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瀉

經旨

經曰: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陰陽應象大論》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

《太陰陽明論》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填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

《標本病傳論》曰:先病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標。

《脈要精微論》曰: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經脈》篇曰:脾所生病,心下急痛,溏瘕泄。

脈法

尺脈寒細,謂之後泄。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

瀉脈自沉,沉遲寒侵,沉數火熱,沉緩濕邪,沉虛滑脫。凡泄瀉脈,沉緩弱小者生,浮大弦數者死。

泄瀉

吳澄曰:虛勞而至於泄瀉,則難為力矣。蓋脾與胃合主腐熟水穀,外營肌肉,此後天之根本也。而其源,未有不由於先天,何也?經曰:腎主二便,腎開竅於二陰。命門火衰,則陰寒獨盛,丹田不暖,則尾閭不固。二便之開合,惟腎是司。虛勞泄瀉,多由脾腎兩虧,真陰真陽不足所致也。其症多見咳嗽吐痰,潮熱失血,而治者不察,或滋陰以損其脾,或寒涼以傷其胃,則腎中之真陽益弱,本不泄瀉者,亦多泄瀉矣。既泄瀉,則難為力矣。

論脾胃為泄瀉之本

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蓋胃為水穀之海,而脾主健運。使脾健胃和,則水穀腐熟,而化氣化血,以行榮衛。若飲食失節,起居不時,以致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清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致含汙下降,而泄瀉矣。脾強者,滯去則愈,此強者之宜清宜利、可逐可攻也。脾弱者,因虛所以易瀉,因瀉所以愈虛。蓋關門不固,則氣隨瀉去,氣去則陽衰,陽衰則寒從中生,故不必外受風寒,而始謂之寒也。且陰寒性降,下必及腎,故瀉多必亡陰,謂亡其陰中之陽耳。所以泄瀉不愈,必自太陰傳於少陰,而為腸澼。腸澼者,豈非降泄之甚,而陽氣不升,臟氣不固之病乎?凡脾胃氣虛,而有不升不固者,若復以寒之逐之,無有不致敗者。

真陰不足泄瀉

真陰不足而泄瀉者,則或多臍下之痛,或於寅卯時為甚,或食入已久,反多不化,而為嘔惡溏泄,或瀉不甚臭,而多見完穀等症。蓋因丹田不暖,所以尾閭不固;陰中少火,所以中焦易寒。此其咎在下焦,故曰真陰不足也。本與中焦無涉,故非利所及也,惟胃關煎一劑,乃為最上之乘。且人之患此者最多,勿謂其新病,而不可用也;勿謂其年少,而未宜用也。覺有是症,即宜是藥,劑少功多,攸利非小。但知者見其先,昧者見其後,見其後,恐見其遲矣。

真陽不足泄瀉

腎乃胃之關,開竅於二陰,所以二便之開閉,皆腎臟之所主。今腎中陽氣不足,則命門火衰,而陰寒獨盛。故於子醜五更之後,當陽氣未復,陰氣極盛之時,令人泄瀉不止也。椒附丸、五味子散、四神丸,皆治此之良方。若必陽生於陰,而腎氣充足,則又惟八味丸為宜。新方特製胃關煎、一炁丹、九炁丹、復陽丹之屬,斯得其濟者,多矣。

陽虛泄瀉

陽虛之人,脾虛不能勝濕,而濕勝則能生寒,陽氣因寒所以日敗,胃氣因濕所以日虛。其症則形容日羸,飲食漸減,或脈忽見弦細,或日體常怯寒,或臍腹常有隱痛,或眩暈常多困倦,或不安於五鼓,或加甚於秋冬。但無熱症可據,而常多飧泄者,則總屬虛寒也。凡若此者,不速培陽氣,必致漸衰而日危矣。

清氣在下則生飧泄

脾虛下陷,胃氣不能上騰,則注下泄瀉。宜升舉脾胃之氣,而瀉自止。

脾濕泄瀉

土德無漸,水邪不濫。故瀉多成於土濕,濕皆本於脾虛。倉廩得職,水穀善分。虛而不培,濕淫轉甚。經云虛者補之是也。

鬱結泄瀉

憂思太過,脾氣結而不開,肝氣不舒,下凌脾土,虛損症多有之,宜開鬱舒結。

鬱熱泄瀉

虛損有種肺氣閉錮,肺金不清,咳嗽胸滿,肺中鬱熱,回奔大腸而瀉者,當先清肺金,然後和脾。

鬱怒泄瀉

虛損之人,每多善怒。怒氣未除,便進飲食,怒氣挾食,致傷脾胃。脾胃一傷,即發泄瀉,不可消食,致脾氣益弱。亦不可利氣疏解,使肝益虛。大法,補脾之虛,而利肝之氣。故患此必須切戒惱怒為主。

