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曰。木者。五行之一也。性有宜土宜山原隰之不同。禀有或乔或香苞寓之殊异。

  是以坚脆美恶。同含太极之情。因之色味性形。各赋方宜之质。材充药品。业医者固当预悉其寒温。实备果疏。卫生者岂可不审其良毒也哉。)

  木部 乔木类

  槐花

  槐花 禀天地阴凝之气。凉血清肝。除下焦湿热之邪。祛风疗痔。虚寒当戒。角则降且通肠。酸苦宜知。花可散而达表。(槐花花与实性味虽同。主治略异。花色黄质轻。能入手足阳明血分。凉而带散。故治肠风痔漏之外。又能治痈疽毒疮。皮肤风湿等证。槐角则所结之子也。色紫质重。但入肝与大肠。下降之力为多。故治肠风痔漏之外。兼治崩带下血。由于下焦血分有热者。皆可用之。)

  木部 乔木类

  黄柏

  苦寒坚肾。泻相火以制阳光。辛燥入阴。除湿热而安下部。(黄柏其质虽皮。其气味皆苦寒沉降。故独入肾与膀胱。清泄下焦湿火。而安肾水。至所以治口疮。清肺部上焦之热者。即用皮意。究非专治之药。虽清上而仍赖其降下耳。)

  木部 乔木类

  杜仲

  杜仲 气温而浓。味甘且辛。益肾培肝。腰膝虚疼用取治。除寒胜湿。筋皮连续类相求。(杜仲其树一名木绵。杜仲即其皮也。折之有丝不断。色紫独入肝经。味辛甘而温。善祛逐下焦寒湿。邪去则肝得温养。以遂其生发之性。乙癸同源。子实则母不虚。故又能补肾也。须知杜仲祛邪之力有余。补养之功不足耳。)

  木部 乔木类

  芜荑

  治肺经虫积疳痨。辛平无毒。去子脏风邪垢腻。洗服均良。(芜荑其树类榆。结实似榆荚。一名 树。芜荑即其子也。辛平臭膻。入肺与大肠。专杀诸虫。除一切郁热垢腻。以杜其生虫之源耳。)

  木部 乔木类

  浓朴

  浓朴 辛能达表。解风寒外客之邪。苦可宣中。破脘腹内留之滞。阴凝湿聚。燥可蠲除。平胃宽胸。温能疏畅。(浓朴出川中。朴树之皮。其皮甚浓。故名。辛苦而温。性燥善散。入脾胃气分。逐湿宣中。散胸腹一切阴凝滞气。疏肌表一切风寒湿邪。温燥破气之品。虚人禁之。)

  木部 乔木类

  海桐皮

  海桐皮 味苦性平。治痹疾诸邪。羁留下部。循经达络。入肾肝血分。宣导沉 。(海桐皮生南海山谷中。树似桐。其皮黄白色。有刺。故一名刺桐。苦平无毒。沉降下行。能入肝肾血分。循经达络。蠲除下焦风寒湿痹。为宣散之品耳。)

  木部 乔木类

  合欢

  安五脏以益心脾。智足神充。功能夜合。味甘平而蠲忿怒。调营止痛。力主中和。(合欢一名乌树。又名夜合。其树如枸橘形。叶如皂荚叶。至夜即合。用皮用花。各随所便。

  皮可行皮。花能养血。甘平之性。入脾胃。长肌肉。续筋骨。补而不滞。益神智。蠲忿怒。

  毕竟无甚治功。至于不寐一证。各有成病之由。不可因其有夜合之名而滥用之也。)

  木部 乔木类

  秦皮

  秦皮 味苦气寒。色青性涩。主少阳协热之痢疾。逐水行皮。洗厥阴湿火之阳邪。祛风明目。(秦皮浸水色青。书纸不落。且不沾水。故入肝胆二经。以其性寒也。故专清肝胆之湿火。其主治一切之病。皆由肝胆湿火所致。至能益精者。亦邪热去则精自益耳。)

  木部 乔木类

  西河柳

  西河柳 性温。味属甘咸。透发痧疹。具宣表松肌之力。化毒功归脾胃。浴除风痒。有解酒利便之功。(西河柳。此柳遇天之将雨。望之必有郁蒸之气以应之。味甘咸。微温。入脾胃。行肌肉。通肢节。故能透发痧疹。蠲除风痒。皆在用之者取意耳。)

