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脉经必下。有下部闭塞大五字。千金同。千金。作此虚寒气从下向上。赵。脱当字。)

【〔尤〕】趺阳胃脉也。微弦阴象也。以阴加阳。脾胃受之。则为腹满。设不满则阴邪必旁攻胁。而下闭谷道。为便难为两疼痛。然其寒不从外入。而从下上。则病自内生。所谓肾虚则寒动于中也。故不当散而当温。

【〔程〕】若寒实。则用后条温药下之也。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玉函病者。作伤寒。去下。有宜大承气汤五字。)

【〔沈〕】此以手按。辨腹满虚实也。按之不痛。内无痰食燥屎壅滞。即知虚寒而满。当以温药。若按之痛。乃以外手。而就内结食痰燥屎。则知内实。是可下之。而又以舌黄验定虚实。若舌有黄苔。即是湿热内蒸。为未经下过。必须下之。则黄自去。而胀满自除。舌无黄苔。是近虚寒。又非下法矣。

【〔魏〕】无形之虚气作痞塞。则按之无物。何痛之有。倘挟有形之实物为患。如宿食在胃。疝气在少腹等是也。按之有物。阻碍于脏腑之侧。焉有不痛者乎。是于按之痛否。以决其虚实之法也。张氏伤寒集注云。中胃按之而痛。世医便谓有食。夫胃为水谷之海。又为仓廪之官。胃果有食。按必不痛。试将饱食之人按之痛否。惟邪气内结。正气不能从膈出入。按之则痛。又胃无谷神。脏气虚而外浮。按之亦痛。若不审邪正虚实。概谓有食。伤人必多。又按者轻虚平按。若不得法。加以手力。未有不痛者。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脉经。减下。更有减字。)

【〔徐〕】腹满有增减。则非脏真粘着之病。所以得阳即减。得阴加满。故曰此为寒。当温药。

【〔程〕】腹满不减。故用承气下之。此腹满时减。则寒气或聚或散。当与温药以散其寒。案金鉴云。此篇无治虚寒腹满之方。当与温药之下。当有宜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十四字。必是脱简。阅伤寒论太阴篇自知。此说觉未允焉。

【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徐沈尤金鉴。躁作燥。今从之。)

【〔徐〕】痿者。黄之黯淡者也。

【〔尤〕】痿黄。脾虚而色败也。气不至故燥。中无阳故不渴。气竭阳衰。中上已败。而复寒结于上。脏脱于下。何恃而可以通之止之乎。故死。案程魏以躁为阴躁。不可从。本条不言腹满。而徐注以为虚寒腹满。未详然否。脉经以此条。列于呕吐下利篇似是。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尤〕】寸口脉弦。亦阴邪加阳之象。故胁下拘急而痛。而寒从外得。与趺阳脉弦之两疼痛有别。故彼兼便难。而此有恶寒也。

【夫中寒家善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程〕】云寒则面惨而不和。今发热色和。则寒郁于肺经。而为热也。

【〔鉴〕】中寒家。谓素有中寒病之人也。

【〔尤〕】阳欲上而阴引之则欠。阴欲入而阳拒之则嚏。中寒者。阳气被抑。故喜欠清涕出。发热色和。则邪不能留。故善嚏。

【〔魏〕】此诸证俱为外感寒邪者言也。外感寒邪。于胀满病何与。以胀满病。其中亦有内外合邪者。故必明辨乎外中寒之证。所以为内中寒之应也。案千金。此次一条云。凡觇病者。未脉望之。口燥清涕出喜嚏欠。此人中寒。乃接下条。连此条而为一条。知此条为下条欲嚏不能者发耳。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原注〕一云。痛。○千金。作腹中痛。)

【〔尤〕】中寒而下利者。里气素虚。无为捍蔽。邪得直侵中脏也。欲嚏不能者。正为邪逼。既不能却。又不甘受。于是阳欲动而复止。邪欲去而仍留也。

【〔沈〕】阳和则嚏。而欲嚏不能。乃阴寒凝滞于里。所以肚中痛也。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程〕】瘦人。虚弱人也。若绕脐作痛。必有风冷。有谷气着而不行。瘦人未可剧下。而反下之。则风冷之气必上冲。如不上冲。必乘虚而结于心下为痞也。

