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包牺氏之王1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2,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3万物之情。

今注

1 王:称王,治理。

2 文:羽毛的文采。

3 类:比类、归类。

今译

古时包牺氏治理天下,上则观察天上日月星辰的现象,下则观察大地高下卑显种种的法则,又观察鸟兽羽毛的文采和山川水土的地利,近的就取象于人的身体,远的取象于宇宙万物,于是创作出八卦,以融会贯通神明的德行,参赞天地的化育,以比类万物的情状。

作结绳而为网罟1,以佃2以渔,盖取诸离3。

今注

1 罟:捕鱼工具。

2 佃:捕捉野兽,即田猎。

3 离:丽,附着的意思,易卦之名。

今译

编绳结网,作为捕捉鱼、鸟的工具,以猎兽捕鱼,是取象于离卦的。

今释

离☲中虚,像孔眼,又离为目,有网罟的象征。从太古时代进步到渔猎社会,是大致取自离卦的现象。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1木为耜2,揉3木为耒4,耒耨5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6。

今注

1 斫:砍削。

2 耜:犁头。

3 揉:用火烘木,使能曲伸之。

4 耒:犁柄。

5 耨:除草器。

6 益:增加的意思,易卦之名。

今译

包牺氏死后(数百年),神农氏兴起,砍削树木做成犁头,曲转木材为犁柄,以便耕种和除草,创作出许多耕作器具,教导人民,使天下增加粮食,是取象于益卦。

今释

先则没有农业,现在进步到农业社会,增加了生产,所以取益卦的现象。益卦上巽为木,下震为动,二至四互坤为土,木动于土中,是发明耒耜耕种的现象,故农业的兴起,取益卦的现象。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1。

今注

1 噬嗑:噬,食也;嗑,合也。上卦离为日,下卦震为动,日中而动,是古代交易的现象。

今译

规定中午为买卖时间,招致天下的人们,聚集天下的货物,互相交换所需要的货物,满足各人的需要,是取象于噬嗑卦的。

今释

进步到商业社会,聚合天下之人与货,解决吃饭的问题,故取象于噬嗑。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1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2。

今注

1 垂:垂下,喻无为而治。

2 乾坤:乾☰为天,坤☷为地。

今译

神农氏死后(数百年),黄帝、尧、舜氏兴起,由于社会的演进,日趋繁荣,旧日的典章文物制度已不敷使用,黄帝、尧、舜诸古圣先王为了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随着时代而不断改变,通达其变化,使百姓生活不致死板,而产生厌倦的心理。易学的道理是穷极则变化,变化则能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能循此变通的原则,何事不成?所以有如天助一般,当然大吉无不利了。黄帝、尧、舜氏设立文物制度,百官分职,各尽其力,终致天下太平,以至于垂拱而治,无为而成,是取象于乾坤两卦的现象。

今释

天地无为而无不为,圣人效法它的精神,而致天下太平。

刳1木为舟,剡2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3。

今注

1 刳:钻凿。

2 剡:斩削。

3 涣:上巽为木,可以做舟楫,下坎为水,可以航行。

今译

将木材凿成舟船,削锐木头作为楫,使两岸的人能互相来来往往,且可航行至更远的地方,便利天下的人,是取象于涣卦的。

今释

这是水上交通工具的演进和发明。涣是离散的意思,是河流两岸离散的人能集在一起,解决这个难题,非坐船不可,所以舟楫的发明取之于涣卦的现象。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1。

今注

1 随:随从的意思,三变乾为马,四变二三四互坤为牛。

今译

征服了牛,乘着了马,用牛来拖载重物,用马来奔驰远地,以沟通有无,便利世人,是取象于随卦。

今释

这是陆上交通工具的演进,自此有了牛车和马车,人要用牛马来载物曳车,牛马就随着人的意思去做,所以是取之于随卦的现象。

重门击柝1,以待暴客,盖取诸豫2。

今注

1 柝:巡更时所击的器具,通常是以两木相击。

2 豫:是预备、预防的意思,三四五三爻互坎,坎为盗,故须预防,二三四三爻互艮,艮为门。初至四互体艮,故重门。

今译

设置重门,击柝巡夜,以防御盗贼的侵入,是取象于豫卦。

今释

这是警卫设施及建筑屋室的演进。并参前注。

断木为杵1,掘地为臼2,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3。

今注

1 杵:舂米的木椎。

2 臼:舂米的容器。

3 小过:稍有所过的意思,上卦震为动,下卦艮为山,为二三四三爻互巽为木,初二,坤象半见,故掘地为臼。

今译

发明杵臼,以利民食,是取象于小过卦。

今释

这是稻米加工工具的演进。

弦1木为弧2,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3。

今注

1 弦:弓弦。

2 弧:弓。

3 睽:违背之意。上卦坎为弧为弓,二三四三爻互离为矢,为干戈。

今译

将柔韧的小木条做成绳索弓,把木材削成箭,用弓箭的利害来威服天下,是取象于睽卦。

今释

兵器的演进,正是用以威服叛离违背的分子,故取睽卦的现象。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1。

今注

1 大壮:上卦震为雷,下卦乾为天,为宇,三四五三爻互兑为泽水,兑反巽为风。

今译

上古时候,冬天则藏身洞穴,夏天则在野外居住,后世圣人为了防止洪水猛兽的侵袭,遂教民建筑宫室,上有栋梁,下有檐宇,以防御风雨,是取象于大壮卦。

今释

这是屋子的演进,天上有雷雨交加,其势甚壮,解决之法,在发明屋子以避难,故取象于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1,葬之中野,不封2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3,盖取诸大过4。

今注

1 薪:木材。

2 封:堆土为坟墓。

3 棺椁:椁是指外棺,古代士人的棺材有两层,内棺而外椁。

4 大过:乃有超过的意思。下卦巽为木,二爻至五爻互乾,乾为衣,为远为野。

今译

古时候的丧葬,用木材厚厚地堆在尸体上面,埋在荒野中,不设立坟墓,也不植树,非常简单,居丧又没有一定期限。后世圣人制定丧礼,换用棺椁以殡葬,是取象于大过卦。

今释

这是丧礼的演进,养生之具,已备于前,送死之礼,又备于此。古代中国文明于此可见。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1。

今注

1 夬:决去的意思。上兑为金,下乾亦为金,初至五互体乾,乾为书契之状。

今译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以后结绳记事,在进步社会上已经不使用了,圣人便发明文书契据,设立百官以利于治理,万民也赖此书契而有所稽查,不致误事,是取象于夬卦。

今释

这是说明文字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