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豉汤类共七方,其中以栀子豉汤为代表。此方治火郁心胸的“虚烦”不得眠,剧则心中懊而无可奈何。若少气者,则加甘草;若呕者,则加生姜;若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者,则仍用原方而不必加药;若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则减香豉,加厚朴、枳实,名栀子厚朴汤;若劳复发热,心中懊者,于原方再加枳实,名枳实栀子豉汤;若兼中寒,身热胸烦而大便反溏者,则减去香豉,另加干姜,名栀子干姜汤;若因湿热发黄,兼见身热心烦脉数等证,则减去香豉,加入黄柏、甘草,名栀子柏皮汤。

栀子豉汤性味苦寒,而能泄热除烦,故病人旧有微溏而脾气虚寒的,则宜禁用为告。

一、栀 子 豉 汤

【药物组成】

栀子(擘)十四个 香豉(绵裹)四合

【煎服法】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适应证】

治心烦身热、不得睡眠,剧者心中懊、坐卧不宁、莫可名状;或胸脘痞塞,或胃脘疼痛、嘈杂似饥,但头汗出,舌红苔黄,脉数等证。

【原文】

第76条、77条、78条、81条,221条、228条、375条。

【方义】

栀子味苦性寒,泄热除烦,屈曲下行,降中有宣;香豉体轻气寒,宣热和胃,宣中有降。二药相合,清宣互济,发散火郁,故能开郁除烦。

【选注】

医宗金鉴》:“未经汗吐下之烦多属热,谓之热烦;已经汗吐下之烦多属虚,谓之虚烦。不得眠者,烦不能卧也。若剧者,较烦尤甚,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也。烦,心烦也。躁,身躁也。身之反复颠倒,则谓之躁无定时,三阴死证也;心之反复颠倒,则谓之懊,三阳热证也。懊者,即心中欲吐不吐,烦扰不宁之象也。因汗吐下后,邪热乘虚客于胸中所致,既无可汗之表,又无可下之里,故用栀子豉汤,顺其势以涌其热,自可愈也。”

【按语】

按治法规定,邪在表宜汗,在胸当吐,在腹应下。汗吐下三法均为邪实而设。若经汗吐下后,而见心烦不得眠,实邪虽去而余热不解,蕴于胸中所致。此证严重时,可使人反复颠倒、不得卧寐,心中懊、烦闷至甚而令人无可奈何。治以栀子豉汤,清宣郁热而除郁烦。

本方又能外解太阳之邪,内清阳明之热,因胸膈外通太阳,内连阳明之故。但治热必远寒,故脾胃虚寒而大便溏者,则不宜服用。

至于本方是否为吐剂,历来注家看法不一。我们认为:吐或不吐,两种情况皆有。若火郁于上,服药后火郁得宣,正气趁机驱邪外出,吐而作解者有之;若热轻而又抑郁不甚,服后不吐者亦有之,故不得拘于吐与不吐的一个侧面。

本方先煎栀子,后内香豉,意在栀子取其味,香豉取其气,香豉气味轻薄,煎久则失掉宣散之功故也。

【方歌】

栀子豉汤治虚烦,懊颠倒不得眠;

呕吐少气加姜草,胸窒结痛药不添。

【医案选录】

江应宿治都事靳相庄,患伤寒十余日,身热无汗,怫郁不得卧,非躁非烦,非寒非痛,时发一声如叹息之状。医者不知何证,迎余诊视曰:懊怫郁证也。投以栀子豉汤一剂,十减二三;再以大柴胡汤下燥屎,怫郁除而安卧,调理数日而起。

(摘《名医类案》)

二、栀子甘草豉汤

【药物组成】

栀子(擘)十四个 甘草(炙)二两 香豉(绵裹)四合

【煎服法】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适应证】

栀子豉汤证,而兼见少气之证。

【原文】

第76条。

【方义】

栀子豉汤清宣郁热,加甘草益气和中。

【选注】

成无己:“少气者,热伤气也,加甘草以益气。”

尤在泾:“少气者,呼吸少气,不足以息也。甘草之甘,可以益气。”

【按语】

本方为栀子豉汤证兼见少气而设。少气,系指呼吸少气,乃热邪内伤中气所致。不用参芪,恐助火郁,加甘草益气而不助邪。

【方歌】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三、栀子生姜豉汤

【药物组成】

栀子(擘)十四个 生姜五两 香豉(绵裹)四合

【煎服法】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适应证】

栀子豉汤证,而兼见呕逆之证。

【原文】

第76条。

【方义】

栀子豉汤清宣郁热,加生姜散饮止呕。

【选注】

《医宗金鉴》:“呕者,是热迫其饮也,加生姜以散之。”

