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

辨呃逆即噦病

準繩 曰:呃逆,即《內經》所謂噦也。或曰:成無己、許學士固以噦為呃逆,然東垣、海藏又以噦為乾嘔,陳無擇又以噦名咳逆,諸論不同,今子獨取成許二家之說,何也?曰:噦,義具在《內經》,顧諸家不察耳。按《靈樞·雜病篇》末云:噦以草刺鼻嚏,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閉口鼻之氣,使之無息,乃迎其氣而引散之,乃可立已)。大驚之,亦可已。詳此經文三法,正乃治呃逆之法。按呃逆,用紙捻刺鼻便嚏,嚏則呃逆立止。或閉口鼻氣,使之無息,亦立已。或作冤盜賊大驚駭之,亦已。此予所以取成許二家之論噦為呃逆,為得經旨也。若以噦為乾嘔,設使乾嘔之人,或使之嚏,或使之無息,或使之大驚,其乾嘔能立已乎。噦非乾嘔也明矣。若以噦名咳逆,按《內經·生氣通天論》曰:秋傷於濕,上逆而咳。「陰陽應象論」曰:秋傷於濕,冬生咳嗽。則咳逆為咳嗽無疑。以春夏冬三時,比例自見。孫真人《千金》曰:咳逆者,嗽也。本自明白,後人不知何以將咳逆誤作呃逆,失之遠矣。

論呃逆皆由病後胃虛所生

三因 云:呃逆之病,古人以為噦耳。多因吐利之後,胃中虛寒,遂成此疾。亦有胃中虛,膈上熱,噦至八九聲相連,收氣不回者。大抵傷寒久病後,老人、虛人及婦人產後多有此證者,皆病深之候也。亦有噦而心下痞悸者,有痰水所為,別無惡候者是。

論呃逆本於胃虛氣逆及陰虛火上

趙以德 曰:成無己云:噦者,俗謂之咳逆,呃呃然有聲。然引咳逆是噦,非也。《內經》以噦與咳逆為兩證,噦是胃病,咳逆是肺病,謂胃氣逆為噦。注云:胃為水穀之海,腎與為關,關閉不利,則氣逆而上。胃以包容水穀,性喜受寒,寒谷相搏,故為噦也。又謂陽明之復,咳噦。太陽之復,嘔出清水,及為噦噫。少陰之復,噦噫。《靈樞》亦謂:谷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迸相逆,復出於胃,故為噦。補手太陰,瀉足少陰。張仲景言噦者,皆在陽明證中。謂治家下之太早則噦,而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皆因下後胃氣虛而噦者也。至有風熱內壅,氣不能通,有潮熱,時時噦者,與小柴胡湯和解之。噦而腹滿,視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者,此皆可治之證。至若病極譫語,甚者至噦,又不尿,腹滿加噦者,皆不治。丹溪先生亦謂:呃逆,氣逆也,氣自臍下直衝,上出於口,而作聲之名也。《內經》謂:諸逆衝上,皆屬於火。東垣謂是陰火上衝而吸之氣不得入,胃脈反逆,由陰中伏陽而作也。從四時用藥法治。古方悉以胃弱言之,而不及火,且以丁香、柿蒂、竹茹、陳皮等劑治之,未審孰為降火,孰為補虛。人之陰氣依胃為養,胃土傷損,則木氣侮之,此土敗木賊也。陰為火所乘不得內守,木挾相火乘之,故直衝清道而上。言胃弱者,陰弱也,虛之甚也,病人見此,似為危證。然亦有實者,不可不知。嗟乎!聖人之言胃氣逆為噦者,非由一因而逆,緣王太僕用《靈樞》之意,竟作腎寒逆上之病注之,由是後代方論,或用熱劑治寒,或用辛溫散氣,安知脾與胃一陰一陽也,二者不和亦逆,腎肝在下相凌亦逆。且腎之逆,未可便謂之寒也。左腎主水,性本潤下,烏能自逆。必右腎相火炎上,挾其沖逆,須觀所挾多寡,分正治反治以療之。肝木之風從少陽相火沖剋者,亦必治火,皆當如先生所言者以治。若別有其故而噦者,又必如仲景法隨其攸利而治之。

