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

東垣 曰:陰陽別論云,二陽結謂之消。脈要精微論云,癉成為消中(癉謂濕熱也,熱積於中,故變為消中也)。夫二陽者,陽明也。手陽明大腸主津液,病消則目黃口乾,是津不足也。足陽明胃主血,熱則消穀善飢,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結者,津液不足,結而不潤,皆燥熱為病也。此因數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其氣慓悍,能助燥熱也。越人云,邪在六腑,則陽脈不合,陽脈不合,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脈盛矣。陽脈大盛,則陰氣不得營也,故皮膚肌肉消削是也。經云,凡治消癉,僕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岐伯曰,脈實病久可治,脈弦小病久不可治。後分為三消,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飲,經云心移熱於肺,傳於膈消者是也,以調胃承氣湯、三黃丸治之。下消者,煩躁引飲,耳輪焦乾,小便如膏。叔和云,焦煩水易虧,此腎消也,以六味地黃丸治之。總錄所謂末傳能食者,必發腦疽背瘡。不能食者,必傳中滿鼓脹,皆為不治之證。潔古老人分而治之,能食而渴者,加白虎人參湯。不能食而渴者,錢氏白朮散倍加葛根治之。上中既平,不復傳下消矣。前人用藥,厥有旨哉。或曰,未傳瘡疽者,何也?此火邪勝也。其瘡痛甚而不潰,或赤水者是也。經云有形而不痛,陽之類也,急攻其陽,無攻其陰,治在下焦,元氣得強者生,失強者死。未傳中滿者何也,以寒治熱,雖方士不能廢其繩墨而更其道也。然臟腑有遠近,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腎肝位遠,宜制大其服。皆適其所至所為,故知過與不宜,皆誅罰無過之地也。如高消中消制之太急,速過病所,久而成中滿之病。正謂上熱未除,中寒復生者,非藥之罪,失其緩急之治也。處方之際,宜加意焉。

劉宗厚 曰:消渴小便多者,蓋燥熱太甚,而三焦腸胃之腠理拂鬱結滯,緻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浸潤於外,以養乎百體。故腸胃之外,燥熱太甚,雖多飲水,入於腸胃之內,終不能浸潤於外,故渴不止而小便多。水液既不能浸潤於外,則陰燥竭無以自養,故久而多變為聾盲、瘡瘍、痤痱而危殆也。治此疾者,宜補腎水陰寒之虛,而瀉心火陽熱之實,除腸胃燥熱之甚,濟肌體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利而不澀,則病自己矣。

婁氏 曰:上消者,經謂之膈消,膈消,渴而多飲是也。中消者,經謂之消中,消中者,渴而飲食俱多,或不渴而獨食是也。下消者,經謂之腎消,腎消者,飲一溲二,其溲如膏油,即膈消消中之傳變。王注謂肺臟消燥,氣無所持是也。蓋肺藏氣,肺無病,則氣能管攝津液,而津液之精微者,收養筋骨血脈,余者為溲。肺病則津液無氣管攝,而精微亦隨溲下,故飲一溲二,而溲如膏油也。筋骨血脈無津液以養之,故其病漸成形瘦焦乾也。然肺病本於腎虛,腎虛則心寡於畏,妄行凌肺而移寒與之,然後肺病消。故仲景治渴而小便反多,用腎氣丸補腎救肺,後人因名之腎消,以補腎也。或曰,經既云肺消死不治。仲景復用腎氣丸治之何也?曰,飲一溲二者,死不治。若飲一未至溲二者,病尚淺,猶或可治。故仲景腎氣丸治飲水一斗,小便亦一斗之證。若小便過所飲者,亦無及矣。

丹溪 曰:上消者肺也,多飲水而少食,大小便如常。中消者胃也,多飲食而小便赤黃。下消者腎也,小便濁淋如膏之狀,又曰,上焦渴,是心火刑煉肺金而作渴,法當降火清金,宜蘭香葉、白葵花、白豆蔻、蓽澄茄、升麻、黃柏,引清氣升而渴止。中焦渴,飲食入胃,傳送太急,不生津液,食已則飢,胃中有熱,宜用黃芩、石膏。下焦渴者,肝腎二經有熱,必是小便頻數,宜用五味子、知母、黃柏、玄參以養陰兼養肺,降火生血為主。大法黃連、天花粉二味為末,藕汁、人乳汁、生地黃汁、佐以蜜薑汁為膏,和二末,徐徐留舌上,以白湯少許送下,能食者加石膏、天花粉,治消渴之聖藥也。三消皆忌用半夏,血虛亦忌用。消渴苦泄瀉,先用白朮、白芍藥炒為末調服後,卻服諸汁膏。

