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方类是指单见的一方一证,而无法进行集中归类,故归于一处加以论述。杂方类共有十一方。第一方是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治疗汗后脾虚不运的腹胀满等证;第二方是茵陈蒿汤,治疗湿热发黄的口渴腹满等证;第三方是猪肤汤,治疗少阴虚热的咽痛和胸满心烦等证;第四方是桔梗汤,治疗少阴伏火咽痛,对甘草汤无效之证;第五方是苦酒汤,治疗咽中生疮,而语言难出等证;第六方是半夏散及汤,治疗风寒客阻少阴经脉,而咽中疼痛等证;第七方是乌梅丸,治疗厥阴病阴阳寒热错杂以及蛔厥等证;第八方是白头翁汤,治疗厥阴湿热下利,下重口渴等证;第九方是吴茱萸汤,治疗呕吐涎沫,胃脘疼痛,头颠作疼,手足厥冷,烦躁不安等证;第十方是烧裈散,治疗伤寒阴阳易证,而以身重少气,头重不举,膝胫拘急为凭;第十一方是牡蛎泽泻散,治疗大病瘥后,腰以下有水气等证。

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药物组成】

厚朴(炙去皮)半斤 生姜(切)半斤 半夏(洗)半升 甘草(炙)二两 人参一两

【煎服法】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适应证】

发汗或下后,损伤脾气而腹胀满。

【原文】

第66条。

【方义】

厚朴苦温,消胀除满;生姜味辛,健胃散痞;半夏辛滑治心下坚满,佐以人参、炙草补气健脾而复健运之能。此方消满而不伤正,补中而不滞邪,乃消补并行不悖之法。

【选注】

钱潢:“此虽阳气已伤,因未经误下,故虚中有实。以胃气未平,故以厚朴为君,生姜宣通阳气,半夏蠲饮利膈,故以为臣。参甘补中和胃,所以益汗后之虚耳。”

【按语】

脾虚不运,痰湿内生,阻碍气机,发而为胀。证属虚中挟实,故立三补七消之法,重用厚朴、生姜、半夏,除实消满;轻施甘草、人参,以补虚扶正。

【方歌】

厚朴夏姜参草寻,善治腹胀妙通神;

脾气不运痰气结,三补七消法超群。

【医案选录】

张石顽治陈孟庸,泻利腹胀作痛。服黄芩、白芍之类,胀急愈甚,其脉洪大而数,按之则濡,气口大三倍于人迎,此湿热伤脾胃之气也。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二剂,痛止胀减,而泻利未已;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二剂,泻利止而饮食不思;与半夏泻心汤而安。

(摘《张氏医通》)

二、茵 陈 蒿 汤

【药物组成】

茵陈蒿六两 栀子(擘)十四枚 大黄(去皮)二两

【煎服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适应证】

身目俱黄如橘子色,发热无汗,或头部汗出,剂颈而还,小便黄赤短少,大便不畅或秘结,腹微满,口渴心烦,或不欲饮食,或恶心呕吐,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原文】

第236条、260条。

【方义】

茵陈苦平微寒,清热利湿,又能清利肝胆而推陈致新,为治疗黄疸的要药;栀子苦寒,清泄三焦而通调水道;大黄苦寒,荡涤肠胃,以泻湿热蕴结之毒。三药和合,使湿热邪气从小便排泄,而发黄自能痊愈。

【选注】

医宗金鉴》:“伤寒七八日,身黄色明,小便不利,其腹微满,此里热深也。故以茵陈蒿治疸病者为君;佐以大黄,使以栀子,令湿热从大、小二便泻出,则身黄腹满自可除矣。”

柯韵伯:“茵陈禀北方之色,经冬不凋,受霜承雪,故能除热邪留结;栀子以通水源,大黄以调胃实。令一身内外之瘀热悉从小便出,腹满自减而津液无伤,此茵陈汤为阳明利水之妙剂也。”

【按语】

本方是主治湿热发黄的方剂。药虽三味,但配伍严谨,疗效卓著。茵陈一药,为治疗黄疸的专药,故用以为君;大黄泻热破结,栀子屈曲下行,故为臣使。茵陈在本方中宜先煎,大黄、栀子后下,则发挥治疗黄疸的作用。由于湿热黏腻之邪胶结难解,故在治疗时,还可单用茵陈一味煎汤代茶饮。

