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濕

論濕為諸證

經 云:諸濕腫滿,皆屬脾土。濕勝則濡瀉,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

原病式 曰: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霍亂,吐下,體重跗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於濕。(跗,音膚,足背也)

統旨 云:風寒暑濕,皆能中人。惟濕氣積久,留滯關節,久而能病,非如風寒暑之暴。中濕之證,關節痛重,浮腫喘滿,䐜脹煩悶,昏不知人。其脈必沉而緩,或沉而微細,宜除濕湯、白朮酒。

論濕為痿為痹為痛為腫所挾寒熱不同

經 曰: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裹者,若以物蒙裹也。攘,退也)

蔭按:宗厚發丹溪曰:濕者,土之濁氣,首為諸陽之會,其位高,其氣清,其體虛,故聰明系焉。濁氣熏蒸,清道不通,沉重不利,似乎有物蒙之。失而不治,濕鬱為熱,熱留不去,大筋緛短者,熱傷血,不能養筋,故為拘攣。小筋弛長者,濕傷筋,不能束骨,故為痿弱。因於濕,首如裹,各三字為句,濕熱不攘以下,各四字為句,文整而意明。第四章,因於氣為腫,下文不敘,恐有脫簡。然王注曰:素常氣疾,濕熱加之,氣濕熱爭,故為腫也。邪氣漸盛,正氣漸微,陽氣衰少,致邪代正,氣不宣通,故四維發腫。諸陽受氣於四肢也,但今人見膝間關節腫疼,全以為風治者,多誤矣。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濕氣勝者,為著痹也。其多汗而濡者,陽氣少,陰氣盛也。傷於寒濕,肌膚盡痛,名曰肌痹。

蔭又按:濕證挾寒,內甚則腹痛下利,外甚則四肢沉重疼痛,或肌肉濡潰,痹而不仁也。挾風,多外甚而身重痛,汗出。挾熱內甚則瀉痢。外甚則或痛、或熱、或腫、發黃。如此等證,雖內傷外感不同,況有錯雜之邪合至,當論其先後多少,分治可也。

經 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衛氣去,故曰虛。虛者,聶、闢、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營血澀於脈中,衛氣去於脈外,所以為虛。言語輕小曰聶,足弱不能行曰闢。氣虛作痛者,按之可以致氣,氣至則陽聚陰散,故快然而痛止)

蔭又按:東垣曰:此清虛之地氣傷人也,必從足始,故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夫百病之變,皆生於風雨寒暑,及飲食居處,陰陽喜怒。《針經》解云:若身形不虛,外邪不能傷也。

要略 曰: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中濕,亦曰濕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一身盡痛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冷所致也。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風濕相搏,身體疼痛,不能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也。

蔭按:以上論風濕寒濕之異。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也。濕家病,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納藥鼻中則愈。

蔭按:以上前一病,本濕熱證例而論,不言熱,無治法。當分出之濕家者,唯東南方濕熱證多。丹溪曰:濕熱相火為病,十居八九。東垣有濕熱證例,詳見熱門。

論中濕為脾虛所致

陳無擇 曰:脾虛多中濕,故曰濕流關節,中之多使人腹脹,四肢關節疼痛而煩,久則浮腫喘滿,昏不知人。挾風則眩暈嘔噦。兼寒則攣拳掣痛。治之不得猛發汗,及灼艾泄瀉,惟利小便為佳也。

劉宗厚 曰:按脾虛中濕,內因多中滿、痞膈、瀉痢,外感多為痿痹、胕腫、疼痛等證。蓋脾主肌肉爾,況有挾風寒暑熱不一,詳前人以挾風與濕在表者,宜解肌。兼寒與濕,在半表半裡者,宜溫散,宜滲泄。惟濕熱在裡宜下。裡虛者,宜分消,實脾土為上。外感非脾虛,宜汗之、灸之,要在適中病情也。