【〔尤〕】此有似里实。而实为虚冷。是宜温药以助脾之行者也。乃反下之。谷出而风冷不与俱出。正乃益虚。邪乃无制。势必上冲。若不冲者。心下则痞。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浓朴七物汤主之。】(脉经。千金。以此条为浓朴三物汤主疗。而本方主疗云。治腹满气胀。恐是互误。)

【〔徐〕】此有表复有里。但里挟燥邪。故小承气为主。而合桂甘姜枣。以和其表。盖腹之满。初虽因微寒。乃胃素强。故表寒不入。而饮食如故。但腹满发热。且脉浮数。相持十日。此表里两病。故两解之耳。此即大柴胡之法也。但脉浮数。邪尚在太阳。故用桂枝去芍药。合小承气耳。

【浓朴七物汤方(外台。引千金。名浓朴七味汤。主腹满气胀方。)

浓朴(半斤)甘草大黄(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外台不用生姜。用干姜。云。此本仲景伤寒论方。)

张氏医通云。较之桂枝加大黄汤。多枳朴。而少芍药。以枳朴专泄壅滞之气。故用之。芍药专收耗散之阴。此腹但满。而不痛。与阴血无预。故去之。三因。七物浓朴汤。治腹满发热。以阳并阴。则阳实而阴虚。阳盛生外热。阴虚生内热。脉必浮数。浮则为虚。数则为热。阴虚不能宣导。饮食如故。致胀满者。为热胀。(即本方。)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千金。作腹中塞气。胀满肠鸣切痛。外台。引范汪作腹中寒气胀雷鸣。)

【〔程〕】灵枢经曰。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盖脾胃喜温。而恶寒。寒气客于中。奔迫于肠胃之间。故作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也。附子粳米汤。散寒止逆。张氏医通云。腹中寒气。奔迫上攻胸胁。以及于胃。而增呕逆。顷之胃气空虚。邪无所砥。辄入阳位则殆矣。是以除患之机。所重全在胃气。乘其邪初犯胃。尚自能食。而用附子粳米之法。温饱其胃。胃气温饱。则土浓而邪难上越。胸胁逆满之浊阴。得温无敢留恋。必还从下窍而出矣。

【附子粳米汤方

附子(一枚炮)半夏(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粳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外台。作以水八升煮米取熟。去米内药。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饮之。与仲景伤寒论同。集验。加干姜二两。案本条煮法。必有脱文。)

【〔程〕】疗寒以热药。腹中寒气。非附子辛热。不足以温之。雷鸣切痛。非甘草大枣粳米之甘。不足以和之。逆满呕吐。非半夏之辛。不足以散之。五物相需。而为佐使。外台。仲景论。霍乱四逆。吐少呕多者。附子粳米汤主之。方与本条同。(千金同。)

又删繁。附子汤。疗肺虚劳损。腹中寒鸣切痛。胸胁逆满气喘。于本方内。加宿姜白术。(粳米。作仓米。)

又短剧。解急蜀椒汤。主寒疝气心痛如刺。绕脐腹中尽痛。白汗出欲绝。又疗心腹痛。困急欲死。解结逐寒。上下痛良。于本方内。加蜀椒干姜。三因胀满门。附子粳米汤。治忧怒相乘。神志不守。思虑兼并扰乱。脏气不主传导。使诸阳不舒。反顺为逆。中寒气胀。肠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不食。即于本方。加干姜。百一选方。附子粳米汤。补虚生胃气。逐冷痰和五脏。快胸膈止泻利。于本方内。加人参黄白术川姜木香。去大枣。用陈仓米。(活人事证方。名附子仓廪汤。)

证治要诀。翻胃门。若胃寒甚。服药而翻者。宜附子粳米汤。加丁香十粒。砂仁半钱。大便秘者。更加枳壳半钱。又呃逆门。若胃中寒甚。呃逆不已。或复呕吐。轻剂不能取效。宜附子粳米汤。加炒川椒丁香。每服各三十五粒。

