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門
(產難既明,須知產後疾病,故以次之)
產後將護法第一
婦人產畢,飲熱童便一盞,閉目少坐,上床倚高,立膝仰臥,不時喚醒,及以醋塗鼻,或用醋炭及燒漆器,更以手從心擀至脈下,使惡露不滯,如此三日,以防血暈血逆。酒雖行血,亦不可多,恐引血入四肢,目光昏暈。宜頻食白粥少許。一月之後,宜食羊肉、豬蹄少許。仍慎言語、七情、寒暑、梳頭、洗足,以百日為度。若氣血素弱者,不計月日,否則患手足腰腿痠痛等症,名曰蓐勞,最難治療。初產時,不可問是男女,恐因言語而泄氣,或以愛憎而動氣,皆能致病。不可獨宿,恐致虛驚。不可刮舌,恐傷心氣。不可刷齒,恐致血逆。須血氣平復,方可治事。犯時微若秋毫,成病重如山嶽,可不戒哉。
產後調理法第二
產後將息如法,臟腑調和,庶無諸疾苦。須先服黑神散、四物湯、四順理中丸、七寶散。若壯熱頭痛,此乳脈將行,用玉露散。頭目不清,是血暈,用清魂散。粥食不美,是胃氣虛,用四順理中丸。
愚按:丹溪先生云:肉汁發陰經之火,易成內傷之病。當歸丸、當歸建中湯、四順理中丸雖滋補,悉犯桂、附、乾薑僭熱之劑,臟腑無寒,何處消受。若夫兒之初產,母腹頓寬,便啖雞子火鹽,不思雞子難化,火鹽發熱,展轉為病。醫者不識,妄指他病,率爾用藥,寧不誤人?余每見產婦之無病者,皆不用黑神散與雞子、火鹽、諸般肉食,每白粥調理,間以些小石首魚,干淡食之。至半月以後少食,雖雞子亦豁開煮之,方能養胃卻痰。彼富貴之家,嬌姿之婦,率有白帶頭風,氣痛膈滿,痰逆口乾,經事不調,發脫體熱,皆因失於調理所致也。
產後通用方第三
愚按:前方即產後諸症各門,自有方論主治,故不再錄。
胞衣不出方論第四
郭稽中曰:胎衣不下者,因氣力疲憊,不能努出,或血入衣中,脹大而不能下,以致心胸脹痛喘急。速服奪命丹,血散脹消,其衣自下。牛膝散亦效。
愚按:前症若出而氣虛不能入,用補中益氣湯。或蓖麻子仁一兩,研塗母頭頂心,即上。若胎衣不下,用蓖麻子仁,塗右腳心。胎衣下,急洗之,緩則胎衣仍入。益母丸亦效。若胎衣未下,若欲斷臍帶,須先以少物系墜,然後斷之。
附治驗
一婦人胞衣不出,胸腹脹痛,手不敢近,用滾酒下失笑散一劑,惡露、胎衣並下。
一產婦胎衣不出,腹作痛,手按痛稍緩,此氣虛而不能送出也,用無憂散而下。前症常詢諸穩婆云:宜服益母草丸。或就以產婦頭髮,入口作嘔,胎衣自出。其胎衣不出者,必死,授與前法甚效。
奪命丹
附子(半兩,炮) 牡丹皮(一兩) 乾漆(一錢,炒煙盡) 大黃(末一兩)
上為末,醋煎大黃成膏,丸桐子大。溫酒吞五七丸。
花蕊石散 治產後敗血不盡,血迷血暈,腹中胎衣不下至死。心頭暖者,急用一服,化水即出,其效如神。
花蕊石(一斤) 上色硫黃(四兩)
上和勻,先用紙泥封固瓦罐一個,入二藥,仍封固,陰乾。如急用以焙籠內炙乾,用炭煅赤,去火,次日取出細研。每服一錢,童便熱酒下。
牛膝散 治胎衣不出,腹中脹痛。急服此藥,腐化而下,緩則不救。
牛膝 川芎 朴硝 蒲黃(各三兩) 當歸(一兩五錢) 桂心(五錢)
上每服五錢,姜三片,生地黃一錢,水煎。
附方
補中益氣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失笑散(方見十六卷第五論)
