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證

脈訣總括

四言脈訣,始自漢賢張仲景平脈法,宋·崔嘉彥衍之,明·李時珍刪補,及李中梓又補其缺略,詳加註釋,固已文簡義賅矣,但條目繁多,詞旨精奧,業外科者苦難融會貫通。茲撮其要旨,編為七言歌訣,而又分節註解,舉癰疽腫瘍潰瘍門所見諸脈,匯成四十五條,俾學者瞭然心目云。

六脈部位

脈為血脈百骸通,大會之地寸口宗;掌後高骨名關上,關之前後寸尺宮。

六脈分主

上焦候寸下焦尺,中焦之候在兩關。包絡與心候左寸,膽與肝家候左關。膀胱小腸腎左尺,胸中及肺右寸勘。胃與脾經右關取,大腸並腎右尺班。浮以候府原從外,沉以候藏內中參。

脈訣註解

浮沉脈訣

浮沉從肉上下行,皮浮屬肺血心經,筋沉候肝骨沉腎,肌肉為脾候在中。

注:心肺脈皆浮取之,皮毛而得者肺之浮,肺主皮毛也。取之血脈而得者心之浮,心主血脈也。肝腎脈皆沉,平筋取之而得者肝之沉,肝主筋也。至骨取之而得者腎之沉,腎主骨也。脾主肌肉其脈在浮沉之間,取之肌肉而得者脾之浮沉,故曰脾候在中也。

浮脈法天,候表之疾,即外因也。外因者天之六氣,風淫末疾,寒淫陰疾,暑淫心疾,濕淫腹疾,燥淫涸疾,火淫陽疾是也。沉脈法地,候里之疾。即內因也。內因者人之七情,喜傷心、怒傷肝,憂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驚傷心,是也。

辨濡弱芤伏革牢虛實微散十脈

分配五臟六腑脈圖

浮沉無力曰濡弱,中取無力芤脈形。沉應筋骨為伏脈,浮沉極力革牢分。三部有力為實脈,三部無力脈虛真,似有似無微脈論,按之渙散散斯名。

注:浮而無力曰濡,沉而無力曰弱。浮沉有力,中取無力,如搦蔥管曰芤。沉極按至筋骨而始得者為伏脈。浮而極有力者為革,脈沉而極有力者為牢。脈浮中沉三部俱有力為實脈。三部俱無力為虛脈。三部無力按之似有似無者曰微脈。三部無力按之渙散不收曰散脈。以上十二脈皆以部位而得名,故統於浮沉二脈也。

遲數脈訣

一呼一吸為一息,一息四至脈和平;三至為遲六至數,遲為虛寒數熱臨。

注:一息四至,氣血和平。五至為閏脈,如歲之三年一閏,五年再閏也,亦主無疾。若三至則病在五臟,屬陰經虛寒,二至一至轉遲轉冷矣。如六至而病在六脈屬陽經實熱,八九十至轉數轉熱矣。

辨緩疾結促代五脈

閏至為緩脈停勻,七至為疾熱轉深。緩脈時止名為結,疾數時止促脈形。結促脈動而中止,須臾復動以代名。若非胎阻瘡瘍病,無故見此命難生。

注:緩脈固吉然必要來去停勻,能滿五十動方主無疾。若緩中時止不能滿五十動謂之結,乃陰凝為病也。疾即數也,七至固已□深者,疾中時止不能滿五十動謂之促脈,陽郁為病也。蓋結促二脈動中時止,即能自還,若代脈者,似乎結促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少頃復動如相替換,此真氣乏而求代之象也。無故見此主無臟氣,不病亦凶。或瘡瘍傷氣,暴病奪氣,跌打氣悶,胎氣阻隔見此無妨。以上七脈皆以至數而得名,故統於遲數二脈也。

滑澀脈訣

滑潤明珠按不定,痰凝氣食要分明;往來艱辛為澀脈,血滯津傷或損精。

注:脈形如珠滑溜不定,雖屬氣壅痰病,亦當分別:其寸滑主吐逆,關滑主風食,尺滑主便血膿也。澀脈血滯往來艱辛,然寸澀主津傷,多自汗。關澀主結腸反胃,尺澀主精血傷損,澀中又宜分別也。

辨弦緊洪細長大短動八脈

弦如弓弦細而勁,弦粗彈動緊脈名;來盛去衰是洪脈,細脈軟直如絲形;來去迢迢長主吉,縮縮而短命難生;更有動脈形如豆,約約指動不調勻;大脈形粗來往盛,主增邪病苦難禁。

注:狀如張弓弦細而端直,按之且勁曰弦;較弦則粗按之左右動彈者為緊。來則盛、去則衰者為洪;軟小如絲為細,脈粗大豁然為大。脈來去迢迢為長,脈來去縮縮為短脈,脈形如豆約約動搖為動脈。此皆辨脈之大要也,所主諸證詳見後條。以上十脈皆以形象而得名,故統於滑澀二脈也。