論治濕大法

賈真孫 曰:濕為土氣,熱能生濕,故夏熱則萬物濕潤,秋涼則萬物乾燥。濕病本不自生,因熱而怫鬱,不能宣行水道,故停滯而生濕也。況脾土脆弱之人,易為感受。豈必水不流而後為濕哉。人只知風寒之威嚴,不知暑濕之炎暄,感人於冥冥之中也。《原病式》云:諸痙項強,積飲等證,皆屬於濕。或胕腫體寒而有水氣,必小便赤少。或渴,是蓄熱入里極深,非病寒也。大抵治法,宜理脾清熱利小便為上。故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宜桂、苓、甘露、木香、葶藶、木通治之。守貞師曰:葶藶木香散下神芎丸,此藥下水濕,消腫脹,利小便,理脾胃,無出乎此也。腹脹腳腫甚者,舟車丸下之。濕熱內深發黃,茵陳湯下之,或佐以防己、黃耆。一身盡腫痛,或無汗,是濕流關節,邪氣在表,宜五苓散加官桂、蒼朮微汗之,不可大汗。若自汗出多,熱燥津液,內水不利,切勿利之,重損津液也,宜防風白朮甘草湯主之。其濕證有二,濕熱證多,濕寒證少,當以脈證明辨之,如脈滑數,小便赤澀,引飲自汗為濕熱證,若小便自利清白,大便瀉利,身疼無汗,為濕寒證。治之宜五苓散加生附、蒼朮、木瓜主之。

論治濕分內外上下

準繩 云:濕有天之濕,霧露雨是也。天本乎氣,故先中表之榮衛。有地之濕,水泥是也。地本乎形,故先傷皮肉筋骨血脈。有飲食之濕,酒水乳酪之類是也,胃為水穀之海,故傷於脾胃。有汗液之濕,汗液亦氣也,止感於外。有人氣之濕,太陰濕土之所化也,乃動於中。治天之濕,當同司天法。濕上甚而熱者,平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效而止。如《金匱要略》諸條之謂風濕相搏,身上疼痛者是也。治地之濕,當同在泉法。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治飲食之濕,在中奪之,在上吐之,在下引而竭之。汗液之濕,同司天者治。雖人氣屬太陰脾土所化之濕者,在氣交之分也,與前四治有同有異,何者?土兼四氣,寒熱溫涼,升降浮沉,備在其中。脾胃者,陰陽異位,更實更虛,更逆更從,是故陽盛則木勝,合為風濕。至陽盛則火勝,合為濕熱。陰盛則金勝,合為燥濕。至陰盛則水勝,合為陰濕。為兼四氣,故淫泆上下中外,無處不到。大率在上則病嘔吐,頭重胸滿,在外則身重腫,在下則足脛胕腫,在中則腹脹,中滿痞塞。當分上下中外而治,隨其所兼寒熱溫涼,以為佐使。至若先因乘克,以致脾虛浸漬而成濕者,則先治勝克之邪。或脾胃本自虛而生濕者,則用補虛為主。或鬱熱而成濕者,則以發熱為要。或脾胃之濕,淫泆流於四臟筋骨皮肉血脈之間者,大概濕主乎否塞,以致所受之臟,澀不得通疏,本臟之病,因而發焉。其筋骨皮肉血脈受之,則發為痿痹,緩弱痛重,不任為用。所治之藥,各有所入,能入干此者,不能入於彼。且濕淫為病,《內經》所論,疊出於各篇。本草治濕,亦不一而見。凡切於治功者,便是要藥。今丹溪書乃止歸重蒼朮一味,豈理也哉。