李氏 曰:經云,二陽結謂之消渴。二陽者,手陽明大腸主津液,足陽明胃主血,津血不足,發為消渴。又有燥結者,肺與大腸為表裡也。有氣分渴者,因外感傳裡,或服食煎燥,熱耗津液,喜飲冷水,當與寒涼滲劑,以清利其熱,熱去則陰生而渴自止矣。有血分渴者,因內傷勞役,精神耗散,胃氣不升,或病後胃虛亡津,或餘熱在肺,口乾作渴,喜飲熱湯,當與甘溫酸劑,以滋益其陰,陰生則燥除,而渴自止矣。所謂消者,燒也,如火烹燒物也。三消,上中既平,不復傳下。上輕中重下危,總皆肺被火邪熏蒸日久,氣血凝滯。故能食者,末傳癰疽,水自溢也。不能食者,末傳脹滿;火自炎也,皆危。熱在上焦,心肺煩燥,舌赤唇紅,少食引飲,小便數者,四物湯合生脈散,加天花粉、地黃汁、藕汁、乳汁。酒客加葛根。能食者,白虎加人參湯。不食者,錢氏白朮散、清心蓮子飲。又膈滿者,謂之膈消,麥門冬飲子。火留肉分,變為癰腫者,忍冬藤丸、黃耆六一湯、益元散。熱蓄中焦,脾胃消穀善飢,不甚渴,小便赤數,大便硬者,四物湯加知母、黃柏、石膏、黃芩、滑石以降火。熱甚者,調胃承氣湯、三黃丸。初病寒中,陰勝陽郁,後變為熱中者,升麻葛根湯、瀉黃散。濕積毒者,消渴痞丸,虛者錢氏白朮散。便閉者當歸潤燥湯,泄瀉者白朮芍藥湯。上中二消者,蘭香飲子。心火乘脾者,黃連豬肚丸。肝侵氣衝,肌熱不食,食即吐蛔者,烏梅丸、鐵粉丸。有蟲耗其津液者,單苦楝湯。水停於下,變為胕腫者,五苓散,或去桂加人參尤妙。熱伏下焦,腎分精竭,引水自救,隨即溺下,小便混濁,如膏淋然,腿膝枯細,面黑耳焦形瘦者,四物湯加知母、黃柏、五味子、元參。人乳汁善調水火,或補陰丸、腎氣丸、先天坎離丸、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元菟丸、鹿菟丸、夢授天王補心丹、威喜丸、妙香散、單繭絲湯,或十全大補湯去桂倍地黃,加知母、黃柏。上熱下冷者,清心連子飲。有五味過度之人,真氣既盡,邪氣獨留,陽道興強,不交精泄者,謂之強中。小便或油膩,或赤黃,或泔白,或渴而且利,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飲食滋味入腹,如湯澆雪,隨小便而出,落於溝中,結如白脂,肌膚日瘦者,無治法。

治渴,初宜養肺降心,久則滋腎養脾。蓋本在腎,標在肺。腎暖則氣上升而肺潤,腎冷則氣不升而肺焦,故腎氣丸為消渴良方也。然心腎皆通乎脾,養脾則津液自生,參苓白朮散是也。三消通用單文蛤為末,水調服,回津止渴。單瓜蔞根丸,消渴神藥。大忌半夏燥劑。抑論水包天地,人身臟腑,亦津液真水所包。然有形者,凡水也,兌也,坤也。無形者,天一所生之水,氣也,坎也,乾也。能以無形之水,沃無形之火,是謂能濟。雜病渴多虛熱,實熱者少,凡渴後忌針灸,令瘡口出水而死。或云渴禁半夏,渴不宜汗。