发黄一证,有阴阳之别。湿热郁蒸则发为阳黄,属阳明;寒湿内郁而发为阴黄,则属太阴。阳黄者,随其热与湿的轻重以及病情的偏表偏里,又分湿热并重而里有结滞、热重于湿而里无结滞和湿热兼表的不同。因此,在治疗上而有下汗、清法、汗法之异。本方所主,当属湿热并重,里有结滞的黄疸。夫湿热乃重浊之邪,常可导致腑气不利而出现腹满、大便不畅等证。本方中的大黄,主要导湿热以下行,非专以泻下为能事,故方后注云:“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目前临床用本方,随证加减化裁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暴发性肝炎,以及阻塞性黄疸等,若其病机属于湿热郁蒸发黄者,可取得满意疗效。

【方歌】

茵陈蒿汤治疸黄,阴阳寒热细推详;

阳黄大黄栀子入,阴黄附子与干姜。

【医案选录】

刘某,男,14岁。春节因食肥甘太过,又感受时邪,因而发病。症状有周身疲乏无力,心中懊,不欲饮食,并且时时泛恶,小便黄短,而大便尚可。此病延至两日,而身目发黄,乃到某医院诊治,确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给中药六包,嘱每日服一包。服至四包,症状略有所减,而黄疸未退,乃邀余诊。脉弦滑数,舌苔黄腻。此时患童体疲殊甚,亦不能起立,饮食甚少,频频欲吐。此证乃肝胆湿热蕴郁不解之所致。

为疏:柴胡12克,黄芩9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大黄6克,茵陈30克,生山栀10克。

此方书毕,有一同道问曰:此人太虚,应从补法入手为是,而君何以用大黄耶?余曰:此证本非虚,而体疲乏力者,为湿热所困故也。若湿热一去,则诸证自减。如果用补法,则必助邪,后果则难设想也。

上方连服三剂,而病愈大半。又服三剂,然后改用茵陈五苓散,乃逐渐痊愈。

刘渡舟医案)

三、猪 肤 汤

【药物组成】

猪肤一斤

【煎服法】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适应证】

少阴下利,寒随利减,热从利生,咽喉疼痛,或声音嘶哑,并见胸满心烦等证。

【原文】

第310条。

【方义】

猪肤味甘微寒,能滋肾阴、润肺燥、退虚热;白蜜甘平,润燥养血,生津益阴;白米粉甘平,养脾益胃。三味合用,而有清虚热、润肺肾的作用,对少阴虚火上炎的咽喉肿痛极为合拍。

【选注】

成无己:“猪,水畜也,其气先入肾。少阴客热,是以猪肤解之,加白蜜以润燥除烦,白粉以益气断利。”

尤在泾:“猪水畜而肤甘寒,其气味先入少阴,益阴除客热,止咽痛,故以为君。加白蜜之甘以缓急,润以除燥而烦满愈。白粉之甘能补中,温能养脏,而泄利止矣。”

【按语】

下利日久,脾胃气虚,阴津大耗,阴不制阳,虚火上炎,所以用猪肤润燥,白蜜生津,而米粉则补下后之虚。

综观全方,均为饮食之品,故本方具有食物疗法的意义。

【方歌】

猪肤斤许用水煎,水煎减半滓须捐;

再投粉蜜熬香服,少阴咽痛利且烦。

【医案选录】

徐君育,素禀阴虚多火,且有脾约便血证。十月间患冬温发热,咽痛。里医用麻仁、杏仁、半夏、枳橘之属,遂喘逆倚息不得卧,声飒如哑,头面赤热,手足逆冷,右手寸关虚大微数。此热伤手太阴气分也,与萎蕤、甘草、芍药不应。为制猪肤汤一瓯,令隔汤顿热,不时挑服,三日声清,终剂而痛如失。”

(摘《张氏医通》)

四、桔 梗 汤

【药物组成】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煎服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适应证】

少阴病咽痛,若服甘草汤不效者。

【原文】

第311条。

【方义】

甘草清热解毒止痛,加桔梗则开结消肿,故治咽喉肿痛甚效。

【选注】

徐灵胎:“大甘为土之正味,能制肾水越上之火;不差,与桔梗汤,佐以辛开苦散之品。《别录》云:桔梗疗咽喉痛。”

