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法篇《金鏡錄》序
凡傷寒熱病,傳經之邪,比雜病不同,必辨其脈、證、舌胎,表裡汗下之,庶不有誤。況脈者,血之府,屬陰,當其得病之邪,與正氣相傳,若真氣未衰,脈必滑數而有力。病久熱甚,真氣衰,脈必微細而無力。方數甚也,但可究陰退陽,此識脈之要也。或初病即惡寒發熱,後必有渴水燥熱之證。或逆厥而利,此熱證傳經之邪也。若始終皆熱證,惟熱而不惡寒。故傷寒為病,初則頭痛,必無發熱惡寒渴水之證。一病便有逆厥泄利,或但惡寒而無發熱,此寒證也。此識證之妙也。如舌本者,乃心之苗,竅於舌,心屬火主熱,象離明。人得病初在表,則舌自紅,無白胎等色,表邪入於半表半里之間,其舌色變為白胎而滑見矣,切不可不明表證。故邪傳於裡,里未罷則舌必見黃胎,乃邪入於胃,急宜下之,胎黃自去而疾安矣。至此醫之不依次,惟用湯丸,失於遲下,其胎必黑,變證蜂起,此為難治。若見舌胎如漆黑之光者,十無一生。此心火自炎,與邪熱相乘,熱極則反兼水象,故色從黑,而應水化也。若乃臟腑皆受邪日深,必作熱證,須下之,乃去胃中之熱,否則熱人絡臟之中,鮮有不死者。譬如火之自炎,初則紅,過則薪,為黑炭矣。此亢則害,承乃制。今以前十二舌明著,猶恐未盡諸證,復作二十四圖,並方治列於左,則區區推源尋流,實可決生死之妙也。時至正元年學士杜清碧撰。
舊有敖氏金鏡錄一篇,專以舌色視病,既圖其狀,復著其情,而後別其方藥,開卷昭然,一覽具在。雖不期乎仲景之書,而悉合乎仲景之道。昔嘗刻之留都官舍,本皆繪以五彩,恐其久而色渝,因致謬誤,乃分注其色於上,使人得以意會焉。夫人之一身,皆受於天,心名天君,故獨為此身之主。舌乃心苗,凡身之病,豈有不見於此者哉。嘉靖丙辰院使姑蘇薛己立齋序。
《舌法金鏡錄》,元敖氏著。杜學士增定。薛立齋圖。申鬥垣輯觀舌心法,推廣至一百三十七圖。長洲張誕先復正其錯誤,汰其無與於傷寒者,定為一百二十圖,名《傷寒舌鑑》。今更刪其重出者,余悉圖綴於左。
白胎圖
白胎舌圖
舌見白胎者,邪初人里也。丹田有熱胸中有寒,乃少陽半表半裡之證。宜小柴胡湯、梔子豉湯治之。
黃胎舌圖
舌見尖白根黃,其表證未罷,須解表,然後方可攻之。如大便閉,用涼膈散加硝黃泡服;小便濫用五苓散加木通,合益元散加薑汁少許,以白滾湯調服。
黑心舌圖
舌見沿白心黑,而脈沉微者難治。脈浮滑者可汗,沉實者可下。始病即發此色,乃危殆之甚也,速進調胃承氣湯下之。(健按:舌心黑滑,白邊亦滑,乃陰邪內甚,非下證也。須真武等溫里,故必察其滑燥而分寒熱。)
十五舌圖
舌尖白胎二分,根黑一分,必有身痛惡寒,好飲水,不至甚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湯;下利甚者,解毒湯,此亦危證也。
十六舌圖
舌見白胎中有小黑點亂生者,尚有表證。其病之來雖惡,宜涼膈散微表之,表退,當用調胃承氣湯下之。或黃胎與黑點舌,亦同。
十九舌圖
舌中見白胎,外有微黃者,必作泄。宜服解毒湯,惡寒者,五苓散。
二十二舌圖
舌左半白胎,而自汗者,不可下。宜白虎湯加人參三錢服。
二十三舌圖
舌右半白胎滑者,病在肌肉,為邪在半表半裡,為往來寒熱。宜小柴胡湯和解之。
二十四舌圖
舌左半見白胎滑,此臟結之證,邪併入臟,難治。
二十五舌圖
舌見四圍白而中黃者,必作煩渴嘔吐之證。兼有表者,五苓散、益元散兼服。須待黃遍,方可下也。
二十七舌圖
舌見黃而尖白者,表少里多,宜天水散一服,涼膈散二服,合進之。脈弦者,宜防風通聖散。
以上《金鏡錄》法。
舌鑑總論
傷寒邪在皮毛,初則舌有白沫,次則自涎,白滑,再次白屑,白泡;有舌中、舌尖、舌根之不同,是寒邪人經之微也。舌乃心之苗,心屬南方火,當赤色,令反見白色者,是火不能制金也。初則寒鬱皮膚,毛竅不得疏通,熱氣不得外泄,故惡寒發熱。在太陽經,為頭痛項強,腰背疼等證。傳至陽明,則有白屑滿舌,雖證有煩躁,如脈浮緊,猶當汗之。在少陽者,則舌胎白滑,用小柴胡和之。胃虛者,里中湯溫之。如白色小變黃者,大柴胡、大、小承氣,分輕重下之。白胎亦有死證,不可不察也。(健曰:滿舌白胎滑,而本色亦淡,無血氣者,此陰寒已極,病縱輕而必轉重,不救者多也。)