【痛而闭者。浓朴三物汤主之。】(痛而闭。脉经作腹满痛。)

【〔魏〕】闭者。即胃胀便难之证也。

【〔尤〕】痛而闭。六腑之气不行矣。浓朴三物汤。与小承气同。但承气意在荡实。故君大黄。三物意在行气。故君浓朴。

【浓朴三物汤方

浓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三升下。千金。有去滓二字。)

千金云。腹中转动者勿服。不动者更服。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脉经。无宜大柴胡汤五字。接前七物汤三物汤为一条。伤寒论可下编。作病腹中满痛者。宜下有大承气三字。)

【〔尤〕】按之而满痛者。为有形之实。邪实则可下。而心下满痛。则结处尚高。与腹中满痛不同。故不宜大承气。而宜大柴胡。

【〔魏〕】此为邪实。而且挟热者言也。仲景已叙之伤寒论中太阳篇矣。云。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者。与大柴胡汤主之。宜下之。而不用大承气。乃出大柴胡者。正与伤寒论篇中所言相符也。张氏医通云。邪从胸胁而入于阳位。合用大柴胡两解之。与脐腹硬痛。承气证不同。○案数说如是。而金鉴谓满痛之下。当有有潮热之三字。若无此三字。则不当与大柴胡汤。此尤有理。然今据脉经。而味经旨。此亦浓朴三物汤之证。宜大柴胡汤五字。恐是衍文。其方亦错出。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二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枳实(四枚炙)大黄(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五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不足言。千金。作不惊人。)

【〔鉴〕】腹满时减时满。虚满也。腹满常常而满。实满也。腹满不减。虽减不过稍减。不足言减也。虚满当温。实满当下。故宜大承气汤下之。

【〔尤〕】减不足言。谓虽减。而不足云减。所以形其满之至也。故宜大下。以上三方。虽缓急不同。而攻泄则一。所谓中满者。泻之于内也。

【大承气汤方】(见前病中。)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千金。作心胁中大寒大痛。呕不能饮食。饮食下咽。自知偏从一面下流。有声决决然。若腹中寒气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而痛。其头不可触近。程本金鉴。无痛而之而。)

【〔鉴〕】心胸中大寒痛。谓腹中上连心胸大痛也。而名大寒痛者。以有厥逆脉伏等。大寒证之意也。呕逆不能饮食者。是寒甚。拒格于中也。上冲皮起。出见头足者。是寒甚聚坚于外也。上下痛不可触近。是内而脏腑。外而经络。痛之甚。亦由寒之甚也。主之以大建中汤。蜀椒干姜。大散寒邪。人参胶饴。大建中虚。服后温覆。令有微汗。则寒去而痛止。此治心胸中寒之法也。

【〔程〕】寒气搏于肠胃之外。冲突出见于皮肤膜原之分。如有头足。其痛则近于外。故不可以手触近也。

【大建中汤方

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如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一炊顷。千金。作炊三升米。)

张氏千金衍义云。虚寒积聚之治。此方最力。其方中人参辅椒姜。温散之法。人皆得之。至于胶饴。为助满之首。列而反用。以治痛呕不能食。是专用助满之味。引领椒姜人参。为泄满之通使也。

【千金大建中汤】治虚劳。寒饮在胁下。决决有声。饮已如从一边下。决决然也。有头并冲皮起。引两乳内痛。里急善梦。失精气短。目KTKT惚惚多忘。蜀椒(二合)半夏(一升)生姜(一斤)甘草(二两)人参(三两)饴糖(八两)

上六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内糖。温服七合。里急拘引。加芍药桂心各三两。手足厥。腰背冷。加附子一枚。劳者加黄一两。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脉经。无发热二字。)

【〔尤〕】胁下偏痛。而脉紧弦。阴寒成聚。偏着一处。虽有发热。亦是阳气被郁所致。是以非温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结。故曰宜以温药下之。程氏曰。大黄苦寒。走而不守。得附子细辛之大热。则寒性散。而走泄之性存是也。

