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

經旨

經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

人之病,或同時而傷,或易已,或難已,其故何如?少俞曰:同時而傷,其身多熱者易已,多寒者難已。

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搏於皮膚之間。

邪之所入,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

澄按:《內經》之旨,因本元虛而傷於寒者有之,未有因感寒而變虛損者,然百病皆足以致虛損。今時之人,勞倦七情,色欲過度,一旦感冒虛風賊邪,其重者則為傷寒,輕者鬱閉於經絡,不能發越。見其惡寒,疑為陽虛;見其發熱,疑為骨蒸;見其寒滯肺氣而咳嗽,則疑為火灼肺金;見其邪壅經絡而失血,則疑為火炎上元,此皆似虛損之症也。或見不明而用滋補,或屢散不休,耗損真元,氣血日虧,竟有變為外損者。

脈法

《傷寒論》曰:脈有陰陽,何謂也?曰:凡脈浮、大、數、動、滑,皆陽也;沉、微、澀、弦、弱,皆陰也。

陽脈浮,陰脈弱者,為血虛。脈微弱,惡寒者,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吐、更下也。

景岳曰:傷寒之邪,實無定體,或入陽經氣分,則太陽為首;或入陰經精分,則少陰為先。其脈以浮緊而有力無力,可知表裡之虛實;沉緊而有力無力,可知里之虛實;中而有力無力,可知陰陽之吉凶。診之之法,當問症以知其外,察脈以知其內。先病為本,後病為標。能參合脈症,而知緩急先後者,乃為上工。

總論

吳澄曰:虛勞之症,人皆以陰虧火泛,喜用滋陰降火之劑。而不知六氣之中,亦有寒邪外束,壅遏裡熱,以致寒熱咳嗽失血,有似虛勞內損。古人用麻黃桂枝湯、人參芍藥湯,皆治傷寒失血之症,有類乎虛損也。

感寒成勞

六淫中皆能致病,而惟風寒致者居多,何也?蓋寒傷榮,風傷衛,自然之理。又太陽寒水,太陰腎水,俱易以感邪。一有所受,先入於肺。肺主皮毛,水冷金寒,肺經先受。血亦水也,故經中之水與血一得寒氣,皆凝滯而不行,咳嗽帶痰而出。問其人,必惡寒;切其脈,必緊澀;視其血,中間必有或紫或黑數點,此皆寒淫之驗也。醫家不詳審其症,便以為陰虛火動,而概用滋陰降火之劑,病日深而死日迫矣。宜麻黃桂枝湯。

澄按:感寒吐血,外邪束火也。外束愈甚,則內火愈熾,內火愈熾,則吐血愈甚。用滋陰降火者,惟恐其外束之不力,而又更加束之也。辛溫發表,解其外束,而內火頓熄矣,血安有不止乎?

—辛溫發表,用之最難,辨證不的,為患最大。故辨之之法,其症必惡寒,脈必緊澀,面色必慘黯,其吐出血中,必有紫黑點,聲如甕中出,兩手必冷,腰背必曲。

又如要用桂、附辛溫之藥,亦必察其血色帶黑黯,面色必夭白,身必清涼。若上實下虛,陰盛格陽失血者,真陽失守,血隨溢出,以致大吐大衄,六脈細脫,手足厥冷者,別有辨法,與辛溫發表、寒邪外束者迥別。

陽虛傷寒

陽虛者,氣虛也。氣虛於中,安能達表?非補其氣,肌能解乎?凡脈之微弱無力,兩寸短小,而多寒者,即其症也。

陰虛傷寒

陰虛者,血虛也。血虛於裡,安能化液?非補其精,汗能生乎?凡脈之浮芤不實,或兩尺無根,而多熱者,即其症也。

澄按:今時之人,稟賦益薄,勞心勞力,名利場中,踏水赴火,而不知自惜,沉溺酒色,以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其元久已內傷。一旦感冒風寒,而以猛勇攻擊之劑,以逐其邪,甚者當時立斃,輕則氣血消磨,日久變為虛損之證。

