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門
臨產
《金鑑》曰:妊娠月足臨產,腹內如覺動轉疼痛,須要安詳,莫自慌亂,舒體仰臥,時時緩步,使兒身轉正,靜以待之,至其生育之時,自然順生,不用忙也。
《達生編》六字真言:一曰睡,二曰忍痛,三曰慢臨盆。
初覺腹疼,先自家拿穩主意。要曉得此是人生必然之理,極容易之事,不必驚慌。但看疼一陣不了又疼,一連五七陣,漸疼漸緊,此是要生,方可與人說知,以便伺候。若疼得慢則是試疼,只管安眠穩食,不可亂動,此處極要留心著意乃是第一關頭,不可忽略。若誤認作正產,胡亂臨盆,則錯到底矣。
此時第一要,忍痛為主。不問是試疼、是生產,忍住痛照常吃飯睡覺,疼得極熟,自然易生,且試痛與正生亦要痛久,看其緊慢,方辨得清。千萬不可輕易臨盆坐草,揉腰擦肚。立要穩立,坐要正坐,不可將身左右擺扭。須知此處要自家作主,他人代替不得也。
此時要養神借力為主,能上床安睡閉目養神最好。若不能睡,暫時起來,或扶人緩行,或倚桌站立片時。痛若稍緩,又上床睡。總以睡為妙法,但宜平枕仰睡,使腹中寬舒,小兒易於轉動。且大人安睡,小兒亦是睡下,轉身更不費力。蓋大人宜惜力,小兒亦宜惜力,以待臨時用之。
無論遲早,切不可輕易臨盆用力,切不可聽穩婆說兒已打倒、兒頭在此,以致臨盆用力早了,盡誤大事,此乃天地自然之理。若當其時,孩兒自會鑽出,何須著急。因恐小兒力薄,先前轉身時用多了氣力,及到產門不能掙出,則宜順正身子,稍用力一陣助之,則脫然而下。蓋此時瓜熟蒂落,氣血兩分,渾身骨節一時俱開,水到渠成,不容勉強,及至生下即,產母亦莫知其然而然矣。
安置產室
產室之內,四時俱要寒溫適中。若太熱太寒,均不相宜。夏月必須清涼,四角各貯冷水一盆,以收炎熱,免致產母中暑暈迷。倘有其事,不妨少與涼水以解之。冬月必須溫暖,當多備火爐,使產母腰背下身就火烘之,勿令寒冷,以致血凝難產。此臨產之家及醫師皆當知之者也。
《達生編》曰:產室之中,只用老成婦女二三人在房伺候,一切親眷俱用婉言謝卻,勿令入房。夏月更不宜多人,恐熱氣壅盛致產母煩躁發暈也。
擇收生婆
臨產之家,必用收生婆,須預擇老成歷練、明白經事之人,只要在傍靜坐,無故切勿令其先使手法,如試水、探漿等事。但囑令寬心寧耐,以待當生之時可也。
或問:穩婆不必用乎?曰:既有此輩,亦不得不用。用之亦可壯膽,但要我用他,不可他用我。全憑自家作主,不可聽命於彼耳。大約此等人多好事喜功,不明道理,一進門來,不問遲早,不問生熟,便令坐草用力,一定說孩子兒頭已在此,或揉腰擦肚,或手入產門探摸,多致損傷,總以見他功勞,不肯安靜。更有一等狡惡之婦,藉此居功罔利,禍不忍言矣。
按:吳越謂之穩婆,江淮謂之收生婆,微寧謂之接生婆。詳其收接二字之義,因其年老慣熟,令之接兒落地,收兒上床耳,原非要他動手動腳也。
驚生
產室之內不可多人,人多則語聲喧譁,產母之心必驚。驚則氣怯,至臨產時困乏昏迷,號曰驚生。有如此者,急須喚出閒人,只留服役數人,使寂靜而無嘈雜之聲,燒紅白石子或煤炭火放缽內,醋與酒淬濕,以其氣就鼻熏之,扶臥片時,則母心始安,胎亦寧,順時至自生矣。
試胎
妊娠八九個月,時或腹中痛,痛定仍然如常者,此名試胎。蓋此時手足五官俱備而躍躍欲試故,或手足動彈,或身體反側,初則腹中大痛,漸痛漸慢,痛定仍如常。古法以養血安胎為主,切忌妄動。然亦有因孕母腹中有火,及感寒、傷食、勞力,閃挫致胎動不安者,當詳審其所因而治之。治法見四卷安胎要方。
弄胎
妊娠月數已足,腹中疼痛,時作時止,而腰不痛者,此名弄胎。蓋此時形體具足,待時而生,生髮之機勃勃不可遏,故不時戲弄於胞中,其痛或作或止,腰不脹痛,指節不跳,與正產迥別。切勿躁擾疑惑,誤作正產,臨盆用力,或揉腰擦肚,逼胎下墮,釀成橫生倒產之患矣。惟宜寧靜,以待其時,只安眠稔食,將息數日,自然安靜,或服安胎之劑,時至自然順生。
或問:何以知其試痛。曰:只看痛法一陣緊一陣,腰漸疼,指節跳,脈離經,胞水大來,穀道迸起,目噴金花,方是正產。若乍痛乍止,一陣慢一陣,而無腰疼節跳等症,則是試胎、弄胎,安眠穩食,一二日自愈,或服安胎藥。
或問:傷食受寒,何以辨之。曰:傷食者,當臍而痛,手按之則痛甚,或臍旁有一硬塊。寒痛多在臍下,綿綿而痛,不增不減,熱手按之而稍緩也。二者當隨症調治,見前四卷安胎要方。
或問:將試痛認作正生,輕易臨盆固誤大事。倘將正生認作試痛,以致過時,得毋有害乎?曰:無害也。只要照常吃飯,忍痛安睡,養息氣力,調正身體。果當其時,交骨自開,孩兒自會鑽出。縱或過時,不過落在褲中,生在床上而已,有何害哉。
坐草
凡產婦坐草,最要及時,不可太早。若兒身未順,寧可遲遲寬心以待。倘坐草太早,非正產之時,妄使產母用力,往往逼胎不正,遂至橫倒,悔無及矣。
或問:坐草太早,妄用氣力為害。如此但不知坐草遲了,可不妨否。曰:不妨。若果當其時,雖不坐草臨盆,只要順正身子,忍痛安臥,孩兒必無不出之理。然或偶有不出者,則是小兒轉身時用過了力,雖已坐草,還要扶母上床安睡,使小兒在腹中亦安睡,而無倒懸之苦,歇力片時自生矣。
臨盆
凡兒之生自有其時,時至則兒身轉順,頭頂正當產門,胞漿大來,腰重腹痛,穀道挺迸,產母中指中節或本節跳動。此方為正產之時,方可臨盆,順著身子用力送下。
薛立齋曰:欲產之時,兒先轉動,即當正身仰睡,頻進飲食,忍痛勿忙,待兒轉身向下,腰必重墜,糞門脹急,試捏產母手中指節或本節跳動,方可臨盆。切忌太早,卻不妨遲。
脈訣
欲產之婦脈離經,沉細而滑也同名,夜半覺痛應分誕,來朝日午定知生。離經者,謂離乎經常之脈也。蓋胎動於中,脈亂於外,勢所必然也。大抵脈未離經,腰不重痛,穀道不脹,漸痛漸漫者,必是試疼、弄胎,切忌臨盆用力,逼胎橫倒。正產者,自有天然時候,漸痛漸緊,兒身轉順,頭頂正當產門,則渾身骨節疏解,交骨自開,胸前陷下,腰重異常,大小便急,目中金花炮濺,此時臨盆用力送下,母子分張而無難矣。
交骨不開
產婦交骨不開,有因氣血不足者,有因初次胎產者,二者均宜開骨散通其陰氣。曰:骨不開陰氣虛也,宜服加味芎歸湯。
開骨散
當歸(一兩) 川芎(六錢) 醋炙龜板(打碎五錢) 頭髮(一團如雞子大,瓦焙存性)
煎服,片時自開,不效再服。此方亦催生,能下死胎。
盤腸生
臨產之時,腸先拖出,及兒生下腸仍不收者,切勿驚慌,外用軟帛兜住,取萆麻仁五六十粒,搗爛貼其頂心,包裹良久,腸收入時隨即取去。內服補中益氣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俱重用酒炒升麻以升補之。或問:盤腸生是何緣故。曰:是先前亂用力之過。蓋因平日氣虛,臨產不能忍痛,輒用力努掙,致渾身氣血下注,腸隨胎下,一次如此,下次路熟又復如此。若能安眠稔食,忍痛待時,何得有此怪異。
按:一有腸下久不得收者,須用軟絹兜起,隨身繫住,扶母高枕仰臥,頻進升補湯藥,頂貼萆麻膠,外用滾湯調麻油時時潤之以防燥硬。只要謹避風寒濕熱,雖久亦無妨也。余治見下衣附法。
正產
正產者,乃天地自然之理也。不假人力,不俟外求。蓋兒端坐胞中,盤手盤足靜以待時。時至氣化,則手足展舒,垂頭向下,緩緩轉身,或有偏倚,自知調順,頭頂產門,脫然而出,何須產母用力哉。然而腹中窄狹,打轉身時或用過了力,及頂產門,關口更狹,無力掙出。此際臨盆,順正身體,先提起氣往下一逼,自然順生。用力少而見功多,道有固然也。
或問:有一痛便生,令人措手不及者,此又何也?曰:此乃正理,何足為異。蓋胎氣已足,應時而生。人人皆是如此,皆各有此一時候,只要忍耐得住,等待此一時耳。且夫忍痛、慢臨盆二法,其妙無窮也。嘗試觀婦人私產之卒無產難者,豈真有神靈擁護哉。總由胎起於私,怕人知覺,只得極力忍痛,痛到沒奈何,胎自脫然而出,何嘗有臨盆坐草之紛紛多事也哉。
催生門
難產
難產之由,非只一端,治亦各別。如胎前喜安逸,不耐勞碌,過貪眠睡,致氣滯難產者,用三合濟生湯。若臨產驚恐氣怯,或用力太早,困乏難產者,均用加味芎歸湯。或胞傷血出,血壅產路,阻滯不下者,用佛手散及加味四物湯。如胞漿破早,漿血乾枯,胎涸不下者,用加味芎歸湯及《濟陰》油蜜煎。若難產數日不下,或胎死腹中,或胞衣不下,用陳氏脫花煎,隨症加味。有因母病傷寒之後,熱毒傷胎,或素犯房勞,欲火傷胎,或貪食辛熱,火毒傷胎,或曾跌僕閃挫,損動其胎,皆令臨產艱難。總以佛手散為主,審其所因,加味治之。諸方載後。
