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論暑病與熱病不同

活人書 云:夏月發熱,惡寒頭疼,身體肢節痛重,其脈洪盛者,熱病也。冬傷於寒,因暑氣而發為熱病,治法與傷寒同。中暑與熱病,外證相似,但熱病者脈盛,中暑者脈虛,以此別之。《甲乙經》云: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蓋寒傷形而不傷氣,所以脈盛。熱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虛。又有濕溫與中暑同,但身涼不渴為異耳。

論暑有冒有傷有中淺深之異

戴氏 曰:暑有冒、有傷、有中。或腹痛水瀉者,胃與大腸受之。噁心者,胃口有痰飲。此二者,冒暑也。可用黃連香薷飲。或身熱頭疼,燥亂不安,或身如針刺者,此為熱傷肉分也,當以解毒湯,白虎湯加柴胡,氣虛加人參,此為傷暑。或咳嗽發寒熱,盜汗不止,脈數者,熱在肺經,火乘金也,此謂中暑,宜清肺湯、柴胡湯、天水散之類治之。氣傷甚者,清暑益氣湯。

李氏 曰:中暑歸心,神昏卒倒,傷暑肉分,周身煩躁,或如針刺,或有赤腫。蓋天氣浮於地表,故人氣亦浮於肌表也。冒暑入腸胃,腹痛惡心,嘔瀉。伏暑即冒暑,久而藏伏三焦腸胃之間。熱傷氣而不傷形,旬月莫覺,變出寒熱不定,霍亂吐瀉,膨脹中滿,瘧痢煩渴,腹痛下血等證。但暑病多無身痛,間有痛者,或為燥浴水濕相搏耳。

論暑分動靜陰陽

東垣 曰:靜而得之為中暑。中暑陰證,當發散也。或避暑熱,納涼於深堂大廈,或過服生冷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體疼痛而心煩,肌膚大熱,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世多以大順散主之是也。動而得之為中熱。中熱者陽證,為熱傷元氣,非形體受病也。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痛,發燥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必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天熱外傷肺氣,人參白虎湯主之。

王安道 曰:暑熱之氣一也,皆夏月中傷其邪而為病焉,豈以一暑熱分為陰陽二證而名之耶。其避暑於深堂大廈,及恣食藏冰瓜果,寒涼之物,正經所謂口得寒物,身犯寒氣之病耳。自當同秋冬即病陰證傷寒處治,不可名中暑也。

論暑傷五臟為證不同

陳無擇 曰:暑熱喜歸心,心中之,使人噎悶,昏不知人。入肝則眩暈頑痹。入脾則昏睡不覺。入肺則喘滿痿躄。入腎則消渴。凡中暍,始治之,切不得用冷,唯宜溫養,得冷則死。道途中無湯,即以熱土熨臍中,仍使更溺其上,概可見矣。凡覺中暑,急嚼生薑一大塊,水送下。如已迷悶,嚼大蒜一大瓣,水送下。如不能嚼,水研灌之,立醒。

劉宗厚 曰:暑暍之證,變易不等,豈止歸五臟也,冷熱當憑脈證用之。蓋人之形氣有虛實,所感有輕重。輕則後時而發,至秋成瘧痢是也。重則即時發者,如以上之證。至有輕變重,重變輕,亦自感有淺深,傳有兼併爾。況人之形志苦樂不一,豈得無變異乎。大抵四時之證皆然。

論暑熱傷氣為痿厥諸證

東垣 曰:夫脾胃虛弱,必上焦之氣不足,遇夏天熱盛,損傷元氣,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精神不足,兩腳痿軟,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後,陽氣將旺,復熱如火,乃陰陽氣血俱不足也。或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沉疼。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痞悶,小便黃而少,大便溏而頻。或利出黃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氣不病也。其脈中得洪緩,若濕氣相搏,必加之以遲遲,病雖互換少差,其天暑濕令則一也,宜以清燥之劑治之。或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臟也,今不能勝火,則骨枯髓虛,足不任身,發為骨痿者,生於火熱也。此濕熱成痿,令人骨乏無力,或熱厥而陰虛,或寒厥而氣虛。厥者,四肢如在火中為熱厥,四肢寒冷者為寒厥。寒厥則腹中有寒,熱厥則腹中有熱,為脾主四肢故也。

按:宗厚曰:此論暑熱證候即同冬月傷寒,傳變為證之不一也。彼為寒邪傷形,此則暑熱傷氣,若真氣元氣虛甚,必有於一時不救者,與傷寒陰毒頃刻害人實同。故東垣啟是病例,大開後人之盲聵矣。學者當審究其機宜,與痿門兼看。

論中暑宜補真氣

東垣 曰:夫脾胃虛弱,遇六七月間,河漲霖雨,諸物皆潤,人汗沾衣,身重短氣,甚則四肢痿軟,行步不正,腳攲眼黑,此腎水與膀胱俱竭之狀也,當急救之。滋肺氣以補水之上源,又使庚大腸不受邪熱,不令汗大泄也。汗泄甚則津液亡,神無所依。經云: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津者,庚大腸所主。三伏之義,為庚金受囚也。若亡津液,汗大泄,濕令亢甚,則清肅之氣亡。燥金受囚,風木無制,故風濕相搏,骨節煩疼,一身盡痛。亢則害,承乃制也。五月常服五味子,是瀉丙火,補庚金大腸,益五臟之元氣。壬膀胱之寒,已絕於巳,癸腎水已絕於午,今更逢濕旺,助熱為邪,西方北方之寒清絕矣。聖人立法,夏月宜補者,補天元真氣,非補熱火也,令人夏食寒是也。為熱傷元氣,以人參、麥門冬、五味子生脈。脈者,元氣也。

