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病

桂枝湯證

凡桂枝湯證。病者常自汗出。小便不數。手足溫和。或手足指。稍露之則微冷。覆之則溫。渾身熱微煩。而又憎寒。始可行之。若病者。身無汗。小便數。或手足逆冷。不惡寒反惡熱。或飲酒後。慎不可行桂枝湯也。(總病)

取汗法

凡發汗。須如常覆腰以上。厚衣覆腰以下。以腰足難取汗故也。半身無汗。病終不解。凡發汗後。病證仍存。於三日內。可二三發汗。令腰腳周遍為度。(總病)

取汗。在不緩不急。不多不少。緩則邪必留連。急則邪反不盡。汗多則亡其陽。汗少則病必不除。(金鑑)

夫大汗將出者。慎不可恨其煩熱。而外用水濕及風涼。制其熱也。(陽熱開發將欲作汗而出者。若為外風涼水濕所薄。則怫熱反入於裡。而不能出泄。病多危極而死矣。)亦不可恨其汗遲。而厚衣壅覆。欲令大汗快而早出也。(沸熱已甚。而鬱極乃發。其發之微則順。甚則逆。順則發易。逆則發難。病已怫熱作發。而煩熱悶亂。更以厚衣壅覆太過。則陽熱暴然太甚。陰氣轉衰。而正氣不榮。則無由開發。即燥熱喘滿。危而死矣。 直格)

汗難出證(汗後熱不除)

傷寒欲得汗。與麻黃湯數劑。而汗不出者。不治。熱病脈躁盛。而不得汗。諸陽之極。亦不治。二者蓋真病也。亦有寒熱而厥。忽兩手或一手無脈。是猶重陰欲雨之時。必濈濈然大汗而解。其或投藥無汗。而脈不至者。亦不可活也。是可以容易談哉。雖然。諸虛少血。津液中干。亦不能作汗。病人有挾宿恙。如痰飲症癖之類。又隔汗而不能出也。少血者。養血以汗之。痰癖者。開關散氣以汗之。是為活法。若夫汗出如油。喘而不休。未有能生者也。(總括)

汗後熱不止。必有所因。或因冷食不化。或因汗後強進粥湯。或汗後更冒虛風。或動起不寧。或勞心惱怒。皆足以致熱也。 凡服麻黃重劑不得汗。後必嘔血或衄。亦有下如豚肝而死者。以營血受傷故也。(緒論。汗後死證。見前卷死證中。)

桂枝湯變諸方

古今錄驗。療中風傷寒。脈浮。發熱往來。汗出惡風。頸項強。鼻鳴乾嘔。陽旦湯主之。方。

大棗(十二枚擘)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 甘草(三兩炙) 黃芩(二兩)

上六味。㕮咀。以泉水四升。煮取二升。分四服。日三。(外臺。案千金陽旦湯。即桂枝湯本方。其加黃芩乾薑者。名陰旦湯。)

和解湯。治血氣虛弱。外感寒邪。身體疼倦。壯熱惡寒。腹中㽲痛。鼻塞頭昏。痰多咳嗽。大便不調。

白芍藥 桂(各三分) 厚朴 甘草 乾薑 白朮(各一兩) 人參 茯苓(各一兩半)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個。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十便。引雞峰方。)

黃耆建中加當歸湯

黃耆(蜜炙) 當歸(洗去蘆薄切焙乾秤各一兩半) 白芍藥(三兩) 桂(一兩一分去粗皮不見火) 甘草(一兩炙)

上粗末。每服五錄。生薑三片。棗一個。水一盞半。同煎至八分。去滓。取七分清汗。日三服。夜二服。尺脈尚遲。再作一劑。(本事)