癰疽脈症四十五條

一、癰為陽毒,應見陽脈。若洪大疾散,則毒易潰;如見牢短脈則為陰凝氣少,卻難化膿。

二、疽為陰毒,應見沉與弱脈。若浮大而散,則為陽脫氣敗,多屬不治,脈靜兼五善者吉。

三、癰疽二證有見伏脈者,乃因毒氣閉塞經絡,致六脈停止,伏而不見也,脈宜疏通經絡,宣發榮衛,氣道通,脈自行矣。

四、腫瘍脈浮者,若非氣血勃不足即為風寒在表,分別治之。

五、潰瘍脈浮者必因氣從外泄,投以補養之劑,方為合法。

六、腫瘍不當脈沉而脈沉者,乃毒閉使然也,當宣發其毒。

七、潰瘍見沉脈,毒氣尚留於內也。若沉而無力,為內虛毒陷,補以托之。若沉而遲者為兼寒,溫以托之。若沉而數者為兼熱,宜清解或攻下。

八、腫瘍脈數,作膿兼洪,皆應見之脈。若潰後脈仍洪大,膿出仍洪數者,乃由邪盛正衰,病脈相反,其病日進,則難治矣。

九、腫瘍初起,脈滑無痰尚為順病,滑主流通也。若滑而有痰,則當以治痰為急,恐至潰後痰多氣乏,致喘生毒陷而難治。

十、腫瘍初起脈澀者,乃氣血為毒所滯。若按之有力、毒滯為實;按之無力、症損為虛。當分別虛實治之。

十一、潰瘍脈澀乃血虛不足,宜大補氣血。

十二、腫瘍未潰而見虛脈,當內托忌表裡。

十三、已潰之後應見虛脈,當大補以收功。

十四、腫瘍未潰而見實脈,法當解毒攻毒。

十五、潰瘍脈實毒氣未盡消也,法當清解。

十六、腫瘍脈長氣血有餘也,可任意施治。

十七、潰瘍見長脈,乃氣血和暢,不藥自愈。

十八、腫瘍脈短,元氣虛也,大補方可透膿。

十九、潰瘍脈短,峻補之仍短者,必成敗證。

二十、腫瘍脈洪,實熱內壅也,宜清熱解毒。

二十一、潰瘍脈洪,清之不退者,正虛邪盛也。

二十二、腫瘍脈微,法當托裡,能受補者可治。

二十三、潰瘍脈微,雖應見脈亦忌微細無神。

二十四、腫瘍脈緩,乃氣血和平也,易潰易斂。

二十五、潰瘍脈緩,飲食自甘,二便自調,最吉。

二十六、腫瘍脈芤,乃陰血素虧,當大補其血。

二十七、潰瘍脈芤,乃去血之後應見之脈也。

二十八、腫瘍脈弦,乃毒攻作痛之象,宜解毒。

二十九、潰瘍脈弦,肝邪侮脾也,宜清肝理脾。

三十、腫瘍脈脹動脈緊,毒氣外搏於經絡也。

三十一、潰瘍脈動脈緊,毒氣內搏於臟腑也。

三十二、動緊皆為殘賊之脈,潰後切忌見此。

三十三、腫瘍脈牢,主毒邪牢固,當解毒發毒。

三十四、潰瘍及瘰癧忌見牢脈,邪固難消也。

三十五、腫瘍脈大主正氣實,毒必易出,為順。

三十六、潰瘍脈大主邪盛病進,其毒難化,逆。

三十七、腫瘍見散脈,乃毒甚氣散,主難收功。

三十八、潰瘍見散脈,急宜補虛脈,回者可生。

三十九、腫瘍潰瘍脈細也,氣血虛極宜大補。

四十、腫瘍脈結乃陰結也,法宜溫散解毒。

四十一、潰瘍脈結則為陰虛之歇止,尚可治。

四十二、癰疽見代脈,則為真藏之脈見,主凶。

四十三、腫瘍見濡脈、弱脈者,法當扶元托裡。

四十四、潰瘍見濡脈、弱脈,雖為脈病相應,但無虛證始得安痊,若精神疲倦,飲食不思,亦危候也。

四十五、腫瘍潰瘍見促脈者皆為陽結,可暫不可常。如促漸退則毒亦漸散,若日久轉促則難治。

《三因方》曰:百病之脈,不論陰陽浮沉,遲數滑澀大小,凡有力者皆為實,凡無力者均為虛也。

陶節庵曰:診脈之要,無論浮沉遲數,但於有力、無力中分之。有力者為陽、為實、為熱,有餘之證也;無力者,為陰、為虛、為寒,不足之證也。

辨十二經氣血多少

人之十二經有氣血多少之分,多則易愈,少則難痊。如手陽明大腸、足明明胃,此二經常多氣多血;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手厥陰包絡、足厥陰肝,此四經常多血少氣;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手少陰心、足少陰腎、手太陰肺、足太陰脾,此六經常多氣少血。大法血多者則活其血;氣多者則行其氣;氣少者難於起發,宜托補之;血少者難於收斂,當滋養之。惟手足厥陰、少陽四經,倍多相火,此四經若發癰疽,肌肉難長,瘡口難合,倘過用祛毒、峻利之藥,以伐其氣,以耗其血,必難收功。故明其經之氣血多少,可預知癰疽瘡瘍之始終難易,而用藥不致妄下,消補之法悉當矣。

經云:諸痛癢瘡,皆屬於心。是癰疽皆因營衛不足,氣血凝結,經絡阻隔而生也。其因有三。

癰疽辨論

辨外因

外因者,由於春之風、夏之暑熱、長夏之濕、秋之燥、冬之寒也。當其時而至則為正氣,非其時而至或過盛則為淫邪。凡此六淫病,皆屬外因。亦有因於八風相感,如冬至日正北大剛風,立春日東北凶風,春分日正東嬰兒風,立夏日東南弱風,夏至日正南大弱風,立秋日西南謀風,秋分日正西剛風,立冬日西北折風,應時而至主生養萬物;不應時而至主殺害萬物。人若感受內生重病,外發癰疽。凡此八風為病,亦屬外因也。

辨內因

內因者,起於耳聽淫聲,眼觀邪色,鼻聞過臭,舌貪滋味,心思過度,意念妄生,致損神氣。凡此六者為病皆屬內因。又有喜過傷心、怒過傷肝、思過傷脾、悲過傷肺、恐過傷腎、憂久則氣結、卒驚則氣縮,凡此七情為病,亦屬內因也。

不內外因

不內外因者,由於飲食不節,起居不慎,如過飲醇酒則生火,消鑠陰液;過飲茶水,則生濕停飲;過食五辛,則損血氣;過飢過飽,則傷脾胃;凡此皆因飲食致病也。如晝夜過勞、遠行負重、跌打閃墜等項,損其身形,夜不靜息,強力入房,勞傷精氣,凡此皆起居致病也。其起於膏粱厚味者,多令人榮衛不從,火毒內結;起於藜藿薄食者,多令人胃氣不充,氣血虧少,致生諸症,凡此亦屬不內外因也。

陰陽主證

人之身體,皮、脈、肉、筋、骨計有五層。發於筋骨間者名疽屬陰;發於肉脈間者名癰屬陰陽。發於皮里肉外者名陽毒;發皮膚之上者名瘡癤,均屬陽證。凡癰疽陽盛者,初起焮腫,色赤疼痛,易潰易斂,順而易治,以其為陽證也;凡癰疽陰盛者,塌陷不腫,色暗不紅,木悶不痛,則難潰斂,以其為陰證也。

半陰半陽

半陰半陽者,漫腫不高,微痛不甚,微焮不熱,色暗不紅,此證屬險。若能隨證施治、不失其宜,則轉險為順,否則逆矣。

癰疽陽證歌

陽證初起焮赤痛,根束盤清腫似弓;七日或痛時或止,二七瘡內漸生膿;

痛隨膿減精神爽,腐脫生新氣血充;嫩肉如珠顏色美,更兼鮮潤若榴紅;

自然七惡全無犯,此際須知五善逢;證屬純陽全主吉,調和藥餌易成功。

癰疽陰證歌

陰證初起如粟米,不紅不腫疙瘩僵;木悶不痛不焮熱,瘡根平大暗無光;

七朝之後不潰腐,軟陷無膿結空倉;瘡上生衣如脫甲,孔中結子似含芳;

紫黑膿清多臭穢,或兼七惡定知亡;看來此屬純陰證,雖有岐黃保不長。

半陰半陽歌

陰陽相半斯為險,陽吉陰凶生死奪;微痛似陽微赤熱,如陰塌硬半焮疼;

腫而不潰因脾弱,潰不斂兮膿內停;五善雖兼二四症,可憐七惡漸頻臨;

若能飲食而知味,二便調勻尚可生;按證施方隨手效,陰消陽長便安寧。

五善歌

心善精神爽,言清舌潤鮮;不渴不煩躁,寤寐兩安然。

肝善身輕便,不怒不驚煩;指甲常紅潤,溲和便不難。

脾善唇滋潤,知味喜加餐;膿黃稠不穢,大便不稀干。

肺善聲音響,無喘無嗽痰;皮膚多潤澤,呼吸氣平安。

腎善無午熱,口和齒不幹;尿清長且白,夜臥靜無煩。

七惡歌

一惡神昏憒,心煩舌燥干;瘡形多紫黑,言語自呢喃。

二惡筋牽強,目睛正視難;瘡頭流血水,驚悸是傷肝。

三惡形消瘦,瘡形陷又堅;膿清多臭穢,食少脾敗焉。

四惡皮膚槁,痰多語不圓;喘吼鼻煽動,肺絕定歸泉。

五惡煩而飲,喉內若煤煙;腎亡容慘黑,囊縮死之原。

六惡身浮腫,腸鳴嘔呃兼;大腸多滑泄,藏府均敗焉。

七惡瘡倒陷,如剝鱔一般;時時流汙水,四肢厥逆寒。

治例 凡患癰疽,見五善之證為順而易治,見七惡之證為逆而難治,見三善者可生,見四惡者必死。醫者臨證,詳察色脈,或汗下,或清散,或溫補,因時制宜,庶不失事。蓋外治癰疽猶如內治傷寒,謂其能辨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也。

辨順證

初起從小而大,漸漸憎寒發熱,漸漸疼痛焮赤,氣盛者頂尖高腫而起,血盛者根腳收束而紅,此為順證。陽症十四日而膿即熟,陽性速也。陰證二十一日而膿始成,陰性遲也。已潰膿有醃氣而無滃氣,則腐肉易落而新肉易生,皆為順證。

辨逆證

初起形如黍米,不知疼痛,漫腫不熱,頂見平塌,未潰先白頭,按之堅硬,舌乾煩躁,此等逆證決不化膿。肉腫瘡不腫而反凹陷,其色如豬肝之紫者,是毒邪已深也,若更遺尿直視,神短神露,撮空循衣,唇吻青黑,面若塗脂,皮膚枯槁,唇白腹脹皆為死候。凡潰後肉堅皮爛,腐後心煩,膿水清稀、臭穢難聞,潰腐日久,新肉不生,頭低項軟,形容憔悴,陽證指甲色青,陰證兩顴紅赤,及眼眶迷漫、黑氣籠罩,毋論瘡之腫潰,但逢此等皆為逆證。