凡遇天氣寒冷,最喜擁被仰臥,寬心忍痛,時至自生。若臨盆太早,脫衣久待,則感寒受凍,血凝難產。須扶產母安睡,房中添火,前後烘之。服三合濟生湯,或切碎蔥白和煮雞蛋及豆油皮,頻頻與服。
凡遇暑熱熏蒸房中,須貯井水數盆,以收暑氣。勿令多人在房嘈雜,以致血沸,昏迷難產。倘有此症,須扶靜睡,研灶心土,白湯調下三五錢。或服六一散,頻燒舊漆物、油傘衣以熏之。
橫產
此因產母不能忍痛安睡,臨盆太早,錯用氣力之過。蓋兒打轉身時腹中微痛,切記忍痛,等他自己調正身子,及頭頂產門,交骨自開,方臨盆為妙。若不等兒調正,遂爾臨盆用力一逼,逼兒橫了,或露手露臂,身子橫斜,卡住不出。急扶產母忍痛仰臥,勉進飲食,如人參、燕窩、雞鴨肚肺煮湯去油,頻頻熱服,養息氣力。令輕巧穩婆將兒手順其骨節從容端入,隨把兒身推上,羅而正之。勸產母寬心飲食,或服加味芎歸湯。待兒氣力復還,慢慢調正,只看頭頂產門,方用力送下。
倒產
倒產者,兒在胞中不會打轉筋斗,兩足蹬破胞衣,踏地而生也。其故有二:有因胎氣不足,關鍵不牢,胞蒂繫於脾。一到產時,蒂先脫落,墜作一團,兒身無所憑藉,不得打轉向下,以故蹬破胞衣,踏地而生。久病弱婦或有之。有因急性輕率,不能忍痛,當腹中痛一陣緊一陣時,兒將垂頭打倒,便去臨盆用力一逼,逼住兒身不能打轉向下,兒被悶住,兩腳下蹬,以故胞破直下,先露其足。急須扶母寬心仰睡,忍痛進食。令穩婆將兒足輕輕托入,端正兒身,漸漸推上。叮囑產母再莫胡亂用力,應用藥餌頻頻與服。養息數時,兒力平復,自能重新打轉,轉動良久,直待頭頂產門,方用力送下。
按:橫生倒產,只要輕巧托入,端正兒身,一味忍痛仰睡,寬心飲食,將息數日,氣力復完,重新轉動,自然順生。若延日久,胎不轉動,胞漿已涸,無血養胎,致胎死者,舌必青黑,腹必冰冷,當按四卷胎死腹中治之。
怪產
龐安時治一婦,七日而產不下,百治不效。安令煎蔥湯溫洗其腰腹,親為上下拊摩,時孕婦忽覺腸間隱痛,呻呤間生一男,齊家驚喜,莫知所因。安曰:兒已出胞,因一手誤抓執母腸不能放脫,吾細摩兒手所在,隨針其虎口,痛即縮手,手脫而生,無他術也。視兒虎口,針跡宛然。
又治產婦數日不下,服催生藥罔效。安曰:此因坐草太早,心懷憂懼,氣結不行,專補無益。因與紫蘇飲,服後即產。蓋恐則氣下,精神虛怯,怯則上焦閉,閉則氣逆,逆則下焦脹,氣乃不行。此方行氣散滯,故亦催生。一婦臨產,兒手伸出,穩婆不能托入,齊家張惶。函齋聞之側然,配大劑加味芎歸湯,與母頻服,峻補陰氣。另教穩婆,順兒節骨徐塗托入,隨令產母吸氣上提,即將兒身端正,再服前湯,隔日產下一兒。
一婦冬月生產,數日不下,下體甚冷,腹尚微熱。醫曰:其胎尚好,但感寒血凝氣滯耳。令將棉裙厚圍其腰,搗碎生蔥、生薑、蘇葉、橘葉,煎湯一盆,中安小凳,待可下手時,前後燒火二盆,方抱孕婦坐凳上,用棉沾洗下體,扶上床中,擁被仰臥良久,氣溫血行,在床產下一男。
一有用力太早,水衣先破,被風吹襲,致產戶腫脹,乾澀狹小,礙產難出者。濃煎紫蘇蔥白湯熏洗,再用麻油、白蜜等分和勻,坐滾湯中,頻頻塗抹產門。內服加味芎歸湯,靜臥良久,自然順生。
亦有臍帶絆住兒肩,雖露頭頂,身子不下,在內動彈者。扶母仰睡,慢慢推兒往上,以兩指探摸兒肩,輕輕刮下臍帶,隨即端正,扶母臨盆自生。
亦或生路未順,兒頭偏向腿畔,或直抵穀道,或不及打倒,踏地而生,或卡在產門,偏倚不正。此皆不能忍痛,臨盆太早,亂用氣力之過。既到此時,只要安慰產母寬心仰睡,頻進飲食。令輕巧穩婆,如法托之、推之、端之、羅之,直待小兒氣力平復,自然轉順,尋著門路而出,不用忙也。
催生方法
陳無擇曰:臨產有八候,臍腹急痛,腰間重墜,眼中出火,糞門挺迸,產戶掀腫,兩手中指筋節跳動,胞水或血俱下,六脈忽離經常,方是正產之時。苟能順正身體,忍痛安眠,及頭頂產門,方臨盆用力,自然順生,可無事催生藥餌。然或產母氣血虛弱,則當審其而用之。倘八候未備,雖腹痛一二日,法只宜安,催生藥餌不可猝用。
朱丹溪曰:催生只用佛手散,最穩當又效捷。
按:諸書所載鼠兔二丸,大耗氣而兼損血。古方回生丹,大破血而兼損氣。夫臨產百脈解散,氣血俱虛,用香竄耗散之品,雖取快於一時,而貽害將來者不淺,故茲不錄入。回生丹見六卷產後癰疽。
佛手散
酒洗當歸(一兩) 川芎(五錢)
切片水煎溫服。催生保產神效。如橫生、倒產,子死腹中者,加炒枯黑豆一合,童便一杯煎服。
加味芎歸湯 通治產難,數日不下,及交骨不開,橫生倒產,諸般怪症。
當歸(五錢) 川芎(三錢) 醋炙龜板(打碎三錢) 燒頭髮灰(存性一錢)
水煎服。
三合濟生湯 主治難產,因滯氣血凝,日久不下,並治弄胎,試痛等症。
當歸(三錢) 川芎(錢半) 麵炒枳殼 酒炒香附 大腹毛 蘇梗葉(各一錢) 甘草(六分)
一方 加白芷。時當正產,服此立生。若系弄胎,服此立安。
加味四物湯 治胞漿先已大來,其胎乾涸阻滯不得下。
當歸 熟地(各四錢) 川芎 炒芍 生阿膠片(各二錢) 白蜜(半杯)
水煎濃湯,頓服。
《濟陰》油蜜煎 治胞胎破早,漿血先來,致胎乾涸不得下。
麻油 白蜜 童便(各一杯)
各勻入小鍋內,煎三五滾,吹去浮沫,調滑石末三錢服。
陳氏脫花煎 治難產數日不下,服此立生。並治胎死腹中及胞衣不下。
當歸(五錢) 川芎(三錢) 牛膝 車前子(各錢半) 桂心(一錢)
酒一杯兌煎服。若下死胎、下胞衣,用童便和酒煎熟。臨服調入朴硝一錢,乘熱服下。
生產神效方
當歸 川芎(各錢半) 酒洗菟絲子 去心川貝母 酒炒白芍 生黃耆(各一錢) 姜炒厚朴 麵炒枳殼 醋炒艾葉 羌活 芥穗 甘草(各五分) 生薑(三片)
水煎溫服。此方治難產不下,並治橫生、倒產,屢試屢效。
一方 治胎幹不下,細切豆油皮半碗,熟麻油半杯,水二碗,和勻同煮至湯一碗,頓服。或用熟麻油和水煎雞蛋服,或服雞湯肚肺湯。
一方 夏月催生用。冬蜜一杯,滾湯沖化,頓服。胞衣來遲,再進一服。或打開生雞蛋,令產母吞之。或酒調灶心土,取汁與服。
一方 寒月催生用。桂心研極細,酒調下一二錢。體弱用佛手散,內加桂心。或切細蔥白和豆豉,煮化雞蛋,連湯服。
按:婦人臨產,最喜飲食強健。若胃弱食少,在富貴者,可與人參燕窩,而貧賤之家,亦須熟煮雞鴨肚肺,去油取湯,頻頻與服。或麻油煮豆油皮、蔥白煮雞蛋、米煮粥,皆能養精血生氣力,臨產之家須當預備。
產後門
胞衣不下
《金鑑》曰:胞衣不下者,或因初產用力困乏,風冷相干,致血瘀凝。或因下血過多,血枯產路乾澀。或血入胞衣,脹滿疼痛,皆令胞衣不下,均當用。
奪命散
酒浸略炒真血竭 制沒藥(各二錢,共研極細末)
才產下時,便用童便和酒各一盞,入小罐煎一二滾,調末二錢服之。良久再服,胞衣自下。此散神妙之至。凡新產時胞衣雖下,皆宜照法調服二三次,其惡血自然下行,免致上攻心胸,脹滿喘急,且能消除百病。
《濟陰》曰:臨產時,宜諭令穩婆隨胎取下,倘急切不下,須安慰產母,毋得驚恐。蓋恐則氣怯,衣愈難下。只管斷臍,將兒包裹,隨將所垂帶頭用麻繩紮緊,系一小小物件。扶母寬心坐臥,切勿急躁。所有方法,聽其施用。雖延日久,亦無害也,只要先服奪命散。
保生無憂散 治胞衣不下,其腹又不脹痛。此因元氣虛不能送出也。
當歸 川芎 葳蕤(各二錢) 炒芍 炙草(各一錢) 炒枳殼 頭髮灰 木香 乳香(各五分)
煎熟酒少許兌服。若氣滯脹痛,服脫花煎。見催生門。
加味佛手散 治氣血虛寒,衣停不下。
當歸 川芎(各五錢) 桂心(二錢)
煎湯頓服。或炒枯黑豆,淬酒頻服。或燒紅稱錘,淬水酒兌服。
黑神散 治胞衣不下,腹中脹痛。凡惡血上攻,胎死腹中,寒月血滯,皆用此方。
熟地 歸尾 赤芍 炒蒲黃 炮黑姜 桂心 甘草(各一錢) 炒枯黑豆(一合)
酒和童便煎服。一方內加生地。
按:行血當用生蒲黃。
附古黑神散
百草霜 白芷(等分研末)
每用二錢,童便和醋少許煎滾,調末服之。主治橫生逆產及胎前產後崩漏等症,系止血而非行血。
《濟陰》方 治夏月胞衣不下,脹痛喘急。服此,衣自腐化,亦下死胎。
當歸 生地(各三錢) 川芎 蒲黃 牛膝 朴硝(各錢半) 桂心(一錢)
水煎童便兌服。
下衣附法
花蕊石散 治胞衣不下及胎死腹中,凡產後敗血攻心,脹痛喘急等症。
花蕊石(一兩) 石硫黃(四兩)