  木部 乔木类

  榆白皮

  榆白皮 皮能入肺。性粘滑导滞通肠。榆令人瞑。味甘平和脾消水。(榆白皮性极粘滑。故香作用之。胜于胶漆。其性甘平无毒。入脾胃。利二肠。滑胎导滞。无非皆取滑利之功。然下降之物。不可因稽康有榆令人瞑一语而服之。其意不过欲令人之心神。如此物胶粘之状方可耳。即观其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岂以二物服之。果能蠲忿忘忧乎。考榆白皮之性。甘平无毒。毕竟非攻伐之品。故古人有榆羹榆面等服食诸法。可以充饥。可以辟谷。然其滑降之性多。恐耗津液耳。)

  木部 乔木类

  大风子

  大风子 有杀虫劫毒之功能。味辛性热。为搽癣涂疮之要药。燥湿除风。(大风子辛燥有毒。虽有祛风杀虫之功。然外治却有奇效。总非内服之品耳。)

  木部 乔木类

  巴豆

  巴豆 荡涤阴凝之物。锐利难当。攻消坚积之邪。直前无阻。沉寒痼冷。赖辛热以宣通。化腐伤肌。仗膏丹而施用。脾胃大肠皆可入。刚雄有毒勿轻尝。(巴豆辛热有毒。荡涤脏腑。

  沉寒痼冷。留伏坚积。有勇猛直前斩关夺门之势。破血烂胎。无所不至。生用则力速。炒黑则力缓。或少用缓攻之法。不伤正气。在人运用得宜。如与大黄并用。则泻反缓。以巴豆畏大黄也。总之用之得宜。则效如反掌。用不得宜。即参术亦能为害。况巴豆乎。亦有用之取吐者。如仲景三白散。病在膈上者必吐。在膈下者必利之意。又有用巴豆油蘸纸燃火吹息。

  以烟熏鼻。能吐喉风痰闭。皆在用者之活变耳。)

  木部 乔木类

  棕榈皮

  棕榈皮 吐血肠红。达肝肺二经。入营止截。崩中带下。味苦平性涩。炒黑功长。(棕榈皮其皮有丝。纵横如织。如人之络。味苦涩。性平。入肝达肺。炒黑能入血分。止一切血。凡鼻衄吐血。肠风崩带。内无邪热者。皆可用之。然苦能泄热。苦可下行。暴病亦有用之者。

  在乎运用耳。)

  木部 乔木类

  皂角

  皂角 开关利窍。导滞宣风。涤垢行痰。杀虫化食。或搐鼻而取嚏。或探吐以稀涎。或疮毒用以外敷。或疫疠取其焚气。性味窜通腑与脏。辛咸润下毒而温。角刺纯辛。力尤锋锐。其搜风杀虫之治。用若相同。而溃痈散毒之长。功能独擅。角子烧灰。能通闭结。肠风致病。

  可仗咸温。(皂角辛咸温有毒。攻散峻厉之品。入肺与大肠。无邪不散。无坚不破。故能开关导滞。以其辛也。故能宣风利窍。以其咸也。故能润下豁痰。又邪在上者用之。可以取吐。如喉痹喉风之属。邪在下者用之。可以攻下。如食积痰结之类。至于外治之效。则杀虫治癣。敷肿毒。止牙疼。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角刺则辛而不咸。其锋锐之力。能直达病所。

  凡治外证。溃散之力颇多。角子咸温性降。善导大肠风闭燥结。疏通一切滞气。皂有三种。

  形如猪牙者为牙皂。形长三四寸。肉浓多脂者为肥皂。形长七八寸。无肉而瘦者为皂荚。皆可用之。)

  木部 乔木类

  诃子

  诃子 敛肺除痰。降逆温通能下气。固肠治痢。酸收苦泄各随方。大肠有湿热者忌投。肺部有火邪者勿用。(诃子苦降之力有余。酸涩之性不足。故能下肺气。除胸膈痰食结气。仲景以之治气痢。用之治气也。后世但用以敛肺涩肠。而忘其除痰下气。亦疏矣。总之此物同乌梅五味用。则敛。同陈皮浓朴用。则泄。各随其宜耳。以其性温。故宜寒病不宜热病。)