微白滑胎舌圖
寒邪初入太陽,舌色微白有津,香蘇散、羌活湯類發散之。
薄白滑胎舌圖
此太陽里證舌也。二三日未曾汗,故邪入丹田,漸深,急宜汗之。或太陽少陽合病有此舌,柴胡桂枝湯主之。
厚白滑胎舌圖
三四日,其邪只在太陽,故胎純白而厚卻不幹燥,解表自愈。其證頭疼發熱,其脈浮緊。
乾厚白胎舌圖
四五日,未經發汗,邪熱漸深,少有微渴,過飲生冷,停積,營熱胃冷。故發熱煩躁,四肢冷,胎白乾厚,滿口白屑。四逆散加乾薑。
白胎乾黑心舌圖
此陽明腑,兼太陽也。其胎邊白,中心乾黑,因汗不澈,傳至陽明所致。必微汗出,不惡寒,脈沉方可下之。如二三日,未曾汗,有此舌,必死。
白滑胎中黑舌 為表邪入里之候,大熱譫語,承氣湯等下之。
白胎黃心舌 此太陽初傳陽明腑也。若微黃而潤,宜再汗,待胎燥里證具,下之。若煩躁嘔吐,大柴胡加減,下水沫無糞者,大承氣下之。
半邊白滑胎舌 即二十二舌,二十三舌也。凡白胎見於一邊,無論左右,皆為半表半裡。並宜小柴胡,左加葛根,右加茯苓。有咳嗽引脅下痛,小青龍。夏月多汗自利,人參白虎湯。
臟結白滑舌圖
或左或右,半邊白胎滑,半邊黑或老黃者,寒邪結在臟也。黃連湯加附子。結咽者不能語言,生脈散合四逆湯,可十救
白胎黑根舌 舌胎白而根黑,火被水克之象,雖下,亦難見功。
白胎尖根俱黑舌 舌尖根俱黑,而中白,乃金水太過,火土氣絕於內,雖無凶證,亦必死也。
白尖黃根舌 邪雖入里,而尖白未黃,不可用大承氣,宜大柴胡加減。下後神清安臥可生,有變證凶。
白胎尖紅舌 滿舌白滑,而尖卻鮮紅者,乃熱邪內盛,復感客寒人少陽也,小柴胡加減。
白尖紅根舌 舌尖胎白,邪在半表裡也,小柴胡和解之。
白胎中紅舌圖
此太陽初傳經之舌也。無汗者發汗,有汗者解肌,亦有少陽經者,小柴胡加減。
白尖中紅黑根舌圖
舌尖白而根灰黑,少陽邪熱,傳腑熱極,而復傷冷飲也。如水停而渴,五苓散;自利而渴,白虎湯;下利而渴,解毒湯。若黑很多,白尖少,中不甚紅者,難治。
白胎尖灰根黃舌圖
此太陽濕熱,並於陽明也。如根黃色潤,目黃小便黃者,茵陳蒿湯。(健曰:尖灰,根黃,心脾熱盛,上蒸於肺,而中白多燥,應與四苓散加黃連、茵陳以瀉之。)
白胎雙黃舌圖
此陽明裡證舌也。因邪熱上攻,故致舌有雙黃。如脈長惡熱煩躁,大柴胡、調胃承氣下之。
白胎雙黑舌圖
白胎中見黑色兩條,乃太陽、少陽之邪入胃,土色衰絕,故手足厥冷,胸中結痛,理中、瀉心選用。
白胎雙灰舌圖
此夾冷食舌也。七八日後,見此舌,而有律者可治,理中、四逆選用。無津不治。如干厚見里證則下之,次日灰色去者安。(健曰:有津,即滑也。灰白而滑,裡寒之象。故溫之以理中、四逆。若干厚而燥,當以小陷胸清熱化食為主。)
白滑胎尖灰刺舌圖
此陽明腑兼少陽舌也。三四日,自利,脈長者生,弦數者死。有宿食者,下之,十可全五。(健曰:無食可按,而脈數者,黃連解毒湯宜之。)
白胎滿黑刺干舌圖
白胎中生滿乾黑芒刺,乃少陽之裡證也。不惡寒反惡熱者,大柴胡加芒硝急下之,危證也。(健曰:此更應加黃連、石膏。)
白胎燥裂舌圖
傷寒胸中有寒,丹田有熱,所以舌上白胎;因過汗傷營,舌上無津,所以燥裂;內無實熱,故不黃黑。宜小柴胡加麥冬、花粉。(健曰:此更宜加石膏、知母。)
熟白舌圖
白胎老極,如煮熟相似者,心氣絕,而肺色乘於上也。由食生冷冰水之物,陽氣不得發越所致,為死候。用枳實理中,間有生者。(健曰:此可加乾薑。)
透明舌 年老胃弱,雖有風寒,不能變熱,或多服湯藥,傷乎胃氣,致淡白通明,似胎非胎也,宜補中益氣加減。
白胎如積粉舌 乃瘟疫初犯募原也。達原飲,見三陽表證者。(健曰:此未得汗而失表之舌,類似,應柴葛解肌加升麻、石膏、豆豉,涼以治之,屢效。)
以上申氏法。
黃胎圖
十八舌圖
舌見微黃色,初病即得之,發譫語者,由失汗,表邪入里也。必用汗下兼行,以雙解散加解毒湯,兩停處之。
二十舌圖
舌見微黃色者,表證未罷,宜小柴胡合天水散主之。可下者,大柴胡下之,表裡雙除,臨證審用之。(健曰:傷寒而見舌黃熱已入里,乃可用黃連矣。如舌未見黃色,用連則多誤也。)
二十一舌圖