张志聪:“呕者,中气逆也,加生姜以宣通。”

【按语】

本方为栀子豉汤证兼见呕吐而设。火郁之热动饮而胃气上逆,故生姜与栀子豉汤同用,既助其宣通郁热,又有降逆止呕,和胃散饮之功。

【方歌】

见栀子豉汤歌内。

【医案选录】

赤锡乡郑某,胃脘疼痛。医治之痛不减,反增大便秘结,胸中满闷不舒,懊欲呕,辗转难卧,食少神疲,历七八日。适我下乡防疫,初返过其门,遂邀诊视。按其脉沉弦而滑,验其舌黄腻而浊,检其方多桂附香砂之属。此本系宿食为患,初只须消导之品,或可获愈。今迁延多日,酿成“夹食致虚”,补之固不可,下之宜不宜,乃针对“心中懊”、“欲呕”二症,投以生姜栀子豉汤:生栀子三钱、生姜三钱、香豉五钱,分温作两服。嘱若一服吐便止,后服再议。

服后,并无呕吐,且觉胸舒痛减,遂尽剂。翌日,病家来谢,称服药尽剂后,诸证均瘥。昨夜安然入睡,今晨大便已下,并能进食少许。

(摘《伤寒论汇要分析》第66页)

四、栀子厚朴汤

【药物组成】

栀子(擘)十四个 厚朴(炙、去皮)四两 枳实(水浸、炙令黄)四枚

【煎服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适应证】

治心中烦热,卧起不安,腹胀满而不痛,苔黄脉数等证。

【原文】

第79条。

【方义】

栀子苦寒,泄热除烦;厚朴苦温,行气消满;枳实苦寒,破结下气。共为清热除烦、宽中消满之剂。

【选注】

《医宗金鉴》:“论中下后满而不烦者有二:一热气入胃之实满,以承气汤下之;一寒气上逆之虚满,以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温之。其烦而不满者亦有二:一热邪入胸之虚烦,以竹叶石膏汤清之;一懊欲吐之心烦,以栀子豉汤吐之。今既烦且满,满甚则不能坐,烦甚则不能卧,故卧起不安也。然既无三阳之证实,又非三阴之虚证,唯热与气结,壅于胸腹之间,故宜栀子枳朴,涌其热气,则胸腹和而烦自去,满自消矣。”

柯韵伯:“心烦则难卧,腹满则难起,卧起不安,是心移热于胃,与反复颠倒之虚烦不同。栀子以治烦,枳实以泄满,此两解心腹之妙剂也。热已入胃则不当吐,便未结硬则不可下,此为小承气之先着。”

【按语】

本方证的心烦、卧起不安与栀子豉汤证相同,但又兼见腹满,说明无形邪热已由胸膈下行及腹,病变部位已渐趋里,故减去轻浮上越的香豉,而加厚朴、枳实以下气消满。此外,本证虽有腹满而无便秘,与阳明腑实的承气汤证有别。

【方歌】

栀子厚朴药有三,栀子厚朴枳实煎;

心烦腹满分上下,清烦泄满两证兼。

【医案选录】

董某,女,37岁,湖北人。自诉心发烦不能控制,必须跑到野外,心中方才稍安。兼见脘腹如同物塞,夯胀不堪。然大便并不干燥,饭食也无多大变化。切其脉弦数,视其舌尖绛而根则白腻。辨为心胃蕴郁火热,然未与糟粕等有形之物相凝结,仍属“虚烦”病类。为疏:山栀9克,枳实9克,厚朴9克。此方仅服一剂,上述诸症因之而瘳。

刘渡舟医案)

五、栀子干姜汤

【药物组成】

栀子(擘)十四个 干姜二两

【煎服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适应证】

治身热,胸中烦热,腹满或腹痛,食少便溏。

【原文】

第80条。

【方义】

栀子苦寒,以清胸膈之邪热,则心烦可止;干姜辛热,以温脾胃之虚寒,则中阳可复。本方寒温并用,正邪兼顾,清上温中而相反相成。

【选注】

尤在泾:“大下后身热不去,证与前同。乃中无结痛,而烦又微而不甚,知正气虚,不能与邪争,虽争而亦不能胜之也。故以栀子彻胸中陷入之邪,干姜复下药损伤之气。”

柯韵伯:“攻里不远寒。用丸药大下之,寒气留中可知。心微烦而不懊,则非吐剂所宜也。用栀子以解烦,倍干姜以逐内寒而散表热。寒因热用,热因寒用,二味成方,而三法备矣。”

