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是以上吐下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暴发性的胃肠疾患。霍有挥霍、急骤的意思,乱有撩乱、变乱的意思。本病因来势急,吐泻剧,故取名霍乱,非专指因感染霍乱弧菌所引起的霍乱。

霍乱病,多因饮食不洁,或暴饮暴食,或感受六淫邪气,而使表里之邪相并,寒热错杂,乱于肠胃,清浊相干,升降失常所致。

后世医家根据证情不同,又把霍乱分为干霍乱和湿霍乱两大类:脘腹绞痛,欲吐不能吐,欲泻不能泻者为干霍乱;吐泻交作而无度者为湿霍乱。本篇所述之霍乱,因以吐泻为主症,故属湿霍乱。因本病有与伤寒类似之处,故在六经病证之后设霍乱篇,以与伤寒病作鉴别。

(一)霍乱病辨证纲要

霍乱是以邪气乱于肠胃,清浊相干,升降失常为主要病变,故其病以猝然发作的上吐下泻为辨证依据。论中所谓:“呕吐而利,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都揭示了霍乱的证候特征。

(二)霍乱与伤寒的鉴别

由于霍乱亦由感受外邪所引起,并在初起常伴有表证,见发热、头痛、身疼、恶寒等症状;而伤寒邪气自表传里、由阳转阴之时,亦可见吐利等症,故这两种病证需要加以鉴别。

霍乱多是六淫邪气与饮食所伤合并乱于肠胃,病自内发;伤寒则是外邪客表,由皮毛而入,其病自表向里传变。正因为这两种病在病因、病机、病变过程几个方面均有所不同,故二者在脉证上就有明显的区别:霍乱起病即见上吐下泻,而且吐泻势重;伤寒则只有在邪气由表传里,由阳转阴的时候才见吐利,而且其病势亦多较缓和。霍乱吐利交作,津气大伤,故初起即见脉微涩;伤寒初起病在表,正气抗邪有力,故脉浮紧。论中所说:“霍乱自吐下”,“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既指出了霍乱的证候特点,也阐明了其与伤寒的鉴别要点。

(三)霍乱病的证治

1.霍乱表里寒热证治

骤然间发作上吐下泻,并兼有头痛、发热、身疼痛等症,是霍乱兼有表邪,属表里同病。其中若表现为发热多、口渴欲饮水而小便不利的,为表邪重,水蓄膀胱,气化不利之证,当治以五苓散,表里两解,通阳化气,升清降浊;若恶寒重、口不渴者,为寒湿邪困,则治宜理中汤、丸,温化寒湿。

2.霍乱吐利亡阳证治

霍乱既吐且利,吐利交作,必然大伤阳气。阳气虚不能温煦肢体,所以手足厥冷、四肢拘急而恶寒;不能固护肌表、敛摄津液,所以大汗出;无力鼓动血脉,所以脉微欲绝。阳虚阴盛而格阳于外,所以还可见内寒外热的真寒假热证。本证虽因吐泻亦有津液耗损,但仍以阳气亡脱为急为重,故治以四逆汤急救回阳。

3.霍乱吐利阴阳两虚证治

霍乱吐利,气随津泄,遂使阳虚。阳虚不能温化水谷,摄敛津液,又致泄利不止。越是下利,则阳越虚,阴益伤。若利虽止,而恶寒脉微不得缓解者,是阳亡液脱,津液内竭,无物可下之征,即所谓“利止亡血也”,当急用四逆加人参汤回阳救阴,益气生津。

四逆加人参汤由四逆汤加人参组成。方用附子、干姜、炙甘草回阳救逆,加人参益气生津。

4.霍乱吐利阳亡阴竭证治

霍乱病吐利停止,可见于两种情况:脉复肢温者,属阳回阴消为欲愈;若“吐已下断”,指无物可吐,无物可下,手足厥逆不回,四肢拘急不解,汗出而脉微欲绝者,是属吐利之后而使阳气虚脱、阴液竭绝的危重证候,其治当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回阳益阴。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用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救逆,猪胆汁苦寒性润,一可润燥滋液而比人参为速,以补吐下后津液之枯竭,又可制约姜附辛热伤阴劫液之弊;同时,还可借其性寒走下,引姜附大辛大热药物入阴,以防阴气过强对辛热药物的格拒。

5.霍乱病后的调治

霍乱吐利停止,若不见阳亡阴竭之证,说明里气调和,此时如仍身痛不休,当考虑是表不解,可斟酌具体病情,用桂枝汤小小和解其外。霍乱病后,虽吐利已止,但阴液、阳气已经受损,正虚不耐攻伐,故即使需要发汗解表,也不可用麻黄汤类之峻剂,这是必须要注意的。

霍乱吐泻之后,或虽吐泻未止,又经发汗,脉已转向平和,说明大邪已去,机体阴阳表里趋于平和,是为欲愈的象征。此时如患者见微烦不适,多是霍乱吐利之后,其人脾胃气弱,进食而不能消化所致。《伤寒论》说:“新虚不胜谷气故也。”就讲出了这个道理。此证不需用药治疗,只要能节制饮食,注意饮食调养即可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