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腹胀。】

【〔尤〕】肺中风者。津结而气塞。津结则不上潮而口燥。气壅则不下行而喘也。身运而重者。肺居上焦。治节一身。肺受风邪。大气则伤。故身欲动。而弥觉其重也。冒者。清肃失降。浊气反上。为蒙冒也。肿胀者。输化无权。水聚而气停也。

【〔徐〕】运者。如在车船之上。不能自主也。重者。肌中气滞不活动。故重也。

【肺中寒。吐浊涕。】

【〔鉴〕】肺中寒邪。胸中之阳气不治。则津液聚而不行。故吐浊涎如涕也。李曰。五液入肺为涕。肺合皮毛。开窍于鼻。寒邪从皮毛。而入于肺。则肺窍不利。而鼻塞。涕唾浊涎。壅遏不通。吐出于口也。

【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程〕】内经曰。真脏脉见者死。此五脏之死脉也。肺脏死。浮而虚。肝脏死。浮而弱。心脏死。浮而实。脾脏死。浮而大。肾脏死。浮而坚。五脏俱兼浮者。以真气涣散。不收无根之谓也。内经曰。真肺脉至。如以羽毛中人肤。非浮之虚乎。葱叶。中空草也。若按之弱。如葱叶之中空。下又无根。则浮毛虚弱。无胃气。此真脏已见。故死。

【肝中风者。头目。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千金。甘下。有如阻妇状四字。)

【〔程〕】肝主风。风胜则动。故头目动也。肝脉布胁肋。故两胁痛也。风中于肝。则筋脉急引。故行常伛。伛者不得伸也。淮南子曰。木气多伛。伛之义。正背曲肩垂之状。以筋脉急引于前故也。此肝正苦于急。急食甘以缓之。是以令人嗜甘也。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原注〕脉经。千金云。时盗汗咳。食已吐汁。○千金。舌本。作舌大。)

【〔魏〕】肝中寒者。两臂不举。筋骨得寒邪。必拘缩不伸也。舌本燥。寒郁而内热生也。喜太息。胸中痛者。肝为寒郁。则条达之令失。而胸膈格阻。气不流畅也。不得转侧者。两胁痛满急。辗转不安也。食则吐而汗出。肝木侮土。厥阴之寒侵胃。胃不受食。食已则吐。如伤寒论中。厥阴病所云也。汗出者。胃之津液。为肝邪所乘。侵逼外越也。此俱肝脏外感之证也。案金鉴云。两臂不举。舌本燥二句。而汗出三字。文义不属。必是错简。不释。未知果然否。姑仍魏注。

【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程〕】肝脏死。浮之弱。失肝之职。而兼肺之刑。按之不如弓弦而如索。如索。则肝之本脉已失。不来。则肝之真气已绝。或有蛇行之状。蛇行者。曲折逶迤。此脉欲作弦而不能。故曲如蛇行。其死宜矣。

【〔尤〕】按内经云。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与此稍异。而其劲直则一也。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原注〕臣亿等。校诸本。旋复花汤皆同。○案注十二字。程作方见妇人杂病六字。非也。同恐缺字讹。千金。无旋复花汤主之六字。徐沈改蹈作非。)

【〔尤〕】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故名肝着。然肝虽着。而气反注于肺。所谓横之病也。故其人常欲蹈其胸上。胸者肺之位。蹈之欲使气内鼓而出肝邪。以肺犹橐龠。抑之则气反出也。先未苦时。但欲饮热者。欲着之气。得热则行。迨既着则亦无益矣。

【〔鉴〕】旋复花汤主之六字。与肝着之病不合。当是衍文。案旋复花汤。徐程诸家。为妇人杂病中方。然千金不载。金鉴为衍文。今从之。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千金。饥下。有则饮二字。即上。有饮食二字。)

【〔程〕】心主热。中于风则风热相搏。而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虽饥。以风拥逆于上。即食亦呕吐也。

【〔徐〕】翕翕。言骤起而均齐。即论语所谓始作翕如也。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蒜下。千金。有齑字。蛊。徐作虫云。注恐是蛀字。非。沈魏尤。亦作虫注。)

【〔程〕】内经曰。心恶寒。寒邪干心。心火被敛而不得越。则如啖蒜状。而辛辣愦愦然而无奈。故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如蛊注之状也。若其脉浮者。邪在上焦。得吐则寒邪越于上。其病乃愈。巢源云。蛊注。气力羸惫。骨节沉重。发则心腹烦懊而痛。令人所食之物。亦变化为蛊。急者十数日。缓者延引岁月。渐侵食腑脏尽而死。死则病流注。染着旁人。故为蛊注也。案诸家不知蛊注为病名。便解为虫蛀不息。为虫之往来交注。抑亦妄矣。

【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跳下。千金。有手字。)