丹溪 曰:夏月陽氣盡出於地,人之腹屬地,氣於此時浮於肌表,散於皮毛,腹中之陽虛矣。經曰:夏氣在經絡,長夏氣在肌肉。所以表實者里必虛,世言夏月伏陰在內,此陰字,有虛之義,若作陰冷看,誤甚矣。前人治暑,有用玉龍丹、大順散、桂苓丸,單煮良薑。與縮脾飲,用草果等。蓋以涼臺水館,陰木寒泉,水果冰雪之傷,自內及外,不用溫熱,病何由安,非為伏陰而用也。火令之時,流金鑠石,何冷之有。孫真人生脈散,令人夏月服之,非虛而何。

論暑火證治大法

賈元良 曰: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齒而入,傷心包絡之經,其脈虛,外證頭疼,口乾,面垢,自汗,倦怠少氣,或背寒,惡熱氣。甚者迷悶不省,而為霍亂吐利,痰滯嘔逆,腹痛瀉利,下血,發黃,生斑,皆是其證。甚者火熱制金,不能平木,搐搦不省人事。其脈虛浮。一曰浮者風也。虛者暑也。俗名暑風證者,皆是相火甚而行令也。先以溫水化蘇合香丸,次進黃連香薷飲加羌活,或只用雙解散加香薷尤良。大抵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甚好,若自汗甚者,不可利小便,宜白虎湯清解之。次分表裡治之,如在表,頭疼惡寒,雙解散加香薷及二香散、十味香薷散之類解之。如在半表半裡者,泄瀉煩渴,飲水吐逆,五苓散治之。熱甚煩渴者,益元散清之。若表解裡熱甚,宜半夏解毒湯下神芎丸,酒蒸黃連丸等。或人平日素弱,及老人冒暑,脈微,下利渴而喜溫,或厥冷不省人事,宜竹葉石膏湯加熟附半個,冷飲。次以來復丹、五苓散治之。凡夏月暑證不可服諸熱燥劑,致斑毒發黃,小水不通,悶亂而死矣。

按:宗厚曰:此言治暑之法,可謂詳備。然云暑風相火為病,而先用蘇合香丸,至用雙解,皆當審諦脈證施治,不可少有差失。詳蘇合香,但可用於陰寒所遏,或內傷生冷太過,及氣中或中惡者,此等又不可謂之暑風相火之證矣。蓋暑證有陰陽,二者不同治法,寒熱霄壤之隔,學者慎之。

論中暑證治

準繩 云:中暑之證,面垢悶倒,昏不知人,冷汗自出,手足微冷,或吐或瀉,或喘或滿。以來復丹末同蘇合香丸,用湯調灌。或以來復丹研末,湯調灌之。卻暑散水調灌下亦得。其人稍蘇,則用香薷飲。香薷湯煎熟去渣,入麝香少許服。或剝蒜肉入鼻中,或研蒜水解灌之。蓋中傷暑毒,陽外陰內,諸暑藥多有暖劑,如大順之用薑桂,枇杷葉散之用丁香,香薷飲之用香薷。香薷味辛性暖,蒜亦辛暖,又蒜氣臭烈,能通諸竅,大概極臭極香之物,皆能通竅故也。熱死人切勿便與冷水,及臥冷地,正如凍死人須先與冷水,若遽近火即死。一法行路暍死人,惟得置日中,或令近火,以熱湯灌之即活。初覺中暑,即以日曬瓦或布蘸熱湯,更易熨其心腹臍下,急以二氣丹末,湯調灌下。一方用不蛀皂角,不拘多少,刮去黑皮,燒煙欲盡,用盆合於地上,周圍勿令透煙,每用皂角灰一兩,甘草末六錢,和勻,每服一錢,新汲水調下,氣虛人溫漿水調下,昏迷不省者不過二服。蓋中暑人痰塞關竅,皂角能疏利去痰故也。又有暑途一證,似中而輕,欲睡懶語,實人香薷飲加黃連一錢,虛人星香飲加香薷一錢。蘇後冷汗不止,手足尚逆,煩悶多渴者,宜香薷飲。蘇後為醫者過投冷劑,致吐利不止,外熱內寒,煩躁多渴,甚欲裸形,狀如傷寒陰盛格陽,宜用溫藥,香薷飲加附子浸冷服。渴者,縮脾飲加附子,亦浸冷服。