蔭按:三消之證,皆燥熱結聚也。治上消者,宜潤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腎;治下消者,宜滋其腎,兼補其肺,勿專執本經而治也。然消渴病宜慎者有三,一飲酒,二房勞,三鹹食及面。能慎此三者,雖不服藥,亦自可愈。

脈法

脈經 曰:趺陽脈浮而數,浮則為氣,數則消穀而緊。氣盛則溲數,溲數則緊,緊數相摶,則為消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致飲水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心脈滑為渴,心脈微小為消癉。消癉脈實大,病久可治。懸小堅急,病久不可治。脈數大者生,沉小者生,實而堅大死,細而浮短者死。

治上消方

人參白虎湯 治能食而渴者。

人參(五錢) 石膏(一兩) 知母(七錢) 甘草(四錢)

上每服一兩,入粳米一撮水煎,食後溫服。東垣加黃芩、杏仁。

宣明麥門冬飲子 治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胸滿心煩,津液短少,燥渴引飲。

麥門冬(去心) 天花粉(一方作瓜蔞仁) 知母(各一錢半) 五味子(十五粒) 生地(酒炒) 人參 茯神(去皮木) 葛根(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上㕮咀,入竹葉十四片,水煎食遠服。一方通治三消,上消加藕汁、人乳、桔梗、山梔;中消加石膏、黃連、黃芩;下消加黃柏、熟地黃,去葛根。脾胃弱或大便瀉加白朮、茯苓,血虛或大便燥加當歸、芍藥,氣虛加黃耆、白朮、倍參。如胃弱不能受寒涼之藥,加白蔻、砂仁,以從其治。小便不利,加滑石、澤瀉。

易老麥門冬飲子 治老弱虛人大渴。

人參 枸杞子 白茯苓 甘草(各七錢半) 五味子 麥門冬(去心各半兩)

上銼,每服一兩,加生薑水煎服。

錢氏白朮散 治虛熱而渴不能食者。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各一兩) 乾葛(二兩) 藿香(一兩,去土) 木香(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煎溫服。如飲水多,多與服之。一方加北五味、柴胡各半兩,治消中消穀善飢。

清心蓮子飲 治心經蘊熱作渴,小便或赤澀或濁。

黃芩 麥門冬 地骨皮 車前子 甘草(各三錢) 蓮子 茯苓 黃耆 柴胡 人參(各三錢半)

上㕮咀,水煎服。

枸杞湯 治渴而利者。

枸杞枝葉(一斤) 黃連 瓜蔞根 甘草 石膏(各三兩)

上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五服,日三夜二。劇者多合,渴即飲之。

乾地黃湯 治消渴。

茯神 黃耆 瓜蔞根 甘草 麥冬(去心,各三兩) 乾地黃(姜酒炒,五兩)

上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渣,分三服,日進一劑,服十劑愈。

六神湯 治三消渴疾。

黃耆 瓜蔞根 乾葛 連粉 枇杷葉 甘草(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煎空心服。小便不利加茯苓。

地黃飲子 治消渴咽乾而煩躁。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黃耆(蜜炙) 人參 生乾地黃(酒洗) 熟乾地黃 澤瀉 石斛(去根炒) 枇杷葉(去毛炒) 枳殼(麩炒) 甘草(炙,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煎,食後服。

甘露湯 治煩渴口乾。

百藥煎 白乾葛(各三錢) 烏梅 五味子 天花粉(各一錢) 甘草(半錢)

上㕮咀,水煎服。

硃砂黃連丸 治心經蘊熱,或因飲酒過多,發為消渴。

硃砂(二兩,另研) 宣黃連(三兩) 生地(姜酒炒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燈心棗子湯送下。

川黃連丸 治消謁。

川黃連(五兩) 天花粉 麥門冬(去心,各二兩半)

上為末,用生地黃汁並牛乳,夾和搗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粳米湯送下。

玉泉丸 治煩渴口乾。

麥門冬(去心) 人參 茯苓 黃耆(半生半蜜炙) 烏梅(焙) 甘草(各一兩) 瓜蔞根 乾葛(各一兩半)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溫湯嚼下。

