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伤寒作气上撞心)

消渴之症。其因皆起于胸膈间。在天之阳气既虚。而其阳精又竭之所致也。阳气上虚。则下焦之虚火。因其空而炎于上。阳精上竭。又不能供两火之燔炙。而不得不资外水以自救。故渴。然邪火在胸膈。其位最高。胃脘虽从此下经。而其受水处。却较低于邪火。火上水下。未济之象。下水不能制上火。而上火反具吹嘘鼓逼之势。则所饮者。一直下趋而行为小便矣。以消易而愈渴。故曰消渴也。李氏旧注。引内经心移热于肺。为膈消。虽非仲景之所谓消渴。而与本篇之旨略同者。盖心肺上热则一。而与条中之症。发源于下焦者。为大殊也。其又引经文二阳结。谓之消。又瘅成为消中二语。虽合仲景之旨。然是三四两条。中焦热实上炎之消渴。

而不可以概下焦之症也。读金匮者。苟不从论文方意。会其全神。而徒为零注死解。纵博引经义。无有是处也。本篇论渴症者八条。一条言下焦之虚火上冲。而为消渴之正病。二条即言其脉。并其病因。实由上焦阳气既虚。阳精又竭之故。三四两条。言消渴又有因于中焦坚数。而为消渴之变症者。即经所谓二阳结。及中消者是也。五条言正病消渴之治例。六七八三条。言渴而不消之轻病。与水饮二门相通之症治。特渴家之绪余耳。此条之文。见伤寒厥阴。与此大别。盖在伤寒。重厥阴二字。以厥阴得传经之热邪。其为病如此。是诸症平列。而无偏重处。且肝中化热解。而诸症亦罢。又为暂病也。因其人之上焦。原无虚劳之亏空。以厥阴之化热。下实而上撞耳。化热一解。而上焦即有以御之也。若此条。则专重在消渴二字。以消渴之人。先从肾精下竭。不能滋养肝木。而木中之血液亦短。木气以无阴而不恋本脏。于是悉索而根据辅于其所生之心部。

譬之失所者。父母之乡。无栖止之乐。而外就其女家之义也。且心中真情。既无木液之供应。而自干自空久矣。况肾水下虚。火又以无畏而上炽乎。夫上焦在虚而欲吸之时。下焦具穷而急投之势。肝气入心。木得火而风生。火得木而焰起。木火合化而通明于胸膈。将逼中下二焦之津液于不尽不止。是入伤寒者。为论厥阴之病机。而入本篇者。为论消渴之始末。故曰与此大别也。气上冲胸四句。虽言消渴者。其自下而上。一路之兼症如此。然亦为厥阴之所必然连及者。故其义与伤寒同。下之利不止。则与伤寒亦有辨矣。盖伤寒所言下之利不止者。下药阴寒。木性缩支柯之逆气。而下坠根株。是木从阴湿处以行根之理也。消渴所言下之利不止者。大肠一空。火势夺前阴之飞瀑。而后奔谷道。是火从空隙处以垂焰之理故也。

二条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

承上文而言消渴之热。现下上焦。而谓由于下焦厥阴之气上冲者何也。盖寸口者。内为心肺之应。心统血而肺主气。气血两充于胸膈。则阳气阳精互相根抱。故其脉体之高下得中。脉至之往来连贯者此也。今寸口之脉浮。则是阴不足以抱阳。而使微阳。自浮之应。故浮即知为心肺之阳液虚也。浮而且迟。则是阳不胜于健用。而致动机疲困之应。故迟即知为心肺之阳气劳也。夫以心肺中之阳液阳气。两皆亏空。则厥阴之燥气。安得不上冲。而成干柴着灶之象乎。故曰厥阴之为病消渴者。此也。下文二句。又仲景自注上文之义。

盖谓阴阳虚劳于胸膈。而即见浮迟之脉者。以胸膈之阴阳。为荣卫之宗主。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是荣卫又所以载脉者也。夫阴阳相生。气血互用。阴血内虚。则脉外之卫气不足。卫气失固密之令。故脉浮。阳气外劳。

