气弱阻寒

  产后腹痛属冷气乘虚入产门

  产后腹痛分证用药法

  产后血块腹痛戒用峻厉药

  产后小腹痛属恶露凝结

  产后小腹痛属血滞名儿枕痛

  产后小腹痛属瘀血停滞有骨疽证

  产后脐下痛作恶露不尽论

  产后腰痛属血滞经络

  产后腰痛属劳伤肾气风冷乘虚

  产后腰痛属真气虚

  产后胁痛属气与水相激

  产后胁痛分证用药之法

  产后遍身疼痛属血气失其常度

  产后血块筑痛属风冷凝血

  产后积聚属气血为风冷所抟

  产后瘕痛属风冷搏血

  产后寒气入腹名寒疝

  产后有血损筋挛之证

  产后气血壅结宜固元气

  产后口干痞闷属面毒聚胃

  产后伤食停滞分证用药法

  产后腹胀呕吐属败血入脾胃

  产后腹胀呕吐属饮食伤脾胃

  产后呕吐属肠胃燥涩气逆

  产后呕逆属恶露不下

  产后呕吐属脾胃病分证用药

  产后呃逆属脾虚聚冷胃中伏寒

  产后呃逆分证用药法

  产后气喘属败血停凝上熏于肺

  产后发喘属污血感寒

  产后气喘属孤阳绝阴

  产后发喘不可误药

  卷六产后证下

  产后浮肿属败血停积不可作水气治

  产后浮肿属血与气搏留滞经络

  产后浮肿属风邪搏气

  产后浮肿属体虚有湿热

  产后浮肿属虚大补气血

  产后浮肿分证治法

  产后外感风寒发热不可作伤寒治

  产后头痛发热不可作外伤感冒治

  产后诸发热状类伤寒不可发汗

  产后伤食发热宜下

  产后伤食发热类伤寒

  产后伤食发热不可作血虚治

  产后伤食发热分证用药

  产后发热属肝虚血燥

  产后发热属阴虚生内热

  产后发热属阴虚阳浮于外

  产后发热属血脱阳无所附

  产后阴虚发热宜补气

  产后发热不可作火治误用寒凉

  论丹溪治产后发热用方之法

  产后乍寒乍热属败血不散

  产后败血不散寒热为闭阴闭阳

  产后败血闭阴闭阳之辨

  产后阴阳不足寒热用药不同

  产后虚汗不止属阴气虚

  产后虚汗有亡阳之患

  产妇头汗属血虚孤阳上出

  产妇头汗属虚热熏蒸

  产后中风属于虚

  产后中风属劳损脏腑气虚邪入

  产后中风属劳伤所致

  产后中风属下血过多虚极生风

  产后中风宜大补不可作风治

  产后中风当补元气为主

  产后血虚中风病痉

  产后血虚汗多遇风变痉

  产后痉属亡血过多筋无所养

  产后病痉属阴虚内热生风

  产后成痉不可同伤寒例治

  产后变证不可轻用发表

  用续命汤辨

  产后口噤属血气虚风乘三阳经

  产后角弓反张属体虚受风

  产后角弓反张属虚象宜固气血

  产后属阴虚火炽筋无所养

  产后拘挛属气血不足

  产后拘挛属肝经风热血燥

  产后不语属败血入心

  产后不语属胃湿热痰迷心

  产后不语属热血热痰迷塞心窍

  产后不语分证用药

  产后惊悸属心气虚风邪抟心

  产后惊悸属心血虚

  产后恍惚属荣卫不足风邪所乘

  产后恍惚不可作风治

  产后发狂属败血冲心

  产后发狂属肝虚火炎

  产后乍见鬼神属败血停心

  产后乍见鬼神属血虚邪氵㸒

  产后乍见鬼神属心脾血少

  产后妄言见邪不可作痰火论

  产后狂言谵语分五证治

  产后虚烦属余血奔心

  产后虚烦戒服竹叶石膏汤

  产后渴属于血虚

  产后心烦血渴分证用药

  产后口鼻黑衄属胃绝肺败

  产后鼻衄为气脱血死证

  产后咳嗽属肺经感邪

  产后咳嗽属食面壅纳

  产后咳嗽属恶露上攻瘀血入肺

  产后咳嗽属胃气不足

  产后咳嗽分证用药

  产后寒热属败血不可作疟治

  产后疟疾属阴阳两虚不可用柴胡汤

  产后疟疾属气血虚宜补胃气为主

  产后痢疾属内外诸伤

  产后下痢属风冷乘虚

  产后痢疾作渴属津液内竭

  产后痢分证用药

  产后滞下不可用下药

  产后蓐劳属风冷抟于气血

  产后蓐劳属忧劳思虑所致

  产后蓐劳属亏损血气所致

  产后蓐劳当补脾胃养正气为主

  产后血崩属劳役惊怒所致

  产后血崩属酸咸不节以伤荣卫

  产后血崩属脏气不平

  产后血崩分证用药

  产后便秘属亡津液胃燥

  产后便难属内亡津液

  产后便秘属血虚火燥

  产后便秘属津液不足不可服寒药

  产后秘结属血少肠燥不可用峻利药

  产后便秘戒轻用大黄

  产后小便不通属内积冷气

  产后淋属热客胞中

  产后淋属热邪搏血渗入胞中

  产后淋治法宜量虚实

  产后二便不通属津液燥竭

  产后小便数属气虚不制

  产后小便不禁属脾肾虚

  产后小便不禁属产伤膀胱

  产后小便淋沥属损破尿脬

  产后小便淋沥分证用药

