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古本康平伤寒论 | 张仲景 | 东汉·张机原著,日本大塚敬节校注。据云此书原为唐卷子本之旧,约在大宝以前抑或天平以后东传日本,叶橘泉谓“殆系叔和撰次之真本”。叶氏以及陆渊雷、大塚敬节等人竟谓此本有不少地方胜于宋本《伤寒论》。陆渊雷还说,“伤寒论传世诸本,以予所见所闻,当以康平本为最善尔。”据叶橘泉序,康平本中间有嵌注,有旁书,又有缺字以□示之。又“太阳病”之为“大阳病”、“四逆汤”之为“回逆汤”,“真武汤”之为“玄武汤”等,均可为自来注家怀疑莫决之答案。又仲景自序前后文气之不同,注家颇有疑非一人之手笔者,但不能决其疑,读是本,始知自序原文至“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为止,“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云云,为叔和之附注。大塚敬节说,本书犹有晋代之遗型。不过范行准对本书是否为古本旧貌提出了五点置疑:①《伤寒论》注解始于金人成聊摄,北宋以前未闻《伤寒论》有旁注者,而此书之成在日康平三年,适当中国北宋嘉祐五年(1060),其中有注与旁注,实属可疑。②历代目录书皆云《伤寒论》若干卷,而此书独不分卷帙。③日本诸目录书未载此书。④日本医家中西惟忠曾对《伤寒论》一书析出孰为原文,孰为后人窜改以及注文,但未闻其据康平本者,此书或属好事者据中西惟忠之说托为康平本。此本没有多少胜于赵本之处,与《千金》、《外台》等书的《伤寒论》部分更不相侔,这说明此本可能是从宋本出而非唐以前原文。除此之外,范氏仍然肯定其书有实用价值,如《伤寒论》中吾人有所疑之处,此本大多析出为注文,为旁注,怡然顺理,涣然冰释,等。本书现有1947年上海千顷堂书局铅印本、1947年苏州友助医学社铅印本。 |
选针三要集 | 杉山和一 | 针灸学著作。2卷。日本杉山和一撰于1887年左右。上卷论补泻迎随、井荥俞经合、虚实及腹部经穴、九针、十五络脉; 下卷述十四经穴并分寸、临床常见病之取穴等,书上并有辰井文隆眉批。现有1937年东方针灸书局铅印本、《皇汉医学丛书》本。建国后有重印本。 |
穴道秘书 | 佚名 | 全称《杨成博先生遗留穴道秘书》,杨成博著,杨成博生平事迹不详。伤科类中医著作,成书年代未详。论述点穴手法,被点穴后受伤症状的吉凶鉴别,以及医治的方药。方药按十二时辰、二十四节气分类,不同时辰、不同节气受伤,则用药不同。书末附有三条不论时辰、时节的跌打方。方药多用酒煎。 |
经穴纂要 | 小坂元佑 | 针灸经穴专著。5卷。日本小坂元祐 (营升) 汇辑。卷1~3,述十二经、奇经八脉循行及腧穴;卷4述内景、七冲门;卷5述周身部位、骨骼之名称、位置,一穴数名者、同名穴、阿是穴、人身之四关、四海、反关脉、神门脉等。书中发挥十二经及365穴之条理,悉本《灵枢》、《素问》、《针灸甲乙经》诸书,附图多帧,引用书目多达90余种,其征详博。因而丹波元简序云: “世颛针灸者,能读是编而明明堂之义,莫有孔穴乖舛之弊,若针若灸,沉疴痼疾,草苏草荄之枝所不及,有奏效于猝霍之间也”。可见此书之价值。今有日本文化七年(1810年)京都青云堂刻本(即《聿修堂医学丛书》本)、《皇汉医学丛书》本等。建国后有排印本。 |
针学通论 | 佚名 | 针法专著。又名 《针灸通论》。总分十九章。日本佐藤利信撰于1925年左右。此书乃为盲人学针而著。首论古今针之种类,金、银针之性质; 次述针之洗洁、贮藏法、制针法; 又次介绍针刺方法及针刺补泻,滞针、折针之处理,禁针之症和禁针之部位等。现有《皇汉医学丛书》本及单行本。 |
针方六集 | 吴昆 | 针灸丛书。6卷。明·吴昆撰。刊于1618年。卷1《神照集》,论经脉流注经穴及奇穴;卷2《开蒙集》,载《窦太师标幽赋》(吴注)、八法针方(八穴)、五门针方(十二经井、荥、俞、经、合),及十二经补母泻子法;卷3《尊经集》,集录《内经》中有关针灸的内容共148节;卷4《旁通集》,为作者阐发针灸学的一些言论45节,修金针赋24条,对于八法的理论尤多独特的见解;卷5《纷署集》,分述身体各部位的腧穴(与卷一内容或有重复);卷六《兼罗集》,载玉龙歌等歌赋注释以及灸法等。 |
