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

集略 論曰:《內經》云:諸熱瞀瘛(音務翅。瞀,昏悶也;瘛,抽掣也。邪熱傷神則瞀,亢陽傷血則瘛),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禁,噤也,寒厥咬牙曰噤;鼓,鼓頷也;慄,戰也。病寒戰而精神不能主持,如喪失神守也),諸逆衝上(火性炎上也,諸臟諸經皆有逆氣,其陰陽虛實有不同者),諸躁狂越(躁,煩躁不安也;狂,狂亂也;越,失常度也。熱盛於外則肢體躁擾,熱盛於內則神志躁煩。蓋火入於肺則煩,火入於腎則躁。煩為熱之輕,躁為熱之甚),諸病胕腫,疼酸驚駭(胕腫,浮腫也。胕腫疼酸者,陽實於外,火在經也;驚駭不安者,熱乘陰分,火在臟也),以及注泄嚏嘔,瘡瘍喉痹,暴喑(不能言也)鬱冒(神明亂也),瞤瘛(瞤,目動也),耳聾目瞑,皆屬於火(手少陽相火之熱乃心包絡三焦之氣也)。火有君相之分,其實一氣而已。心為君火,君不主令,相火代之,其性寄於肝腎之內,附於脾肺之間。火與元氣不兩立,火盛則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苦寒之味,能瀉有餘之火。若飲食勞倦,內傷元氣,為陽虛之病,以甘溫之劑除之,如參、耆、甘草之屬;若陰微陽強,相火熾盛,以乘陰位,為血虛之病,以甘寒之劑降之,如當歸、地黃之屬;若心火亢極,鬱熱內實,為陽強之病,以鹹冷之劑折之,如大黃、朴硝之屬;若腎水受傷,真陰失守,無根之火,為陰虛之病,以壯水之劑制之,如生地、元參之屬;若右腎命門火衰,為陽脫之病,以溫熱之劑濟之,如附子、乾薑之屬;若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為火鬱之病,以升散之劑發之,如升麻、葛根之屬。治積熱者,始而涼和,次而寒取,不愈則因熱而從之,再不愈則技窮,莫若取之陰,以益腎水之不足,而使其制心之有餘可也;若夫病沉寒者,始而溫和,次而熱取,不愈則因寒而從之,再不愈則技窮也,莫若取之陽,以益心火之不足,而使其制腎水之有餘可也。夫火,出於心而原於肝,固當平七情,尤當戒怒戒郁;本於腎而主於肺,因當戒色欲,尤當戒酒戒勞。智者陰平陽秘,神氣以安;昧者徇情縱欲,因致積熱,使燔灼臟腑,消爍肌膚,良工無以為計,哀哉。

劉宗厚 曰:火之為病,其害甚大,其變甚速,其勢甚彰,其死甚暴。何者,蓋能燔灼焚焰,飛走狂越,消鑠於物,莫能御之。遊行乎三焦虛實之兩途,曰君火腠,猶人火也,曰相火也,猶龍火也。火性不妄動,能不違於道,常以稟位聽命,運行造化生存之機矣。夫人在氣交之中,多動少靜,欲不妄動,其可得乎。故凡動者皆屬火化,火一妄行,元氣受傷,勢不兩立,偏勝則病,移害他經,事非細故,動之極也,病則死矣。經所謂一水不勝二火之火,出於天造。君相之外,又有厥陽。臟腑之火,根於五志之內,六慾七情激之,其火隨起。蓋大怒則火起於肝,醉飽則火起於胃,房勞則火起於腎,悲哀動中則火起於肺。心為君主,自焚則死矣。丹溪又啟火出五臟,主病曰諸風掉眩屬肝火動之類。經所謂一水不勝五火之火,出自人為。又考《內經》病機一十九條,內舉屬火者五,諸熱瞀瘛皆屬於火之類。而河間又廣其說,火之致病者甚多,深契《內經》之旨。曰:諸病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渾濁,腹脹大,鼓之有聲如鼓,癰疽瘍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塞鼽衄,血溢白泄,淋閟身熱,惡寒戰慄,驚惑悲笑,譫妄,衄衊血汙,此皆少陰君火之熱,乃真心小腸之氣所為也。若瞀瘛,暴喑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胕腫疼酸,氣逆衝上,禁慄,如喪神守,嚏嘔瘡瘍,喉痹,耳鳴及聾,嘔滿溢,食不下,目昧不明,瞤瘛,暴病暴死,此皆少陽相火之熱,乃心包絡三焦之氣所為也。是皆火之變見為諸病也,為脈虛則浮大,實則洪數,藥之所主,各因其屬。君火者,心火也,可以濕伏,可以水滅,可以直折,惟黃連之屬可以制之;相火者,龍火也,不可以水濕折之,當從其性而伏之,惟黃柏之屬可以降之。噫!瀉火之法豈止如此,虛實多端,不可不察。以臟氣目之,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藥瀉脾火,柴胡瀉肝火,知母瀉腎火。此皆苦寒之味,能瀉有餘之火耳。若飲食勞倦,內傷元氣,氣火不兩立,為陽虛之病,以甘溫之劑除之,如黃耆、人參、甘草之屬;若陰微陽強,相火熾盛,以乘陰位,日漸煎熬,為血虛之病,以甘寒之劑降之,如當歸、地黃之屬;若心火亢極,鬱熱內實,為陽強之病,以鹹冷之劑折之,如大黃、朴硝之屬;若腎水受傷,真陰失守,無根之火,為陰虛之病,以壯水之劑治之,如生地、元參之屬;若右腎命門火衰,為陽脫之病,以溫熱之劑濟之,如附子、乾薑之類;若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為火鬱之病,以升散之劑發之,如升麻、葛根之屬。不明諸類,而求火之為病,施治何所依據。故於諸經集略其說,以備處方之用,庶免實實虛虛之禍也。

選要 曰:積熱者,謂溫熱之毒久而蘊積於內也。蓋心主熱屬火,然人久蘊積熱毒之氣於三焦,必與心火相從,陽火太盛而作熱,或素嗜辛辣芳馨肥甘之味,或飲醇酒,或服丹石之藥,以致燥熱積於臟腑之中。火熱上熾,上乘心肺,或口舌生瘡,咽喉腫痛,或目赤頭眩,或痰涎稠濁,或大小便秘結,此皆積熱之所致也。其有陰虛生內熱,或為消渴,或為癰疽諸熱之病,又當隨證論之。若但蘊積熱毒,發於上焦者宜清涼之,結於臟腑者宜盪滌之,陰虛內熱者宜滋補腎水以攝伏之,斯治之要也。

潔古 曰:有表而熱者,謂之表熱;無表而熱者,謂之裡熱。故苦者以治五臟,五臟屬陰而居於內;辛者以治六腑,六腑屬陽而在於外。故曰:內者下之,外者發之。又宜養血益陰,身熱自除(以脈言之,浮數為外熱,沉數為內熱。浮大有力為外熱,沉大有力內熱)。暴熱者病在心肺,積熱者病在腎肝。暴熱者宜局方雄黃解毒丸,積熱者宜局方妙香丸。暴者上喘也,病在心肺,謂之高喘,宜木香金鈴子散。上焦熱而煩者,宜牛黃散。有病久憔悴,發熱盜汗,謂之五臟齊損,此勞熱骨蒸之病也,瘦弱虛損,煩喘腸澼下血,皆蒸勞也,治法宜養血益陰,熱能自退,此謂不治而治也,錢氏地黃丸主之。

