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1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2,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3,唯变所适。

今注

1 屡:数。

2 六虚:六位。

3 典要:典常之道。

今译

易经》这部书,是一部经世致用的学问,人生不可须臾疏远的,《易经》是以阴阳运行,互相推移变化的,故其道常常变迁,变动不拘于一爻一卦,如乾卦初九是潜龙,九二是见龙,还有阴阳六爻,外三爻为上,内三爻为下,更互变动,周流于六个爻位之间,从上位降至下位,由下位升向上位,上下没有经常不变的爻位,阳刚阴柔,互相变易,在另一卦爻时,解释又不同,不可固执于一种典常,唯有观其变化的所往,才能周明其道。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1其辞而揆2其方3,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今注

1 率:循。

2 揆:度。

3 方:义理、道。

今译

《易经》之理,启示我们出入进退、内外往来都要合于法度,或在外以安边定国,匡济天下,或在内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皆使我们知道戒惧谨慎,以免除灾祸。同时,明了忧患的原因,虽无师保在旁,却似父母在自己面前,不致有过越颠损。最初遵循辞义以揆度爻象和道理所在,就有经常的法则,可让我们恪遵不二了。易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不是毫无根据的空谈,若非笃信易道的人,则道也不能凭虚而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