则脉中之营血耗竭。营血失生阳之气。故脉迟。是脉根于营卫。而营卫之气大会于胸中。此所以因寸口之浮迟。而知营卫之衰竭。并内知其心肺之虚劳耳。

三条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此言上焦虽无虚劳之亏空。若阳明之火太盛。亦能浮其热于胸膈。而成上中二焦消渴之变症也。趺阳即阳明。详别见。盖指右关而言。注作足面之动脉。误。脉浮当兼实脉在内。且非浮出皮面。是从浮于关之上。将逼寸口而言。以浮出皮面。系阳明表热之脉。惟浮于上冲。始为膈热消渴之诊故也。数为热脉。又脉之来属阳。而其去之夹空属阴。数则至速而空窄。阳实阴虚之应也。夫阳明之脉。带实而上浮。是阳明之气自实。而且有浮其气于膈上之势。故曰浮即为气也。数为热。热在阳明。故消谷。数为阴虚。阳明阴虚。故不能自润而大坚也。气盛。指气浮而盛于胸膈之谓。胸膈气盛。则呵嘘之火势既大。而水易下趋。故溲数也。溲数。则水惟一过而不能留润。故干结而即坚。于是坚则愈数。而因数愈坚。则坚数如相搏之状。坚方欲以渴胜数。而数却以消胜坚。此消渴循环不已之道也。不出方治者。因上条有下之利不止之戒。则此条之不言戒者。其以下为正治者可见矣。但于大承中。令芒硝长出大黄之外为合。否则。恐大黄直性下趋之力多。而芒硝软坚破结之功少。但下其未坚者。旁流而下。而使坚者独留。则渴甚而死矣。此条当重看浮字。以浮则气浮于上。而成热高之消渴。方与下条之但数而为中消者有别也。

四条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

承上文而言趺阳之脉。纵不浮而但数者。虽无膈热下嘘之势。而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其大便坚而小便数者。此热在中焦。亦能逼下焦之水。而为消渴。又变症中之变也。盖小肠、膀胱。俱在胃下。胃中有热。则上吸胸膈之津液以自救。故渴又下逼小肠之水饮于膀胱。故消。然而机势相成。渴之机动于上。而其势成于消。

消之机动于下。而其势又成于渴。故愈渴愈消。愈消愈渴矣。但言大便坚而小便数。即上条坚数相搏。即为消渴之互词也。

五条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此言首条厥阴消渴之治例也。首二句是水饮与消渴之辨。三四两句。是消渴与消渴之辨。其意以为渴症颇多。不可但因一渴。而即认为消也。比如渴而小便少者。则渐积渐高。而为饮为水。另详本病。若消渴者。则渴而小便反多者为是。以其与水饮门之小便少者相反。故曰反多也。又消症既有厥阴上冲。趺阳浮数之异。若以趺阳热实之候。而误投厥阴上焚之剂。不又蹈实实之戒。而令消渴更甚乎。夫厥阴之候。除脉症外。

亦仍以小便为诊法。盖趺阳热实。水从燥土下经。纵使急流飞渡。终有渗泄。况从燔炙煎炼中而出乎。故其所溲者。必不能如其所饮之数。若夫厥阴居至阴之下。阳火自微。即其精血下竭。而燥气上浮。亦无热相。惟上入心乡。斯干柴入火。而幻生烟焰者。且火高饮下。既无伤耗。过此。则寒溪直泻。复何火干土克。而谓所饮者或减一二耶。此饮一溲一。即知非趺阳诸症。而为厥阴上冲之消渴无疑矣。肾气丸。补下焦之精血。以补其气源。因而上引之。以蒸填心肺之空。详虚劳本方下。消渴。为肝肾之阴既竭。因下干上空。以致木气冲之而焰发者。则补精血以补气源。而蒸填上空之肾气丸。为的对矣。盖就上焦而论。心肺得肾气之冲和。而真阳渐复。譬之主人返旧里。而占房者必当见还。就下焦而论。肝肾得肾气之滋息。而真阴自生。譬之故土遇丰年。而流亡者争归复业。此真阴下滋木邪正性。真阳上治龙火消沉之本义也。至若厥阴消渴。上焦责在无阴。而孤阳以邪热不交。故渴。下焦责在无阳。而群阴以虚寒失守。故消。重用地黄山萸。一直下补精血之性。将辛热之桂附包藏下纳。然后从肝肾中徐徐炊动。不特下焦渐温。而以关锁者治消。并且上部津升。而又以熏蒸者治渴矣。加燥土之薯蓣者。因上渴下消。互相注吸。故以培土者。中缓其流行之势。而使津液之机得上升也。加渗湿之茯苓、泽泻者。中土既有堤防。恐上流缓于注受而客饮不去。则真阴将阻于湿滞而不布也。然后以升阳走液之丹皮。双引肝肾之精神于膈上。则春晴满空。电光消灭。太清凝露。萎叶生鲜。复何消渴之不愈哉。读仲景诸方。其神奇变幻。顷刻万状。直如蓬莱阁上。看尽蜃楼。终若不能穷其微妙也。