傷濕為病,發熱惡寒,身重自汗,骨節疼痛,小便秘澀,大便多泄,腰腳痹冷,皆因坐臥卑濕,或冒雨露,或著濕衣所致,併除濕湯。具前諸證而腰痛特甚,不可轉側,如纏五六貫重者。濕氣入腎,腎主水,水流濕,從其類也,腎著湯、滲濕湯。小便秘,大便溏,雨淫腹疾故也,五苓散吞戊己丸。戊己屬土,土剋水,因以得名。五苓散乃濕家要藥,所謂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傷濕而兼感風者,既有前項證,而又惡風不欲去衣被,或額上微汗,或身體微腫,汗漬衣濕,當風坐臥,多有此證。宜除濕湯、桂枝湯各半帖合服,令微發汗。若大發其汗,則風去濕在。已得汗而發熱不去者,敗毒散加蒼朮一錢,防己半錢。傷濕又兼感寒,有前諸證,但無汗,慘慘煩痛,宜五積散和除濕湯半帖,和五苓散半帖。傷濕而兼感風寒者,汗出身重,惡風喘滿,骨節煩疼,狀如歷節風,臍下連腳,冷痹不能屈伸。所謂風寒濕合而成痹,宜防己黃耆湯,或五痹湯。若因浴出,未解裙衫,身上未乾,忽而熟睡,攻及腎經,外腎腫痛,腰背攣曲,只以五苓散一帖,入真珠少許,下青木香丸,如此三服,臟腑才過,腫消腰直,其痛自止。濕熱相搏者,清熱滲濕湯。其證肩背沉重疼痛,上熱,胸膈不利,及遍身疼痛者,拈痛湯。酒面乳酪停滯不能運化,而濕自內盛者,除濕散及蒼白二陳湯加消息之藥燥之。有破傷膚,因澡浴,濕氣從瘡口中入,其人昏迷沉重,狀類中濕,名曰破傷濕,宜白朮酒。

丹溪 曰:六氣之內,濕熱為病十居八九。濕有自外入者,有自內得者。陰雨地濕,皆從外入,治宜汗散,久則通疏滲泄之。內濕宜淡滲。濕在上,宜微汗而解。經曰: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效而止也。不欲多汗,故不用麻黃、乾葛等劑。濕在中下,宜利小便,此淡滲治濕也。一云上部濕,蒼朮功烈,下部濕,宜升麻提之。蒼朮治濕,上下部都可用。二陳湯加酒芩、羌活、蒼朮,散風行濕最妙。《局方》用燥劑,為劫濕病也,濕得燥則豁然而收。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好臥。去濕痰,須用白朮。凡肥人沉困怠惰是濕熱,宜蒼朮、茯苓、滑石。凡肥白人沉困怠惰,是氣虛,宜二朮、人參、半夏、草果、厚朴、芍藥。凡黑瘦而沉困怠惰者是熱,宜白朮、黃芩。風濕相搏,一身盡痛,用黃耆防己湯。若濕盛氣實者,以神佑丸、舟車丸下之。氣虛者,桑皮、茯苓、人參、葶藶、木香之類。如風濕身痛,微腫惡風,宜杏仁湯。