  木部 乔木类

  川楝子

  川楝子 清肝火。利小肠。湿热疝瘕。专疗热厥痛。味苦寒。性有毒。温邪虫积。并治小儿疳。根皮达下杀诸虫。性味相同无别用。(川楝子此树处处有之。以川中者为佳。有雌雄两种。雄者无子。根皮色赤。不可用。雌者有子。根皮色白。可用之。一云其子鸟不食者。不可用。苦寒之性。入心肝小肠膀胱。能导热下行。治热厥心痛。凡一切疝气虫疳等证。由于湿热所致者。皆可用之。根皮专杀虫积。洗服皆效。如煎服当去粗皮。以近泥有毒也。)

  木部 乔木类

  樗白皮

  樗白皮 味苦兼涩。性燥且寒。固下有功。治痢疗崩愈带浊。入肠奏效。凉瘀逐湿愈风虚。

  (樗白皮即臭椿树根皮也。此树有二种。香者名椿。臭者名樗。苦寒性涩。入大肠能断下。

  凡肠 痢疾因于湿热留结久而不愈者。皆可用之。时珍以椿皮色赤而香。入血分。其性涩。

  樗皮色白而臭。入气分。其性利。故主治之功虽同。而涩利之性则异。诸家本草皆未言及。

  录之以备参考。)

  木部 乔木类

  郁李仁

  郁李仁 顺气搜风。燥结立开津易耗。通肠导水。肿浮顿退胀全消。辛苦甘酸。平和润降。

  (郁李仁辛苦微甘微酸。性平。专主润降。通大肠。润燥结。导一切水闭风闭气闭等证。但降利之性太过。恐结去而津耗耳。)

  木部 乔木类

  苏木

  苏木 味甘咸而平性。入心肝以达脾。活血行瘀。消风散肿。(苏木此物专走血分。活血行血而无别用。虽味甘咸平无毒之品。然血中无滞者。仍属不宜。能治风。亦血行风自灭耳。

  )

  木部 乔木类

  干漆

  干漆 破血消瘀。能续绝和伤。通行肝络。辛温有毒。除痹风寒湿。善杀虫疮。(干漆。漆乃树之津液。干漆者。即漆店中桶内所结之漆也。辛苦咸温。有大毒。观其能烂人肌肤。或生漆疮。可知。本经称其能续绝伤。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等语。盖荡炼邪滞。则脏腑安。

  犹除暴即所以安良也。总之干漆乃破血化积之品。杀虫尤其余事耳。)

  木部 灌木类

  五加皮

  五加皮 治下焦痹湿风寒。苦辛兼备。强腰膝虚羸痿 。肝肾咸温。(五加皮其树一枝五叶。有交加之象。故名。辛苦温无毒。入肝肾。祛散下焦风寒湿痹。腰膝疼痛。香港脚痿弱等证。邪去则肝肾强。筋骨利。故能益精补虚。此物虽无纯补之功。亦无损正之害。是以有久服轻身之说也。如肝肾虚。下部无风寒湿邪而有火者勿用。)

  木部 灌木类

  蔓荆子

  蔓荆子 宣肺家风热于上焦。头目均沾清利益。散肝脏湿氵㸒于肌表。功能皆赖苦辛平。(蔓荆子辛苦性平。虽属子而体质轻浮。入肺经上行宣散。故能清利头目。解表疏风。能搜肝风者。不特风气通于肝即风药亦能入肝也。又能治湿者。风能胜湿也。)

  木部 灌木类

  桑白皮

  桑白皮 泻肺火之有余。降逆消痰嗽可愈。性甘寒而无毒。疏邪利水胀能松。子能养血生津。质甘且润。枝可祛风活络。味苦而平。(桑白皮刮去近土粗皮。取纯白者用。甘寒微苦微辛。色白性寒。入肺善降。利大小肠。故能泻肺中之火。降气行水。如是则水肿痰嗽风气诸病皆可愈耳。子名桑椹子。乃桑之精华所结。味甘色红。熟则紫黑。能入肝经血分。养血补肝。血活则风散也。桑枝能达四肢。行经络。利关节。助药力苦平之性。为祛风良药也。)

  木部 灌木类

  桑叶

  得箕星之精气。能搜肝络风邪。禀青帝之权衡。善泄少阳气火。眵泪羞明等证。仗此甘寒。豆风目眩诸般。藉其疏利。(桑叶经霜者佳。凡叶皆散。其纹如络。故能入络。疏风通肝达肺。桑乃箕星之精。箕好风。故尤为入肝搜风之要药。肝胆相连。又能疏泄少阳气分之火。凡一切目疾头风等证。由于风热者。皆可用之。)