東垣 曰:五臟有邪,各有身熱,其狀各異。以手捫摸有三法:以輕手捫之則熱,重按之則不熱,是熱在皮毛血脈也;重按之筋骨之分,則熱蒸手極甚,輕摸之則不熱,是熱在筋骨間也;輕手捫之則不熱,重手加力按之亦不熱,不輕不重按之而熱,是熱在筋骨之上,皮毛血脈之下,乃熱在肌肉也。此謂三法。以三黃丸通治之。細分之,則五臟各異矣。肺熱者,輕手乃得,微按全無,瞥瞥然見於皮毛上,為肺主皮毛故也,日西尤甚,其證必見喘咳,灑淅寒熱,輕者瀉白散,重者涼膈散、白虎湯之類治之,及地黃地骨皮散;心熱者,心主血脈,微按之皮膚之下,肌肉之上,輕手乃得,微按之皮毛之下則熱,少加力按之則全不熱,是熱在血脈也,日中太甚,其證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噦,以黃連瀉心湯、導赤散、硃砂安神丸、清涼散之類治之;脾熱者,輕手捫之不熱,重按至筋骨又不熱,不輕不重,在輕手重手之間,此熱在肌肉,遇夜尤甚,其證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無氣以動,以瀉黃散、調胃承氣湯,治實熱用之,人參黃耆散、補中益氣湯,治中虛有熱者用之;肝熱者,按之肌肉之下,至骨之上,乃肝之熱,寅卯間尤甚,其脈弦,其病四肢滿悶,便難轉筋,多怒多驚,四肢困熱,筋痿不能起於床,瀉青丸、柴胡飲之類治之,兩手脈弦者,或寅申發者,皆肝熱也,俱宜用之;腎熱者,輕按之不熱,重按之至骨,其熱蒸手,如火如炙,其人骨蘇蘇然,如蟲蝕其骨,困熱不任,亦不能起於床,滋腎丸、六味地黃丸主之。又曰:小兒癍後,餘熱不退,痂不收斂,大便不行,是謂血燥,則當以陰藥治之,因而補之,用清涼飲子通大便而瀉其熱。潔古云:涼風至而草木實。夫清涼飲子乃秋風徹熱之劑也,此甘寒瀉火也。傷寒表邪入於裡,日晡潮熱,大渴引飲,譫語狂躁,不大便,是胃實,乃可攻之。夫胃氣為熱所傷,以承氣湯瀉其上實,元氣乃得周流,承氣之名於此具矣。此苦寒瀉熱濕也,今世人以苦寒瀉火,故備陳之。除熱瀉火,非甘寒不可,以苦寒瀉火,非徒無益,而反害之,故有大熱,脈洪大,服苦寒劑而熱不退者,加石膏。如證退而脈數不退,洪大而病有加者,宜減苦寒,加石膏。如大便軟或泄者,加桔梗,食後服之。此藥誤用,則其害非細,用者旋旋加之。如食少者,不可用石膏。石膏善能去脈數,如病退而脈數不退者,不治。又云: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有三,皆因大熱在身,止用人參、黃耆、甘草,此三味者皆甘溫,雖表裡皆熱,燥發於內,捫之肌熱於外,能和之,汗自出而解矣。此溫能除大熱之至理,一也。熱極生風,乃左遷入地,補母以虛其子,使天道右遷順行,諸病得天令行而必愈,二也。況大熱在上,其大寒必伏於內,溫能退寒,以助地氣,地氣者,在人乃胃之生氣,使真氣旺,三也。又云:能食而熱,口舌乾燥,大便難者,實熱也,以辛苦大寒之劑下之,瀉熱補陰。經云:陽盛陰虛,下之則愈。脈洪盛而有力者是已。不能食而熱,自汗氣短者,虛熱也,以甘寒之劑瀉熱補氣。經云:治熱以寒,溫而行之。脈虛弱無力者是已。

海藏 曰:晝熱則行陽二十五度,大抵柴胡飲子;夜熱則行陰二十五度,大抵四順飲子。平旦發熱,熱在行陽之分,肺氣主之,故用白虎湯以瀉氣中之火;日晡潮熱,熱在行陰之分,腎氣主之,故用地骨皮散以瀉血中之火。或問:寒病服熱藥而寒不退,熱病服寒藥而熱不退,何也。答曰:啟玄子云:熱不得寒,是無水也;寒不得熱,是無火也。寒之不寒,責其無水;熱之不熱,責其無火。經云:滋其化源。源既已絕,藥之假焉,能滋其真水火也。

丹溪 曰:人具五行,各一其性。惟火也,心為君火,而又有相火者寄乎肝腎二臟之間,經所謂二火也。諸動為火,五者之性,感物而動,經所謂五火也。相火易起,五火相煽,則妄動矣。火起於妄,變化莫測,無時不有,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陰虛火動者難治(戴氏曰:脈數而無力者,是陰虛)。實火可瀉,黃連解毒之類;虛火可補,參朮生甘草之類(謂之實者,邪氣實也;謂之虛者,正氣虛也)。鬱火可發,當看何經。風寒外束者可發,輕者可降,重則從其性而升之。凡火盛者,不可驟用寒涼,必須溫散。火急甚者必緩之,生甘草兼瀉兼緩,參、術亦可。人壯氣實,火盛顛狂者,可用正治,或硝水冰水與之。虛火盛狂者,以生薑湯與之,若投冰水正治,立死。補陰則火自降,炒黃柏、生地黃之類。氣有餘便是火,煩躁者,氣隨火升也。氣從左邊起者,肝火也,左金丸治之;氣從臍中起者,陰火也,大補丸治之;氣從腳下起入腹者,虛之極也,蓋火起九泉之下,此病十不救一,治法以附子末盦湧泉穴,以四物湯加降火藥服之。飲酒人發熱者難治,不飲酒人因酒發熱者亦難治。輕手按之熱甚,重手按之不甚,此熱在肌表,宜清之,地骨皮、麥門冬、竹茹之類;重手按之熱甚而烙手,輕手按之不覺熱,此病在肌肉之內,宜發之,東垣升陽散火湯、火鬱湯之類。手心熱屬熱鬱,用火鬱湯,或用梔子、香附、白芷、半夏、川芎、曲糊丸。木通下行,瀉小腸火;人中白瀉肝火;黃芩、黃連以豬膽汁拌炒,能瀉肝膽之火;黃柏加細辛,瀉膀胱之火;青黛能瀉五臟之鬱火,元參能瀉無根之遊火。小便降火極速,山梔子能降火從小便中泄去,其性能屈曲下行,人所不知。

丹溪活套 云:凡去上焦濕熱,須酒洗黃芩以瀉肺火,如肺有實熱宜用。如虛熱而用黃芩則傷肺氣,須先用天門冬保定肺氣,然後用之。如去中焦濕熱與痛,須用黃連以瀉心火,若中焦有實熱宜用。若脾胃氣虛,不得轉運,及中焦有鬱熱者,當用白茯苓、白朮、黃芩、葛根代之。如胸中煩熱,須用梔子,實熱者切當。若虛煩,須用補藥為主,人參、白朮、黃芩、芍藥、茯苓、麥門冬、大棗之類。下焦有濕熱腫痛,並膀胱有火邪者,須用酒洗防己、草龍膽、黃柏、知母之類,固是捷藥。若肥白人氣虛者,宜用白朮、蒼朮、南星、滑石、茯苓之類。如黑瘦之人下焦有濕熱腫痛者,必用當歸、紅花、桃仁、牛膝、檳榔等藥。柴胡瀉肝火,須用片芩佐之;片芩又能瀉肺火,須用桑白皮佐之。若歸尾者,能瀉大腸之火。黃連瀉心火,若用豬膽汁拌炒,更以草龍膽佐之,大能瀉膽中之火。白芍藥瀉脾火,若冬月用,必以酒浸炒,蓋其性之酸寒也。知母、黃柏瀉腎火,又瀉膀胱之火。梔子瀉三焦之火,在上中二焦用連皮殼,在下焦須去殼,水洗去黃漿,炒焦色,研細用之。人中白非獨瀉肝火,又能瀉三焦火及膀胱之火,使小便中出,蓋膀胱乃此物之故道也。

