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經總訣

婦人經病,多是氣盛血虛,宜順氣養血為先。經水或前或後,或多或少,或逾月不來,或一月兩來,俱是不調之故也。先期而來,血虛有熱,當補血清熱,其經自准。過期不來作痛,乃血虛有寒,溫經養血,其痛自止。將來作痛,腹中陣陣,乍作乍止,血實氣滯,當行經順氣,痛自息也。經行著氣,心腹腰脅俱發疼痛,乃瘀血也,順氣消瘀,病即已矣。過期紫黑成塊,氣鬱血滯,涼血去瘀,順氣自平。過期色淡,乃痰多也,活血化痰。過期作痛,血虛有熱,生血清熱,導瘀行氣。過多不止,久之而成血崩,涼血補血。行後作痛,氣血俱虛,補氣養血。去多不止,乃發腫滿,是脾經血虛,健脾養血消腫。月水不行,發生腫滿,是瘀血滲入脾經,活血健脾,行氣消腫。日久不行,腹脅有塊作痛,是為血結癥瘕,調經止痛,塊能漸消。他如錯經妄行,口鼻出血,是火載血而上行氣亂也,滋陰降火,順氣調經。但脈若芤澀而不治,必成虛怯。經行身痛麻痹,寒熱頭疼,因觸經感冒,用五積散之類是也。

調經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則生育之道所不已也。欲使生育,在於調經。若使經不調而生育者,未之能也。《素問》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夫所謂月事以時下者,蓋言三旬以一來,則氣血和平,不冷不熱,不先不後,應時而下,不爽其候,乃謂之經,萬古不易之常道也。以和平之氣血,而交合以時,則胎孕乃成矣。若不調,則有先期而行者,有逾期而行者,有將行而作疼者,有行後而作痛者,有經行不止者,有經水不通者。夫先期而至者,血之熱,用四物加芩、連之類。逾期者,血之虛,四物加參、耆、白朮之類。過期而色淡者,有痰也,二陳加芎、歸之類。經水紫黑色及有塊者,血熱也,四物加芩、連、香附之類。若診肝腎脈遲微小,腹冷痛者,屬寒,四物加炒乾姜之類。將行而作疼者,血實而氣滯也,四物加莪朮、玄胡、木香;挾熱加黃連、木香;或四物加桃仁、紅花、香附之類。行後而作痛者,氣血俱虛也,八物湯。經行不止者,四物加阿膠、地榆、荊芥穗之類。經水不通者,八物湯加紅花、丹皮、桃仁、牛膝之類。要知經脈不調者,氣血之不和也。不和則生生之機滅息矣。然所以致其不和而不調者,豈無因哉?或天稟之素弱,而氣血之本虛;或勞心於世務,而真元之耗損。此皆足以致婦人之病,而經之不調,所由然矣。然則思欲生子,必使調經,舍調經而曰別有種子之仙丹,吾不信矣。

薛云:心脾和平則經候如常。苟或七情內傷,六淫外侵,飲食失節,起居失宜,脾胃虧損,心火妄動,先期用至者血熱;後期而至者血虛。然先期而至者,有因脾經血燥,有因脾經鬱火,有因肝經怒火,有因血分有熱,有因勞後火動。過期而至,有因脾經血虛,有因肝經血少,有因氣虛血弱。主治之法,脾經血燥者,加味逍遙散;脾經鬱火者,歸脾湯;肝經怒火者,加味小柴胡湯;血分有熱者,加味四物湯;勞後火動者,補中益氣湯;脾經血虛者,人參養榮湯;肝經血少者,六味地黃丸;氣虛血弱者,八珍湯。蓋血生於脾土,故云脾統血。凡血病當用甘苦之劑,以助陽氣而生陰血也。

一云:痰多佔住血海地位,因而下多,目必漸昏,肥人有之。以南星、蒼朮、川芎、香附作丸服之。肥人脂滿經閉者,導痰湯加芎、歸、芩、連,不可多用地黃,即用宜薑汁拌炒。肥人少子,亦由多痰,脂膜閉塞,子宮不能攝受陽精而施化也,宜服前藥。瘦人少子,因子宮無血,精氣不聚,可用四物湯養陰等藥。