辨腫

人之氣血,周流不息,稍有壅滯即作腫矣。然形勢各異,如:虛者漫腫,實者高腫。火甚者,色紅皮光,焮熱僵硬;寒甚者,形勢木硬,色紫黯青;濕甚者,皮肉重墜,深則按之如爛棉,淺則外起光亮水泡,破流黃水;風甚者,皮膚拘皺,宣浮不紅,微熱微疼;痰甚者軟如綿硬如饅,不紅不熱;鬱結傷肝而作者,不紅不熱,堅硬如石,狀如岩凸;氣鬱而作者,以手按之皮緊而內軟,遇喜則消,遇怒則長,皮色如常而不焮熱;跌僕瘀血而作者,暴腫胖脹,大熱不紅;產後與閃挫瘀血而作者,瘀久滯於經絡,忽發於外,形勢木硬不熱,微紅,若膿已成而將潰者,其色必紫,此辨諸腫之要訣也。

辨痛

痛由不通,種種不一。如:輕者,肌肉皮膚作痛屬淺;重者,痛徹筋骨屬深也。虛者腹飢痛甚,不脹不閉,喜人揉按,暫時可安;實者,食飽則痛甚,又脹又閉,畏人揉按,按之愈痛。寒者,痛處定而不移,皮色不變,遇暖則喜;熱者,皮色焮赤,痛則迅厲,遇冷則喜;風甚者,走注迅速,皮色或青;氣痛者,遊走無定,刺痛難忍;排膿作痛者,憎寒壯熱,形勢最長,按而復起;瘀血凝結作痛者,初起隱隱臖痛,微熱微脹,若將潰則色紫痛減,既潰則不疼,此辨諸痛之要訣也。

辨癢

諸癢屬風,亦各有因。如腫瘍初起皮膚作癢者,為風熱相搏。潰後作癢者,輕則由膿漚,甚則由瘡口冒風,故突起疙瘩,形類小米。抓破之後津水者是脾濕,津血者是脾燥也。若將斂作癢者,由初腫時肌肉結滯,氣血罕來,及至將斂,氣血漸充,助養食新肉,故作癢也。然須癢如蟲行,溫和不迫,方為全美。他如疥癬作癢,始終皆屬風淫,此辨諸癢之要訣也。經曰:諸癢為虛。又曰,火微則癢。此中又宜分別也。

辨暈

俗以腫痕為暈,非真暈也。真暈者,生於瘡口之旁,狀若紅筋,皆由藏府蘊受銳毒而成,二三暈者可治,若見五暈者難醫,此辨真暈之要訣也。

辨膿

凡治癰疽瘡瘍,形勢未成者即用內消之法,已成者即用內托之法。潰時先宜出黃白稠膿,次宜出桃花色膿,再次宜流淡紅水,此辨膿之要訣也。

辨膿條例 凡以手按之瘡內堅硬者,無膿之象也。按之不熱者無膿,按之內熱者有膿。輕按熱甚則痛者,有膿且淺且稠也。重按微熱方痛者,有膿且深且稀也。按之大而軟,指起即復者,膿熟也。按之半軟半硬,陷不即起,膿未全熟。按之軟凹久不起者,無膿,氣血虛也。深按軟陷而速起者,內是稀黃水也。深按成坑而緩起者,內是壞汙膿也。按之板實而痛甚者,停血未成膿也。按之空虛而不痛者,積氣未成膿也。胖人宜膿多,胖人膿少是肉不腐也。瘦人宜膿少,瘦人膿多是肉敗壞也。皮色不變、不起高阜者,膿必稠黏也。皮色光嫩,剝起而不蒼老,膿必淺也。皮色蒼蠟,腫高而軟,痛減者,熟透也。膿出如粉漿,或如汙水者,謂之敗漿。氣實之人多黃色稠膿。氣虛之人多白色稀膿。半虛半實者多稠白膿。凡瘡潰後,膿有醃氣而無滃氣者最吉。若出敗漿、腥臭血水主凶。惟汗後膿穢者可愈。如潰久膿穢而身猶大熱不止者,治亦無功。《金鑑》曰:癰疽之得膿如傷寒之得汗。汗出而身反大熱者壞傷寒也,膿出而身猶大熱者壞癰疽也。

癰疽治法

總括

癰疽瘡瘍初起如粟,若麻癢焮痛者,內毒甚也。七日之前形勢未成,不論陰陽均先當灸之,輕者使毒氣隨灸而散,重者拔引郁毒,通徹內外,實良法也。但忌灸處亦宜斟酌,詳後灸法門。灸完即用洗滌湯(見六卷岡字號),洗完上貼膏藥,預防風襲(見六卷淡字號),內服表裡疏解宣濕之劑(均於五卷天地字號內),選而用之。外敷貼沖和、玉龍等膏(見六卷巨字號)。輕症只用神燈照法(詳見後條)。如形勢已成,則當因證施治,平塌者投補劑以益其不足,追毒外出。高腫者不可過於攻伐以傷元氣,恐難潰而難斂。若內熱壅盛,佐以消毒之劑防毒熾。二便秘結者,佐以通利之方,使藏府宣通,方為佳兆。如十日之後瘡尚堅硬,必須用鈹針當瘡頭點破,半月之後膿尚少者用藥筒拔法拔之(其法見後)。但得膿血黏者為順,紫血稀少者為逆。若過二十一日,縱有稀膿,亦難治矣。如已潰之後,腐仍不脫、堵塞瘡口者,用尖利剪刀當頭剪開,使毒管流通,自不如前堵塞,煎豬蹄湯(見六卷岡字號),候腐脫膿盡,內見紅肉時,瘡口塗生肌玉紅膏,外蓋太乙膏(見六卷淡羽字號)。數日新肉頓生,方撒生肌藥(見六卷師字號)。

凡治癰疽,始終宜保養禁忌,不可稍有怠忽。初起慎口腹,謹風寒,免外邪助病也。瘡已潰膿,切忌投以寒涼之藥。患者冬月宜溫室以防風寒,夏月宜開窗以避風暑,雖肌肉長平,瘡口已合,尤當小心調養,免致虛脫暴變。

雜忌

前後忌犯房勞,努力持重。居必靜處,溫涼適中,灑掃宜勤,以闢蟲蟻。忌見僧尼經婦,遠行汗汙,牲畜穢氣,一切熏醃之物;忌食魚腥海鮮、羊羶野味、生冷煎炒、瓜果涼漿,一切辛熱動風之物,大瘡禁半年,小瘡禁一月。

內消治法

經云:發表不遠熱。又云:汗之則瘡已。然惟脈症均實者,斯可用之。若脈症均虛,便當兼補,發渴便閉須急疏行,不可概施表散之劑也。大抵癰疽多因氣血凝結,火毒積熱而成,故以活氣活血、清熱解毒為主,更當詳審部位屬何經絡,即用引經之藥治之,則腫痛自消,肌肉自平矣。

內托治法

凡瘡腫已成,不能突起,即難潰膿。或堅硬不赤而疼,或不疼而膿者清稀,瘡口不合,皆氣血虛也。宜大補氣血、調和榮衛為主,祛毒為佐,加以辛香行其鬱滯,加以溫熱外御風寒,候膿出腫消,氣血充足,腐肉日脫,新肉自生,瘡自斂口而愈。若不補養而誤用寒涼,冰毒內陷,瘡色黑暗,膿多臭穢,腐肉不脫,新肉不生,瘡口懈大,時流敗膿,甚則脈洪氣短,面赤大渴,此真氣虛而難痊矣。

虛實治法

凡治癰疽,不論陰陽表裡、日數遠近,但未見膿時均宜灸之。若焮腫發熱,脈浮而弱者,宜用托裡之藥。脈若浮緊,發熱惡寒,遍身拘急而無汗者,宜用表散之藥。口乾便閉,赤痛腫硬者,宜用下利之藥。焮痛煩躁,口渴舌乾,脈洪飲冷,二便不閉者宜用清解之藥。內膿不出,腐肉堵塞瘡口者,用刀開之(見上總括)。軟漫無膿不能腐潰者,陽虛也,當用溫補藥以生其陽。潰後新肉生遲,形如凍色者,肉冷肌寒也,當加溫熱藥以散其寒。如大汗不止者亡陽也,服十全大補湯以溫陽。自汗四肢厥冷者,裡寒也,服理中、建中等湯加桂枝、附子以祛寒。若潰後肌肉消瘦,膿水清稀而色黃白者,脾虛也;夜不得寐而煩熱者,虛火上炎;瘡口懈大者,脾陽不固也;食少作渴,大便溏瀉者,脾肺虛熱也,以上四證皆以調補脾肺為主,佐以清熱解毒之藥(均於六卷補養方中)選而用之。

