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错噬嗑 综困

井1,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井2,羸其瓶3,凶。

今注

1 井:卦名。古时掘地为井,以瓶引汲其水。此卦明君子修德养民,就像井水的养物无穷。郑玄说:“坎,水也;巽,木;桔槔也。互体离兑,离外坚中虚,瓶也。兑为暗泽,泉口也。言桔槔引瓶,下入泉口,汲水而出井之象也。井以汲入水无空竭,犹人君以政教养天下,惠泽无穷也。”《序卦》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2 汔:几乎。:绠。虽汲水以至井上,但绠绳出,尚未离井口。

3 羸:虞翻说:“钩罗也。”瓶:汲水的器具。

今译

井养万物,所以人们虽然改换了地方,也不会改变喝井水的习惯。井卦,它象征着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无丧无得,井水往来不穷。如果汲水,已至井上,在绳子还没离开井口时,汲水的器具钩羸阻扰而翻覆,就不能汲到井水,那就有“没有水”的凶灾了。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1,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今注

1 巽:为木、为入。巽乎水而上水:是以器具入于水中而提水的意思。

今译

彖辞上说:入于水,而提水于上,这是井卦的象征。因为井水是养万物,而没有穷尽的。改邑不改井,是因为阳刚(九五、九二)在其当中的关系。“汔至亦未井”,是说未成汲水之功。翻了他汲水的器具,所以得无水之凶呀。

今释

荀爽说:“巽乎水,谓阴下为巽也,而上水,谓阳上为坎水也。木入水出,井之象也。刚得中,故为改邑;柔不得中,故为不改井也。阴来居初,有实为无丧,失中为无得也。此本泰卦,阳往居五,得坎为井,阴来在下,亦为井,故曰往来井井也。汔至者,阴来居初下,至汔竟也。者所以出水,通井道也;今乃在初下,得应五,故未也;者绠汲之具也。井谓二,瓶谓初,初欲应五,今为二所拘羸,故凶也。”按:泰卦初九升五,六五降初,即成井卦。井卦,巽下坎上,巽为木而在下,以木刚皆得中,者绳也,所以提木筒汲水之器。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今译

象辞上说:巽木有水,这是井卦的象征,君子体此现象,即鼓励其人民使他们勤劳,而能互相劝勉,以获生养不息之功,并且辅助其民使有正当的生活。

今释

虞翻曰:“君子,谓泰,乾也;坤为民初上成坎,为劝,故劳民劝相。相,助也,谓以阳助坤也。”此可供吾人参考。

初六1,井泥不食,旧井无禽2。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3也。

今注

1 初六:是指本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2 禽:崔憬说:“禽,古擒字;禽犹获也。”

3 舍:即舍弃之意。

今译

初六以阴处阳,在井卦之下,有井中泥巴不能吃,旧的井不能获得水的现象。象辞上说:“井泥不食”,是因在井下无水之故。旧井不能获水,所以为当时之人所舍弃呀。

今释

虞翻说:“食,用也;初下称泥,巽为木果,无噬嗑食象,下而多泥,故不食也。乾为旧,位在阴下,故旧井无禽。时舍也,谓时舍于初,非其位也,与乾二同义。”此可供吾人参考。按:初于三才为地道,下故称泥。无噬嗑之象,故不食。初六失位,故非其位也。

九二1,井谷射鲋2,瓮3敝漏。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今注

1 九二:是指本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2 鲋:小鱼。

3 瓮:装水的器具,如瓶之状。

今译

九二以阳处阴,在井之时,有井谷之下,注入小鱼,不能为人所用的象征,就好像以坏的瓶子汲水而漏水于下的现象。象辞上说:“井谷射鲋”,是说没有应与之故。

今释

虞翻曰:“巽为谷,为鲋。鲋,小鲜也。离为瓮,瓮瓶毁缺,羸其瓶,凶,故瓮敝漏也。”按:三至五互离,二至四互兑,兑为毁折,故瓮敝漏。

九三1,井渫2不食,为我心恻3,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今注

1 九三:是指本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2 渫:清洁之意。

3 恻:悲伤之意。

今译

九三以阳居阳位,在井卦之时,有井已清洁了,而不被人食用的象征,这是使我们为之而伤恻的,既清洁,则吾人宜汲而食用。正如国家之内,王如贤明的话,则天下必同受其福。象辞上说:“井渫不食”,是说做法令人悲伤。“求王明”,是说能受到福泽。

今释

干宝曰:“此托殷之公侯,时有贤者,独守成汤之法度,而不见任,谓微箕之伦也,故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恻,伤悼也。”此足与史实互相印证,可供吾人参考。微指微子,箕指箕子。

六四1,井甃2,无咎。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今注

1 六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甃:砌其井之竟。子夏云:甃亦治也。

今译

六四在井之时,以阴处阴,有井已修好的现象,这是无咎的。象辞上说:“井甃无咎”,是因修井之故。

今释

荀爽曰:“坎性下降,嫌于从三,能自修正,以甃辅五,故无咎也。”六四在坎下,乘九三之阳,则不吉,能承顺九五之阳,则无咎。

九五1,井冽2寒泉食。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今注

1 九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冽:甘洁。

今译

九五阳刚中正,当井卦之时,有井水甘洁,其泉芳凉,可为众人食用的象征。象辞上说:“寒泉之食”,是因其得中而且正的关系。

今释

虞翻曰:“泉自下出称井,周七月,夏之五月,阴气在下,二已变坎,十一月为寒泉,初二已变,体噬嗑食,故冽,寒泉食矣。”按:周代建子以今之十一月为正月,夏建寅以今之正月为正月,周之七月,即夏之五月。九二变阴则二至四互坎,初又变则成既济卦䷾,初至五有噬嗑之象,故寒泉食。

上六1,井收勿幕2,有孚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今注

1 上六: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2 幕:是指盖的意思。

今译

上六当位,居井卦之上,它有井水可为众人收而取用的象征,井水既为人所收用,故不必覆上盖子,井水自然有孚信,源源而来,这是大吉的。象辞上说:“元吉在上”,是因有大成之故。

今释

虞翻曰:“坎为车,应巽绳为,故井收勿幕。有孚谓五坎,坎为孚,故元吉也。初二已变,成既济定,故大成也。”这是虞翻对本爻象学的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