寒勞與虛損上焦燥熱則一

虛損之證,皆下寒上熱,所謂水火不交者也。其重感於寒者,則下焦作痛,不感則不痛,至於上焦燥熱則一也。上焦方若熱,初得寒涼則暫快,遂以為藥之功,故喜服之。久而下注,則下元愈寒,火熱為寒逼而上行,使上焦復熱愈甚,輾轉反復,遂致沉痼而不可救,蓋暗受其害而不覺也。然則治之奈何?曰:補之以寒涼,佐之以溫熱,補三佐二,空心涼服,所謂熱因寒用者也。久則精生熱退而病愈矣。雖然虛損之疾,起於過用,必慎房勞,簡思慮,節飲食,服藥有功,毋獨恃藥餌也。

澄按:真元不足之人,或因房勞之後,或因夢遺之中,過傷腎中之陽,則外邪乘虛陷入,又或虛火上炎,喜食生冷,或服涼藥太過,或飲冷不謹,多有此症。

寒邪傷肺類虛損

經曰:人感於寒,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凡咳嗽,五臟六腑皆有之,惟肺先受邪。蓋肺主氣,合於皮毛。邪之初傷,先客皮毛,故咳為肺病。五臟則各以其時受邪,六腑則又為五臟所移。古人言肺病難愈而喜辛者,蓋肺為嬌臟,怕寒而惡熱,故邪氣易傷而難治。

澄按:傷寒傳變,始於太陽,終於胃腑。或間經,或越經,或本經自傳,或三陽傳入三陰,三陰傳入胃腑,團聚一處,雖無外出之路,而通其大便,自有內出之門。惟風寒入肺,始於皮毛,傳於五臟,所入愈深,為患愈重,欲外出而無路,欲內出而無門,不能過脾胃一關,何也?蓋膀胱者,足太陽也;胃者,足陽明也。陽經有出邪之路,故從陽經入者,復從陽經出。肺者,手太陰也;脾者,足太陰也。陰經無出邪之路,故從陰經入者,不能復從陰經出,所以不能過於脾而殞矣。當初起之時,傳變未深,兼解兼托,仍從原路拔出。此予之創論也,請質同志。

感寒嘔吐膿血

孫真人治吐膿血,用麻黃、升麻之類,及青龍湯,亦從傷寒而得也。內多用五味子,皆祖仲景法。無論傷寒傷風,皆可加五味子。

澄按:傷寒傷風,古劑中多加五味子,此乃補中有散,發中有收,立方之意也。世人不明其理,而嫌其酸斂,此謹慎之過似也。以升發劑之酸斂,尚不敢用,惡其閉邪,而忽又恣用滋補,毫不顧忌,是何故也?

峻補托散

凡陽虛之人,患傷寒及一切四時勞倦,寒疫陰暑之氣,身雖躁熱,時猶畏寒,即在夏月,亦欲衣被覆蓋,或喜熱飲,或兼嘔惡泄瀉,但六脈無力,肩背怯寒,邪氣不能外達等症。此元陽大虛,乃正不勝邪之候。若非峻補托散,則寒邪入深,必致不救。

溫中自可散寒 大溫中飲

澄按:傷寒之症,有氣虛不能托邪外出者,宜再造散;有血虛不能托邪外出者,宜大溫中飲。一用參、耆,一用歸、地,其中深意,有非淺見所能識者。人但知參、耆斂汗,而不知參、耆能發表。蓋邪甚陽虛,有參、耆在表藥隊中,則不固肌表,而反托邪外出。人但知歸、地養血,而不知歸、地能發汗。蓋陽根於陰,汗出於液,有歸、地在表藥隊中,則不滋補,而反托邪外出。此托補之大法,萬世不易之理也。凡稟質薄弱者,速用此法,自有云騰致雨之妙。

勞力感寒

凡勞力感寒,人皆以為服役辛苦之人為言。而不知凡為名利所牽,有不自揣,以致竭盡心力而患傷寒者,皆其類也。故凡有形勞而神不勞者,勞之輕者也。若既勞其神,又勞其形,則神形俱困,斯為甚矣。今之病傷寒者,率多此類。輕者和解,治宜如常法;重者速宜救本,庶乎有濟。倘不知其所致之由,而概施混治,但知攻邪,則未有不誤人者矣。

漢·張仲景著《傷寒論》,專以外傷為法,其中顧盼脾胃元氣之秘,世醫鮮有知之者。觀其少陽症,小柴胡湯用人參,則防邪氣之入三陰,或恐脾胃稍虛,邪乘而入,必用人參、甘草固脾胃,以充中氣,是外傷未嘗不內因也。即如理中湯、附子湯、黃連湯、炙甘草湯、吳茱萸湯、茯苓四逆湯、桂枝人參湯、人參敗毒散、人參白虎湯、陽毒升麻湯、大建中等湯,未嘗不用參、術,以治外感。可見仲景公立方之神化莫測。或者謂外傷是其所長,而內傷非其所始,此誠不知公者也。