  木部 灌木类

  女贞子

  女贞子 赋桢干不雕之性。具甘凉纯静之功。入肾脏以益阴。目昏复见。达下焦而退热。发白重乌。(女贞子即冬青树之子。色紫黑。味甘苦平。此树凌冬不雕。禀少阴之精。故能入肾益阴。水足则目明热退。如是则五脏可安。精神可养。故本经列之上品也。)

  木部 灌木类

  蕤仁

  蕤仁 宣风热于肝家。眼目有灾。气升宜降。散结痰于心腹。甘寒无毒。性滑偏阴。(蕤仁本经称其甘温。然观其主治心腹邪热结气。又治目赤肿痛等证。非温性之药所宜。故别录言其性寒。却为有据。其润降之性。由肺达肝之意可想也。)

  木部 灌木类

  金樱子

  金樱子 味酸涩以性温。达肝脾而入肾。涩精固气。虚而无火则相宜。闭蛰封藏。病若有邪慎勿使。(金樱子酸涩性温。然须带生采之。太熟则色红味甘。全失涩味。且服之利人。故采药当及时也。凡子皆降。可入下焦。其功全在固涩。凡一切久痢遗精。大小便不固。无邪热者。皆可用之也。)

  木部 灌木类

  山茱萸

  山茱萸 性敛偏温。固精补肾。味酸而涩。壮水生肝。(山茱萸酸温无毒。入肝肾。肝主疏泄。肾主闭藏。疏泄太过。则滑脱不禁。当用酸涩之剂以收之。况遗精便滑。小便不固。以及虚汗等证属虚者哉。使元气固则精血充。是以为之补也。此物如五味之酸味太甚。于人之气血不甚相宜。虽虚脱者亦宜酌用。有邪火为患者。尤当禁之。)

  木部 灌木类

  山栀

  山栀 味苦通心。导热归肠寒胜火。气轻达肺。炒焦入血黑平红。仁则解郁热于胃中。壳乃退阳邪于皮部。(山栀其形尖圆。色赤象心。其质轻浮入肺。苦寒性降。能清心肺上焦之邪热。屈曲下行。从小肠膀胱而出。炒黑则能清血分郁热。若邪热在胸膈蕴结不下。则生用。

  栀仁亦能取吐。非山栀为吐药。不过引之作吐。以顺病势。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也。)

  木部 灌木类

  枳壳

  枳壳 利膈宽胸。辛苦性寒破气滞。行痰逐水。和中化食入阳明。(枳壳亦橘类。逾淮而北为枳。南即为橘。此亦地道使然。因之性味主治各异。枳壳即枳实之大者。味苦辛。性寒。

  专主破气。气顺则胸膈利。痰行水消。三焦通泰。邪热蠲除耳。如欲制其燥性。助其消导。

  可炒黑用之。)

  木部 灌木类

  枳实

  枳实 性味与枳壳相同。功力较老者更猛。泻痰破积。承气赖之以先声。导水行瘀。金匮取之而下达。治痞坚之峻剂。攻气分之神丹。(枳实即枳壳之初生而未熟者。如青皮陈皮之类。性味主治皆同。而功力颇猛。故破积行血。消食消痰。皆赖之以承其气。或与补药同用。

  或与泻药并投。在人之运用耳。)

  木部 灌木类

  石楠叶

  石楠叶 入肾善宣风气。苦辛平有毒须知。助阳可胜湿邪。筋骨肉无微不到。(石楠叶生山谷间石上。其树皆向阳。故名。一云鸩鸟止于树上。一云下有蝮蛇。故有毒。土人称之为风药。故善治风。其叶类枇杷叶。而背无毛。光而不皱。本经称其养肾气。别录言女子久服思男。不过皆因其有助阳之功。然辛苦有毒之品。只可用之以治风寒痹着之邪。邪去则筋骨利。肝肾安。不可谓其补而喜服也。)

  木部 灌木类

  木芙蓉

  敷围一切痈疽。消肿排脓能止痛。凉散诸般瘀热。味辛质滑性平和。(木芙蓉味辛性寒。入肺经。凉血散热。其质粘滑。凡一切痈疽疔毒。无论已溃未溃。皆可敷之。极能消肿止痛。凉血解毒耳。)

  木部 灌木类

  山茶花

  山茶花 色赤入营凉血分。味甘微苦散瘀邪。(山茶花其花开于冬月。故性寒。其色赤。故入血。凡花皆散。故能凉血散血可知。观其能治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等证。概可想见也。)