論傷暑證治

準繩 曰:《此事難知》云:傷暑有二,動而傷暑,心火大盛,肺氣全虧,故身脈洪大。動而火勝者,熱傷氣也,辛苦人多得之,白虎加人參湯。靜而傷暑,火乘金位,肺氣出表,故惡寒,脈沉疾。靜而濕勝者,身體重也,安樂之人多受之,白虎加蒼朮湯。傷暑必自汗,背寒面垢,或口熱煩悶,或頭疼發熱,神思倦怠殊甚,暑傷氣而不傷形故也。但身體不痛,與感風寒異,宜香薷飲、香薷湯、六合湯。暑熱發渴,脈虛,用人參白虎湯,或用竹葉石膏湯亦好。嘔而渴者,浸冷香薷湯,或五苓散兼吞消暑丸。嘔不止者,枇杷葉散去毛根吞來復丹。嘔而有痰,卻暑散吞消暑丸,或小半夏茯苓湯,或消暑飲。瀉而渴,生料平胃散和生料五苓散各半貼,名胃苓散;或理中湯加黃連,名連理湯。瀉定仍渴,春澤湯或縮脾飲。吐瀉脈沉微甚者,不可用涼藥,可用大順散加熟附子等分,或附子理中湯加炒芍藥。瀉而腹痛有積者,生料五苓散、霍香正氣散各半帖。若瀉雖無積,其腹痛甚,生料五苓散加木香七分,或六和湯加木香半錢,或不加木香,止與二藥煎熟去渣,調下蘇合香丸。又有不瀉而腹干痛者,六和湯煎熟調蘇合香丸。瀉而發熱者,胃苓散。瀉而發渴者,胃苓散兼進縮脾飲。瀉渴兼作未透者,湯化蘇合香丸,吞來復丹,或研來復丹作末,白湯調下。已透者香薷飲。感冒外發熱者,六合湯、香薷湯、香薷飲。身熱煩者,五苓散,或香薷湯加黃連一錢。熱而汗多,畏風甚者,生料五苓散。熱而渴者,五苓散兼進縮脾飲。暑氣攻裡,熱不解,心煩口乾,辰砂五苓散,或香薷飲加黃連一錢。若大渴不住,辰砂五苓散吞酒煮黃連丸。暑氣攻裡,腹內刺痛,小便不通,生料五苓散加木香七錢,或止用益元散。冒暑飲酒,引暑入腸內,酒熱與暑氣相併,發熱大渴,小便不利,其色如血,生料五苓散去桂,加黃連一錢,或五苓散去桂,吞酒煮黃連丸。暑氣入腸胃,而大便艱澀不通者,加味香薷飲,仍佐以三黃丸。暑氣入心,身煩熱而腫者,辰砂五苓散,或香薷飲加黃連一錢。暑先入心者,心屬南方離火,各從其類。小腸為心之腑,利心經暑毒,使由小腸中出,五苓散利小便,為治暑上劑也。傷暑而傷食者,其人頭疼背寒,自汗發熱,畏食噁心,噫酸臭氣,胸膈痞滿,六和湯倍砂仁。若因暑渴,飲食冷物,致內傷生冷,外傷暑氣,亦宜此藥。有傷於暑,因而露臥,又為冷氣所入,其人自汗怯風,身疼頭痛,去衣則凜,著衣則煩,或已發熱,或未發熱,並宜六和湯內加扁豆、砂仁。一方用藿香,一方用紫蘇正治。已感於暑,而復外感於風寒,或內傷生冷,以藿香、紫蘇,兼能解表,砂仁、扁豆兼能溫中。然感暑又感冷,亦有無汗者,只宜前藥。若加以感風,則斷然多汗,審是此證,宜生料五苓散內用桂枝為佳,市井中多有此病。往往日間冒熱經營,夜間開窗眠臥,欲取清涼,失蓋不覺,用藥所當詳審。有此證而發潮熱,似瘧猶未成瘧者,六和湯、養胃湯各半帖,相和煎。有此證而鼻流清涕,或鼻孔熱氣時出者,六和湯加川芎半錢,羌活、黃芩各七分。有因傷暑,遂極飲冷水,以致暑毒留結心胸,精神昏憒,語音不出者,煎香薷湯化蘇合香丸。若先飲冷,後傷暑者,五苓散主之。此必心下痞憹,生薑湯調服佳,或四君子湯調中亦可。中和後,或小便不利,或莖中痛,宜蒲黃三錢,滑石五錢,甘草一錢。

有因傷暑,用水沃面,或入水洗浴,暑濕相搏,自汗發熱,身重,小便不利,宜五苓散。傷暑而大汗不止,甚則真元耗散,宜急收其汗,生料五苓散倍桂,加黃耆如術之數。傷暑自汗,手足厥冷者,煎六和湯調蘇合香丸。傷暑自汗,手足時自搐搦者,謂之暑風,緣已傷於暑,毛孔開而又邪風乘之,宜香薷飲,或香薷湯,並加羌活一錢。痰盛者,六和湯半帖和星香散半帖。暑月身癢如針刺,間有赤腫處,亦名暑風,末子六和湯和消風散,酒調服。暑風而加以吐瀉交作者,六和湯、霍香正氣散各半帖,加全蠍三個。有暑毒客於上焦,胸膈痞塞,湯藥至口即出,不能過關,或上氣喘急,六和湯浸冷,入麝香少許。

蔭按:傷暑心下痞悶者;暑動其痰也,不可謂暑毒攻心,宜清暑化痰湯。

伏暑煩渴而多痰熱者,於消暑丸中,每兩入黃連末二錢,名黃連消暑丸,或二陳湯,或小半夏茯苓湯,並可加黃連一錢。暑氣久而不解,遂成伏暑,內外俱熱,煩躁自汗,大渴喜冷,宜香薷飲加黃連一錢,繼進白虎湯。若服藥不愈者,暑毒深入,結熱在裡,譫語煩渴,不欲近衣,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當用調胃承氣湯,或三黃石膏湯。

論注夏

丹溪 曰:注夏屬陰虛,元氣不足,夏初春末,頭疼腳軟,食少體熱者是也。宜補中益氣湯去柴胡、升麻,加炒黃柏、白芍藥。挾痰者,加南星、半夏、陳皮煎服,又或用生脈散。

李氏 曰:內傷勞役,或素氣血虛弱病暑者,一以滋補為主,慎用大熱大冷之劑。暑中尿赤者,清暑益氣湯。暑輕力倦者,補中益氣湯,或為丸。中暍,暫加香薷、扁豆。陰虛者,滋陰降火湯,腎氣湯。三伏炎蒸,大熱傷氣,養生家謂此時縱酒恣色,令人內腎腐爛,至秋方凝,甚則化水而死。時常御暑,體實者,香薷飲、益元散,虛者忌用。蓋脾虛者,不必因暑勞役,及乘涼致病,每遇春末夏初,頭疼腳軟,食少體熱,名注夏病。宜補中益氣湯去升、柴,加黃柏、芍藥、五味子、麥門冬,有痰加半夏、薑汁,實三伏卻暑之聖藥也。如氣衰,精神不足,煩渴懶食者,生脈散、誘行丸,通用謝傳萬病無憂散。