李氏 曰:火病死人甚暴,變化無常,一動便傷元氣,偏勝遺害他經。《內經》病機十九條,而屬火者五。劉河間推廣五運為病,屬肝者諸風之火,屬脾胃者諸濕痰火,屬心肺者諸熱實火,屬腎者諸虛之火,散於各經浮游之火,入氣分無根之火,入血分消陰伏火。故曰:諸病尋痰火,痰火生異證。火因內外,須分虛實。外因邪郁經絡,積熱臟腑,此為有餘之火;內因飲食情欲,氣盛似火,此為有餘中不足;陰虛火動,乃不足之火。大要以脈弦數無力為虛火,實大有力為實火。且實火內外皆熱,口渴,日夜潮熱,大小便閉;虛火潮熱有間,口燥不渴。實火因外感邪郁在表者,九味羌活湯;半表半裡,小柴胡湯;入里,大承氣湯;燥渴,白虎湯;因金石炙煿者,黃連解毒湯、防風當歸飲、三黃丸、大金花丸;狂者,黑奴丸。虛火氣虛火盛,因勞倦傷胃,無力身熱,宜保元湯、補中益氣湯加芍藥、黃柏,或四君子湯滲之。如大病及吐瀉後身熱如焚,命門脈脫,為陽衰之病,宜以辛熱溫養其火,則熱自退,附子理中湯、霹靂散主之。血虛火動,因傷色欲,午後發熱,宜四物湯、滋陰降火湯、加味逍遙散、腎氣丸、人中白散。若腎水受傷,生地黃、元參煎膏主之。相火旺甚,氣從臍下起者,正氣湯、坎離丸。如氣從湧泉穴起入腹者,虛極難治,四物湯加白馬脛骨,降陰火以代芩、連,或人中黃亦好,外用附子末津調塗足心。亦有濕熱鬱者,飲食鬱火,因內傷生冷及飲食不化,抑遏陽氣於脾土,四肢熱如燎,以升散之劑發之,升陽散火湯、火鬱湯、瀉陰火升陽湯。七情五志火起,宜隨各經調之。大怒,火起於肝,則手掉目眩,清肝湯加龍膽草、古茱通丸。醉飽,火起於胃,則痞塞腫滿,瀉黃散、戊己丸、單石膏丸。悲哀,火起於肺,則氣促志郁,瀉白散加黃芩、葶藶,單黃芩丸,單苦參丸。房勞,火起於腎,則骨蒸潮熱,大補陰丸、滋腎丸、單黃柏丸;心火輕則煩熱痛癢,單瀉心湯;重則自焚,面青發躁,脈絕暴死。故曰:五志之火,動極不治。總論虛火可補,實火可瀉。輕者可降,重者從其性而升之。君火正治,可以濕伏,可以水滅,可以直折;相火反治,不可以水濕折,惟從其性而伏之。即如實火發狂,宜三黃、硝黃正治;虛火發狂,先與薑湯,然後補陰,其火自降。凡火盛,不可猛用涼藥,必酒炒過,或兼溫散甘緩。又有可發汗者,風寒生冷郁也。五行惟火有二,心為君火,一身之主,腎為相火,遊行於身,常寄肝膽胞絡三焦之間。又膀胱為民火,亦屬於腎。此皆天賦,不可無者。若五志之火,則由於人。是以內傷火多,外感火少。噫!火不妄動,動由於心,靜之一字,其心中之水乎。又曰:三焦積熱,須審虛實。實熱因日服金石炙煿,夜臥熱炕,或火烘衣被,久則蘊積熱毒,在上焦則咽乾口燥而臭,舌糜唇瘡,在中焦則胸滿,乾嘔作渴,在臟腑則大小便閉,法當清心解毒,上熱涼膈散,中熱調胃承氣湯,下熱八正散,三焦俱熱三黃湯、大金花丸。虛熱因燥鑠腎水,相火炎上,口燥煩渴,精神短少,心悸自汗,懶於動作,夜臥睡語,法當降火滋水,三補丸主之,或只清之潤之而已。熱分各經。心熱,單瀉心湯;肝熱,瀉青丸;脾熱,瀉黃散;肺熱,瀉白散;腎熱,滋腎丸;小腸熱,導赤散;胃熱,瀉胃湯;大腸熱,瀉白湯;膀胱熱,加味石膏湯。然諸熱皆屬於心,熱甚則能傷陰,宜硃砂安神丸以清鎮之。熱分氣血氣分實熱,白虎湯或敗毒散加荊芥、青皮、白朮;血分實熱,四順清涼飲;氣血俱實熱,洗心散、甘露飲、澤瀉湯。氣分虛熱,清心蓮子飲,甚者龍腦雞蘇丸,久者宜升陽以散之,小柴胡湯合四君子湯、升陽益胃湯、補中益氣湯。或疑補中益氣,何以治熱。殊不知熱因熱用,溫能除熱之理,蓋大熱在上,大寒必伏於內,溫能退寒,以助地氣。地氣者,在人乃胃之生氣,使真氣旺而邪熱自退。血分虛熱,四物湯加芩、連、山梔,或為丸服,久則滋陰以降之,秦艽扶羸湯,或古歸耆湯、滋陰降火湯,蒸熱者加味逍遙散、坎離丸。氣血俱虛,升陽滋陰,兼用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俱加知母、黃柏。然虛熱久,必脾胃不合,三白湯、參苓白朮散調之。風熱,風甚生熱者,兼治風熱,或熱甚生風者,治其熱而風自消。凡頭目腫痛,眩暈眼昏,目赤耳聾,鼻塞口燥,舌乾牙宣,牙腫斑疹之類,皆風熱炎上之所為也。初起上攻者,川芎茶調散、至寶丹、四神丹、上清丸;久而下注血衰者,腎氣丸加知母、黃柏,或當歸龍薈丸、四生散。痰熱者,因痰生熱,因熱生痰,凡咽痛喉閉,膈噎胸痞,癲狂驚悸,怔忡健忘之類,皆痰火滯中之所為也,小調中湯。大調中湯。濕熱者,因濕生熱,或因熱生濕,凡泄瀉下痢、水腫鼓脹,黃疸遺精、白濁疝痛、腰痛腳氣之類,皆濕熱下流之所為也,治見各條。丹溪治濕熱,上焦黃芩,虛者天、麥門冬代之;中焦黃連,虛者白朮、茯苓、葛根代之;下焦草龍膽、防己、黃柏。虛者,肥人蒼朮、南星、滑石;瘦人牛膝、檳榔、桃仁、紅花。經曰:治病必求其本。此風熱痰熱濕熱,乃百病之根本也。

吳氏 曰:水火,人身之陰陽也。陽常有餘,故火證恆多,所謂一水不勝五火是也。人能攝理其火,致之沖和,則調元之手矣。或者寒涼太過,斯又弊焉。自有五行來,不可以無火,故知滅燼之為非,學者慎之。

蔭按:葉氏曰:陰虛火動之說,自丹溪始發,厥功大矣。夫陰虛者,腎水之虛也;火動者,相火因水衰而上炎也。水衰火旺,榮血日損,故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補其陰以降其火,此治法之善者也。但黃柏、知母苦寒之藥,脾胃虛者非其所宜。予每見得此病服此藥者,反致下泄,飲食不進,正謂氣虛不能勝苦寒,而為所傷也。五臟以胃氣為本,胃既受傷,而求腎陰之長,必不可得矣。故用黃柏、知母者,又當視脾胃虛實而加損焉。(余昔居家時,曾患虛弱,服此二劑,遂致大瀉,余亦謂云云)