【〔魏〕】此发热。或有形之物。积于肠胃。而皮肤热作。故在可下之例。未必为假热症。

【〔徐〕】附子细辛与大黄。今用并行。而不倍。此即伤寒论大黄附子泻心汤之法也。千金衍义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治太阳少阴之两感。此治胁下偏痛。发热脉紧。变表法为下法。立大黄附子汤。以治寒从下上之瘕积。赖附子把守真阳。不随汗下亡脱。设无发热外证。岂不可变大黄附子甘草之治乎。况治食已则吐之大黄甘草汤。具有成法。始知权变之方。不在规矩之外也。张氏医通云。色瘅者。身黄额上微黄。小便利。大便黑。此因房事过伤。血蓄小腹。而发黄。故小腹连腰下痛。大黄附子汤。去细辛。加肉桂。案篇首第一条云。不满者。必便难两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大黄附子汤。盖其方也。金鉴。改偏痛。作满痛。不可从。

【大黄附子汤方

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外台。引短剧云。仲景同。)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此条。脉经无。)

【〔鉴〕】此条之文之方。必有简脱。难以为后世法。不释。

【〔程〕】温经散寒。无非辛热之剂。四逆汤辈。可选用之。不必拘泥。

【赤丸方[(千金。载痼冷积热门。主疗同。)

茯苓(四两)半夏(四两洗一方用桂○案千金用桂枝不用半夏)乌头(二两炮)细辛(一两千金作人参○案今考千金用细辛不用人参更有附子二两射罔一两凡六味)

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b](四味。原本作六味。今根据赵本改之。)

【〔徐〕】真朱。即朱砂也。案千金伤寒神丹丸。治伤寒敕涩。恶寒发热体疼者。即本方。用人参。不用细辛。更有附子。并朱砂凡六味。徐释本条云。此即伤寒论。直中之类也。盖据于千金与。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逆。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腹痛。脉经千金作寸口。至即为寒疝。为别条。外台不载腹痛以下二十八字。即为寒疝下。脉经有跗阳脉浮而迟。浮则为风虚。迟则为寒疝十六字。明是寒疝绕脐以下。为别作矣。原本。若发。作苦发。白汗。作白津。今根据程本及千金外台。改定。其脉沉紧。赵本脉经千金外台。程徐诸本。作其脉沉弦。)

【〔尤〕】弦紧脉皆阴也。而弦之阴从内生。紧之阴从外得。弦则卫气不行。而恶寒者。阴出而痹其外之阳也。紧则不欲食者。阴入而痹其胃之阳也。卫阳与胃阳并衰。而外寒与内寒交盛。由是阴反无畏而上冲。阳反不治而下伏。所谓邪正相搏。即为寒疝者也。

【〔鉴〕】疝病犯寒即发。故谓之寒疝也。

【〔魏〕】平素阳虚阴盛。积寒在里。以召外寒。夹杂于表里。而为患者也。表里之寒邪既盛。而正阳与之相搏。寒邪从下起。结聚于至阴之分。而寒疝成矣。寒疝既成。伏于少腹。绕脐痛。发止有时。发则白津出。此汗本下部虚寒。阴邪逼迫外越故也。及阴寒积久而发。四肢厥冷。脉得沉紧。何非寒厥之气为害也耶。案素长刺节论云。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王氏注大奇论云。疝者。寒气结聚之所为也。急就篇。颜师古注云。疝。腹中气疾。上下引也。楼氏纲目云。疝名虽七。寒疝即疝之总名也。巢源云。疝者。痛也。此由阴气积于内。寒气结搏而不散。腑脏虚弱。风冷邪气相击。则腹痛里急。故云寒疝腹痛也。案阴阳别论。白汗王氏释为流汗。淮南修务训云。奉一爵酒。不知于色。挈一石之尊。则白汗交流。此云白汗出者。盖不堪痛苦之甚。而汗出也。程云。冷汗也。徐沈尤魏仍原文。作白津。而解之。赵本作自汗。并非。

【乌头煎方(千金注云。仲景名二物乌头煎。三因。名大乌头汤。)

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咀。○千金。作十五枚。外台引仲景伤寒论。亦作十五枚。千金。熬下。有黑字。三因云。大乌头。五个。洗净。细沙炒令黑。不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瘥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二升。千金外台。作二斤。)

