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泄瀉方論第一

論曰:妊娠泄瀉,或青或白,水穀不化,腹痛腸鳴,謂之洞泄。水穀不化,喜飲嘔逆,謂之協熱下利。並以五苓散利小便,次以黃連阿膠丸或三黃熟艾湯以安之。若瀉黃有沫,腸鳴腹痛,脈沉緊數,用戊己丸和之。噯腐不食,胃脈沉緊,用感應丸下之,後調和脾胃。若風冷水穀不化,如豆汁,用胃風湯。寒冷臍下陰冷動泄,用理中湯、治中湯。伏暑心煩,渴,瀉水,用四苓散。傷濕泄瀉,小便自利,用不換金正氣散、胃苓湯。此四證之大略也。仍參第八卷第八論主之。

愚按:米食所傷,用六君加谷糵。麵食所傷,用六君加麥糵。肉食所傷,用六君加山楂。若兼寒熱作,乃肝木侮脾土,用六君加柴胡、生薑。兼嘔吐腹痛,手足逆冷,乃寒水侮土,六君加薑、桂。不應,用錢氏益黃散。若元氣下陷,發熱作渴,肢體倦怠,用補中益氣湯。若泄瀉色黃,乃脾土之真色,用六君加木香、肉果。若作嘔不食,腹痛惡寒,乃脾土虛寒,用六君加木香。姜。桂。若瀉在五更侵晨,飲食少思,乃脾胃虛弱,五更服四神丸,日間服白朮散。如不應,或愈而復作,或飲食少思,急用八味丸。補命門火以生脾土為善。

附治驗

邊太常側室,妊娠泄瀉,自用積、術。黃連之類,腹悶吐痰,發熱惡寒,飲食到口即欲作嘔,強匙許,即吞酸不快,欲用祛痰理氣。余曰:此因脾胃傷而痰滯中脘,若治痰氣,復傷脾胃矣。遂以參、朮、炮姜為末,丸如黍粒,不時含咽三五丸,漸加至三日後,日進六君子湯而尋愈。

進土王繳徵之內,懷妊泄瀉,惡食作嘔。余曰:脾氣傷也。其君憂之,強進米飲。余謂:飲亦能傷胃,且不必強,俟脾胃醒,宿滯自化,飲食自進。不信,別用人參養胃湯飲之,吐水酸苦,又欲投降火寒藥。余曰:若然,則胃氣益傷也。經云:損其脾胃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後不藥果愈。

厚朴丸

乾薑(炒) 厚朴(去皮,等分)

上水拌炒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草果散 治虛寒泄瀉腹痛無度。

厚朴(薑汁拌炒,二兩) 肉豆蔻(十個,麵煨) 草豆蔻(十個,煨)

上每服三錢,用姜水煎。

附方

附子理中湯(方見二十卷第八論)

理中丸

五苓散(二方見二十卷第十論)

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錢氏益黃散(方見二十一卷第九論)

四神丸(方見八卷第八論)

四神丸(方見八卷第八論)

七味白朮丸(方見二十一卷第二論)

八味丸(方見第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妊娠下痢黃水方論第二

論曰:妊娠飲食生冷,脾胃不能克化,致令心腹疼痛。若血分病則色赤,氣分病則色白,血氣俱病則赤白相雜。若熱乘大腸,血虛受病,則成血痢也。

愚按:治痢之法,當參前篇。其下黃水,乃脾土虧損,真色下陷也,當補益中氣。若黃而兼青,乃肝木克脾土,宜平肝補脾。若黃而兼白,乃子令母虛,須補脾胃。若黃而兼黑,是水反侮土矣,必溫補脾胃。若黃而兼赤,乃心母益子,但補中益氣。若腸胃虛弱,風邪客之,用胃風湯。或胎氣不安,急補脾胃而自安矣。凡安胎之藥,當臨病制宜,不必拘用阿膠、艾葉之類。

附治驗

地官胡成甫之內,妊娠久痢,自用消導理氣之劑,腹內重墜,胎氣不安。又用阿膠、艾葉之類,不應。余曰:腹重墜下,元氣虛也;胎動不安,內熱盛也。遂用補中益氣而安,又用六君子湯全愈。

治妊娠利黃水:

厚朴(薑汁炙,二兩) 黃連(二兩) 肉豆蔻(五個,連皮)

上用水煎,徐徐服。忌如前。(已上六方並出《產寶》)

治妊娠熱痢:

黃連(一升) 黃柏(一升) 梔子仁(二十枚)