灸法門

宜灸

癰疽初起,七日以前開結拔毒非灸不可。瘡痛者宜灸至不痛,不痛者宜灸至知痛。瘡灸著毒處則不痛,灸至好肉則痛,必灸至知痛者令火氣至好肉方止也。灸著皮膚未壞處則痛,灸著毒處則不痛,當灸令由痛以至不痛者,令火氣著毒方止也。凡癰疽發背,頑毒惡瘡、焮腫赤痛,陰瘡漫腫、鶴膝流注,一切腫瘍,欲結末結之時,先打濕竹紙,覆滿瘡上,但看紙先干處便是瘡頭,即點記,去紙灸之。法貴早施,二三日灸之十全九八,四五日灸之十全六七,六七日灸之十全四五(灸法條例詳列於後)。

忌灸

腎俞發忌灸,恐消鑠腎液也。手足指忌灸,皮肉澆薄,灸之恐皮裂肉胬也。頭為諸陽所聚,諸書忌灸,若誤灸之,逼毒入里,令人痰喘上湧,反加大腫。然遇純陰下陷之證、必宜灸之,乃能回陽,但艾炷宜小,壯數宜少,小者如椒粒,少者三五壯而已。若屬半陰半陽之證,仍當忌灸,此處最宜斟酌也。又有元氣素虛之人,瘡不高腫,體倦神昏,脈空虛數而不鼓,此內無真氣以抵擋火氣,若誤灸之,多昏憒而死。

誤灸救逆

麥冬粳米飲 疽證陰瘡固宜艾灸,然或灸之太過,火氣傷心,或頭頂誤灸,引氣上伸,更生大禍。或陽瘡不應灸而誤灸之,致火毒入里,頭頂浮腫,神昏痰壅,吁吁作喘,急服此藥清解火毒。去心麥冬微炒,粳米各一兩,水煎湯,徐徐溫服。

洗藥方 灸後艾疤發時,膿水稠多,此氣血充暢,經絡流通也,其瘡易愈,若灸瘡黑痛,膿汁汙穢,乃火毒盛,煎黃連、薄荷、蔥皮、芫荽湯洗之。

灸法五條

隔蒜灸法 大蒜獨頭者更佳,切片厚分許,著實貼定瘡頭上,曬燥蘄艾去筋與塵,揉搓搗如綿,作堅實炷,或大如赤豆,或小如椒粒。黏蒜片上,用香火點燃,三炷換一蒜片。初灸覺痛者,須灸至不痛而作癢方止。初灸若不痛,當灸至知痛癢方住。不可太過不及,後灸法俱仿此。瘡勢頑大及陰瘡日數多者,恐艾壯不能濟事,當搗爛大蒜鋪滿瘡上,厚一二分,搓爛艾絨排列蒜上,一齊點燃,蒜焦再換,以知痛甚為度。漫腫無頭,先覆濕紙,看先干處即先灸之。如數處先干,即將數處齊灸。若四圍紅腫,中間只現白點如粟,即當白點處灸之。癰疽流注、鶴膝風,每日灸二三十壯,癰疽陰瘡尤宜多灸,當先服護心散(見六卷為字號),以防火氣入內。若灸小兒,先將蒜片置大人手臂上,燃艾候蒜溫時即移放小兒毒上。

生薑片灸法 癰疽瘡瘍頑惡腫毒,用此灸法最為簡便。肥實生薑切片、厚分許貼瘡頭上,照前法點艾炷灸之,姜干再換,以知痛癢為度。漫腫無頭及陰寒塊硬,骨節脹痛,均用大塊生薑刮成熨斗數個,中放艾丸,燃火令熱,輪流熨之,姜干再易。

豆豉餅灸法 癰疽諸瘡已潰未潰皆宜。好豆豉搗研如泥,醋調作餅厚三分,隨瘡大小貼定,點艾如法灸之。已有瘡孔則留孔在外,餅貼周圍,列艾數炷,一齊點燃,灸令瘡內知熱即去。又火日灸三次,但看瘡口出汗,自易收功。

黃蠟灸法 凡癰疽、發背、頑惡諸瘡,先打濕灰面搓成條,盤腫根腳上,作圈高寸余,著實貼皮上,如井口形,圈外又圍布條數重,以隔火熱,後方削碎黃蠟屑子,鋪放圈內,厚三四分,次用漏鐵瓢盛炭火,懸在圈上烘至蠟溶化盡,再添蠟屑灸之,以井滿為度。皮不痛者毒淺,須灸令知痛;皮痛者毒深須灸至不痛方去火瓢,井內噴水少許,待冷將井端起,但看蠟底色青方是毒出,初起灸一二次即消,已成者灸二三次即潰。癰疽潰久不斂,四圍頑硬者,即如前法作圈罩滿腫根之上,削蠟屑鋪內灸之,令蠟溶化滲入孔內愈深愈妙,其膿自化,口亦易斂。

附子餅灸法 主治潰瘍,氣血均虛,不能收斂,或風寒外襲,氣血結滯。生附子搗如泥,醋調作餅,厚三分,隨瘡大小連口蓋貼,上列艾炷,一齊貼燃灸至瘡內知熱,勿令作痛,日灸數次,以瘡口紅活為度。

灸後調養

《內經》曰: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從之,壅遏而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則肉腐為膿。蓋毒原本於火,然與邪氣相搏,毒郁不宣,故以艾火,蒜片之類灸之,開結散毒,以移深居淺也。但灸後須謹避風寒,慎其起居,養其氣血,凡喜怒憂思悲恐驚勞不可過極。內和情志,外禁發物,一切生冷、醇灑煎炒、厚味均不可食,飲茹蔬淡亦宜適中,則脾胃調和,氣血充而毒自化矣。

砭法門

砭法宜忌

《內經》云,刺皮毋傷好肉謂砭。破其皮令惡血出泄,切忌太深刺傷好肉也。凡癰疽紅腫光亮遊走不定,及赤遊丹、紅絲疔、時毒走散,瘀血毒腫皆宜砭。

砭法一條

磁針砭血法 取細料磁器擊碎,選有鋒芒者一塊,劈開作筷頭夾住,留鋒芒在外,以紮緊用二指輕捉筷梢將磁針對患處半分許,再用重筷一根,頻敲筷頭,啄遍毒去,令皮破血出,拭淨以藥敷撒,次日腫未全消再量砭之,以腫消紅散為度。

針法門

針法總括

《內經》云:癰氣之瘜者,當以針開、除去之。又云:鈹針未如鋒銳以取大膿,其輕重疾徐自有一定,在人心度量用之,不可亂施。蓋皮薄針深反傷好肉,肉厚針淺毒又難出。大抵腫高而軟者,毒在肌肉,宜針四五分;腫下而堅者,毒在筋脈,宜針六七分;腫平肉色不變者,毒附於骨也,宜針入寸許。若毒生背腹脅肋等處,宜用扁針,針入以防透膜。針既透膿,視其瘡口必有膿溢如珠,斯時欲大開口,則將針斜出;欲小開口則將針直出。所謂逆而奪之,順而取之也。凡針後隨以綿紙捻蘸元珠膏(見六卷潛字號),插孔內度之,使膿會齊,良久取出,日上太乙膏(見六卷淡字號),四圍敷烏龍膏(見六卷闕字號),元氣虛者必先補而後針,大膿一出則諸症悉退。再者,用針貴及其時,不可太早,亦不可太遲。如十日之間,瘡尚堅硬者,用鈹針當瘡頭點破;半月後不作膿腐者,用鈹針品字樣刺開三孔。不問深淺以知痛為度,隨用後拔法割疔(見四卷疔門)。

針法淺深

凡瘡毒既已成功,則當托其膿,膿已成熟則當用針開通,此一定之法也。然必須驗其膿之生熟、淺深、上下而針之。如輕按熱甚便痛者,有膿且淺且稠也;重按微熱方痛者,有膿且深且稀也;按之陷而不起者,膿未成;按之軟而復起者,膿已熟(余法詳前辨膿門)。凡有膿即當針,淺者三四分,深者五六分,毒附於骨或針寸許或八九分,惟在醫者以意消息。針宜順下,最要及時。膿未熟,而早針之,氣血反泄;膿熱透,而不針之則腐潰益深,瘡口難斂。若膿深而針淺,內膿不出,外血反泄,膿淺而針深,內膿雖出,良肉受傷。元氣虛者宜先補後針以送毒出外,前後且無怯弱之症也。至若瘡之大小淺深,有宜鈹針、扁針、三稜、員利等針,宜於後九針篇選用。