李氏 曰:風寒暑暴傷,人便覺濕氣熏襲,人多不覺有自外入者,長夏鬱熱,山澤蒸氣,冒雨行濕,汗透沾衣,多腰腳腫痛。有自內得者,生冷麵酒滯脾,生濕鬱熱,多肚腹腫脹。西北人多內濕,東南人多外濕。又分上中下,濕在上,宜微汗。在中下,宜利二便或升提。濕初入,身沉重,多困倦,或肢節痛,或一身盡痛,甚則濕聚為痰,昏不知人,為直視,為鄭聲。上熏喘嗽,茯苓湯。首如蒙者,單蒼朮膏妙。著脾則浮黃腫滿,或臍下硬,退黃丸。如大便泄,朮附湯、三白湯、滲濕湯。濕,下先受之,著腎,故腰腳攣痛,獨活寄生湯、當歸拈痛湯、腎著湯、青娥丸。治外濕,當微汗通經絡,有汗,防己黃耆湯或羌活勝濕湯;無汗者,五苓散加蒼朮通經絡、神仙飛步丹、乳香黑虎丹。治內濕,當滲小便,利大便,滲劑五苓散。黃,加茵陳一倍;身痛,加羌活一倍;濕盛膨脹者,又當以車前、木通、葶藶,利水行氣為君,而以參、朮、茯苓為佐,或以二術為君,而以利水藥為佐。濕鬱肢脹,或遍身浮腫者,皆自內而出也,量虛實利之。如不利者,退黃丸妙。單中濕,用除濕湯。兼風,合桂枝湯,或防風湯、敗毒散;兼寒,合五積散,或姜附湯;兼暑,合五苓散。大抵百病兼風,則必惡風有汗,眩暈,兼寒則必惡寒無汗,或攣痛,兼暑則必面垢煩渴,兼濕則必腫滿沉倦。四氣互相兼併,惟寒濕濕熱為病尤多。以尿赤有渴為濕熱,以便清不渴為寒濕。昔有專用五積散治寒濕,防風通聖散治濕熱,宜哉。內外濕熱,通用燥脾並升散。燥脾、枳朮丸、大安丸、單蒼朮丸。除濕,通用二陳湯,或平胃散,加桑白皮為主。濕在上焦,加羌活、蒼朮;微汗,有熱,加黃芩;中焦濕,加豬苓、澤瀉滲利;熱,加黃連;下焦濕,加升麻、防風升提,熱加防己、黃柏、龍膽草。肥人多濕,加蒼朮、滑石;瘦人多熱,加黃芩、芍藥。沉困,加參、術,又四制蒼柏丸,三精丸。元氣實而濕熱甚者,導水丸,或除濕丹、舟車丸。

脈法

脈經 曰:脈沉而緩,沉而細微緩者,皆中濕。脈浮,風濕。脈大或浮虛而澀者,皆寒濕。脈來滑疾,身熱煩喘,胸滿口燥,發黃者,濕熱。脈洪而緩,陰陽兩虛,濕熱自甚。脈洪而動,濕熱為痛也。

又 曰:脈浮而緩,濕在表也。脈沉而緩,濕在裡也。或弦而緩,或緩而浮,皆風濕相搏也。

脈訣舉要 曰:或澀或細,或濡或緩,是皆中濕,可得而斷。

治外中諸濕方

除濕湯 治諸濕所傷,身體重著,腰腳痠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澀或利。

蒼朮(米泔浸,炒) 厚朴(薑製) 半夏曲(炒,各二兩) 白朮 陳皮(去白) 白茯苓 藿香(各一兩) 甘草(炙,七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加生薑七片,棗一枚,水煎,食前溫服。

加味二陳湯 治諸濕。

陳皮(去白) 半夏 茯苓 甘草(炙) 蒼朮(米泔浸,炒) 羌活 黃芩(炒,各一錢)

上銼,加生薑,水煎服。濕在上,倍蒼朮;濕在下,加升麻;內濕,加豬苓、澤瀉;中焦濕與痛熱,加黃連;肥白人,因濕沉困怠惰,是氣虛,加二術,人參;黑瘦人,沉困怠惰,是濕熱,加白朮、黃芩、炒芍藥。

元戎加味五苓散 治濕勝身痛,小便不利,體重發渴。

茯苓 豬苓 白朮 澤瀉 桂 羌活

上銼,水煎服。

治中濕挾風方

除風濕羌活湯 治風濕相搏,一身盡痛。

羌活(七分) 防風 蒼朮(米泔浸,炒) 藁本 升麻 柴胡(各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服。凡下焦有濕,龍膽草、防己為君,甘草、黃柏為佐。

羌活勝濕湯 治外傷於濕,脊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拔,上衝頭痛,一身盡痛,及足太陽經不行。

羌活 獨活(各二錢) 防風 藁本 蔓荊子 川芎(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銼作一服,加生薑五片,紅棗一枚,水煎服。如身重,腰沉沉然,乃經中有濕熱也,加蒼朮二錢,黃柏一錢,附子五分。