上用每服五錢,水煎。嘔加橘皮、生薑。

治妊娠下痢腹痛,小便澀滯:

糯米(一合) 當歸(炒) 黃耆(各一兩)

上用水煎,分四服。

治臨產下痢,用梔子炒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甚效。

附方

胃風湯(方見二十卷第九論)

補中益氣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妊娠大小便不通方論第三

夫妊娠大小便不通,由臟腑之熱所致。若大腸熱,則大便不通;小腸熱,則小便不利;大小腸俱熱,更推其因而藥之。

愚按:前症若大腸燥,用四物湯加條芩、桃仁。大腸氣滯,用紫蘇飲加杏仁、條芩。腸胃氣虛,用六君子加紫蘇、杏仁。肝脾蘊熱,用龍膽瀉肝湯。心肝虛熱,用加味逍遙散加車前子。

附治驗

亞卿李浦汀側室,妊娠大小便不利,或用降火理氣之劑,元氣反虛,肝脈弦急,脾脈遲滯。見其面色青黃不澤。余曰:此鬱怒所致也。用加味歸脾湯為主,佐以加味逍遙散而安。

主政王天成之內,妊娠疾愈後,二便不通。其家世醫,自用清熱之劑,未效。余診其脈,浮大而澀,此氣血虛也。朝用八珍湯加桃仁、杏仁,夕用加逍遙散加車前子而瘥。

當歸散 治妊娠因怒,肚腹脹痛,四肢浮腫,氣急作喘,大便難,小便澀,產門腫。

當歸(五分) 赤茯苓 枳殼(麩炒) 白芍藥 川芎(各一錢) 白姜(炮) 木香(煨) 粉草(各三分)

上用姜水煎。氣弱枳殼減半,大便秘加蜜同煎。

治妊娠大小便不通,腹脅痞悶,不思飲食:

大黃(炒) 木通 檳榔(各一兩) 枳殼(麩炒,三分) 訶梨勒(四枚,去核,半生半煨) 大腹子(三枚)

上為末,用童便一盞,蔥白二寸,煎六分,調服二錢。

初虞世治妊娠風氣,大便秘澀:

枳殼(三兩,麩炒) 防風(二兩) 甘草(炙,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二錢,空心用白滾湯調,日三服。

《小品》治妊娠小便不利,氣急,服豬苓散。不瘥,用甘遂為末,蜜和服豆許,微利之。未利再服,利後仍服豬苓散。

豬苓散 治妊娠小便澀痛及胎水。豬苓去皮為末,白湯調下錢許,加至二錢,日三夜二服。

又方 車前子一兩,大黃半兩,炒為末,每服三錢,蜜湯調。

附方

四物湯

六君子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紫蘇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八論)

龍膽瀉肝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八論)

加味逍遙散

加味歸脾湯

八珍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妊娠小便不通方論第四

夫妊娠小便不通,為小腸有熱,傳於脬而不通耳。若兼心肺氣滯,則致喘急。陳無擇云:妊娠胎滿逼胞,多致小便不利。若心腎氣虛,清濁相干,而為諸淋。若胞系了戾,小便不通,名曰轉胞。若胎滿尿出,名曰遺尿。

愚按:丹溪先生:轉脬小便閉,多因胎婦虛弱,憂悶性躁,食味厚。古方用滑利消導藥鮮效。若脬為胎所墮而不通,但升舉其胎,胞系疏而小便自行。若臍腹作脹而小便淋閉,此脾胃氣虛,胎壓尿胞,四物、二陳、參、術,空心服,後探吐數次自安。竊謂前症,亦有脾肺氣虛,而不能下輸膀胱者。亦有氣熱鬱結,膀胱津液不利者。亦有金為火爍,脾土濕熱甚而不利者。更當詳審施治。

附治驗

司徒李杏岡仲子室,孕五月,小便不利,諸藥不應。余曰:非八味丸不能救。不信,別用分利之藥,肚腹腫脹,以致不起。

儒者王文遠室,患此小腹腫脹,幾至於殆。用八味丸一服,小便滴瀝。再以前丸之料,加車前子,一劑即利,肚腹頓宛而安。

八味丸 治婦人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反倚息。因脬繫了戾,不得溺,名轉脬,但利小便則愈。蓋此藥有茯苓故也,緩則不救。(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古今錄驗》: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

當歸 貝母(去心,炒) 苦參(各三兩) 滑石(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

治妊娠小便不通,臍下妨悶,心神煩亂:

葵子(研) 榆白皮(切,各一兩) 蔥白(七莖)