【按语】

《医宗金鉴》说:“栀子干姜汤当是栀子豉汤,”它认为“断无烦热用干姜之理。”这种看法我们不能苟同。因为伤寒误下之后,而形成的上热下寒,或脾胃素虚之人又感外邪,则热扰于上而寒凝于中都可见到。仲景立寒热并投,上下两解之法甚是合拍。再联系论中“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的禁例,可以看出,仲景立方有常有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不拘于寒热的一格。

【方歌】

栀子干姜治心烦,身热不去泻又添;

寒热并用分上下,清热温寒一方肩。

六、枳实栀子豉汤

【药物组成】

枳实(炙)三枚 栀子(擘)十四个 豉(绵裹)一升

【煎服法】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加减法】

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适应证】

(一)大病初愈,若调护不当,或劳作过早,因复发热口渴、心烦懊、心下痞塞,或胸脘胀满,或大便硬,腹满而拒按,苔黄脉数或滑。

(二)《金匮》用治酒疸,证见:身黄发热,心中懊或热痛,苔黄腻,脉滑数。

【原文】

第393条。

【方义】

本方系栀子豉汤加重豆豉的用量,再加枳实所组成。枳实宽中下行、破结消痞;栀子、豆豉泄热除烦,同时加重豆豉剂量,意在宣散郁热,且能和胃解毒。用清浆水煎药,取其性凉善走,开胃化滞,解渴除烦。若有宿食而兼见腹胀切痛,苔黄脉滑者,再加大黄以荡涤肠胃而推陈致新。

【选注】

成无己:“病有劳复、有食复。伤寒新差,血气未平,余热未尽,早作劳动病者,名曰劳复。病热少愈而强食之,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留搏,两阳相合而病者,名曰食复。劳复则热气浮越,与枳实栀子豉汤以解之。食复则胃有宿积,加大黄以下之。”

尤在泾:“大病新差,血气未复,余热未尽而强力作劳,为其余热之气因劳而外浮也。枳实、栀子所以下热,豆豉所以散热,盖亦表里之剂,而气味轻薄,适宜于病后复发之体耳。”

【按语】

大病初愈,正气尚未全复,若调摄失宜,或妄动作劳,或饮食不节,都能导致其病复发。如果证见胸满心烦、懊不舒、心下痞塞、发热而病势偏于表者,服本方温覆取微汗尤为相宜。如果兼有宿食,病势偏于里者,再加大黄如博棋子大,微下则愈。总之,病后用药,祛邪虽为急务,但正气亦不可不顾。临床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以决定治疗措施,才能做到理法方药丝丝入扣,从而达到邪去正复之目的。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治》有栀子大黄汤,即本方加大黄,再加重枳实的用量而成。能治疗“酒疸”发黄,有和胃除烦、利湿通便之效。二方互参,以见其义。

【方歌】

枳实栀豉劳复宝,食复再加大黄好;

酒疸心热且懊,栀子大黄力能讨。

七、栀子柏皮汤

【药物组成】

肥栀子(擘)十五个 甘草(炙)一两 黄柏二两

【煎服法】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适应证】

身热发黄,心烦,渴不多饮,汗出不彻,小便短赤,苔黄而脉数。

【原文】

第261条。

【方义】

栀子苦寒,清三焦而利小便;黄柏苦寒,清热燥湿又能坚阴;甘草和胃健脾,又能制栀柏之寒。此方清解里热,兼以燥湿,对热重于湿,正气稍衰,以及阴分伏热之黄尤为合宜。

【选注】

《医宗金鉴》:“伤寒身黄发热者,设有无汗之表,宜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汗之可也。若有成实之里,宜用茵陈蒿汤下之亦可也。今外无可汗之表证,内无可下之里证,故唯宜以栀子柏皮汤清之也。”

尤在泾:“此热瘀而未实之证。热瘀,故身黄;热未实,故发热而腹不满。栀子彻热于上,柏皮清热于下,而中未及实,故须甘草以和之耳。”

【按语】

本方在临床应用上,虽不及茵陈蒿汤广泛,但对于某些湿热黄疸,久治不愈,脾胃受损,正气稍衰,而阴分伏热者,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至于方中甘草的使用,有些注家持有异议,其实正是仲景制方精妙之处。甘草甘平和中,既能防栀柏苦寒伤胃,又有扶脾解毒之功。

【方歌】

栀子柏皮湿热黄,发热尿赤量不长;

栀子黄柏兼甘草,清热去湿好思量。

【医案选录】

唐某,男,16岁。患急性黄疸型肝炎,因循失治,皮肤黄色变黑,足热心烦,大便溏薄,脉弦数而舌红。前医用茵陈蒿汤已十余剂而效不显。改用大甘露饮和栀子柏皮汤,约一月而病转安。

(刘渡舟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