針法宜忌

膿熟固宜針,其淺深次第,前篇已詳言之矣。然亦有忌用針者,如氣癭臃腫而綿軟不痛,血癭焮腫而內累成塊,血瘤軟硬間雜紅絲糾纏,骨瘤疙瘩疊起,推之不移,以及頑毒紫硬,痰氣結核,陰分瘰癧之類,骨節近筋之處,冬月閉藏之時,皆忌用刀針。若誤用之,血出不止、口不得斂而立危矣。又有氣虛之人,不能勝毒,膿成而疼痛倍增,難任刀針者,服乳香黃耆散托之,令其自潰(方見五卷地字號);或婦女下部諸瘡膿熟不便用針者,但服透膿散托之令其自潰(方見六卷為字號);或老人,小兒,瘡膿已成畏用針者,用白丁香即雄麻雀糞,白粒尖圓者,唾津調成膏,實貼瘡頂,良久自潰,此數法皆可代刀針也。再者風雨晦明,人之氣血即凝滯而不調,大飢者氣虛,大渴者液少,大醉者氣亂,新飽者氣盛,大怒者氣逆,大勞者氣乏,大驚者氣散,凡此時候皆忌用針灸也。

《靈樞·九針論》:「帝曰:……,敢問九針焉生?何因有名?岐伯曰:九針者,天地之大數也,始於一終於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時,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風,九以法野。」「九針者,聖人起天地之數,始於一而終於九。」「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黃鐘數焉,以針應數也。」而人之身形亦應之,皮應天,肉應地,而脈應人,筋應時,聲應音,陰陽應律,齒面目應星,氣應風、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九野,此天人相通之道也。故一針皮、二針肉、三針脈、四針筋、五針骨、六針調陰陽、七針益精、八針除風,九針通九竅、除三百六十五節氣各有所主也。

九針篇

九針圖說

鑱針式 《經》之一曰:「鑱針者,取法於巾針,去末寸半,卒銳之,長一寸六分。」鑱者銳也,卒者尾也,謂此針長一寸六分,上去末寸半,下只留一分之鋒,飲淺刺之,不令深入也。(按:鑱針即今之箭頭針,略小者名瓜子針、亦名扁針。凡邪熱諸毒生在頭項,背、腹脅肋空軟之處,若深刺之有傷陽氣,且恐透膜,故此針只留鋒分許、淺淺刺之,使膿出而正不傷也。)

圓針式 《經》之二曰:「圓針者,取法於絮針,筩其身而卵其鋒,長一寸六分。」筩身卵鋒者,謂身直如竹筒,末鋒圓如卵殼之銳也。(按:圓針即絮針也。今多以紋銀簪腳磨取圓鋒,長分許代用。凡邪氣在分肉之間,刺之利導分肉,能使邪氣行而不傷於肌肉之正氣也。)

鍉針式 《經》之三曰:「鍉針,取法於黍粟之銳,長三寸半。」黍粟之銳者,圓而大,利於用補者也。(按,鍉針之鋒如黍粟之銳,主治邪在脈中、不欲深入只按脈以候氣至,刺脈中之邪氣,使獨出也。若深按陷至肌肉、氣雖出而肌肉之正氣必傷矣,但外科鮮有用此針者。)

鋒針式 《經》之四曰:「鋒針,取法於絮針,刃三隅、長一寸六分」。其上去八分,下留八分,刃三隅者,蓋直壯而銳,可以泄熱出血也。(按:鋒針即今三稜針也。)主刺時氣、溫、熱、瘤邪。凡發於經絡中壅痼不解之病,此針鋒利,刺以泄熱出血,使經絡開通,榮衛調和而壅痼之疾愈矣。癰疽膿深、瘡勢浩大者宜之。

鈹針式 《經》之五曰:「鈹針,取法於劍鋒,廣二分半,長四寸。其必廣二分半,長四寸。」末如劍鋒者,取其能開通也。(按:鈹針之鋒末如劍者,主刺寒熱相搏,或邪氣鬱於榮衛,凝滯不通發為癰疽,其膿已成,用此開之,以取大膿。大膿泄則陰陽和而癰疽愈。)

圓利針式 《經》之六曰:「圓利針,取法於犛針,微大其末,反小其身,長一寸六分。」取法於犛者以其毛之剛強細健、可稍深也。(按:圓利針尖,其形如犛,圓而且銳,主治虛邪客於經絡而為痹痛、走注歷節等症,以此刺之則經絡流通,虛邪自去矣。)

毫針式 《經》之七曰:「毫針,尖如蚊蟲啄,取法於毫毛,長一寸六分。」其必尖細。蚊蟲啄者,取其微細徐緩也。(按:毫針形小而尖,今多以縫衣布針,棉扎筷頭代之。凡邪客經絡而為痛痹,及喉瘡乳蛾、口舌諸症,邪氣浮淺之在絡者,用此刺令出血。)

長針式 《經》之八曰:「長針,取法於綦針,長七寸,」為其可以取深邪遠痹也。(按:長針即今環跳針也,市藥家用藥煮針,治虛邪深入,內舍於骨解腰脊節腠之間,能取深遠疼痛之邪也。)

大針式 《經》之九曰:「大針,取法於鋒針,其鋒微圓,長四寸,尖形如挺,粗而且巨,可以泄通機關也。(按:大針即古之燔針也。凡周身淫邪、或風或水溢於肌體、留而不能過於關節,壅滯為病者,以此刺之,使關節利,大氣通,則淫邪壅於經絡、風虛腫毒傷於肌體者,皆可除也。)

古之分寸與今不同,又當酌量。《金鑑》曰:九針本於《靈樞經》,大小長短之法無有異也。但細玩經中九針之用,凡所取者皆言有餘之實邪,則針之不宜於治虛也,從可知矣。(按:《靈樞經》為刺灸家鼻祖,行針次第、手法、取穴、分寸,後賢推衍詳盡,今精其術者,蓋亦寡矣。大抵外科針膿,但隨其瘡之大小深淺而用之,如鑱針、圓針、鍉針、鋒針、鈹針、毫針,醫師皆當預備也。

造針法

造針當用馬嚼環鐵。以馬屬午,午為火,火剋金,取剋制之義也。若以赤金、紋銀製針,用之更佳。其煅煉之法,將鐵絲或金銀絲入火煨紅,大小長短照前圖式,如法造成,次以蟾酥塗針上,入火烤乾,再塗再烤,如此三次,乘熱插人臘肉皮之裡、肉之外,方將後煮針藥煎滾,把針連臘肉投入內,封罐口煮至水乾,待冷取針插黃土中,插百餘下以去火毒,令針光圓。古法不用尖鋒,今瘍醫以純鋼造針,蕩起鋒芒,用麻油煮過,針瘡最便利。大抵針瘡之法妙在膿隨針出,而寂然無所知覺也。

煮針藥方

麝香(五分) 磁石(一兩) 膽礬(一錢) 丁香 石斛 硃砂 沒藥 鬱金 北細辛 穿山甲 甘草節(各三錢) 共銼細,入長身瓦罐內,用水三碗,先煎滾,次將所造諸針連臘肉投入,封口煮乾。取針拆黃土去火毒,拭乾,綿細包裹,細竹筒中,封口收藏。要針快利,用細粒石唐湯,隨蘸麻油。

煮針麻藥

川烏、草烏、甘遂、甘草(俱用生的,等分),切碎,入瓦罐內,將諸針倒插藥,用水淹滿封口煮至水乾。大針用竹筒謹收,小針則放鵝瓴筒內,黃蠟塞口,勿令泄氣方效。此藥煮刀針,任其針割不甚疼痛,且御風寒。凡挑痘疔,用此最妙。凡用刀割取箭頭及疔瘡惡毒,刀亦宜煮,再用外敷麻藥(見六卷河字號)。

