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 错贲 综井
困1,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今注
1 困:卦名,穷困的意思。坎水居于兑泽之下,有受困之象。郑玄说:“坎为月,互体离,离为日,兑为暗昧,日所入也。今上弇日月之明,犹君子处乱代,为小人所不容,故谓之困也。”《序卦》说:“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今译
在困穷之时,能进而求得出困之道,则能亨通,但必须守正,大人虽困,但能守道不二,所以吉而无咎。但在困穷之时,虽有言,人也不会相信的。
彖曰:困,刚弇1也,险以说2,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今注
1 弇:或作揜,掩藏阻碍的意思。
2 险以说:坎险兑悦。
今译
彖辞上说:困是因为阴柔掩盖着阳刚,处险难的时候,而能以和悦处之,虽受困穷,但不失它亨通之道,这只有君子能够做得到呀!贞,大人吉,是因为阳刚在中的关系。有言不信,是因在困顿之时,虽崇尚利口,也是依然困穷,而毫无所补的。
今释
荀爽说:“二五为阴所揜也。此本否卦,阳降为险,阴升为说也……阴从二升上六成兑、为有言,失中为不信,动而乘阳,故曰尚口乃穷也。”此以象而言,足供吾人参考。按:困卦上六六三皆阴,而掩盖九五九二之阳,故曰刚掩也。否卦上九与六二易位则成困。上九降二,成坎险,六二升上为兑悦。上六乘九五之阳,居兑口之上,故曰尚口乃穷也。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今译
水本在泽上,现坎水反在兑泽之下,泽中无水,这是困卦的象征,君子处困穷之乱世,则以献出己身,尽致己命,以达到他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心志。
今释
虞翻说:“君子谓三、伏阳也。否坤为致,巽为命,坎为志。三入阴中,故致命遂志也。”这是虞氏从象学的观点去解说象辞的理论。按:否内卦为坤,三至五互巽。困内卦为坎,六与三为阴爻,故三入阴中。
初六1,臀困于株2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3。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今注
1 初六:是指本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2 株:根的意思。
3 觌:见的意思。
今译
初六以柔居刚,应于九四,在困之时,有坐困于木根,进入于幽暗的山谷,三年不能见物(不能被发现、被救出)的现象。象辞上说:“入于幽谷”,是由于自己本身幽暗不明的关系。
今释
《九家易》曰:“臀谓四,株木,三也。三体为木(互体巽为木),泽中无水,兑金伤木,故枯为株也。初者四应,欲进之四,四困于三,故曰臀困于株木。幽谷,二也。此本否卦,谓阳来入坎,与初同体,故曰入幽谷。三者阳数,谓阳陷险中,为阴所弇,终不得见,故曰三岁不觌也。”这是本爻的象学根据。按:困卦三至五互巽,巽为木,上兑为泽,下坎为水,故泽中无水。兑为金在巽上,在兑金伤木。否上九之阳入坤二,成困,内卦为坎,阳奇阴耦,故三为阳数。
九二1困于酒食,朱绂2方来,利用亨祀,征凶,无咎。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今注
1 九二:是指本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2 朱绂:有二解,一作“宗庙之祭服”,二作组绶用朱。朱,就是红的意思。朱绂,就是指高官所穿的官服。
今译
九二当困苦之时,以阳处阴位,故有受困于酒食的象征,但因居于内卦的当中,有刚中之德,所以终会有“朱绂”——富贵降临的现象,这时可以利用于祭祀,以求其福,如有所前往,想再求进,就会有凶灾的降临,如不前往,谨守其德,就没有灾咎。象辞上说:“困于酒食”,是因中有喜庆的事情终会降临之故。
今释