疏風勝濕湯 治風濕上攻,頭項強痛,身腰屈硬,麻痹不仁等證。

羌活 獨活 防風 蒼朮(米泔浸,炒) 蔓荊子 川芎 防己(各等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服。有熱,加酒炒黃芩;身痹無汗,加麻黃、荊芥。

杏仁湯 治風濕,身痛微腫,惡風。

官桂(五錢) 天門冬 芍藥 麻黃(各二錢半) 杏仁(七個)

上銼一劑,水三盞、生薑十片煎,分二服。

防己黃耆湯 治風濕相搏,客於皮膚,四肢少力,關節煩疼,脈浮身重,汗出惡風。

防己(三錢) 黃耆(四錢) 白朮(二錢) 甘草(一錢)

上作一服,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水煎,不拘時服。喘者,加麻黃;胃氣不和,加芍藥;氣上衝,加桂枝;下有寒,加細辛。

調衛湯 治濕勝自汗,補衛氣虛弱,表虛不任外寒。

黃耆 麻黃根(各一錢) 羌活(七分) 當歸梢 生甘草 生黃芩 半夏(湯泡,各五分) 麥門冬(去心) 生地黃(各三分) 五味子(七枚) 豬苓(二分) 蘇木 紅花(各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水煎,稍熱服。中風證必多汗,汗多不得重發汗,故禁麻黃而用根節也。

治中濕挾風寒方

桂枝附子湯 治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此湯主之。

桂枝(八錢) 生薑(六錢) 附子(三錢) 甘草(炙,四錢)

上㕮咀,入大棗,作二次煎服。若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服後其人如冒狀,勿怪。

甘草附子湯 治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痛者。

甘草(炙,四錢) 附子(三錢) 白朮(四錢) 桂枝(八錢)

上㕮咀,水煎服。《金匱》減桂枝,加生薑、大棗,名白朮附子湯。

麻黃加朮湯 治感風寒濕氣,身體煩疼,無汗發熱者。

麻黃(六錢) 桂枝(四錢) 甘草(炙,二錢) 杏仁(二十五個) 白朮(八錢)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煎服,取微汗。《金匱》減桂、術,加薏苡仁,名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治濕勝身疼,日晡所劇者。

羌附湯 治風濕相搏,手足掣痛,不可屈伸,或身微浮腫。

羌活 附子(炮,去皮臍) 白朮 甘草(炙,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生薑五片,水一鍾煎七分,溫服。

滲濕湯 治坐臥濕地,或為風露所襲,身重腳弱,關節疼痛,發熱惡寒,或多汗惡風,或小便不利,大便溏泄。

白朮(三錢) 乾薑(炮) 白芍藥(炒) 附子(炮,去皮臍) 白茯苓 人參(各一錢) 桂枝(不見火) 甘草(炙,各五分)

上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棗一枚,水煎服,不拘時。

生料五積散 治外感風寒濕,身體重痛。

方見中寒。

治中濕挾寒方

滲濕湯 治寒濕所傷,身體重著,如坐水中,或小便秘澀,大便溏泄。此證多因坐臥濕地,或陰雨所襲而致。

蒼朮(米泔浸,炒) 白朮 橘皮 茯苓 乾薑(炮) 甘草(炙,各二兩) 丁香(一兩)

上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食前服。

朮附湯 治風濕相搏,腰脊疼痛,四肢重著,不嘔不渴,大便堅硬,小便自利。

白朮(四兩) 附子(炮,去皮臍,一兩半) 甘草(炙,二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加薑、棗,煎服。

生附湯 治受濕,腰痛腿腫。

附子(生用) 牛膝(酒浸,焙) 厚朴(薑製) 乾薑(生用) 白朮 茯苓 甘草(炙,各二錢半) 蒼朮(炒) 杜仲(姜炒,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姜三片,棗一枚,水煎,食前服。