舌見黃色者,必初白胎而變黃色也,皆表邪傳裡,熱已入胃,宜急下之。若下遲必變黑色,為惡證,為亢害,鬼賊深也,不治。宜調胃承氣湯。(健曰:如無實邪,但有熱者不宜遽下,只可黃連解毒以瀉之。)
二十六舌圖
舌見黃色而有小黑點者,邪遍六腑,將入五臟也。急服調胃承氣湯下之,次進和解散,十救四五。(健曰:此須下之,重用川連以瀉熱毒。)
二十八舌圖
舌見黃而澀有隔瓣者,熱已入胃,邪毒深矣。心火煩渴,急以大承氣下之。若發黃,茵陳湯;下血,抵當湯;水在脅下,十棗湯;結胸,陷胸湯;痞,大黃瀉心湯。
三十舌圖
舌見黃而黑點亂生者,其證必渴,譫語脈實者生,澀者死,循衣摸床者,不治。若下之,見黑糞亦不治。下宜大承氣湯。(健曰:下藥中,必須加黃連為要。)
三十一舌圖
舌黃中黑至尖者,熱氣已深,兩感見之,十當九死。惡寒甚者亦死。不惡寒而下利者,可治。宜用調胃承氣湯。
三十三舌圖
舌見灰色尖黃,不惡風寒,脈浮者,可下之。若惡鳳惡寒者,雙解散加解毒湯主之。三四下之,見糞黑不治。(健曰:灰黑舌燥者,乃傷寒停食,拒按,小陷胸主之。若無食,而灰濕之舌,乃少陰腎寒,水色上侵也,宜真武湯。若腎熱者,宜下除之。
三十五舌圖
舌根微黑尖黃,脈滑者,可下之;脈浮者,當養陰退陽。若惡風寒者,微汗之,用雙解散;若下利,用解毒湯,十生八九也。
三十六舌圖
舌根微黑尖黃隱現,或有一紋者,脈實,急用大承氣湯下之;脈浮,渴飲水者,用涼膈散解之,十可救一二。
以上《金鏡錄》法。
《舌鑑》曰:黃胎者里證也。傷寒初病無此舌,傳至少陽,亦無此舌,直至陽明腑實,胃中火盛,火乘土位,故有此胎。當分輕重瀉之,初則微黃,次則深黃有滑,甚則干黃焦黃也。其證有大熱、大渴、便秘、譫語、痞結、自利,或因失汗發黃,或畜血如狂。大抵舌胎黃證雖重,若脈長者,中土有氣也,下之則安。如脈弦下利,舌胎黃中有黑色者,皆危證也。
微黃胎舌 微黃而甚燥者,表失汗初傳裡也,大柴胡湯。
純黃微干舌 舌見純黃胎,胃熱已極,急下之,遲則變黑,惡候矣。黃干舌同俱裡熱已極,急下勿緩之候。
黃尖舌圖
舌尖胎黃,邪初傳胃也。宜調胃承氣湯,表證未盡者,大柴胡兩解之。
黃尖黑根舌圖
舌黑根多而黃尖少,雖無惡證,脈恐一時暴變,以胃氣絕耳。
健曰:根黑尖黃,脾胃實邪熱甚,宜小陷胸,或調胃承氣。如尚惡寒發熱,表未盡者,大柴胡加連主之。
黃尖灰根舌圖
舌根灰色而尖黃,雖比黑根少輕,如再一二日,亦黑也,難治矣。無煩躁,直視,脈沉有力者,速下之。
黃尖白根舌圖
舌根白,尖黃,其色倒見,必少陽傳陽明。方陽明證多者,大柴胡;少陽證多者,小柴胡。如譫語煩躁者,調胃承氣。(健曰:白胎尚屬失表,不宜下,以葛根、白虎為妥。)
黃根白尖舌圖
舌尖白根黃,乃表邪少,而里邪多也,天水涼膈合用。如陽明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必發黃,茵陳蒿湯。
黃根灰尖舌圖
舌見根黃尖灰,土來侮火也。不吐不利,心煩而渴,胃中有鬱熱也,調胃承氣加黃連。
黃根白尖短縮舌圖
舌見根黃尖白而短硬,不燥不滑,但不能伸出,譫妄煩亂,此痰挾宿食,大承氣加生薑、半夏主之。(健曰:如食尚在胃而拒按者,宜消,未可下,以陷胸合平胃散。如或夾陰,寧與溫散,半夏湯加乾薑,未效,再投。恐下之,而致口噤,難治矣。)
白胎變黃舌圖
少陽證罷,初見陽明裡證,故白胎變黃色而滑,兼失氣者,大柴胡下之。
黃胎黑滑舌圖
舌黃而有黑滑者,陽明裡證具也,雖不幹燥,亦當下之。下後身涼脈靜生,大熱脈躁死。
黃胎黑刺舌圖
舌胎老黃極而中有黑刺者,皆由失汗下所致。邪毒內陷已深,急下之,十可保一二。(健曰:下劑中,須加黃連。)
黃短脹滿舌圖
舌黃而脹短者,陽明胃經濕熱也。證必身黃,便秘煩躁,茵陳蒿湯。如大便利,五苓加茵陳、梔子、黃連。
以上申氏法。
中焙舌圖
舌見純紅,內有黑形如小舌者,乃邪熱結於裡也。君火熾盛,反兼水化,宜涼膈散、大柴胡湯下之。(健曰:二方須重用黃連,神清有胃者可治。若神昏脈微,無胃者難治。)
黑尖舌圖
舌見紅色,尖見青黑色者,水虛火實,腎熱所致,宜竹葉石膏湯治火。(健曰:此亦須兼用黃連。)
里圈舌圖
舌見淡紅色,而中有一紅暈,沿邊皆純黑,乃餘毒遺於心包絡之間,與邪火鬱結,二火亢極,故有是證也,以承氣湯解之。(健曰:此亦宜加黃連。)