虞氏 曰:丹溪謂火從腳下起入腹者,為虛極,言尤有未悉者。如果勞怯陰虛之人有此,固當作陰虛治,若壯實之人有此,則是濕鬱成熱之候也。愚嘗冒雨徒行衣濕,得此證,以蒼朮、黃柏加牛膝、防己等藥作丸,服之而愈。後累醫諸人,皆驗。若誤作陰虛治,即成痿證,劇矣。

統旨 曰:或問火熱之名有辨否。曰:《內經》先哲論火者,專指五臟所出而言,其曰君火相火之類是也;論熱者,兼臟之所出及外感而言,其曰諸熱瞀瘛及諸病論之類是也。較二子立名之義,則火似甚於熱;據昔人立言之義,則熱反兼乎火。要知熱即火也,火即熱也,其治一而已矣。

脈法

脈浮而洪數為虛火,脈沉而實大為實火。洪數見於左寸,為心火;見於右寸,為肺火;見於左關,為肝火;見於右關,為脾火;兩尺為腎經命門之火,男子兩尺洪大,必主遺精,陰火盛也。病熱有火者可治,脈洪是也;無火者難治,沉細是也。

脈理提綱 曰:火脈洪數,虛則浮。

治三焦實火方

黃連解毒湯 治熱毒躁亂煩渴,蓄熱內甚等證,此所謂實火宜瀉。

黃連 黃芩 黃柏 山梔子(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煎服。一方加連翹、芍藥、柴胡。

涼膈散 治臟腑積熱,口舌生瘡,痰實不利,煩躁多渴,腸胃秘澀,便溺不利。

連翹(四錢) 大黃 朴硝 甘草(各二錢) 薄荷 黃芩 梔子(各一錢)

上銼,加竹葉七片,水煎,去渣,入蜜少許,食後服,加姜煎亦得。加黃連五分,名清心湯;減大黃、芒硝,加桔梗、甘草、人參、防風,治胸膈中與六經之熱。抑手足少陽之氣,俱下膈絡胸中,三焦之氣同相火遊與身之表,膈與六經,乃至高之分。此藥浮載,亦至高之劑,故施於無形之中,隨高而走,去胸膈中及六經之熱也。如肺經邪熱,咳嗽有痰,加半夏。涼膈與四物湯各半服,能益血瀉熱,名雙和散;錢氏去連翹加藿香、石膏,為瀉黃散。

既濟解毒湯 治上熱,頭目赤腫而痛,腹中積滯,胸滿困臥,大便微秘。

大黃(酒炒) 黃連(酒炒) 黃芩(酒炒) 甘草(炙) 桔梗 柴胡 升麻 連翹 歸身(各一錢)

上銼,水煎,食後服。

本事方 治大人小兒五臟積熱,煩躁多渴,唇裂喉閉,目赤,鼻頷結硬,口舌生瘡,陽明證傷寒發狂,見鬼譫語,大小便閉,一切風壅,並皆治之。

大黃 芒硝 連翹 薄荷葉 乾葛(各二兩) 山梔子 赤芍藥 甘草(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竹葉七片、蜜三匙,同煎至七分,去渣,食後服。唯陽明證傷寒忌下。

又方 白朮 荊芥 赤芍藥(各三兩) 大黃 車前子 木通 當歸 甘草(各二兩)

上為細末,如大便秘結,米泔調三錢,空心服;如上膈壅熱,或生赤丹,或生癰癤,用水二盞煎六分;如小便結如淋狀,用蘆根打碎洗淨,煎湯下;如五心煩熱,用生薑一片同煎服。

黃芩湯 治心肺蘊熱,口瘡咽痛,膈悶,小便淋濁不利。

黃芩 黃連 梔子仁 澤瀉 木通 生地黃 麥門冬 甘草(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一兩,加生薑五片,水煎,食前溫服。

三因平胃散 治胃經實熱,口乾舌裂,大小便秘澀,及熱病後餘熱不除,蓄於胃中,四肢發熱,口渴無汗。

芍藥(二兩) 厚朴 射干(米泔浸) 升麻 茯苓(各一兩半) 枳殼(麩炒) 大黃(蒸) 甘草(炙,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煎,空心熱服。

梔子仁湯 治發熱潮熱,發狂煩躁,面赤咽痛。

梔子仁 赤芍藥 大青 知母(各五分) 柴胡(一錢二分) 升麻 黃芩 石膏 生甘草(各一錢) 杏仁(七分半) 豆豉(五十粒)

上銼,水煎,溫服。

三黃丸 治三焦積熱,咽喉腫閉,心膈煩躁,小便赤澀,大便秘結。

黃連 黃芩 大黃(煨,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後白湯下。如作湯,每服四錢,水煎服。加黃柏水,名大金花丸。

三補丸

黃芩 黃連 大黃(煨,各等分。)

上為細末,新汲水丸服。

大金花丸 治三焦積熱,心火炎上,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大便秘結,小便赤澀。

黃連 黃柏 黃芩 大黃(各等分。)

上為末,滴水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過茶水任下。自利,去大黃,加梔子,名梔子金花丸。

加味金花丸 此藥退煩熱,止嗽化痰,清頭目,進飲食。

黃連(炒) 黃芩(炒) 黃柏(炒) 山梔子(各一兩) 大黃(煨) 人參 半夏 桔梗(各半兩。)

上為末,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茶清下。

三黃解毒丸 治內外諸邪熱毒,癰腫瘡疽,筋脈拘攣,咬牙驚悸,一切熱毒,並五淋便濁痔漏。

黑牽牛 滑石(各四兩) 大黃 黃芩 黃連 梔子(各二兩。)

上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溫水下。

四生丸 治一切熱痰,諸熱證皆可服。

大黃 牽牛 皂角(各一兩) 朴硝(半兩)

上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白湯下。

神芎丸 治三焦積熱,風痰壅滯,頭目赤腫,或生瘡癤,咽喉不利,或腸胃結燥,小便赤澀,大便閉塞,一切熱證並宜服之。

大黃(生) 黃芩(各二兩) 牽牛(生) 滑石(各四兩) 黃連 薄荷 川芎(各半兩)

上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下,食後服。

碧雪丹 治一切積熱,口舌生瘡,心煩喉閉。

芒硝 青黛 石膏(各研末,水漂) 寒水石 朴硝 滑石 馬牙硝(各等分) 甘草(煎湯二升)

上將甘草湯入諸藥末再煎,用柳木篦不住手攪令消溶,入青黛和勻,傾砂盆內,候冷結成霜,研為末,每用少許噙化津咽。如喉閉不能咽,用竹筒吹入喉中。

元明粉 此藥大治邪熱所幹,膈上氣滯,臟腑秘澀,並宜服之。

以朴硝煎過,澄濾五七遍,至夜於星月下露至天明,自然結成青白塊子,用砂罐子按實,於炭火內從慢至緊,自然成汁,煎沸,直候不響,再加頂火一煅,便取出,於淨地上倒下,用盆合蓋了,以去火毒,然後研為細末,每二斤入甘草生熟二兩為末,攪勻,臨睡酌量用之,或一錢二錢,以桃花煎湯或蔥白湯下。

木香金鈴散 治暴熱,心肺上喘不已。

大黃(五錢) 金鈴子(去核) 木香(各三錢) 朴硝(二錢) 輕粉(少許)

上為末,柳白皮煎湯,調下三四錢,食後服,以利為度。

大黃散 治上焦熱而煩,不能睡臥。

山梔 大黃 鬱金(各半兩) 甘草(二錢)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煎,溫服,微利則已。