【按语】

桔梗汤证的咽痛,比甘草汤证的咽喉痛而重。《金匮要略》用本方治疗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反映了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功效,而不容忽视。

【方歌】

甘草桔梗治咽痛,消炎解毒妙堪用;

阴中伏热结于喉,切忌苦寒投此证。

【医案选录】

马铭鞠治倪仲昭,患喉癣,邑中治喉者偏矣。喉渐渐腐去,饮食用面粉之烂者,必仰口而咽,每咽,泣数行下。马曰:此非风火毒也,若少年曾患黴疮乎?曰:未也。父母曾患黴疮乎?曰然。愈三年而得我。马以为,此必误服升药之故……倘不以治结毒之法治之,必死。以甘桔汤为君,少入山豆根、龙胆草、射干,每剂用土茯苓半斤浓煎,送下牛黄二分,半月而痊。

(摘《古今医案按》)

五、苦 酒 汤

【药物组成】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一枚

【煎服法】

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适应证】

咽中伤生疮,或溃烂有脓液及分泌物,声音嘶哑,音不出者。

【原文】

第312条。

【方义】

苦酒解毒敛疮,活血消肿;鸡蛋清利血脉止痛,润喉而清音,半夏涤痰开喉痹,散结气。

【选注】

《医宗金鉴》:“半夏涤涎,蛋清敛疮,苦酒消肿,则咽清而声出也。”

【按语】

本方主药苦酒与鸡蛋清亦饮食之品,与猪肤汤用于虚热咽痛又是对比之方。苦酒即米醋,有消炎杀菌、解毒敛疮之功。鸡蛋清不仅滋润,还能通利血脉。少少含咽的服法,使药持续于患处,则其效更为理想。

陈蔚认为:一鸡子壳之小,安能纳半夏十四枚之多?……余考原本,半夏洗破十四枚,谓取半夏一枚,洗其涎而破为十四枚。旧本破字模糊,翻刻落此一字,以致贻误之今,特正之。

【方歌】

半夏一枚十四升,鸡清苦酒搅几回;

刀环捧壳煎三沸,咽痛频吞绝妙哉。

【医案选录】

严某,男,石匠。咽中痛,声瘖,吞咽困难,脉象两寸独浮虚。诊断:少阴之经,循咽喉系舌本,阴火上炎而致咽喉中病变,处方苦酒汤。取鸡子白以清火润肺,半夏破结散邪,合苦酒酸以散瘀解毒。仅服一剂,痛止声开。次日邂逅相遇,道谢不已。

(摘《广东中医》1962,7)

六、半夏散及汤

【药物组成】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煎服法】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服,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适应证】

风寒阻于少阴经,故咽中疼痛,红肿不甚,痰涎较多。

【原文】

第313条。

【方义】

半夏开咽喉之痹,桂枝散风寒之结,炙甘草扶正和中。

【选注】

尤在泾:“少阴咽痛,甘不能缓者,必以辛散之;寒不能除者,必以温发之。盖少阴客邪郁聚咽嗌之间,既不得出,复不得入,设以寒治,则聚益甚;投以辛温,则郁反通,《内经》微者逆之,甚者从之之意也。半夏散及汤,甘辛合用,而辛胜于甘,其气又温,不特能解客寒之气,亦能劫散咽喉怫郁之热也。”

【按语】

神农本草经》认为半夏主“咽喉肿痛”;桂枝治“结气喉痹”,所以风寒咽痛郁闭不解,可用本方治疗。

【方歌】

半夏研散或用汤,少阴咽痛效最彰;

半夏桂甘煎少与,微冷慢呷不用忙。

【医案选录】

郑某,家庭妇女,身体素弱,有痰嗽疾患。因取媳届期,心力俱劳引起恶寒、发热、疼痛等证,咽喉痛尤剧,卧床不起,吞咽困难,脉象两寸浮缓,咽部肤色不变。

诊断:三阴中少阴主枢,少阴之经循于咽喉,枢机失常,邪气拂逆,不自外达而发生咽痛。治疗:半夏汤原方。义取桂枝以解肌,甘草以清火,半夏散结降逆的表里兼治法。嘱徐徐咽下。服二剂,寒热痰嗽咽痛顿消,继以扶正而愈。