上水煎,分三服。

《古今錄驗》:妊娠不得小便,杏仁去皮尖,炒黃搗丸,燈心湯吞七粒。

又方 滑石末,水和,塗臍下。

又方 用車前草汁,調滑石末,塗臍周圍四寸,熱易之。

又方 搗杏仁,入滑石末,飯丸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白湯下。

又方 用紫菀為丸,井花水調下二錢。

葵子散 治妊娠小便不利,身重惡寒,眩暈及水腫,用葵子五兩,赤茯苓五兩,為末,每服二錢,米調飲。

附方

四物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二陳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五論)

妊娠子淋方論第五

妊娠小便淋者,乃腎與膀胱虛熱,不能制水。然妊娠胞系於腎,腎間虛熱而成斯症,甚者心煩悶亂,名曰子淋也。

愚按:前症若頸項筋攣,語澀痰甚,用羚羊角散。若小便澀少淋瀝,用安榮散。若肝經濕熱,用龍膽瀉肝湯。若肝經虛熱,用加味逍遙散。腿足轉筋而小便不利,急用八味丸,緩則不救。若服燥劑而小便頻數,或不利,用生地黃、茯苓、牛膝、黃柏、知母、芎歸、甘草。若頻數而色黃,用四物加黃柏、知母、五味、麥門、玄參。若肺氣虛而短少,用補中益氣加山藥、麥門。若陰挺痿痹而頻數,用地黃丸。若熱結膀胱而不利,用五淋散。若脾肺燥不能化生,宜黃芩清肺飲。若膀胱陰虛,陽無所生,用滋腎丸。若膀胱陽虛,陰無所化,用腎氣丸。

附治驗

一婦人每怒,發熱脅脹,小便淋澀。如遇經行,旬余未已。受胎三月,因怒前症復作。朝用加味逍遙散,夕用安胎飲,各二劑而安。五月又怒,復下血如經行,四日未止,仍用前藥而愈。

一妊娠飲食後因惱怒,寒熱嘔吐,頭痛惡寒,胸腹脹痛,大便不實,其面青色,小便頻數,時或有血,服安胎止血之劑益甚。余曰:寒熱嘔吐而腹脹,此肝木克脾土而元氣傷也。大便不實而面青,此飲食傷脾,兼肝侮土也。小便頻數而有血,此肝熱傳胞,而兼挺痿也。用六君子加枳殼、紫蘇、山梔,二劑脾胃頓醒。用加味逍遙散加枳殼、紫蘇,二劑小便頓清。後節飲食,調理而安。

地膚大黃湯 治子淋。

大黃 地膚草(各三兩) 知母 黃芩(炒) 豬苓 赤芍藥 通草 升麻 枳實(炒) 甘草(各二兩)

上每服四五錢,水煎服。

安榮散 治子淋,甚妙。

麥門冬(去心) 通草 滑石 當歸 燈心 甘草 人參 細辛(各五分)

上水煎服。

治小便淋痛,心煩悶亂:

瞿麥穗 赤茯苓 桑白皮 木通 葵子(各一錢) 黃芩(炒) 芍藥 枳殼 車前子(炒,各五分)

上水煎服。

治子淋小便澀痛:

冬葵子 滑石 木通(各等分)

上每服四五錢,蔥白七寸,水煎。

豬苓散 療子淋小便澀痛。(方見本卷第三論)

附方

羚羊角散(方見四卷首論)

龍膽瀉肝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八論)

加味逍遙散

四物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七論)

腎氣丸(即六味丸)

六味丸

八味丸(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五淋散

滋腎丸

黃芩清肺飲(三方見八卷第一論)

安胎飲(方見十三卷第二論)

妊娠遺尿方論第六

妊娠尿出不知,用白薇、芍藥為末,酒調下。或白礬、牡蠣為末,酒調二錢。或雞毛灰末,酒服一匕。或炙桑螵蛸、益智子仁為末,米飲下。

愚按:前症若脬中有熱,宜用加味逍遙散。若脾肺氣虛,宜用補中益氣湯加益智。若肝腎陰虛,宜用六味丸。

附治驗

一妊娠遺尿內熱,肝脈洪數,按之微弱,或兩太陽作痛,脅肋作脹。余以為肝火血虛,用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尋愈。後又寒熱,或發熱,或恚怒,前症仍作,用八珍湯、逍遙散兼服,以清肝火、養肝血而痊。

附方

加味逍遙散

八珍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補中益氣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六味地黃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妊娠尿血方論第七