益元散 治六腑有實火,上有煩渴,下有便秘赤澀者,此方主之。

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上為末,蜜水調下三錢

珍珠散 治男婦小兒五臟積熱,心胸悶亂,口乾舌燥,精神恍惚,癲狂等證。

琥珀 珍珠粉 鐵粉 天花粉 硃砂 牙硝 寒水石 大黃(酒浸) 生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用薄荷湯調下。

紫雪 治腳氣毒遍內外,煩熱不解,口中生瘡,狂陽叫走,瘴毒,及解諸熱藥毒卒黃等毒並蠱魅野道熱毒,又治小兒驚疳熱病。(丹溪云:此心脾肝腎胃經之藥)

寒水石 石膏 磁石 滑石(以上四味各三斤,搗為細末,用水一石煎至五斗,去渣,入後藥) 元參(一斤,洗焙切) 沉香 羚羊角 犀角 青木香 升麻(各五兩) 丁香 甘草(八兩,以上六味搗為末,入前藥汁中再煮取,取一斗五升,去渣,入下項二味藥) 朴硝 硝石(好者,二斤,以上二味入前藥汁中,微火煎,不住手用柳木棍攪,候七八升許,投在盆內,半日後方凝,方入下項二味藥) 辰砂(三兩,細研) 麝香(真者,一兩二錢,乳炒,以上二味入前藥汁中,拌調令勻)

合成後,窨二日,每服一錢或二錢,食後冷水調服,大人小兒仔細加減。

噙化三黃丸

大黃 黃芩 黃連(各二兩半) 黃藥子 白藥子(各一兩半) 黃柏 苦參 山豆根 硼砂(各一兩) 京墨(三錢) 片腦(一錢半)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用豬膽汁調勻,攤在碗內,甑上蒸三次,露一宿後,入腦、麝、硼砂,為丸如豆大,每服一丸,食後噙化。冬加知母。一方有甘草。

牛黃涼膈丸 治上焦壅熱,口乾咽痛,煩躁涎潮。

牛黃 片腦 麝香(各二錢半) 紫石英(半兩) 牛膽南星(七錢半) 馬牙硝 寒水石(煨) 硬石膏 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每兩作四十丸,食後薄荷人參湯下。

清心丸 治經絡中火邪,夢遺,心忪恍惚,口瘡咽燥。

黃柏(生,三兩) 龍腦(三錢)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十丸,臨臥煎麥門冬湯下。

全真丹 治臟腑積熱,洗滌腸垢,潤利燥澀,解風毒攻注,手足浮腫,或頑痹不仁,痰涎不利,涕唾稠黏,胸膈痞塞,臍腹脹滿,飲食減退,困倦無力。

川大黃(三兩,用米泔水浸三日,換取出切片,焙乾,為細末) 黑牽牛(八兩,慢火炒四兩,生用四兩,同取頭末四兩)

上以皂角一兩輕炒,去皮子,水一大碗浸一宿,入蘿蔔一兩,切作片子,同皂角一處熬至半碗,去渣,再熬至二鍾,和藥末,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至五六十丸,諸飲下,隨證加減,以利為度。

黃金丸 治積熱積痰,並三焦五臟有餘之熱,挾熱下利,食痞膈悶,咽痛,眼目赤腫,中暑中熱,煩躁等證及初發腫毒。

錦紋大黃(煨) 鬱金(比薑黃短小者) 牙皂(去筋膜,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牛膽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量病輕重加減,白湯下。大便少出,一二次即止,不傷元氣。

妙香丸 治時疫傷寒,解五毒,潮熱積熱,及小兒驚風百病。丹溪云:疏決腸胃,制伏木火之劑。

辰砂(水飛,九兩) 龍腦 膩粉 麝香 牛黃(各七錢半) 金箔(九十片) 巴豆(三百十五粒,去皮心膜,炒熟,研如泥,去油)

上研極細,煉黃蠟六兩入白礬七錢半,同煉蜜為丸,每兩作三十丸,每服一丸,米飲吞下,小兒綠豆大二丸。每吞此丸,即成粒,從大便出,須於初丸時以針穿眼,人冷水浸少時服之,庶使藥行而成利下之功也。《拔萃方》無金箔,有水銀、硇砂,治久遠沉積。

治五臟偏火方

瀉心湯(一名黃連湯) 治心熱癲狂譫語,二府澀黃者。

黃連

上為末,每服一二錢,水調服,量病人大小與之,或煎服亦可。

黃連湯 治心火舌上生瘡,或舌腫燥裂,或舌尖出血,舌硬。

黃連 山梔 生地黃 麥冬(去心) 當歸 芍藥(各一錢) 薄荷 犀角 甘草(各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食後頻服。

單黃連丸 治心火,一切血熱伏熱,酒毒及肝火嘔逆等證。

黃連(用姜汗炒,或酒炒)

上為末,粥丸,湯下。

千金地黃丸 治心熱。

黃連(四兩,為粗末) 生地黃(半斤,研取汁,連渣並二味拌勻,曬乾)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麥門冬湯下。

麥冬丸 治心經有熱。

麥冬(去心,一兩) 黃連(半兩)

上為細末,蜜丸如桐子大,食後熟水下三十丸。

清心丸 治心熱。

黃柏(生用,二兩) 麥冬(去心) 黃連(各一兩) 龍腦(一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臨臥麥冬酒下,或薄荷湯下亦可。

火府丹 瀉心小腸火。

黃芩 黃連(各一兩) 生地黃(二兩) 木通(三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臨臥溫水下。

導赤散 瀉小腸火。

生地黃 木通 甘草(各等分)

上銼,每服五錢,入竹葉、麥冬,水煎服。

赤茯苓湯 治小腸實熱,面赤多汗,小便不利。

赤茯苓 木通 生地黃 赤芍藥 黃芩 麥冬(去心) 檳榔 甘草(炙,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入生薑五片,煎服。

以上諸方瀉心與小腸火。

黃芩一物湯 瀉肺火,目白睛赤,煩躁引飲。

黃芩(炒)

上銼,每服三錢,水煎服。或為末,用天門冬煎膏丸,或粥丸,名清金丸。

清金丸(一名黃芩丸) 治肺火,降痰。

黃芩(半枯者,炒黑)

上為末,用天門冬煎膏丸服,或粥丸亦可。或加川芎,能調心血,心平則血不妄行,而火自降。

瀉白散 治肺熱喘滿氣急。

桑白皮 地骨皮(各一兩) 甘草(五錢)

上為末,每服一二錢,水一盞入粳米百粒,同煎服,食後。

或云:清金丸瀉肺中血分之火,瀉白散瀉肺中氣分之火。

瀉肺湯 治肺經積熱,上喘咳嗽,胸脅服滿,痰多,大便澀滯。

黃芩 梔子 桑白皮(炒) 杏仁(炒,去皮尖) 桔梗 枳殼 薄荷 連翹 大黃 甘草(炙,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煎,食後服。

黃芩湯 治肺火咳嗽,吐血痰血,鼻血,咽喉腫痛,乾燥生瘡,或鼻孔乾燥生瘡,或鼻腫痛。

黃芩 山梔 桑白皮 桔梗 芍藥 麥冬(去心) 荊芥 薄荷 連翹(各一錢) 甘草(二分)

上銼一劑,水煎,食後服。

單苦參丸 治肺風及痰火,兼治狂邪大叫殺人,不避水火,及遍身生瘡,滿頭面風粟癢腫,血痢。

苦參(炒)

上為末,水丸,溫湯下。

單山梔丸 治肺與大腸為最,解五臟結氣,補少陰經血。

山梔子(炒黑)

上為末,煉蜜丸服。或加破故紙,善滋陰降火。

以上諸方瀉肺與大腸之火。

瀉黃散 治脾熱唇口乾燥。

藿香(七錢) 山梔(炒黑,一兩) 石膏(八錢) 甘草(三兩) 防風(四兩)