加味逍遙散

當歸 白芍 茯苓(各錢半) 柴胡(八分) 甘草(四分) 白朮(一錢五分)

加丹皮、黑山梔各一錢。上水煎服。

歸脾湯

嫩黃耆 云白朮 制遠志 酸棗仁 木香 人參 茯神 炙甘草 龍眼肉

上薑棗水煎。

加味四物湯

當歸 生地 白芍 川芎 (加)白朮 茯苓 柴胡 丹皮

水煎。

加味小柴胡湯

柴胡 半夏 人參 黃芩 甘草

加生地,薑棗水煎服。

補中益氣湯

黃耆 人參 炙甘草 白朮 陳皮 當歸 升麻 柴胡

上薑棗水煎。

人參養榮湯

人參 當歸 黃耆 白朮 陳皮 白芍 熟地 五味子 遠志 桂心 茯苓 炙甘草

薑棗水煎。

六味地黃湯

熟地 山萸肉 淮山藥 白茯苓 丹皮 澤瀉

上水煎服。

八珍湯

白朮 茯苓 炙甘草 人參 當歸 地黃 白芍 川芎

水煎服。

經行先期

經血有先期而至者,其因不同:有因血分有熱,有因肝經怒火者,有因勞後火動。治法:血分有熱者,加味四物湯;肝經怒火者,加味逍遙散;勞後火動者,補中益氣湯。

愚按:經行先期,各有不同:有先一二日者,有先三四五六日者,有先一十餘日者,總一血熱之故。蓋熱有微甚不同,故行有早暮不齊耳。

加味四物湯 治經水先期血分熱。

當歸 川芎 白芍 阿膠 黃連 生地 艾葉 甘草 條芩 香附

水煎,空心服

加味逍遙散 補中益氣湯(二方見調經)

經行過期

經血有過期而至者,所因亦不同焉:有因脾經鬱滯,有因脾經血虛,有因肝經血少,有因氣虛血弱。治法:脾經鬱滯者,歸脾湯;脾經血虛者,人參養榮湯;肝經血少者,六味地黃丸;氣虛血弱者,八珍湯。

又云:後期三五日者,為血虛,四物湯加參、耆、白朮、陳皮、升麻;瘦人只是血少,四物湯,倍歸、地,少加桃仁、紅花;肥人多痰,二陳湯,加南星、蒼朮、滑石、芎、歸、香附;來少色和者,四物湯;內寒血澀,來少或遲五六日以上者,四物加桃仁、紅花、丹皮、葵花。

歸脾湯 人參養榮湯

八珍湯 六味地黃湯(四方俱見調經)

經血錯亂妄行

婦人經血,一月一行,不失其候,故謂之月信。無病之人,應時而至。或前或後,以氣之冷熱不同,虛實各異也。又有一月之內三四至者,或五六日一來,或十日一來,或半月一來,謂之錯經妄行。古云:錯經妄行者,氣之亂也。蓋血隨氣行,氣亂則血亦亂,理固然耳。然豈無致之之因乎?究其因,或因於脾氣困弱,不能統攝,致血下陷而然者;或由於血虛血熱,沸騰而然者;或由於心多愁郁,不能主血而然者;或由於肝有鬱火,血不歸經而然者。所因不同,治法各異。慎毋曰:血熱則行,專以寒涼之藥止之也。若脾經虛弱者,用補中益氣湯加地榆之類;血虛血熱者,四物湯加芩、連之類;心多愁郁者,四七湯兼歸脾湯之類;肝有怒火者,小柴胡湯加山梔、香附、膽草之類,俱以順氣之藥佐之。氣一順,則血循經而錯妄者愈矣。