腎著湯 治腎虛傷濕,身重腰冷,如坐水中,不渴,小便自利。

乾薑(炒) 茯苓(去皮,各二錢半) 甘草(炙) 白朮(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煎,食前溫服。

白朮酒 治中濕,遍身骨節疼痛,不能轉側,及皮肉痛難著。

白朮(一兩)

上細切,作一服,用無灰酒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不能飲酒,以水代之。

蒼朮丸 健胃燥濕,壯筋骨,明目,能治風濕。

蒼朮一斤,米泔水浸,竹刀刮去皮,曬乾為片,用童便、酒各浸半斤,過一宿,曬乾為末,每服一錢,空心鹽湯或酒調下。或加白茯苓六兩,神麯糊為丸綠豆大,每服七十丸更好。二術補脾,生附行經,治濕要藥也。

苓朮湯 治暑濕鬱發,半身不遂。

附子(炮) 澤瀉 茯苓 白朮 乾薑 桂心(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煎,空心服。

茯苓白朮湯 治感濕挾暑,汗未乾而浴,暑濕相搏。

茯苓 白朮 乾薑 甘草(炙) 桂心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煎,溫服。

白朮茯苓乾薑湯 治風濕挾暑,煩渴引飲,惡寒微汗。

白朮 茯苓 乾薑 細辛 烏梅 桂心 乾葛 甘草 陳皮 豆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

治內傷水濕方

平胃散 治濕淫於內,脾胃不能剋制,有積飲,痞膈中滿者。

蒼朮(八兩) 陳皮 厚朴(各五兩) 甘草(炙,三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加薑、棗煎服。一方加草果。

對金飲子 治脾胃受濕,腹脹,米穀不化,飲食不進,身體沉重,肢節痠疼,皮膚微腫。

平胃散(一兩) 桑白皮(炒,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入姜煎服。

蒼白二陳湯 治酒面乳酪,停滯不能運化,而濕自內盛者。

二陳湯(四錢) 蒼朮 白朮(各一錢)

上銼,加生薑煎服。

五苓散 治濕生於內,水瀉,小便不利。

茯苓 豬苓 白朮(各一兩) 澤瀉(二兩半) 官桂(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熱湯調下。

導滯通經湯 治脾濕有餘,氣不宣通,面目手足腫,注悶而痛。

白朮 茯苓 澤瀉 陳皮(去白) 木香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服。

茯苓湯 治脾氣不實,不能制濕,以故水溢四肢,手足浮腫,小便赤澀,氣急喘滿。

赤茯苓 澤瀉 香附子 陳皮 桑白皮 大腹皮 乾薑(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煎,溫服不拘時。

大橘皮湯 治濕熱內甚,心腹脹滿,並水腫,小便不利,大便滑泄,並宜服之。

橘皮(去白,一錢半) 白朮 茯苓 豬苓 澤瀉(各一錢) 肉桂(七分) 檳榔(六分) 木香(五分) 滑石 甘草(炙,各四分)

上銼一服,加生薑五片,水煎,食前服。

葶藶木香散 治濕熱,消腫脹,利小便,健脾胃。

葶藶子 茯苓 豬苓 白朮(各一兩) 木香 木通 澤瀉 甘草 桂枝(各半兩) 滑石(三兩)

上為末,湯調服。

赤茯苓丸 治內濕大過,四肢腫滿,腹脹喘急,氣不宣通,小便赤澀。

葶藶(四兩) 防己(二兩) 赤茯苓(一兩) 木香(半兩)

上為末,棗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桑白皮湯下。

舟車丸 治濕勝氣實者,以此宣通之。

大黃(二兩) 牽牛(去頭末,四兩) 甘遂 大戟芫花 青皮 陳皮(各一兩) 木香(半兩)

上為細末,水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白湯下。隨證加減。

治內生濕熱方

清燥湯 六七月之間,濕令大行,子能令母實而熱旺,濕熱相合而刑庚大腸,故用寒涼以救之。燥金受濕熱之邪,絕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動矣。行步不正,兩足攲側,此湯主之。