里黑舌圖
舌見純紅色,內有乾硬黑色,形如小長舌,而有刺者,此熱毒熾盛,堅結大腸,金受火制,不能平木也,急用調胃承氣湯下之。(健曰:此必重加黃連。)
死現舌圖
舌見純黑,水剋火明矣。患此者,百無一治,故曰死現舌。(節庵:凡黑而芒刺者,必死。乃腎水克心火,熱毒入深,故十有九死,況純黑乎!健曰:欲救之,須辨乾濕,以論寒熱。觀立齋後案,便知治法。)
立齋云:鄭姓之戚,患傷寒得此舌,醫士曾禧謂當用附子理中湯。人咸驚駭,遂止。迨困甚治棺,曾往視之,謂用前藥有生理。其家既待其斃,棄從之,數劑而愈。大抵舌黑之證,有火極似水者,即杜學士所謂薪為黑炭者之意,宜涼膈散之類,以瀉其陽毒。有水來剋火者,即曾所療之人是也,宜理中湯以消陰翳。又須以老生薑切平,擦其舌色稍退者可治;堅不退者不可治。(健曰:此水極似火之證也。)
金臺姜姓,患傷寒亦得此舌,手足厥冷,呃逆不止,眾醫猶作火治,幾致冤斃。判院吳仁齋,用附子理中湯而愈。夫醫之為道,有是病,必有是藥。附子療寒,其效可數。奈何世皆以為必不可用之藥,寧視人之死,而不救,不亦哀哉!至於火極似水之證,用藥得宜,效應不異,不可便謂百無一治,而棄之也。
健曰:純黑之舌,十難一生,必其人稟厚脈好,形證未憊,或可挽回。前二證活者,舌必滑黑,故用熱補以消陰翳也。若黑燥如鍋底者,須寒涼解其熱毒,攻下去其燥屎,庶可救也。予曾療常熟孫氏子,秋令時疫夾食。初患似瘧,無汗,第五日延視,舌白而中有乾黑胎五六瓣,左脅下瘧癖如茄,當臍動氣有形,燥矢拒按。乃與大柴胡下之,去黃沫一二行,無糞;再與調胃承氣,而轉氣全無。予時往鄉,邑醫稱為陰虛,欲投薑、附不果,而進地黃湯類滋陰,病加甚。覆看,則神氣昏沉,臍腹更實矣。乃投小陷胸,加楂、芽、稜、蒁,芒硝軟堅,以消削之,四劑不減。予又往鄉,眾醫共詆予方,更擬參、耆溫補,曰非此不救矣,本家遑遽。予恰回覆診,大非其議,立案以闢群疑。如前方,連進三服,忽寒戰發熱而作正瘧,舌現純黑,胸發白疹。遂與升麻柴胡湯,加大力子、蟬退、桔梗、木通、黃連、石膏、瓜蔞、枳實等投之,汗始微泄,而疹隱舌退。間日瘧又作,舌復純黑,疹發如前,汗方泄,舌旋退,疹覆沒。又間一日,瘧大作,疹大發,舌不黑,汗淋漓,瘧遂止,而癖已化,身涼神清,惟堅屎未出。仍投消堅潤燥之品,五劑,而下黑糞數丸,然後調胃健脾,半月而起。此證緣夏暑內伏,復感時疫,誤進滋陰,邪伏不能發越。予用解肌攻削,其邪漸疏,直待瘧作而舌胎現,疹子發,癖化屎下,乃得獲生。若任其地黃、參、耆膠固,必致邪結正憊,而成冤案矣。於此可見舌法,為傷寒時氣之指南,如瞽者之明杖。表裡寒熱虛實,百病證驗,無所遁形。是證猶賴脈象,始終洪滑有力,故病匝月,不食兩旬,雖神昏體瘦,而能療之。記此並知有淬現猝滅之純黑舌。
三十二舌圖
舌外淡紅,心淡黑者,如惡風,表未罷,雙解散、解毒湯相半微汗之,汗罷,急下之。如結胸煩躁,目直視,不治。無結胸,可治。
以上《金鏡錄》法。
《舌鑑》傷寒五七日,舌見黑胎者,最為危候。表證皆無此舌,如兩感一二日間見之,必死。若白胎上漸漸中心黑者,邪熱傳裡之候。紅舌上漸漸中心黑者,乃瘟疫傳變,壞證將至也。有純黑,有黑暈,有刺,有瓣,有瓣底紅,有瓣底黑。大抵尖黑輕,根黑重,全黑者,水極似火,火過炭黑,甚難救也。
中黑邊白滑胎舌圖
舌中黑邊白而滑,表裡俱虛寒也。脈必微弱,證必畏寒,附子理中湯溫之。夏月過食生冷而見此,則宜大順散類。
紅邊中黑滑舌圖
舌黑有津,譫妄者,必表證時失治,不戒飲食,冷物結滯於胃也。虛人黃龍湯,或枳實理中加大黃。壯實者,備急丸下之。夏月中暍,多有此舌,白虎人參湯主之。
黑胎瓣底紅舌圖
舌胎久而變黑,實熱已極。未經服藥,恣意飲食,而見脈伏,目閉口開,獨語譫妄,遇此者,可與大承氣下之。
黑胎瓣底黑舌圖
凡見瓣底黑者,不可用藥。雖無惡候,亦必脈暴絕而死。
滿黑刺底紅舌圖
滿舌黑胎乾燥而生大刺,揉之觸指而響,掘開刺底紅色者,心神尚在,雖極下之,猶可生。有肥盛多濕熱人,感寒,痞脹悶亂,一見此,急與大陷胸丸,後與小陷胸湯治之。
刺底黑舌 刺底黑者,言刮去芒刺,底下肉色俱黑也。凡見此,不必辨其何經脈,有無惡候,必死不治。