又按:有經行之日,出於口鼻,是火載血上,治當滋陰降火。有三月一行者,是謂居經,俗名按季。有一年一行者,是謂避年。有一生經不行而受胎者,是謂暗經。有受胎之後,月月行經而產子者,是謂盛胎,俗名垢胎。有受胎數月,血忽大下,而胎不殞者,是謂漏胎。此雖以氣血有餘、不足言,而異於常矣,此皆錯妄之類。然錯妄者,病也。調經者,所當亟治者也。若居經、避年之類,乃稟賦所然,固不必療以藥矣,醫家不可不知也。

補中益氣湯 歸脾湯(二方見調經)

四物湯

當歸 地黃 川芎 白芍

水煎。

四七湯

半夏 茯苓 厚朴 藕葉

姜水煎。

小柴胡湯

柴胡 半夏 人參 黃芩 甘草

姜水煎。

經行作痛

夫經行而作痛者,血實氣滯也。又云:風冷客於胎絡衝任,或傷手太陽、手少陰經,用溫經湯、桂枝桃仁湯;若憂思氣滯而血滯,用桂枝桃仁湯、地黃通經丸。

薛云:風寒傷脾者,用六君、炮姜;思慮傷血者,四物加參、術;思慮傷氣者,歸脾加柴胡、山梔;鬱怒傷血者,歸脾、逍遙兼服。

愚按:經行而作痛者,古云:血熱而氣滯也。夫血熱則不流通,氣滯則不運動,是宜作痛固然矣,蓋痛則不通也。莪朮、三稜等破其實,香附、砂仁、木香、青皮等行其氣,治法之正也,世人所易知也。然氣血兩虛之人,亦有經行而作痛者。夫氣虛則餒,而無力健運;血虛則澀,而經脈否滯,此人不易知也。治同血實氣滯之例,藥用疏導浚利之方,此經年曆歲,不可愈耳。一婦人二七天癸至,至七七之期,凡月水欲來,腹痛異常。以其素性多怒,每服行血利氣之藥,經血既來,腹痛暫止。然其病根常在,下月仍然,久久倍痛,困憊不可支矣。後予治之,詳探其根,知其氣血兩匱,不可疏利,惟以八珍湯,兼順氣之藥服之,氣足則健運,血旺則流通,腹不再痛而安。

又曰:經事欲行未行,臍腹絞痛者,為血滯。經水臨行時作痛者,為氣滯。

牛膝散 治月水不利,臍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氣攻胸膈。

牛膝 桂心 赤芍(炒) 桃仁(去皮尖) 玄胡索(炒) 當歸 丹皮(各一兩) 木香(三錢)

上末,每服溫酒調下一錢。或五錢,水煎服。

溫經湯 治寒氣客於血室致氣血凝滯,臍腹作痛,其脈沉緊。

當歸 川芎 芍藥 桂心 蓬朮(醋炒) 丹皮(各五分) 人參 牛膝 炙甘(各一錢)

水煎服。

桂枝桃仁湯 治經脈不行,腹中作痛,或上攻心脅,或因經脈不行,漸成積塊,臍如覆杯。

桂枝 芍藥 生地(各二錢) 桃仁(七枚,去皮尖) 甘草(一錢)

姜水煎服。

地黃通經丸 治月經不行,或產後惡露臍腹作痛。

熟地(四兩) 虻蟲(去頭翅,炒) 水蛭(糯米同炒黃,去米) 桃仁(去皮尖,各五十枚)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溫酒下。

月水不斷

婦人月水不斷淋瀝,或因勞傷氣血而傷衝任;或因經行而合陰陽,以致外邪客於胞內,滯於血海故也。

薛云:若鬱結傷脾,用歸脾湯;恚怒傷肝,用逍遙散;肝火妄動,加味四物湯;脾氣虛弱,六君子湯;元氣下陷,補中益氣湯;熱傷元氣,前湯加五味子、麥冬、炒黑黃柏。

愚按:月水之行,婦人無病者恆以三日而淨。元氣既弱,不能統攝,多有四、五、六日者,此外淋瀝不止,謂之不斷。究其致病之因,或因勞傷,氣血虛弱,衝任不能約制於經血;或由於寒熱邪氣客於胞內,滯於血海,此一恆人能辨也。余思世俗婦人,縱性者多怒,多怒則肝傷。夫血藏於肝,肝有怒火,其氣盛滿,不納不藏,所以血下不斷,非如風寒與衝任氣虛者比,必用柴胡、香附、芎、芍、防風、山梔、膽草、黃芩,加以六味丸料,則血自止矣。屢驗。此因血去多則生風,故用六味以補血,山梔、防風等以瀉肝火,神效。