論呃逆有虛有實

劉宗厚 曰:呃逆一證,古方悉作胃寒所致,俱用丁香、柿蒂、薑、附等藥,然此證有虛、有實、有火、有痰、有水氣,不可專作寒論。蓋傷寒發汗吐下之後,與瀉利日久,及大病後,婦人產後有此者,皆脾胃氣血大虛之故也。若平人食入太速而氣噎,或飲水喜笑錯喉而氣搶,或因痰水停膈心下,或因暴怒氣逆痰厥,或傷寒熱病失下,而有此者,則皆屬實也。夫水性潤下,火性炎上,今其氣自下衝上,非火而何?大抵治法,虛則補之。虛中須分寒熱,如因汗吐下後,誤服寒涼過多,當以溫補之,如脾胃陰虛,火逆上衝,當以平補之。挾熱者,涼而補之。若夫實者,如傷寒失下,地道不通,因而呃逆,當以寒下之。如痰飲停蓄,或暴怒氣逆痰厥,此等必形氣俱實,別無惡候,皆隨其邪之所在,而湧之、泄之、清之、利之也。世醫凡遇此疾,首以丁香、柿蒂為言,殊不知此藥不能補虛,不能降火,不能清氣利痰,惟有溫暖助火而已,豈宜總治此疾乎!

論呃逆雜治法

準繩 云:胃傷陰虛,木挾相火,直衝清道而上者,宜參朮湯下大補陰丸。吐利後,胃虛寒者,理中湯加附子、丁香、柿蒂。吐利後,胃虛熱者,橘皮竹茹湯。《三因方》云:凡吐利後多作噦,此由胃中虛,膈上熱,故噦或至八九聲相連,收氣不回,至於驚人者。若傷寒久病,得此甚惡,《內經》所謂壞病者是也。丹溪治趙立道,年近五十,質弱多怒,暑月,因飢後大怒,得滯下病,口渴,自以冷水調生蜜飲之,痢漸緩,五七日後,診脈稍大不數,遂令止蜜水,且以參朮調益元散與之,痢亦漸收。七八日後覺倦甚發呃,知其因下久而陰虛也。令守前藥,然利尚未止,又以煉蜜與之,眾皆尤藥之未當,欲用薑、附,曰:補藥無速效,附子非補陰者,服之必死。眾曰冷水飲多,得無寒乎?曰:炎暑如此,飲涼非寒,勿多疑,待以日數藥力到,當自止。又四日而呃止,滯下亦安。又治陳擇仁,年近七十,素厚味,有久嗽病,新秋患滯下,食大減,至五七日後呃作,脈皆大豁,眾以為難。丹溪曰:形瘦者尚可為,以參朮湯下大補丸,七日而安。樓全善治其兄,九月得滯下,每夜五十餘行,嘔逆,食不下,五六日後加呃逆,與丁香一粒噙之,立止。但少時又至,遂用黃連瀉心湯,加竹茹飲之,呃雖少止,滯下未安,若此者十餘日。遂空心用御米殼些少澀其滑,日間用參、朮、陳皮之類補其虛。自服御米殼之後,呃聲漸輕,滯下亦收而安。以上吐利後補虛例。

仲景 云: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大腸結燥,脈沉數者,調胃承氣湯。大便不通,噦數譫語,小承氣湯。

丹溪 治超越陳氏,二十餘歲,因飽後奔走數里,患噦,但食物則連噦百餘聲,半日不止,飲酒與湯則不作,至晚發熱,脈澀數。以血入氣中治之,用桃仁承氣湯加紅花煎服,下汙血數次即減。再用木香和中丸加丁香服之,十日而愈(右下例有實積者宜之)。又治一女子,年逾笄,性躁味厚,炎月因大怒而呃作,作則舉身跳動,脈不可診,神昏不知人。問之,乃知暴病。視其形氣俱實,遂以人參蘆二兩煎湯,飲一碗,大吐頑痰數碗,大汗昏睡,一日而安。人參入手太陰,補陰中之陽者也。蘆則反是,大瀉太陰之陽。女子暴怒氣上,肝主怒,肺主氣。經曰:怒則氣逆。因怒逆肝木,乘火侮肺,故呃大作而神昏。參蘆善吐,痰盡則氣降而火衰,金氣復位,胃氣得和而解。(右宣例痰鬱者宜之)。

三因 云:噦而心下堅痞眩悸者,膈間有痰水所為,虛不禁吐者,宜二陳湯、導痰湯加薑汁、竹瀝。亦有汙血而噦者,丹溪治超越陳氏用桃仁承氣湯是也。虛不禁下者,於蓄血門求輕劑用之。仲景云:噦逆者,陳皮竹茹湯主之。又云:乾嘔噦,若手足厥者,陳皮湯主之。《本事方》用枳殼五錢、木香二錢半,細末,每服一錢,白湯調下。孫兆方用陳皮二兩去白,水煎,通口服,或加枳殼一兩。此皆破氣之劑。氣逆者宜之。唯陳皮竹茹湯,氣逆而虛者宜之。水寒相搏者,小青龍湯,寒甚加附子尖炒。潔古柿錢散、寶鑑丁香柿蒂散、羌活附子湯皆熱劑,唯寒呃宜之。