黃耆(一錢半) 黃連(去須) 蒼朮 白朮(各一錢) 陳皮(五分) 五味子(九粒) 人參 白茯苓 升麻(各三分) 當歸(一錢二分) 澤瀉(五分) 柴胡 麥門冬 生地黃 神麯(炒) 豬苓 黃柏(酒炒) 甘草(炙,各二分)

上銼如麻豆大,水煎,去渣,稍熱空心服。

清熱滲濕湯

黃柏(鹽水炒,二錢) 蒼朮 白朮(各一錢半) 茯苓 澤瀉 黃連(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上銼,水煎服。如單用滲濕,去連、柏,加陳皮、乾薑。

茯苓滲濕湯 治濕鬱成黃疸,寒熱嘔吐而渴,身體面目俱黃,小便不利,不思飲食,莫能安臥。

蒼朮 白朮 陳皮 青皮 枳實 黃芩 黃連 梔子 防己(各四分) 赤茯苓 澤瀉(各五分) 茵陳(六分) 豬苓(一錢)

上銼作一服,水煎服。

山精丸 健脾去濕,息火消痰。

蒼朮(三斤,先用米泔浸三日,竹刀刮去粗皮,陰乾用) 枸杞子 地骨皮(各一斤) 桑椹子(一斗許,取汁去渣,將蒼朮浸入汁內令透,取出曬乾,如是者九次,用木杵搗為細末)

上併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或二丸,白沸湯下。一方無枸杞,名三精丸,蒼朮、地骨皮各一斤。

四制蒼柏丸 濕陰降火,開胃進食,除周身之濕。

黃柏(四斤,用乳汁、童便、米泔各浸一斤,酥炙一斤,浸炙各十二次) 蒼朮(先用粳米泔浸過,刮去黑皮,淨得一斤,用川椒、破故紙、五味子、川芎各炒四兩,去各炒藥)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早酒下,午茶湯下,晚白湯下。

二妙散 治濕熱腰膝疼痛,此方主之。

黃柏(乳潤一宿) 蒼朮(米泔浸七日.各等分)

上為末,空心酒服三錢。

枳朮導滯丸 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滿悶亂。

茯苓 黃芩(炒) 白朮 黃連(炒,各三錢) 澤瀉(二錢) 枳實(麩炒) 神麯(各五錢) 大黃(一兩)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溫水下。

宣明導水丸 治一切濕熱證。常服除痰飲,消酒食,清頭目,利咽膈,能令遍身氣血結滯宣通而愈。

大黃(錦紋者) 黃芩(中枯者,各二兩) 牽牛 滑石(各四兩)

上為細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溫水下十丸至十五丸,每服加十丸,日三服,冷水下亦得,煉蜜丸愈佳。或久病熱鬱,無問瘦悴老弱,並一切證可下者,始自十丸,每服加十丸,以利為度。或熱甚必須急下者,便服四五十丸,未利再服,以意消息。三五歲孩兒,丸如麻子大。去濕熱腰痛,泄水濕腫痛,及久雨,加甘遂一兩;去遍身走注腫痛,加白芥子一兩;退濕散腫毒,止痛,及久旱,加朴硝一兩;散結滯,通關節,潤腸胃,行滯氣,通血脈,加郁李仁一兩;去腰腿沉重,加樟柳根一兩。

除濕丹 治諸濕客搏,腰膝重痛,足脛浮腫,筋脈拘急,津液凝澀,便溺不利,目赤隱疹,癰疽發背,疥癬瘡癤,及走註腳氣,盡皆治之。

檳榔 甘遂 威靈仙 赤芍藥 葶藶(各二兩) 乳香 沒藥(各一兩) 牽牛 大戟(各三兩) 陳皮(四兩)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八十丸,食前溫水下。服藥前後,忌酒濕面二三日。宜淡粥補胃尤佳。一方無葶藶,有澤瀉、青皮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