四物湯(見錯妄) 補中益氣湯 加味四物湯 歸脾湯 逍遙散(四方見調經)

六君子湯

人參 白朮 茯苓 炙甘 半夏 陳皮

姜水煎服。

四君子湯(即六君子去半夏、陳皮)

順氣散瘀湯 治經行時著腦、心、腹、腰、脅痛不可忍,脈弦急不勻,乃瘀作痛也。

當歸 川芎 芍藥 生地 桃仁 紅花 玄胡索 莪朮 青皮

水煎服。

四物調經止痛散 治月水將來或將盡前後數日腹痛。

當歸 玄胡索 廣沒藥 頭紅花(等分)

為末,每服二錢,黃酒送下。

大調經湯 治婦人血氣虛弱,血海寒冷,經水不調,或心腹疼痛,或下白帶如魚腦,或似米泔,不分信期,每月淋瀝不止,面色痿黃,四肢無力,頭目眩暈。

當歸 芍藥 香附(各六分) 川芎 熟地(各五分) 人參 砂仁 阿膠 沉香(另研) 小茴香 吳茱萸 肉桂 粉草(各三分) 玄胡索 白朮 茯苓 黃耆 陳皮(各四分)

水煎服。

調經順氣湯 治婦女經閉不調,或前或後,心腹疼痛。

當歸 芍藥(鹽炒) 生地 香附 阿膠 丹皮 桃仁 紅花(各一錢) 川芎 艾葉(各八分) 白朮(五分) 甘草(四分)

上姜水煎服

調經散

川芎 吳茱萸 人參 半夏 白芍 當歸 丹皮 肉桂 阿膠 甘草(各一兩) 麥冬(二兩半)

上每服五錢,姜五片,水煎服。

經閉

婦人經閉不通者,或因食少,胃氣之化源薄,而血無所榮;或因中消胃熱,內火盛而津液內損;或因墮胎,及多產傷血;或久患潮熱耗血;或久發盜汗耗血;或因勞心,致心火上炎,而胞脈閉;或七情傷心,心氣停結,而血不行。此數者,皆令經脈不通。大率以生血為主,補血除熱之劑,隨症用之。其心火上炎者,宜降火而安心。心氣停結者,宜通心而解鬱,兼以血藥補之,則經脈自通。又云:經閉者,多因損傷脾胃,以致血少不行,只宜補脾益榮湯,使脾旺則能生血,經自行矣。有積滯者,加曲糵為妙。果因血塊凝結,方宜破血通經,但不可輕用耳。

薛云:經血,陰水也。屬衝任二脈,上為乳汁,下為月水。其經閉者,有因脾氣不能生血者,有因脾鬱而血不行者,有因胃火而血消爍者,有因勞傷心而血少者,有因怒傷肝而血少者,有因腎水不能生肝而血少者,有因肺氣虛而不能行血者。