脾腎兩虛泄瀉

虛損泄瀉,由多脾腎兩虛,何也?蓋腎氣不能攝,脾弱不能運。脾氣虛則闌門之氣亦虛,是以不能泌別清濁,致水液渣滓混入大腸,或溏而或瀉也。當補土實水清金。金實則脾氣實,而自能健運;水壯則腎氣實,而自能收攝。清金則清濁分,而自能施化矣。

藥誤泄瀉

虛損之人,多有陰虧火泛,而治之之法,首以保護脾胃為主。昧者不察,專以滋陰降火,甚則芩、連、知、柏,損傷脾胃,而泄瀉由是作矣。

食忌泄瀉

虛損之人,津液不足,口內無味,思鹽想淡。蓋其虛火內灼,又喜食水果清潤之物,或油膩生冷,並食雜進,脾不能勝,由此而泄瀉者甚者。故凡患虛症,脾胃不可不慎。

澄按:虛損泄瀉一症,最不可忽略,何也?蓋亡陰脫液之肇端,實勞怯之大忌,如經霜之敗葉,鮮有不凋者也。既虛火動,而復又下,多亡陰,則清陽之氣益陷,相火之焰益炎,下而窘迫,上而咽疼。當此之際,欲實脾土,則防肺金;欲清肺金,則防脾土,惟補脾陰正方最宜。或虛損未甚,偶因他因,而暫時一瀉者,此屬標症,猶可圖治。若脾腎之氣,俱已損傷,而泄瀉不止者,此症已極,仙丹何益?所以明者見機未萌,略見便溏,預先提防著意,不使後天脾氣損壞,致先天之真元難復也。

治法

薛氏曰:凡傷食瀉黃,若飲食已消,而泄瀉未止,此脾胃之氣傷也,宜用五味異攻散。若泄瀉而腹中重墜者,此脾氣下陷也,宜補中益氣湯。若服克伐之劑,而腹中窄狹,此脾氣虛也,宜六君子湯。

張景岳曰:脾虛者,四君子湯、參朮湯。參苓白朮散為宜。若病在下焦,腎氣虛而為熱者,六味地黃湯。微寒者,八味地黃湯,或胃關煎。若久瀉元氣下陷,大腸虛滑不收者,須於補劑中加烏梅、五味子、粟殼之屬以固之。

