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类,包括了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苓桂姜甘汤和五苓散四个方剂。此四方皆以苓桂为名,皆有通阳化饮,下气利水的作用。苓桂术甘汤治心脾两虚,水气上冲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等证。苓桂枣甘汤则治心虚于上,水动于下的“脐下悸,欲作奔豚”等证。苓桂姜甘汤(即茯苓甘草汤)则治水蓄于胃的心下悸等证。五苓散则治水蓄膀胱的小便不利和消渴、水逆等证。

除以上四方证外,还论述了少阴阴虚有热的猪苓汤证,以及水在皮下,发热不解的文蛤散证。这两个方子虽与苓桂剂类有别,但对行水散结,敷布津液则有异曲同工之美。

一、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药物组成】

茯苓四两 桂枝(去皮)三两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煎服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适应证】

水气上冲,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等证。

【原文】

第67条。

【方义】

本文为温中降逆,化饮利水之剂。茯苓淡渗利水以行饮,白术健脾以制水逆,桂枝通阳消阴、理气降冲,合茯苓则能伐水下行;合甘草则助心阳以治悸。

【选注】

尤在泾:“此伤寒邪解而饮发之证。饮停于中则满,逆于上则气冲而头眩,入于经则身振振而动摇。《金匮》云: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其脉沉紧。又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又云:其人振振身

剧,必有伏饮是也。发汗则动经者,无邪可发,而反动其经气。故与茯苓、白术以蠲饮气,桂枝、甘草以生阳气。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也。”

医宗金鉴》:“身为振振摇者,即战振身摇也。身振振欲擗地者,即战振欲坠于地也。二者皆为阳虚失其所恃,一用此汤,一用真武者,盖真武救青龙之误汗,其邪已入少阴,故主以附子,佐以生姜苓术,是壮里阳以制水也。此汤救麻黄之误汗,其邪尚在太阳,一主以桂枝,佐以甘草苓术,是扶表阳以涤饮也。至于真武汤用芍药者,里寒阴盛,阳衰无依,于大温大散之中,若不佐以酸敛之品,恐阴极格阳,必速其飞越也。此汤不用芍药者,里寒饮盛,若佐以酸敛之品,恐饮得酸,反凝滞不散也。”

【按语】

心脾阳气虚衰,水气乘而上逆,则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等证。本方温中降逆,化饮利水,使饮邪得除,则诸证自解。然本方辨证关键在于“气冲”一证,亦不可不知。

本方用于临床时,可以随证加减。如痰多脉滑的,可与二陈汤配合使用;如头眩较重的,可加泽泻;若头面有烘热之象的,可加白薇;若血压偏高的,可加红花、茜草、益母草、牛膝;若脉见结代,则减去白术而加五味子;若湿痰作咳,则减去白术而加苡米;若见惊悸不安的,可加龙骨、牡蛎。

【方歌】

苓桂术甘温药方,气上冲胸水为殃;

头眩心悸阴邪重,咳嗽短气功效彰。

【医案选录】

吴某,男性,36岁,1961年11月15日就诊。主诉:夏间上山砍柴,劳动归来,汗流口渴,傍晚饮冷水两碗,翌晨,中脘突觉不舒。历旬余,渐感呼吸频促,继则短气似喘,胸胁支满,目眩,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小便欠畅,如此缠绵数月。经当地医生以肾气丸等药治疗,症反加剧,遂前来求治。诊脉沉弦而滑,舌苔垢。认为水饮内停为患。治拟健脾燥湿,利水蠲饮,用苓桂术甘汤加姜枣主之。

处方:茯苓五钱,桂枝二钱,白术五钱,甘草一钱五分,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服,连服两剂。

11月17日二诊:服药后,气急稍平,小便略通,仍照前法加重剂量与之。

茯苓一两二钱,桂枝三钱,白术一两,甘草三钱,生姜三片(连皮),大枣七枚。

11月19日三诊:上药服后,舌苔已净,脉象转缓,小便通利,胸闷、目眩、短气等证消失,食量亦增。以素体虚弱,照原方加党参五钱、炙黄芪五钱,嘱连服五剂以善其后。

(摘《福建中医药》1960,5:36)

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药物组成】

茯苓半斤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五枚

【煎服法】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适应证】

心阳不足于上,下焦水寒之邪将欲发作成为奔豚。其证脐下悸动不安,抑或奔豚已发,而气冲心胸亦可服用。

【原文】

第65条。

【方义】

本方为心阳不足,寒水之邪欲作奔豚而设。重用茯苓伐水邪之上逆;桂枝通阳下气,以制阴邪之逆;甘草、大枣健脾培土,以防水泛。且桂甘相合,又能上补心阳;苓枣相合,则利水而不伤津。