昔有鄉人丘生者。病傷寒。予為診視。發熱頭疼煩渴。脈雖浮數而無力。尺以下遲而弱。予曰。雖麻黃證。而尺遲弱。仲景云。尺中遲者。營氣不足。血氣微少。未可發汗。予於建中湯。加當歸黃耆令飲。翌日脈尚爾。其家煎迫。日夜督發汗藥。言幾不遜矣。予忍之。俱只用建中調營而已。至五日。尺部方應。遂投麻黃湯。啜第二服發狂。須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信知此事是難是難。仲景雖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醫者亦須顧其表裡虛實。待其時日。若不循次第。暫時得安。虧損五臟。以促壽限。何足責也。(同上)

方龍潭本草切要。治傷寒裡虛表實。行發散藥。邪汗不出。身熱煩躁。六脈空數。用

黃耆(一兩) 桂枝(三錢) 白芍藥 人參(各三錢) 甘草(八分) 柴胡(一錢五分)

加生薑三片。黑棗三個。水煎服。(本草匯言。案此方。先君子去人參。名桂耆湯。專治桂枝證人虛者。有效。故敘於茲。)

嘔者。不宜用桂枝湯。合於本方。加半夏一錢。添姜煎。此非合病之嘔。系傷寒雜病。即非正傷寒。故可用也。風寒二證。理當發汗。而其人虛不可汗者。宜桂枝湯。加黃耆半錢。(要訣)

葛根湯變諸方

延年秘錄。解肌湯。主天行病二三日。頭痛壯熱者方。

乾葛(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芍藥(二兩) 黃芩(二兩) 甘草(一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桂心(一兩)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得汗愈。忌海藻菘菜生蔥等。蔣孝璋處。(外臺)和劑。名葛根解肌湯。 千金解肌湯。於本方。去桂心。(肘後葛根解肌湯。古今錄驗水解散。活人知母桂心湯。皆同類方也。)

沃雪湯。治傷寒溫疫濕疫熱疫。

蒼朮 乾薑(炮) 甘草(炙各六兩) 防風 乾葛 厚朴(制炒) 芍藥(各四分) 

上為銼散。每服三錢半重。水兩盞。煎七分。去滓服。(三因)

柴葛解肌湯(。原文主證不確。今屬刪卻。)

柴胡 乾葛 甘草 黃芩 芍藥 羌活 白芷 桔梗

無汗惡寒甚者。去黃芩。加麻黃。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槌法。加石膏末一錢煎之。熱服。(六書。此方有柴胡。然以解肌為主。故次於茲。)

麻黃湯變方

五積散。余家舊方。博濟亦載。小有不同。

蒼朮(二十兩) 桔梗(十兩) 陳橘皮(六兩) 白芷 甘草(各三兩) 當歸(二兩) 川芎(一兩半) 芍藥 白茯苓 半夏(湯洗各一兩) 麻黃(春夏二兩,秋冬三兩) 乾薑(春夏一兩半,秋冬二兩) 枳殼(麩炒去穰四兩以後三味別搗和) 肉桂(春夏三兩,秋冬四兩) 厚朴(二兩薑汁炙)

上前十二味。為粗末。分作六服。大鍋內。緩火炒令微赤。香熟即止。不可過焦。取出。以淨紙藉板床上。晾令冷。入後三物。和之和氣。(。二字。活人。作入瓷合盛。似是。)每服三錢。加薑棗。煎至六分。去滓服。(蘇沉)和劑如傷寒時疫。頭痛體疼。惡風發熱。項背強痛。入蔥白三寸。豉七粒。同煎。 易簡。生料五積散。治感冒風寒。肩背拘急。發熱頭疼。或為寒濕所搏。一身凜然。急用此藥。以被蓋。汗出即愈。 要訣云。若的是傷寒。有惡寒無汗等證。可用五積散熱服。厚被覆之取汗。有初得病。太陽證具。但寒而未即熱。五積散發汗。