黑爛自齧舌 舌黑爛,而頻欲嚼齧者,必爛至根而死。雖無惡候怪脈,切勿藥之。
中焙舌 中心黑胎,乾厚而燥也,為熱甚津枯之候。急以生脈散,合黃連解毒湯治之。(健曰:舌至中焙,即火燔成炭之謂也,治之良難。)
中黑無胎乾燥舌 舌黑無胎而燥,津液受傷而虛火用事也。急宜生脈散,合附子理中主之。(健曰:雖虛火,但附子理中,恐非所宜。)
中黑無胎枯瘦舌 傷寒八九日,過汗津枯,舌無胎而黑瘦,便閉,腹不硬滿,神昏不得臥,或呢喃嘆息,炙甘草湯。(健曰:枯瘦,即乾癟也。在傷寒為汗過津枯,在本原為心血耗竭,雜病遇之,皆屬難治。與滿白舌,光嫩無胎舌,本色淡而無神者,亦心血告竭。又有舌垢如黃糞,或曰:如腐花,洗去即生,滿舌上下俱到者,此脾胃濕熱壅塞,見於痢疾,多因補早而致。飲食不進者,死證也。)
黑干短舌圖
舌至乾黑而短,厥陰熱極已深,或食填中脘,䐜脹所致。急以大劑大承氣下之,十救一二。服後糞黃熱退生,糞黑熱不止死。
以上申氏法。
十七舌圖
舌見如灰色,中間更有黑暈兩條,此熱乘腎與命門也。宜急下之,服解毒湯下三五次,遲則難治。如初服,量加大黃,酒浸炮。
二十九舌圖
舌見四邊微紅,中央灰黑色者,此由失下而致,用大承氣下之,熱退可愈。如三四下方退,五次下之而不退者,不治。(健曰:灰黑色,而腹未堅實,非必下之證,量其食少食多,以小陷胸湯化之。若不大便,舌不退,然後微下之。)
三十四舌圖
舌見灰黑色而有黑紋者,脈實,急用大承氣下之;脈浮,渴飲水者,涼膈散解之,十可救二三。
以上《金鏡錄》法。
《舌鑑》灰色舌,亦有陰陽之異。若直中陰經,則病起便灰黑而無積胎。若邪傳三陰,必四五日,表證罷而胎始變灰色也。有在根、在中、在尖之分,有渾舌俱灰黑者。大抵傳經熱證,有灰黑干胎,皆當攻下,以泄其熱毒。若直中三陰之灰黑而無胎者,當溫經散寒。又有畜血證,其人如狂,或瞑目譫語,亦有不狂不語,不知人事,而面黑舌灰色者,當分輕重,以攻去其瘀血。切勿誤與冷水,致引敗入心,而遂不救也。若舌純灰色而無胎,直中三陰夾冷也。脈必沉細而遲,不渴不煩者,附子理中、四逆救之。次日灰中變有微黃色者生,如更灰縮乾黑者死。
灰尖舌 已經汗下而見舌尖灰黑,有宿食未消,或再傷飲食,邪熱復盛之故。調胃承氣下之。
灰黑多黃根少舌 灰色而根黃,亦熱傳厥陰,而胃中復有食停滯之候。
灰中舌圖
灰色現於中央,而消渴,氣上衝心,飢不欲食,食即吐蛔,熱傳厥陰之候也。烏梅丸主之。
根灰尖黃中赤舌圖
舌根灰色而中紅,尖黃,腸胃燥熱之證也。大渴譫語,不大便者,下之。如溫病、熱病,惡寒脈浮,涼膈雙解選用。
邊灰中紫舌圖
舌邊灰黑而中淡紫,時時自齧舌尖為爽,乃少陰厥陰上逆,非藥可治矣。(健曰:此宜導赤散,加黃連、麥冬、黃柏、知母、元參、燈心。)
灰中黑滑舌圖
淡淡灰色中間有滑胎四五點,如墨汁,此熱邪傳裡,中有宿食未化也。大柴胡湯。(健曰:若墨汁點,燥者須加黃連,墨汁點滑者,應加草蔻。)
紅色圖
將瘟舌圖
舌見純紅色,熱畜於內,欲將發瘟也。不問何經,宜用透頂清神散治之。
生斑舌圖
舌見紅色而有小黑星者,熱毒乘虛入胃,畜熱則發斑矣。宜元參升麻葛根湯、化斑湯解之。(健曰:舌既有黑星,若斑點紫赤者,須黃連、紫草、大青速化。)
紅星舌圖
舌見淡紅中有大紅星者,乃少陰君火,熱之盛也。所不勝者,假火勢以侮脾土,將欲發黃之候也。宜茵陳五苓散治之。(健曰:此宜加黃連、滑石、甘草。)
人裂舌圖
舌見紅色,更有裂紋如人字形者,乃君火燔灼,熱毒炎上,故發裂也。宜涼膈散。(健曰:此亦宜加黃連、花粉。)
並有此形者。
紅中微黃根舌圖
熱入陽明胃腑,故舌根微黃。若頭汗身涼,小便難者,茵陳蒿湯,加梔子、香豉。
紅尖黑根舌圖
瘟疫一二日,舌根灰黑,急用涼膈雙解散下之。至四五日後,變深黑下無及矣。
紅斷紋裂舌圖
相火來乘君位,致令舌紅,燥而紋裂作痛,宜黃連解毒湯,加麥冬潤之。(健曰:此宜用黃連、黃柏、薄荷、石膏、花青煎湯,調白蜜,入川貝母、甘草末,噙化之。)
紅色紫瘡舌圖
瘟疫多有此舌,宜解毒湯,合益元散,加元參、薄荷治之。尺脈無者死,戰慄者亦死。
紅尖出血舌圖
舌上出血如濺者,乃心臟邪熱壅盛所致。宜犀角地黃湯,加大黃、黃連。(健曰:並宜加紫草、石膏、燈心。)