戴復庵 以熱呃唯傷寒有之。其他病發呃者,皆屬寒。用半夏一兩、生薑一兩半,水一碗煎半碗,熱服。或用丁香十粒、柿蒂十個切碎,白水一盞半煎。或理中湯加枳殼、茯苓各半錢,半夏一錢,不效,更加丁香十粒。亦有無病,偶然致呃,此緣氣逆而生,重者或經一二日,宜小半夏茯苓湯加枳實半夏湯,或煎湯泡蘿蔔子,研取汁調木香調氣散熱服,逆氣用之最佳。若胃中寒甚,呃逆不已,或復加以嘔吐,輕劑不能取效,宜丁香煮散及以附子粳米湯增炒川椒、丁香,每服各二三十粒。

李氏 曰:呃逆,分不足有餘。不足因內傷脾胃,及大病後胃弱,多面青肢冷,便溏;有餘因外感胃燥,及大怒大飽,多面紅肢熱,便閉。有餘可治,不足者危。不足者,火炎陰虛。火乃元氣之賊,人之陰氣依胃氣而養,胃土受傷則木氣侵之,陰火所乘不得內守,木挾相火,直衝清道而上,乃虛之極也。膏粱濕熱者,十味小柴胡湯吞單黃柏丸,或調益元散。胃火善食者,小半夏湯加山梔、黃芩吐之。火盛者,益元散加黃連、黃柏。自利,更加參、朮、白芍藥、陳皮。久病滯下,及婦人產後從臍下逆上,夜分轉甚者,皆屬陰虛,四物湯加知柏、陳皮、竹茹。貧苦大勞火動,濁升清陷者,補中益氣湯,或合生脈散,加黃柏、附子少許。挾房勞者,瓊玉膏。腎氣不歸元者,九味安腎丸。久病寒搏火極,是危證。脈數,為火刑金,必死。凡傷寒吐下,及雜病久,每呃逆者,皆火欲上行,為胃中寒邪所遏,故搏而有聲,俱宜丁香柿蒂散、羌活附子湯、理中湯倍參。久者三香散或木瓜根煎湯呷之。中虛昏聵,脈結者,炙甘草湯救之。有餘者,飽食填塞胸中,氣失升降,二陳湯加枳殼、砂仁。痰閉於上,火動於下,無別證,忽然發呃,從胸中起者,芩連二陳湯,或只用陳皮、半夏、姜煎服,或人參煎湯吐之,停痰或因怒郁瘀熱者亦宜。蓋參蘆瀉肺,肺衰氣降,而火土復位矣。七情氣鬱者,木香勻氣散,用蘿蔔煎湯下蘇子降氣湯。陽證失下,地道不通,因而潮熱發呃,宜寒藥下之,大柴胡湯。陽極脈微將脫者,宜涼膈散、解毒湯養陰退陽,不可大下。汗吐下後,胃熱未除,小柴胡湯加橘皮、竹茹,或橘皮竹茹湯,單瀉心湯。平人食物太速,飲水入肺,喜笑太多,亦屬有餘。食呃、笑呃,以紙捻鼻嚏或久閉氣可止。水嘔,小陷胸湯、小青龍湯去麻黃清之利之而已。凡汗吐下,服涼藥過多者,當溫補脾胃。陰火上衝者,當平補。挾熱者,宜涼補。《局方》率用丁附溫暖助火,損不足而益有餘,宜乎呃逆之必死也。

診法

噦聲頻密相連者,為實,可治。若半時噦一聲者,為虛,難治,多死在旦夕。或云病久脾胃衰敗而發呃逆,額上出汗,連聲不絕者,最為惡候不治之證也。

脈法

心脈小甚,為噦。肺脈散者,不治。

脈浮而緩者,易治。弦急而按之不鼓者,難治。脈結或促或微,皆可治。脈代者,危。右關脈弦者,木乘土位,難治。肺脈散者,是心火刑于肺也,不治。

治胃虛呃逆方

橘皮竹茹湯 治吐利後胃虛膈熱而呃逆者,並治傷寒餘熱未解。

陳皮(四錢,去白) 竹茹 人參(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上銼一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煎服。

倍陳湯 治胃虛呃逆,有效。

陳皮(四錢) 人參(二錢) 甘草(四分)