共研細,入小罐內,瓦片封口,外用鹽泥固濟,陰乾,放炭火上,煅令通紅住火,隔一夜取出,再研篩末,磁瓶收貯,每用二錢,酒水調服。夾熱者勿多服。
簡便方 治胞衣不下,並落死胎。
萆麻仁(六十粒)
搗如泥,作一餅,貼兩足心,包裹良久,胎衣下時,隨即取去,恐連腸拔出也。
一方 炒枯黑豆,醋煮濃湯,頓服。
一方 攪化雞蛋,醋煮食之。
一方 血氣瘀滯,酒煎紅花,頓服。
一方 磨京墨半杯,熱酒沖服。
一方 將本婦頭髮刺入喉中,作嘔立下。
治盤湯 生用萆麻仁搗貼頂心,內服補中益氣湯,其法固妙。然亦有腸滑旋收旋下者,當更用黃耆煎濃汁,浸腸片時,扶母仰臥,令穩婆香油塗手托其腸,緩緩湊入,外以衣裙堵住產門,切莫胡亂用力。藥內重加酒炒升麻,頻服自愈。亦有臨產努力,致膀胱墜下不收,亦如前法治之。
臨產時穩婆不謹,誤將膀胱作水衣扯破,淋漓腫痛,小腹必脹,小便長流。須煎大劑八珍湯,另煮爛豬尿胞,搗膏調藥頓服,服後切忌笑言。
臨產損傷尿胞,或終日不小便,或淋漓不斷。用生絲黃絹二兩剪碎,又研白牡丹皮、白芨末,同絹盡煮稀爛如糖,作二次服,戒勿作聲。古云:作聲其方不效。
若產後拖出小腸,此係胞胎之餘帶,聽之勿治,數日帶自枯落。
《達生編》謂:胞衣不下,總是臨盆早用力之過。蓋當正產時,骨節自開,壯者數日而合,怯者彌月而合。今不待其自開而強用力,以掙開之故,胎出而骨眼隨閉,以致胞出不及。此時只管斷臍,用麻繩緊緊縛住,帶頭上系一小物,隨進應用方藥,過三五日,衣自萎縮干小而下矣。
產門不閉
八珍湯 治新產血氣不足,玉門不閉而不腫痛者。
人參(如無以蜜蒸萎蕤代) 土炒白朮 茯苓 當歸 熟地 川芎 炒芍(各二錢) 炙草(一錢)
薑棗引。
十全大補湯 即八珍內加蜜炙黃耆錢半、肉桂五分。治氣血虛極,真陰內竭,虛陽外鼓,玉門不閉。加蜜耆以助陽固表,加肉桂以引火歸元。
歸脾湯 治勞傷心脾,怔忡盜汗,發熱體倦,食少不眠,玉門不閉。
人參 炙術 蜜耆 茯神 炒研棗仁 龍眼肉 當歸(各錢半) 遠志肉 炙草(各一錢) 木香(五分)
薑棗引。
產門腫痛
甘草湯 治因初產傷重,玉門腫痛。
甘草(四兩)
濃煎湯,頻以軟綿沾洗陰戶,內服八珍湯。
逍遙散 治血虛肝燥,潮熱口乾,玉門腫痛。
柴胡 酒洗當歸 酒炒白芍 土炒白朮 茯苓(各錢半) 炙草(一錢) 薄荷(五分) 煨姜(三片)
若因怒氣傷肝,血少目暗,內有鬱火者,加丹皮、梔仁,名八味逍遙散。
龍膽瀉肝湯 治產婦壯實,肝膽二經濕熱為病,脅痛耳聾,膽溢口苦,筋痿陰汗,玉門不閉。
酒炒膽草 酒炒黃芩 酒炒梔子 酒洗當歸 酒洗生地 車前子 木通 澤瀉 柴胡 甘草
東垣去黃芩、梔子、甘草,治陰癢燥臭。
治產後風濕襲入陰內,腫墜冷痛,老蔥一把,搗碎炒熱,布包慰之。
治子宮內痛,五倍子三錢,枯礬錢半為末,縫三角囊貯末,納入陰中。
治腫痛不消,蛇床子煎湯洗數次,研乳香末三錢,蔥白七寸,同搗如膠,塗抹腫處,數次立愈。余法見六卷外科門。
簡便方 治新產玉門不閉,或陰戶突出,因裡虛冷濕外乾者。
石硫黃(研末) 菟絲(各三錢) 蛇床子(五錢)
煎湯熏洗,數次愈。
惡露不下
失笑散 治風冷相干,氣血凝滯,惡露不行,腹中脹痛,或心包絡痛,或死血痛。
生蒲黃 五靈脂(等分曬乾為末)
每用二錢,醋調成膏,滾湯沖化服。若不見效,再服花蕊石散,見上下衣附法。
聖愈湯 治臨產去血過多,無血不行,腹必不痛,面色黃白,宜補而行之。
蜜耆 當歸 熟地 川芎 炒芍(各二錢) 人參(用蜜蒸萎蕤三錢代)
理中湯 治臨產過服峻厲藥,惡露隨下而陽氣復傷,好以手拊其腹,時或昏憒,法宜溫補。
人參 炙術 乾薑 炙草
內加桂心。
《濟陰》方 治惡露不下,心臍少腹大痛不止。
當歸 酒芍 川芎 元胡(各二錢) 丹皮 蒲黃 五靈脂 白芷 桂心(各一錢) 沒藥末(八分)
臨服兌童便。
廣濟方 治惡露不行,攻衝作痛,形氣實者。
當歸 生地 丹皮 牛膝(各二錢) 炒芍 蒲黃 桂心 酒炒大黃(各一錢)
酒引。余見後治血氣痛方。
《達生編》曰:產後藥餌,各處不同。或服紅砂糖山楂肉湯,或胡椒湯、吳萸湯,或服佛手散、返魂丹,總莫妙於滾酒兌童便,多服無礙。
生化湯 治產後惡露不行,心腹脹痛,凡新產時,不論有無腹痛,皆當預服二三劑,能除諸病。
當歸(六錢) 川芎(四錢) 炮黑姜(一錢,夏月減半) 炙草(五分) 去皮尖研桃仁(七粒)
童便和水各半,煎服。若惡血已行,腹不脹痛,去桃仁加丹參錢半,多服最妙。
惡露不絕
十全大補湯 見前。治產後惡露淋漓,日久不斷,血色淺淡,氣腥清稀。此因衝任虛損,血不收攝,服此補而固之。
佛手散 見前催生。治瘀行不盡,隨化隨行,血色汙濁氣臭,宜補而行之。
歸脾湯 見產門不閉。治脾虛不能攝血,血色淡紅,淋漓不盡。
逍遙散 見產門腫痛。治肝燥血虛不能收藏,或因鬱怒頻下不止。
六君子湯 氣虛有痰,脾不統血,淋漓不斷,腹或鼓脹。
人參 炙白朮 茯苓(各二錢) 炙草 陳皮 法半(研,各一錢) 生薑(三片) 紅棗(二枚)
補中益氣湯 治中氣虛不能攝血,淋漓不斷,氣或下陷。
人參 炙白朮 酒洗當歸(各錢半) 蜜耆(三錢) 炙草 陳皮 酒炒升麻(各一錢) 柴胡(五分)
薑棗引。
加減法見二卷種子門。
六味地黃湯 治肝腎不足,真陰虛損,腰痛足酸,惡露不絕。
熟地(四錢) 炒淮藥 棗皮(各二錢) 茯苓 丹皮 澤泄(各錢半)
日三服。
加味四物湯 治惡露日久不絕,或如豆汁,或帶紫黑。
當歸 生地 熟地 炒芍 川芎 炒阿膠(各錢半) 白芷 黑姜 炒蒲黃 小薊根(各一錢)
豆淋酒 治惡露不絕兼有水氣。
炒焦黑豆一升,乘熱淬入酒中,謹封罐口,每日隨意飲二三次。余詳後血崩蓄血門。
辨氣脫血暈
臨產之時,胞胎既下,氣血俱虛,忽然眼黑頭暈,神昏口噤,不省人事。古人多雲惡露乘虛上攻,指為血暈,而不言氣脫、氣閉二症。
氣脫
此因產時血已大下,氣亦隨脫,卒然昏死。輕者少刻即蘇,重者斃。但察其脈症,眼閉口張,手撒肢冷,脈微細或浮散,乃是氣脫血暈。妄用辛香逐血之劑,立危矣。治法,輕扶產母高枕仰臥,又以棉衣塞堵產門,燒紅白石子,放瓦壺中,以醋染濕,把壺嘴向口鼻間熏之,氣通自醒。煎熟人參一錢、蜜耆三錢、炒米一合、姜三片、棗三枚,取湯頻頻灌之。無力辦參者,用 當歸補血湯 。
蜜炙黃耆(一兩) 當歸(三錢)
內加炒米一合同煎,徐徐灌下,但得下咽,不復吐出,此胃氣未絕,易治。後服八珍等湯。
氣閉之症,牙關緊急,兩手握拳,此為瘀壅氣閉,有餘之症,法當行氣活血之劑。蓋氣脫症,口張心絕,眼閉肝絕,遺尿腎絕,鼾聲肺絕,手足不收脾絕,肢冷口鼻無溫氣,命門將絕也。皆因元氣素虛,遇產隨血而脫。以上六候,只現三四宗者,猶可挽回,只用大劑參耆等湯。
景岳回陽飲 治真元已敗,氣血兩亡,陰陽將脫。服此能挽散失之元陽,斂亂離之陰血。
熟地(五錢) 當歸(三錢) 黑姜(二錢) 附片(錢半) 人參 肉桂(各一錢) 紅棗(一枚)
加酒炙鹿茸更妙。
血暈
佛手散 見前催生。治產後血暈,因惡露去少,停瘀上攻,昏迷腹痛,面唇紅赤。
返魂丹 見二卷種子門。治血暈之總方。
清魂散 治因去血過多,血脫而暈,腹不作痛,面唇色白。
澤蘭葉(二錢) 淨芥穗(五錢) 川芎(三錢) 炙草 人參(錢半)
共研極細,酒調,每下二錢。頻燒漆器、白石、煤炭、鐵錘等件,醋與酒淬氣,對其口鼻熏之。
愈風散 治新產血暈,四肢強直,及產後中風。
淨芥穗(二兩)
焙乾研末,每用三錢,童便調濕,滾湯沖服。口噤則撬開牙齒灌之,或用童便濃煎芥穗汁,口含之,以竹管徐徐吹入鼻中,但得下咽立醒。
《集成》方 治臨產下血太多,面唇㿠白,恍惚怔忡,腹不脹痛,眼黑頭暈昏沉者。
蜜耆(一兩) 當歸(五錢) 炒米(一合) 姜(三片) 棗(三枚)
頻頻灌之。
《濟陰》方 治停瘀上攻,昏迷不醒,心腹必先脹痛。並治老年乾血氣痛。
陳荷葉 當歸 丹皮 香附(各二錢) 紅花 蒲黃(各一錢)
酒引。
《大全》云:新產惡露乘虛上攻,心胸滿悶,眼花頭暈,口噤者,用失笑散或黑神散。若下血過多,神昏煩亂,卒然暈死,用八珍湯加芥穗、澤蘭葉、益母草。
有痰涎壅盛,不時昏死者,用當歸、川芎、芥尾、陳皮、茯苓、法半、甘草。
有臨產勞傷,氣陷昏迷,眼閉口張,四肢不收,用大劑補中益氣湯。
寒天血暈,用四物加炮薑、桂心、炙朮、陳皮、芥尾、防風。
頭痛