【〔程〕】乌头。大热大毒。破积聚寒热。治脐间痛不可俯仰。故用之以治绕脐寒疝痛苦。治下焦之药味。不宜多。多则气不专。此沉寒痼冷。故以一味单行。则其力大而浓。甘能解药毒。故内蜜以制乌头之大热大毒。王冰至真要注云。夫大寒内结。聚疝瘕。以热攻除。寒格热反纵。反纵之则痛发尤甚。攻之则热不得前。方以蜜煎乌头。佐之以热蜜。多其药服。已便消。是则张公从此。而以热因寒用也。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外台。仲景伤寒论。作腹中痛。引胁痛及腹里急。

【〔尤〕】此治寒多而血虚者之法。血虚则脉不荣。寒多则脉绌急。故腹胁痛而里急也。当归生姜。温血散寒。羊肉。补虚益血也。

【〔鉴〕】李云。疝属肝病。肝藏血。其经布胁肋。腹胁并痛者。血气寒而凝泣也。当归通经活血。生姜温中散寒。里急者内虚也。用羊肉补之。内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是也。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千金。妇人门名当归汤。注云。胡洽名小羊肉汤。)

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外台云去脂)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千金。用芍药二两。注云。子母秘录有甘草。)

王氏古方选注云。寒疝为沉寒在下。由阴虚得之。阴虚则不得用辛烈热燥之药。重劫其阴。故仲景另立一法。以当归羊肉。辛甘重浊。温暖下元。而不伤阴。佐以生姜五两。加至一斤。随血肉有情之品。引入下焦。温散冱寒。若痛多而呕。加陈皮白水。奠安中气。以御寒逆。本方三味。非但治疝气逆冲。移治产后下焦虚寒。亦称神剂。张氏千金衍义云。凡少腹痛。用桂心等药不应者。用之辄效。寇氏本草衍义云。张仲景治寒疝。用生姜羊肉汤服之。无不应验。有一妇人。产当寒月。寒气入产门。腹脐以下胀满。手不敢犯。此寒疝也。师将治之以抵当汤。谓有瘀血。非其治也。可服张仲景羊肉汤。二服遂愈。外台。短剧。寒疝气腹中虚痛。及诸胁痛里急。当归生姜等四味主之。于本方内。加芍药。圣济总录。四味当归汤。治卒疝腹痛里急。(即本方。)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千金。程本无抵当二字。)

【〔徐〕】起于寒疝腹痛。而至逆冷手足不仁。则阳气大痹。加以身疼痛。荣卫俱不和。更灸刺诸药不能治。是或攻其内。或攻其外。邪气牵制不服。故以乌头攻寒为主。而合桂枝全汤。以和荣卫。所谓七分治里。三分治表也。如醉状。则荣卫得温而气胜。故曰知。得吐则阴邪不为阳所客。故上出。而为中病。

【〔程〕】寒淫于内。则腹中痛。寒胜于外。则手足逆冷。甚则至于不仁。而身疼痛。此内外有寒也。

【〔鉴〕】抵当二字。衍文也。

【乌头桂枝汤方

乌头(案千金云。秋干乌头实中者五枚除去角。外台作实中大者十枚。知本文脱枚数)

上一味。以蜜二斤。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二斤。千金。作一斤。外台引仲景伤寒论作二斤。云。一方。一斤。用桂心四两云。上三味先以蜜。微火煎乌头。减半去乌头。别一处以水二升半。煮桂。取一升。去滓以桂汁和前蜜。合煎之。得一升许。初服二合。不知更服。至三合云云。范汪同。而又出五味桂枝汤方云。仲景伤寒论。千金同。其既用单味桂心而合煎。又出五味桂枝汤恐误。沈云。解之。恐是煎之。非也。金鉴。删后字。)

【〔程〕】乌头煎。热药也。能散腹中寒痛。桂枝汤表药也。能解外证身腹。二方相合。则能达脏腑。而利荣卫和血气。而播阴阳。其药势翕翕。行于肌肉之间。恍如醉状。如此则外之凝寒已行。得吐则内之冷结将去。故为中病。