丹溪心法附余云。此藥氣味辛溫。發表溫中。開鬱行氣。有殊功。去寒濕之聖藥也。予當以防風通聖散。為瀉熱燥之藥也。生料五積。為散寒濕之藥也。(。案此方功用。蘇沈原云。傷寒手足逆冷。虛汗不止。脈沉細。面青嘔逆。又云。內外感寒。脈遲細沉伏。手足冷。毛髮恂慄。傷寒里證之類。活人書。有人參。亦云。治陰經傷冷。脾胃不和。及感寒邪。並似證方不相葉。仍不取也。)

大青龍湯變諸方

古今錄驗。知母解肌湯。療溫熱病。頭痛骨肉煩疼。口燥心悶者。或是夏月天行毒。外寒內熱者。或已下之。餘熱未盡者。或熱病自得痢。有虛熱煩渴者。方。

麻黃(二兩去節) 知母(三兩) 葛根(三兩) 石膏(三兩) 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小品同。(外臺) 聖惠。治時氣一日。壯熱。心神煩躁。頭痛。四肢不利。葛根散。於本方。去知母。加赤芍藥。黃芩。大青入薑棗煎。熱服。衣覆出汗。

深師石膏湯。療傷寒病已八九日。三焦熱。其脈滑數。昏憒。身體壯熱。沉重拘攣。或時呼呻。而已攻內。體猶沉重拘攣。由表未解。今直用解毒湯。則攣急不差。直用汗藥。則毒因加劇。而方無表裡療者。意思以三黃湯。以救其內。有所增加。以解其外。故名石膏湯。方。

石膏 黃連 黃檗 黃芩(各二兩) 香豉(二升綿裹) 梔子(十枚擘) 麻黃(三兩去節)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一日並服出汗。初服一劑。小汗。其後更合一劑。令兩日報。常令微汗出。拘攣煩憒即差。得數行利。心開令語。毒折也。忌豬肉冷水。(外臺) 六書。名三黃石膏湯。

止汗法(互見餘證篇。當參。)

汗出不止。將病人發。按在水盆中。足冷於外。用炒麥麩皮。糯米粉。龍骨。牡蠣。煅。為末和勻。周身撲之。其汗自止。(赤水。此本出六書。彼方。有藁本。防風。)

撲粉

龍骨 牡蠣 糯米(各等分為末)

服發汗藥。出汗過多者。以此粉撲之。汗多有亡陽之戒。故用龍骨牡蠣之澀以固脫。入糯米者。取其黏膩雲爾。乃衛外之兵也。(醫方考。案此方。本出入門。)

少陽病

(此篇。當在陽明後。今遵經於太陽篇。載有柴胡諸條之例。敢次於斯。以便檢考。)

小柴胡湯論(人參宜否)

傷寒諸方。惟小柴胡。為用最多。而諸病屢稱述之。蓋以柴胡半夏。能利能汗。凡半表半裡之間。以之和解。皆可用也。抑不知小柴胡。非特為表裡和解設。其於解血熱。消惡血。誠有功焉。蓋傷寒發熱。一二日間。解撤不去。其熱必至於傷血。不問男女皆然。小柴胡湯。內有黃芩柴胡。最行血熱。所以屢獲奇功。予每見後學數輩。療治傷寒。輒用當歸。其意蓋為調血計。不思一滯中脘。二動痰涎。三壞胃氣。而血熱又非當歸之所能除。惑之甚矣。否則熱入血室。張氏特以小柴胡主之。何哉。然而學者。亦不可以輕心而用小柴胡也。脈之不審。證之不詳。縱橫泛應。執小柴胡。以為公據。脫遇浮熱似陽。其不誤人性命。幾希矣。甚者。僅以小柴胡。收效一二。而乃不遵格法。輕用小柴胡。立意一差。禍不旋踵。籲可畏哉。(總括。節錄。)

今世俗皆棄人參而不用。以為穩當。乃盲醫不知虛實之故也。惟熱盛而邪實者。乃可去之。或有兼證之不相合者。亦可去也。若邪輕而正氣虛者。未可概去也。或邪氣雖盛。而正氣大虛者。亦當酌其去取也。(溯源集)