上為末,用蜜酒拌炒,每服二錢,水煎服。

芍藥湯 治脾火,或消穀易飢,或胃熱口燥煩渴,或唇生瘡。

芍藥 梔子 黃連 石膏 連翹 薄荷(各一錢) 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水煎,食後服。

調胃承氣湯 治胃中熱盛及大腸熱結。

大黃(酒浸,一兩) 芒硝(七錢半) 甘草(五錢)

上銼,每服五錢,用水一鍾先煎大黃、甘草至七分,去渣,入硝煎一二沸,溫服取利。

單石膏丸 瀉胃火併食積痰火。

石膏(火煅,去火毒)

上為末,醋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四十丸,清米飲下。

以上諸方瀉脾胃之火。

柴胡湯 治肝火盛,木氣實,或脅痛,或氣從左邊起者,或目紅腫痛,俱肝火也。

柴胡 芍藥 當歸 川芎 龍膽草 青皮 山梔 連翹(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食後服。

柴胡瀉肝湯 治怒火傷肝,左脅肋痛。

柴胡 當歸(各一錢二分) 芍藥 青皮(麩炒,各一錢) 黃連(炒) 山梔子(炒) 龍膽草(各八分) 甘草(五分)

上銼,水煎服。

柴青瀉肝湯 治男子肝火旺極,陽莖腫裂,健硬不休。

柴胡 黃芩(各一錢半) 人參 半夏 黃連 青皮(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上銼,水煎服。

瀉青丸 治肝經鬱熱,兩脅因怒作痛,其目腫疼,手循衣領,大便秘澀。

龍膽草(三錢) 當歸 川芎 山梔子 大黃 羌活 防風(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二丸,竹葉薄荷煎湯化下。

當歸龍薈丸 治肝經風熱蘊積,時發驚悸,神志不安,頭目昏眩,筋脈拘急,腸胃燥澀,及小兒急慢驚風。

當歸(焙) 草龍膽 山梔子 黃連 黃柏 黃芩(各一兩) 大黃 蘆薈 青黛(各五錢) 木香(二錢半) 麝香(五分,另研)

上為末,煉蜜丸如小豆大,小兒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生薑湯下。忌發熱諸物。兼服防風通聖散。

同金丸 伐肝經火。

黃連(六兩) 吳茱萸(一兩,湯泡半時許,焙乾用)

上為細末,粥丸,白朮陳皮湯下。

佐金丸 佐肺金,以伐肝木之邪。

片黃芩(六兩) 吳茱萸(一兩)

上為末,蒸餅丸如綠豆大,白湯下。

溫膽湯 治膽熱嘔痰,氣逆吐苦,夢中驚悸。

竹茹 枳實(麩炒) 半夏(各一錢) 陳皮(二錢) 甘草(五分)

上銼,加生薑七片,水煎服。

以上諸方瀉肝膽之火。

大補丸 去腎經火,燥下焦濕,治筋骨軟及陰火氣從臍下起者。

黃柏(炒褐色)

上為末,水丸,溫湯下。如氣虛,補氣藥下;血虛,補血藥下。

滋腎丸 治膏梁過積,損傷北方真氣,以致陽氣不化,腎熱,小便不通,漸成中滿腹大,堅硬如石,壅塞之極,腿腳堅脹,裂出黃水,雙睛突出,晝夜煩躁不眠,雖不作渴,飲食不下,痛苦難當。服諸淡滲之藥,反致膀胱乾涸,久則火反逆上而為嘔噦,非膈上所生,乃關病也,宜治下焦,可愈。是以用知、柏苦寒滋陰瀉火,肉桂與火邪同體為引,服後前陰火熱溺出腫消。凡病居上焦氣分則渴,居下焦血分則不渴,血中有濕,故不渴也。

黃柏 知母(和酒拌,陰乾,二兩) 肉桂(二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沸湯下。

以上諸方瀉腎與膀胱之火。

治風熱方

防風通聖散 治風熱燥諸證總劑。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芒硝 連翹 薄荷 麻黃(各五分) 石膏 桔梗 黃芩(各一錢) 白朮 荊芥穗 山梔(各二分半) 滑石(三錢) 甘草(二錢)

上銼,加生薑,水煎服。自利,去硝、黃;自汗,去麻黃。

通關散 治風熱上攻頭目,筋脈拘急,痰涎壅塞,肢節煩疼。

羌活 獨活 防風 天麻 山梔子 大黃(各一兩) 滑石 甘草(各二兩)

上㕮咀,每服八錢,生薑五片水煎,食後溫服。

仙術芎散 治風熱壅塞,頭目昏眩,及明耳目,消痰飲,清神氣。

蒼朮 石膏(各一兩) 川芎 當歸 芍藥 連翹 黃芩 梔子 甘菊花 防風 桔梗 藿香葉 大黃(五錢) 荊芥穗 薄荷葉 砂仁 滑石 甘草(各二錢半)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煎,食後服。

桔梗湯 治身熱脈洪,無汗多渴者,熱在上焦。

桔梗 連翹 山梔 黃芩 薄荷 甘草(各等分)

上為粗末,加竹葉,白水煎,溫服,汗之。春,倍加防風、羌活;夏倍黃芩、知母;季夏淫雨,倍加羌活;秋,加桂五錢;冬,加桂一兩。亦可以意消息,隨證增減用之。

清氣散 治風壅痰涎,上膈煩熱。

枳殼 川芎 柴胡 前胡 羌活 獨活 青皮 茯苓 人參 白朮 甘草(各一錢) 荊芥穗(五分)

上銼一服,水煎,服不拘時。

清神散 消風壅,化痰涎,治頭目眩,面熱。

羌活 防風 人參 檀香(各一兩) 荊芥穗 薄荷 甘草(各二兩) 石膏(研,四兩) 細辛(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沸湯點服,或入茶末點服。

以上二方虛熱可用。

既濟清神散 益腎水,降心火,清上實下。

桔梗 黃芩 山梔子 羌活 川芎 當歸 白朮 茯苓(各一兩) 薄荷 知母 甘草(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入蜜調服。

洗心散 治風熱痰滯,心經積熱,口苦唇燥,眼澀多淚,大便秘結,小便赤澀。

白朮(一錢) 麻黃 荊芥 大黃 當歸 芍藥 甘草(各五分)

上銼一服,加生薑三片、薄荷少許,水煎服。

旋覆花湯 治風熱面生赤痱子,腦昏目疼,鼻塞聲重,面上遊風,狀如蟲行。

旋覆花 人參 柴胡 黃芩 赤茯苓 枳實(麩炒) 赤芍藥 甘草(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一兩,生薑五片水煎,食後溫服。

黃荊丸 治風熱結滯,或生瘡癤。

大黃(二兩) 荊芥(四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鍾煎六分,空心服。

消毒犀角飲 治大人小兒內蘊邪熱,痰涎壅滯,或腮項結核,遍身生瘡癤,已潰未潰,並皆服之。

防風(一錢) 荊芥穗(二錢) 鼠黏子(炒,三錢) 甘草(炙,一錢半)

上作一服,水煎,食後溫服。

龍腦飲子 治蘊積邪熱,咽喉腫痛,眼赤口瘡,心煩鼻衄。丹溪云:上中二焦藥也。

砂仁 瓜蔞根(各三兩) 藿香葉(二兩四錢) 石膏(四兩) 甘草(蜜炙,六兩) 梔子仁(十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至三錢,用新汲水入蜜調下。傷寒餘毒,潮熱虛汗,除蜜,入竹青,煎服。

天竺散 治臟腑積熱,煩躁多渴,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山梔子(去殼) 連翹(各三錢) 甘草(三兩二錢) 雞冠 雄黃(五分) 瓜蔞根(一兩六錢) 鬱金(皂角水煮,切片,焙乾,三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食後臨臥新汲水調下。

