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仲景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目】朱肱曰。伤寒烦躁。太阳与少阴经居多。盖太阳少阴为表里也。

赵嗣真曰。烦为扰扰。躁为愤躁。合言之。烦躁为热。分言之。烦与躁有阴阳之别。烦阳而躁阴也。烦为热之轻。躁为热之重。更有烦疼烦闷烦渴虚烦。皆以烦为热也。有不烦而躁者。怫怫然便作躁闷。此为阴盛格阳也。虽大躁欲于泥水中卧。但饮水不得入口者是矣。若烦躁。是先烦渐至躁也。若躁烦。是发躁而渐复烦也。

柯琴曰。太阳主表。故寒邪伤人。即太阳先受。太阳脉浮。若见浮不见伤寒之紧。即静也。欲吐。呕逆之机。烦躁。是阳气重。脉急数。阴阳俱紧之互文。传者。即内经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之传。乃太阳之气生热而传于表。即发于阳者传七日之谓。非太阳与阳明少阳经络相传也。

【纲】仲景曰。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烦躁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目】张云岐曰。阴气少。阳气胜。则热而烦。故太阳经伤寒。多烦而躁也。阳虚阴盛。亦发烦躁。阳气弱。为阴所乘而躁。故少阴病亦烦躁。学人当以外症与脉别之。有汗之而烦者。有下之而烦者。有病已解而反微烦者。此由病新愈不胜谷。损谷则愈。

柯氏曰。此论阳邪自表入里症也。伤寒一日即见烦躁。是阳邪外发之机。六七日。乃阴阳自和之际。反见烦躁。是阳邪内陷之兆。阴者。指里而言。非指三阴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

【目】鳌按。烦本阳重湿病不宜烦而曰烦者。太阳之气。为湿所遏。不能宣畅。故烦也。

【纲】仲景曰。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目】王肯堂曰。烦者。热也。谓烦热也。与发热若同而异。烦热为热所烦。无时而歇。非若发热时发时止也。经有烦。有微烦。有烦热、复烦、反烦、烦满、烦渴、胸中烦、心中烦、内烦、虚烦、大烦欲解。皆以烦为热也。然阴寒而烦者。亦不少也。盖在表而烦者。则有脉浮。恶风寒。体强痛之症。在里而烦者。则有潮热。谵语。腹满不大便。小便赤涩之症。在半表半里而烦者。则有往来寒热。胸胁疼痛之症。其邪在胸膈以上而烦者。则有胸满懊。可吐之症。其阴寒而烦者。则有恶寒而蜷。下利厥逆。脉微。与吐蛔之症。大烦欲解者。其脉必和。但脉不应者难治。若足冷脉沉细而微者。此阴症之类也。急用参、附温之。若内伤劳役。阴虚火动而烦者。其人身倦无力。自汗。尺脉浮虚也。宜补中益气汤加炒黄连、知、柏、生地、麦冬之类。若不得睡而心烦者。兼服朱砂安神丸。纳其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此特大概耳。虚烦。胸中烦。心中烦三者。不因汗吐下而烦。则是传经之邪。不作膈实。但多和解而已。经用小柴胡汤、黄连阿胶汤、猪肤汤是也。若经汗吐下而烦。则是热邪内陷。以为虚烦。心中然欲吐。愦愦然无奈者是也。但多涌吐而已。经用栀子豉汤、栀子干姜汤、栀子厚朴汤是也。盖有不经汗吐下。邪结胸中。则为膈实。与瓜蒂散。及阳明心烦。与调胃承气汤。此又烦之实者也。伤寒二三日悸而烦者。虚也。建中汤。少阳之邪入腑烦而悸者。热也。大抵先烦而后悸是热。先悸而后烦是虚。胃实不大便心烦。若吐下后者。大小承气症也。若不曾吐下者。调胃承气症也。

闵芝庆曰。诸经皆有烦。惟太阳独甚耳。盖烦者内邪内扰。汗者阳气外发。浮者阳盛之脉也。

夫脉浮则阳自内发。故可必其先烦。见其烦。必当待其有汗。勿遽妄投汤剂也。

鳌按。二条。言伤寒后余热。卫解而营未解者。浮数本麻黄脉。仲景却与桂枝者。因发汗解。

麻黄症已罢。脉浮数者。因内烦而然。不得仍拘为麻黄脉。况麻黄纯阳。不可治烦。桂枝有芍药。

能安营分。正以治烦也。夫桂枝本治烦。服之而外热因汗解。内热又发。故曰复烦也。

【纲】仲景曰。一服汗者。(服麻黄汤也)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汗多者。温粉扑之。