小柴胡湯。但人參一味。亦宜斟酌。若邪氣未退。不可輕用。(玉案)

小柴胡湯。脈不虛者。去人參。(西塘感症)

余用小柴胡。往往減參。且瘟疫原不宜於參。(說疫。滄洲翁亦減參用。有案見於後。詳仲景之旨。妙在再煎。是藥性混和。不敢住邪。然今人厭其繁難。不能不減去。)

吳仁齋小柴胡湯加減法

小柴胡湯。近代名醫加減法。 若胸膈痞滿不寬。或胸中痛。或脅下痞滿。或脅下痛。去人參。加枳殼。桔梗。各二錢。名柴胡枳殼湯。 若胸中痞滿。按之痛者。去人參。加瓜蔞仁三錢。枳殼。桔梗。各二錢五分。黃連二錢。名柴胡陷胸湯。(。此二方。本出六書。詳見第八卷結胸中。)

若脈弱虛發熱。口渴不飲水者。人參倍用。加麥門冬一錢五分。五味子十五個。名參胡清熱飲。又名清熱生脈湯。(。明條云。傷寒脈弦虛無力。或浮散。發熱煩躁。口渴不飲水者。此屬虛熱。去半夏。黃芩。倍加人參二錢。麥門冬一錢半。五味子十四粒。名清熱生脈散。)

若脈弦虛發熱。或兩尺且浮無力。此必有先因房事。或曾夢遺走精。或病中還不固者。宜加知母。黃連。各二錢。牡蠣粉一錢。名滋陰清熱飲。如有咳嗽者。更加五味子十一個。 若脈弦虛發熱口乾。或大便不實。胃弱不食者。加白朮。白茯苓。白芍藥。各一錢五分。名參胡三白湯。(。更有一方。見於後。)若發熱煩渴。脈浮弦而數。小便不利。大便泄利者。加四苓散用之。名柴苓湯。(。得效。茈苓湯。治瘧。小柴胡湯。合五苓散。)內熱多者。此名協熱而痢。加炒黃連一錢五分。白芍藥一錢五分。腹痛倍用。(。撮要云。再加黃柏。名春澤湯。)若腹疼惡寒者。去黃芩。加炒白芍藥二錢。桂一錢。名柴胡建中湯。若自汗惡風。腹痛發熱者。亦主之。(。案合小建中。本出要訣。錄於前卷譫語中。)若心下痞滿發熱者。加枳實二錢。黃連一錢五分。(。案又更加桂枝。名加味柴胡桂枝湯。)若血虛發熱。至夜尤甚者。加當歸身。川芎。白芍藥。各一錢五分。生地黃一錢。若口燥舌乾。津液不足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一錢五分。麥門冬一錢。五味子十五粒。(。明條云。傷寒血虛發熱。至夜尤其。加當歸二錢。芍藥。生地黃。麥門冬。各一錢。舌乾口燥。去半夏。加天花粉一錢。五味子十四粒。名柴胡養榮湯。)若內熱甚者。錯語心煩不得眠者。加黃建。黃柏。山梔仁。各一錢。名柴胡解毒湯。(。案合黃連解毒。本出正傳。見次卷。明條。名柴胡三黃湯。)若脈弦長。少陽與陽明合病而熱者。加葛根三錢。白芍藥二錢。名柴葛解肌湯。(。六書方既出。與此不伺。) 若脈洪數無外症。惡熱內熱甚煩渴飲水者。合白虎湯主之。名參胡石膏湯。(蘊要。柴胡白虎合方。詳見於後。)