論人參

傷寒宜用人參,其辨不可不明。蓋人受外感之邪,必先汗以驅之。惟元氣旺者,外邪始乘勢以出。若素弱之人,藥雖外行,氣從中餒,輕者半出不出,重者反隨元氣縮入,發熱無休矣。所以虛弱之體,用人參三五七分,入表藥中,少助元氣,以為驅邪之主,使邪氣得藥,一湧而出,全非補養衰弱之意也。即和解藥中,有人參之大力者居間,外邪自不爭而退舍,否則邪氣之縱悍,安肯聽命和解耶?不知者謂傷寒無補法,邪得補而彌熾。即痘疹瘧痢,以及中風中痰,中寒中暑,癰疽產後,初時概不敢用,而虛人之遇重病,可生之機,悉置不理矣。古方表汗,用五積散、參蘇飲、敗毒散,和解小柴胡湯、白虎湯、竹葉石膏湯,皆用人參領內邪外出,乃得速愈,奈何不察耶?外感體虛之人,汗之熱不退,下之、和之熱亦不退,大熱呻吟,津液鑠盡,身如枯柴,醫者技窮。正為元氣已漓,藥不應手耳。倘元氣未漓,先用人參三五七分,領藥深入驅邪,何至汗和不應耶?東垣治內傷外感,用補中益氣湯加表藥一二味,熱服而散外邪,有功千古。傷寒專科,從仲景至今,明賢方書,無不用參,何為今日醫家,單除不用,全失相傳宗旨。使體虛之人,百無一治,曾不悟其害之也。蓋不當用參而殺人者,是與耆、歸、朮、薑、桂、附子等藥,同行溫補之誤。不謂羌、獨、柴、前、芎、半、枳、桔、苓、膏等藥,同行汗和之法所致也,安得視等砒毒耶?嘉靖己未,江淮大疫,用敗毒散倍人參,去前胡、獨活,服者盡效。萬曆己卯大疫,用此方復效。崇禎辛己、壬午,大飢大疫,道饉相望,汗和藥中,惟加人參者多活。更有發斑一症最毒,惟加參於消斑藥中,用之全活甚眾。凡饑饉兵荒之餘,飲食起居不節,致患時氣者,宜用此法。

澄按:人參,生甘苦微寒,熟甘溫,大補肺中元氣,其藥性功用如此。然用之之法,亦無一定。得氣藥則補氣,得血藥則補血,消藥則消,散藥則散,行藥則行,止藥則止,用得其宜,無不應手。雖有肺熱還傷肺之說,但肺中實熱者不宜,虛熱者何害?又云痛無補法,禁用參、耆。久病虛痛,何曾拘此?由醫家不分虛實脈症,誤用害人,以致紛議不息。然究其弊,大都有三:一則參價騰貴,比先年高加十數倍,寒素之家,日給尚且不敷,安想食此?聽命於天,坐以待斃,一也;一則遲疑之輩,信之不深,見之不確,恐病難痊,用之無濟,藉端推卻,意在惜費,二也;又有相習成風,牢不可破,不管何症,視為砒毒,入口殺人,寧死不悟,三也。醫家乘此三弊,於中賣弄他人,毀謗邪說,申明服參不救,先發此言,後好泄禍。籲!豈其真有卓見如是耶?亦不過藉此以誑惑愚人耳。然間有服之甚多而無功者,此乃死中求生之症,本來真氣無存,故不應手,非謂人人症症皆如是也。然亦往往亦多有重用參而起死者,其亦曾知之耶?(沙參、黨參論,見咳嗽門。珠參辨,見師朗治法。)

三時感寒

凡人初感寒邪,便腰痛色黯,淅淅惡寒,未即發熱。自疑腎虛,不用發表,表邪內乘,內氣不宣,激血上行,色必黑黯。此症必得大汗方解。蓋汗亦血也,傷寒得衄血,其病即解,正同此例。若服滋陰之劑,病必日增,久久不解,便成虛損。

