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傷雜病①
胸痹心痛短氣(九章)
胸痹、心痛之病,濁陰逆犯清陽,責在肝腎之陰盛,心肺之陽虛,而其原,總由於中氣之敗。胃逆則濁陰不降,脾陷則清陽不升,是寒水凌火,風木賊土之根本也。陽宜降也,陽中之濁氣宜降而清氣不宜降,陰宜升也,陰中之清氣宜升而濁氣不宜升。濁氣升而清氣降,則陽陷於下而陰填於上,清虛沖和之位,變而為痞滿結硬之所,陰賊橫逆,宮城填塞,君主失守,陽神奔敗,此胸痹、心痛所由也。
失升降之職,易陰陽之部,非緣中氣虧敗,何至於此!仲景於散結開痹之中而示人參一湯,所謂握要而警策者矣。
胸痹心痛一
師曰: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
診脈當取其太過不及,以定虛實。寸為陽,尺為陰,寸旺於尺,人之常也,寸微是陽虛於上,尺弦是陰盛於下。弦為肝脈,應見於左關,尺弦者,水寒不能生木,木鬱於水而不升也。木不升則脾必陷,肝脾所以升清陽,肝脾郁陷,清陽不升,是寸之所以微也。陽不敵陰,則陰邪上犯,濁氣填塞,是以胸痹,宮城逼窄,是以心痛。所以然者,責其上焦之清陽極虛也。陽在上,今寸微陽虛,因知病在上焦。其上焦所以胸痹而心痛者,以其尺脈之弦,陰盛而侵微陽,上凌清位,窒塞而不開,衝擊而不寧也。(此脈之不及而病虛者)
胸痹短氣二
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若夫平人外無寒熱之表證,忽而短氣不足以息者,此必隧道壅塞而不通,或有宿物阻格而不達,是實證也。實則宜瀉,當以行瘀開閉之方,除舊布新之法,排決郁陳,則氣降而息順矣。(此脈之太過而病實者)
胸痹心痛短氣三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胸痹之病,凡喘息咳唾,即胸背疼痛,短氣喘促,寸口之脈沉而遲,關上之脈小而緊數,是中氣不運,濁陰上逆,氣道痞塞而不通也。栝蔞薤白白酒湯,栝蔞滌瘀而清煩,薤白、白酒,開壅而決塞也。
栝蔞薤白白酒湯(百二十)
栝蔞實(一枚,搗) 薤白(三兩) 白酒(七斤)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胸痹心痛四
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胸痹不得眠臥,心痛徹背者,是陰邪上填,沖逼心宮,而胸膈痹塞,氣無前降之路,膈上莫容,是以後衝於脊背也。栝蔞薤白半夏湯,栝蔞滌瘀而清煩,薤白、白酒、半夏,破壅而降逆也。
栝蔞薤白半夏湯(百二十一)
栝蔞實(一枚,搗) 薤白(三兩) 白酒(一斗) 半夏(半升)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心痛五
胸痹,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胸痹,心中痞塞,濁氣留結在胸,胸膈壅悶,脅下氣逆,上搶於心,是皆膽胃逆升,濁陰不降之故也。枳實薤白桂枝湯,枳、樸、薤白,破壅塞而消痹結,栝蔞、桂枝,滌濁瘀而下衝氣也。人參湯,參、術,燥土而益氣,薑、甘,溫中而緩急,亦主治之。
枳實薤白桂枝湯(百二十二)
枳實(四枚) 厚朴(四兩) 栝蔞(一枚,搗) 薤白(半斤) 桂枝(一兩)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厚朴,取二升,去滓,內諸藥,煮數沸,分溫三服。
人參湯(百二十三)
人參(三兩) 白朮(三兩) 甘草(三兩) 乾薑(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短氣六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生薑湯亦主之。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是土濕胃逆,濁氣痞塞,肺無降路,是以短氣。肺氣堙塞,則津液凝瘀,而化痰涎。茯苓杏仁甘草湯,杏仁利氣而破壅,苓、甘,補土而瀉濕也。橘枳生薑湯,橘皮破凝而開鬱,枳、姜,瀉滿而降濁也。
茯苓杏仁甘草湯(百二十四)
茯苓(三兩) 杏仁(五十枚) 甘草(一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枳生薑湯(百二十五)
橘皮(一斤) 枳實(三兩) 生薑(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胸痹七
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胸痹緩急者,水土濕寒,濁陰上逆,肺氣鬱阻,胸膈閉塞。證有緩急不同,而總屬濕寒。薏苡附子散,薏苡瀉濕而降濁,附子驅寒而破壅也。
薏苡附子散(百二十六)
薏苡(十五兩) 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胸痹心痛八
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
心中痞塞,諸氣上逆,心懸作痛,以膽胃不降,胸膈鬱滿,阻礙厥陰升路,衝擊作疼。桂枝生薑枳實湯,枳、姜,降濁而瀉痞,桂枝疏木而下衝也。
桂枝生薑枳實湯(百二十七)
桂枝(三兩) 生薑(三兩) 枳實(五兩)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胸痹心痛九
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
寒邪沖逆,凌逼心君,故心背徹痛。烏頭赤石脂丸,烏、附、椒、姜,驅寒邪而降逆,赤石脂護心君而止痛也。
烏頭赤石脂丸(百二十八)
烏頭(一分,炮) 蜀椒(一分 一法二分) 乾薑(一兩 一法一分) 附子(半兩 一法一分) 赤石脂(一兩 一法二分)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附方
九痛丸(十一) 治九種心痛。兼治卒中惡,腹脹滿,口不能言。又治連年積冷,流注,心胸痛,並冷氣上衝。落馬墜車等皆主之。
附子(三兩,炮) 巴豆(一兩,去皮,熬,研如脂) 生狼牙(一兩) 吳茱萸(一兩) 人參(一兩) 乾薑(一兩)
上六味,末之,煉蜜丸如梧子大,酒下,強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服二丸。
狼牙,瘡家敷洗之藥,用之心痛方中,甚屬無謂。去此一味,換橘皮一兩,減巴豆十分之七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