紅短白泡舌 舌短有泡,口瘡聲啞,咽乾煩躁者,乃瘟疫強汗,或傷寒失汗而變此證。宜黃連犀角湯、三黃石膏湯選用。
長腫出口舌 舌長大,脹出口外,是熱毒乘心也。內服瀉心湯,外砭出惡血,再用片腦,入人中黃糝之。
蟲碎舌圖
舌見純紅,更有紅點,如蟲蝕之狀者,乃熱毒熾盛,火在上,水在下,不能相濟故也。宜小承氣下之。(健曰:如腹無停滯,當以黃連解毒湯,重加紫草用。)
厥陰舌圖
舌見紅色,內有黑紋者,乃陰毒厥於肝經,肝主筋,故舌現如絲形也。用理中,合四逆溫之。
以上《金鏡錄》法。
《舌鑑》紅舌者,伏熱內畜於心胃,自里而達於表也。冬傷於寒,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熱病者,其舌多紅而赤。又瘟證疫癘,舌亦赤,而加積胎也。其多食者,助熱內蒸,舌亦紅,而面赤甚者,面目俱赤,口瘡也。凡病有重輕,色有微甚,根、尖,中、左、右,瘡蝕脹爛,長短癟細,種種異形,所治自不同矣。當解者,內解其毒,當砭者,砭去其血,與諸湯液,推類而各施之。
純紅舌 即將瘟舌,瘟疫之邪,初畜於內。宜敗毒散加減,或升麻葛根湯治之。
紅痿舌 舌痿軟不能動者,心臟受傷也。當參脈證施治,然亦十難救一。(健曰:此宜人參養榮湯補之。)
紅硬舌 舌強硬失音,或邪結咽喉,以致不語者,死證也。脈有神,證輕,猶可治。
紅戰舌 舌戰者,顫掉不安,蠕蠕瞤動也。因汗多亡陽,或漏風所致。十全大補,大建中選用。
紅餂舌 舌頻出口,為弄舌。餂至鼻尖,上下口角左右者,惡候也。用解毒湯,加生地,不效者死。
紅細枯長舌 舌乾紅而長細者,乃少陰之氣絕於內,而不上通於舌也。雖無他證,朝夕變生,難保矣。
紅嫩無津舌 汗下太過,津液耗竭,舌鮮紅柔嫩如新生狀,望之似潤,而實涸燥,宜人參三白湯,合生脈散。
紅尖紫刺舌 汗後食復,而舌見紅尖紫刺,證甚危矣,急以枳實梔子豉湯,加大黃下之。
(健增)純紅濕光舌 (一人疫證發熱,自汗如雨,斑疹隱隱不透,六脈浮大無論,洪而空豁,年將望六,陰虛太過,和之不退,補之不可,投劑稍差,必致猝變,予望而卻走。一醫視為初病脈浮,浪與荊、防發散,當日氣喘汗脫而死。一人舌脈如之,年亦相似,當春病溫,過經不解。予投小柴胡加參、連,而熱即退。再進歸脾湯加薑、棗,五劑而痙。可見同一舌脈,而有治不治之殊,因其形證有別也。)
(健增)純赤光干舌 (予岳年居七旬,秋初微瘧轉痢,一醫浪進大黃一服,大傷津液,困頓少食。一醫又誤投炮姜理中一劑,燥涸其舌,光赤如豚肝狀,從此不思飲食,百無滋味,晝夜不寐,日久骨立,脈弦且代,因延予師診視。師知其本屬陰虛,病屬伏暑。乃與清暑益氣,以參、連化熱,知、柏養陰,歸、芍和血,麥冬、五味生脈添津,兩越月服參斤十二兩。中間曾發乾厚黑胎,如指大一瓣,剝去後,邊上始發白胎如粉。然後舌漸毛而光退,津漸生,而知味,食漸進,神漸旺,而獲生。要知此證,皆緣瘧中無未得解散,故伏暑日深,變痢之際,又不疏泄,致藥誤內陷,邪入心脾,消爍津液,幾乎不治。幸先業滑石理調治,邪從黑胎白粉而出。益見失表之為害明矣。)
(又一女戚,於大伏中,偶因傷暑,停食發熱,即延醫診視。醫見年近七旬,便與健脾之劑,而加嘔吐。一醫恐其吐傷中氣,遂投建中湯,而吐更甚。又一醫從其建中,加重參、桂而兼五味、麥冬生脈,乃至湯水不入。來乞予診,舌現花黑胎五六瓣,知其停食作熱也。啟胸按之,豈料其胸脹肺高,酸痰凝結於上,燥屎壅塞於下,皆為參、耆、桂、術之所致也。問其起病,已十二日,雖無壯熱,而熱勢不解,尚未得汗,大便欲出,而燥痛異常,予思上結難開,下滯易去,去則氣下,而吐或可止。因先潤劑,與小陷胸,加鮮藿香、葛根、石膏、元明粉,內外雙解之。服半劑而矢去其半,明晨,舌現滿黑干胎,服完後半劑,燥屎盡下矣。而吐不肯定,舌變赤光,乾涸如隔宿豬腰狀。予乃與其子言曰:此舌伏暑甚深,飲食難下,且膈痰作堵,未易消化,從此留連,恐年高力盡,不能愈矣,予遂不看。延至百日,復來邀視,胸雖平而吐仍在,形消脈減,舌更枯燥,而大便欲出不出,回氣昏暈。因用潤下清涼如蔞仁、紫草、膏、連、明粉等,去其燥矢。而小便紅赤,短澀熱痛,方將瀉其小便,分利暑濕。孰知下空上冒,暑毒迸越,口發黃疳,勢不可遏,兩日爛及咽喉,湯水莫入而姐。故凡疾病,無論大小,悉關性命,延醫調治,必當慎重。毋以耳為目,務虛名,無實際之輩,最誤人也。如此證,初時只須暑食兼消,二三文之藥,就可療也。何故即用溫補,包括暑邪,淹纏三月,以致不救,真可哀也。要知天令之邪,終當外泄,是證關閉無汗,皆五味、桂枝、參、耆之害。同一光赤舌,而一則得補而生,一則因補而死。其故在初治之大差與不差,後治之去病與不去病耳。)