别以男子者。因妇人为阴柔之体。阳气尝亏。以其月有所泻也。故不轻易病消渴。凡病消渴。即属枯症。其小便必少。大便必泻。多为死候故也。

六条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浮脉为气机上冲外鼓之应。今以其症之小便不利。及微热消渴者合诊之。则消渴为入水既多。而小便不利。为出水又少。是知微热。因热水内积。不得下通。而衬托经表之所致。故并令脉浮也。利小便。以下通其水。

发汗。以旁散其热。谁曰不宜。然非五苓。无双解之效。故主之。方意详伤寒本方。

七条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此饮热胃寒之症也。盖饮久化热而烫胸。故胸病热而渴。欲饮水、饮冷伤阳而逆胃。故胃恶寒。而水入则吐也。旧水逆停而不下行。新水逆出而不中纳。故曰水逆。五苓为辛甘渗泄之剂。故主之。以辛甘则使胃阳温复。渗泄则使水性顺趋。而药后所云多服暖水者。亦有见耶。

八条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

上一味。杵为散。以沸汤和服方寸匕。

此肾水上泛而为热饮。饮热烫胸。故渴饮不止也。文蛤。象肾而性沉。且能摄水下行。故主之。盖象肾则走少阴。性沉而摄水下行。则热饮去而渴将自止矣。俗解谓味咸走肾。误。以其但杵为散。而不曰火 。其味安得咸耶。文蛤、蚌属。亦名花蛤。出东海及莱州海中。背上有斑纹。故名。大者三寸。小者五六分。坊家以五倍子混代之。非。

九条 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淋者。小便不利。而其所出者。或白或赤。或膏或沙石之总名也。按其病因。大概不越三者。一则上焦以神劳气虚。不能分运水气。中焦脾土气寒。又不能制水下化。故小便停滞。滞久则膀胱内生虚假之热。且宗气不能提挈神髓。而阴气下陷膀胱。于是阴气得虚假之热郁。而成浊涕之状者。此所谓膏淋也。一则三焦亢热。

而真阳气化之机自疲。不管传送。而膀胱癃闭。故小便不利。且阴阳之液。两伤于邪火。则引水自救。故渴。以渴饮之水。而久煎癃闭之膀胱。此煎水成碱。煮海成盐之象。而成砂石淋者是也。一则淫火爱慕于心君。飞传于肾腑。而外流于阳道阴庭。又无所事。而阳火不能下泄。则横贯带脉。而沉坠腰痛。络脉胀而化机自塞。

故小便不利。邪火结而yin精下淫。故浊淋黄绿也。本条言神劳气虚。而中土不能下温其化机之淋。二条统言治淋之戒。三条即言虚淋之治例。四条言淫火停阁之淋。故其方药俱主咸润之品。以咸走肾。而尤能泻心火也。五六两条。言热淋之治例耳。仲景之意。以渴而小便过利者为消渴。渴而小便不利者为淋。故次淋于消渴之后焉。淋之为病句。直贯后文诸条。小便如粟。言小便中之浊垢。颗粒而色黄白。如小米之状。膏淋之初症也。俗解谓即砂石淋。非。盖膏淋之初症。形如粟米而软。病深。则渐大而成条。即为膏淋矣。砂石淋。

其初便时。俨如水中化碱之象。便久澄下。则坚如砂石之状故也。上中二焦之阳气虚寒。不能照临化被。而失柔则养筋之妙。故小腹凝敛而弦急。脐中切责而引痛也。

十条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淋家。兼前三症而言。便血。指小便尿血也。盖虚寒之淋。阳气既微。发汗以泄其气。气不应用。而动其血者势也。血动而未及为汗。则随淋而下便矣。阳热之淋。营阴伤于亢热。汗以阴津为材料。阴不足以作汗。强责之而动其血。故汗余之血。其见于小便者。亦与前症同也。淫火停阁之淋。yin精已在燔炙之候。夫发表不远热。

复用发汗之阳药以济之。则阴血不胜其残暴。故血亦动而下见于便矣。此总言治淋之禁也。

十一条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栝蒌瞿麦丸方 栝蒌根(二两) 瞿麦(一两) 茯苓 薯蓣(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

