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痛

經旨

經曰:肝病令人脅痛。肝有邪,其氣流於兩脅。

《臟氣法時論》曰: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

《脈經》曰:膽足少陽也,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

脈法

脈澀或芤。弦,為痛,為食。澀、短、數,俱為痛。大為久痛。

脅痛

內傷虛損,脅肋疼痛者,凡房勞過度,腎虛羸弱之人,多有胸脅間隱隱作痛。此肝腎精虛,不能化氣,氣虛不能生血而然。凡人之氣血,猶源泉也,盛則流暢,少則壅滯,故氣血不虛則不滯,虛則無有不滯者。倘於此症,而不知培氣血,而但知行滯通經,則愈行愈虛,鮮不殆矣。宜右歸飲、小營煎、大補元煎。

—虛勞之症,大抵多心下引脅俱痛。蓋滯血不消,新血無以養之,尤宜用膏子加韭汁、桃仁泥。

—憂思過度,耗傷心脾氣血,病有如前者,宜逍遙飲、三陰煎、七福飲、歸脾湯。

—勞倦過傷肝脾氣血,病如前者,大營煎、大補元煎。若肝脾血虛,或鬱怒傷肝,寒熱脅痛者,逍遙散。或肝腎虧損,脅肋作痛,頭眩心跳,身痛;或婦人經水不調,經後作痛者,宜補肝煎主之。

澄按:脅者,足少陽膽經所絡之地,左統於肝,右屬於脾,上與肺相近,下與腎相通。雖有食積痰火,血滯氣鬱之殊,而虛損之因,每多肝虛血少,燥暴善怒所致。蓋本體既虛,水不養木,易於動怒,血菀於胸;又或逢不適意事,頓足捶胸,振動血絡;又有讀書作文,用心太過,以胸伏桌弦,盡力倚貼;又或少年子弟,遊戲賭場,呼紅喝綠,胸脅靠桌,暫不見傷,漸漸脅痛;或偶爾失紅,急欲遏止,誤服涼藥,死血冰凝。此虛損中所以多見脅痛之症,其因氣鬱血瘀,多與雜症相同,而一虛一實之分,又與雜症絕不相類。蓋雜症可消、可破、可溫燥,而虛損惟有平肝養血,兼補兼活血而已。

治案

朱丹溪治一人,年三十六,虛損瘦甚,右脅下痛,四肢軟弱,用二陳湯加白芥子、枳實、薑汁、炒黃連、竹瀝,八十帖安。

汪石山治一人,年五十,兩脅肋痛,醫用小柴胡湯痛止,續後作,前方不效。汪診之,脈皆弦細而弱,按之不足。曰:此心脾為酒所傷,肝腎為色所損,兩脅脹痛,相火亢極,肝亦自焚。經曰:五臟已虛,六腑已極,九候雖調者,死。此病之謂歟。尋卒。

薛立齋治一男子,房勞兼怒,風府脹悶,兩脅脹痛。薛作色欲損腎,怒氣傷肝,用六味地黃丸料加柴胡、當歸,一劑而愈。

生生子治汪松崗令眷,左脅疼痛,咳嗽內熱,每咳則脅下吊痛,寢食大減,與青皮、香附、甘草、芍藥、訶子、山梔、貝母、茯苓、柴胡、桃仁、滑石、人參,水煎飲之,熱除痛減。

又治萬履庵夫人,右脅下疼,咳嗽喉干,間亦吐紅,或一碗,或半碗,腸鳴泄瀉,年六十外。原因頭風壞目,性急躁,左脈弦數,右滑數。以瓜蔞仁二錢,黃連、前胡、桔梗、枳殼、橘紅、貝母、白茯苓各八分,甘草五分,服之。次日紅仍不止,惟脅疼減半,改用山梔子、牡丹皮、香附、貝母、甘草、瓜蔞、紫菀、滑石,水煎服。又方,覓真鬱金,磨取三分,用煎藥飲之,兩帖而紅止痛瘳。

又治蔣近思令郎,脅痛氣促,胸滿喉疼,痰中有血屑,下午潮熱,口渴頭重,指梢冷。服滋陰降火之劑不效,且紅愈多,痰咳不出。孫診之,右寸關滑大,左尺亦大。此肺經有瘀血濁痰,壅而為熱也。治當先清化源,不當先滋補。以瓜蔞仁三錢,紅花、紫菀、丹皮、枳殼各一錢,滑石二錢,甘草五分,前胡、青蒿,水煎。臨服加童便一小酒杯。兩服而熱退血止,惟咳嗽未除,胸不寬。再以瓜蔞、陳皮、貝母、蘿蔔子、馬兜鈴、白茯苓、甘草、紫菀、滑石、杏仁,調理而愈。