妊娠尿血,內熱乘於血分,以致血熱流滲於脬,名子淋。用葵子一升,研細,水五升,煮二升,分三服。或生艾葉一斤,酒五升,煮一升,分三服。亦治落產後下血。

愚按:前症因怒動火者,宜小柴胡加山梔。因勞動火者,宜補中益氣湯。若因厚味積熱,宜用加味清胃散。若因肝經血熱,宜用加味逍遙散。若因脾氣下陷,補中益氣湯。若因脾虛血熱,宜用加味逍遙散。

附治驗

一妊婦因怒尿血,內熱作渴,寒熱往來,胸乳間作脹,飲食少思,肝脈弦弱。此肝經血虛而熱也,用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兼服漸愈。又用八珍湯加柴胡、丹皮、山梔而痊。

續斷湯 治妊娠下血及尿血。

當歸 生地黃(各一兩) 續斷(半兩) 赤芍藥(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用蔥白煎湯調下。

治妊娠尿血:

阿膠(炒為末,四兩) 熟地黃(用生者四兩,酒拌蒸熟,杵膏)

上和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粥飲下。

五苓散(去桂,加阿膠,炒,同為粗末) 每四錢,用車前子、白茅根,水煎溫服。

又方 白茅根濃煎湯,吞酒蒸黃連丸。

附方

小柴胡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二論)

補中益氣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加味清胃散(方見二十四卷第一論)

加味逍遙散

加味歸脾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妊娠胎水腫滿方論第八

《產乳集》云:妊娠三月,足腫至腿出水,飲食不甘,似水腫,謂之子氣。至分娩方消者,此脾胃氣虛,或衝任經有血風。《名醫錄》云:宋少主元徽,與徐文伯微行學針法,文伯見一妊娠足腫,脈之。少主曰:此女形也。文伯白:此鬼胎也,在左而黑。遂用針,胎下果然。亦有脾虛,水氣流溢;或因瀉痢,臟腑虛寒;或因瘧疾飲水,脾虛濕漬;或因水漬於胞,不能分利,皆致腿足肚腹腫症也。

愚按:前症若胸滿腹脹,小便不通,遍身浮腫,用鯉魚湯。脾胃虛弱,佐以四君子。若面目虛浮,肢體如水氣,用全生白朮散。如未應,用六君子湯。脾虛濕熱,下部作腫,用補中益氣加茯苓。若飲食失宜,嘔吐泄瀉,用六君子湯。若腿足發腫,喘悶不安,或指縫出水,用天仙藤散。脾胃虛弱,兼四君子湯。如未應,用補中益氣湯。若脾肺氣滯,用加味歸脾湯,佐以加味逍遙散。

附治驗

一妊娠每胎至五月,肢體倦怠,飲食無味,先兩足腫,漸至遍身,後及頭面。此是脾肺氣虛,朝用補中益氣,夕用六君子加蘇梗而愈。凡治妊娠,毋泥月數,但見某經症,即用本藥為善。

天仙藤散 治婦人有水氣而成胎,以致兩腿足浮腫。

天仙藤(洗,略炒) 香附子(炒) 陳皮 甘草 烏藥(軟白者,辣者良,各五分)

上每服五錢,生薑、木瓜、蘇葉各三片,水煎,日三服。

澤瀉散 治妊娠遍身浮腫,上氣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澀。

澤瀉 桑白皮(炒) 木通 枳殼(麩炒) 檳榔 赤茯苓(各五分)

上姜水煎服。

《千金》鯉魚湯 治妊娠腹大,胎間有水氣。

白朮(五兩) 茯苓(四兩) 當歸 芍藥(各三兩)

上先以小鯉魚一頭,如食法煮取汁,每汁二盞,入藥五錢,姜七片,橘皮少許,煎七分,空心服。

腎著湯 治妊娠腰腳腫。

茯苓 白朮(各八分) 乾薑(炮) 甘草(各一錢) 杏仁(五分)

上水煎服。

五皮散 治胎水腫滿。

大腹皮 桑白皮(炒) 生薑皮 茯苓皮 橘皮(各一錢) 木香(二分)

上水煎服。

治妊娠腳浮腫,因脾衰血化成水,用生料平胃散,薑棗水煎服。或為末,用蘇葉湯調下,每服二錢。

《全生》白朮散 治妊娠面目浮虛,四肢腫如水氣,名曰胎氣,又曰胎腫。

白朮(一兩) 生薑皮 大腹皮 陳皮 白茯苓(各五錢)

上各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

附方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加味歸脾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加味逍遙散(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妊娠腹內鐘鳴方論第九