上銼,水煎服。

橘皮半夏生薑湯 治氣虛有痰發呃。

陳皮(去白) 半夏(湯泡七次) 乾生薑 人參(各一錢) 木通(七分)

上銼,水煎,溫服。

六君子湯 治痰挾氣虛發呃。

人參 白朮 茯苓 陳皮 半夏(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銼作一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新汲水煎服。一方加竹茹,名參朮竹茹湯。

十味小柴胡湯(一名人參白朮湯)治氣虛不足呃逆。

人參 黃芩 柴胡 乾薑 山梔(各七分半) 白朮 防風 半夏 甘草(各五分) 五味子(九粒)

上㕮咀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寶鑑炙甘草湯 治許伯威中氣本弱,病傷寒八九日,醫見其熱甚,以涼藥下之,又食梨三枚,冷傷脾胃,四肢冷,時發昏憒,其脈動而中止,有時自還,乃結脈也。心亦悸動,呃逆不絕,色變青黃,精神減少,目不欲開,蜷臥,惡人語,以此藥治之。

甘草(炙) 生薑 桂枝 人參 生地黃(減半) 阿膠 麥門冬 麻子仁 大棗(各等分)

上銼,水煎服。

成無己云:補可以去弱。人參、大棗之甘以補不足之氣,桂枝、生薑之辛以益正氣。五臟痿弱,榮衛涸竭,濕劑所以潤之,麻仁、阿膠、麥門冬、地黃之甘潤經益血,復脈通心也。加以人參、桂枝急扶正氣,生地黃減半,恐損陽氣,銼一兩服之,其證減半,再服而安。

治胃寒呃逆方

加味理中湯 治吐利後胃中虛寒呃逆。

人參 白朮 乾薑(炮) 甘草 附子 丁香 柿蒂

上銼,水煎服。

溫中散(一名丁香柿蒂散) 治吐利及病後胃中虛寒,嘔逆至七八聲相連,收氣不回者,難治。

丁香 柿蒂 人參 茯苓 橘皮 良薑 半夏(各一兩) 生薑(一兩半) 甘草(炙,七錢半)

上銼,每服三錢,水煎,乘熱頓服。或用此藥調蘇合香丸服,亦妙。

參附湯 治陽氣虛寒,自汗惡寒,或手足逆冷,大便自利,或臍腹疼痛,呃逆不食,或汗多發痙等證。

人參(一兩) 附子(炮,五錢)

上加薑、棗,水煎,徐徐服。去人參,加黃耆,名耆附湯。

丁香柿蒂散 治諸種呃噫,嘔逆痰涎。

丁香 柿蒂 青皮 陳皮(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七分,溫服不拘時。

嚴氏柿蒂湯 治胃膈痞悶,呃逆不止。

柿蒂(五錢) 丁香(三錢)

上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水煎,食遠熱服。

柿錢散 治呃逆。

柿錢 丁香 人參(各等分)

上為細末,水煎,食後服。

丁香散 治呃逆噎汗。

丁香 柿蒂(各一錢) 良薑 甘草(炙,各五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用熱湯點服,不拘時。

丁香柿蒂竹茄湯 治大病後中焦氣塞,下焦呃逆。

丁香(三粒) 柿蒂 竹茹(各三錢) 陳皮(一錢)

上銼,水煎服。

增半湯 治胃虛中寒,停痰留飲,嘔吐呃逆。

半夏(湯泡,炒黃,三錢) 藿香(三錢) 人參 丁香皮(各一錢半)

上銼,加生薑七片,水煎服。

半夏生薑湯 治呃逆欲死。

半夏(湯泡,六錢) 生薑(五錢)

上銼作一服,水煎,去渣,服不拘時。

橘皮乾薑湯 治噦。

人參 橘皮 桂心 乾薑 通草 甘草(炙,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煎服。

茯苓半夏湯 治水寒停胃發呃。

茯苓 半夏 厚朴(薑汁炒) 陳皮 柿蒂(各一錢) 藿香(八分) 茴香(七分) 乾薑 官桂 丁香 砂仁(各五分) 沉香 木香 甘草(各三分)

上銼一劑,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羌活附子散 治吐利後胃寒呃逆。

羌活 附子(炮) 茴香(炒,各五錢) 乾薑(炮) 木香(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二錢,加棗半個、鹽少許,水煎服。

一方去木香,用丁香。《三因方》二香並用。

蓽澄茄散 治噫氣呃逆,亦治傷寒呃逆,日夜不定。

蓽澄茄 良薑(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煎沸,投醋半盞,呷之。

草豆蔻散 治寒氣攻胃呃噫。

草豆蔻(去皮) 益智仁(各一兩) 乾柿蒂(二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水煎,熱服。