火府丹 治消渴。

生地(酒洗) 木通 黃芩 甘草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粒,木通煎湯下。

樓氏曰:一卒病渴,日飲水三斗不食者,心中煩悶,時已十月。予謂心中有伏熱,與此藥數服,每服五十丸,溫水下。越二日來謝云,當日三服渴止。又次日三服,飲食如故。此方本治淋,用以治渴效,信乎,藥要變通用之。

和血益氣湯(一名地黃飲子) 治口乾舌燥,小便數,舌上赤色。此藥生津液,除乾燥,生肌肉。

柴胡 炙甘草 生甘草 麻黃根(各三分) 當歸(梢,酒洗,四兩) 知母(酒洗) 漢防己(酒洗) 羌活(各五分) 石膏(六分) 生地黃(酒洗,七分) 黃連(酒洗,八分) 黃柏 升麻(各一錢) 杏仁 桃仁(各六個) 紅花(少許)

上㕮咀,作一服,水煎溫服。忌酒醋熱,濕面等物。

黃耆六一湯 治諸虛不足,胸中煩悸,常消渴;或先渴而欲發癰疽,或病癰疽而作渴,並宜服之。

黃耆(蜜炙,六兩) 甘草(炙一兩)

上每服三錢,水煎服。

大黃甘草飲子 治男子婦人一切消渴不能止者。

大黃(一兩半) 甘草(大者,四兩) 大豆(五升,煮三沸,淘去苦水再煮)

上用井水一桶,將煎藥同煮三五時,如稠強,更添水煮豆軟為度,盛於盆中,放冷,令病人食豆,渴飲湯汁,無時候,食盡。如渴燥止罷。服藥不止,依前再煮食之。不過三劑,其病悉愈。

止渴潤燥湯 治消渴,大便乾燥,喜溫飲,陰頭短縮,舌上白燥,唇裂口乾,眼澀難開,及於黑處如見浮雲。

升麻(一錢半) 柴胡(七分) 歸身 黃柏 知母 石膏 防風 荊芥穗 麻仁 桃仁(各一錢) 熟地黃(二錢) 甘草梢(五分) 杏仁(六個) 細辛 小椒(各一分) 紅花(少許)

上銼,水煎,食後熱服。

玉壺丸 治消渴,引飲無度。

人參 瓜蔞根(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麥門冬湯下。

浮萍丸 治消渴,虛熱大焦。

干浮萍 瓜蔞根(各等分)

上為末,以人乳汁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飲下,日三服。三年病者,三日愈。

瓜蔞湯 治消渴小便多。

瓜蔞根(薄切,炙,五兩)

上以水五升,煮取四升,隨意飲。

瓜蔞丸

瓜蔞根(薄切,用人乳汁拌蒸,竹瀝拌曬)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噙化。或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百丸,米飲下。

竹根湯

竹根銼碎,以水煮飲之。

千里漿 一名水葫蘆

木瓜 紫蘇葉 桂(各一兩) 烏梅肉 赤茯苓(各二兩)

一方有神麯、豆粉。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噙化一丸,嚥下。

又方 百藥煎 烏梅肉 紫蘇葉 人參 麥門冬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噙化。

芷梅湯

烏梅肉 甘草(各七錢半) 百藥煎(一兩) 白芷(半兩) 白檀(三錢)

上為細末,湯點服。

文蛤散 治渴欲飲水不止者。

文蛤一味為末,以沸湯和服方寸匕。(陳無擇以文蛤為五味子)

神效散 治渴疾飲水不止。

白浮石 蛤粉 蟬殼(各等分)

上為末,鯽魚膽七個,調三錢,不拘時服。

又方 治消渴。

白浮石 舶上青苔(各等分) 麝香(少許)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湯下。

治中消方

調胃承氣湯 治中消,渴而飲食多。

大黃 芒硝 甘草(各等分)

上銼,每服臨期斟酌多少,先煮大黃、甘草二味熟,去渣下芒硝,再煮二三沸。服之以利為度,未利再服。

三黃丸 治消渴不生肌肉而能食。

春三月 黃芩(四兩) 大黃(二兩) 黃連(四兩)

夏三月 黃芩(六兩) 大黃(一兩) 黃連(一兩)