上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此补言首条虚淋之症。而详其治例也。盖谓小便如粟。小腹弦急。痛引脐中之淋。其初症小便不利。久则水积而有水气。水久化热。热水上烫胸膈。故其人苦渴。主本丸者。以生津之栝蒌根止渴。以泻血分之瞿麦。泻气分之茯苓去水气。以燥土之薯蓣。温土之附子。制水以利小便。似乎单治本条诸症。不知三焦之妙。其先天之温胃暖胸者。以肾阳为釜底之炊。其后天之上蒸下被者。以胃阳为分照之耀。夫此淋既为上虚中寒所致。故用辛咸走肾之附子。纳其热于下焦。所以扶肾阳。而为温胃暖胸之地。即治小腹之弦急者。实在其中矣。用甘温走胃之薯蓣。提其热于中焦。所以温胃阳。而为上蒸下被之地。即治脐中之痛引者。实在其中矣。夫肾阳复。而先天之气从夹脊而上熏。胃阳复。而后天之气由脾肺而上贮。则上焦之神气自充。而提挈有力分布有神。亦何虚淋之不愈哉。况以薯茯之渗泄者。去水以利小便。栝蒌之生津者。止渴以杜积水乎。

小丸吞服。欲其化于下焦。从下温中。又从中温上也。三丸渐增。恐虚寒者。不胜暴温。而益膀胱之假热也。曰小便利。腹中温为知。其用意于中下二焦者可见矣。

十二条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

蒲灰散方 蒲灰(七分) 滑石(三分)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滑石白鱼散方 滑石(二分) 白鱼(二分) 乱发(二分烧)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半钱匕。日三服。

茯苓戎盐汤方 茯苓(半斤) 戎盐(弹丸大一枚) 白术(二两)

上三味。以水六升。煎取三升。分温三服。

此淫火停阁。浊淋之治例也。言病淋而小便不利。又有一种欲火流于两肾。不得有其事以下泄。因而肾络以火气贯之。而肿重闭塞者。夫膀胱为肾之腑。肾移热于其中。故小便不利。肾精内动而不得下泄。又传其精气于膀胱。而渐化为白淫以下注。故淋浊也。然则此火不散。而零星腐化。经年累月。其浊终不可止。蒲草行根水中。具发生之性以泄水气。则为直至肾家而泻其火者也。又因此火。来自少阴心主。烧以为灰。色黑味咸。黑入肾脏。咸则所以泻心火之留寄肾中也。配以甘寒分利之滑石。则直从水道而下散矣。故主之。若此症经久失治。其yin精阴血。一则伤于邪火之内燔。再则耗于淋浊之下泄。则润槁逐瘀。为不可少。故又主滑石白鱼散焉。滑石甘寒以泻邪火。分利以通小便。白鱼扁窄而长尾。故其激水之捷。为鱼中之最。以之入散。欲其引滑石之速于走肾。而并用其分水之力以利小便也。发为血之余。既取其有润槁之功。乱发为败血之余。复取其有逐瘀之性。烧灰则其味苦咸。所以败心火之下流肾部者。与蒲灰同义也。至若淋浊而小便不利。以致积饮聚水。而水饮之害。较之淋症为尤急。故以淡渗之茯苓为主。燥土之白术为佐。先利其小便以去水。加咸以润下。而并能泄心火之戎盐以治淋。则淋与小便不利。同愈矣。况肾为脏。脏无泻法。利水以泻其腑者泻脏。则茯术亦未始非治淋之药也。曰并主之者。盖言总为浊淋之主方。而其所以应用者。又自各有区别也。

十三条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别见)

此条当冠淋之为病。小便不利二句。否则。不当入本门淋症之末矣。盖胸中热极。充塞中下。气机不行。故小便不利。又胸中热极。呵嘘真阴逼迫下注。故淋也。白虎汤为金风荡热之剂。加人参为金液润枯之药。已详伤寒本汤注。主此而膈中热解。则真气得以展舒。而小便自利。又膈中热解。则真阴得以上滋。而渴淋俱除也。此因热而小便不利。因小便不利。则愈热而病淋者。故解热之外。而淋与小便不利。可不责而自愈矣。

十四条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下阿胶烊尽。温服七合。

此条当冠淋之为病一句。与上条同。夫脉浮发热。似属表症。渴欲饮水。似属里症。因其淋而小便不利。则知渴饮为积水内热。因而烫膈所致。而浮热为热水内蒸。因而外鼓所致也。主本汤者。重用猪茯泽泻。以利小便为主。随便加镇重甘寒之滑石。以降敛浮热。加滋阴补血之阿胶。以上止渴饮也。是此条又因小便不利。

故致上渴外热而下淋者。此利小便之外。兼止热渴。而淋症可不责而自愈矣。二条俱言热淋之治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