  木部 灌木类

  密蒙花

  密蒙花 功归肝胆。性属甘寒。涤热疏风。治目都因火气逼。养营润燥。凡花皆散障邪除。

  (密蒙花其色紫。故入肝。甘寒无毒。故能润肝燥。养肝血。因其凡花皆散。故能散肝家之风热。风热得去。肝血得养。故一切目疾皆可除也。)

  木部 灌木类

  枸杞子

  枸杞子 性平色赤。养肝补肾益真阴。质润味甘。明目添精退虚热。(枸杞子以甘肃甘州者为上。味甘。子少润泽有脂。其余土产者。子多味苦而劣。不堪用。其性平和。不寒不热。

  凡子皆降。有收束下行之意。故能入肝肾。生精养血。精血充则目可明。渴可止。筋骨坚利。

  虚劳等证悉除矣。)

  木部 灌木类

  地骨皮

  地骨皮 退伏热以除蒸。深入黄泉。下归肾部。降肺火而定喘。甘寒白色。清肃金家。(地骨皮即枸杞树根。入土最深。故名之。去外粗黑皮。取白皮用。味甘。大寒。性降。入肺肾。退伏热。肺热降则喘咳除。肾热除则骨蒸盗汗等病皆愈矣。)

  木部 灌木类

  酸枣仁

  酸枣仁 入肝脏藏魂镇摄。用疗胆怯无眠。走心家敛液固虚。可治表疏有汗。性颇平滑。味属甘酸。(酸枣仁凡仁皆可入心。酸者皆入肝。酸甘而平。润泽之品。故能入心肝。敛液固虚。但善滑大肠。至于炒熟。治胆虚不眠。生用治胆热好眠之说。亦习俗相沿。究竟不眠好眠。各有成病之由。非一物枣仁可以统治也。)

  木部 灌木类

  鬼箭羽

  鬼箭羽 味苦气寒能破血。杀虫辟鬼并宣风。(鬼箭羽以其形似箭羽。故有鬼箭羽之名。其功能辟鬼魅。治中恶。杀虫治蛊。然考其苦寒之性。枝叶之用。所入者肝肺两经。所主者祛风破血耳。)

  木部 灌木类

  川槿皮

  味苦性凉。虽润燥和营。内方罕服。质粘色赤。可杀虫治癣。外用多需。(川槿皮川产者佳。土产者即土槿皮。俗称之谓槿茄。可捍可插。植之为藩篱者也。皮浓色红。性极粘滑。味甘苦平。微寒。入心肝血分。虽能润燥活血。治肠风血痢等证。然内服之方甚少。

  总以杀虫治癣为外治耳。)

  木部 香木类

  肉桂

  肉桂 辛甘大热。补命门助火消阴。紫赤多香。益肝肾通经行血。腹痛疝瘕等疾。可导可温。风寒痹湿诸邪。能宣能散。(肉桂产南方粤西安南等处。种类甚多。大抵以色紫肉浓味甜有油者佳。然甜中带辛。自有一股香窜温暖之气。入心肝脾肾四经血分。温散血分寒邪。破血结。除症瘕。同补肾药用。能补命门元阳不足。如格阳戴阳等证。又能引火归原。如欲补心阳。益脾阳。均可各随佐使。桂水炒白芍。大能平肝。肉桂皮也。观其性味。察其主治。

  无论内寒外寒。在于营分者。皆可治之。)

  木部 香木类

  桂枝

  体用可通肢。由卫入营宣腠理。辛甘能入血。温经达络散风寒。(桂枝即桂树之枝。

  故性味与肉桂相同。而主治略异。药之为枝者达四肢。故能走四肢。通经络。解散营分风寒。由汗而出表。较肉桂轻清气味为薄耳。)

  木部 香木类

  松节

  松节 治肢节有功。燥湿宣风痹可去。味苦温无毒。骨强筋利病能除。惟松香具止痛之能。

  甘温略异。除消肿与和营之外。功用相同。(松节。松乃木之长。故字从公。其质坚。其性燥。味苦而温。节乃松之骨也。故能治骨节间风湿。凡一切痹痛香港脚等证。皆可治之。浸酒良。因其能利筋骨。故入肝肾可知。松香即松之脂也。苦而带甘。其性本燥。其质变润。故能活血止痛。治风杀虫。古人炼服之法颇多。皆谓有轻身延年辟谷之功。而今人但知外治耳。