针灸学纲要 | 佚名 | 针灸学著作。日本管周桂撰于1766年。此书首述作者临床常用70穴,次述临床各科证候之针灸法或出血法取穴,认为针刺之深浅宜从其病;施灸之壮数随病情之轻重及医者之经验而定,至于用针以铁制毫针为常,不须禁忌人神、血忌之类,以救急难之疾。现有 《皇汉医学丛书》本及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前版重印本。 |
脉度运行考 | 李盛卿 | 经脉著作。清李盛卿(彰五) 等考定,彭静山校注。此书由李氏及其夫人据 《内经》 经脉理论,对十二经气血流注重予考定,提出每一经的长短和在某时某刻某分与某经相交接的问题,并补充任督脉之气血流注。考证精微细致,不同于前人经脉循行十二经气血流注即子午流注纳子法之传统学说,为研究子午流注提供了新参考。原著刊于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1989年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彭氏校注本。 |
证治针经 | 郭诚勋 | 综合类著作。清郭诚勳编。四卷。诚勳字云台,海昌 (今浙江海宁县南) 人。成书于道光三年(1823)。约四万余言。首载伤寒心法,伤寒摘要,内伤摘要,杂证要旨赋等,辑录前人有关著述,加以注释,阐述医经中关于伤寒及内伤杂病要旨。次论内、外、妇、儿各科证治,并女科要旨、幼科要略总赋等。举凡七十五种证治。每证详述证、因、辨治、方药,后附辑录前人著述中有关论述或医案,亦掺有个人医案。末附集中备检方诀,分伤寒、杂证、中风、虚劳等三十四门,每门载方若干首。所辑以歌赋为多,注释简略,所选多属常见证治,简捷实用。实为医学门径书。有清刻本,藏于吉林省图书馆。 |
经脉图考 | 陈惠畴 | 经络学著作。4卷。清陈惠畴编撰。初刻于光绪四年 (1878)。卷一列内景赋、三百六十五骨节名数、十二经营行次序逆顺歌等39篇; 卷二、卷三列十二经脉等84篇; 卷四列奇经八脉等48篇。全书首列内景赋而殿以经脉图,考定差讹,合其经旨,俾学者熟读其赋,继玩其图,然后深求《灵》、《素》之藏象阴阳,彰明较著,毫发无遗。又考正营行次序、穴属尺雨起止,分别经、筋、骨度、皮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而病之终始可得。对李时珍所言带脉、阴跻、阳维三脉之差失,结合《内经》及诸名家之说,予以厘正讹错,分图立说。又于诸经分析部位,核其各经之循于头者,会通头部,循行面、目、颈、项、耳、口、唇、舌、胸、肋、背、腹、手、肘、足、膝诸部,至于谿谷左右四关四末十二原,以及脏腑腧属,无不毕备。为考论俱佳之作。 |
针灸问答 | 谭志光 | 针灸学著作。2卷。谭志光编撰。成书于1923年。全书凡78章,系采集历代针灸著作、新译诸书、先人遗稿及与时贤讨论者,参以作者30余年临床经验编撰而成。凡人身十二经穴、十五络穴、奇经八脉、经外奇穴均予载录,用针施灸逐穴讲明,并以问答形式以便学者理解记忆。其问某经之穴,必载该经之图,使图说相辅,临症认穴庶无偏差。它如针刺之深浅、补泻之异同、各家之成见、医案效验,无不缕析详明,俾于实用。现存原稿本,藏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 |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 刘钟衡 | 针灸著作。清刘钟衡撰。不分卷。钟衡字时育,湘乡 (今属湖南) 人。见《内经》及历代流传的铜人图所绘人体脏腑,与实际检验多有不合,后受王清任 《医林改错》 启发。于光绪二十年(1894)至上海,购买大量西医书,遵循《医林改错》,参照西法,图绘脏腑,注其节略,并图绘十二经络部位,缀以歌诀而成此书。于光绪二十五年 (1899) 刊行。首载脏腑合图,如心肺合图、脾胃合图、肝与脾、肾与膀胱合图等,取其部位连属,不拘表里,依据西医,证诸中医。关于气化功用,则合参中外医说,间引 《内经》,以衡是非; 次为脉论,绘有全身脉管图; 再次叙十二经穴法分寸备考,亦分别绘图,并配以诸穴歌; 后为阳精论、阴经论、胎论等篇。末附小儿初生拔毒奇方。所绘诸图,精详细腻,吸取当时西医解剖学成就,对传统的脏腑描绘多有纠正,其论亦有可取之处。所述十二经穴,以歌配图,佐以筋脉。论理清晰明辨,且文图并茂,有一定参考和研究价值。有光绪二十五年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石印本。 |