吳澄曰:若中氣虛陷者,升補中和湯。中氣不足者,中和理陰湯。脾陰不足者,理脾陰正方。心脾兩虛者,資成湯。

泄瀉總錄

寒瀉

小便清白,不渴,腹中冷,完穀不化,亦不變,變亦白色,身懶動作,飲食不下,手足清冷。

熱瀉

小便赤澀,煩渴,肛門熱,穀食腐化,或雖不化而色焦黃,身能動作,手足溫暖。

暴瀉之瀉

暴注下迫,是無水也。溏泄日久,止發無恆,是無火也。

胃瀉

飲食不化,色黃。

脾瀉

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建中湯、理中湯。

大腸泄

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乾薑附子湯。

小腸泄

溲而便膿血,小腹痛。承氣湯。

大瘕泄

大瘕泄,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承氣湯。

五更溏泄

有腎虛失閉藏之職,五味子丸。亦有食積,香砂枳朮丸。寒積,理中湯。酒積,葛花解酲湯。

鶩泄

中寒糟粕不化,如鴨溏,澄徹清冷,小便清白。附子理中湯。

飧泄

水穀不化而完出也,風邪干胃,木來賊土,清氣在下。升陽除濕湯。

洞泄

泄下多清水,腸鳴身重,胃苓湯。水液去多,甚而轉筋,血傷故筋急也。升陽除濕湯。

腸垢泄

濕兼暑也,稠黏垢穢,小水赤澀。

滑泄

氣虛濕勝也,故所下不禁,大孔如竹筒,直出不止。

食積泄

泄下腐臭,噫氣作醋。

痰泄

或多或少,胸悶瀉沫。

虛泄

困倦無力,食減微溏,必兼體瘦。

火泄

暴注下迫,焦黃穢臭。

氣泄

腹常滿悶,去不通泰。

瀼泄

停蓄飲食,數日一泄,必兼腹脹。

腎泄

五更腹痛,微響乃泄,必兼足冷。

肝泄

忿怒所傷,厥而面青,必兼脅滿。

交腸泄

大小便易位而出。

直腸泄

飲食入口,少頃即出。

霍亂泄

腹中絞痛,暴泄煩渴。

氣食泄

腹痛,下無休時,去如蟹渤者,氣食交併而作泄也。

酒積泄

飲酒太多,清晨作泄,或五更腹痛,泄下黃赤,此酒濕入臟所致,非腎虛者比也。

積瘀泄

內有積瘀,胸脅腹痛,泄下光亮,如黑漆退光色者是也。

暑泄

夏月暴注水泄,宜香薷飲、益元散。

相應泄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以致泄瀉,人所易知也。其有飲食之後,偶有所感觸,或內傷七情,外感六淫,跌打損墜,忽爾作瀉。此亦食滯與病相因而為泄瀉,實與本症絕無相干。當調和脾土,再治本症。

澄按:以上各種泄瀉,雖非虛損之比,然亦有因泄瀉日久,而泛用消食利水之劑,損其真陰,元氣不能主持,致脾胃日虧,飲食日減,真氣日消,而成虛損者有之,故並錄此。

治案

東垣治一人,大便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時作瀉,腹中鳴,小便黃。以黃耆、柴胡、歸身、益智、陳皮各三分,升麻六分,炙甘草二錢,紅花少許作服,名曰黃耆補胃湯。水二盞,煎一盞,稍熱服,食前服之。

薛立齋治一人,患肝木克脾土,面赤生風,大臟燥結,炎火衝上,久之遂致臟毒下血,腸鳴溏瀉,腹脹喘息,馴至絕谷瀕殆。諸送方以枳實、黃連之劑投之,輾轉增劇。薛診曰:此脾腎兩虛,內真寒而外虛熱,法當溫補。遂以人參、白朮為君,山藥、黃耆、肉果、薑、附為臣,茱萸、骨脂、五味、歸、苓為佐,十劑,俾以次服。諸醫皆曰:此火病也,以火濟火,可乎?服之浹旬,盡劑而自止。

江應宿治一人,患脾腎泄十餘年,五鼓初必腹痛,數如厠,至辰刻共四度,巳午腹微痛而泄,凡七八度,日以為常,食少倦怠,嗜臥。診得右關滑數,左尺微弦無力。此腎虛而脾中有積熱病也。投黃連枳朮丸,腹痛除,漸至天明而起,更與四神丸、八味丸,滋其化源,半年飲食倍進,而泄愈矣。

李士材治姚岱芝,吐痰泄瀉,見食則惡,面色萎黃,精神困倦,自秋及春,無劑弗投,經久不愈。診之口不能言,亟以補中益氣去當歸,加肉果二錢,熟附一錢,炮姜一錢半,半夏二錢,人參四錢,日進二劑,四日而瀉止,但痰不減耳。李曰:腎虛水泛為痰,非八味丸不可,應與補中湯並進。凡四十日,服人參一斤,飲食大進,痰亦不吐。又半月而酬對如常矣。

生生子治張懷赤,每早晨腸鳴,瀉一二度,晚間一度,尺寸短弱,右關滑大。此中焦有濕痰,君相二火皆不足,故有此症。以六君子湯加補骨脂、桂心、益智仁、肉豆蔻,煎服,瀉遂減半。又以煎藥加杜仲為丸,服之而愈。

又治吳仲峰,仲秋六部皆沉微,而左猶甚,隱隱如蛛絲之細,原以腸風去血,過服寒涼,致傷脾胃。自春至秋,脾瀉不愈,日夜十二三行,色黃白帶青,兩頤浮腫,四肢亦浮,小水不能獨利,利必與大便並行,腸鳴,四肢冷,口不渴,飲食大減,口唇齦肉皆白。其為人也多憂思。夫四肢者,脾之所主,清冷則陽氣不充。兩頤乃腎經部位,浮腫益見腎氣之虛也。脈沉微與面色黃腫,皆屬於濕。經云: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土。合脈症觀之,由脾虛不運,積濕而然,虛寒明矣。病至此勢亦甚危,第形症相符,色脈相應,又能受補,庶幾可生也。法當大溫補升提,以東垣益胃升陽滲濕湯加減調理。人參三錢,白朮五錢,黃耆二錢,茯苓、益智、蒼朮各一錢,大附子五分,澤瀉、炮薑、炙甘草、升麻、防風各五分。連服八帖,諸症悉減。病雖暫愈,宜戒生冷、憂思,庶服藥有效,切勿輕犯,犯之非藥石可生也。