逐日人神所在不宜針灸

初一足大趾,初二在外踝,初三在股內,初四在腰,初五日在口,初六日在手,初七日在內踝,初八日在腕,初九日在尻,初十在腰背,十一在鼻柱,十二髮際,十三在牙齒,十四日胃脘,十五在遍身,十六在胸,十七在氣衝,十八在股內,十九日在足,二十在內踝,二十一手指,二十二在外踝,二十三足股肝,二十四手陽明,二十五足陽明,二十六日在胸前,二十七在兩膝,二十八在下陰,二十九日膝脛,三十日在足跗。

十二時人神歌

子踝醜腰寅在目,卯面辰頭巳手屬;午胸未腹申在心,酉背戌頭亥股續。

十干日忌針灸

甲不治頭乙耳喉,丙肩丁背與心求;戊己腹脾庚腰肺,辛膝壬當腎脛收;癸日不宜針手足,十干不犯永無憂。

九宮尻神歌

尻神圖

尻神所在有根由,坤內外踝聖人留;震宮牙腨分明記,巽位還居乳口頭;中宮肩骨連尻骨,面目背從乾上游;手膊兌宮難砭灸,艮宮腰項也須休;離宮膝肋針休下,坎肘還連肚腳求;醫師若曉尻神訣,針灸無乖效可圖。

照法門

神燈照法

凡癰疽初起,七日前後最宜照法,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潰,不發者即起發,不腐者自腐。其法,將神燈照條用麻油浸透點燃,離瘡自外而內周圍徐徐照之,須以火頭向上,藥氣易入,毒隨火解不致侵臟腑。初次只照二三條即住,後次漸漸多照一二條,雖瘡勢漸消,仍每日照數次,但照完即用敷藥。連四圍根腳箍住,藥乾洗去再照、再敷,以愈為度。如初潰,瘡口有膿,或瘡口乾澀,均煎豬蹄湯洗淨(見六卷岡字號),如法照之,照完上貼萬應膏(見六卷淡字號)。若潰久膿盡,不必用照法。

神燈方法

硃砂、雄黃、血竭、沒藥(各二錢)、麝香(三分),共研極細。多裁紅綿紙條,長七寸寬七分,中間折縫,裹藥三分搓成條子,麻油浸透,依前法照之。

烘法門

桑柴火烘法

凡癰疽初起腫痛,重若負石,堅而不潰者,烘之能解毒止痛,消腫散瘀,毒水一出即能內消。若潰而不腐,新肉不生,瘀痛不止者,烘此助陽氣、散瘀毒,以移深居淺。但桑柴火力甚猛,宜用於未潰之先,以生髮陽氣,速潰速腐。若已潰之後,或瘡口寒冷,或天氣嚴寒,或肌肉生遲者,亦須烘之,使肌肉常暖。烘後,敷貼之藥忌用寒涼。

桑柴火方法

曬乾桑木或桑根、桑枝,劈如拇指大,長九寸,燒燃一頭吹熄火焰,將炭火向患處烘之,火盡再換。每次烘三四枝,每日烘三四次,此古法也。

新法取桑柴,燒成紅炭,用漏瓢盛炭懸患上,自四圍烘至瘡口,或高或低以瘡內知熱為度,每日烘數次,候腫潰肉腐方住。

拔法門

藥竹筒拔法

凡癰疽發背一切陰瘡,瘡勢已成,半月前後不甚起發,內膿至深,外不即潰,形勢堅硬,如負重石,及毒內潰,侵傷好肉,致生煩躁。此筒拔之,令毒膿得門路而出。先煎後藥煮成竹筒,次用鈹針當瘡頂一寸之因品字樣刺開三孔,深半寸或七八分,量其高下,乘熱取藥筒合瘡孔上,以手捺緊,自然吸住,良久拔出膿血,紅黃鮮明者順而易治;紫黑者逆而難治。

煮竹筒方法

羌活、獨活、蘇葉、艾葉、白芷、甘草、石菖蒲(各五錢),連須蔥(二兩)切碎,入鍋用水十碗煎開滾。預裁成嫩竹筒一個,長七寸,徑口寸半,一頭留節,刮去青皮,筒厚分許,靠節鑽一小孔,以杉木啄塞之,放藥鍋內煮數十沸。取鍋放病人前,針後乘熱將筒口合在瘡孔上,按緊,自然吸准。候片時藥筒已溫,拔出杉木塞子,其筒易落,外貼膏藥,勿令受風。如膿血不盡,次日再煮竹筒,仍按舊孔如法再拔。此治陰瘡擠膿不受疼之良法也。如陽瘡焮腫膿熟,則不必用此法。再有酒壺拔法,主治瘋狗傷,升筒拔法主治乳房痛,俱分載本症。

蒸法門

牛皮膠蒸法

凡癰疽痔漏頑惡臁瘡,久潰不斂,如法蒸之。牛皮膠(一兩),水熬稀稠得所,厚攤綿紙上,每剪一塊敷貼瘡口,次用酸醋煮麻布一塊,乘熱罨放膠紙上蒸之。稍冷再換一塊,輪流煮熱罨放,蒸至瘡內覺癢,膿水出盡,預煎貫眾湯乘熱洗去膏紙,外貼萬應膏(見六卷淡字號)。次日照前法蒸洗,直至膿盡瘡干為度。

烙法門

火針烙法

凡癰疽、流注經久不消,內潰不痛,用此烙法。造火針二枚,其形一樣,扁如筷粗,頭圓,長七寸。用時均蘸麻油放炭火上燒紅,先取一枚頂瘡頭近下,針入向軟處烙之,一烙不透。再取一枚再烙,必得膿水,不假手按而自流出,方搓綿紙燃子,隨烙口深淺插入,分開余燃,上貼萬應膏。此古法也,恐患者著驚,因制後法代之。

陽燧錠法

蟾酥、硃砂、川烏、草烏、殭蠶(每味另研細末,各稱五分),拌作一處。又研硫黃(一兩五錢),置銅勺內微火燉化,次投前藥末攪勻。再預研麝香(一分),冰片(一分)

和入,乘熱傾濕磁盤內,作速蕩轉成片,將磁器收藏。用時取藥瓜子大一塊,要上尖下平,灸處先搽紅棗肉黏藥在上,以燈心蘸油燃火淬藥錠上,灸五壯或七壯。灸畢即食醋半杯,候起小泡時,用線針串破,放出黃水,上貼膏藥。

一治風氣痛,先用小竹筷按骨縫間尋的痠痛處,以墨貼記,如法灸之。

附法

雷火神針 凡風寒濕毒襲入經絡,漫腫無頭,皮色不變,筋骨重痛,起坐艱難,不得安臥,及附骨、咬骨等疽,初起寒熱往來,隨後筋骨脹痛,不熱不紅,漫腫無頭,二三日內用此通行經絡。若系陽瘡,焮腫赤熱者忌用此針。

制神針法

細切公丁香(六分)和麝香(二分),入乳缽內擂極細末,搓熟祈艾(三錢)包裹藥末,揉令極勻,鋪放夾紙上,卷作筒子如指頭大,著實推緊。臨用先疊草紙七層隔腫痛處將藥針點燃,一頭按在紙上,以針捺實,藥氣自入,待痛住方起針,甚者再針一次,數日後外發火瘡,其患自愈。

消腫火針 凡魚口、便毒、橫痃、冷疔,形勢已成,頑腫木痛,不潰不消,針之引毒出外。取大布針二口,劈開竹筷夾住兩針,相離分許,用線紮緊,點桐油燈,多放燈心,將針嘴蘸油燒紅,對著瘡頂針入三四分,拔出針來,或出血、出膿,以棉拭淨,上貼膏藥,忌敷寒涼,數日自消。熱瘡忌用。

祛寒火針 凡陽虛之人,被風寒、痰濕攻衝頭腦,頭額眉稜痠疼苦痛,皮骨均冷,畏風喜熱,或嘔痰涎,脈牽強跳動,脹、麻木,及各處風濕寒痰、流注腫痛者,效。圓針,如無即用銅銀簪腳,將尖上磨起鋒芒約半分,剪綿紙條寬八分長一尺,搓緊作捻,從針尖纏起緊繫數重,余捻纏上。點桐油燈一盞將針捻蘸油點燃,從頭兩旁起針,遞上頭中,手法要輕重得宜,不稀不密,且要快迅,針滿痛處為度。針後頭上癢如蟲行是其驗也。忌沾水。若針婦人,當以濕手巾隔其頭髮,若針背膊等處皆自周圍針起,團團針至頂中,針後良久方可敷藥。