脈法

經 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脈弦細芤遲,脈虛而微弱,或浮大而散,或隱不見。

許學士 云:傷暑,其脈弦細芤遲,何也?《內經》曰:寒傷形,熱傷氣。蓋傷氣而不傷形,則氣消而脈虛弱,所謂弦細芤遲,皆虛脈也。仲景以弦為陰,而朱肱亦曰中暑脈細弱,則皆虛脈也,可知矣。

脈訣舉要 曰:暑傷於氣,所以脈虛弦細芤遲,體狀無餘。

丹溪 曰:暑脈微弱,按之無力,又脈來隱伏。

治中暑煩渴方

香薷飲 治伏暑引飲,口燥咽乾,腹痛霍亂,或吐或瀉,並皆治之。

香薷(一斤) 厚朴(薑汁炙) 白扁豆(微炒,各半斤)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入酒少許,煎七分,沉冷,不拘時服。一方加黃連四兩,薑汁同炒令黃色,名黃連香薷飲。如有搐搦,加羌活。

徐氏曰:世俗用於暑月中煎飲,然氣虛者不可過多,蓋厚朴泄氣藥也。

蔭按:用是方於伏熱之時,自覺酷暑蒸炎,或遠行傷於暑熱,服一二劑誠當。今人坐高堂廣廈之中,身對冰盤,口啖瓜果,暑氣原淺,每求此藥服之,是謂誅伐太過。

香薷湯 驅暑和中通用。

香薷(二兩) 厚朴(薑汁炒) 白扁豆(炒) 茯神(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沸湯點服,鹽湯亦得。或只㕮咀,每服七錢,水煎服。

潑火散(一名地榆散) 治傷暑煩躁,口苦舌乾,頭痛惡心,不思飲食,及中暑昏迷,不省人事,欲死者,並治血痢。

地榆 赤芍藥 黃連(去須) 青皮(去白,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漿水調服。如無,只以新汲水亦得。若血痢,水煎服。

白虎湯 治暑熱發渴。

石膏(五錢) 知母(二錢) 甘草(一錢) 粳米(一撮)

上銼作一服,水煎米熟,去渣,溫服。加人參一錢半,名人參白虎湯;加蒼朮一錢,名蒼朮白虎湯。

益元散(一名六一散,一名天水散) 治中暑,身熱煩渴,小便不利。

滑石(六兩,水飛) 甘草(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新汲水調服。如心神恍惚,每料加辰砂三錢,用白沸湯調下,名辰砂益元散;如莖中痛,加蒲黃三兩,加薄荷少許,名雞蘇散。加青黛少許,名若玉散。治療並同。

桂苓甘露飲 治伏暑引飲過多,肚腹膨脹,小便不利,濕熱為患者。

茯苓 澤瀉(各一兩) 豬苓(去皮) 白朮(炒) 桂心(炒,各五錢) 滑石(四兩) 石膏 寒水石(各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湯、冷水任調下,入蜜少許尤好。張子和方加人參、藿香各半兩,甘草、葛根各一兩,木香二錢半。

玉露散 治暑渴。

寒水石 滑石 石膏 甘草 瓜蔞根(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新汲水調服。

竹葉石膏湯 治伏暑內外熱熾,煩躁大渴。

石膏(半兩) 麥門冬(去心) 人參(各二錢) 半夏(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㕮咀作一服,加生薑五片、青竹葉十四片、糯米一撮,水煎服。

春澤湯 治伏暑發熱,煩渴引飲,小便不利。

澤瀉(三錢) 豬苓 茯苓 白朮(各二錢) 人參 麥門冬(去心,各一錢半) 桂心(一錢)

上㕮咀,每服七錢,水一鍾半加燈心二十莖,煎一鍾,食遠服。渴甚,去桂,加五味子、黃連各二錢。

丹溪方 治暑渴。

生地黃 麥門冬(去心) 牛膝 萸柏(炒) 知母 葛根 甘草

上銼,水煎服。

枇杷葉散 治中暑伏熱,煩渴引飲,嘔噦噁心,頭目昏眩。

香薷(七錢半) 白茅根 麥門冬(去心) 乾木瓜 甘草(炙,各一兩) 丁香 陳皮 厚朴(薑汁炒) 枇杷葉(炙,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服。如煩躁,冷水調下。

柴胡天水散 治中暑脈數,盜汗不止,發寒熱者,此熱在肺分。

柴胡(三錢) 黃芩(二錢) 滑石(二錢半) 甘草(炙,一錢)

上為末,水煎服,或白湯調亦好。一方有人參二錢。

酒煮黃連丸 治伏暑發熱煩渴,嘔吐噁心。

黃連(十二兩) 好酒(五斤)

上以酒煮黃連,干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熱湯下三五十丸,胸膈涼,不渴為驗。

三黃石膏湯 治暑毒深入,結熱在裡,譫語煩渴,不欲近衣,大便秘結,小便赤澀。

黃連(三錢) 黃柏 山梔子 元參(各一錢) 黃芩 知母(各一錢五分) 石膏(三錢) 甘草(七分)

上銼,水煎服。

龍鬚散 治中暑昏悶,不省人事,及泄瀉霍亂作渴,一服即愈,亦能解暑毒。

甘草(炙,一兩) 五倍子(生用,一方作五味子) 白礬(生) 烏梅(去核,各二兩) 飛羅面(一兩,一方用清明日面,佳)

上為末拌勻,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

千里水葫蘆 治路上行人,暑熱作渴,茶水不便,用此藥備之,俟渴時即用一丸噙化,止渴生津,清熱,止嗽化痰,甚妙。

硼砂 柿霜 烏梅肉 薄荷葉 白沙糖(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烏梅肉為丸,每用一丸噙化。

水葫蘆丸(一名旅行丸) 治冒暑毒,解煩渴,生津液。

川百藥煎(三兩) 麥門冬(去心) 烏梅肉 白梅肉 乾葛 甘草(各五錢) 人參(二錢)