泄瀉例方

五味異功散 治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嘔吐泄瀉,久患咳嗽,面浮氣逆,腹滿等症。

人參 白朮(炒) 茯苓 炙甘草 陳皮(各一錢)

乾薑附子湯 治自利嘔吐,煩躁,手足冷,鼻尖冷,身體重痛,舌上生苔。

大附子(一枚,制,分四服)

上每服加炮姜二錢同煎,溫服。熱甚者冷服。

椒附丸 治小腸虛冷,小腹痛,小便頻而清白。

椒紅(炒) 附子(炮) 龍骨 桑螵蛸 山萸肉 鹿茸(酒黃,焙,各等份)

上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用六十丸,空心鹽湯下。

人參固本丸 治脾虛煩熱,金水不足,及肺虛煩熱,作渴作嗽,或小便短少赤色,澀滯如淋,大便燥結。此陰虛有火之聖藥也。

人參 天冬 麥冬 生地 熟地

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溫酒或鹽湯下。中寒之人不可服。

附子理中湯 治中氣虛寒,腹痛泄瀉。

人參 白朮 炮姜 炙甘草(各三錢) 製附子(三錢)

四神丸(薛氏) 治脾腎瀉,清晨瀉。

補骨脂(炒,四兩) 肉豆蔻(煨) 五味子(各二兩) 吳茱萸(湯浸,一兩)

上為末,用大棗百枚,同姜八兩煮爛取肉,搗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淡鹽湯下。

程郊倩曰:命門無火,不能為中宮腐熟水穀,藏寒在腎,誰復司其閉藏?故水氣才萌,不疏泄而亦疏泄,雖是木邪乾土,實腎之脾胃虛也。此際補脾不如補腎。補骨脂有溫中暖下之能,五味子有酸收固澀之性,吳茱萸散邪補土,肉豆蔻澀滑益脾。暖腎而使氣蒸,破滯而使氣壯,補腎仍是補脾矣。

五味子散 治腎泄在清晨,及五更作瀉,飲食不進,不時去後。

五味子(炒,二兩) 吳茱萸(炒,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為丸尤妙。

五味子丸 治下元虛寒,火不生土,以致命門不暖,關門不閉,名曰腎泄。亦治脾腎泄。

人參 白朮(炒) 五味子(炒) 破故紙(炒,各三兩) 山藥(炒) 茯苓(各一兩五錢) 吳茱萸(湯泡,炒) 川巴戟(去心,炒) 肉果(麵煨) 龍骨(各一兩)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百餘丸,食前白湯下。

香砂枳朮丸 破滯氣,開胃進食。

木香 砂仁(各五錢) 枳實(麩炒) 白朮(米泔浸,炒,二兩)

胃關煎 治脾腎虛寒作瀉,或甚至久泄,腹痛不止,冷痢等症。

熟地(三五錢) 山藥(炒) 扁豆(炒,各二錢) 炙甘草(一二錢) 炮姜(二三錢) 吳茱萸(制,五七分) 白朮(炒,二三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甚者,加肉果一二錢。

胃苓湯 治脾濕太過,泄瀉不止。

陳皮 白朮 甘草 蒼朮 厚朴 茯苓 澤瀉 豬苓 肉桂(各等份)

姜五片,棗三枚,煎服。

一炁丹 治脾腎虛,不時易瀉,腹痛陽痿,怯寒等症。此即參附之變方也。

人參 製附子(各等份)

煉白蜜丸如綠豆大,每服滾水送下三五分。

九炁丹 治脾腎虛寒。

熟地(八兩) 製附子(四兩) 肉豆蔻(麵煨,二兩) 炮姜 吳茱萸 補骨脂(酒炒) 蓽茇(炒) 五味子(炒,各二兩) 粉甘草(一兩)

煉蜜丸,或山藥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

方見各門

承氣湯(見下集積熱。)

升陽除濕湯

升陽滲濕湯

豬苓分水散(以上見下集濕。)

補中益氣湯(見東垣治法。)

六君子湯(見痰。)

六味丸

四君子湯(以上見秦越人治法。)

八味丸

建中湯(以上見仲景治法。)

參苓白朮散(見飲食不甘。)

理中湯(見下集寒。)

升補中和湯

中和理陰湯

理脾陰正方

資成湯(以上見吳師朗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