江南仲治徐丹成,發熱,四肢熱如火,脅左一點疼痛難當,五日不更衣,小便赤澀。醫作傷寒治,服發散藥不效。易醫作疝治,投青皮、枳殼、茴香等藥,病增劇。江診左脈弦數,重按無力,右脈弦滑,氣口緊實,倍於人迎。此非傷寒症,乃內傷,必醉飽強力,氣竭肝傷病也。經云:損其肝者,緩其中。問其由,乃中途覆舟,盡力救貨,時冬寒,忍飢行五十里,遇族人,縱飲青樓,遂得此症。正合經云:此人必數醉,若飽以入房,氣聚於脾中不得散,酒氣與穀氣相薄,熱盛於中,故熱遍於身,內熱而溺赤也。酒氣盛而慓悍,腎氣日衰,陽氣獨勝,故手足為之熱也。用參、朮、枸杞、炙甘草,甘溫緩中;神麯、枳殼、朮、蜜、白芥子,化食行滯。一服病減,再服熱退。用六味丸以補肝腎之虧損而愈。

吳澄治一人,失紅,脾虛泄瀉,胸脅作痛。此肝脾兩虛,木來侮土。仿薛氏用加味歸脾,應手取效。

腰痛

經旨

《脈要精微論》曰: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五癃津液別》篇曰:五穀之精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酸。

脈法

腰痛之脈必沉,沉弦而緊者為寒,沉弦而浮者風,沉弦而濡細者濕,沉弦而急實為閃肭。濡澀者瘀血,滑伏者痰氣,虛豁者腎虛。

腰痛

徐東皋云:腰者,腎之外候,一身所持,以轉移、開合者也。蓋諸脈皆貫於腎,而絡於腰脊,腎氣一虛,腰必痛矣。除墜之外,不涉於虛,其於風寒濕熱,雖有外邪,多有乘虛相犯,而祛邪之中,又當有以究其本也。舉世之人,每每醉以入房,欲竭其精,耗散其真,務快心意,恬不知養,其不虛者幾希。予見房室勞傷腎氣,腰脊兼痛,久則髓減骨枯,發為骨痿者有矣。甫年少時常有腰痛,及閃挫之病,每服補腎湯、丸,僅得不甚而易愈,尚不知房室之害也。予稟性淡於欲事,自壬子來多遊江湖間,欲漸稀而腰痛亦稀。至辛酉之後,集此書兼視病家,無暇而欲益寡,腰覺強健而絕無痛作之因。可見寡欲之功,優於補劑。

—腰為腎之府,腎與膀胱相表裡,故在經而屬太陽,在臟則屬腎氣,而又為沖、任、督、帶之要會。所以凡病腰痛者,多由真陰之不足,最宜培補腎氣為主。

—腰痛之症,虛者十居八九。但察其既無表邪,又無濕熱,而或以年衰,或以勞苦,或以酒色所喪,或以七情憂鬱所致者,則悉屬真陰虛症。凡虛症之候,形色必清白,而或見黧黑,脈息必和緩,而或見細微,或以行立不支,而臥急少可,或以疲倦無力,而勞動益甚。凡積而漸至者皆不足,暴而痛甚者多有餘;內傷稟賦者多不足,外感邪實者多有餘。

—凡水虧真陰虛損,精血衰少而痛者,宜地黃飲子、左右二歸丸為最。

—凡腰痛,或不甚虛者,如青娥丸、煨腎散、補髓丹、二至丸之類。

—凡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皆腎家的病。然非失精等現症,此乃腎虛而痹,故以六味補其陰,以桂、附壯其元陽。

吳澄曰:諸般腰痛,皆屬腎虛。有外邪,須除其外邪;如無他邪,一於補腎而已。腰肢痿弱,身體疲倦,腳膝痠軟,脈或大或細,痛亦隱隱而不甚,是其候也。須分寒熱二症:脈細而無力,短氣,溺清,是為陽虛,宜八味、鹿茸、蓯蓉、補骨脂、巴戟天、川椒、茴香、肉桂、附子之屬;脈大無力,火炎便赤,是為陰虛,宜六味丸加知母、黃柏、龜板、白芍、當歸、川芎、杜仲、丹參、續斷之屬。又有憂鬱、怒傷肝而腰痛,宜沉香、菖蒲、木瓜、棗仁、桂枝、當歸、牛膝、薑、桂之類。

治案

韓𢘅治一人,患腰痛,以胡桃仁佐破故紙,用鹽水糊丸,服之而愈。

淳于意治濟北王侍者韓女,病腰背痛,寒熱,眾醫皆以為寒熱也。臣意診脈曰:內寒,月事不下也,即竄以旋下病已,病得之欲男子,而不可得也。所以知韓女之病者,診其時切之腎脈也,澀而不屬。澀而不屬者,其來難堅,故曰月事不下;肝脈弦出左口,故曰欲男子,而不可得也。

戊戌年八月,淮南大水,城下浸灌者連月。樓自得臟腑不調,腹中如水吼,數日調治得愈。自此腰痛不可屈伸,雖洗面亦相妨,服遍藥不效,如是凡三月。予後思之,此必水氣陰盛,腎經感此而得,乃灸腎俞三七壯,服麋茸丸而瘥。