  产后小便出血属热乘胞内

  产后大便出血分诸证用药

  产后发痈疽不可用治毒药

  产后月水不调属风邪冷热客经络

  产后月水不调属风冷伤经

  产后月水不通不必药

  产后乳汁不行属亡津液

  产妇乳汁不行有二

  产妇乳汁不行宜壮脾胃以资化源

  产后乳自出属胃气虚

  ru房肿胀用麦芽

  产后乳痈属邪热攻阳明血搏气滞

  产后阴脱属产劳太过所致

  产后玉门不闭属气血不能收摄

  产门不闭肿痛分证用药

  卷七崩带门

  经论血崩属悲哀阳气内动

  经论血崩属悲哀热气在中

  经论血崩属阴虚阳搏

  经论血溢属劳力伤肠胃络脉

  经论血崩属于热

  经论血崩属于寒

  经论血崩属于风

  《金匮》论血崩属三焦绝经

  《金匮》论崩漏属虚寒相搏

  崩漏属败血脓积

  血崩有瘀属恶血未尽

  血崩属涎郁胸膈

  崩漏属冲任血虚不能约制

  崩下属冲任气虚不能制

  血崩属阳虚不足

  血崩属热为阳脉有余病

  血崩属阳乘于阴为阳邪有余病

  血崩属热不可作寒论

  经血暴崩属火热为喜怒惊恐所致

  血崩属阴虚火逼妄行关心肾二经

  血崩属真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

  崩漏属脾胃虚火乘心包

  崩漏属心火亢甚肝实不纳血

  血崩属寒在下焦

  崩漏日久化寒主升举论

  血崩服寒药变寒用热治法

  崩漏有五色之分

  崩有阴阳以五色分五脏属虚冷所致

  崩漏有阴证阳证之分

  血崩心痛名杀血心痛

  血崩心痛属血虚心无所养

  治崩漏先调其气

  崩与漏有分证治法

  治血崩有国中末之三法

  治崩漏宜调脾胃为主

  妇人血崩服四物汤问

  崩漏属虚热用药之法

  崩漏分诸证用药之法

  血崩用药有三治

  血热崩漏用荆芥四物汤论

  血热崩漏用河间生地黄散论

  热崩用凉血地黄汤论

  虚寒崩漏用丁香胶艾汤论

  虚寒崩下用鹿茸丸论

  虚寒崩漏用伏龙肝散论

  劳伤崩漏用当归芍药汤论

  气陷崩漏用益胃升阳汤论

  火郁崩漏用升阳除湿汤论

  气虚崩漏用断下汤论

  血瘀崩漏用五灵脂

  崩漏丸论

  崩漏用灰药主治

  崩漏之脉

  卷七带下证

  经论带下属任脉为病

  经论带下属小肠冤结

  经论带下属思想无穷所致

  考妇人带下属任脉之病

  带下属于风冷入脬

  带下属风邪乘虚入于脬中

  带下属风冷伤于胞络

  带下出于风冷停宿

  带下属下元虚冷

  带下属虚寒精气蕴积而成

  室女带下有三病所致

  妇人带下分三证所感俱属风冷客邪

  带下属湿热冤郁不可主风冷论

  带下属任脉湿热郁结不可用辛热治

  带下属任脉经虚湿热冤结

  带下属浊水热乘太阳经

  带下属中焦湿热浊气渗入膀胱

  带下属湿热郁下焦带脉

  带下属瘀血在于少腹

  带下属肠中有脓血败浊

  带下属胃中湿痰渗入膀胱

  带下属血海枯津液内竭

  带下属脾虚气陷

  带下属于下焦肾气虚损

  赤带属心肝二火阴血渐虚

  治带下同治湿之法

  治带下有先攻后补之法

  治带下用药之法

  治带下分寒热用药之法

  治带下分诸因有虚实之法

  治带下属卫胃俱虚以固卫浓脾为主

  治带下不可作湿痰治以补养固本为主

  治带下以壮脾胃升阳气为主

  带下伤五脏有五色之分

  卷八杂证门

  热入血室证

  热入血室证

  热入血室证

  热入血室证

  热入血室证

  热入血室证

  热入血室证

  热入血室证

  热入血室证

  热入血室证

  血分水分证

  血分水分证

  血分水分证

  血分水分证

  血分水分证

  血分水分证

  血分水分证

  血分水分证

  血分水分证

  血分水分证

  血分水分证

  咽中证

  咽中证

  瘕癖证

  瘕癖证

  瘕癖证

  瘕癖证

  瘕癖证

  瘕癖证

  瘕癖证

  瘕癖证

  瘕癖证

  瘕癖证

  瘕癖证

  瘕癖证

  乳证

  乳证

  乳证

  乳证

  乳证

  乳证

  乳证

  乳证

  乳证

  乳证

  乳证

  乳证

  乳证

  乳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前阴诸证

  夜梦鬼交

  夜梦鬼交

  夜梦鬼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