治案

陶尚文治一人,傷寒四五日,吐血不止,醫以犀角地黃湯等劑治之,反劇。陶切其脈,浮緊而數。若不汗出,邪何由解?遂用麻黃湯一服,汗出而愈。

李士材治太學史明經,經年咳嗽,更醫數十人,藥不絕口,而病反增劇,自謂必成虛勞。李曰:不然。脈不數不弦,惟右寸浮大而滑,是風寒未解,必多服酸收,故久而彌甚。用麻黃、杏仁、半夏、前胡、桔梗、甘草、橘紅、蘇子,五劑知,十劑已。

丹溪治一男子,年十七,家貧而多勞。十一月得寒病,時吐三兩口血,六脈緊澀。一日食減中痞,醫投溫膽湯、枳桔湯,三日後發微熱,口乾不渴,口中有痰,此感寒也。詢知云十日前霜中,曾渡三四次溪水,心下有悲泣事,腹亦飢。遂以小建中湯去芍藥,加桔梗、陳皮、半夏,四帖而安。

—男子三十歲,因連夜勞倦不得睡,成一痰嗽,出白黃膿,嗽聲不出。時初春大寒,醫與青龍湯四帖,遂覺咽喉有血絲腥氣逆上。兩日後血腥氣多,遂有血線一條,自口中右邊出直上,如此每晝夜十餘次。診其脈弦大而散弱,左大為甚。人倦而苦於嗽,予作勞倦感寒治之。若強以甘草燥熱之劑,以動其血,恐成肺痿。遂與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白芍、陳皮、炙生甘草、不去節麻黃,煎熟入藕汁與之,兩日而痛減嗽止。卻於前藥去麻黃又與之,四日而血亦除。脈之散大者未收斂,人亦倦甚,遂於前藥中除藕汁,加黃芩、砂仁、半夏,至半月而安。

予治厚村一婦人,病咳嗽吐痰,或時帶紅,惡寒發熱,月事不至。諸醫皆認為瘵,投以滋阻止嗽之劑,其病益甚。予細察其脈,浮弦而緊。究其因,乃因夢泄之後而起。予曰:此寒勞症也。先以建中湯去飴糖,加阿膠、附子,數劑小腹痛減,寒熱亦除,月事亦至。再以神珠丹,調治而痊。

予治萬安鎮胡思齊者,年三十二歲,患咳嗽吐痰,潮熱,面色慘暗,脈弦緊,失血。予曰:此感寒症也。投以桂枝湯二劑,其患頓減,後以脾胃收功而痊。

予一友人,咳嗽失血,潮熱,自汗痰涎,醫以六味加減治之益劇,自以為癆瘵,甚憂之。予曰:此非虛勞,乃外感未清,所以致此。但日久難以疏表,用丹參二錢,茯神一錢,桂枝三分,當歸八分,甘草五分,二劑而血止嗽減。再以助衛內托散、資成湯,調補而痊。

又方,用茯神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二分,桂枝三分,甘草三分,橘紅一錢,四劑後用六味。

風寒例方

麻黃湯 治寒傷營,發汗。

麻黃(三兩) 桂枝(二兩) 杏仁(七十枚) 甘草(一兩)

麻黃桂枝湯 治虛勞惡寒,脈浮緊,血中有紫黑點。

人參(三分) 麥冬(三分) 五味子(五粒) 當歸(五分) 甘草(一錢) 麻黃(一錢) 桂枝(五分) 白芍(一錢) 黃耆(五分)

桂枝湯 治傷風吐血,惡寒咳嗽,潮熱吐痰,面色慘黯。

桂枝 白芍(各三兩) 甘草(二兩) 姜(三兩) 棗(十二枚)

—加茯苓。

麻黃附子細辛湯 治發表攻裡。

麻黃(三兩) 細辛(三兩) 附子(一枚)

先煮麻黃,去沫。

理中湯 治感寒吐血。內有炮姜,最能清胃脘之血。

白朮 炮姜 人參 甘草

理陰煎 溫補陰分,托散表邪,使陰氣漸充,則汗從陰達。邪不攻而自散。

熟地(三五錢,一二兩) 當歸(三五七錢) 甘草(一二錢) 乾薑(一二三錢)