薄荷煎 治口舌生瘡,痰涎壅塞,咽喉腫痛。

薄荷葉(一斤,取頭末三兩半) 甘草(半兩,取末二錢半) 川芎(半兩,取末二錢) 砂仁(半兩,取末二錢) 片腦(半錢,另研)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龍眼大,不拘時任意噙化。《和劑方》中無片腦,有桔梗。

上清散 治上焦風熱,耳鼻壅塞,頭目不清。

川芎 荊芥穗 薄荷葉(各五錢) 桔梗 石膏 朴硝(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口噙水鼻內搐之,加龍腦三分,尤妙。

上清丸 治心肺有熱,上焦痰火咳嗽。

蘇薄荷(一兩) 川芎(五錢) 硼砂(三錢,另研) 桔梗(二錢) 甘草(一錢) 龍腦(二分,另研)

上為末,煉蜜丸如小圓眼大,每服一丸,臨臥含化,或食後以茶清咽之。

上清丸 治咽喉腫痛,痰涎壅塞。

薄荷(一斤) 桔梗(五兩) 甘草(四兩) 川芎 防風(各二兩) 砂仁(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皂子大,不時噙化。一方有黃芩,無防風。

上清丸 治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咳嗽煩熱,能清聲潤肺,寬膈化痰,爽氣安神。

薄荷 百藥煎(各四兩) 縮砂(一兩) 桔梗 甘松 訶子 元明粉 硼砂 寒水石(各五錢) 片腦(一錢)

上為細末,甘草熬膏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噙化,或嚼三五丸,茶湯下。

清咽太平丸 治膈上有火,早間咯血,兩頰常赤,咽喉不清。

薄荷葉(十兩) 桔梗(三兩) 甘草 川芎 防風 烏犀角 柿霜(各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櫻桃大,不拘時噙化。

龍腦丸 治大人小兒一切蘊熱毒氣不散,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失音。

龍腦 牛黃 硃砂 硼砂(各等分)

上為末,黃蠟丸如米粒大,每服三五丸,浸甘草人參湯下。

龍腦川芎丸 消風化滯,除熱消痰,通利七竅,爽氣清神,但是上焦風痰熱壅,咽膈不利,並宜服之。

桔梗(一兩半) 甘草 川芎 防風(各一兩) 薄荷(三兩三錢) 白豆蔻(五錢) 砂仁(二錢) 片腦(五分)

上為末,煉蜜丸,每兩作二十丸,每服二丸,細嚼,茶清送下。

龍腦雞蘇丸 消煩渴,涼上膈,解酒毒,除邪熱,並治咳嗽唾血,鼻衄吐血,諸淋下血,胃熱口臭,肺熱喉腥,脾疸口甜,膽疸口苦,並宜服之。

雞蘇葉(即薄荷,一斤) 麥冬(去心,四兩) 生地黃(六兩,另為末) 人參 蒲黃(炒) 阿膠(炒,各二兩) 黃耆(一兩) 甘草(炙,一兩半) 木通(二兩,同柴胡浸) 銀胡(銀州者,二兩,和木通以湯半升浸一二宿,取汁為膏)

上除另研藥外,余並搗為末,用好蜜二斤先煉一二沸,然後下生地末,不住手攪令勻,取木通銀胡汁慢火熬成膏,勿令焦,然後入余藥末同和,為丸如黃豆大,每服二十丸,嚼破,熱水下。虛煩,消渴驚悸,人參湯下;咳嗽唾血,鼻衄吐血,麥冬湯下;諸淋,車前子湯下。

治往來寒熱方

加減小柴胡湯 治寒熱往來及汗後餘熱不解。

柴胡(二錢) 黃芩 人參 半夏 甘草(各一錢)

上銼,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溫服。加山梔子、牡丹皮,名加味小柴胡湯;寒熱往來,加秦艽、芍藥、川芎、當歸、白朮、茯苓、知母、地骨皮、牡丹皮;血虛,合四物湯各半服;無汗,加柴胡;有汗,加地骨皮;惡寒,加桂;嗽,加紫菀;勞者,加鱉甲。

柴胡散 治寒熱體瘦,肢節疼痛,口乾心煩。

柴胡 黃耆 赤茯苓 白朮(各二兩) 人參 地骨皮 枳殼(制) 桔梗 桑白皮 赤芍藥 生地黃(各七錢半) 麥冬(三兩) 甘草(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生薑五片水煎服。

地骨皮散 治血中風氣體虛,發渴寒熱。

柴胡 地骨皮(各一兩) 桑白皮 枳殼 前胡 黃耆(各七錢半) 人參 白茯苓 芍藥 桂心 五加皮 甘草(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生薑三片水煎服。

解風湯 治中風寒熱,頭目昏眩,肢體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沸。

人參 川芎 獨活 麻黃(去節,湯泡,焙) 甘草(各一兩) 細辛(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生薑五片、薄荷少許同煎服。

防風湯 治中風寒熱。

防風 桂枝 黃芩 甘草 當歸 白茯苓(各一兩) 秦艽 乾葛(各一兩半) 杏仁(五十枚)

上為散,水、酒、薑、棗煎服。

調中湯 羅謙甫知完顏小將軍病寒熱間作,腕後有斑三五點,鼻中微血出,兩手脈沉澀,胸膈四肢按之殊無大熱,此內傷寒也。問之,曏者臥殿角傷風,又渴飲冰酪水,此外感者輕,內傷者重,外從內,內外俱為病也,故先斑後衄,顯內陰證,寒熱間作,理亦有之,非徒少陽之寒熱也。與調中湯數服而愈。

白朮 白茯苓 乾薑 甘草(各等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服。

蔭按:《脈經》云:大腸有宿食,寒慄發熱,有時如瘧,輕則消導,重則下之。熱食,承氣之類;寒食,見晛丸之類。並於傷食門求之,則得矣。

治鬱火發熱方

火鬱湯 治四肢五心煩熱,因熱伏土中,或血虛得之,或胃虛多食冷物,抑遏陽氣於土中。

羌活 升麻 葛根 芍藥 人參(各五錢) 柴胡 甘草(炙各三錢) 防風(二錢半)

上銼,入蔥白三莖,水煎,稍熱服。一方無羌活、人參。

升陽散火湯 治男子婦人四肢發熱肌熱,筋骨中熱,困熱如燎,捫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虛而得,或胃虛多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火鬱則發之。

升麻 葛根 獨活 羌活(各三錢) 防風(一錢半) 柴胡(二錢) 人參 芍藥(各三錢) 甘草(炙,二錢) 生草(一錢)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稍熱服。忌一切寒涼之物。

瀉陰火升陽湯 治肌熱煩熱,面赤食少,喘咳痰盛,右關脈緩弱,或弦,或浮而數。

羌活 甘草(炙) 黃耆 蒼朮(各一兩) 升麻(八錢) 柴胡(一兩半) 人參 黃芩(各七錢) 黃連(酒炒,半兩) 石膏(少許,長夏微用,過時去之,從權)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煎,溫服,早飯後,午飯前,間日服。服藥時宜減時,服藥後忌語話一二時辰,及酒濕面大料物之類,恐復助火邪而愈損元氣也。

地骨皮散 治渾身壯熱,脈長而滑,陽毒火熾發渴。

地骨皮 茯苓(各半兩) 柴胡 黃芩 生地黃 知母(各一兩) 石膏(二兩) 羌活 麻黃(各七錢半,有汗並去之)