張子和治趙進道,病腰痛,一年不愈。診其兩手,脈沉重有力。以通經散下五七行;次以杜仲去粗皮,細切,炒斷絲為末,每服三錢,豬腰子一枚,薄劈五七片,先以椒鹽淹去腥水,摻藥在內,裹以荷葉,濕紙數重,文武火燒熟,臨臥細嚼,溫酒送下。每早以無比山藥丸服,數日而愈。

骨痛

腎主骨,骨痛如折者,真陰敗竭也。

澄按:房勞傷腎,真陰虧損,骨髓空虛,氣血將絕,晝夜哀叫,遍身苦楚,骨痛如折,非藥餌所能治也。

頸項痛

頸項強疼,邪客三陽居多外,有腎氣上攻,背不能轉側。又有肝無血養,舟車之路不通,以致機關不利。宜六味加歸、芍。

脊背痛

脊背乃督脈所貫,項連風府,俱太陽經也。其虛損伴痛者,乃房欲過度,骨髓空虛所致,宜補髓丹、人參固本丸。

腿痛

腿居一身之下,眾陰之所歸,而其所以作痛者,足三陰經也。足太陰脾主肉,足厥陰肝主筋,足少陰腎主骨,三陰氣血不足者,骨髓空虛,愈虛愈痛,必投以大補氣血之劑,則氣血充而無所苦矣。若兼風寒濕痹痛者,不在虛損之例,又當按病另治。

腿痛多屬濕熱,然亦有足三陰虧損,經絡血脈空虛而痠痛者。藥宜峻補真陰,不可趕風逐濕,致虛虛實實之戒。宜六味地黃湯、十全大補湯。

諸痛

吳澄曰:虛勞之人,精不化氣,氣不化精。先天之真元不足,則周身之道路不通,阻礙氣血,不能榮養經絡而為痛也。是故水不養木而脅痛,精血衰少而腰痛,真陰竭絕而骨痛,機關不利而頸痛,骨髓空虛而脊背痛,三陰虧損而腿膝痛。此皆非外邪有餘,實由肝腎不足所致也。

脅痛例方

補肝煎 治肝腎二經氣血虧損,脅脹作痛,或脅脹頭暈,發寒發熱,或遍身作痛。

熟地 白朮(炒,各一兩) 棗仁(炒) 獨活(各四兩) 當歸 川芎 黃耆(炒) 山藥 五味子 山萸肉 木瓜(五錢)

上咀,每服五錢,棗湯煎服。

方見各門

逍遙飲

逍遙散(以上見郁。)

歸脾湯(見血。)

大營煎

小營煎

大補元煎

七福飲

三陰煎(以上見景岳治法。)

腰痛例方

青娥丸 治腎虛腰痛,益精助陽,烏須壯腳力,婦人隨症用引,吞送極效。

破故紙(四兩,炒) 杜仲(淨,八兩,薑汁炒) 胡桃肉(十兩)

上為末,用蒜四兩搗膏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法不用蒜,以酒糊為丸,或蜜為丸更佳。一方加巴戟肉、大茴香四兩。

《良方》加味青娥丸 治諸虛不足,滋益陰陽,美容顏,健腰膝,止腰痛尤效。

破故紙(炒) 小茴香(鹽水炒) 胡蘆巴(炒,各四兩) 杜仲(三兩,薑汁炒) 胡桃肉(二十五個) 蓮蕊(一兩) 青鹽(煅,五錢) 穿山甲(酥炙,三錢五分)

上為末,將胡桃搗爛加酒煮,麵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九,溫酒下。

補髓丹 治腎傷腰痛,不可屈伸,亦治老人腰痛。

杜仲(十兩) 鹿茸(四兩,浸去皮,酒炙) 補骨脂(十兩,用芝麻五兩同炒透,去芝麻不用)

上為末,用胡桃肉三個,浸去皮,搗為膏,入面少許,煮爛為丸桐子大,每服百丸,溫酒,鹽湯下。

二至丸 治虛損腰痛,不可屈伸。

附子(炮,去皮尖) 肉桂 杜仲 補骨脂(一兩,炒) 鹿角霜 鹿角屑 鹿茸 青鹽(另研,各五錢)

上為末,酒煮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胡桃肉細嚼,鹽酒湯送下。畏服熱藥者,去附子,加肉蓯蓉。

通經散

陳皮 當歸 甘遂

上為末,每服三錢,溫酒下。

方見各門

六味地黃丸

無比山藥丸(以上見秦越人治法。)

八味地黃丸(見仲景治法。)

地黃飲子(見血。)

煨腎丸(見河間治法。)

左歸飲

右歸飲(以上見景岳治法。)

《局方》安腎丸(見喘)

脊背痛方見各門

補髓丹(見腰痛。)

人參固本丸(見血。)

腿痛方見各門

六味地黃湯(見血。)

十全大補湯(見秦越人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