愚按:婦人經脈不行者,其暫時不行,或由於瘧痢之後,或由於傷寒之後,或因於瘰癧之後。如前薛氏所言之類,各有不同,治各因其因而藥之,可愈矣。其有久久不行者,予因思世俗婦人,患此者,多由鬱結在心,鬱怒在肝,憂思在脾。三經之氣,不能暢達,則榮身之血,日且耗減,尚安望其血之有餘,流灌衝任,下為月水哉?一婦人怒而且郁,以同室之妒也,月事不至者,半載有奇,且兼夜熱、咳嗽、吐血、聲啞、喉瘡、容顏枯槁。多醫視之,以為必危。家人視若死灰不復再燃。余曰:病由情志,倘誘以喜,而善調以藥,猶可挽回。眾在疑信。予用枸杞子一兩,茯苓、遠志、棗仁、當歸、生地、麥冬、香附、貝母等,補心生血;解鬱之藥,兼以百事順其情,而無少拂之意。一月之內,枯葉再榮,經通聲亮,血止嗽除。斯見鬱結者,則血脈乾涸,而意適者,則血脈自暢也。大抵婦人女子,所見極狹,拂鬱者恆多。患此者,惟能自解,斯可耳。有等婦室,天稟素弱,一旦月事不來,或數月,或半載,診其脈體安靜,不鼓不躁,又無咳嗽、夜熱之症。此惟調補之劑,俟其元氣稍充,自然經行。不可因其不月,遂用疏導之劑。若急遽苟且,反成壞症。慎之!慎之!

養真湯 治經閉,臍下一塊,已經久遠,百藥不效,服數劑經行,又數劑塊消。

當歸 川芎 白芍(酒炒) 熟地(薑汁炒) 黑山梔 山萸肉 茯苓 小茴香(炒) 益母草 香附(四制) 陳皮(各等分)

上銼,六劑,水煎服。經通之後作丸服。

血崩

婦人衝任二脈,為經血之海。人身之血,外循經絡,內榮臟腑,有餘者,流灌衝任,下為月水。陰陽和平,經下依時,不愆其候。倘使勞傷過度,七情致虛,不能約制,血不循經,則忽然暴下矣,甚則昏暈。崩血之脈,數小為順,脈洪大為逆。治以調脾為主。

薛云:《經》曰:陰虛陽搏為之崩。又曰: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又曰:脾統血,肝藏血。治法:若因脾胃虧損,不能攝血歸源,用六君加芎、歸、柴胡;若肝經有火,而血下行,用奇效四物湯,或四君加柴、梔、芩、術;若肝經風熱,而血妄行,用加味逍遙散,或小柴胡加梔、芍、丹皮。若怒動肝火,而血沸騰,亦用前藥;若脾經鬱結,而血不歸經,用歸脾加柴、梔、丹皮;若悲傷胞絡,而血下崩,用四君加柴、梔、升麻。崩漏不止,若不早治,漸至於崩中不息,甚則化為白濁、白淫、血枯、發熱勞極之症,不可治矣。

崩漏之疾,乃血大下,豈可為寒?但血去後,其人必虛,當大補氣血為主。東垣專主於寒,而不言熱者,亦間而有之,但不知熱之甚也。

愚按:天地生人,氣與血也。惟外不傷於勞後,內不傷於七情,則氣血沖和,主於心,藏於肝,統於脾,氣不下陷,血乃升騰,循環經絡,榮養百脈,滋生臟腑,有餘之血,流灌衝任,血海盈溢,下為月水。一月一來,不爽其候,如潮之有信也。乃多思多慮而心傷,大怒大鬱而肝傷,勞倦飲食而脾傷。夫君主之官傷,則血無所主,乃妄行而下;將軍之官傷,則血無所歸,乃不循經而下;倉稟之官傷,則血無統攝,乃脫陷而下。傾刻之間,大下升斗者,謂之崩。崩之日久,淋瀝不止者,謂之淋。皆以三精虧損,失其禁固之權也。風冷所搏,房勞所觸,間有之耳。治法:傷心者,以補心為主;傷肝者,以平肝為主;傷脾者,以補脾為主。佐以升舉、止澀、涼血之藥可也。若曰:血熱而一於涼,血滑而一於澀。吾恐芩、連、梔、柏徒傷胃氣,牡蠣、棕灰枉費兜攔。不究本而末治,未見其能收功於旦夕也。

凡暴崩人事昏沉,汗出不收,六脈微弱,似有似無,氣息奄奄,必用人參一二兩。煎服即蘇,不然難救,不可遽投血藥,又不可用涼血藥。

王汝言案中,有多食著惱,以致血崩者,須用消食藥,導去其食。此因飲食填塞中氣,不能健運,不能統血之故耳。

奇效四物湯 治肝經虛熱,血沸騰而崩久不止。

當歸 熟地 芍藥(炒) 川芎 阿膠 艾葉(炒) 黃芩(炒,等分)