【选注】

柯韵伯:“发汗后,心下悸欲得按者,心气虚而不自安,故用桂枝甘草汤以补心。若脐下悸欲作奔豚者,是肾水乘心而上克,故制此方以泻肾。豚为水蓄,奔则昂首疾驰,酷肖水势上攻之象,此证因以为名。脐下悸时,水气尚在下焦,欲作奔豚之兆而未发也,当先其时而急治之。君茯苓之淡渗,以伐肾邪;佐桂枝之甘温,以保心气;甘草、大枣培土以制水,亢则害者,承乃制矣。澜水状似奔豚,而性则柔弱,故又名“劳水”。用以先煮茯苓,水郁折之之法。继以诸甘药投之,是制以所畏,令一惟下趋耳。”

【按语】

人的生理是心火下暖肾水,肾水上济心火。若心火不足,不能坐镇于上,肾水不暖,则下焦水寒之气横行无忌,而反上凌于心。本病重点在于心火之不足,故重用桂枝温补心阳而行气化,又重用茯苓以泻水邪,以成标本兼顾之方;白术、甘草则崇土以防水上而已。

【方歌】

苓桂枣甘伏水邪,脐下悸动用则确;

或者上冲发奔豚,甘澜水煮效方捷。

【医案选录】

张某,男,54岁。主诉:脐下跳动不安,小便为难,有气从小腹上冲,至胸则心慌气闷、呼吸不利而精神恐怖。每日发作四、五次,上午轻而下午重。切其脉沉弦略滑,舌质淡,苔白而水滑。

辨证:此证气从少腹上冲于胸,名曰“奔豚”。乃系心阳上虚,坐镇无权,而下焦水邪得以上犯。仲景治此证有二方,若气冲而小便利者,用桂枝加桂汤;气冲而小便不利者,则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今脐下悸而又小便困难,乃水停下焦之苓桂枣甘汤证。

疏方:茯苓30克,桂枝10克,上肉桂6克,炙甘草6克,大枣15枚。用甘澜水煮药。仅服三剂,则小便畅通而病愈。

刘渡舟医案)

三、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

【药物组成】

茯苓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切)三两

【煎服法】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适应证】

胃中停水,心下作悸,或见肢厥,或见下利。

【原文】

第73条、356条。

【方义】

水停中焦,饮气相搏,若阻遏胃阳不达四肢,则四肢厥冷而心下悸。本方重用生姜温胃散饮,茯苓淡渗行饮,桂枝通阳化气,甘草扶中补虚,合为温胃化饮,通阳散水之剂。

【选注】

徐大椿:“此方之义,从未有诠释者。汗出之后而渴不止,与五苓人所易知也,乃汗出之后并无渴证,又未指明何证,忽无端而与茯苓甘草汤,此意何居?要知此处汗出二字,乃发汗后,汗出不止也。汗出不止则有亡阳在,即当以真武汤;其稍轻者,当与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更轻者,则与此汤。何以知之?以三方同用茯苓知之。盖大汗泄,必引肾水上泛,非茯苓不能镇之,故真武则佐以附子回阳;此二方则以桂枝甘草敛汗,而茯苓则皆以为主药,此方义不了然乎?”

【按语】

本方为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生姜。前者重在补,后者重在散。因水邪内停于胃,并非下焦阳气式微之可比,所以在苓桂的基础上,又加生姜之辛健胃散水。俾水饮得去,阳气得通,则诸证自愈。

本方生姜的剂量一定要大,使之既可温胃散寒降逆,又可通气化饮。

【方歌】

茯苓甘草与桂姜,胃中停水悸为殃;

气趋小腹或成泄,健胃泄水厥亦良。

【医案选录】

阎某,男,26岁。心下跳动不安,三、五日必发生一次腹泻,泻则悸轻。然不数日,证又复初。脉弦,而小便尚可,舌苔白滑。辨为胃中停饮,饮与气搏之证。若胃中之饮下趋肠间,则大便作泻而胃饮则减,证候随之而轻。然巢穴犹在,去而旋生,则又悸动不安。为疏:茯苓24克,生姜24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

服药十余剂,逐渐而安。

(刘渡舟医案)

四、五 苓 散

【药物组成】

猪苓(去皮)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去皮)半两

【煎服法】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适应证】

太阳蓄水证,小便不利,少腹胀满,烦渴而饮水不解,甚至水入则吐,或兼微热、汗出、恶风,或心下痞而小便不利,苔白,脉浮或弦。

【原文】

第71条、72条、73条、74条、141条、156条、244条、386条。

【方义】

本方桂枝通阳化气,兼解肌表之邪;白术补脾燥湿;茯苓利水行津;猪苓、泽泻助茯苓利小便以行津液。此方发汗以利小便,使外窍通而下窍利,故为表里双解之方。

【选注】

张锡驹:“散者,四散之意也。茯苓、泽泻、猪苓淡味而渗泄者也,白术助脾气以转输,桂枝从肌达表,外窍通而内窍利矣,故曰多饮暖水,汗出愈也。”