秋三月 黃芩(六兩) 大黃(二兩) 黃連(三兩)

冬三月 黃芩(三兩) 大黃(五兩) 黃連(三兩)

上三味,隨時加減,搗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大豆大。每服五丸,日三服。不去加七丸。服一月病愈。

順利散 治中熱在胃而能食,小便赤黃,以此微利,至不欲食為效,不可多利。

厚朴 枳實(各一兩) 大黃(煨,四兩)

上每服五錢,水煎,食遠服。

黃連豬肚丸 治消渴強中,亦能清心補養。

豬肚(一個,雄豬者) 黃連 瓜蔞根(各四兩) 麥門冬(去心) 知母(各二兩)

一方有粱米、茯神各四兩。

上為細末,納豬肚中,線縫,置甑中蒸極爛,乘熱於石臼中搗為丸,如硬,加少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後米飲下。

清涼飲子 治消中能食而瘦,口舌乾,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

升麻(四分) 防風 生甘草 漢防己 生地(酒洗,五分) 當歸身 柴胡 羌活 炙甘草 黃耆 酒知母 酒黃芩(各一錢) 龍膽草(酒洗) 石膏 黃柏(各一錢半) 紅花(少許) 桃仁(五個) 杏仁(十個)

上㕮咀,作一服,水二盞,酒一匙,煎至一盞,稍熱食遠服。

人參白朮湯治 胃膈癉熱煩滿,飢不欲食,癉成為消中,善食而瘦,燥熱鬱甚而成消渴,多飲水而小便數。兼療一切陰虛,陽實風熱燥郁,頭目昏眩,中風偏枯,酒過積毒,腸胃燥澀,並傷寒雜病產後煩渴,氣液不得宣通。

人參 白朮 當歸 芍藥 大黃 梔子 荊芥穗 薄荷 桔梗 知母 澤瀉(各五錢) 茯苓 連翹 瓜蔞根 乾葛(各一兩) 甘草(三兩) 藿香葉 青木香 官桂(各二錢半) 石膏(四兩) 寒水石(二兩) 白滑石(半斤)

上為細末,每服抄五錢,水一茶盞,入芒硝半兩,生薑三片,煎至半盞,絞汁入蜜少許,溫服。漸加至十錢,得臟腑流利取效。如常服,以意加減。如自利者,去大黃、芒硝。

參蒲丸 治食㑊,胃中結熱,消穀善食,不生肌肉。或云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謂之食㑊,胃移熱於膽,亦曰食㑊。

人參 赤茯苓 菖蒲 遠志 地骨皮 牛膝(酒洗,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

蘭香飲子(一名甘露膏) 治消渴飲水極多,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秘結,小便頻數。

石膏(三錢) 知母 生甘草 防風(各四錢) 炙甘草 人參 蘭香葉 白豆蔻 連翹 桔梗 升麻(各五分) 半夏(二分)

上為末,蒸餅為丸,或捏成餅,曬乾為末,淡薑湯調下。

鐵粉丸 治臟腑枯燥,口乾引飲,小便如脂。

鐵粉(水飛) 雞肶胵(炙焦) 黃連(各三兩) 牡蠣(二兩)

上為末,蜜調成劑,以酥塗杵熟丸如桐子大,每三十丸,加至四十丸,粟米飲下。

苦楝湯 治渴有蟲者。

苦楝根(去皮焙乾)

上入麝香少許,水煎空心服。雖困頓不妨,自便下蟲,狀如蛔蟲,其色真紅,而渴頓止。

消渴痞丸 治中消或挾諸血腸風,心脅脹滿,嘔吐痿弱,濕熱積毒等證。

黃連 青黛 乾葛(各一兩) 黃芩 大黃 黃柏 山梔子 薄荷 藿香 厚朴 茴香(各五錢) 木香 辣桂(各二錢半 牽牛(二兩)

自利去大黃、牽牛。

上為末,水丸如小豆大,小兒麻仁大,每服十丸溫水下。

治下消方

加味四物湯 丹溪云,三消多屬血虛不生津液,俱宜四物湯為主,隨上中下加他藥治之。

當歸 川芎 芍藥 熟地黃(各一錢)