紫色舌總論
舌紫者,酒後傷寒也。或大醉後,露臥當風寒,或已病而仍飲酒,或感冒用蔥姜熱酒發汗,以致熱留心包,沖行經絡,故舌紫而復見白胎類也。至胎結之根尖厚薄,長短干滑,各宜參而別之。
純紫舌 皆酒毒入心所致。直升麻葛根湯,加石膏、滑石。心煩懊憹者,梔子豉湯;不然必發斑也。
紫上白胎舌 舌紫中見白胎者,酒後感寒,及飲冷酒所致。令人頭痛,惡寒,身熱,宜隨證解表。
紫上乾燥黃胎舌 四五日,舌紫,上積干黃胎者,急用大承氣下之。表證未罷者,大柴胡湯。
紫上黃胎濕潤舌 舌淡青紫中有黃濕胎,食傷太陰也。脈必沉細,心下臍旁,按之硬痛,或失氣者,小承氣加生附子,或黃龍湯主之。
淡紫灰心舌 舌淡紫而中心帶灰,或青黑不燥不濕者,為邪傷血分。雖有下證,只宜犀角地黃湯,加酒大黃。
紫上赤腫乾焦舌 舌邊紫而中心赤腫,足陽明受邪,或已下後便食酒肉所致。津潤者,大柴胡;煩躁厥逆脈伏,先用枳實理中,次用小承氣。
淡紫帶青舌 舌青紫色,無胎,且滑潤瘦小,直中肝腎陰證也。吳茱萸湯、四逆湯急溫之。
熟紫老幹舌 舌全紫如煮熟者,熱邪傳入厥陰,至篤之兆也。當歸四逆湯。
淡紫青筋舌 舌淡紫帶青而潤,中絆青黑筋者,直中陰經也。必身涼肢厥,脈沉面黑,四逆理中治之。
紫短舌 舌紫色短而團圞者,食滯中宮,熱傳厥陰也。急用大承氣下後,脈靜熱退,舌柔和者生,否者死。
(健按:)紫赤舌,生焦黑刺,形縮如棗子,乾燥起殼,唇裂齒衄,昏憒譫妄,身熱耳聾,便閉溺澀赤,斑現紫黑灰藍,皆應急下。其脈細小急疾,不沾米穀者,十難救一。若脈有神,稍知人事,身輕而能轉側,無鼻煤、鼻煽、戴眼、氣喘痰聲者,尚可救之。(予曾救閩人黃姓之子,因夏月伏暑,秋天感冒,瘧痢兼發,復變時氣發斑,誤於醫藥,纏綿日久,肌體消瘦,神昏譫語,將成不治。醫擬地黃湯,加參,以異拖延時日。其友二人,與彼關切,與予相好,邀予決之。予曰:時氣斑毒未解,伏暑無汗未出,豈可滋補?投則死矣。乃與柴葛解肌,合調胃承氣,以兩解之。但舌赤黑瓣,焦刺起殼,津液熬干,先與西瓜,食之爽快。藥加膏、連並進,而斑復現灰黑,接服三劑,無汗不化,齒燥唇裂,晝夜不眠。復投香薷飲,白虎加黃連,藿香、□□兩劑,而始微汗,熱減斑消。然搪尚不止,復變瘧疾,服小柴胡五劑,而汗泄身涼。又與人參白虎五劑,而痊。其時己交小雪,乃以暑藥療病,並吃大西瓜八個收效,人所不信也。要知治病必求其本,此因伏暑而來,故先瘧。治不如法,故變痢,治不如法,又變熱病發斑,致其危急。直待撥亂反正,斯得全其生耳。豈因於冬月而可不究其暑乎?贅此以驗舌胎之凶吉,如此。
紫中紅斑舌圖
舌渾紫,而又滿舌紅斑,或身亦發赤斑者,化斑湯、解毒湯,加葛根、青黛、黃連。有下證者,涼膈散。
紫尖蓓蕾舌圖
舌淡紅,尖生紫蓓蕾者,感冒後,不戒酒食,濕傷膽經,味傷胃經所致也。小柴胡加減之。健曰:應入連、膏並進。
醬色論醬色胎者,夾食傷寒也。一二日即見此舌者,寒傷太陰,食停胃腑之證也。輕者胎色薄,雖腹痛而不下利,桂枝湯,加橘、半、積、樸,胎厚腹痛不止者,必危。舌見醬色乃黃兼乎黑,為土邪傳水,必唇口乾燥,大渴,雖下奪,難愈。健按:醬胎乃老黃胎之甚而濕者,若干而燥,即為焦胎矣。皆由飲食停畜,濕熱侵脾,不與清熱消導,令變乾焦短縮,芒刺黑胎。何可以桂枝為治,理當小陷胸,或調胃承氣下之。其茶葉色,油綠胎,治亦相同也。
藍色論藍色胎者,乃肝木之色,見於外也。傷寒病久已經汗下,胃氣既傷,心火無氣,胃土無依,肺無所生木無所畏,故乘土而見藍色。是金木相併,火土氣絕之候,是以必死。如微藍或稍見藍紋者,猶可溫胃健脾,調肝益肺治之。純藍者,肝木獨盛無畏也,不治矣。若見藍紋者,可小柴胡,加炮姜治之。因寒物結滯者,急進附子理中湯、大建中湯。
以上申氏法。