八珍湯 加蔓荊子(研)去殼,治產後頭痛,面色黃白,外無寒熱身痛之表症。內無便秘煩渴之裡症。此因去血過多,用此平補氣血。
佛手散 加酒炒芥穗、元胡,治停瘀上攻,頭痛而兼腹痛者。
四物湯 加酒炒芥尾二錢,治血虛頭痛目眩,屬陰痛甚者。
補中益氣湯 加蔓荊子、川芎,治氣虛頭痛,產後或感風寒者。
《濟陰》方 治產後風痰頭痛。
當歸 川芎 白芷 香附(各錢半) 製蒼朮 羌活 防風 芥尾 甘草 法半 天麻(各一錢)
痛甚無汗,加細辛五分。痛而有汗,去蒼朮加炒芍、桂心。熱痰頭痛,加石膏末、倍白芷。寒厥痛甚,加白附、桂心。眉稜骨痛,加炒芥穗、白菊花、酒炒條芩。頭頂痛,加藁本。
心胃痛
大岩蜜湯 治產後心胃痛,四肢厥冷,爪甲青白。此因風冷凝結,氣血滯澀也,宜溫而行之。
當歸 熟地 赤芍(各二錢) 乾薑 桂心 獨活 炙草 炒遠志肉(各一錢) 泡吳萸 北細辛(各八分)
加味二陳湯 治因飲食停滯,惡食嘔吐,胃脘作痛。
陳皮 法半 茯苓 甘草 炒神麯 炒麥芽 炒研砂仁
木香引。肉滯加山楂。
玉燭散 治心胃實痛,大便硬結,小水短赤,渴欲飲冷。
當歸 熟地 白芍 川芎(各二錢) 甘草 大黃 芒硝(各一錢)
水煎,乘熱服。
立齋曰:陽氣虛寒,固用岩蜜湯溫之。亦有瘀血上攻,按之痛甚者,宜先服失笑散散其瘀,瘀散仍痛者,用八珍湯加元胡、香附。凡心胃腹脅諸痛,以手按之卻止者,此屬虛痛,法當補養。
產婦患心痛,口噤昏憒,冷汗不止,用六君子湯加附片而愈,後服八珍數劑。
治產後惡血攻心作痛,研灶心土末,酒調服三錢。
治產後氣滯心痛,炒茴香、川楝肉各二錢,鹽水炒艾葉一錢,煎服立止。
腹痛
失笑散 方見前。治惡露去少,瘀壅腹痛,必畏手按,有餘之痛也。
四神散 治瘀血攻,腹脹痛。
當歸 川芎 赤芍 炮姜(等分研末)
酒調每服二錢。或服生化湯,見前惡露門。
當歸建中湯 治產後去血過多,血虛腹痛卻喜手按者。
當歸 桂心(各二錢) 酒炒白芍(四錢) 炙草(錢半)
薑棗引。
加味異功散 治傷食腹痛,惡食吐酸而作脹悶者。
人參 炙術 茯苓 陳皮(各二錢) 炒曲 楂肉 炙草(各一錢)
姜引。
香桂散 治產後風冷乘虛襲入胞中,腹常冷痛者。
當歸(五錢) 川芎(三錢) 桂心(二錢)
木香磨汁兌服。
四物湯 加芥穗、元胡、黑薑、炙術,治先發熱頭痛,而後腹痛喜手按者。亦有腹痛,發熱煩渴,自汗便秘,當用白虎湯,方見三卷。
少腹痛
延胡索散 治產時血塊未淨,致少腹堅硬,小便清利,瘀血作痛者。
當歸 赤芍 元胡索 生蒲黃 紅花 桂心 琥珀(等分)
先以好醋沒一宿,焙乾為末,每用二錢,酒水調服。
五苓散 治產後少腹堅硬而小便不利,淋澀脹痛,屬蓄水作痛者。
炙白朮 茯苓 豬苓(各錢半) 澤泄 桂心(各一錢)
燈草引。或加元胡。
吳茱萸湯 治小腹堅硬,紅腫悶痛,須防日久成㿉疝。
當歸 泡吳萸 丹皮 桂心 法半 去心麥冬(各錢半) 防風 茯苓 細辛 炮姜 藁本 炙草 木香(各八分)
溫服數劑。
治血氣痛方
丹溪方 治惡血攻痛,發熱便秘。
炒五靈脂(四錢) 丹皮 沒藥(各三錢) 滑石(五錢)
共研末,每用二錢,炒枯黑豆,淬酒調服。
《濟陰》方 治血氣痛甚,不拘新久虛實。
當歸 赤芍 元胡 丹皮 炒蒲黃 制乳香 沒藥(等分研末)
每用二錢,酒水調下。
立齋方 治產後小腹大痛,有塊堅硬,小便不利,脈芤而澀。
當歸 赤芍 生地 川芎(各二錢) 去皮尖研桃仁(七粒) 元胡 紅花 牛膝 車子 木通(各一錢)
木香磨水引。
一方 紅砂糖半杯,滾湯沖服。
活血湯 治惡血不散,攻注臍腹及腰腳疼痛。
當歸 赤芍 丹皮 川芎 元胡(各二錢) 桂心(一錢)
酒引。
枳實芍藥散 治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此血鬱成熱,裡實之症,與虛寒㽲痛不同。
燒焦枳實(存性) 生白芍
等分為末,水調二錢,日三服。
下瘀血湯 仲景治服前方不愈,此為熱灼血乾,著於臍下而痛者。
大黃(五錢) 制桃仁(七粒) 炒研䗪蟲(三枚,去足炒)
黃酒煎服。古方分量太重,今略裁減,然亦不可輕用。
《千金》方 治產後血瘀腹痛。
制桃仁(十粒) 赤芍 當歸 川芎(各二錢) 甘草 炒焦乾漆(各錢半)
熱灼血枯加大黃,裡寒加桂心,用此代下瘀血湯。
和血湯 治產後陰陽不和,乍寒乍熱,惡露停滯,時痛時止。
當歸 川芎 白芍 蜜蒸葳蕤(各二錢) 酒炒元胡(錢半) 炙草 炮姜 桂心(各一錢)
酒引。
《金匱》方 治產後血虛有寒,腹中暴痛。凡虛勞不足,寒疝冷痛。
羯羊淨肉(一斤) 當歸(三兩) 生薑(五兩)
水煎極爛成糊,取汁作四次,空心服。
按:五積散,《濟陰》治外感風寒,內停瘀血作痛,用此發汗。承氣湯,仲景治惡露未盡,熱結膀胱脹痛,用此取下。要在審的脈症相當,方可用之。
脅痛
延胡索散 見前。治產後脅痛,因氣血瘀滯,干犯肝經,痛在左邊,屬血者。
加味四君子湯 治產後脅痛,痛在右邊,屬氣者。
人參 炙術 茯苓(各錢半) 炙草 柴胡 酒炒青皮(各一錢)
生薑引。或加香附。
八珍湯 加桂心,治去血過多,虛損脅痛,面唇色白,脈微而澀者。若加柴胡、丹皮、黑姜,治暴怒傷肝,兩脅脹痛,或發熱惡寒,嘔血而脈微弦。
乾地黃湯 通治產後脅痛。
乾生地 白芍(各三錢) 當歸 蒲黃(各錢半) 甘草 桂心(各一錢)
痛甚加元胡、柴胡。瘀血攻脅脹痛,先服失笑散。若水虧肝氣抑鬱作痛者,用六味地黃湯加酒炒益智、元胡、白芍。
加減瀉白散 治咳而氣喘,煩熱口渴脅痛者。
蜜炙桑皮 地骨皮 桔梗(各錢半) 炒青皮 炒芩 陳皮 甘草 知母(各一錢)
腰痛
加味佛手散 治臨產感受風冷,瘀血壅滯,腰痛下注,兩股皆痛。
當歸(五錢) 川芎(三錢) 獨活 續斷 牛膝 防風 桂心(各錢半)
薑棗引。
四物湯 加酒煮元胡,治瘀血流走腰間,刺痛不已。若兼發熱加柴胡,肢冷加桂心、炮姜。余法兼詳妊娠腰痛門。
六味地黃湯 加鹽水炒杜仲、川續斷、桂心、附片,治臨產去血過多,三陰經氣血虛損,腰痛難轉移者,日三服。
當歸黃耆湯 治去血過多,腰痛身熱自汗。
當歸(二錢) 蜜耆(四錢) 酒炒白芍(三錢) 生薑(三片)
遍身疼痛
趁痛散 治臨產去血過多,榮血不足,又外感風寒,遍身疼痛而兼表者。
當歸 黃耆 炙術 獨活 續斷 牛膝 桂心 炙草(等分) 姜(三片) 薤白(三個)
四物湯 加秦艽、紅花、沒藥、桃仁,酒引。治遍身脹痛,面唇紫色,此因停瘀作痛也。若以手按之而痛甚,則是血滯,四物加黑薑、紅花、澤蘭葉。
八珍湯 加黑姜,治身痛按之稍緩,屬血虛者。
補中益氣湯 加炮姜,治身痛發熱,煩躁盜汗,脈洪無力。或脈浮無汗,外來風寒者,加羌活、防風。表甚則用趁痛散,不與傷寒門同治法也。
腹中塊痛
延胡索散、丹溪方 俱見少腹痛門。治新產風冷乘虛入腹,瘀血凝滯,結成堅塊,攻腹作痛,速用此治之。
當歸血竭丸 通治臍腹塊硬,心胸痞悶。
當歸 赤芍 真血竭 五靈脂 煨莪朮(等分)
共研細,米醋糊為小丸,每用三五十丸,酒水送下。
血瘕
大七氣湯 治產後塊痛日久,結成血瘕,隨氣上下攻築疼痛者。
煨三稜 莪朮 酒炒青皮 益智仁 炙草 陳皮 藿香 桔梗(各一錢) 木香 桂心(五分)
血竭散 治塊痛成瘕,內熱心煩,食少善忘,頭獨出汗。
血竭 生蒲黃 當歸 赤芍 元胡索(等分)
研細,每用一二錢,童便和酒煎滾調勻,日三服,凡新產之時,旋服此散,安臥良久,再進一服,惡露自循經而下,免生百病。
寒疝
產後寒疝,亦在少腹中攻衝冷痛,乃風寒冷濕滯澀胞門,干入血室,故其病皆屬厥陰肝經。
《金匱》羊肉湯 見前血氣痛門。治疝痛,面唇黃白,氣乏形虛,暴然刺痛。
吳茱萸湯 見少腹痛。治寒氣滯澀,少腹卒痛,當溫散其寒,不必攻也。
當歸散 治疝,小腹牽引腰脅俱痛,高起脹滿,便秘,脈沉遲有力,宜溫而行之。形氣不實者勿服。
當歸 川芎 醋炙鱉甲(各二錢) 煨三稜 莪朮 炒青皮 赤芍(各一錢) 泡吳萸 酒大黃 制研桃仁 桂心 木香 檳榔(各五分)
當歸溫疝湯 治產後寒疝,少腹冷痛,或陰戶束緊。
當歸 炒芍 附片 桂心 小茴 元胡 川楝 吳萸 茯苓 澤泄 乾薑
奪命湯 通治寒疝、沖疝、奔豚、小腸氣,攻臍攻心者。
泡吳萸(五錢) 茯苓 澤泄(各三錢) 桂心(二錢)
治奔豚氣加烏藥,小腸加小茴、橘核。
治奔豚氣詳見一卷。
產後發熱
四物湯 加炮姜,從陰引陽,乃為正治。治陰血暴傷,陽無所附,脈浮散而發熱蒸蒸者。