每服四錢,水煎服。

涼血地黃湯 治婦人血崩由陰虛不能制火,故血熱而崩。

黃芩 荊芥穗(各七分) 蔓荊子 黃柏 知母 藁本 細辛 川芎 黃連 羌活 升麻 柴胡 防風(各三分) 生地 當歸(各八分) 甘草(五分) 紅花(少許)

上,水鍾半,煎八分服。

龍骨散 治血崩不止。

龍骨(煅) 香附(炒) 當歸(各一兩) 棕灰

上細末,每服四錢,空心米湯調下。

膠艾丸 活血崩,老婦尤效。

香附(童便炒,一兩) 玄胡(炒,六錢) 阿膠(炒,一兩) 白姜(鹽酒或米醋炒,八錢) 艾葉(一兩,用糯米糊作餅,瓦上焙乾,研為細末)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送下。

如聖散 治血崩,三服全愈。

棕櫚子 烏梅肉 乾薑(俱燒存性,為末,各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烏梅湯下。

七灰散 治血崩效,此方專澀。

蓮蓬殼 益母草 旱蓮草 罌粟殼 醃蟹殼 棕葉 藕節(各等分,俱燒灰存性,為末)

上末,醋點湯,空心調三錢。

又方 治風熱血崩。

荊芥穗燒焦為末,每服三錢,童便下。

獨聖散 治肝經有風熱血崩。

防風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酒煮白麵,清飲調下。

又方 用四物湯加荊芥穗、條芩,止血神效。

又方 治脾胃氣虛血崩,神效。

白朮(八錢) 白芍(三錢)

水煎服,立效。

限外經行

婦人經血,七七限外,氣血衰少,僅供一身之養,無有饒餘下為月水。若已經斷絕,復一旦再來,多因勞心、勞力,又兼多怒,血不循經以養身,而流於衝任,下為月水,此與脫陷相同。治須補中、平肝、養心,用歸脾湯、逍遙散、補中益氣湯為主。或溫、或涼、或提,少少佐之。本源堅固,血不下行,復其循經之舊矣。

愚按:《內經》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七七而天癸絕。外此不再月,理也。如天道秋冬令行,萬物歸藏,而草木枯槁,無發生之機也。今有婦人,月水既絕於四十九年之前,復來於五旬有餘之後,此豈氣血有餘而然乎?切思年少之人,血盛而藏納於肝,晝夜運行於經絡,養榮乎肢體。養身之血,積於血海,充裕而有餘,羨下為月水。一月一行,此常候也。所謂七欲其損是已。及其垂老,氣血既衰,僅可充身,安得有餘復為月水?若使復有月水,必其憂勞過傷,或性急多怒,肝氣盛滿。今既不能納血,又不能攄血於諸經以養身,兼以土被木侮,又不能統攝,以致脫陷,非有餘如少壯時當來之血也。久而不已,大可畏也。倘有明師洞知治法,在於大補氣血,平肝養脾,攝血歸經,患婦又能慎起居,戒性澄心以養之,轉履霜為陽和,所可必也。奈何患者多不自重,又且縱性不已;而時師只以涼澀為治,無遠圖救本之能,涼澀稍效,輒頌神功,隔月又來,止澀數四,終成不起。一婦人年逾五十,素多怒、多勞,診得革脈,而左關弦甚,決其病將至。忽口歪、語蹇,風木旺也;兼有逾限之經,肝不藏也。理宜慎起居,兼以平心戒性,而藥以平肝扶土,猶可全也。奈何多醫視之,僉以涼澀,希其近效,不知拔本塞源之方,後終不起。此可以為不知治本之戒也。又有一等婦人,天質太厚,七七限外,亦有經行者。蓋因限內未曾斷絕後。若既斷而後行者,則系病矣。