资生集 | 董熿 | 方书。清董熿 (成章) 辑。辑年不详。此书据黄成章《寿身切术》增补而成。分为产、幼、头、耳、鼻、口内、腹内、肠内、浑身、急怪、疮毒、外伤、无形症等13门,收秘验方172首。现存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张万选重刻本。 |
考正周身穴法歌 | 廖润鸿 | 针灸著作。清廖润鸿撰。一卷。润鸿字逵宾,绿江(今湖南沣陵)人。幼习儒学,喜天文、算术、地理、星卜诸学,兼通医术,尤长于针灸。编有《勉学堂针灸集成》等书。年逾四十时得杨继洲《针灸大成》,专心研读有所得,悟及习针灸首要熟穴法,遂参照《医宗金鉴》,考正穴法,正其讹舛,韵以五言,于同治十三年(1874)撰成此书。载有十四经脉、七经八脉、经外奇穴、腧穴分布、取穴方法、针灸禁忌等内容,并将针灸铜人图缩绘成小幅,附于卷末。以歌括形式总结经络、穴法等针灸学的基本问题,间有注释。内容浅显,概括性强,为针灸学入门书。有同治十三年(1874)都门善成堂刻本,一九三九年北平国医砥柱总社铅印本。 |
虺后方 | 喻政 | 方书。明喻政撰。一卷。政字正之,南昌 (今属江西)人。儒而兼医,自称遇异人传授而整理成书,全书约三万三千字。初刊于崇祯七年(1634)。首为四季正脉及收药、制药、煎药、服药等方面内容。次为治疗伤寒、霍乱、血风疮、梅核气、崩漏、小儿疳症等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共载方约三百首。选方简炼,药物易得,有一定参考价值。有 《三三医书》 本。 |
灵验良方汇编 | 田间来 | 清·田间来是庵辑,王国柱、傅昕校点,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32开,178页。 本书共分4卷。卷一为内科,收头痛、咳嗽、泄泻、尿血等病症37种,并随症附有218首方剂。卷二为外科,收痈疽、痔疮等病症28种,144首方剂。卷三为女科和儿科,共收方剂89首。卷四为救急门,讨述了暴死、中寒、中毒等35种急症的抢救与治疗方法。且附90首方剂。续编收别人惠示的治疗“老年痰火,肠风下血、暑天沙”等病症的方剂5首。书后附张旸谷的《胎产要诀》一卷,共收妇产科病症45种,方剂115首。 |
䱐溪秘传简验方 | 陆锦燧 | 近代医家陆锦燧编著的一部中医方剂学著作,该书汇集了陆锦燧的用药方法和临床经验。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09/01出版,以1918年之《䱐溪单方选》、《䱐溪外治方选》石印本为底本合订,并据《䱐溪陆氏医述》本参校。 |
文子缵义[标点本] | 杜道坚 | 此为四库《文子缵义》的标点本,和道藏的《通玄真经缵义》不完全一样,读者可以对比阅读。南宋杜道坚撰。《文子》一书,旧注大半缺失。杜道坚居浙江武康计筹山升元观,其地有文子故迹,故注此书。采用前人旧注,不标姓名出处,自己所注,冠以“缵义”二字,以示区别。全书以道家清静无为、任其自然的思想为主,宣扬“全性保真,不亏其身,精通于天”、“返造化,含至和,未尝死生”的神仙信仰。 |
星命溯源 [标点本] | 佚名 | 古代星命术书。不著撰者姓名。五卷。未着编者姓名。是书第一卷为《通玄遗书》。书云:“先生姓张名果,生尧之丙丁至唐犹存。玄宗召试其术,神之,因赐号通玄先生”。本卷即收张果之说;五星论、四时论、玉衡经。第二卷为《果憕问答》,称明李憕遇张果所口授。有:通玄先生评人生禀赋分金论、至宝论、五星先天口诀、后天口诀四篇。第三卷为《通玄玄妙经解》,称张果撰,元郑希诚注。第四卷为《观星要诀》。第五卷为《类次郑氏诸家观星心传口诀补遗》,有:论五星相生、论五星守命、论五命等。该书是托名于所谓仙人张果,以五星宫度等推卜人生吉凶祸祸之占卜书,称张果自尧至唐至明未死,已属神话,其卜法亦不足取。有《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