一方 加炙朮、茯苓、沙參,虛煩加茯神、遠志。
當歸補血湯 見前氣脫門。治產後肌熱,面赤煩渴引飲,脈大而虛。
參附湯
人參 炮附子 炮姜(各三錢) 棗(一枚)
治臨產陰血暴脫,孤陽外越,發熱肢冷,六脈空浮者。救遲則大汗大喘,陽氣脫矣。無參倍用蜜耆。
丹溪方 治諸虛發熱。
蜜耆 炙術 人參 當歸 川芎 茯苓 陳皮 炙草 姜 棗
熱甚加黑姜。凡陰虛生內熱,脈微弱者宜之。
八珍湯 加黑姜,治產後氣血兩虛,發熱困乏者。虛甚用十全大補湯。
逍遙散 見前惡露門。加乾葛、麥冬、川芎、炒芩、烏梅,治產後發熱,口渴引飲,唇裂生瘡者。凡發熱口苦脅痛,正用本方。
生化湯 見前惡露門。治瘀血發熱,腹中脹痛。
四物湯 加蔥白、柴胡、生薑、豆豉,治產後外感風寒,脈浮發熱,頭痛惡寒等症。雖屬外感,要不可作傷寒治。
四君湯 加陳皮、黑姜,治倦怠嗜臥,氣傷發熱,嘔吐脹悶。傷食發熱,再加法半、砂仁、炒曲。治脾虛不能化食,停食發熱。或加楂肉、炒樸。
發熱惡寒
更生散 治產後外感風寒,脈浮頭痛,身既壯熱而又時時畏寒者。
人參(以玉竹代) 芥穗(各三錢) 當歸 川芎 熟地(各二錢) 炮姜(一錢)
蔥白引。
加減方 治產後陰陽相乖,榮衛不調,乍然寒乍然熱,寒熱無定者。
蜜蒸萎蕤(三錢) 當歸 川芎 炒芍(各二錢) 炙草 炮姜(各一錢)
棗引。
柴胡四物湯 治血氣虛損,陰陽不和,寒去熱來,熱去寒來,往來寒熱者。
人參 柴胡(各二錢) 當歸 川芎 炒芍 熟地 炒芩 法半(各錢半) 炙草(一錢) 姜 棗
生化湯 加柴胡、楂肉、紅花、丹參、炒神麯,治敗血不散及飲食停滯,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一定不移,至其時而即作,所謂寒熱似瘧者。
大調經散 治寒熱似瘧,因敗血凝滯,或腹痛脹腫者。
炒黑豆 茯苓(各一兩) 琥珀(一錢)
共為細末,蘇葉煎湯送下二錢,日三服。
《產寶》方 治憎寒壯熱,因風寒外襲,口或生瘡,乾嘔困乏者。
獨活 葛根 柴胡 條芩 防風 元參 人參 茯神 當歸 川芎 遠志 炮姜
知母湯 治乍寒乍熱,通身溫暖,心煩脅痛,脈洪弦者。
煨知母(三錢) 條芩 柴胡(各二錢) 甘草 桂心(各一錢)
加減小柴胡湯 治產後往來寒熱,口苦咽乾,耳聾脅痛,脈弦肝燥者。
柴胡 沙參(各二錢) 條芩 法半 生地(各錢半) 黑梔仁 炒枳殼(各一錢) 薄荷葉(五分) 煨姜(三片) 紅棗(二枚)
經云:陰虛則發熱,陽虛則惡寒,雖二便秘結,猶屬不足之症。切忌發表降火之劑。寸脈微者,補中益氣湯加減。尺部弱者,六味地黃湯主之。
產後出汗
產後去血過多則陰虛,虛則陽盛,若微微自汗是榮衛調和,忌大汗不止。
按:無因汗出為自汗,屬陽虛。睡則汗出為盜汗,屬陰虛。但產後統曰自汗,總屬氣血兩虛,不與平常同其治法。
黃耆湯 治自汗盜汗,汗出如洗,脈虛者。
蜜耆 熟地(各三錢) 去心麥冬 煅牡蠣 炙白朮(各二錢) 茯苓 防風 炙草(各一錢) 浮小麥(一合)
當歸六黃湯 治陰虛陽越,頭上大汗,至頸而還。
當歸 熟地 生地 蜜耆(各二錢) 川連 川柏 條芩(俱炒焦。各一錢)
海藏云:頭上汗出至頸還,額上偏多者,蓋額為六陽之所會也。由產後虛熱熏蒸,陽氣上越之象也。
耆附湯 治陽氣脫散,大汗不止,惡寒口噤,肢冷痰湧,或吐瀉腰痛,飲食不入。
蜜炙黃耆(一兩) 煨裂附子(五錢) 生薑(三錢) 紅棗(五個)
或加人參。
《千金》方 治產後受風,通身冷汗,小便不利,四肢拘急難以屈伸者。
炮附子 炒芍 桂心 炙草 萎蕤(等分)
薑棗引,溫服,忌食豬肉生冷物。
產後中風
產後氣血大虛中風,惟宜補養,即夾風火痰熱氣閉,當從末治,以十全大補湯為主,隨症加味佐使之。風寒加荊、防、炮姜,火加羚羊角、炒芩。
丹溪云:產後中風,口眼喎斜,必用大補其氣血,然後治其風火痰氣。當以左右手脈分其氣血多少以治,不與平常治法專用發表去風也。大凡筋脈夾寒,則主攣急喎斜;夾濕則主縱緩怯弱。若入諸臟,則先恍惚驚悸,隨其所傷之臟腑筋絡而生病焉。辨法見三卷妊娠中風。
愈風散 治產後中風口噤,牙關緊急,手足瘛瘲,角弓反張。並治血暈症。
淨芥穗 當歸片
同焙乾等分,研細篩末,每用三錢。炒焦黑豆,淬酒調勻,再用童便,煎滾沖化,徐徐灌之,連進數服。
云岐方 治產後中風,半身不遂,言語謇塞,恍惚不寧等症。
川獨活 肉防風 當歸 川芎 炒芍 元參 天麻(各錢半) 桂心 炮姜(各一錢)
足膝痿軟加牛膝、萆薢,腹痛倍歸芍,有熱加葛根,裡寒加白朮。
芎藭湯 治產後中風,項背強直,手足拘攣,心神恍惚等症。
川芎 當歸 羚羊角末 炒研棗仁(各錢半) 羌活 防風 赤芍 桂心 炒研牛蒡(各一錢)
生薑、蔥白引。四物湯加羌活、防風、薑蔥,亦治前症。
遠志散 治中風恍惚,言語妄亂,煩悶不安者。
志肉 防風 當歸 茯神(各錢半) 羚羊角末 獨活 續斷 棗仁 麥冬(各一錢) 桂心 炙草(各五分)
四物補心湯 治中風痰、火痰,神昏頻倒。
當歸 生地 酒芍 川芎 法半 茯神 桔梗 甘草 陳皮 炙術 石菖蒲 遠志肉
風加荊防,火加炒芩、麥冬。
產後痙病
產後血氣不足,臟腑空虛,每多汗出。腠理不密,風邪乘虛襲入而成痙病。手三陽之脈結於頸項,風寒侵入則口噤不開,經絡周環於身,風寒濕侵入,則項背脊骨強直如角反張之狀。產後患此,皆以虛論,當補正祛邪。若頭搖喘促,汗出不止,兩手撮空,則真氣已去,邪氣獨留,不必治也。
陳臨川曰:產後口噤,腰背強直,角弓反張,皆名曰痙。古人察其有汗為柔痙,無汗為剛痙,分陰陽而治。今《產寶》諸書,只有中風口噤一門,又有角弓反張一門,其實一也。如痙病之憎寒發熱,有似傷寒,究未詳言也。
八珍湯 加生耆、桂心、防風、蒼朮,治剛痙,脈浮而數無汗,惡寒發熱者。
八珍湯 加蜜耆、肉桂、防風、附子,治柔痙,脈浮有汗,不惡寒只發熱者。
大豆湯 治產後痙病邪實,脈浮弦有力者可服。
炒焦黑豆(一合) 葛根 川獨活 漢防己(各二錢)
酒水兌煎,頻頻溫服。
余詳三卷妊娠痙門。
瘛瘲抽搐
產後失血太多,陽虛濕盛,筋無所養,遂至瘛瘲抽搐,發熱惡寒,心煩口渴。不宜作風治,惟當氣血養補,用八珍湯加勾藤勾、丹皮、續斷、生地,有寒加桂枝、炮姜。若抽搐無力,戴眼反折,大汗不止者凶。
產後筋攣
產後筋脈拘攣,疼痛不能舒展,俗名雞爪風。由血液虛損,不能榮筋,又被風乘,致令筋攣疼痛也。
四物湯 加柴胡、桂枝、木瓜、勾子、苡仁,治筋攣無汗。用此養榮血中兼祛外邪。若因肝燥,口苦脅痛,寒熱往來,八味逍遙散。
八珍湯 加蜜耆、炒阿膠、桂枝、薑棗引。治筋攣有汗,用此大補榮血。若日久虛甚,肌肉掣動,用十全大補湯。愈後常服地黃丸。
舒筋湯 通治筋脈拘急,因風濕氣血凝滯者。
片薑黃 羌活 當歸 炙草 赤芍 炙術 苡仁 海桐皮
生薑、木香汁兌服。
不語
加味二陳湯 治產後不語,因痰熱乘心,脈滑數而尿秘。
薑製半夏 酒炒川黃連 真膽星 茯苓 甘草 生薑
孤鳳散 治痰氣鬱結,閉目不語,脈滑而實。
白礬
研末,熱水每化下八分。
七珍散 治敗血衝心、悶痛不語。
人參 生地 川芎 石菖蒲(各錢半) 防風(一錢) 細辛 薄荷(各五分)
臨服調入硃砂末三分,碎為末服亦可。
逐血補心湯 治敗血侵入心肺二竅,復感風寒,壅閉不語。
當歸 赤芍 川芎 芥尾 防風 蘇葉 前胡 丹參 紅花 膽星 甘草 桔梗 法半 茯苓 生薑
八珍湯 加勾子、石菖蒲、遠志肉,治氣血兩虛,鬱冒神昏,脈微不語。
驚悸恍惚
茯神散 治產後血虛,心氣不守,驚悸恍惚,不得安寧。
茯神(一兩) 當歸 生地(各二兩) 桂心(五錢) 蜜耆 赤芍(各三錢) 人參 牛膝 琥珀 龍齒(各二錢)
共研極細,白湯每下三錢,日三服。
加味歸脾湯 治因憂愁思慮,心脾受傷,恍惚悸動。
人參 蜜耆 炙術 茯神 當歸 元肉 遠志肉 炒棗仁(各一錢) 炙草 木香(各五分)
同煎,另研煅龍齒、硃砂末各五分,作二次兌服。若因鬱怒傷肝,加柴胡、丹皮。
加味四物湯 治產後心悸恍惚者。
當歸 熟地 炒芍 川芎 茯神(各一錢) 遠志肉 炒棗仁(各一錢) 桂心(五分)
《千金》方 治產後心悸,言語錯亂者。
茯神(三錢) 炒芍(二錢) 當歸 桂心 甘草 去心麥冬(各一錢)
薑棗引。煩悶加羚羊角末錢半,去棗。
《經效》方 治產後心虛悸動而兼煩躁。
