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 错姤 综剥

复1,亨。出入无疾2,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3。利有攸往。

今注

1 复:卦名。有来复、回复之意。以十二月卦而言,从五月姤,一阴生后,阳一向在外,至十月变坤,今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复返于内,所以称为复,它是十一月的卦。序卦曰:“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2 疾:是快速遽迫的意思。又疾病之意。

3 七日来复:自古及今,对此解说有四种。①王弼认为阳气始于剥尽之后,至阳气来复,凡经七日,犹今一星期有七天。②象数学家,又以五月姤,一阴生,至十一月复,一阳生,凡经七月,历七个变化,故称七日来复。③《易纬稽览图》,认为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以坎震离兑四方正卦,卦别六爻,爻主一气,其余六十卦,卦有六爻,爻主一日,而六日七分之理,说明七日来复。④李鼎祚以为十月末,纯坤用事,坤卦将尽,则复阳来,隔坤之一卦,六爻为六日,复来成震,一阳爻生为七日,故言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是其义也。以上四说,皆有其理,今并存之。

今译

复卦是亨通的,有“出入不遽迫,朋(指阳,刚正之君子)来没有灾咎”的象征。阳刚还回其道,七日即来复于此。有“利有所往”的现象。

今释

虞翻说:“出震成乾,入巽成坤,坎为疾,十二消息不见坎象,故出入无疾,兑为朋,在内称来,五阴从初,初阳正息而成兑,故朋来无咎矣,阳息临成乾,小人道消,君子道长,故利有攸往矣。”出震指月体纳甲,初三,见于震,十五盈于乾,十七成巽,二十九成坤。十二消息,即十一月复卦一阳在初,故曰初阳,十二月临,阳增至二,成兑。至三成泰,内卦乾,故息临成乾,息者,增也。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1,是以出入无疾2,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3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今注

1 顺行:下卦震为动为行,上卦坤为顺。

2 疾:快。

3 攸:所。

今译

彖辞上说:复卦的亨通,是由于阳刚返回(君子之道始著)的关系,阳刚之返回,既动,而又行之以顺,所以出入不遽迫,阳刚之朋,同德复来,亦没有灾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是天道运行的法则。利有攸往,是因阳刚之道渐渐增长的关系,由此看来,复卦可以见到天地生生不息,君子道长的心。

今释

虞翻说:“刚从艮入坤,从反震,故以反动,坤顺震行,故而以顺行。乾成坤,反出于震,而来复为道,故复其道,刚为昼日,消乾六爻为六日,刚来反初,故七日来复,天行也。坤为复,谓三复位时,离为见,坎为心,阳息临成泰,乾天坤地,故见天地之心。”侯果说:“阳上出,君子道长也,阴下入,小人道消也,动而以行,故出入无疾,朋来无咎。”荀爽曰:“复者冬至之卦,阳起初九,为天地心,万物所始,吉凶之先,故曰,见天地之心。”剥卦上九变则成坤,剥卦外卦艮,反震(综),震为动,复六三失位,变阳得正,内卦为离,离为明,故为见。六三变阳,互卦为坎。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1,闭关,商旅不行。后2不省方3。

今注

1 至日:指冬至之日。冬至在十一月,本卦是十一月的卦。故知是冬至。

2 后:是国君的意思。《尔雅·释话》:“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3 方:指四方之事。

今译

象辞上说:雷在地中,有复卦的象征,先王在冬至的那一天,关闭关口,让全国休息,连商人旅客皆在国内休息,没有出行远方。国君也休息,不朝见群臣,不省察四方的事情。

今释

为什么本卦有这种现象呢?虞翻说:“先王谓乾初,至日,冬至之日;坤阖为闭关,巽为商旅,为近利市三倍,姤巽伏初,故商旅不行。姤象曰:后以施命诰四方,今隐复下,故后不省方。”这是对本卦卦象的说明。复旁通(错)姤,姤内卦为巽。

初九1,不远复,无祇2悔,元吉。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今注

1 初九:是指本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2 祇:是至的意思。侯果曰:“祇,大也。”这是另一解。

今译

初九有失之不远,即立即恢复善道的象征,它是不至于有悔恨的,它有大吉利的象征。象辞上说:失之不远,而能复回善道,这是用以修身迁善改过的法则呀。

今释

本爻为何有此现象呢?崔憬说:“从坤反震,而变此爻,不远复也。复而有应,故获元吉矣。”十二消息,十月为坤,十一月为复,复内卦震,故曰从坤反震。初爻应六四,故曰有应。

六二1,休复,吉。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今注

1 六二:是指本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六二有休止既往之非,而回复善道的象征,它是吉利的。象辞上说:休复的吉利,是因能下顺仁德的君子。

今释

王弼说:“得位居中,比初之上,而附顺之,下仁之谓也。既处中位,亲仁善邻,复之体也。”他的说法,是纯以爻位的关系而言,所谓比,是六二邻近于初九,与阳相并列之意。

六三1,频2复厉,无咎。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今注

1 六三:是指本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2 频:就是数次的意思。

今译

本卦六三有数次失误,而数次复于善道的象征,虽很危厉,但它是没有灾咎的。象辞上说“频复之厉”,在道义而言,它是没有灾咎的。

六四1,中行独复。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今注

1 六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六四有处于中行,而独自回复于善道的象征。象辞上说“中行独复”,是因要跟从道义而行之故。

今释

六四处于五阴之中,上下各有二阴,故称中行。

六五1,敦复,无悔。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今注

1 六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六五有敦厚以复回善道的象征,它是没有悔误的。象辞上说“敦复无悔”,是因能以中道自己来考察自己的关系。

今释

为何本卦有此现象?侯果说:“坤为厚载,故曰敦复。体柔居刚,无应失位,所以有悔,能自考省,动不失中,故曰无悔矣。”按:六五阴爻,故曰体柔,五为阳位,故曰居刚。以阴居阳位,故失位,六二为阴,故无应。

上六1,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今注

1 上六:是指本卦第六爻*的爻位而言。

今译

上六有以迷妄而求复的象征,它是凶的,同时也有灾害,如用以行兵作战,终必有大败,而且凶害连及他的国君。虽至于十年之久,还不能恢复国势,不能征讨他人。象辞上说“迷复之凶”,是因为违反国君之道的关系。

今释

何妥说:“理国之道,须进善纳谏,迷而不复,安可牧民,以此行师,必败绩矣。败乃思复,失道已远,虽复十年,乃征,无所克矣。”他的说法,很有道理。虞翻说:“坤冥为迷,高而无应故凶。五变正时,坎为灾眚。三复位时,而体师象,故用行师,阴逆不顺,坤为死丧,坎流血,故有大败。姤,乾为君,灭藏于坤,坤为异邦,故国君凶矣。坤为至,为十,阴逆坎临。故不克征。”这是纯以象学理论立说的。六五失位,变阳则外卦为坎,六三失位,变阳时则,从二爻至五爻,互师卦,故用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