【按语】

蓄水证反见烦渴何耶?此乃气不化津,水蓄膀胱,故以小便不利为辨。本方重在通阳化气以行水液,无论有无表证,凡气化失常,而水蓄膀胱者,即可使用。若无表证,桂枝亦可改为肉桂。本方治霍乱吐泻,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而欲饮水者,用之有效。

本方亦有利湿之效。后世医家治湿病多以五苓散加减,如茵陈五苓散治湿多热少的黄疸之病。若与平胃散合方,名胃苓汤,治湿盛的大便濡泻。若加苍术、附子,名苍附五苓散,治阳虚而寒湿内盛的腰膝冷痛,腿酸踝肿等证。若加人参,名春泽煎,治老人正气虚衰,少气懒言,心悸息短,晨起而目胞肿。若加姜枣,又治风湿疫气等证。

【方歌】

五苓苓桂泽猪术,水停膀胱津不输;

口渴心烦尿不利,饮入则吐脉来浮。

【医案选录】

某生之父,素有饮茶之癖,日久化为湿痰,咳呕痰多,频吐不尽。自拟二陈汤,虽有好转,终不根治。我语生曰:治当通阳利小便,方能除其痰根。疏五苓散加化痰之品,随手而愈。

(刘渡舟医案)

五、猪 苓 汤

【药物组成】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

【煎服法】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适应证】

治心烦不得眠,口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发热,或咳、或呕、或下利,舌质红、苔水滑,脉弦细而数。

【原文】

第223条、224条、319条。

【方义】

猪苓淡渗利水,又能入肾以清热;茯苓健脾渗湿,又能入心以宁神;滑石清热以利六腑之邪,泽泻利水而滋阴精之虚。此方在清热利水中,妙在加阿胶血肉有情之品,取其味厚以滋补少阴。由此可见,此方为少阴阴虚有热而水邪不解者设。

【选注】

《医宗金鉴》:“赵羽皇曰:仲景制猪苓一汤,以行阳明、少阴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水。盖伤寒表虚,最忌亡阳,而里虚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亦忌下通。倘阴虚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耗竭。方中阿胶质膏,养阴而滋燥;滑石性滑,去热而利水;佐以二苓之渗泻,既疏浊热而不留其壅瘀,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是利水而不伤阴之善剂也。”

【按语】

本方所治小便不利,系阴分不足,水热相因所致。而真武汤的小便不利,是肾阳虚而水邪泛滥为患,两方对照发挥,而有阴虚阳虚之别,寒热之辨,临床鉴别不难。

本证的小便不利,还包括尿道涩痛以及小便带血等证。如《类聚方广义》云:“猪苓汤治淋疾点滴不通,阴头肿痛。若茎中痛出脓血者,兼用硝石矾石散。”

【方歌】

猪苓汤治少阴虚,热与水蓄烦呕居;

小便不利口又渴,泽胶猪茯及滑石。

【医案选录】

崔某,女,35岁。因产后患腹泻,误以为虚,屡进温补,并无实效。切其脉沉而略滑,视其舌色红绛,而苔薄黄。初诊以其下利而又口渴,作厥阴下利治之,投白头翁汤不甚效。一日又来诊治,自述睡眠不佳,咳嗽而下肢浮肿,小便不利,大便每日三四次,口渴欲饮水。倾听之后,思之良久,乃恍然而悟,此乃猪苓汤证。《伤寒论》第319条说:“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今呕咳下利主证已见,治当无疑。遂处方:猪苓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滑石10克,阿胶10克。此方服五剂,而小便利,腹泻止,诸证悉蠲。

(刘渡舟医案)

六、文 蛤 散

【药物组成】

文蛤五两

【煎服法】

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适应证】

太阳病表不解,阳郁发热,不用汗法,反用冷水潠灌劫热,则身被寒劫,而弥更益烦,肉上粟起,口渴而不欲饮。

【原文】

第141条。

【方义】

以冷水劫热,使表阳郁而不宣,水邪反郁于皮下,故身热不解,而肉上粟起。文蛤能清热利水,以行体表之水,可使水热并解。

【选注】

尤在泾:“病在阳者,邪在表也,当以药取汗。而反以冷水潠之,或灌濯之,其热得寒被劫而不得竟去,于是热伏水内,而弥更益烦。水居热外,而肉上粟起。而其所以为热,亦非甚深而极盛也,故意欲饮水而口反不渴。文蛤咸寒而性燥,能去表间水热互结之气。若服之而不差者,其热渐深,而内传入本也。五苓散辛散而淡渗,能去膀胱与水相得之热。”

【按语】

柯韵伯认为:文蛤散应改为《金匮》的文蛤汤,此说有失仲景之义。若如柯氏所言,则“若不差者,与五苓散”之文字,便无着落。文蛤,即海蛤。《医宗金鉴》称文蛤为五倍子非是。甄权说:“治水气浮肿,下小便”,本方所用,正取此义。

【方歌】

水潠原逾汗法门,肉上粟起更增烦;

意中思水还无渴,文蛤磨调药不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