伤寒脉浮缓。发热恶寒。无汗烦躁。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大青龙汤发之。

【目】柯琴曰。首条。麻黄汤禁也。麻黄为发汗重剂。故慎重如此。二条。发热恶寒与桂枝同。

身疼不汗与麻黄同。惟烦躁是本症所独。故制此方。以治风热相搏耳。

【纲】仲景曰。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目】成无己曰。烦躁之由。各有不同。有因邪在表。有因邪在里。有因火劫。有因阳虚。有因阴盛。皆不同也。经曰。当汗不汗。其人烦躁。如本条。太阳中风脉浮紧不汗出而烦躁。是邪在表也。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此有燥屎也。是邪在里也。以火熏之不得汗。

其人必躁。太阳病二日反躁。火熨其背。令大汗出。大热入胃烦躁者。是火劫也。阳微发躁。不得与之。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则安静。及发汗若下之。病仍不去。烦躁者。是阳虚也少阴病吐利。手足冷。烦躁欲死。是阴盛也。诸如此者。症之常也。非逆也。设或结胸症悉具。烦躁者死。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

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少阴病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是数者。又皆为不治之症。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

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目】危亦林曰。汗为心液。汗多则离中水亏无以济火。故烦。肾中水衰不能制火。故躁。

【纲】仲景曰。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过经不解。必圊血。名为火邪。

【目】方中行曰。火熏不得汗而圊血。是阳邪下陷入阴分。故在过经不解时。夫不得汗。过经圊血而犹不解。可知劫汗而得汗。其患速。不得汗者。其患迟。名为火邪。则但治其火。而不虑前此之风寒矣。劫汗得汗而患速者。指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一条言也。

【纲】仲景曰。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其脉沉者。营气微也。营气微者。加烧针。则血凝不行。更发热而烦躁也。

【目】戴原礼曰。烦躁。阴阳经皆有之。阳明经胃有燥屎。故烦。此当下之。太阳经已得汗而烦者。五苓散。少阳亦或有烦。小柴胡汤。阴烦。少阴为多。由阳气传入阴经。阴得阳而烦。自利而渴。烦不得眠者。辰砂五苓散。若不是阳气传阴。阴气犯阴经。吐利手足厥冷而烦。经云。阳虚阴乘之。故烦。又云。阴盛发躁。欲坐井中。吴茱萸汤。甚者。四逆汤加葱白二茎。

外有虚烦一症。乃是病愈后阴阳未复。时发烦热。竹叶石膏汤。痰多睡不宁者。温胆汤。呕者。

橘皮汤。

李杲曰。治阴虚发热。烦渴引饮。肌热躁热。至夜尤甚。其脉洪大。按之无力者。此血虚发躁。

当归补血汤主之。若以白虎与之。则误矣。如轻手脉来浮大。按之即无者。乃无根蒂之脉为散脉也。此虚极而元气将脱也。切不可发表攻热。如误治之。则死。须用大剂人参生脉散。

柯琴曰。以火误治。阴阳俱虚竭矣。烦躁者。惊狂之渐。起卧不安之象也。急用此汤以安神救逆。

【纲】仲景曰。太阳病二日。烦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盒饭数而反不数。及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目】柯琴曰。此火逆之轻者。太阳病经二日。不汗出而烦躁。本大青龙症。乃不发汗而反以火熨。火邪入胃。胃中水竭。躁烦不止。此时必用调胃承气汤下之。庶胃气不至于绝也。

【纲】仲景曰。结胸症悉具。烦躁者亦死。

【目】魏荔彤曰。结胸症具备。而烦躁独甚。津液内枯。驱之使透表。汗即出而阳必尽。下之虽病去。阴随脱而阳亦亡。故不下亦将死也。下则速其死而已。此条。乃跟上条脉见浮大而言。必结胸症具。脉兼见浮大。而又烦躁。必不同胸初结之烦躁也。且合数者。方可卜其死。不然。烦躁亦前条结胸诸症中之一也。何遽云死也。其浮大之脉。必无根方为死征。若有根仍宜从表治。即烦躁亦未必死。既云结胸症具。则脉已变迟。

迟则难言兼浮。更难言兼大。忽而浮大。非阳邪欲透表。则正阳上越耳。

鳌按。亦字。承上条结胸症。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来。故曰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