治孕婦腹內鳴,用鼠窟中土為末,入麝香,酒調下三錢,立愈。或黃連濃煎汁,母常呷之。

愚按:《產寶》云:小兒在腹中哭,其治法亦用空房中鼠穴土,或黃連濃煎飲之,立愈,想即是症。又云:臍帶上疙瘩,兒含口中,因妊娠登高舉臂,脫出兒口,以此作聲。令妊婦屈腰就地,如拾物,仍入兒口即止。然黃連性寒,麝香開竅,當酌量用之。

龔彥德孕癰方第十

治孕癰,用烏藥五錢,水一鍾,煎七分,入牛皮膠一兩,煎化溫服。或薏苡仁煮汁飲之。

愚按:孕癰即是腹內患癰,如前法不應,宜用牡丹皮散,或加薏苡仁湯。(治驗見二十四卷)

妊娠不語論第十一

孕婦不語,不須服藥,臨產月但服保生丸、四物湯,產下便語。黃帝問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何也?岐伯對曰:胞絡繫於腎,腎脈貫系舌本,故不能言。十月分娩後,自為之言也。

愚按:前症果《內經》窮理之言,人有患此,當調攝以需之,不必驚畏,而泛用藥也。

妊娠傷食方論第十二

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又云: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故妊娠傷食,最難調治者。

愚按:東垣先生云:脾胃之氣壯,則過時而不飢,多食而不傷。蓋胃主司納,脾主消化,五臟之本也,然食倍而傷者,乃脾氣虛而不化也。若投以峻劑,則脾胃復傷,而胎亦損矣。當審其所因而調治之。若飲食停滯,或肚腹作痛,用平胃散。嘔吐噁心,加枳殼、砂仁。吞酸噯腐,加黃連三分,吳茱萸二分。腹滿泄瀉,用六君子湯。停滯肉食,倍加山楂。停滯麵食,倍加麥糵。停滯糯食,用白酒麴末一味。米食停滯,倍加谷糵。魚腥所傷,倍加陳皮。傷辛熱之物,加黃連。傷生冷之物,加砂仁、木香。如不應,更加肉豆蔻、補骨脂。再不應,用四神丸。若脾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凡噯覺藥氣,且戒藥鉺,節飲食。經云: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大凡脾胃虛弱,飲食難化,以白朮、陳皮為末,等分,陳曲糊丸,常服最善。枳朮丸,但可暫用,枳實峻厲,能耗真氣,治者慎之。

附治驗

一妊娠因停食,服枳朮丸,胸腹不利,飲食益少。更服消導寬中之劑,其胎下墜。余謂此脾氣虛而不能承載也。用補中益氣及六君子湯,中氣漸健,其胎漸安。又用八珍湯加柴胡、升麻,調理而痊。

木香丸 治妊娠脾胃虛弱,飲食不消,肚腹膨脹,或嘔吐泄瀉。

木香(二錢) 白朮(炒) 人參 白茯苓(各等分)

上為末,麵糊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

白朮散 治妊娠脾胃虛弱,氣不調和,飲食易傷。

白朮(炒) 紫蘇(各一兩) 人參 白芷(各三錢,炒) 川芎 訶子皮 青皮(各五錢) 甘草(炒,一錢)

上每服二錢,姜水煎。

附方

平胃散(方見七卷第十八論)

補中益氣湯

六君子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四神丸(方見八卷第八論)

八珍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八論)

妊娠臟躁悲傷方論第十三

許學士云:一婦無故,數次悲泣,是為臟躁,用大棗湯而愈。又程虎卿內,妊娠五月,慘慼悲傷,亦投大棗湯而愈。

愚按:前症或因寒水攻心,或肺有風邪者,治當審察。

附治驗

一妊婦無故自悲,用大棗湯二劑而愈。後復患,又用前湯,佐以四君子加山梔而安。

一妊婦悲哀煩躁,其夫詢之云:我無故,但自欲悲耳。用淡竹茹湯為主,佐以八珍湯而安。

大棗湯

甘草(三兩) 小麥(三兩) 大棗(十枚)

上水六鍾,煎三鍾,分三服。亦補脾氣。

淡竹茹湯 治妊婦心虛驚悸,臟躁悲傷,或作虛煩。

麥門冬(去心) 小麥 半夏(湯泡,各一錢半) 人參 白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上薑棗並竹茹少許,水煎。

治胎臟躁悲哭,用紅棗燒存性,米飲調下。

附方

四君子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八珍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