無憂散(方見十六卷第三論)
益母草丸(方見十卷第九論)
又方 用灶下土三四錢,好醋調和,納臍中;續煎生甘草湯半盞,或以醋湯飲之,即出。
又方 用蓖麻子仁研爛,塗足心,下即洗去。
又方 用紅花一兩,酒煮濃汁服。
又方 用鹿角鎊三錢為末,煮蔥白湯調服。
又方 取產母鞋底炙熱,熨小腹上下二七次。
又方 用浸苧水濃煮,溫飲二碗立下。
又方 用皂角棘燒為末,每服一錢,溫酒下。
產後血暈方論第五
產後血暈,乃血入肝經,甚至眼花胸悶,用黑神散主之。下血過多,用清魂散補之。或以醋湯細飲。或預燒秤錘以醋沃之。或釅醋塗口鼻。或燒漆器熏之,使產母鼻吸其氣。庶無此患。
愚按:前症若惡露上行,用失笑散。血下過多,芎歸湯。若過勞所傷,補中益氣湯。氣血虛極,用清魂散。大凡產後口眼喎斜等症,當大補氣血為主,而兼以治痰。若脾胃虛弱,用六君子湯。苟於七月之前,服安胎飲。至八九月間,加大腹皮、黃楊頭。元氣虛弱,八珍湯。臨產,用無憂散。則無前患。
附治驗
一婦八月胎下墜或動,面黃體倦,飲食少思。此脾氣虛弱,用補中益氣湯倍白朮,加蘇梗,三十餘劑而安。產後眩暈,胸滿咳嗽,用四物加茯苓、半夏、桔梗而愈。
一妊婦因產飲酒,惡露甚多,患血暈,口出酒氣。此血得酒熱而妄行,虛而作暈也。以佛手散加煨甘葛二錢,一劑而痊。酒性慓悍,入月及產後不宜飲,恐致前症。產室人眾,氣熱喧嚷,亦致此症。
奪命丹 治血暈腹痛,沒藥、血竭末等分,每服二錢,熱童便、熱酒下。
牡丹皮散 治產後惡露悶絕。
牡丹皮 芒硝 大黃(蒸,各一兩) 冬瓜仁(三七粒,去皮尖)
上每五錢,水煎服。
清魂散 治產後氣血暴損,虛火妄動,血隨火上,以致心神昏亂,口噤眼花,甚至悶絕而蘇。
澤蘭葉 人參(各一錢) 荊芥(三錢) 川芎(一錢)
上各另為末,和勻,每服一二錢,熱湯和酒調罐之。
當歸芍藥湯(方見十二卷第十二論)
一方 五靈脂末,半生半炒,每服二錢,溫酒灌入喉即愈。
一方 荊芥為末,童便調。
一方 神麯末,每服二錢,熱水調。
一方 韭菜切,入瓶內,注熱醋,以瓶口對鼻,氣入即醒。
一方 半夏為末,丸豆大,入鼻中即醒。亦療五絕。
一方 赤小豆為末,東流水和服錢許。不瘥再服。
佛手散 治產後去血,眩暈欲絕。(方見十二卷第七論。)
又方 松煙墨二錢,燒赤,窨滅為末,溫酒調半匕。京墨亦可。或燒漆器,取煙燻之。
附方
失笑散(方見二十卷第五論)
補中益氣湯
六君子湯
四物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安胎飲(方見十二卷第二論)
無憂散(方見十六卷第二論)
產後顛狂方論第六
產後顛狂,乃敗血上衝,用大聖澤蘭散加砂仁末三分,煎酸棗仁湯調下。或硃砂二錢,研細,以乳汁調和,入紫項活地龍一條,滾二三沸去之,入酒,再用重湯煮溫,分三服。
愚按:前症乃血虛神不守舍,非補養元氣不可。仍參後各門互用。
附治驗
一產婦患前症,或用大澤蘭湯而愈。後又怔忡妄言,其痰甚多,用茯苓散補其心虛頓愈。又用八珍散,加遠志、茯神,養其氣血而安。
一產婦亦患此,用化痰安神等藥,病益甚,神思消爍。余以為心脾血氣不足,用大劑參、朮、芎、歸、茯神、酸棗仁,四斤余而安,乃以歸脾湯五十餘劑而愈。