上㕮咀,每服一兩,入生薑煎服。

加味小柴胡湯 治手心腳心發熱不可當。

柴胡 黃芩 半夏 人參 香附 黃連 前胡 甘草

上銼,水煎服。

清熱解鬱湯 治發煩熱惡寒諸病,並吐血衄血,小便赤,大便難。

山梔仁(連殼研碎,炒半黑為度,覆地上出火毒一時)

上每服五錢,水一碗、生薑一片煎八分,溫服。

丹溪方 一男因服熱藥多,又性急形瘦,多倦少食,此時四月後,與此方。

白朮(一兩半) 神麯(炒,一兩) 陳皮 黃芩(六錢) 人參 知母(炒) 麥冬(去心) 木通(各五錢) 生甘草 甘草(炙各二錢)

上銼,分作十四帖,水煎,食後熱服,下大補丸十五粒。

又方 治脈虛,氣鬱發熱。

芍藥(酒炒,一兩二錢半) 香附(一兩) 蒼朮(半兩) 沙參(三錢) 甘草(一錢半)

上為末,炊餅丸服。

又方 治手足心熱,此方神妙。

梔子 香附 蒼朮 白芷 半夏 川芎

上為末,神麯糊丸服。

治氣分熱方

柴胡飲子 解一切肌骨蒸熱發作,寒熱往來,蓄熱寒戰,及傷寒發汗不解,或中外諸邪熱,口乾煩渴,或下後熱未愈,汗後勞復,或骨蒸,肺痿喘嗽,婦人經病,產後余疾,並宜服之。

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 大黃 當歸 芍藥(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溫服。

防風當歸飲子 治脾胃真陰虛損,心肝風熱鬱甚,陽盛陰衰,邪氣上逆,上實下虛,怯弱不耐,或表熱而身熱惡寒,或裡熱而燥熱煩渴,或邪熱半在表半在裡,進退出入不已,而為寒熱往來,無問自病及中燥熱毒藥所施者,並宜宣通氣血,調順飲食,久服之舊病除去,新病不生。

防風 當歸 白芍藥 黃芩 人參 甘草 大黃 柴胡(各一兩) 滑石(六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七分,溫服。

蔭按:此方瀉心肝之陽,補脾胃之陰,而無辛香燥熱之藥,真治風熱燥熱濕熱挾虛之良劑,其功大於防風通聖散。一云治煩熱,皮膚索澤。

白虎湯 治傷寒大汗出後表證已解,心胸大煩,渴欲飲水及吐,或下後七八日邪毒不解,結熱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宜服之。

知母(七兩半) 甘草(三兩七錢半) 石膏(二十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粳米三十粒,煎至一盞,去渣,溫服,或加人參亦得。此藥立夏後立秋前可服,春時及立秋後,亡血家,並不可服。

治血分熱方

桃仁承氣湯 治結熱膀胱,其人如狂,熱在下焦,與血相搏,血下則熱隨出而愈。

芒硝 甘草(各二兩) 大黃(三兩) 桂(二兩,去皮)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

上五味用水七升煮至二升半,去渣,納芒硝,再上火煮一二沸,溫服五合,日三服,得微利止。

蔭按:《內經》曰:甘以緩之,辛以散之。小腹急結,緩以桃仁之甘;下焦蓄血,散以桂枝之辛。火熱之氣,寒以取之。熱甚搏血,加二味於調胃承氣湯中也,然有是證方可用之。

清涼四順飲子 治一切丹毒,積熱壅滯,咽喉腫痛。

當歸 赤芍藥 大黃 甘草(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一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渣,食後溫服。

治氣虛發熱方

補中益氣湯 治倦勞傷脾,致元氣虛弱,真陽下陷,內虛生熱。

人參(五分) 黃耆(炙,一錢) 甘草(炙) 白朮 當歸 橘皮(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或云加芍藥、黃柏。

上㕮咀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遠溫服。

蔭按:惟實火可瀉,宜用芩、連、梔、柏;虛可補,宜用人參、黃耆、白朮、甘草,所謂溫能除火熱也。或者誤用芩、連、梔、柏以治虛火,則火益熾。何以然哉,四件皆降下之品,降多則亡陰,陰亡則不足以濟火,故令火益熾,用者慎之。

四君子湯 治氣虛火盛,無力身熱。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各等分)

上作一劑,水煎,溫服。

附子理中湯 治大病及吐瀉後身熱如焚,命門虛脫,為陽衰之病,宜以辛熱溫養其火,則熱自退,宜此方主之。

人參 白朮 乾薑(煨) 甘草(炙) 附子(各等分)

上銼,每服五六錢,水煎服。

蔭按:蓋壯火固不可有,少火亦不可無。所謂天非此火,不足以生萬物;人非此火,不足以有生。故凡諸證寒涼太過,幾於無陽者,則烏、附之類宜審擇而用之。昔人以附子一物為大陽,為回陽丹,以天雄、附子、川烏為三建湯,以硫黃為金液丹,皆所以養其真陽,壯其真火,而存此身之生氣耳。

治血虛發熱方

當歸補血湯 治肌熱燥熱,困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血虛脈虛也。血虛發熱,證象白虎,惟脈不長實為辨耳。若誤用白虎湯必死,醫者須慎察之。

黃耆(一兩) 當歸(酒洗,二錢)

上㕮咀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空心食前溫服。

治陰虛火動方

滋陰降火湯 治勞心好色,大損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勝而變為火,是為陰虛火旺之證,宜此治之。

黃柏(鹽水炒) 知母(炒) 生地黃(洗) 白芍藥(炒) 當歸 元參 麥冬(去心,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水一鍾煎七分,入童便半小盞服。

加味逍遙散 治血虛火動,午後潮熱。

當歸(酒洗) 白芍藥(酒洗) 白朮 白茯苓 柴胡(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牡丹皮 梔子(炒,各七分)

上銼一劑,入薄荷少許,水煎服。

六物湯 治陰虛發熱。

當歸 川芎 芍藥 生地黃 知母(酒炒) 黃柏(炒)

上銼,水煎服。甚者,加龜板;兼氣虛,加參耆、白朮;加白馬脛骨,降陰火,代芩、連用。

加減四物湯 治陰虛火動,皆火起於九泉穴,此補陰降火之妙劑。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熟地黃 生地黃 黃柏 黃芩

上銼,水煎服。甚者,加龜板;兼氣虛,加參、朮、黃耆。一法用附子末津調,塗湧泉穴。

正氣湯 降陰火,止盜汗。

黃柏 知母(各一錢半) 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服。

坎離丸 治陰火遺精盜汗,潮熱咳嗽。

黃柏 知母(各等分)

上用童便九蒸九曬九露,為末,地黃煎膏為丸,脾弱者山藥糊丸服。

四物坎離丸 善烏鬚髮,善治腸風。

熟地黃(三兩) 生地黃(一兩半,與熟地同用酒浸,搗膏) 當歸(二兩,酒炒) 芍藥(一兩半,酒炒) 黃柏(二兩,酒炒) 知母(酒炒) 側柏葉(炒) 槐子(炒,各一兩) 連翹(六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用磁盤盛之,以綿紙餬口,涼地下放七日去火毒,曬乾收之,每服三四十丸至五六十丸,白湯或酒下。

人中白散 瀉陰火,消瘀血。

用人中白以瓦煅過,每服二錢,溫水調服。

蔭按:自古諸神良之醫,但用人尿溺白垽耳,未嘗有用秋石之方也,近時多用之。夫藥有氣有味,有精有魄,秋石既經煎煉,則其氣味已易,精華已去,所存者獨枯魄耳,惡能與人尿溺白垽論功效耶。此舉世尚奇之昧也,或用陰秋石者為近之。

枸杞酒 治火證。

枸杞子(五錢) 黃連(炒,五錢) 綠豆(一錢)

上以絹袋盛之,凡米五升造酒一鐏,煮水袋,窨久乃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