  )

  木部 香木类

  柏子仁

  柏子仁 补心脾而畅中快膈。味贵甘辛。定惊悸以益智安神。性平香润。(柏子仁味甘辛平。芳香而润。入心脾气分。以其入心。故能益智安神。疗惊悸。治健忘。以其入脾。故又能快膈调中。美颜色。泽肌肤。盖柏禀坚贞之气。而子乃柏之精英也。)

  木部 香木类

  侧柏叶

  凉血消瘀。能入肺通肝。芳香且燥。宣风胜湿。可除崩止痢。甘苦而寒。治脏毒之难痊。医肠风而易愈。(侧柏叶万木皆向阳。而柏独西指。盖禀西方之气而有贞德者也。入药惟取叶扁而侧生者良。甘苦而寒。芳香而燥。入肝肺大肠血分。凉血燥湿。是其本功。

  故凡一切吐血衄血血痢血崩肠风脏毒等证。血中有湿热瘀结者。皆可用之。金能制木。治风辟邪。又其余事耳。)

  木部 香木类

  辛夷

  辛夷 禀春阳之气。味薄而辛。具香窜之能。气温且散。开窍搜邪于肺部。鼻塞堪通。升清助胃于上焦。头风亦愈。(辛夷一名木笔花。一云即玉兰花蕊也。此物初生如笔。重重有毛。当去净用。否则毛射肺中。令人咳嗽。禀春初生发之气。轻浮上升。辛温香散。入肺胃二经。肺气通于鼻。胃脉行于面。故主头风鼻塞。开窍解肌。纯乎解散上部风寒之物。虚而无邪者。不可用之。)

  木部 香木类

  丁香

  丁香 宣中暖胃。故味辛以且温。达肾壮阳。因气香而带苦。并能疗呕吐呃逆。兼可医 癖奔豚。(丁香有公丁母丁两种。公丁是花。母丁是实。公小而母大。一云树有两种。性味皆同。母者即鸡舌香。古方多用之。今人所常用者。皆公丁香耳。辛温芳香。色紫而润。上温脾胃。宣中辟恶。治呕吐呃逆等证。下及肾肝。导气祛寒。凡下焦一切奔豚 癖瘕疝诸疾。

  如肾阳不足而有寒气者。均可用也。)

  木部 香木类

  沉香

  沉香 畅达和中。脾胃喜芳香之味。辛温入肾。下焦建补火之勋。肾虚气逆痰升。赖其降纳。脾困寒凝湿滞。用以宣行。(沉香出南越等处。以色黑质坚沉水者佳。辛温香烈。入肺脾肾三脏。上至天而下至泉。三经气分药也。主脾肺气逆。中恶腹痛。以及一切寒滞胸膈而为呕吐等证。宣导气分。则痰行水消。其沉降之性。故能壮肾阳。助命火。凡下焦虚寒。以致气不归元。上逆而为喘急者。皆宜用耳。)

  木部 香木类

  檀香

  檀香 气香无毒。辛温入肺胃之经。质燥有功。宣发理上中之气。或除邪而辟恶。或畅膈以宽胸。(檀香出南番诸国。中土所出之檀。树虽相类。但不香耳。味辛而温。气香色白。入肺胃上焦气分。专理上焦一切滞气逆气。至其和中进食。辟鬼除邪等治。皆辛温芳香之力耳。)

  木部 香木类

  降香

  降香 性味与檀木相同。形色较前香为异。入肝破血。堪除瘀滞之稽留。辟恶搜邪。可解时行之疫疠。(降香性味出产与檀香相同。但色紫为异。能入心肝血分。行瘀滞。疗折伤。外敷内服。均有专效。至于辟邪解疫。与檀香一理耳。)

  木部 香木类

  苏合香

  合诸香膏汁煎成。宣窍辟邪气滞解。能主治心脾各病。中风痰闭病危安。味苦而甘。性温无毒。(苏合香。此香亦出诸番。一云树脂。一云合诸香之汁煎成。未知孰是。味甘而略带辛苦。其香烈较诸香为甚。性温无毒。入心脾二经。开窍搜邪。凡一切中风中痰中气属邪陷内闭者。皆可用此开之。若类中属虚而脱者。不可用也。)

  木部 香木类

  乳香

  乳香 和营定痛。活络舒筋。香窜入心。辛温兼苦。(乳香出诸番波斯等国。树脂也。辛苦性温。其香润之质。能入心脾营分。和营舒筋。活血定痛。内用外用。其理一也。)