李鼎祚说:“二阴升上,则酒食入庙,故困于酒食也。上九降二,故朱绂方来。朱绂,宗庙之服,乾为大赤,朱绂之象也。”荀爽说:“二升在庙,五亲奉之,故利用亨祀。阴动而上,失中乘阳,阳下而陷,为阴所弇,故曰征凶。阳降来二,虽位不正,得中有实,阴虽去中,上得居正,而皆免咎,故曰无咎也。”翟元曰:“阳从上来,居中得位,富有二阴,故中有庆也。”这是先儒对本爻现象的解说,足供吾人参考。按:困卦自否卦来,否卦上九之阳,来至六二,六二之阴上升至上九,则成困卦,故有此象。
六三1,困于石,据2于蒺蔾3。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象曰:据于蒺蔾,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今注
1 六三:是指本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2 据:依的意思。
3 蒺蔾:是一种有刺的植物。
今译
六三以阴处在阳的位置,在困之时,它有“受困在石堆里面,又依靠在有刺的植物上”的象征。在这种困难又无外援的情况之下,回到自己家中,又看不到自己的妻子,又无内援之人,这是凶的。象辞上说:“据于蒺蔾”,是因为乘在刚强(指九二)的上面。“入于其宫,不见其妻”,是因为不能详知自己妻子的存亡呀。
今释
虞翻说:“二变正时,三在艮山下,故困于石。蒺蔾,木名,坎为蒺蔾,二变艮手据坎,故据蒺蔾者也。巽为入,二动艮为宫,兑为妻,谓上无应也,三在阴下,离象毁坏,隐在坤中,死其将至,故不见其妻凶也。”按:九二变阴,则二至四互艮,艮为山,六三在其下,艮为石,故困于石。困内卦坎,二变则不成坎,故艮手据坎。三至五互巽,兑少女,故为妻。困二至四互离,二变成艮,故离象毁坏。
九四1,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2,有与3也。
今注
1 九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不当位:指以阳处阴。
3 有与:指与。九四应初六。
今译
九四在困之时,以阳处于阴位,而应于初六,所以有徐徐而来应于初,为金车所困的象征,这是稍有吝穷之灾,但能得善美之终。象辞上说:“来徐徐”,是因为志在应下面的初六。虽然不当位,但是有应与于下,可得援助以出困。
今释
虞翻说:“否,乾为金、坤为车,之应、历险,故困于金车;易位得正,故吝有终矣。”这是他对本爻象学的说明。按:困内卦为坎险,九四与初六相应,故历险。皆失位不正,易位乃正,故吝有终。
九五1,劓刖2,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今注
1 九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劓刖:割鼻叫劓,断足叫刖。
今译
九五在困卦之时,以阳刚处尊位,有受伤害,困于赤绂权臣的象征;因阳刚得中,虽困于一时,终会慢慢出困而有喜悦。可以利用祭祀以求福。象辞上说:劓刖,是因志未得之故。乃徐有悦,是因居中有刚直之德的关系。利用祭祀,可以获得福佑。
今释
虞翻说:“四动时,震为足、艮为鼻,离为兵、兑为刑,故劓刖也。赤绂谓二,否,乾为朱,故赤。坤为绂,二未变,应五,故困于赤绂也。兑为悦,坤为徐,二动应己,故乃徐有说也。”这是虞氏对本爻象学的看法,可供吾人参考。按:九四失位不正,变阴则得正,而二至四互震,三至五互艮,困二至四互离。
上六1,困于葛藟2,于臲卼3,曰动悔有悔,征吉。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今注
1 上六: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2 葛藟:引蔓缠绕之草。
3 臲卼:动摇不定的样子。
今译
上六处困的极点,所以有困于缠绕之物,动摇不定的象征。在此时,如果不动就永不能离开困险的环境,所以宁愿有所行动而获悔吝。因为有悔吝之时,即前往想法解其悔吝,终有无悔而获吉利的时候。象辞上说:“困于葛藟”,是因没有应与,因为六三不当其位之故。“动悔有悔”,是说终能获吉而行的关系。
今释
虞翻说:“巽为草莽,称葛藟,谓三也。兑为刑人,故困于葛藟,于臲卼也。乘阳,故动悔;变而失正,故有悔。三已变正,己得应之,故征吉也。”这是虞氏对本爻的象学说明。按:困卦三至五互巽,上六据九五阳刚之上,故乘阳,变则失正,故有悔。六三变正,则上六得与相应,故征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