【〔尤〕】其人若劳倦。则头面赤而下重。盖血虚者其阳易浮。上盛者下必无气也。心中痛而自烦发热者。心虚失养。而热动于中也。当脐跳者。心虚于上。而肾动于下也。心之平脉。累累如贯珠。如循琅。又胃多微曲曰心平。今脉弦。是变温润圆利之常。而为长直劲强之形。故曰。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心死脏。浮之实如丸豆。按之益躁疾者死。】(丸。赵徐沈尤。并作麻。千金。豆下。有击手二字。)

【〔程〕】内经曰。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即浮之实如丸豆。按之益躁疾之脉。案丸。谓弹丸。豆。谓菽也。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案徐云。哭恐是入字。沈同。金鉴云。癫狂互误。皆不可从。)

【〔尤〕】邪哭者。悲伤哭泣。如邪所凭。此其标有稠痰浊火之殊。而其本则皆心虚。而血气少也。于是寤寐恐怖。精神不守。魂魄不居。为癫为狂。势有必至者矣。

【〔程〕】内经言重阳者狂。重阴者癫。此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似与彼异。然经亦有上实下虚。为厥癫疾。阳重脱者易狂。则知阴阳俱虚。皆可为癫为狂也。

【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而短气。】(目。千金。作肉。是。)

【〔程〕】风为阳邪。故中风必翕翕发热。脾主肌肉四肢。风行于肌肉四肢之间。则身懈惰四肢不收。故形如醉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故腹中烦重。内经曰。肌肉蠕动。命曰微风。以风入于中。摇动于外。故皮目为之动。腹中烦重。隔其息道。不能达于肾肝。故短气也。

【〔尤〕】李氏曰。风属阳邪。而气疏泄。形如醉人。言其面赤。而四肢软也。皮目。上下眼胞也。

【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原注〕】臣亿等。详五脏各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俱不载者。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文可以补缀也○洁洁。千金。作。千金。标脾中寒三字。不载病状。知其缺遗已久也。)

【〔鉴〕】李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浮之大坚。则胃气绝。真脏脉见矣。覆杯则内空。洁洁者。空而无有之象也。状如摇者。脉躁疾不宁。气将散也。故死。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千金。约下。有脾约者大便坚小便利而不渴也十三字。)

【〔鉴〕】趺阳。胃脉也。若脉涩而不浮。脾阴虚也。则胃气亦不强。不堪下矣。今脉浮而涩。胃阳实也。则为胃气强。脾阴亦虚也。脾阴虚。不能为胃上输精气。水独下行。故小便数也。胃气强。约束其脾。不化津液。故大便难也。以麻仁丸主之。养液润燥。清热通幽。不敢恣行承气者。盖因脉涩终是虚邪也。

【麻子仁丸方(明理论。名脾约丸。)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一斤)大黄(一斤)浓朴(一斤)杏仁(一升,阳明篇用枳实半斤,浓朴一尺)

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以知为度。】

【〔程〕】内经曰。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为胃而行津液。胃热则津液枯。而小便又偏渗。大肠失传送之职矣。内经曰。燥者濡之。润以麻子芍药杏仁。结者攻之。下以大黄枳实浓朴。共成润下之剂。外台。古今录验麻子仁丸。疗大便难。小便利。而反不渴者。脾约方。即本方。云此本仲景伤寒论方。肘后。疗脾胃不和。常患大便坚强难。于本方中。去杏仁。产育宝庆集。麻仁丸。治产后大便秘涩者。于本方中。去芍药浓朴杏仁。加人参。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原注〕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如水状。千金。作如水洗状。身字。千金。外台。作从作二字。久久得之。外台。作久之故得也。腰重。原本。及外台。作腹重。今根据赵本改正。千金。肾脏脉论作腰。腰痛门。作腹。徐程诸注。并作腹。)

【〔尤〕】肾受冷湿。着而不去。则为肾着。身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皆冷湿着肾。而阳气不化之征也。不渴。上无热也。小便自利。寒在下也。饮食如故。胃无病也。故曰。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盖所谓清湿袭虚。病起于下者也。然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腑。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甘姜苓术。辛温甘淡。本非肾药。名肾着者。原其病也。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千金。名肾着汤。外台。引古今录验。名甘草汤。)

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千金外台用四两)干姜(四两○千金外台用三两)茯苓(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千金肾着散】(外台。引经心录。并无主疗。载上方后。)

杜仲桂心(各三两)甘草泽泻牛膝干姜(各一两)白术茯苓(各四两)

上八味。治下筛为粗散。一服三方寸匕。酒一升。煮五六沸。去滓。顿服日再。

【千金翼。温肾汤】主腰脊膝脚。浮肿不随。(出脚气。)

茯苓干姜泽泻(各二两)桂心(三两)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又治肾间有水气。腰脊疼痛。腹背拘急绞痛方。本方。去甘草。加泽泻。三因。茯苓白术汤。治冒暑毒。加以着湿。或汗未干即浴。皆成暑湿。本方。加桂心。各一两。又除湿汤。治冒雨着湿。郁于经络。血溢作衄。或脾不和。湿着经络。血流入胃。胃满吐血。即本方。头疼。加川芎二钱。最止浴室中发衄。

【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益。千金。作溢。)