  木部 香木类

  没药

  没药 活血与乳香相仿。性利能宣。行瘀则没药为长。味平而苦。(没药亦树脂也。味苦平。其治虽与乳香相仿。而行瘀散血。则没药独擅其长。故能治金疮杖疮症瘕痈肿等证。所以能止痛者。血瘀则痛。气壅亦痛也。外科药用之。其理概可想见。)

  木部 香木类

  血竭

  血竭 色赤入营。功可行瘀止痛。性收敛口。力能和血生肌。性平润而甘咸。入心肝之血分。(血竭亦树脂也。色纯赤。味甘咸。性平无毒。入心肝血分。行瘀活血。是其所长。至若止痛生肌者。以血活则痛止。瘀去则新生也。故外科药每用之。但性急却能引脓。)

  木部 香木类

  冰片

  冰片 其体温而用凉。其味辛而带苦。香能达窍。内能透骨搜风。散可疏邪。外可通经宣毒。(冰片出波斯等国。树脂也。一云深山穷谷中千年老杉未经伤损者。则有之。辛温香烈。

  宣窍散气。凡一切风痰诸中内闭等证。暂用以开闭搜邪。然辛香走窜之极。服之令人暴亡。

  惟外证点眼吹喉等药用之。或藉其辛散。或赖其香开耳。)

  木部 香木类

  乌药

  乌药 上入肺脾。下通肾脏。性偏香窜。能疏气闭之邪。味属辛温。可治血瘀之妇。冷气腹疼宿疾去。疝瘕便数旧邪除。(乌药出岭南等处。一云出天台者为佳。树根也。辛温香窜。

  上行肺胃。下达肾与膀胱。通理上下一切诸气。气理则寒散瘀行。腹痛止。瘕疝愈耳。至其治小便频数一证。亦止谓寒证之一端耳。)

  木部 香木类

  樟脑

  樟脑 芳香燥湿。资外治之需。辛热杀虫。为搽疮之药。(樟脑出韶州。用樟木煎成。辛热气香。能于水中发火。通关窍。散寒湿。杀虫辟恶。却有专长。然究非内服之品。只可外治疥癣香港脚。或洗或熏。或掺用其杀虫收湿耳。)

  木部 香木类

  芦荟

  芦荟 除邪退热。能润下性味苦寒。明目凉肝。可杀虫消除疳积。(芦荟出波斯等国。状如黑饴。树脂也。苦寒润下之品。除热杀虫之外别无所长。更衣丸用之。取其润也。明目治疳者。取其寒也。考其气质性味。能入脾胃大肠肝肾诸经。故主治亦不离此诸经耳。)

  木部 香木类

  阿魏

  阿魏 化积有功于脾胃。杀虫独禀夫辛温。臭烈难闻。外消多效。(阿魏。出西番诸国。一云是树脂。一云是草根煎成。未知孰是。辛温气臭。入脾胃。消积杀虫。虽极臭而又能辟臭。凡口气腋气等证。皆可用之。然人之血气。闻香则顺。闻臭则逆。即使内外各方有效。而良药甚多。亦不必喜功生事也。)

  木部 香木类

  安息香

  芳香开窍。有温宣气血之功。辛苦辟邪。擅畅达心脾之力。或安神而息魅。或煎服而焚香。(安息香出安南波斯等国。亦树脂也。其质如桃胶。柔韧不断。焚之能安息诸邪。

  故名。辛苦微温。芳香无毒。入心脾二经。开窍辟恶。其芳香温散之性。能使气血宣行。通身通泰。则鬼疰蛊毒。卒中暴厥。心腹诸痛等证。皆可愈耳。)

  木部 寓木类

  茯苓

  茯苓 色本属金。功先入肺。导膀胱而利水。无非气化之神。清治节以行痰。专主分消之职。假松根之余气。甘淡平和。得坤土之精英。坚贞博浓。忧恚惊悸。皆缘痰结为殃。呕吐怔忡。尽是饮邪作咎。均可审证而施治。自能对病以求方。抱根者为茯神。守脏宁心。安神独掌。色红者为赤茯。入营导赤。利水偏长。皮以行皮。性仍同性。(茯苓生大谷中。多年大松树。经樵斫之后。松根精灵之气。抑郁不绝。结成此物。其精气足者。离根较远。亦有附根而生者。即为茯神。其色有赤有白。白者为佳。味甘淡。性平和。上入肺脾。下达小肠膀胱肾经。益元气。通神明。能清肺脾虚热下行。其淡渗燥利之性。故能化胸中痰饮。导下部湿邪。至于茯神赤茯等。其主治气味皆同。不过安神利水之功。略有小异耳。)