上為細末,麵糊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含化。夏月出行,一丸可度一日。

治中暑吐利方

五苓散 治中暑煩渴,身熱頭痛,霍亂吐瀉,小便赤澀,心神恍惚。

澤瀉(二兩半) 赤茯苓 豬苓 白朮 肉桂(各一兩半)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食前服。或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本方去桂,名四苓散;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加辰砂等分,減桂三之一,名辰砂五苓散;加車前子,名加味五苓散。初痢及積聚,食黃酒疸,加大黃;陽毒,加升麻、芍藥,去桂;狂言妄語,加辰砂、酸棗仁;頭痛目眩,加川芎、羌活;咳嗽,加桔梗、五味子;心氣不足,加人參、麥門冬;痰多,加陳皮、半夏;喘急,加馬兜苓、桑白皮;氣塊,加三稜、蓬朮;心熱,加黃連、石蓮肉;身疼急拘,加麻黃;口乾噯水,加烏梅、乾葛;眼黃酒疸及五疸,加茵陳、木通、滑石;血衄,加梔子、烏梅;伏暑鼻衄,加茅根,煎調百草霜;五心熱如勞,加桔梗、柴胡;有痰有熱,加桑白皮、人參、前胡;水腫,加甜葶藶、木通、滑石、木香;吊腎氣,加吳茱萸、枳殼;小腸氣痛,加小茴香、木通;霍亂轉筋,加藿香、木瓜;小便不利,加木通、滑石、車前子;喘咳心煩,不得眠,加阿膠;疝氣,加小茴香、川楝子、檳榔,去桂,薑蔥煎,入鹽一捻同服;女子血積,加桃仁、牡丹皮;嘔吐,去桂,加半夏、生薑。

薷苓湯 治夏秋暑濕致腹痛霍亂吐瀉,欲成痢疾等證。

黃連(薑汁炒) 厚朴(薑汁炒) 扁豆(炒) 香薷 白朮 茯苓 豬苓(各一錢) 澤瀉(一錢二分) 甘草(炙,三分)

上水煎,食前涼服,渣再煎。

桂苓白朮散 治冒暑濕熱,吐瀉轉筋,腹痛,小兒亦可服。

茯苓 澤瀉(各一兩) 豬苓 白朮 官桂(各五錢) 甘草 石膏 寒水石(各二兩) 滑石(四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湯新汲水,或生薑湯調下。

劉廷瑞方不用豬苓。

解暑三白散 治冒暑伏熱,霍亂嘔吐,小便不利,頭目昏眩。

澤瀉 白朮 白茯苓(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鍾加生薑五片、燈心十莖,煎八分,不拘時服。

香樸飲子 治大人小兒伏熱吐瀉,虛煩霍亂。

人參 茯苓 甘草 紫蘇葉 烏梅肉 木瓜 澤瀉 香薷 半夏曲 厚朴 白扁豆(炒)

上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食前服。

謝傳萬病無憂散 專治夏月霍亂吐瀉,煩渴尿赤,似瘧非瘧,似痢非痢,不服水土等證。常服可防瘧痢。

草果 黃連 滑石 澤瀉(各一兩二錢) 枳殼 木通 陳皮 厚朴 赤茯苓 車前子 豬苓 砂仁(各八錢) 香薷 白扁豆(各二兩,炒) 白朮 小茴香(各五錢六分) 木香 甘草(各二錢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滾水調服。素虛者,溫酒或茶清下,忌米飲,孕婦勿服。如不善服末者,煎三沸服,或晾冷服,不爾則吐。

卻暑散 治冒暑伏熱,頭目眩暈,嘔吐瀉痢,煩悶背寒,面垢。

赤茯苓 生甘草(各四兩) 寒食麵 生薑(各一斤)

上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

大黃龍丸 治中暑身熱頭疼,狀如脾寒,或煩渴嘔吐,昏悶不食。

舶上硫黃(舶,音白,海中大船) 硝石(各一兩) 白礬 滑石 雄黃(各五錢) 白麵(四兩)

上五味為末,入面和勻,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新汲水下。

來復丹 治上盛下虛,裡寒外熱,伏暑,泄瀉如水。

五靈脂(一兩) 陳皮(去白,二兩) 硝石(一兩) 硫黃(一兩,同硝石為末,入銚內以柳枝攪,不可用火太猛,恐傷藥力,候得所,研細末,名二氣丹) 太陰元精石(另研) 青皮(去白,各二兩)

上將五靈脂、青皮、陳皮為末,次入元精石末,及前二氣末,拌勻,醋打麵糊丸如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治暑傷元氣方

十味香薷飲 治內傷不足,伏暑,身體倦怠,神昏頭重,吐痢。常服養陰避暑,調理陰陽。

香薷(一兩) 人參 陳皮 白朮 茯苓 黃耆 白扁豆(炒) 木瓜 厚朴(薑製) 甘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每作七錢,水煎,不拘時服。

清暑益氣湯 治長夏濕熱蒸人,人感之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疼痛,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脹,小便赤而數,大便溏而頻,或痢或渴,不思飲食,自汗身重。

黃耆(汗少減五分) 蒼朮(各一錢半) 升麻(一錢) 人參 白朮 陳皮 神麯 澤瀉(各五分) 黃柏(酒浸) 當歸 青皮 麥門冬(去心) 乾葛 甘草(炙,各三分) 五味子(九枚)

上銼作一服,水煎,稍熱食遠服。

《內經》曰:陽氣者,衛外而為固也,熱則氣泄。今暑邪干衛,故身熱自汗,以黃耆甘溫補之為君,人參、陳皮、當歸、甘草,甘微溫補中益氣為臣,蒼朮、白朮、澤瀉、滲利而除濕,升麻、葛根,苦甘平,善解肌熱,又以風勝濕也,濕熱則食不消而作痞滿,故以炒曲甘辛,青皮辛溫,消食快氣。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故以黃柏辛苦寒,借其氣味,瀉熱補水。虛者滋其化源,以人參、五味子、麥門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傷於庚金為佐。