大小柴胡湯變諸方

治陽毒傷寒。四肢壯熱。心膈煩躁。嘔吐不止。宜服此方。

柴胡(一兩)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 麥門冬(一兩) 半夏(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竹葉三七片。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 十便引。名人參飲子。 蘊要。人參竹葉湯。治過經煩熱不解。於本方。去半夏。生薑。若口若心煩者。加炒黃連。

治熱病五日已得汗。毒氣不盡。猶乍寒乍熱。惛惛如醉。脅下牢痛。骨節疼痛。不能下食。舌本乾燥。口內生瘡。宜服柴胡飲子。方。

柴胡(二兩) 川升麻(一兩半)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半) 甘草(一兩) 枳殼(一兩半) 麥門冬(二兩) 竹葉(二兩) 梔子仁(一兩)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豉五十粒。蔥白一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

治傷寒汗後熱不除。進退發歇。身體溫溫。心神煩悶。口乾舌澀。不思飲食。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 犀角屑(一兩) 麥門冬(一兩) 柴胡(一兩) 黃芩(一兩) 川升麻(一兩) 玄參(一兩) 赤茯苓(一兩) 地骨皮(一兩) 葛根(一兩) 梔子仁(一兩) 甘草(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案本事。治邪熱客於經絡。肌熱痰嗽。人參散。蓋自此方出。)

有十四日外。餘熱未除。脈息未復。大便不快。小便黃赤。或渴或煩。不能安睡。不思飲食。此邪氣未淨。正氣未復也。當量其虛實調之。用參胡芍藥湯。

人參 芍藥 柴胡 黃芩 知母 麥門冬(各一錢) 生地黃(一錢半) 枳殼(八分) 甘草(三分) 生薑(三片)

水二鍾。煎至八分。溫服。(明條)

治傷寒後虛煩。不得眠睡。心中懊憹。宜服此方。

甘草(半兩) 梔子仁(半兩) 黃芩(半兩) 烏梅肉(十四枚微炒) 柴胡(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七片。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 活人。名梔子烏梅湯。

治傷寒後伏熱在心中。恍惚多驚。不得眠睡。宜服茵陳散。方。

茵陳(半兩) 犀角屑(半兩) 柴胡(一兩) 茯神(一兩) 赤芍藥(一兩) 麥門冬(半兩) 黃芩(半兩) 梔子仁(半兩) 甘草(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七片。生地黃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

治壞傷寒日數多。後煩熱不退。頰赤口乾。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柴胡(三分) 吳藍(三分) 大青(一兩) 川升麻(一兩) 烏梅肉(三分) 黃芩(三分) 甘草(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案此諸方。不敢為本病設。然俱堪臨時酌用。因次於斯。)

廣濟。療天行惡寒壯熱頭痛。大小便赤澀。不下食飲。柴胡湯方。

柴胡(七分) 茵陳(七分) 大黃(十二分別漬) 升麻(七分) 梔子(四枚擘) 芒消(四分湯成下) 芍藥(七分) 黃芩(十二分)

上八味。切。以水四升。先漬藥少時。猛火煮取一升八合。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六十里。吃一服。以快利為度。第二服則利。更不須服之。忌熱食炙肉蒜黏食。(外臺)

少陽陽明合病。胃中燥實。大便難。潮熱譫語者。用大柴胡加芒消湯。即大柴胡湯內。加芒消二錢。或三錢。(明條)

浙東運使曲出。道過鄴。病臥涵虛驛。召翁往視。翁察色切脈。則面戴陽。氣口皆長而弦。蓋傷寒三陽合病也。以方涉海。為風濤所驚。遂血菀而神懾。為熱所搏。遂吐血一升許。且脅痛煩渴譫語。為投小柴胡湯。減浸。加生地黃。半劑。後候其胃實。以承氣下之。得利愈。(醫史滄洲翁傳。案小柴胡加地黃。本出本事。見第十二卷婦人中。)

柴胡清燥湯 下後或數下。膜原尚有餘邪。

柴胡 黃芩 陳皮 甘草 花粉 知母

薑棗煎服。(溫疫論)