  木部 寓木类

  琥珀

  琥珀 本灵气以生成。通心窍安神定魄。性淡平而钟结。降肺金导水分消。色赤入营。兼可行瘀燥湿。味甘化毒。并能摩翳生肌。(琥珀乃松脂入土年久而成。其质坚。其色赤。平和甘淡。入心肺小肠膀胱四经血分。消瘀利窍。清肺渗湿。镇心定魄。是其所长。毕竟淡渗下行之品。凡小肠膀胱血分湿热。致成淋浊癃闭等证皆可用之。至于生肌摩翳药中用之者。亦取其和营化湿耳。以其入土最久。百毒遇土则化。故能解毒耳。)

  木部 寓木类

  桑寄生

  桑寄生 壮骨强筋。补肝肾虚羸。苦甘平润。和营通络。治痹风痛着。关节舒和。且其养血疏风。得附大桑之余气。又可安胎治产。都因寓木以生成。(桑寄生即桑树上所附之藤。然种类不一。总以桑树上者为佳。甘苦性平。凡藤类像筋。故入肝又及于肾者。乙葵同源也。

  以其得桑之余气。故能治风兼治湿者。风能胜湿也。统治筋骨间风寒湿痹。此物祛邪之力有余。补养之功不足。所云补虚羸。益血脉者。亦邪除则正受益耳。)

  木部 寓木类

  猪苓

  猪苓 淡渗分消。治各种癃淋。皆可自肠中下导。甘平赤黑。去诸般湿热。却能从釜底抽薪。(猪苓生枫树下。得枫根之余气结成。状如猪屎。故名。外黑内赤。甘淡性平。入小肠膀胱血分。分利湿热。湿热下降。则上焦之热渴止。表部之温疫解。亦里和表解之意也。然毕竟淡渗燥利之品。耗亡津液。阴血不足者远之。)

  木部 竹类

  雷丸

  雷丸 得竹之余气。苦寒能清热杀虫。感雷而成苓。阴毒可入肝达胃。(雷丸竹之苓也。生于竹下土中。如猪苓茯苓之类。乃竹之余气。得天地郁蒸之气而成。其形如丸。苦寒有毒。

  杀虫辟邪之外。别无所长。其所入亦不过肝胃而已。)

  木部 竹类

  竹茹

  入胃清烦止呕逆。用治多灵。行皮达络埽邪氛。甘寒有力。(竹茹乃竹之二青。种类颇多。均以淡竹为佳。味甘淡。性寒入肺胃。散逆气。清烦热。凡一切呕哕痈痿噎膈等证。

  属上焦有热者。皆可用之。至行皮达络之意。亦以类相从耳。)

  木部 竹类

  竹沥

  竹沥 能豁痰而清热。皮间膜外尽搜除。治类中与偏枯。经络四肢都走遍。以其甘寒滑利。

  须同姜汁和冲。(竹沥甘寒滑利。入胃腑。达大肠。功主清热豁痰。以其为竹中之津液也。

  故凡经络四肢及皮里膜外痰热壅滞者。非此不达不行。一切卒暴中风等证。经络中皆有痰涎。均宜配入姜汁用之。不特热以制寒。且姜汁亦有开痰宣散之功。一开一降。相辅而行也。)

  木部 竹类

  天竹黄

  天竹黄 甘寒能清热豁痰。镇心有效。惊痫因风氵㸒邪扰。肃肺多功。(天竹黄乃大竹中脂膜结成黄片。积久而成。今药店中所售者。皆如石块。恐非也。甘凉上入心肺。清热豁痰。其性味功用。虽与竹沥相仿。而此则不能搜经络皮膜之痰。亦无滑润之性。惟镇心定惊为独得。故小儿惊痫方中多用之。治风者亦犹竹沥之意耳。)

  木部 竹类

  淡竹叶

  淡竹叶 甘淡微寒。心肺火邪都下降。轻浮上达。太阳湿热尽分消。(淡竹叶甘淡性寒。轻浮上达之品。解散上焦风热。清心肺炎蒸。导小肠膀胱湿热下降。清上导下。可升可降。阳中之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