凡陽旺氣實,色赤焮腫,皆忌火針。

辨井滎俞經合原

所出為井,井者如水之出也。所流為滎,滎者如水之流也。所在為俞,俞者如水之注也。所行為經,經者如水之行也。所入為合,合者如水之會也。所本為原,原者如水之源也。此十二經穴名也,而手足陽經有原穴,手足陰經無原穴,陰之俞穴即陰之原穴也。

穴道門

總括

《靈樞經》為刺灸家鼻祖,其文精微詳盡。《銅人一圖》星羅棋布,《甲乙》、《千金》等書闡其意旨。然精斯術者恆不易得,何也,誠以經脈流行、交會、支別、過接之際,與夫井滎俞經合原等穴,毫釐一差,千里遂謬,非窮究博考、口傳心授,鮮能得其奧義。近世惟天心奇穴,猶有得其傳者,其他未之嘗聞。今取靈樞各家之書,精研詳究,考其分寸,明其行列,舉周身要穴繪圖立說於左,俾學者易於通曉,然後玩味九集刺灸全書,自有融會貫通之妙矣。

頭面喉肩正面要穴圖

胸腹前陰正面穴圖

腦後肩項背面要穴圖

背腰後陰背面要穴圖

手正面三陰要穴圖

手太陰肺經,穴起大指內側少商穴,行三陰之上,上貫肩井;手厥陰心包絡,起中指甲端中衝穴,行三陰之中,上至天泉;手少陰心主,穴起小指內側少衝穴,行三陰之下,上至極泉。

手正面三陽要穴圖

手陽明大腸經,起次指甲端商陽穴,行三陽之下,上接肩俞;手太陽三焦經,起四指外側關衝穴,行三陽之下,上接天髎;手太陽小腸經,起小指外側少澤穴,行三陽之下,上接曲垣。

足內面三陰要穴圖

足厥陰肝經,起大趾聚毛處大敦穴,行三陰之前,上接曲骨;足太陰脾經,起大趾內之側隱白穴,行三陰之中,上接衝門;足少陰腎經,起於足心窩內湧泉穴,行三陰之後,上接橫骨。

足外面三陽要穴圖

足陽明胃經,起足中趾外側厲兌穴,行三陽之前,上接髀關;足少陽膽經,起第四趾外側竅陰穴,行三陽之中,上接環跳;足太陽膀胱,起足小趾外側竅陰穴,行三陽之後,上接會陽。

辨奇經八脈穴道

任脈任於前,穴起會陰,自曲骨循腹上至承漿而終。督脈督於後,穴起會陰,自長強夾脊貫頂至齦交而終。衝脈居中,其氣上衝,穴起會陰,在橫骨循腹之左右二行至幽門而終。三脈一源而三歧,異名而同本。帶脈猶身之束帶,起於少陽帶脈穴,環繞五樞、維道,經所謂回身一周。陽蹻起足外踝申脈穴,從外股,會季脅,歷肩髃、巨骨、臑俞上面,地蒼、承泣,入睛明穴而終。陰蹺起足內踝然谷穴,從內股循陰入胸腹,上咽歷顴至睛明穴而終。陽維起足外踝金門穴,從外股循背肩項旁面上頭後至啞門穴而終。陰維起足內踝築賓穴,從內股循腹至乳斜入結喉,上至廉泉穴而終。此專言奇經穴道部位也,若八脈循行詳九集刺灸門。

骨度門

頭面胸腹前陰骨度名位

頭,人身之首,諸陽所會也。腦,俗名腦漿,頭骨之髓也。巔,俗名天靈蓋頭,頂骨也。囟,巔前骨陷未合曰囟門。面,凡居頭之前皆名曰面。顏,乃額前眉目間之主名。額,兩眉之上,又曰顙、曰顱。頭角,額兩旁稜處之骨也。鬢骨,即兩邊太陽之骨也。眼目,在眉下司視之竅也。眼胞,目上下外衛之胞也。目綱,又名睫,兩瞼開合處。內眥,近鼻眼角又名大眥。目珠,俗名眼睛,黑白二種。外眥,近鬢眼角,又名小眥。目系,眼睛入腦之內系也。眼眶,眼胞外四圍之骨也。䪼骨,居顴內載目之眶骨。眉稜,兩眉蓋目之眶骨也。鞍骨,即印堂下之山根也。鼻,司臭之竅,界骨曰鼻柱。准,鼻盡處曰準頭,旁曰翅。頄,鼻旁近生門牙之內骨。顴,目下面旁高起之大骨。耳,司聽之竅,耳門曰耳蔽。頰,耳前顴側面兩旁之稱。顑,口旁頰前軟處,俗名腮。曲頰,如環形頰車尾鉤也。人中,鼻下不唇上,穴名水溝。頰車,總載下齒能嚼諸物。口,司言與食之竅,旁曰角。吻,口之四圍露出活肉也。唇,外以蔽齒上,穴曰齦交。頤,口之角後,腮下軟肉也。頦,下唇末處,俗名下巴殼。頷,結喉上,橫垂之軟肉也。齒,口齦所生之骨,俗曰牙。有門牙槽牙,上下盡根等牙。舌,司味之竅,其根曰舌本。懸壅垂,在上齶,俗名小舌。咽,進飲食之路,居喉之後。頏顙,上齶二孔分氣之竅。喉,通聲息之路,居咽之前。又曰:右為氣喉,左為食咽。喉嚨,即喉也,太陰肺之系。嗌,即咽也,足陽明胃之系。會厭,覆喉管之上竅,似皮似膜,發聲則開,咽食則閉,故為聲音之戶也。結喉,喉之管頭也,瘦人多外見頸前,肥人則陷於肉內。胸,缺盆下腹之上有骨之處也。膺,胸前兩旁高起之處也。臆,俗名胸膛,胸骨肉也。𩩲骭,胸之眾骨總名也。乳,膺上突起兩肉,上結有頭也。鴟尾,即蔽心骨,其質肥軟。腹,胸膈下曰腹,肚臍下曰少腹。膈,胸下腹上界內之膜也。臍,人之初生胞蒂之處。毛際,小腹下橫骨間叢毛之際也。篡,橫骨之下,兩股之前,相合共結之凹也,前後兩陰之間中下極穴,即會陰穴,男女陰氣之所也。任督沖,三脈皆從此起。下陰,雌雄二器之總名,男為腎囊、腎莖,女為陰戶、子宮。睪丸,腎囊中之兩丸也。

腦後項背腰臀骨度名位

腦後骨,在百會穴後俗名腦勺。枕骨,腦後骨下骨隆起,其形不一。完骨,枕骨下兩旁之稜骨也。頸項,頸之莖又曰頸,在側;項在後。頸骨,兩旁肩骨上際之骨也。項骨,頭後莖骨之上,三節圓骨也。背,後身大椎下,腰以上之通稱。膂,夾脊骨兩旁之肉也。脊骨,即膂骨,俗名脊梁骨也。胛,腰下兩旁髁骨上之肉也。腰骨,即脊骨十四椎下,十五、十六椎間,尻上之骨也,其形中凹,上寬下窄,方圓二三寸,兩旁四孔,下接尻骨之上際。尻骨,腰骨下,十七椎,十八椎,十九椎,二十椎,二十一椎,五節之骨也。下四節紋之旁,左右各四孔,骨形內凹如瓦,長四五寸,上寬下窄,末節更小,形如龜尾,名尾閭,又名骶端、橛骨、穹骨。在肛門後,其骨上外兩旁形如馬蹄,附著兩髁骨上端俗名髖骨。臀,胛下尻旁之大肉也。肛,大腸之下口也,下接長強穴。