或加肉桂,亦可加桂枝。

潤肺湯 治上盛下虛,脾肺濕熱,遠年近日,氣喘咳嗽,痰盛,心胸氣悶,不思飲食,或寒熱往來,或感冒風寒,喘嗽氣急,五勞七傷,吐血等症。

麻黃 荊芥 知母 貝母 紫菀 梔子 甘草 前胡 赤芍 桑皮 半夏 赤苓 杏仁 黃芩 馬兜鈴

感寒加蔥白,久嗽加大棗二枚。

藥煎好,用絹縛住軟肚,次用竹管緩緩吸藥熱服。不言語呼喚,忌房勞。

胡椒理中湯 治肺胃虛寒,氣不宣通,咳喘逆氣,虛痞噎悶,脅腹滿痛,短氣不能飲食,嘔吐痰水不止。

白朮(五兩) 乾薑 炙甘草 胡椒 良薑 蓽茇 陳皮 細辛 款冬花(各四兩) 或蜜丸。

神珠丸 治下焦陽氣虛乏,臍下冷痛,足胻冷。

杜仲(三兩) 萆薢(二兩) 訶子(五個) 龍骨(一兩) 破故紙(二兩) 巴戟(三兩) 胡桃(一百個) 硃砂(一兩五錢) 砂仁(五錢)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下。

再造散 陽虛不能作汗。

人參 黃耆 桂枝 甘草 附子 細辛 羌活 防風 川芎 姜 棗

加炒白芍一撮。夏加黃芩、石膏。

大溫中飲 陰虛不能作汗。

熟地(三至七錢) 白朮 當歸(各三至五錢) 人參(二錢至一兩) 甘草(一錢) 柴胡(二至四錢) 麻黃(一至二錢) 肉桂 乾薑(各一至三錢)

水二鍾,煎七分,去浮沫,溫服。

補陰益氣煎 陰氣不足,虛邪外侵。與補中益氣相為表裡,一升提陽分之邪,一升提陰分之邪。(方見屢散門。)

歸柴飲 真陰不足,外感寒邪。

當歸(一兩) 柴胡(五錢) 甘草(八分) 姜 棗

—加陳皮,一加人參。

六味回陽飲 陰陽將脫等症。

人參(一二兩) 附子(二三錢) 炮姜(二三錢) 甘草(一錢,此四味回陽飲) 熟地(七八錢) 歸身(二三錢,如泄瀉或動血者,以冬朮易之,多多益善)

如肉振汗多,加耆、術;泄瀉,加烏梅、五味;鬱滯,加肉桂;虛陽上浮,加茯苓二錢。

溫胃飲 中寒嘔吐吞酸,泄瀉,不思飲食,及婦人臟寒嘔惡,胎氣不安等症。

人參(二三錢或一兩) 白朮(一二錢或一兩) 扁豆(二錢) 陳皮(一錢) 炮姜(三錢) 炙甘草(一錢) 當歸(二錢,滑泄者不用)

如下寒,加破故紙;氣滯或兼胸腹痛者,加藿香、丁香、木香、白豆蔻、砂仁、白芥子之類;如兼外邪及肝腎之病者,加桂枝、柴胡之類;脾氣陷而身熱者,加升麻五七分;水泛為痰而胸腹痞滿者,加茯苓;脾胃虛極,大嘔大吐而不能止者,倍用參、術,仍加胡椒二三分。

薑桂丸 治寒痰咳嗽。

南星(洗) 半夏 官桂(去粗皮,各一兩)

上為末,蒸餅丸桐子大,食後薑湯送下五十丸。

厚朴湯

厚朴(薑汁炒) 枳殼(去心,麩炒) 良薑 檳榔 朴硝(各七錢五分) 大黃(二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

三拗湯 感冒風寒,咳嗽鼻塞。

麻黃(不去節,發中有收) 杏仁(不去尖,取其發速;不去皮,取其澀) 甘草(生用,補中有發)

甘草乾薑湯 脈浮自汗,惡寒,小便數,心煩。

甘草(四兩) 乾薑(二兩)

加附子、蔥根,名四逆湯。

越婢加半夏湯 脹脹喘咳,鼻煽肩抬。

麻黃(六兩) 石膏(八兩) 生薑(三兩) 甘草 半夏(半升) 大棗(十個)

華蓋散 肺風痰喘。

麻黃(去根節) 蘇子(炒) 杏仁(炒,去皮尖) 桑白皮 橘紅(各一錢) 甘草(五分) 姜 棗

小青龍湯 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

麻黃 桂枝 白芍 細辛 甘草(各三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乾薑(三兩)

渴去半夏,加花粉;喘去麻黃,加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