【〔尤〕】肾脉本石。浮之坚。则不石而外鼓。按之乱如转丸。是变石之体。而为躁动。真阳将搏跃而出矣。益下入尺。言按之至尺泽。而脉犹大动也。尺下脉宜伏。今反动。真气不固。而将外越。反其封蛰之常。故死。

【〔程〕】以上真脏。与内经互有异同。然得非常之脉。必为非常之病。若未病者必病进。已病者必死。总之脉无胃气。现于三部中。脉象形容不一也。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鉴〕】三焦竭部者。谓三焦因虚竭。而不各归其部。不相为用也。

【〔尤〕】上焦在胃上口。其治在膻中。而受气于中焦。今胃未和。不能消谷。则上焦所受者。非精微之气。而为陈滞之气矣。故为噫。噫。嗳食气也。下焦在膀胱上口。其治在脐下。故其气乏竭。即遗溺失便。

【〔程〕】内经曰。膀胱不约为遗尿。下经曰。虚则遗尿。其气不和。则溲便不约。故遗失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之。久则正气复。而自愈。案尤云。上焦气未和。不能约束禁制。亦令遗溺失便。所谓上虚不能制下者也。云不须治者。谓不须治其下焦。俟上焦气和。久相自愈。金鉴云。不须治久则愈。在善噫可也。若遗溺失便。未有不治能愈者。恐是错简。二说并有理。然不如程之稳妥。故姑仍之。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尤〕】热在上焦者肺受之。肺喜清肃。而恶烦热。肺热则咳。咳久则肺伤而痿也。热在中焦者。脾胃受之。脾胃者。所以化水谷。而行阴阳者也。胃热则实而硬。脾热则燥而。皆为坚也。下焦有热者。大小肠膀胱受之。小肠为心之腑。热则尿血。膀胱为肾之腑。热则癃不通也。溏如之后。水粪杂下。大肠有寒。故泌别不职。其有热者。则肠中之垢。被迫而下也。下重。谓腹中重。而下坠。小肠有寒者。能腐而不能化。故下重。阳不化则阴下溜。故便血。其有热者。则下注广肠。而为痔。痔。热疾也。

【〔徐〕】直肠者。大肠之头也。门为肛。小肠有热。则大肠传导其热而气结于肛门。故痔。案为坚。沈及金鉴。为腹胀坚满。不可从也。肠垢。巢源云。肠垢者。肠间津汁垢腻也。由热痢蕴积。肠间虚滑。所以因下痢而便肠垢也。下重者。后重也。伤寒论。四逆散泄利下重。下利篇。热利下重。白头翁汤主之。刘熙释名云。泄利下重。而赤白曰HT。是也。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辗转痛移。为可治。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六。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千金。作谷。则愈之下。更有愈字。寸口积之口下。有结字。关上下。有结字。尺中下同。魏作谷。云之为字。本如此。若夫谷。乃恶木也。后人改为。遂并谷。亦改为KT。又讹为。皆误笔也。案通雅云。。即谷乃也。山海经。百KT生。荀子。五蕃。是也。○诸积大法以下。徐沈尤。别提为一条。)

【〔徐〕】积。迹也。病气之属阴者也。脏属阴。两阴相得故不移。不移者。有专痛之处。而无迁改也。聚则如市中之物。偶聚而已。病之属阳者也。腑属阳。故相比阳。则非如阴之凝。故寒气感则发。否则已。所谓有时也。既无定着。则痛无常处。故曰辗转痛移。其根不深。故比积为可治。若气。者。谷也。乃食气也。(案三因。立气门载宿食论治。当并考。)食伤太阴。敦阜之气。抑遏肝气。故痛在胁下痛。不由脏腑。故按之则气行而愈。然病气虽轻。按之不能绝其病原。故复发。中气强。不治自愈。

【〔尤〕】诸积。该气血痰食而言。脉来细而附骨。谓细。而沉之至。诸积皆阴故也。又积而不移之处。其气血荣卫。不复上行而外达。则其脉为之沉。细而不起。故历举其脉出之所。以决其受积之处。而复益之曰。脉两出。积在中央。以中央有积。其气不能分布左右。故脉之见于两手者。俱沉细而不起也。各以其部处之。谓各随其积所在之处。而分治之耳。五十五难曰。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邵氏明医指掌参补云。痞块多在皮里膜外。并不系肠胃间。而医者往往以峻剂下之。安能使此块入肠胃。从大便而出哉。吾见病未必去。而元气已耗。经年累月。遂至不治者多矣。历代医家。皆曰在左为死血。在右为食积。在中为痰饮。盖以左属肝。肝藏血。右属脾。脾化谷。而痰饮。则结聚于中焦也。殊不知肝脾虽左右之分。而实无界限之隔。非谓肝偏于左。而无与于右。脾偏于右。而无与于左。在左为死血。而在右独无死血乎。在中为痰饮。而左右独无痰饮乎。但在左在右在中。皆因虚之所在。而入之耳。不可以死血痰饮食积分之也。然当诊之以察其病。弦滑为痰。芤涩为血。沉实为食。三脉并见。则当兼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