【〔徐〕】解之。恐是合煎。

【〔鉴〕】以桂枝汤五合解之者。溶化也。令得一升。谓以乌头所煎之蜜五合。加桂枝汤五合。溶化令得一升也。不知。不效也。其知者。已效也。如醉状。外寒方散。得吐者。内寒已伸。故为中病也。案如醉状也。得吐也。乃乌头之瞑眩使然。程注是。

【桂枝汤方(程尤金鉴。并不载。)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锉。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三因。大乌头桂枝汤。治风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体疼痛。灸刺诸药不能疗。及贼风入腹。攻刺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叫呼阴缩悉主之。即本方。一法。用附子一个。不使乌头。为蜜附汤。(易简云。疝气发作。当于附子建中汤。煎时加蜜一箸头许。名蜜附子汤。)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其脉数。脉经。作其脉浮。案可下篇。紧大。作双弦。可下之下。有宜大承气汤五字。不载其脉数以下二十三字。知是别为一条。)

【〔尤〕】脉数为阳。紧弦为阴。阴阳参见。是寒热交至也。然就寒疝言。则数反从弦。故其数为阴。疑于阳之数。非阳气生热之数矣。如就风疟言。则弦反从数。故其弦为风。从热发之弦。而非阴气生寒之弦者。与此适相发明也。故曰。脉数弦者。当下其寒。紧而迟。大而紧亦然。大虽阳脉。不得为热。正以形其阴之实也。故曰。阳中有阴可下之。案辨脉法云。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是与脉经合。则此条数作浮为是。金鉴自其脉数至脉弦数者十九字为衍文。以当下其寒之四字。移必心下坚之下。未知是否。

【附方】

【外台。乌头汤。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脏。拘急不得转恻。发作有时。使人阴缩。手足厥逆。】(方见上○案此本出于千金贼风门。转侧下。有叫呼二字。外台。引千金即乌头桂枝汤也。徐沈魏尤。以为大乌头煎何不检之于外台。误甚。)

【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外台。引仲景伤寒论。无卒字。)

柴胡(四两)黄芩人参芍药桂枝生姜(各一两半)甘草(一两)半夏(二合半)大枣(六枚)

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魏〕】有表邪而挟内寒者。乌头桂枝汤证也。有表邪而挟内热者。柴胡桂枝汤证也。以柴胡桂枝生姜。升阳透表。人参半夏甘草大枣。补中开郁。黄芩芍药。治寒中有热。杂合此表里两解。寒热兼除之法也。

【〔沈〕】予以此方。每于四时加减。治胃脘心腹疼痛。功效如神。仁斋直指云。柴胡桂枝汤。治肾气冷热不调证。案肾气。即疝也。

【外台。走马汤。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杏仁(二枚)】

【上二味。以绵缠捶令碎。热汤二合。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小量之。通治飞尸鬼击病。】

【〔沈〕】中恶之证。俗谓绞肠乌痧。即臭秽恶毒之气。直从口鼻。入于心胸。肠胃脏腑壅塞。正气不行。故心痛腹胀。大便不通。是为实证。非似六淫侵入。而有表里虚实清浊之分。故用巴豆极热大毒。峻猛之剂。急攻其邪。佐杏仁以利肺与大肠之气。使邪从后阴。一扫尽除。则病得愈。若缓须臾。正气不通。营卫阴阳。机息则死。是取通则不痛之义也。肘后。飞尸走马汤。通治诸飞尸鬼击。(即本方。)

外台。文仲。疗卒得诸疝。少腹及阴中。相引绞痛。白汗出欲死。此名寒疝。亦名阴疝。张仲景飞尸走马汤。方同。案此为治寒疝。附于本篇之末者。而主疗与外台异者何。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