(摘《广东中医》1962)

七、乌 梅 丸

【药物组成】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炮去皮)六两 蜀椒(出汗)四两 桂枝(去皮)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煎服法】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适应证】

蛔厥腹痛,呕吐或吐蛔,时作时止,得食更甚,心烦不安,痛剧则手足厥冷。又主寒热错杂之久利。

【原文】

第338条。

【方义】

乌梅味酸,醋渍重用,养肝敛阴,安蛔止痛,为方中主药;细辛、干姜、附子、蜀椒温中散寒,杀虫驱蛔;黄连、黄柏清热燥湿;人参补脾益胃;当归养血柔肝。方中酸苦辛热并施,为调和肝胃,安蛔止痛之法。本方又有补气和血、酸涩固脱的作用,故又可治疗寒热错杂之久利。

【选注】

柯韵伯:“伤寒脉微厥冷烦躁者,在六七日,急灸厥阴以救之。此至七八日而肤冷,不烦而躁,是纯阴无阳,因藏寒而厥,不治之证矣。然蛔厥之证,亦有脉微肤冷者,是内热而外寒,勿遽认为藏厥而不治也。其显证在吐蛔,而细辨在烦躁。藏寒则躁而不烦,内热则烦而不躁。其人静而时烦,与躁而无暂安时迥殊矣。此与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能食,食即吐蛔者,互文以见义也……看厥阴诸证,与本方相符,下之利不止,与又主久利相合,则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蛔厥之剂矣。”

尤在泾:“古云: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又曰:蛔闻酸则静,得辛热则止。故以乌梅之酸、连柏之苦、姜辛桂附椒桂之辛,以安蛔温藏而止其厥逆。加人参者,以蛔动中虚,故以之安中而止吐,且以御冷热诸药之悍耳。”

【按语】

厥阴病为六经病中最末一经之病,是正邪交争的最后阶段。在此,邪正消长、寒热进退的矛盾表现得十分尖锐。由于阴阳胜复而不平衡,导致了寒热之证互见,成为厥阴病的一个特点。《医宗金鉴》说:“厥阴者,为阴尽阳生之藏,与少阳为表里。邪至其邪,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也。”

本方用药虽比较繁杂,但配伍却是谨严。方中寒热并用,不仅能安蛔止痛,更有调和肝胃、分解寒热之功,与厥阴提纲证相符。故本方除治疗蛔厥证外,还应视为治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主方。

【方歌】

乌梅丸治蛔厥证,连柏干姜参归用;

川椒桂辛与附子,乌梅三百力始胜。

【医案选录】

阮某,女,23岁。腹中痛已历七日,食则更甚。时常呕酸,吐宿食,口渴而不欲饮。昨曾吐蛔虫三条。脉沉涩,舌苔白而干。拟属厥阴蛔痛,师乌梅丸意。

处方:乌梅五枚,川椒二钱,黄连二钱,黄芩二钱,吴茱萸三钱,半夏三钱,川芎三钱,苦楝根皮一两,槟榔六钱,芜荑四钱。

服两剂后,下蛔虫二条,各种症状均除。

(摘《伤寒论汇要分析》)

八、白 头 翁 汤

【药物组成】

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煎服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适应证】

厥阴肝湿热下注而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身热心烦,渴欲饮水,腹痛,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原文】

第371条、373条。

【方义】

白头翁苦寒清热,凉血解毒;秦皮苦寒,清肝凉血;黄连清热厚肠;黄柏燥湿坚阴。为清热燥湿、解毒止利的有效之方。

【选注】

《医宗金鉴》:“三阴俱有下利证,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也;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唯厥阴下利,属于寒者,厥而不渴,下利清谷;属于热者,消渴下利,下重便脓血也。此热利下重,乃火郁湿蒸,秽气奔逼广肠,魄门重滞难出。即《内经》所云暴注下迫者是也。君白头翁,寒而苦辛;臣秦皮,寒而苦涩。寒能胜热,苦能燥湿,辛以散火之郁,涩以收下重之利也;佐黄连清上焦之火,则渴可止,使黄柏泻下焦之热,则利自除也。”