上銼一服,水煎服。上消加人參、五味子、麥門冬、天花粉,煎入生藕汁、生地黃汁、人乳,飲酒人加葛花汁。中消加知母、石膏、滑石、寒水石,以降胃火。下消加黃柏、知母、熟地黃、五味子之類,以滋腎水。又間飲燥絲湯為上策。

宣補丸(一名茯神丸) 治腎消渴,小便數者。

茯神 黃耆 人參 麥門冬 甘草 黃連 知母 瓜蔞根(各三兩) 菟絲子(二合) 肉蓯蓉 石膏 乾地黃(各六兩)

上為末,以牛膽三合,和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茆根湯送下,日二服,漸加至五十丸。

六味地黃丸 治下消。

乾山藥 山茱萸(各四兩) 牡丹皮 澤瀉 白茯苓(各三兩) 熟地黃(八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滾湯下。

加減八味丸 治心腎不交,消渴引飲。

山藥 山茱萸 牡丹皮 澤瀉 白茯苓 熟地黃 肉桂 五味子

上為末,煉蜜丸服。

加減腎氣丸 治腎氣不足,心火上炎,口舌乾燥,多渴引飲。

茱萸肉 白茯苓 牡丹皮 熟地黃(酒蒸) 五味子 澤瀉 鹿角(鎊) 山藥(炒,各一兩) 官桂 沉香(不見火,各半兩)

弱甚者,加附子半兩,兼進黃耆湯。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鹽湯米飲任下。

千金地黃丸 治腎渴。

黃連(四兩,為末) 生地黃(半斤,研取汁,連渣拌黃連末和勻,曬乾)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食後麥冬湯下,五六十丸。

鹿菟丸 治飲酒積熱,熏蒸五臟,津血枯燥,小便頻多,肌肉消爍,專嗜冷物寒漿。

鹿茸(一兩) 菟絲子 山藥(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鹽湯或人參煎湯任下。

玄菟丹 治腎水枯竭,津液不生,消渴諸證。

菟絲子(酒浸搗爛焙乾為末,十兩) 白茯苓(去皮,二兩) 干連肉(酒浸,三兩) 五味子(酒浸,焙,半兩)

上為末,別研山藥末六兩,將浸藥余酒更添,煮糊和藥搗千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湯下。夢遺白濁,服之亦好。

鹿茸丸 治失志傷腎,腎虛消渴,小便無度。

鹿茸(去毛炙,七錢半) 雞肶胵(麩炒,七錢半) 麥門冬(去心二兩) 熟地黃 黃耆 五味子 肉蓯蓉(酒浸) 山茱萸 破故紙(炒) 牛膝(酒浸) 人參(各七錢半) 白茯苓 地骨皮 玄參(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下。

一方 治腎消,小便不禁,日多至一二斗,或如血色。

麥門冬 乾地黃(各八錢) 乾薑(四兩) 蒺藜子 續斷 桂心(各二兩) 甘草(一兩)

上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一方 治消渴不止,下元虛者。

牛膝(五兩,銼碎為末) 生地黃(取汁,五升)

上和一處,晝曝夜浸,以汁盡為度,煉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麥門冬湯 治消渴,日夜飲水無度,飲下即溲。

麥門冬(去心) 黃連 冬瓜(各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煎服。若冬瓜無干者,用新冬瓜肉三斤,去穰,分作十二片,為十二服,每服用瓜一片,劈破水煎,日三服。

冬瓜飲子 治消渴能食而飲水多,小便如脂麩片,日夜無度。

冬瓜(一枚) 黃連(十兩,為細末)

上先以冬瓜破開去穰,摻黃連末在內,卻用頂蓋定,於熱灰中煨熟去皮,切細爛研,絞汁,每服一盞至二盞,日三夜一。

蔭按:丹溪云,冬瓜性走而急,久病與陰虛者忌之。

黃連丸 治消渴飲水無度,小便頻數。

黃連(淨半斤,用無灰好酒浸一宿,次日蒸一伏時,取出曬乾用)

