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象数则可得而推,如其神用则不可得而测也。

  自然而然者,天也,唯圣人能索之。效法者,人也,若时行时止,虽人也,亦天也。

  生者性,天也。成者形,地也。日入地中,交精之象。

  体四而变六,兼神与气也。气变必六,故三百六十也。

  凡事为之极,几十之七则可止矣。盖夏至之日止于六十,兼之以晨昏,分可辨色矣。庶几乎十之七也。

  图虽无文,吾终日言未尝离乎是,盖天地万物之理尽在其中矣。

  气一而已,主之者干也,神亦一而已,乘气而变化,出入于有无死生之间,无方而不测者也。

  不知干,无以知性命之理。

  时然后言,乃应变而言,言不在我也。仁配天地谓之人,唯仁者真可以谓之人矣。

  生而成,成而生,易之道也。

  气者,神之宅也。体者,气之宅也。

  天六地四,天以气为质,而以神为神,地以质为质,而以气为神,唯人兼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如禽兽之声,以其类而各能其一,无所不能者,人也。推之他事,亦莫不然,唯人得天地日月交之用,他类则不能也。人之生真可谓之贵矣!天地与其贵而不自贵,是悖天地之理,不祥莫大焉。

  灯之明暗之境,日月之象也。

  月者,日之影也。情者,性之影也。心性而胆情,性神而情鬼。

  心为太极,又曰道为太极。形可分,神不可分。

  阴事大半,盖阳一而阴二也。

  冬至之后为呼,夏至之后为吸,此天地一岁之呼吸也。

  以物喜物,以物悲物,此发而中节者也。不我物则能物物。

  任我则情,情则蔽,蔽则昏矣。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矣。潜天潜地,不行而至,不为阴阳所摄者,神也。

  天之孽,十之一犹可违。人之孽,十之九不可逭。

  先天之学,心也。后天之学,迹也。出入有无死生者,道也。

  神无所在,无所不在,至人与他心通者,以其本于一也。

  道与一,神之强名也。以神为神者,至言也。

  身地也,本静,所以能动者,血气使之然也。

  生生长类,天地成功。别生分类,圣人成能。

  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

  阳主辟而出,阴主翕而入。

  日在于水则生,离则死,交与不交之谓也。

  阴对阳为二,然阳来则生,阳去则死,天地万物生死主于阳,则归之于一也。

  神无方而性有质。

  发于性则见于情,发于情则见于色,以类而应也。

  以天地生万物,则以万物为万物。以道生天地,则天地亦万物也。

  人之贵,兼乎万物,自重而得其贵,所以能用万类。

  凡人之善恶,形于言,发于行,人始得而知之。但萌诸心,发于虑,鬼神已得而知之矣。此君子所以慎独也。气变而形化。

  人之类,备乎万物之性。人之神则天地之神,人之自欺,所以欺天地,可不戒哉?人之畏鬼亦犹鬼之畏人,人积善而阳多,鬼亦畏之矣,积恶而阴多,鬼不畏之矣。大人者,与鬼神合其吉凶,夫何畏之有?

  至理之学非至诚则不至,物理之学或有所不通,不可以强通,强通则有我,有我则失理而下入于数矣。

  心一而不分,则能应万物,此君子所以虚心而不动也。圣人利物而无我。明则有日月,幽则有鬼神。夫圣人六经,浑然无迹,如天道焉。春秋录实事,而善恶形于其中矣。

  中庸之法,自中者天也,自外者人也。韵法辟翕者律天,清浊者吕地,先闭后开者,春也。纯开者,夏也。先开后闭者,秋也。冬则闭而无声。东为春声,阳为夏声,此见作韵者亦有所至也。衔凡冬声也。

  寂然不动,反本复静,坤之时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阳动于中,间不容发,复之义也。不见动而动,妄也。动乎否之时,是也。见动而动则为无妄,然所以有灾者,阳微而无应也。有应而动则为益矣。