茯神 當歸 炒芍 沙參 炒研棗仁 去心麥冬(各錢半) 甘草 炒條芩 白蘚皮(各一錢) 紅棗(二枚)
發狂見鬼 譫言妄語
小調經散 治產後敗血衝心,狂亂見鬼,言語譫妄。
當歸 白芍 桂心 淨沒藥 真琥珀(各一錢) 北細辛 上麝(各五分)
共研極細,每用五分,酒磨薑汁調勻,滾湯沖服。
妙香散 治產後心血虛乏,神不守舍,譫言悶亂。
遠志肉 炒山藥 蜜黃耆 茯苓 茯神(各五錢) 人參 桔梗 炙草(各三錢) 木香(五分) 辰砂(二錢)
共研細末,另研麝香末五分兌勻,每服二錢,煎當歸湯調,日三服。
白金丸 治產後敗血攻心,癲狂妄語,凡瘀血頑痰,閉迷心竅,形氣實者宜之。
川鬱金(七錢) 白礬(三錢)
同研極細,米粥糊丸梧子大,白湯送下二三十丸。或嘔或利自愈。
經驗方 治產後癲狂夾風邪痰飲,脈虛浮滑者。
蜜蒸葳蕤 淨志肉 炒淮藥 茯神 川芎 麥冬 天麻(各錢半) 殭蠶 法半 膽星 石菖蒲(各一錢) 白附子 細辛(各五分)
生薑、蔥白引。
八珍湯 加志肉、茯神,治神昏狂亂。兼發熱惡寒者,加炮薑、柴胡。狂妄痰壅,加法半、膽星、石菖蒲。
產後浮腫
枳朮湯 治產後輕度浮腫,心胸脹滿。由素有水飲所作,乃屬氣分也。
麥炒枳實(一兩) 土炒白朮(二兩) 生薑皮(五錢)
煎湯頻頻服。
茯苓導水湯 治產後浮腫,喘滿咳嗽,小水不利,則為水腫病。
茯苓 豬苓 陳皮 炙術 澤泄 木瓜 蘇葉 伏毛 炒桑皮 研砂仁(各一錢) 檳榔 木香(各五分)
姜引。脹甚加枳殼,喘加葶力子,腳腫脹加防己。
小調中湯 治產後浮腫,皮如熟李,或遍身青腫者,乃屬血分。
炙白朮 茯苓 當歸(各錢半) 白芍 陳皮(各一錢)
熬湯,作二次調服。
小調經散 見前發狂見鬼。日二服,此法治血分浮腫最妙。
陳無擇曰:產後浮腫,有自懷妊腫起至產後不退者,亦有產後失調理,外感風濕寒暑,內傷喜怒憂驚,血與氣搏,留滯經絡。當分血分、氣分治之。
加味吳萸湯 治臟氣素虛,宿夾風冷,產後復感寒邪,致身面虛浮,惡寒戰慄,或吐泄乾嘔,腹脅痛,食少困倦,肢冷吐涎。
泡吳萸(二錢) 乾薑 桂心 防風 細辛 當歸 丹皮 赤茯 法半 桔梗 藿香 甘草(各一錢)
潔古七聖丸 治產後風寒在表,浮腫脹滿,大小便秘,脈浮氣實者。
去皮郁李仁 羌活(各五錢) 川芎 肉桂 檳榔 本香 酒蒸大黃(各二錢五分)
共曬研極細,蜜為小丸,每用五六分,白湯送下,空心日二服。如浮腫至膝喘嗽者,倍木香、檳榔,前頭痛昏冒倍羌活、川芎,若系腎虛浮腫,腰膝冷重,喘脹便秘,用《金匱》腎氣湯,即六味地黃湯加肉桂、附片、牛膝、車前子。
產後腳氣
《大全》云:產後血虛生熱,復因春夏取涼過多,濕氣上蒸,足履之著,為腳氣,其症熱悶掣瘲,心煩驚悸,嘔吐氣逆,平常治法有乾濕之分,產後須用。
獨活寄生湯 治產後乾濕腳氣,扶正祛邪之要方。
川獨活 川續斷 炒杜仲 北細辛 秦艽 防風 牛膝 桂心 當歸 炒芍 熟地 川芎 人參 茯苓 炙草(等分) 姜 棗
服數劑不效者可用。
大防風湯
防風 羌活 附子 桂心 杜仲 牛膝 炙術 人參 蜜耆 炒芍(各一錢) 川芎 熟地 當歸 茯苓(各錢半) 炙草(五分)
薑棗引。
當歸拈痛湯 治產後濕熱腳氣,寒熱往來,狀類傷寒,兩腿脛膝腫痛如火而脈虛。
當歸 羌活 防風 升麻 葛根 炙草 製蒼朮 白朮 炒苦參 條芩 炒知母 豬芩 澤泄 人參 酒炒茵陳(等分)
煎服。
虛煩
人參當歸湯 治產後血虛,心煩短氣。
人參 當歸 熟地 白芍 去心麥冬(各二錢) 桂枝(一錢) 五味子(三分)
失笑散 治敗血衝心,心煩不安。
五靈脂 生蒲黃(等分,細研)
每用二錢,醋調成糊,滾湯沖化熱服。
又方 用元胡、蒲黃各一錢,桂心一錢,烏梅一個,煎服。
當歸補血湯 治去血過多,煩躁熱汗,乃亡陽症也。
蜜炙黃耆(一兩) 當歸(三錢)
煎服。
川芎散 治余血奔心,煩悶脹痛。
川芎 生地 炒枳殼 白芍(等分)
煎服。
《經效》方 治產後虛弱,冷氣相搏,氣滯血凝,上攻心腹,脹滿煩悶,面唇色白者。
當歸 川芎 炒芍 陳皮 桂心 元胡 泡吳萸 生薑(等分)
竹茹湯 治陰虛生內熱,致令心中煩躁懊憹,夜不得眠,或短氣虛喘自汗者。
竹茹 麥冬 茯苓 甘草(各錢半) 酒炒條芩(二錢)
虛悸加參。
立齋曰:四物加茯神志肉,治虛煩神效。氣血兩虛。用十全大補湯。
發渴
參麥飲 治產後氣虛,津液不足而發渴。
人參 去心麥冬(等分)
煎服。無力辦參者,用蜜蒸葳蕤二兩,麥冬二兩,煎湯頻服。
四物湯 加花粉、麥冬,產後血虛發渴者。
竹茹歸耆湯 治產後渴甚不解。
淡竹葉(二十片) 人參 炙術 蜜耆 當歸(各一錢) 炙草(五分)
清心連子飲 治心煩夾熱口渴。
制麥冬 地骨皮 車前子 白蓮肉 黃耆 條芩 茯苓(各錢半) 人參 炙草 石菖蒲(各一錢)
發熱口苦,加柴胡、薄荷。
七味白朮散 治中氣虛弱,津液短少,口乾渴飲,或吐瀉肌熱。
人參 炙術 茯苓 炙草 葛根 霍香(各二錢) 木香(八分)
薛氏曰:產後虛火上炎發渴者,用四物加炙朮、丹皮、麥冬,當先飲童便。若血虛發渴,必兼潮熱,用八珍加五味、麥冬。若血脫壯熱,自汗煩渴,用當歸補血湯。若清陽不升,胃弱食少作渴,用補中益氣湯加葛根。若氣短倦怠,口渴多汗,用生脈散,即人參、麥冬、五味,煎服。
咳嗽
旋覆花湯 治產後起動太早,感冒風寒而咳嗽者。
旋覆花 赤芍 芥穗 前胡 法半 茯苓(各一錢) 五味子 麻黃 甘草 去皮尖炒研杏仁(各八分)
薑棗引。有汗去麻黃。
六味地黃湯 加麥冬、五味,治陰虛火炎,上爍肺金而咳嗽。
佛手散 加制杏仁、制桃仁、貝母、紅花、元胡,治瘀血上衝入肺而咳嗽。
《集驗》方 治產後外感風寒,內夾食熱,咳嗽多痰者。
款冬花 制麥冬 生地 桔梗(各錢半) 元胡 芥穗 陳皮 法半 炒曲 甘草(各一錢)
豆豉、蔥白引。產後食鹽醋太早,皆令成嗽,治法見後喘急門。
齋曰:產後血虛咳嗽,用四物加陳皮、桔梗。陰火上炎,用麥味地黃湯。有因肺氣傷者,用四君加芎歸立桔梗,痰嗽用六君湯加桔梗、枳殼。有因風寒外侵,咳嗽氣乏者,用補中益氣湯加紫蘇、桔梗。
氣喘
參附湯 治產後下血過多,榮血暴竭,衛氣無倚,孤陽上越,氣喘危急。
人參(一兩) 炮附子(五錢) 炮姜(五片) 紅棗(五枚)
無參改用蜜炙黃耆。
奪命散 治惡露不行,敗血上攻於肺而作喘,面色紫黑,胸腹脹痛者。
真血竭 淨沒藥(等分,研極細)
童便和酒調化二錢,小罐煎滾溫服。
生化湯 見前惡露門。治瘀血攻肺作喘者。
旋伏湯 見前咳嗽門。治感冒風寒,咳嗽喘急。
治鹽嗆成吼,小薊草二兩,豬精肉四兩,同煮爛,食肉飲湯。
治醋嗆成吼,粉甘草四兩,劈作大片,用豬膽汁浸透,火上焙乾,研為極細,蜜丸梧子大,臨臥,白湯每下二錢。
陳氏曰:產後脾肺氣虛發喘,用六君湯加桔梗。夾有外邪者,更加蘇葉。若中氣虛寒,氣乏喘促,用補中益氣湯加炮薑、桂心。
呃逆
丁香豆蔻散 治產後氣血兩虛,脾胃虛寒,中焦之氣厥而不順,以致頻頻呃逆者。
公丁香 白豆蔻 灶心土(等分研末)
煎去皮尖桃仁、泡吳萸湯,每調化二錢空心服。倘仍不效,當以人參、附子煎湯調服。
茹橘飲 治產後發熱面紅,小便赤色,熱實呃逆者。
竹茹 陳皮(各三錢) 乾柿(五錢)
或加伏龍肝末。
羌活散 治外感寒邪,呃逆兼表症者。
羌活 附片 炒茴香(各二錢) 陳皮 炮姜(各一錢) 木香(五分)
《濟陰》方 治一切呃逆。
沙參 竹茹 陳皮 炙草 柿蒂 丁香
如因氣鬱加香附米,因痰加法半、膽星,有熱加灶心土,寒加白蔻、生薑。
按:產後呃逆,因寒者宜丁香、桂心、乾薑,熱者宜柿蒂、竹茹、伏龍肝,虛者宜參朮,虛寒宜參附,實者宜香附、橘皮、木香。
衄血
人參澤蘭葉湯 治產後惡露不下,虛火載血上行,溢出鼻竅,不循經脈。若變黑色,或出口鼻,此為熱極及兼水化,乃胃絕肺敗,難治之症。
人參 澤蘭葉 牛膝 丹皮 生地(各二錢) 熟地(五錢) 藕節(五個)
童便煎服。
加味犀角地黃湯 治衄血,脈數熱盛。
無犀角代以川連 丹皮 白芍 當歸 紅花 陳皮 桔梗(各一錢) 生地(三錢) 甘草(五分)
藕汁一合,兌服。
返魂丹 見二卷種子門。治產後鼻衄,舌黑口乾,及咯血嗽血咳血症。
經驗方 紅線一根,產婦頂發二根,緊緊扎產婦手中指節上,衄血可治。
立齋曰:胃脈夾口統承漿,鼻準屬脾土,孔屬肺金,衄乃胃虛肺損,當服加味參蘇飲,人參、蘇木片各五錢,炮附子錢半,服此或可望生。