陳皮湯

陳皮(四兩) 生薑(半斤)

上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小青龍湯 治水寒相搏發呃。

麻黃 芍藥 乾薑 炙甘草 細辛 桂枝(各三兩) 五味子 半夏(湯洗,各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本事方 治陰毒呃逆。

川烏頭 乾薑(炮) 附子(炮) 肉桂 芍藥 甘草(炙) 半夏 吳茱萸 陳皮 大黃(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姜五片煎,去濁渣,熱服。此三陰經藥也。

丁香散 治心煩呃噫。

丁香 白豆蔻(各半兩) 伏龍肝(一兩)

上為末,煎桃仁吳茱萸湯,調下一錢。

三香散 治胃冷呃逆,經久不利。

沉香 紫蘇 白豆蔻(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五七分,柿蒂煎湯調下。

桂苓白朮丸 治呃逆,止咳嗽,散痞滿,通壅塞,開堅結痛悶,進飲食,調和五臟。

辣桂 乾薑(各二錢半) 茯苓 半夏(湯泡,各一兩) 白朮 陳皮(去白) 澤瀉(各半兩)

上為細末,麵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生薑湯下,日三服。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病在中,不拘時。一方加黃柏、黃連各半兩,水丸服。

呃逆丸

花椒微炒出汗,去目,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醋湯下。

雄黃酒

雄黃一錢,酒一盞煎七分,急令患人嗅其熱氣,即止。

硫黃嗅法 治呃逆服藥無效者。

硫黃 乳香(各一錢半)

上用酒一盞煎七分,急令患人嗅其熱氣,即止。

治氣滯呃逆方

小半夏茯苓湯 治別無他證,偶爾致呃,此緣氣逆所生。

半夏 茯苓 生薑 加枳殼

上銼,水煎服。

木香調氣散 治中焦呃逆。

木香 檀香 白豆蔻仁 丁香(各三錢) 砂仁(四錢) 藿香 甘草(炙,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鹽湯調下。

香殼散

枳殼(五錢) 木香(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白湯調下,未可再與。

陳皮湯 治諸呃噫。

陳皮(二兩,湯浸,去白)

銼,以水一升煎五合,通口服,頃刻更加枳殼一兩去穰炒,同煎之。

一方 治久患呃噫,連一二十聲者。

取生薑汁半合、蜜一匙,煎令熱,溫服。如此三服,立效。

治痰火呃逆方

芩連二陳湯 治痰閉於上,火動於下,忽然發呃,從胸中起者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黃芩 黃連

上加生薑,水煎服

黃連竹茹湯 治胃中痰火發呃。

黃連 竹茹 麥冬(去心) 山梔 半夏(薑汁炒) 陳皮(各一錢) 蘇子(八分) 砂仁 沉香 木香 茴香(各五分) 甘草(二分)

上銼一劑,加生薑一片、烏梅一個,水煎,磨沉香、木香調服。

加味小柴胡湯 治身熱煩渴發呃。

柴胡 黃芩 山梔 柿蒂 陳皮 砂仁 半夏(薑汁炒) 竹茹(各一錢) 藿香(八分) 茴香(五分) 沉香 木香 甘草(各三分)

上銼一劑,加生薑一片、烏梅一個,水煎服。

一方 治痰呃。

陳皮(去白) 半夏(湯泡,各二分)

上銼,加生薑,煎服。

一方 治痰火呃逆。

黃連 黃柏 滑石

上銼,水煎服。益元散亦可用。

治陰火呃逆方

大補陰丸 降陰火,益腎水。

黃柏(鹽酒拌,新瓦上炒褐色) 知母(去皮,酒拌濕炒,各四兩) 熟地黃(酒洗,焙乾) 敗龜板(酥炙黃,各六兩)

上為細末,豬脊髓加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姜鹽湯下。

大補丸 治腎經火燥,下焦濕。

黃柏(酒炒褐色)

上為末,水丸,隨證用藥送下。

附灸法

灸呃逆法

乳根二穴,直乳下一寸六分,婦人在乳房下起肉處陷中,灸七壯即止,其效如神。一云婦人屈乳頭向下,盡處骨間是穴。丈夫及乳小者以一指為率,男左女右,與乳正直下一指陷中動脈處是穴,艾炷如小豆大許,灸三壯。一法,男左女右,乳下黑盡處一韭葉許灸三壯,甚者二七壯。

又法

氣海一穴直臍下一寸半,灸三七壯立止。一法,於臍下關元穴灸七壯,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