蔭按:皆由飲食勞倦,傷其脾胃,乘天暑而病作也。但藥中犯澤瀉、豬苓、茯苓、燈心、通草、木通,淡味滲利小便之類,皆從時令之旺氣,以泄脾胃之客邪,而補金水之不及也。此正方已是從權而立之,若於其時病濕熱脾旺之證,或小便已數,腎肝不受邪者,若誤用之,必大瀉真陰,竭絕腎水,先損其兩目也。復立變證加減法於後。

如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發,陽氣伏於地中。地者人之脾也,必用當歸和血,少用黃柏,以滋真陰。如脾胃不足之證,須少用升麻,乃足陽明、太陰引經之藥也,使行陽道。自脾胃中右遷少陽,行春令,生萬物之根蒂也。更少加柴胡,使諸經右遷,生陰陽之氣,以滋春之和氣也。

如脾虛,緣心火亢盛而乘其土也,其次肺氣受邪,為熱所傷,必須用黃耆最多,甘草次之,人參又次之,三者皆甘溫之陽藥也。脾始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耆之甘溫,以益皮毛之氣而閉腠理,不令自汗而損元氣也。上喘氣短,懶言語,須用人參以補之。心火乘脾,須用炙甘草,以瀉火熱,而補脾胃中元氣。甘草最少,恐滋滿也。若脾胃之急痛,並脾胃大虛,腹中急縮,腹皮急縮者,卻宜多用。經曰:急者緩之。若從權,必加升麻以引之,恐左遷之邪堅盛,卒不肯退,反致項上及臀尻肉添而行陰道,故引之以行陽道,使清氣出地,右遷而上行,以和陰陽之氣也。若中滿者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參,口乾嗌乾者加乾葛。

如脾胃既虛,不能升浮,為陰火傷其生髮之氣,榮血大虧,榮氣伏於地中,陰火熾盛,日漸煎熬,血氣虧少。且心包與心主血,血減則心無所養,致使心亂而煩,病名曰悗。悗者,心惑而煩悶不安也。是由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清濁相干,亂於胸中,使周身血氣逆行而亂。經云,從下上者,引而去之。故當加辛溫甘溫之劑生陽,陽生而陰長也,或曰:甘溫何能生血,又非血藥也。曰:仲景之法,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能生陰血也。更加當歸和血,又宜少加黃柏,以救腎水。蓋甘寒瀉熱火,火減則心氣得平而安也。如煩亂猶不能止,少加黃連以去之。蓋將補腎水,使腎水旺而心火自降,扶持地中陽氣也。

如氣浮心亂,則以硃砂安神丸鎮固之,得煩減,勿再服,以防瀉陽氣之反陷也。如心下痞,亦少加黃連。氣亂於胸,為清濁相干,故以陳皮理之,能助陽氣之升而散滯氣,又助諸甘辛為用。故長夏濕土客邪火旺,可從權加蒼朮、白朮、澤瀉,上下分消其濕熱之氣。濕氣太勝,主食不消化,故食減不知穀味,加炒曲以消之,復加五味子、麥門冬、人參,瀉火益肺氣,助秋損也。此三伏長夏正旺之時藥也,學者詳之。

清暑湯 節齋云:伏暑發熱,是火邪傷心,元氣耗散,汗大泄,無氣以動,其脈虛遲無力,是熱邪傷榮也。

人參 黃耆(蜜炙) 麥門冬(去心) 白芍藥 陳皮 白茯苓(各一錢) 白朮(一錢二分) 黃連(炒) 甘草(各五分) 香薷 知母(各七分) 黃柏(三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一鍾半煎七分,食前溫服。

途中消暑飲 夏暑若在途中,常服壯元氣,消熱驅暑,免中暑、霍亂、泄瀉、痢疾等證。

人參(一錢二分) 白朮(一錢五分) 白茯苓 白芍藥(炒) 麥門冬(去心,各一錢) 陳皮(七分) 甘草(炙,五分) 知母(炒) 香薷(各七分) 五味子(十粒) 黃芩(炒,三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一鍾半煎七分,食前溫服。

人參益氣湯 治暑熱傷氣,四肢困倦,嗜臥,兩手指麻木。

黃耆(蜜炙) 甘草(炙,各二錢半) 人參(一錢半) 白芍藥(一錢) 五味子(二十個) 升麻(七分) 柴胡(八分)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服。

驅暑建中湯 治傷暑,汗大出不止,甚則真元耗散,宜用此收其汗。

黃耆(一錢半)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白芍藥 當歸 香薷(各一錢) 白扁豆 陳皮(各八分) 木瓜(七分) 甘草(炙,五分) 桂枝(四分)

上銼,水二鍾、棗二枚煎八分服。此即十味香薷飲去厚朴,加歸、芍、桂枝也。

黃耆湯 治中暍,脈弦細芤遲。

人參 黃耆 白朮 甘草 茯苓 芍藥(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加生薑三片,煎六分,去渣,溫服。

清肺生脈飲 治暑入肺,咳嗽,脾胃虛弱,氣喘氣促。

黃耆(二錢) 人參 麥門冬 當歸 生地黃(各五分) 五味子(十粒)

上銼,水煎服。

治暑傷脾胃方

消暑十全散 治伏暑,胃氣不和,心腹滿痛。

香薷 白扁豆(炒) 厚朴(薑製) 甘草(炙) 白朮 茯苓 紫蘇 木瓜 藿香 檀香(各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煎,食遠服。