郭氏曰:產後氣虛血敗,榮衛不調,致血散亂,入於諸經,不得還元。令口鼻起黑氣,及變鼻衄。總由產後虛熱變生逆症,不與平常同其治法也。
痢疾
產後患痢,名產子痢。多因飲食不調,貪食生冷,或起居不慎,沖寒冒暑所致。當分虛實寒熱治之。辨症之法,詳見妊娠痢門。
槐連四物湯 治產後熱痢,裡急後重,糞色黃赤,稠黏氣穢,宜清熱堅腸。
槐花 炒連 川芎(各一錢) 當歸 生地 赤芍(各錢半) 蜜炙御米殼(五分)
芍藥湯 治產後冷熱不和,下痢赤白。
炒芍 炒連 當歸(各錢半) 炙草 桂心 木香 檳榔(各五分) 炒片芩(一錢)
腹痛脹滿加生大黃,後重倍檳榔。
養臟湯 治下痢日久,虛寒滑脫,及痢色清冷,溏如鴨糞,宜溫補固澀之。
人參 炙術 白芍(各二錢) 煨研肉蔻 煨訶子肉(各一錢) 桂心 木香 炙草 罌粟殼(蜜炙。各八分) 生薑(三片) 紅棗(二枚)
十全大補湯 治產後痢久不止,氣血俱虛,宜大補之。
按:產後痢疾初起,腹痛墜甚,屬實熱者,亦當酌量行之,見妊娠痢門。
人參敗毒散 治產後外感風寒,因成痢疾。
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茯苓 枳殼 桔梗(各一錢( 甘草 人參(各五分) 薄荷(三分) 生薑(三片)
《濟陰》香連丸 治產後中暑傷濕,因成痢疾。
川連(四兩) 吳萸(三兩)
入罐同煮一日,焙乾炒至黃連紫黃色,撿去吳萸,研連為末,稱足四兩,另研木香一兩,入內和勻,用淡醋煮米粥,糊為小丸,每用二三十丸,白湯送下。氣虛久痢者,煎四君子湯送下。
救急方 治產後赤白下痢,腹中絞痛。
當歸 甘草(各二錢) 白芍 阿膠 艾茸 熟地(各錢半)
空心服。
又方 生馬齒莧搗汁二合,滾湯沖服立效。
必效方 治產後久痢,津液乾涸,口渴不止。
薑製厚朴 蜜蒸萎參 蜜耆 茯苓 麥冬去心 煅龍骨(等分)
薑棗引。
或常服七味白朮散,見前發渴。
又方 去心麥冬二兩,烏梅十個,煎湯當茶飲,治痢久渴甚者。
四物加蒲黃、炒阿膠、酒炒地榆、海螵蛸、油發灰,治產後大腸下血。
泄瀉
產後寒濕易侵,若未滿月,飲冷當風,邪乘虛而入,留於肓膜,散布腹脅,陣陣作痛,或加錐刺,流入大腸,水穀不化,洞瀉腸鳴,或下赤白,腹脅脹痛,切勿誤作積滯攻之。用
調中湯 治產後洞瀉腸鳴,腹脅脹痛,肢冷脈沉者。
當歸 炒芍 川芎 炒良薑(各二錢) 人參 炙草 桂心 附片(各一錢)
余請見妊娠泄瀉門。
升陽益胃湯 治產後飧瀉,完穀不化,肢節重痛,口舌乾燥,飲食無味,小便頻數,灑慄惡寒,倦怠不樂,土衰木盛,清氣不升者。
蜜耆(二錢) 炙術 炙草 當歸(各錢半) 人參 陳皮 炒芩 炒神麯 炒白芍(各一錢) 升麻 柴胡(各五分) 生薑(三片) 紅棗(二枚)
瀉久者,正用補中益氣湯
立齋曰:脾虛作瀉,主以六君子湯。傷穀食加穀芽,傷麵食加麥芽、炒研蘿蔔子,傷肉食加渣肉、杏仁。酒積加神麯、葛根,蛋積加豆豉。木來侮土,瀉青脈弦,加柴胡、炒芍,炮姜。脾寒虛泄,加煨木香、桂心。
嘔吐
六君子湯 主治產後嘔吐,心胸飽悶,惡食吞酸,懊憹嘈雜。凡傷飲食,隨症加減。
人參 炙術 茯苓 炙草 陳皮 法半 姜 棗
傷穀食加穀芽、炒曲,面滯加炒蘿蔔子、麥芽,肉滯加楂肉、白豆蔻。吐瀉加霍香、砂仁,脾胃虛寒加炮薑、木香。胃虛氣逆作嘔,加藿香、香附、砂仁。木來侮土,加柴胡、白芍。若因飢飽勞役,傷其胃氣而作吐者,用補中益氣湯。若因陽氣虛寒,吐瀉交作,手足俱冷,腹痛脈沉遲者,用理中湯加附桂。若因火衰不能生土,或吐或瀉,右尺脈沉細而數,用八味地黃湯。
二陳湯 主治產後嘔吐痰飲,隨症加減。
去白陳皮 薑製半夏 白茯苓 甘草 生薑
風痰加膽星、白附、竹瀝,火痰加熟石膏,燥痰加制栝蔞仁、杏仁,濕痰加製蒼朮、炙、白朮,食痰加炒神麯、麥芽。面滯加炒蘿蔔子,肉滯加杏仁、楂肉。氣痰加炒枳殼、香附,肺痰加炒白芥子。膈上熱痰,便秘煩嘔,加炒連、梔仁。氣滯痰凝,加炒枳殼、香附、砂仁。痰結胸滿,喘咳吐逆,加本香、香附。驚悸怔忡,加石菖蒲、炒研益智。痰火嘈雜,心懸如飢,減茯苓、甘草,加炒連,等分研末,麵糊丸,薑湯下。痰氣上攻,眼胞浮腫,及酒病手臂麻痛,時嘔痰水,加薑黃、葛根、枳殼。乾嘔作噦,手足厥逆,單服陳皮、生薑。似喘不喘,似嘔不嘔,單服生薑、半夏。膈中痰飲,單服鹽水潤陳皮、甘草、生薑。
霍亂
產後氣血兩傷,臟腑虛損,或停飲食,復感風冷,致陰陽不順,清濁相干,氣亂於腸胃之間,邪正相搏,冷熱不調,上吐下瀉者,為濕霍亂,易治。若不吐不瀉,腹中絞痛,邪無去路者,難治。須用探吐法,見前妊娠霍亂。
五苓散 治產後濕熱霍亂,吐瀉渴飲者。
土炒白朮 茯苓 豬苓 澤泄(各二錢) 桂心(一錢)
燈心草引。
理中丸 治產後脾胃虛寒,霍亂吐瀉,不渴不飲,肢冷食少,肚腹膨脹。
人參 炙術 炮姜 炙草(等分研末)
米湯糊丸彈子大,白湯每化服一丸。
藿香正氣散 治外感風寒,內停飲食,發熱惡寒,頭疼腹痛,霍亂吐瀉。
藿香(錢半) 蘇葉 茯苓 白芷 桔梗 腹毛 法半 炙術 炒樸 陳皮 甘草(各一錢)
薑棗引。若暑飲合邪,吐多瀉少,腹痛渴飲,加香茹、炒連、扁豆,燈心引。
加味理中湯 治乾霍亂,寒凝於中,不吐不瀉,肢冷腹痛,脈伏不見,或舌卷筋縮者。
人參 炙術 炮姜 炙草 炮附子 炒研草蔻 當歸 木瓜 川續斷 桂心(等分)
乾霍亂初起,用鹽炒柏,淬入童便中,乘熱頻頻灌下數碗,旋以手指探婦喉間,令其大吐或令大瀉,方可服藥。若未經吐瀉,切忌遽進穀食。
霍亂轉筋,陰器束緊,用此數斤炒熱,軟布數塊包裹,輪流熨其臍腹等處。
積聚
積為陰氣,五臟所生,陰性沉伏,故其痛不離部位。聚兼陽氣,六腑所成,陽性浮動,故其痛無有常處。產後氣血已虛,臟腑虛損,或飲食不節,寒熱失調,致風冷干入臟腑,與血氣相搏而成。
河間方 治產後諸積,不任攻伐,用此去熱養陰,積聚自消。
酒洗白芍(三錢) 酒炒條芩(錢半) 茯苓(二錢) 生薑(三片)
日三服。
四神散 治產後瘀血不消,積聚成塊,心腹切痛。
當歸 川芎 赤芍 炮黑姜(等分)
曬研極細,每用酒調三錢,日二服,或煎服。
《濟陰》方 治血瘕積聚,臍下脹痛發熱,食少倦怠。
當歸(二兩) 酒炒赤芍 炒蒲黃 炒元胡 桂心 血竭(各一兩)
曬研極細,每用酒調二錢,日二服。
立齋曰:產後積聚,當先固其真氣,不可圖速效而攻伐之,當用八珍湯、逍遙散、歸脾湯,隨其脈症加味施治。
痞悶
見睍丸 治產後血氣虛弱,飲食停滯,或食麵太早,胃不消化,鬱結胃脘,上熏胸中,致口乾燥渴,心下痞悶。
醋炒三稜 莪朮 炒良薑 薑黃 卑澄茄 陳皮 沙參(等分研細)
將蘿蔔漫火煮爛,絞取濃汁,和麵煮糊丸如綠豆大,每用白湯送下三四十丸,日三服。
四神丸 治腎氣虛寒,心下痞悶,每至早晨行瀉數次者。
鹽水炒故脂(四兩) 麵裹煨肉蔻 湯泡吳萸 五味子(各二兩)
曬研極細,煮熟紅棗,去皮核取肉,糊丸梧子大,每用白湯送下二三錢,日三服。
六君子湯 加炒枳實、神麯,治宿食停滯,心下痞悶。傷肉食加山楂,傷魚膾加蘇葉。痞悶下瀉加炒升麻,噯臭吞酸加炮薑、炒香附。若食積已消,仍作痞作痛者,加煨研砂仁、藿香、附子。
四物湯 去地黃加沙參、烏梅,治產後心煩痞悶者。
瘧疾
加味生化湯 治產後瘧疾,因瘀血停留,榮衛不和,往來寒熱,腹多脹痛。
當歸(五錢) 川芎(三錢) 炮姜 炙草 柴胡 制桃仁 炙鱉甲(各一錢)
童便兌服。
加味二陳湯 治痰壅氣粗,腹滿惡食噫氣面黃而發瘧者。
陳皮 法半 茯苓 甘草 山楂 炒樸 香附
生薑引。
藿香正氣散 見前霍亂。治產後外感風寒,兼傷飲食,頭痛身重,咳嗽噴嚏,胸滿嘔逆而發瘧者。余法詳《彤園醫書(小兒科)》。
柴胡四物湯 治產後瘀血夾寒熱而發瘧者。
柴胡(二錢) 法半 炒芩 當歸 熟地 川芎 炒芍(各錢半) 人參 甘草(各一錢)
薑棗引。
草果飲子 治瘧疾熱多寒少,或寒熱相半者。
煨研草果 醋炒青皮 炒良薑 赤茯 法半 白芷 川芎 陳皮 炙草 蘇葉(各一錢) 葛根(二錢)
薑棗引。於臨發之日先一二時,空心服下,數劑自除。
生熟飲子 治產後瘧疾,寒多熱少者。
肉豆蔻 草果仁 生半夏 生厚朴 陳皮 甘草(共研粗末)
分作二起,將一起用草紙包裹,水浸濕,入燃火灰中煨令香熟,去紙,和入生藥末內拌勻,又分作二服,煎湯,薑棗引,食前服一劑,食後又服一劑。