尤在泾:“伤寒热邪入里,因而作利者,谓热利。下利即后重,热邪下重,虽利而不得出也。白头翁苦辛除邪气,黄连、黄柏、秦皮苦以坚之,寒以清之,涩以收之也。”

【按语】

本方药物虽只四味,但配伍有度,为治厥阴湿热利的有效方剂。现常用此方治疗急性菌痢和阿米巴痢疾,临床实践证明有很好的疗效。但应注意,本方除了不适用于虚寒及寒湿下利以外,对舌红少苔的阴虚下利证,亦非所宜。若误投本方,则苦寒化燥,更伤其阴,反使病情严重。

【方歌】

白头翁汤下利寻,黄连黄柏白头秦;

识得欲饮属内热,下重难通此方珍。

【医案选录】

欧某,男,48岁。下利已十余日,始则小腹疼痛,里急后重,大便呈黏液状。近日所下多脓血,日行20余次,肛门有灼热感,口燥而苦,时时欲呕,饮食尚可,小溲短赤而热。此系湿热内聚胃肠,挟肝胆相火上逆,则口燥苦欲呕,下迫则为赤痢,饮食尚可,知非禁口痢。治从清热利湿,兼与疏肝利胆。

处方:小柴胡汤二两,白头翁四钱,秦皮三钱,黄连二钱,黄柏二钱。

复诊:大便次数减为一日十余次,里急后重稍差,余症同前。

处方:白头翁四钱,秦皮三钱,柴胡三钱,赤芍三钱,大黄四钱,黄芩、枳壳、半夏、黄柏、生姜各二钱,黄连一钱五分。连服两剂,下痢基本控制,腹痛欲呕均瘥。

(摘《伤寒论汇要分析》)

九、吴 茱 萸 汤

【药物组成】

吴茱萸(洗)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切)六两 大枣(擘)十二枚

【煎服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适应证】

呕吐涎沫甚多,或干呕,或食谷欲呕,或呕吐酸水,胃脘痛,头巅痛,手足不温,或有腹泻烦躁等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迟。

【原文】

第243条、309条、378条。

【方义】

吴茱萸苦辛大热,苦以降逆,温以去寒,是治肝胃气逆、呕吐涎沫的要药;生姜辛温,长于止呕,辅佐吴萸温中散寒,降逆和胃;人参、大枣甘温滋润,补中益气,以扶正虚。

【选注】

汪琥:“呕为气逆,气逆者必散之。吴茱萸辛苦,味重下泄,治呕为最。兼以生姜,又治呕圣药,非若四逆中之干姜守而不走也。武陵陈氏云其所以致呕之故,因胃中虚生寒,使温而不补,呕终不愈,故用人参补中,合大枣以为和脾之剂焉”。

【按语】

本方在《伤寒论》中凡三见。一见阳明胃气虚寒呕吐;二见少阴寒气犯胃呕吐;三见厥阴寒饮浊气上逆呕吐。因皆有胃寒呕吐一证,故均用吴茱萸汤治疗。若少阴寒甚迫胃,可兼见手足厥冷、下利等证;若肝寒循经上逆,亦可见到巅头痛等证,可见本方治寒性呕吐为所长。

郭雍在《伤寒补亡论中说:“凡寒厥,手足逆冷而烦躁的,不论其它余证,当先服吴茱萸汤;如手足厥逆不见烦躁者,当先与四逆汤;如果手足厥逆而又下利,脉沉微不见者,则当急服通脉四逆汤。”指出了治疗少阴病寒证的方法和规律。

本方加附子,名吴茱萸加附子汤,治寒疝腰痛,牵引睾丸,尺脉沉迟等证。

【方歌】

吴茱萸汤暖胃肝,呕吐涎水痛在巅;

萸姜人参与大枣,温中降逆治阴寒。

【医案选录】

阎某,男,37岁。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一年有余,某医院外科建议手术治疗。其病发作,常于每夜十二时左右,见左下腹胀痛,呕吐反酸,周身寒战,头目眩晕。察脉弦缓,舌质淡嫩,苔白而润。此证从舌脉看,反映了肝胃寒邪上逆之象。子夜而阴盛,故病发胀痛呕吐;而阴来搏阳,故见寒战。为疏吴茱萸汤:

吴茱萸12克,生姜12克,党参9克,大枣12枚。

服二剂,诸证皆减,唯大便发干,原方加当归9克,共服12剂,其病得愈。

(摘《伤寒论通俗讲话》)

十、烧 裈 散

【药物组成】

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

【煎服法】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裈烧服。

【适应证】

阴阳易为病,其人身重少气,小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

【原文】

第392条。

【方义】

此方能导阴中邪热以从小便而出,男病用女,女病用男,取同气相求之义。

【选注】

成无己:“大病新差,血气未复,余热未尽,强合阴阳得病者名曰易。男子病新差未平复,而妇人与之交,得病名曰阳易;妇人病新差未平复,男子与之交,得病名曰阴易。以阴阳相感动,其余毒相染著,如换易也。其人病身体重,少气者,损动真气也;少腹里急,引阴中拘挛,膝胫拘急,阴气极也;热上上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者,感动之毒、所易之气熏蒸于上也。与烧裈散以通阴气。”

【按语】

阴阳易和房劳复是两种病,不能混为一谈。此病历代医学文献中均有记载,近代医家如山西李汉卿曾亲手治愈数例有案可稽。

本证若见阴虚有热的,可用白薇、花粉、竹茹等清热养阴之品送服烧裈散。若阳虚有寒的,多以四逆汤或理中汤送服烧裈散。

此病多见于男性。服药后,以“小便即利,阴头微肿”为验。

【方歌】

近阴裈裆剪来烧,研末还须用水调;

同气相求疗二易,长沙无法不翘翘。

【医案选录】

张路玉治冯茂之,夏月阴阳易,两腰痛少腹急,烦躁谵妄,舌色青紫而中有黄苔肿裂,虽渴欲饮冷,而舌却不甚干,心下按之硬痛,嗳而矢气,此挟宿食也。所可虑者,六脉虚大,而两尺则弦,按之皆无根耳。遂以逍遥汤加大黄一剂,下黑秽甚多。下后诸证悉除,但少腹微冷作痛,又于烧裈散一服,煎五苓散送下而安。

(摘《古今医案按》)

十一、牡蛎泽泻散

【药物组成】

牡蛎(熬) 泽泻 蜀漆(暖水洗去腥) 葶苈子(熬) 商陆根(熬) 海藻(洗去咸) 栝蒌根各等分

【煎服法】

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适应证】

治大病差后,腰以下有水气,按之凹陷,二便不利,脉沉有力。

【原文】

第395条。

【方义】

牡蛎入肝,软坚以消痞;泽泻滋阴导水而下行;瓜蒌根生津清热;商陆根峻逐水邪;海藻软坚行气;蜀漆劫痰化水;葶苈泻肺利水。其皆走而不守,有泄热逐水之效。

【选注】

陈修园:“牡蛎、海藻生于水,故能行水,亦咸以软坚之义也;葶苈利肺气而导水之源;商陆攻水积而疏水之流;泽泻一茎直上,栝蒌生而蔓延,二药皆引水液而上升,可升而后可降也;蜀漆乃常山之苗,自内而出外,自阴而出阳,所以引诸药而达于病所。又散以散之,欲其散布而行速也。但其性甚烈,不可多服,不可作汤,以商陆根煎服杀人。”

【按语】

本方用于正气不衰的实性水肿,以下肢水肿与腹水不消为特征。牡蛎配瓜蒌根,用以养阴清热,活血软坚,是针对病之本在于肝而设;其余五药,攻利水邪,则是针对病之标在于三焦而设,故本方治肝硬化腹水而实有良效。

【方歌】

牡蛎泽泻治如何,下肢肿胀病未瘥;

商陆葶苈泻水结,蜀漆海藻破坚邪。

【医案选录】

某男,脉如涩,凡阳气动则遗,右胁汩汩有声,坠水少腹,可知肿胀非阳道不利,是阴道实,水谷之湿热不化也。议用牡蛎泽泻散:左牡蛎、泽泻、花粉、川桂枝木、茯苓、紫厚朴,午服而愈。

(摘《临证指南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