六和湯 治心脾不調,氣不升降,霍亂轉筋,嘔吐泄瀉,寒熱交作,痰喘咳嗽,胃脘痞滿,頭目昏痛,肢體浮腫,嗜臥倦怠,小便赤澀,並傷寒陰陽不分,冒暑伏熱,煩悶,或成痢疾,中酒,煩渴畏食,並皆治之。

縮砂 半夏(湯泡七次) 杏仁(去皮尖) 人參 藿香 白扁豆(炒) 赤茯苓 香薷 厚朴(薑製) 木瓜(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㕮咀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三片、棗一枚煎至一鍾,溫服不拘時。

蔭按:夫六和者,和六腑也。脾胃者,六腑之總司,故凡六腑不和之病,先於脾胃調之。脾胃一治,則水精四布,五經並行,雖百骸九竅皆大和矣,況六腑乎。

縮脾散 消暑氣,除煩渴,止霍亂吐瀉,和脾養胃。一云夏月伏熱,為酒所傷者,此方主之。

砂仁 草果 烏梅肉(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白扁豆(炒) 乾葛(各一錢半)

上㕮咀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水煎服。一方沉冷服。

香薷縮脾飲 驅暑和中,除煩止渴。

縮砂仁 草果仁 烏梅肉 香薷 甘草(炒,各一兩半) 白乾葛 白扁豆(各一兩,炒)

上銼,每服三錢,加生薑五片,水煎,微溫服。

五聖湯 治暑病嘔惡,每遇夏月,不進飲食,疲倦少力,見日色則頭昏痛,噁心多睡。

貫眾 黃連 吳茱萸(湯泡七次) 茯苓 甘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分二服,每服用水二碗煎取一碗,去渣放冷,候日午時,先取香熟甜瓜一枚,切去皮,作十二片,先嚼瓜一片,呷藥一二呷,送下了,再如前嚼呷,看吃得幾片,以藥汁盡為度。不損脾胃,不動臟腑。須是覺大煩時服之。

清暑丸 治伏暑引飲,脾胃不和。

半夏(一斤) 生甘草 茯苓(各半斤)

上為末,薑汁煮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熟湯下。

香薷丸 治大人小兒傷暑伏熱,燥渴瞀悶,頭目昏眩,胸膈煩滿,嘔噦噁心,口苦舌乾,肢體困倦,不思飲食,霍亂吐利轉筋,並宜服之。

香薷(去根,一兩) 乾木瓜 紫蘇(去粗梗) 藿香 茯神(去木,各五錢) 檀香 丁香 甘草(炙,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至二丸,細嚼溫酒下。或新汲水化下亦得,小兒每服半丸。

清暑化痰湯 治傷暑心下痞悶,此暑動其痰也。

香薷(一錢五分) 黃連 白扁豆(炒) 枳實 厚朴(薑汁炒) 橘紅 半夏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上加生薑三片,水煎,食遠服。

治暑傷生冷方

大順散 治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濕,水穀不分,清濁相干,陰陽氣逆,霍亂嘔吐,臟腑不調。

蔭按:此非治暑,乃治暑月飲冷受傷之脾胃爾。若非飲冷致病,勿執方以治。

乾薑 肉桂 杏仁(炒,各四兩) 甘草(三兩)

上先將甘草用白蜜炒,次入乾薑,卻下杏仁同炒,共為末。每服二三錢,白湯調下。

冷香飲子 治老人虛人伏暑煩躁,引飲無度,噁心疲倦,服涼藥不得者。

草果仁(五錢) 附子(炮,去皮臍) 橘紅(各三錢) 甘草(炙,一錢半)

上㕮咀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煎沉冷,不拘時服。

冷香湯 治夏秋傷暑引飲,過食生冷,脾胃不和,或成霍亂之證。

良薑 檀香 附子 甘草(炙,各二兩) 丁香(一錢) 川薑(三分) 草豆蔻(去殼五個)

上為末,每服二錢,以水二鍾煎二沸,貯瓶內沉井底,待冷取服,大能消水止渴。

益胃湯 治夏秋暑熱,過飲食冷物茶水,傷其內,又過取涼風傷其外,以致惡寒發熱,胸膈飽悶,飲食不進,或兼嘔吐泄瀉,此內外俱傷寒冷也。

人參 乾薑(炒紫色) 厚朴(姜水炒) 陳皮 羌活 枳實 白茯苓(各一錢) 白朮(一錢半) 甘草(炙,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二盞煎七分,食前溫服。

桂苓丸 治冒暑煩渴,飲水過多,心腹脹滿,小便赤少。

肉桂(去皮) 赤茯苓(去皮,各五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每兩作十丸,細嚼,白湯、冷水任下,每服一丸。

二氣丹 治伏暑傷冷,二氣交錯,中脘痞悶,或頭痛惡心,並皆治之。

硝石 硫磺(各等分)

上二味為末,銀器內文武火炒令鵝黃色,再碾細,用糯米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新汲水下。

治暑兼風寒方

二香散 治四時感冒寒暑,嘔惡,泄瀉腹痛,瘴氣,飲冷當風,頭疼身熱,傷食不化,及南方風土。暑月傷風傷寒,悉以此藥解表發散。

香薷 香附(各二錢) 蒼朮 陳皮 紫蘇(各一錢) 厚朴(薑汁炒) 白扁豆(炒) 甘草(各五分)

上銼散,薑、蔥煎服。加木瓜尤妙。

胃風湯 治大人小兒,飲食必乘風涼,以致風冷乘虛客於腸胃,食飲不下,形瘦腹大,水穀泄瀉,腹脅脹痛,惡風,頭痛多汗,及腸胃濕毒,利如豆汁,下瘀血。亦看挾證加減。

人參 白朮 茯苓 當歸 川芎 白芍藥(各一錢) 肉桂(去皮,五分)