側身腋下脅肋骨度名位

歧骨 凡骨之兩叉者皆名歧骨,手足界骨之通稱也。

臑 即肩膊下內側,對腋處之高起軟白骨,臑之上端接肩髃。

腋 俗名胳肢窩,在肩之下、脅之上際也。

脅 乃腋下至肋骨盡處之統名。

胠 統脅之總名也。肋,脅上單條骨,俗名硬肋。

眇 脅下無肋骨空軟處也。

季脅 俗名軟肋,脅之下小肋骨也。

兩手肩臂腕指骨度名位

上橫骨 在喉前宛宛中,天突穴外,小灣橫骨旁,接拄骨之骨也。

拄骨 俗名鎖子骨,在膺上缺盆之外,內接上橫骨,外接肩解也。

肩解 肩端之骨節解縫處也。

髃骨 俗名肩頭、肩端之骨也,即肩之胛頭臼之上稜骨,其臼接臑上端,其外曲捲。

翅骨 肩後之稜骨也,其下稜骨在背肉內。

肩胛 俗名肩膊即髃骨之末,成片板骨也。

臂 上身兩大支之通稱。俗名胳膊,古名曰肱。

肘 肱中節上下骨交接處也。肘下之骨曰臂骨。

臂骨 在肘下有正輔二骨,輔骨在上,短、細偏外;正骨在下,長、大偏內。

腕 其骨節彎屈居臂骨、掌骨交接之界,當外側之骨,又名銳骨,高骨。

掌骨 手之眾指之本也,掌之眾骨名壅骨,合湊成掌,非塊然一骨也。

魚 在掌外側之上,其形隆起如魚,故謂之魚也。

手上體所以持物也,掌中曰手心,掌外曰手背。

指骨 大指名巨指,次名食指,中名將指,四曰無名,五名小指,其指節承交處,皆有碎骨筋膜聯絡。

爪甲 手指之甲也,足趾同。

兩足股膝踝趾骨度名位

下橫骨、髁骨、楗骨 下橫骨在少腹下,其形如蓋,又名蓋骨,骨左右二大孔;上兩分出向後之骨首如張扇,下寸許附著於尻骨之上,形如馬蹄之處名曰髁骨;下兩分出向前之骨末如楗柱在於臀內。名曰楗骨,楗與尻骨,成鼎足之勢,為坐之主骨也。

交骨、髖、機、髀樞 婦人交骨即蓋骨,向前兩分之處其骨面名曰髖;俠髖之臼名曰機,又曰髀樞,外接股髀骨,即環跳穴處。此一骨五名也。

股 下身兩大支之通稱也。

膝 大腿、小腿中節上、下交接處也。

髀骨 膝上之大骨也,上端如杵接於髀樞。下端如錘接於胻骨。

胻骨 膝下臁脛骨也,俗名臁脛骨。其兩根在前者名成骨,又名骭骨,形粗、膝外突出之骨也;在後者名輔骨,形細、膝內側之小骨也。

伏兔 髀骨前膝之上,有肉突起似伏兔也。

膝解 膝之節解也。

臏骨 膝上蓋骨也。

連骸 膝外側二高骨也。

膕 俗名腿凹,膝後屈處也。

腨 膝下腿肚也,俗名鯰魚肚。古名膻。踝骨,胻之下,跗之上,兩旁突出之高骨。在外為外踝,在內為內踝。

足 下體所以趨走也。腳板曰踵,踵中曰足心。後根曰跟骨。

跗骨 足背也,一名足跌,足趾本節之眾骨也。

趾 與指同名,趾者別於手指也。其大趾之本節後內側圓骨,名核骨。三毛,足大趾爪甲後,為三毛。毛後,橫紋為聚毛,大敦穴處也。

以上專言骨度名位,其周身分寸,針灸次第,詳見九集刺灸全書。

藏府門

藏府圖考

手太陰肺藏

經曰:「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其形四垂附著於脊之第三椎,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次行諸藏之氣為藏之長,為心之蓋,是以常多氣少血。《難經》曰:「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主藏魄。」《中藏經》曰:「肺者生氣之原,乃五藏之華蓋。」張介賓曰:「肺葉白瑩,謂為華蓋,以覆諸藏,虛如蜂窠,下無透穹,吸之則滿,呼之則虛,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濁之運化,為人身之橐囊。」

手少陰心臟

經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曰,「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著脊之第五椎。其合脈也,其榮色也,開竅於耳。」又曰:「開竅於舌。」又曰:「是經少血少氣。」《難經》曰:「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張介賓曰,「心象尖圓,形如蓮蕊,其中有竅,多寡不同,以導引天真之氣。下無透穹,上通乎舌,共有四系,以通四藏。心外有赤黃脂裹,是為心包絡。心下有膈膜與脊脅周迴相著,遮蔽濁氣,不致上熏心肺,名曰膻中。」

手厥陰心包絡

張介賓曰:「心包一藏,難經言其無形。」滑壽曰:「心包一名手心,主以藏象,校之在心下橫膜之上,豎膜之下,其與橫膜相黏而黃脂裹者心也。脂𫆳之外有細筋膜如絲,與心肺相連者心包也。凡言無形者誤矣。」是經多血少氣。《靈蘭秘典論》有十二官,獨少心包一官,而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二名句。今考心包藏居膈上,經始胸中,正值膻中之所位居。相火代君行事,實臣使也。此一官即此經之謂歟。

足太陰脾臟

《難經》曰:「脾重二斤三兩,廣扁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藏。」主藏意與智。《中藏經》曰:「脾主消磨五穀,養於四旁。」經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又曰:「諫議之官,智周出焉。」又曰:「形如刀鐮,與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俞當十一椎下,間聲則動,動則磨胃而生運化,其合肉也,其榮唇也,開竅於口。」又云:「是經常多氣少血。」

足少陰腎臟

《難經》曰:「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主藏精與志。《中藏經》曰:「腎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經曰:「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又云:「腎附於脊之十四椎下,是經常少血多氣,其合骨也,其榮發也,開竅於二陰。」張介賓曰:「腎有兩枚,形如豇豆,相併而曲附於脊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外有黃脂包裹,各有帶兩條,上條繫於心,下條起脊下大骨,在脊骨之端,如半手許,中有兩穴,是腎帶經過處,上行脊髓至腦中,則連於髓海。」

足厥陰肝臟

《難經》曰:「肝重二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肝之為藏,其治在左,其藏在右脅右腎之前,胃著脊之第九椎。經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又曰:肝居膈下,上著脊之第九椎下。是經常多血少氣。其合筋也,其榮爪也,主藏魂,開竅於目。其氣上絡心肺,下亦無竅。

手太陽小腸

經曰:「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又云:小腸後附於脊前,附於臍上,左迥疊積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難經》曰:「小腸重二斤十四兩。」(按:小腸俞卻在大腸俞之下。)經又曰:小腸上口在臍上二寸近脊,水穀由此而入腹,下一寸外附於臍,為水分穴。當小腸下口至是,而泌別清濁,水液滲入膀胱,滓穢流入大腸。是經多血少氣。

手少陽三焦

經曰:「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又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氣也,號曰中清之府,總領臟腑榮衛經絡之氣也。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矣,其於周身灌體,和內調外,榮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於此也。是經少血多氣。

手陽明大腸

《難經》曰:「大腸重二斤十二兩,肛門重十二兩。」張介賓曰:名迥腸者,以其迥疊也。名廣腸者,即迥腸之更大者。名直腸者,又廣腸之末,節下連肛門者也。經曰:「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又曰:迥腸當臍左回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又云:廣腸附脊以受迴腸乃出滓穢之路,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是經多氣少血。

足太陽膀胱

經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又云:膀胱當十九椎,居腎之下,大腸之前,有下口無上口,當臍上一寸水分穴處,為小腸下口,乃膀胱上際,水液由此別迴腸,隨氣泌滲而入。其出入皆由氣化。入氣不化則水走大腸而為泄瀉,出氣不化則閉塞下竅而為癃腫也。是經多血少氣。

足少陽膽府

經曰:「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是經多血少氣。又曰:「凡十一藏皆取決於膽。」《中藏經》曰:「膽者清淨之府,號曰將軍,主藏而不泄。」

足陽明胃府

張介賓曰:胃之上中名曰賁門,飲食之清氣從此上輸於脾,肺宣布於諸脈。胃之下口即小腸上口,名曰幽門(按:幽門穴,卻在上。)《難經》曰:「胃重二斤二兩。」是經多氣少血。經云:「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又云:「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又云: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

手太陰肺臟

手少陰心臟

手厥陰心包絡

足太陰脾臟

足少陰腎臟

足厥陰肝臟

手太陽小腸

手少陽三焦

手陽明大腸

足太陽膀胱

足少陽膽府

足陽明胃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