附方
隱居澤蘭湯(方見二十卷第六論)
茯苓散(方見十九卷第三論)
八珍散
歸脾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產後狂言譫語方論第七
產後狂言譫語,乃心血虛也,用硃砂末酒調下,龍虎丹參丸、琥珀地黃丸亦可。如驚悸、歌哭、顛狂等症,當參十九等卷治之。
愚按:前症當固胃氣為主,而佐以見症之藥為善。若一於攻痰,則誤矣。
附治驗
一產婦形體甚倦,時發譫語,用柏子仁散稍愈,又用加味歸脾湯而愈。又因怒,仍狂言脅痛,小便下血,用加味逍遙散,以清肝火、養肝血頓瘥,又佐以加味歸脾湯而安。
治敗血上衝,發熱狂走,脈虛大者:
乾荷葉 生地黃 牡丹皮(各等分)
上濃煎湯,調生蒲黃二錢,服之即止。
妙香散 治產後語言錯亂,用生地、當歸煎湯,調服立效。(方見六卷第八論)
附方
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柏子仁散(方見十九卷首論)
加味歸脾湯(方見二十卷第四論)
產後不語方論第八
產後不語,因心氣虛而不能通於舌,則舌強不能言語者,宜服七珍散。余法推其所因而治之可也。
愚按:經云:大腸之脈,散舌下。又云:脾之脈,是動則病舌本強,不能言。又云:腎之別脈,上入於心,系舌本,虛則不能言。竊謂前症,若心腎氣虛,用八珍散。腎虛風熱,地黃飲。大腸風熱,加味逍遙散加防風、白芷。脾經風熱,秦艽升麻湯。肝經風熱,柴胡清肝散加防風、白芷。脾氣鬱結,加珠歸脾湯加升麻。肝木太過,小柴胡加鉤藤鉤。脾受肝侮,六君加升麻、白芷、鉤藤鉤。肝脾血虛,用佛手散。脾氣虛,用四君子。氣血俱虛,八珍湯。如不應,用獨參湯。更不應,急加附子,補其氣而生其血。若竟用血藥,則誤矣。
附治驗
一產婦不語,用七珍散而愈。後復不語,內熱晡熱,肢體倦怠,飲食不進,用加味歸脾湯為主,佐以七珍散而愈。後因怒,不語口噤,腰背反張,手足發搐,或小便見血,面色或青或黃,或時兼赤。余曰:面青,肝之本色也。黃者,脾氣虛也。赤者,心血虛也。用八珍湯加鉤藤,佐茯苓、遠志漸愈,又用加味歸脾湯而痊。
七珍散
人參 石菖蒲 生地黃 川芎(各一兩) 細辛(一錢) 防風 辰砂(別研,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薄荷湯調。
胡氏孤鳳散
治產後閉目不語,用生白礬末,每服一錢,熱水調下。
治產後不語
人參 石蓮肉(不去心) 石菖蒲(等分)
上每服五錢,水煎。
附方
地黃飲(方見三卷第四論)
加味逍遙散
加味歸脾湯
八珍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秦艽升麻湯(方見三卷第一論)
清肝散(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三論)
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佛手散(方見十二卷第七論)
獨參湯(方見三卷第十三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