上銼,加粟米一撮,水煎,不拘時服。

羌活香薷飲 治卒中昏冒倒僕,角弓反張,不省人事,手足或發搐搦,此為暑風。

黃連香薷飲

方見前。 一方加羌活。

上銼,水煎服。

治暑暍變證方

九似丸 治伏暑暍變生諸證,頭疼壯熱似傷寒,寒熱往來似瘧疾,翻胃吐食似膈氣,大便下血似腸風,小便不利似淋瀝,飲水無度似消渴,四肢困倦似虛勞,眼睛黃赤似酒疸,遍身黃腫似食黃。

舶上塊子硫黃 元精石 滑石 甘草(炙) 石膏(煅,河水浸一宿) 白礬 盆硝(各半兩) 寒食麵(一兩)

上為細末,滴水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熟水一呷許,浸透其藥,然後入薑汁、蜜各少許,先嚼芝麻一捻嚥下,無時。

治注夏方

加減補中益氣湯 治注夏屬陰虛,元氣不足,夏初春末,頭疼腳軟,飲食少,體熱者。

黃耆 人參 白朮 甘草(炙) 陳皮 當歸 芍藥 黃柏 麥門冬(去心) 五味子

上銼,水煎,空心溫服。挾痰,加半夏、薑汁。

黃耆人參湯 治脾胃虛弱,必上焦之氣不足,遇夏天氣熱甚,損傷元氣,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精神不足,兩腳痿軟,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後陽氣將旺,復熱如火。此乃陰陽氣血俱不足,而天氣之熱助本病也。庚大腸辛肺金為熱所乘而作。當先助元氣,治庚辛之不足,此湯主之。

黃耆(一錢,如自汗過多加一錢) 人參(去蘆,五分) 甘草(炙,二分) 白朮(五分) 蒼朮(半錢,無汗一錢) 橘皮(不去白,二分) 黃柏(酒洗,三分) 神麯(炒,三分) 五味子(九粒) 麥門冬(去心,二分) 歸身(酒洗,二分) 升麻(六分)

上㕮咀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遠或空心服之。忌酒濕面大料之物,及過食冷物。如心下痞悶,加黃連二三分;如胃脘當心痛,減大寒藥,加草豆蔻仁五分;如脅下痛或縮急,加柴胡二三分;如頭痛,目中溜火,加黃連二三分,川芎三分;如頭目不清,上壅上熱,加蔓荊子三分、藁本二分、細辛一分、川芎三分、生地黃二分;如氣短,精神少,夢寐間困乏無力,加五味子九粒;如大便澀滯,隔一二日不見者,致食少,食不下,血少,血中伏火而不得潤也,加當歸身、生地黃各五分,桃仁三個去皮尖另研,麻子仁另研泥五分;如大便通行,所加之藥勿再服。如大便又不快利,勿用別藥,少加大黃煨半錢;如又不利者,非血結血秘而不通也,是熱則生風,其病人必顯風證。血藥不可復加。止常服黃耆人參湯,藥只用羌活、防風各半兩,二味㕮咀,以水四盞煎至一盞,去渣,空心服之,大便必大走也,一服便止;如胸中氣滯,加青皮,並去白陳皮倍之,去其邪氣。此病本元氣不足,惟當補元氣,不當瀉之。如氣滯太甚,或補藥太過,或人心下有憂滯鬱結之事,更加木香、砂仁、白豆蔻仁各二分;如腹痛,不惡寒者,加白芍藥半錢,黃芩二分,卻減五味子。

參歸益元湯 治注夏病。

人參(五分) 白茯苓 麥門冬(去心) 白芍藥 熟地黃(各一錢) 陳皮 黃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七分) 五味子(十粒) 甘草(炙,三分)

上銼一劑,加棗一枚,烏梅一個,炒米一撮,水煎服。飽悶,加砂仁、白豆蔻;噁心,加烏梅、蓮肉、炒米;噦,加竹茹;煩躁,加辰砂、酸棗仁、竹茹;瀉,加炒白朮、山藥、砂仁、烏梅,去熟地黃、知母、黃柏;小水短少,加木通、山梔;胃脘不開,不思飲食,加厚朴、白豆蔻、益智、砂仁、蓮肉,去熟地黃、知母、黃柏;腰痛,加杜仲、破故紙、茴香;腿痠無力,加牛膝、杜仲;皮焦,加地骨皮;頭目眩暈,加川芎;虛汗,加黃耆、白朮、酸棗仁;夢遺,加牡蠣、山藥、辰砂、椿根皮;虛損煩熱,加辰砂、酸棗仁、竹茹;口苦舌乾,加山梔、烏梅、乾葛。

生脈散 生津止渴,夏月宜常服之,以代茶湯。

人參 麥門冬(去心,各三錢) 五味子(十五粒)

上銼,水煎服。夏月加黃耆、甘草,令人氣力湧出。一方加黃耆、黃柏;一方加白朮。

東垣曰:孫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是瀉丙火,補庚金大腸,益五臟之元氣。聖人立法,夏月宜補者,補天元之真氣,非補熱火也,令人夏食寒是也。為熱傷元氣,以人參、麥門冬、五味子生脈,脈者,元氣也,人參之甘,補元氣瀉熱火也,麥門冬之苦寒,補水之源而肅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瀉火補庚大腸與肺金也。服參與五味子不得者,白朮、烏梅代之。

代茶湯 健脾止渴,夏月服之以代茶。

白朮(一錢半) 麥門冬(去心,一錢)

上煎作湯代茶,服此一盞,可當茶三盞。夏月吃茶水多必泄瀉,白朮補脾燥濕,麥門冬生津止渴也。

丹溪方 治婦人患注夏,手足痠軟而發熱。

白朮 黃柏(炒) 白芍藥 陳皮 當歸(各一錢) 蒼朮(五分) 甘草(生,三分)

上銼,加生薑二片,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