【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尤〕】寸口脉浮大者。谷气多也。谷多不能益脾。而反伤脾。按之脉反涩者。脾伤而滞。血气为之不利也。尺中亦微而涩者。中气阻滞。而水谷之精气。不能逮下也。是因宿食为病。则宜大承气。下其宿食。案金鉴云。按尺中亦微而涩之微字。当按伤寒论作大字是。今考伤寒论可下编。亦作微字。而金鉴又云。微字当是大字。若是微字。断无当下之理。彼注如此。今引以为证。误也。巢源。宿食不消候云。宿谷未消。新谷又入。脾气既弱故不能磨之。则经宿而不消也。令人腹胀气急。噫气醋臭。时复憎寒壮热是也。程知云。滑为有食结滞。经宿则脉涩矣。尺以候内。沉以候里。故宿食之脉。按之反涩。尺中亦大而涩也。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鉴〕】腹满而痛。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故当下之。李曰。滑者水谷之气胜也。若滑而兼数。则实热已入胃腑矣。故云有宿食可下之。

【〔魏〕】滑与涩相反。何以俱为实宜下。滑者涩之浅。而实邪欲成未成者。涩者滑之深。而实邪已成者。故不论为滑为涩。兼大而见。则有物积聚。宜施攻治无二理也。阳明篇云。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尤〕】谷多则伤脾。而水谷不分。谷停则伤胃。而恶闻食臭。故下利不欲食者。知其有宿食。当下也。夫脾胃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气。不可或止者也。谷止则化绝。气止则机息。化绝机息。人事不其顿乎。故必大承气。速去其停谷。谷去则气行。气行则化续。而生以全矣。若徒事消克。将宿食未去。而生气已消。岂徒无益而已哉。

【〔沈〕】骤伤宿食停滞。胃中壅遏。升降之机不转。肠中水谷不分。而下奔则利。宿食在胃。故不欲食。必当攻去宿食。程应旄云。伤食恶食。故不欲食。与不能食者自别。下利有此。更无别样虚证。知非三阴之下利。而为宿食之下利也。故当下之。

【大承气汤方(见前病中。)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鉴〕】胃有三脘。宿食在上脘者。膈间痛而吐。可吐。不可下也。在中脘者。心中痛而吐。或痛不吐。可吐可下也。在下脘者。脐上痛而不吐。不可吐。可下也。今食在上脘。故当以瓜蒂散吐之也。千金云。凡病宿食。在上脘。当吐之。脉数而滑者实也。有宿食不消。下之愈。胃中有食冷物。即痛不能食。有热物即欲食。大腹有宿食。寒栗发热如疟。宿食在小腹者。当暮发热。明旦复止。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煮○案煮字据伤寒论当删)

上二味。杵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匕。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亡血及虚者。不可与之。】(亡血以下九字。原本作细注。今据伤寒论大书。伤寒论。作杵为散。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此当改补。)

东垣试效方云。若有宿食而烦者。仲景以栀子大黄汤主之。气口三盛。则食伤太阴。填塞闷乱。极则心胃大疼。兀兀欲吐。得吐则已。俗呼食迷风是也。经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宜瓜蒂散之类吐之。经云。高者因而越之。此之谓也。案宿食在上脘。心腹HT痛。顿闷欲绝。仓猝之际。药不及办。以极咸盐汤一盏顿服。立吐。此千金。疗干霍乱之法也。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脉经。索下。有左右二字。)

【〔尤〕】脉紧如转索无常者。紧中兼有滑象。不似风寒外感之紧。为紧而带弦也。故寒气所束者。紧而不移。食气所发者。乍紧乍滑。如以指转索之状。故曰无常。

【〔魏〕】转索。宿食中阻。气道艰于顺行。曲屈傍行之象。案据脉经。有左右二字。魏注极是。徐沈以转索无常。为紧脉之象。此袭辨脉法之谬。不可证也。

【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原注〕一云。寸口脉紧。○脉经。作寸口脉紧头上有即字。腹上有或字。)

【〔鉴〕】脉紧头痛。是外伤风寒病也。脉紧腹痛。是内伤宿食病也。李曰。按此脉与证似伤寒。而非伤寒者。以身不疼腰脊不强故也。然脉紧亦有辨。浮而紧者为伤寒。沉而紧者为伤食。案头痛。虽有宿食不化。郁滞之气上为头痛者。此则属外伤于风寒。与腹中有宿食。自是两截。脉经。腹上有或字。义尤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