  精气为物,形也。游魂为变,神也。又曰。精气为物,体也。游魂为变,用也。君子之学以润身为本,其治人应物,皆余事也。

  剸割者,才力也。明辨者,智识也。宽洪者,德器也,三者不可阙一。无德者责人,怨人,易满,满则止也。

  能循天理动者,造化在我也。学不际天人,不足谓之学。人必有德器,然后喜怒皆不妄为,卿相为匹夫,以至学问高天下,亦若无有也。

  得天理者不独润身,亦能润心,不独润心,至于性命亦润。

  历不能无差,今之学历者但知历法,不知历理,能布算者落下闳也,能推步者甘公石公也。落下闳但知历法,扬雄知历法又知历理。 

  颜子不迁怒不贰过,皆情也,非性也。不至于性命不足谓之好学。

  扬雄作玄,可谓见天地之心者也。

  易无体也。曰。既有典常,则是有体也,恐遂以为有体,故曰不可为典要。既有典常,常也。不可为典要,变也。庄周雄辩,数千年一人而已。如庖丁解牛曰踟蹰四顾,孔子观吕梁之水曰蹈水之道无私,皆至理之言也。

  夫易者,圣人长君子消小人之具也。及其长也,辟之于未然。及其消也,阖之于未然。一消一长,一辟一阖,浑浑然无迹,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大过本末弱也,必有大德大位然后可救,常分有可过者,有不可过者,大德大位,可过者也,伊周其人也,不可惧也。有大德无大位,不可过者也,孔孟其人也,不可闷也,其位不胜德耶?大哉位乎!待时用之宅也。

  复次剥,明治生于乱乎?姤次夬,明乱生于治乎?时哉时哉,未有剥而不复,未有夬而不姤者,防乎其防,邦家其长,子孙其昌,是以圣人贵未然之防,是谓易之大纲。

  先天学,心法也。故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生乎心也。

  所行之路不可不宽,宽则少碍。知易者不必引用讲解,始为知易。孟子著书,未尝及易,其间易道存焉,但人见之者鲜耳。人能用易,是为知易,如孟子可谓善用易者也。

  所谓皇帝王伯者,非独三皇五帝三王五伯而已,但用无为则皇也,用恩信则帝也,用公正则王也,用知力则伯也。鬼神无形而有用,其情状可得而知也,于用则可见之矣。若人之耳目鼻口手足,草木之枝叶花实颜色,皆鬼神之所为也。福善祸氵㸒,主之者谁耶?聪明正直,有之者谁耶?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任之者谁耶?皆鬼神之情状也。

  易有意象,立意皆所以明象,统下三者。有言象,不拟物,而直言以明事。有像象,拟一物以明意。有数象,七日八月三年十年之类是也。

  易之数穷天地始终,或曰,天地亦有始终乎?曰。既有消长,岂无终始?天地虽大,是亦形器,乃二物也。

  易有内象,理致是也。有外象,指定一物而不变者是也。

  在人则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在物则干道成阳,坤道成阴。

  神无方则易无体,滞于一方则不能变化,非神也。有定体则不能变通,非易也。易虽有体,体者象也,假象以见体,而本无体也。

  事无大小,皆有道在其间,能安分则谓之道,不能安分谓之非道。

  正音律数行至于七而止者,以夏至之日出于寅而入于戌,亥子丑三时则日入于地,而目无所见,此三数不行者,所以比于三时也。故生物之数亦然,非数之不行也,有数而不见也。

  六虚者,六位也,虚以待变动之事也。六爻六卦,有形则有体,有性则有情。天主用,地主体,圣人主用,百姓主体,故日用而不知。

  法始乎伏羲,成于尧,革于三王,极于五伯,绝于秦。万事治乱之迹无以逃此矣。

  神者,易之主也,所以无方。易者,神之用也,所以无体。

  循理则为常,理之外则为异矣。

  火以性为主,体次之。水以体为主,性次之。

  阳性而阴情,性神而情鬼。

  易之首于乾坤,中于坎离,终于水火之交不交,皆至理也。

  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数,数生象,像生器。

  太极不动,性也,发则神,神则数,数则像,像则器,器之变,复归于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