成氏:舌者,心之官,法應南方火,本紅而澤。傷寒三四日已後,舌上有膜,白滑如胎,甚者或燥澀黃黑,是數者,邪氣淺深之故也。邪氣在表者,舌上無胎,及邪氣傳裡,津液摶結,則舌上生胎矣。寒邪初傳,未全成熱,或在半表,或在半里,或邪氣客於胸中者,皆舌上白胎而滑也。經曰: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邪初傳入里也。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是邪猶在半表半裡也。陽明病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是邪客於胸中也。若病在臟,宜若可下,如舌上胎滑者,則不可攻,是邪未全成熱,猶帶表寒故也。及其邪傳為熱,則舌上之胎,不滑而澀也。經曰:傷寒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是熱耗津液而滑者,已干也。若熱聚於胃,則舌為之黃,是熱已深也。《要略》曰: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若舌上色黑者,為熱之極也。《針經》曰:熱病口乾舌黑者死。以心為君主之官,開竅於舌,黑為腎色,見於心部,心者火,腎者水,邪熱已極,鬼賊相刑,故知必死。觀其舌色,可以見順逆矣。
(立齋:)舌白者,肺金之色也。由寒水甚,而火不能平金,則肺金自盛,故色白也。色青者,肝木之色也。由火甚,而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盛,故色青,為實矣。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清穀,色青者,熱在裡也,大承氣下之。舌黃者,由土甚則水必衰,所以水不能平火,而脾土自旺,故色黃也。舌紅為熱,心火之本色也。或赤者,熱甚深矣。舌黑亦為熱者,由火熱過極,則反兼水化,故色黑也。五色應五臟如此。敖氏以色白者,邪在表,未傳於裡也。白胎滑者,痛引陰筋臟結也。舌赤者,邪將入也。舌紫者,邪毒之氣盛也。舌之紅點者,火之極也。舌之燥裂者,熱之深也。或黑圈,黑點者,水之萌發也。舌尖黑者,水之將至也。舌心黑者,水之已至也。舌全黑者,水之休也,其死無疑矣。舌黃者,土之正色,邪初入於胃,則色微黃,見舌黃且白者,胃熱而大腸寒也。舌之通黃者,胃實而大腸燥也,則以調胃承氣下之,黃自去矣。舌灰黑者,厥陰肝木相乘,速用大承氣下之,可保,但五死一生矣。
(仁齋)凡舌上生胎者,或黃,或白,或黑,或滑,或澀也。蓋邪熱在表,未傳入里,則無胎,若邪熱入里,則生胎也。凡胎白而滑者,表寒未解也。若半表半裡之熱,脈弦入少陽者,舌上白胎,口苦寒熱者,小柴胡。胎黃而澀者,熱漸深也,小柴胡去半夏,加花粉、黃連類。若熱深聚於胃,舌上黃胎而燥,渴飲水,人參白虎湯。內實不大便者,調胃承氣下之。若火極似水,舌黑而燥,渴飲水漿者,大承氣下之。若未可下,只宜小柴胡合白虎。凡陰極水來刑火者,亦生黑胎也。黑胎滑而不燥,不澀,不渴,脈沉微,足冷者,急宜四逆湯溫之。舌上燥裂,或赤澀,或腫,煩渴,表裡俱熱,欲飲水數升者,人參白虎湯。大抵舌乃心苗,象離而紅色。黑者,紫黑者,水來刑火多難治矣。
(士材)邪熱甚,則胎黑而芒刺,不熱不渴,胎黑而有津,為寒。夏月黑胎多可治,冬月黑胎多難治,黑胎刮不去,復生刺裂者死。凡舌硬、舌腫、舌卷、舌短、舌強者,十救一二。舌縮神昏,脈脫者死。陰陽易,舌出數寸者死。扁鵲曰:病人舌卷囊縮者死,汗出不流,舌卷黑者死。又舌黑而胎滑,陰寒也。舌卷焦黑而燥,陽毒熱深也。舌青而胎滑,陰寒冷極也。
東垣:舌燥澀如楊梅刺者,用生薑切平,蘸蜜,於舌上擦之,其刺立消。仁齋:薄荷蜜治舌上白胎乾澀、語言不真。先以生薑片,蘸蜜水擦洗,須薄荷自然汁,與白蜜等分調敷之。節庵:舌胎不拘滑白黃黑,用井花水浸青布片洗淨,次用生薑,時時刮擦之,胎自退。士材:舌吐出者,糝冰片末少許即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