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为书也,广大悉1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2,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今注
1 悉:完全。
2 兼三才而两之:六画之爻,初爻二爻为地,三爻四爻为人,五爻上爻为天。
今译
《易经》这部书,凡天道、人道、地道,无所不包,可谓广大完备。易学以三划,象征天、人、地的三个位置。易理是相生相对,天有昼夜,地有水陆,人有男女,所以卦爻两两成列,合两个三爻的卦而为一个六爻的卦,兼两爻为一位,五为阳,上为阴,阴阳成象,故五与上为天位,三与四为人位,初与二为地位,为刚柔为形体。六爻而成一卦,皆是相当于三才之道而已。
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1,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今注
1 等:类。
今译
《易经》之道变动不居,而周流于六位之间的奇偶两画,称之为爻。爻有刚柔大小远近贵贱的等次,好像物类的不齐,所以称乾为阳物,称坤为阴物。阴阳两物交相错杂,似青黄两色的相兼,所以称为文。各卦各爻,阴阳掺杂,时有当与不当,于是吉凶之象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