人參養胃湯 治瘧疾但惡寒,不甚發熱,頭痛惡心,面青白,脈沉遲者。
法半 炒樸 陳皮 茯苓 炙草 人參 藿香 製蒼朮 炒草果(等分)
烏梅、生薑引。
清脾飲 治瘧疾但發熱而不惡寒,口苦咽乾,尿赤澀,脈弦數者。
醋炒青皮 炒樸 柴胡 炒芩 法半 茯苓 炙草 炙術 炒研草果 生薑
渴加麥冬、知母。
產後患瘧,有因脾胃虛弱飲食停滯者,用六君子湯加製蒼朮、藿香、桔梗。若脾胃虛寒,加炮薑、桂心。久瘧不已,胃虛不思食者,六君內加煨研草果、烏梅、薑棗,名四獸飲。久瘧氣血大虛,用十全大補湯。熱甚加柴胡,寒甚加炮姜。飢飽勞役損傷元氣,用補中益氣湯倍柴胡,加白芍。
蓐勞 虛羸
產後氣血兩虛,起居不慎,風寒外襲,瘀血內停,更或飲食厚味過傷,憂勞忿怒,乃不足之中挾有餘之症,以致寒熱往來,臍腹脹痛,懶進飲食,常喜眠臥,起則頭暈昏迷,骨蒸潮熱,盜汗自汗,痰喘咳嗽,面色萎黃,肌肉削瘦,氣力難支,名為蓐勞。凡療斯症,必先調理脾胃,使飲食強健,能勝藥力,然後調其榮衛,補其虛羸,緩緩奏效。
六君子湯 主治蓐勞初起,隨症加減。胃虛無痰,減法半。虛寒胃痛,或腹痛吐瀉,加炒砂仁、藿香、香附米。倦怠口渴,四肢不舉,加麥冬、竹瀝、苡仁。虛熱潮熱,身重倦怠,加柴胡、葛根、炒芩、酒芍。驚悸不眠,加炒棗仁、遠志肉。面唇㿠白無血色者,加當歸。發瘧,加草果、烏梅。
三合散 次用此方,調衛氣和榮血,蓐勞日久者。
人參 沙參 代柴胡(各錢半) 炒芩 法半 甘草(各六分) 當歸 熟地 川芎 白芍 茯苓(各一錢)
薑棗引。
加減法:如往來寒熱,臍腹脹痛,去人參、熟地、黃芩,加元胡索、制桃仁。懶食好眠,頭暈目眩,去柴胡,加蜜耆、砂仁、陳皮。骨蒸發熱,盜汗自汗,減柴胡、川芎,加炙鱉甲、地骨皮、煅牡蠣。痰喘咳嗽,去人參、柴胡,加麥冬、貝母、百合、桔梗。面黃肌瘦,少氣乏力,減柴胡、川芎,加蜜耆、炒淮藥。
治產後虛羸,主以六君子湯加當歸。若脾肺氣虛,口乾咳嗽,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頭暈更加川芎、蔓京子。若肝經血虛,肢體疼痛,用四物湯加炙朮、苡仁、續斷。夾表,加柴胡。若肝腎兩虛,自汗盜汗,往來潮熱,用六味地黃湯加麥冬、五味。若血虛肝燥,骨蒸咳嗽,潮熱自汗,口苦脅痛,用逍遙散。皮膚燥癢,加丹皮、梔仁。若氣虛血弱,腹痛倦怠,不思飲食,用八珍湯倍炙術,加砂仁。諸症已退,常服八珍湯、《金匱》羊肉湯。治產後虛羸腹痛,寒疝日久者,羯羊肉一斤,生薑、當歸各三兩,同煮極爛,吹去油汁,聽其食肉飲湯。
血崩
加味大補湯 治產後陰血已亡,更患崩症,用此升補其陷脫。
人參 炙術 茯苓 炙草 當歸 炒芍 川芎 升麻 炒棗仁 淨棗皮(各一錢) 蜜耆 熟地 炒阿膠 川續斷(各錢半) 黑梔仁 炒香附 炙草(各一錢) 薄荷葉(五分) 白茅根(三錢) 煨姜(三片)
若停瘀血崩,小腹脹痛,用佛手散補而行之。
加味歸脾湯 治產後思慮傷脾,不能統血而崩者。
人參 蜜耆 炙術 茯神 當歸 元肉 志肉 棗仁 續斷 砂仁 香附(各一錢) 炙草 木香(各五分) 姜 棗
清心蓮子 治衝任損傷,陰虛陽搏,血得熱妄行。
白蓮肉 人參 蜜耆 茯神 柴胡(各二錢) 炒芩 制麥冬 地骨皮 車前子 炙草(各錢半)
日三服。
失笑散 見惡露門。治內有停瘀,小腹脹痛,崩下瘀血者,宜補而逐之。
便血
大便出血
加味四物湯 治大腸夾熱,便下鮮血。
當歸 生地 白芍 川芎 阿膠(各錢半) 酒炒川連 條芩 地榆 芥尾 升麻(俱酒炒黃。各八分)
燒棕灰一錢引。
加味清胃湯 治產後貪食厚味,積熱便血。
歸身 丹皮 生地(各二錢) 炒連 連翹 甘草 炒升麻(各一錢) 石膏末(三錢)
余法詳妊娠失血門。
因脾虛不能攝血者,服歸脾湯。因中氣下陷,氣乏便血,用補中益氣湯。因暴怒傷肝者,用加味逍遙散。大腸風熱,四物加槐花、芥尾、側柏、麥冬。因腸胃虛寒,六君加白蔻、木香。便血日久,氣血俱虛,八珍加升麻、柴胡。
小便出血
產後尿血,脅脹食少,肝木乘脾者,用加味逍遙散。體倦懶食,心悸不樂,用歸脾湯。清陽下陷,用補中益氣湯。虛寒者,加炮姜。
一方 燒發灰存性、滑石等分研細,米泔每調二錢,日三服,治積熱尿血。
大便秘結
產後出血過多,傷其津液,致胃燥腸枯,大便秘結。若飲食如常而無脹痛之苦者,不可妄服寒涼攻下之藥,只用豬膽蜜煎等導法,或服簡易方,俱見三卷陽明傷寒門。
麻仁蘇子粥 治產後大便秘結。
去殼麻仁 淨蘇子
等分磨成細粉,篩末煮作稀粥,或加糯米頻服,通治老人風秘症。
調導散 治產後便秘,脹滿燥結。
當歸(三錢) 川芎(二錢) 肉防風 炒香附 炒枳殼(各一錢) 甘草(八分)
姜引。忌食動風發物。
產後血虛火燥,便秘脹痛,用四物湯加丹參、桃仁。氣血兩虛,八珍湯加制桃仁、杏仁,氣滯加枳殼、木香。脈症俱實,六一順氣湯,見傷寒門。
硫半丸 治產婦命門真火不足,虛寒痰結,飲食如常,化為痰液,形體虛肥,日久不便,並不脹滿。通治老幼虛秘冷秘,久服自通。
日服三次,西地石硫黃八兩,研粗末貫入豬大腸內,兩頭扎口,水煮極爛,撿取黃末,水漂淨,又貫入大腸煮洗,如法三次,方將硫黃曬研聽用。圓白大顆生半夏八兩,水浸七日,每日換水,瀝去皮涎,七日後方另搗生薑汁浸一日夜,漫火焙乾,曬研極細,與硫黃末等分稱准,合研極勻,生薑自然汁糊丸梧子大,煉蜜為丸亦可,每用薑湯迭下二三錢。
小便淋閉
加味四物湯 治產後熱邪夾瘀血流入胞中,致小水淋漓閉結。
當歸 生地 赤芍 川芎 滑石末(各錢半) 瞿麥 木通 蒲黃 牛膝 車子 制桃仁 甘草梢(各一錢) 木香(三分)
余詳妊娠尿閉門。
通淋散
赤茯 豬苓 澤泄 炙術 木通 梔子 滑石 車子 瞿麥 甘草梢 燈草
熱淋加川連,氣淋加元胡、陳皮,血淋加赤芍、蒲黃,石淋加葵子。
膀胱虛熱尿秘,用六味地黃湯。陰虛陽無以化,用《金匱》腎氣湯。
二便不通
產後二便不通,因腸胃夾熱也。臨產下血,津液枯竭,腸胃燥澀,熱氣蘊結,致前後不通,法宜潤燥利格,不可妄用寒涼攻下也。
潤燥湯
當歸 熟地 生地 赤芍 天冬 麥冬 栝蔞 陳皮 赤苓 澤泄 紅花 桃仁
熨臍法
生薑 蔥白 豆豉
等分搗爛,入鹽少許,炒熱布包,輪流熨其臍腹。
通氣散 治二便秘結脹滿。
炒枳殼 蘇莖葉 鹽水洗陳皮 木通(等分)
桃仁散 治氣滯血澀,便秘脹痛。
制桃仁 葵子 滑石 檳榔 蔥白(等分)
金鑰匙 治二便不通,脹滿腹痛。
滑石 蒲黃
等分研細,酒調每下二錢。
木通散 治產後受濕熱,二便秘結,脹痛口渴,形氣實者。
木通 車子 赤茯 梔子 萹蓄 片芩 滑石 甘草 薄荷 燈心 酒浸大黃
煎服。
便數遺尿
產後氣虛下陷,小便頻數,尿色白者,為便數。腎虛不固,小便自遺者,為遺尿。知而不能自固,謂之不禁。
黃耆當歸散 治臨產穩婆不慎,手指傷損胞脬,致小便淋漓者。
蜜耆 當歸 炙術 炒芍(各三錢) 人參 炙草(各一錢)
生薑、紅棗引。
丹溪方 治損傷尿胞,或不小便,或淋漓不斷者。
生絲黃絹一尺 白牡丹皮 白芨(各一錢)
研末,同絹盡煮稀爛如糖服之,戒勿笑言,數服自愈。
又方 豬尿胞洗淨,灌入糯米一合,小茴一錢,扎口煮爛,連湯服食。
凡產後勞傷發熱,便數遺尿,時或不利者,午前服加味補中益氣湯,午後服加味地黃湯,俱詳載妊娠遺尿不禁門。
《千金》方 治遺尿不禁。
白薇 白芍
等分酒洗,曬研為末,酒調每下二錢。
大便自遺
還少丹 治產後脾胃虛弱,大便自遺。
淮藥 牛膝 枸杞(各兩半) 姜炒杜仲 酒炒楮實 炒小茴 遠志肉 炒五味子 酒洗肉 蓯蓉 巴戟 茯神 川續斷 炒棗皮(各一兩) 石菖蒲(五錢)
共曬乾研極細,另煮爛熟地黃三兩、淨棗肉一兩搗成膠,加末和勻為丸梧子大,曬乾,磁器收貯,早中晚每服三錢,鹽湯或酒水送下。
五味子散 治產後腎虛便遺,脈沉遲者。
炒五味子(二兩) 泡吳萸(一兩)
曬乾研細,米湯每調二錢,日三服。
補中益氣湯 加煨肉蔻、故脂,治脾腎虛寒,大便自遺者。
四神丸 見前痞悶門。治腎氣虛寒,五更遺矢不自覺者。
經驗方 治滑瀉自遺。
煅牡蠣(一兩) 枯礬(五錢)
研細酒調,每下二錢。
大小腸交
產後小便出糞,乃因氣血敗亂,傳送失其常道也。先服八珍湯、六君子湯調理氣血,後用五苓散分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