菉竹堂集验方 | 姚思仁 | 方书。明姚思仁撰。六卷。思仁字善长,又名罗浮山人,嘉兴 (今属浙江) 人。万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著有 《律例解》、《救荒全书》 等。历官四十余年,利用公余之暇,抄录方书,搜集散失于民间之秘方,参以己见,分别门类,编撰成书于万历四十七年 (1619)。卷一,分固精、种子、妇人诸门; 卷二,分小儿、诸风、痰火、须发诸门; 卷三,分眼目、咽喉、牙齿、咳嗽、心气、脾胃、安神、蛊胀诸门; 卷四,分疟疾、痢疾、下部、扑跌、火疮、瘰疬、杨梅疮诸门; 卷五,分乳痈、肿毒、臁疮、痔漏诸门; 卷六,分腋气、杂科、伤寒、黄疸诸门。共分三十门。载方约六百五十首。包括临床各科病证。选方以验方为主,多为屡试有效之方。可供临床参考。有康熙三十五年 (1696) 重刊本。 |
良朋汇集经验神方 | 孙伟 | 又名《良朋汇集》、《汇集经验良方》。方书。清孙伟撰。五卷。伟字望林,幼因家贫,留心方术,行医五十年,将所积方集成二卷,曰《经验藏书》。后又得奇方若干,多有效验,乃辑成此书。全书约十四万字。因书中载方,皆为同友经验手藏,经汇集而成,故名。以金、木、水、火、土分为五集。卷一金集,分中风、伤寒、中寒等二十一门; 卷二木集,分痞满、蛊胀、积聚等二十七门; 卷三水集,分养生、头痛、眼目等四十五门; 卷四火集,为妇人科,分妊娠、难产、白带等二十八门; 卷五土集,包括外科、急救、伤科、虫兽伤等病症,分三十二门。凡百三十二门,载方约一千六百余首。门类齐全,包括临床各科病症。不言脉理,以搜辑验方为主,方多效验,便于读者临症选取。可供临床参考。另有四卷、六卷、十卷本。有康熙五十年 (1711) 刊本。 |
御定星历考原[标点本] | 李光地 | 六卷。清李光地等奉敕撰。康熙二十二年(1683)曾命廷臣会议修辑《选择通书》,与《万年历》一起颁行,但二书未能划一,其中尚沿旧说。康熙五十二年(1713),命大学士李光地等对曹振圭《历事明原》重为考定,而成本书。本书六卷分六部分:象数考原,年神方位,月事吉神,月事凶神,日时总类,用事恒忌。古来有所谓神煞之说,汉代已经盛行,吉神当值之时办事顺遂,煞神当道则百事不顺,凡出门、动土、买卖、婚媾等等,都有固定的适宜或不宜的日子。本书之主要内容,即定出阴、阳、宜、忌的日时,以为人们参考利用。历代方技家所传不一,辗转附益,越讲越繁,本书删汰诸家鄙陋繁琐之说,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而括其纲要,目的在于引导人们趋利而远害。当然,其中之迷信附会成分极大,不足详辨。今有《四库全书》本行世。 |
卜法详考 [标点本] | 胡煦 | 四卷。清胡煦撰。用龟占卜是一种古老的占卜之法,汉代以前极盛行。历代有关占卜的著作也极丰,褚少孙补《史记·龟策列传》,存其占法大略。《汉书·艺文志》著录龟卜之书六种一百八十馀卷,而后世俱亡;宋元之时间有数种流传,或者辗转依托,或者芜杂枝蔓。此《卜法详考》是近古所见的一部占卜的重要著作。书中首列《尚书》《周礼》中有关占卜的内容,是本于经训。胡煦作注解,多有独到之见。次列《史记》中的《龟策列传》,以存上古占卜之法。此书旨在考论龟卜。龟卜之法起源甚古,汉以前极为盛行,褚少孙补《史记·龟策列传》,存其占法大略。《汉书·艺文志》著录龟卜之书六种一百八十馀卷,而后世俱亡;宋元之时间有数种流传,或者辗转依托,或者芜杂枝蔓。此书搜辑宏富,凡古代占法之传于当时及与当时占法之不悖于古义者,率皆具于是编,而条理井然。其驳前人“卜用生龟”之说,亦不为无见。设若欲了解古人龟卜之法,此书不可不读。有《四库全书》本。 |
经验选秘 | 胡增彬 | 医方著作。6卷。清胡增彬(谦伯)辑。刊于同治十年(1871年)。此书汇辑各科验方,分头风、头面发肿猪头风、诸般头痛、头眩晕倒等570余证,每证一方或数方。书中并有部分食戒、食忌及符咒内容。现存初刻本。 |
傅青主验方秘方 | 傅山 | 方书。《傅山医学研究丛书》之一。山西省晋祠文物保管所、山西省中医研究所编。据傅山墨迹及民间流传,搜集傅山所制内、妇、外科验方、秘方19首,每方前加按语说明来源,后加注解阐释方义。有1964年内部排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