上為細末,滴水丸如桐子大,白湯下五六十丸。

人參散 治腎消,善飲而不食,小便頻數,白濁如膏。

人參(一分) 白朮 澤瀉 瓜蔞根 桔梗 梔子 連翹(各二分) 葛根 黃芩 大黃 薄荷 白茯苓(各五分) 甘草(七分) 石膏(一錢) 滑石 寒水石(各一錢半) 砂仁(三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煎入蜜少許,再煎二三沸,去渣,食前服。

鹿角散 治消中,日夜尿七八升者。

用鹿角炙令黃焦為末,以酒服五分,七日三次,漸加至方寸匕。

一方 治渴而小便數。

貝母(六分,一作知母) 茯苓 瓜蔞根(各四分) 鉛丹 雞肶胵中黃皮(十四枚)

上為末,飲服方寸匕,日三次。瘥後常服尤佳。長服則去鉛丹,以蜜丸之,用麥冬飲下。

繰絲湯 治腎消,白濁,及上中二消、飢渴不生肌肉,其效如神。蓋此屬火,有陰之用,能瀉膀胱中相火,引飲水上潮於口而不渴也。

用原蠶,即再養晚蠶也,取繰絲湯飲之。如無繰湯,以繭殼絲綿煮湯代之。忌食鹽物。

神白散(即六一散) 治真陰素虛損,多服金石等藥,或嗜炙煿咸物,遂成消渴。

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溫水調服。如大渴欲飲冷水者,新汲水尤妙。

烏粉丸 治消渴無力可治者。

天花粉 大烏頭(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黑豆湯下。

葛根丸 治消渴消腎,日飲碩水者,此反佐法也。

葛根(三兩) 瓜蔞根 黃丹(各二兩) 附子(炮去皮臍,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日進三服。春夏去附子。

胡粉散 治大渴百方不痊者,亦治腎消。

胡粉 黃丹 澤瀉 石膏 赤石脂 白石脂(各半兩) 瓜蔞根(二兩半) 甘草(一兩)

上㕮咀,水煎,日二服。如腹痛減之,為丸服尤妙,每服十丸,多則腹痛。

子和方 治飲水百杯,尚猶未足,小便如砂,或如杏色。服此方三五日,小便大出,毒注下,十日除根。子和自云,此重劑也,試有驗。

水銀(四錢) 錫(二錢,同水銀炒成珠子) 牡蠣 密陀僧 知母 紫菀 苦參 貝母(各一兩) 黃丹(半兩) 瓜蔞根(半斤)

上為細末,男子用不生兒的母豬肚,婦人用豶豬肚一個,納藥於內,以麻線縫之,用新瓦二片,繩緊一二遭,別用米一升,瓜蔞根末半斤,於新水內煮熟,取出放冷不用米及瓜蔞,只將豬肚並肚中藥末搗爛和為丸,如硬加蜜,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煎水飲下。《三因方》無貝母。

治消渴愈後諸病方

辛潤緩肌湯(一名清神補氣湯) 治消渴證才愈,止有口乾,腹不能努,此藥主之。

生地(酒洗) 細辛(各一分) 熟地黃(三分) 石膏(四分) 黃柏(酒炒) 黃連(酒炒) 生甘草 知母(各五分) 柴胡(七分) 當歸身 荊芥穗 桃仁 防風(各一錢) 升麻(一錢半) 紅花(少許) 杏仁(六個) 花椒(兩個)

上㕮咀,作一服,水煎,食遠稍熱服。

瓊玉膏 治三消最好,愈後亦可常服。

方見虛損門。

忍冬丸 治消渴既愈之後,預防發癰疽之患。

用忍冬草不拘多少,根莖花葉皆可用,置瓶罐內,用無灰好酒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曬乾,入甘草少許,研為細末,以所浸酒打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溫酒米飲任下,不拘時。

五豆湯 解酒毒,止消渴,能發小兒痘疹不出,並解發渴之後成瘡痍者。

黑豆 黃豆 綠豆 青豆 赤小豆(各五升) 乾葛(一斤) 甘草(一斤) 貫眾(半斤)

上前藥俱不銼,用水五斗五升,臘八日用大鍋熬至熟,濾出豆汁,另以瓷甕盛,箬葉紙重封。春夏月間酒後渴,隨意飲。大人渴後或成瘡瘍,小兒痘瘡不出,皆可飲,最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