有崩漏既久,忽然所來者皆白水,何也?《經》曰:崩中日久為白帶,漏下多時骨髓枯是也。蓋經血必假火色而後紅。今胃中新液,脾已受傷,不能統攝,脫陷而下,故無火色,而所漏者白水耳。此宜補中升固,所當不容緩者。

《心鏡》曰:年高婦人漏下赤白,多是憂思過度,氣血俱虛,此為難治。必須大補氣血,養脾,開固,庶保十之二三。薛氏治年老婦人月事復行,皆大補獲安。

一老婦年五十三,血崩久不止,諸藥不效,以橡斗子、蒼耳草根二物,燒存性,用四物湯加白芷、茅花、乾薑,煎湯調服。

蒼耳散 治婦人血崩不止。

蒼耳草一味燒灰存性,好酒調服,立止;或四物湯調送亦效。

唐瑤經驗方 婦人五十外經水不止,作敗血論。

茜根(一兩) 阿膠 側柏葉(炒) 黃芩(各五錢) 生地(一兩) 胎髮(三錢,煅)

上分六服,每帖水一盞半,煎七分,入發灰服。

[附]調經方

婦人經行諸病多因氣盛血虛之故。

調經養血湯 專治婦室氣血不和,胎產諸病。蓋婦人以血為主,以氣先不調,故血脈不順而諸病生。

香附(炒,二兩) 烏藥 砂仁 當歸 川芎 白芍(酒炒) 熟地(薑汁浸、焙,各一錢) 炙甘(三分)

上薑棗水煎。如氣痛加吳萸,如痰多加二陳。

千金調經湯 治經水不調;或曾小產;或帶下三十六疾,腹痛口乾;或發熱,小腹急痛,手足煩熱,六腑不調,時時泄血,久不懷孕。

當歸 川芎 白芍(炒,各二錢) 人參 阿膠(炒) 丹皮 肉桂 吳茱萸(炒,各二錢) 甘草(五分) 麥冬 半夏(各一錢五分)

上姜水煎。

經水先期而來,血虛有熱也。當補血清熱。

當歸(一錢五分) 川芎 阿膠 黃柏 知母(各五分) 白芍(炒) 黃連(姜炒,各八分) 生地 條芩 香附(各一錢) 艾葉(三分) 甘草(三分)

水煎空服。

經血過期不來作痛,血虛有寒,治當溫經養血。

當歸(一錢五分) 川芎 肉桂 甘草(各五分) 芍藥(炒) 熟地 香附 蓬朮 蘇木(各一錢) 紅花(三分) 木通(八分) 桃仁(去皮尖,二十個)

水煎,空肚溫服。

經水將來作痛者,血實氣滯也。治當行血順氣。

當歸 川芎 芍藥 生地 黃連 香附 桃仁(去皮尖) 紅花(減半) 玄胡索 丹皮 莪朮(各等分)

上,水煎,空心溫服。如發熱加柴胡、黃芩。

經水過期而來,紫黑成塊者,氣鬱血滯也。

當歸 川芎 芍藥 生地 桃仁 紅花 丹皮 青皮 甘草 香附 玄胡索

上水煎服。

經水過期而來,色淡者,痰多也。

當歸 川芎 芍藥 生地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上姜三片水煎服。

經水過多久不止者,成血崩也。

當歸 川芎 白芍 生地 白朮 條芩 阿膠 茯苓 黑山梔 地榆 荊芥 香附

水煎空服。如久不止者,加茅根汁、京墨汁同服。

經行後作痛者,氣血虛也。

當歸 川芎 白芍(炒) 熟地 人參 白朮 薑炭 甘草

薑棗水煎服。

經水去多久不止,發腫滿者,是脾經血虛也。

當歸 川芎 白芍(炒) 熟地 茯苓 白朮 甘草 砂仁 香附 大腹皮 牛膝 木香

上水煎服。

經水久不行,發腫者,是瘀血滲入脾經也。

當歸 川芎 白芍 桃仁 紅花 丹皮 乾薑 肉桂 厚朴 枳殼 木香 香附 牛膝 玄胡索

上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