柴胡養營湯

柴胡 黃芩 陳皮 甘草 當歸 白芍 生地 知母 天花粉

薑棗煎服。(溫疫論。案此本六書柴胡百合湯。今去百合。人參。加歸。芍。花粉。)又清燥養營湯。於本方。去柴胡。

黃芩。用地黃汁。加燈心煎服。

升陽散火湯。治有患人。叉手冒胸。尋衣摸床。譫語昏沉。不醒人事。俗醫不識。見病便呼為風症。而因風藥誤人。死者多矣。殊不知肝熱乘於肺金。元氣虛不能自主持。名曰撮空證。小便利者可治。小便不利者。不可治也。

人參 當歸 柴胡 芍藥 黃芩 甘草 白朮 麥門冬 陳皮 茯神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槌法。入金首飾煎之。熱服。(六書) 康熙三年孟秋。余至渝州。一老人謝彥一。年五十餘。因感冒內傷。一醫以清暑益氣湯。漫加諸熱藥發汗。一劑而雙目俱瞽。昏沉不醒。復用滾痰丸。並水藥下之。其人周身不熱。自下利清黑色。溏糞數十行。水穀不化。昏迷仰睡。手扯衣被。尋衣摸床。且鄭聲喃喃不字語。請余視之。六脈微緩。非死脈也。胃氣尚存。此乃盛暑之日。而老年內傷。汗下非宜。中氣已虛。邪熱乘於肺經。必變神昏不語。余用升陽散火湯。內有小柴胡湯。散內外表里之寒邪。又有五味異功散。麥冬當歸甘芍。補中益氣。和脾肺。一劑安睡。再劑蘇⿺更坐。三日連進四劑。而諸證悉愈。(述微)

參胡三白湯。治傷寒過經不解。脈虛數。人弱發熱。或潮熱口乾舌燥者。

人參(二錢半) 白朮(一錢半) 軟苗柴胡(三錢) 白芍藥(一錢半) 白茯苓(一錢半)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去柤溫服。若脈微弱。口乾心煩不安。加麥門冬一錢半。五味子十五個。若心煩熱口苦。心下痞。加黃連一錢。枳實七分。若不得眠者。更加竹茹。亦佳。(蘊要)

補中益氣湯

黃耆(勞役甚者一錢) 甘草(炙已上各五分) 人參(去蘆) 升麻 柴胡 橘皮 當歸身(酒洗) 白朮(已上各三分)

上件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柤。早飯後溫服。如傷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輕重治之。(內外傷辨惑論) 傷寒挾內傷者。補中益氣湯。氣虛甚者。少加附子。以行參耆之功。(丹溪纂要。程氏醫彀。軒岐救正論。並有益氣湯加附治驗。) 因勞役內傷元氣。因重感寒。補中益氣湯。加姜附。(明醫指掌。江應宿亦云。補散加姜附。而先君子名姜附益氣湯。亦為陰證陽稍回後。調理之劑。其效最著。)

小柴胡合白虎湯諸方

有老妓金姓者。其嫂三月患頭痛身熱。口渴。水瀉不止。身重不能反側。日漸昏沉。耳聾眼合。夢多亂語。嘉秀醫者歷試。視為必死。予適吳江歸。便道過檇李。訪南溪吉泉二兄。吉泉兄以是證見詢。且言諸醫。有以補中益氣湯進者。有以附子理中湯進者。二藥已煎成未服。幸弟至。乞為診之。六脈洪大。觀其色內紅外黑。口唇乾燥。舌心黑胎。不知人事。予曰。此疫證也。法宜清解。急以小白湯進之。猶可生也。若附子理中湯。殺之耳。安可用。南溪兄問。小白何湯也。予曰。小柴胡白虎湯。合而一之。是也。南溪兄謂。泄瀉昏沉如此。恐石膏不可用也。予曰。此挾熱下利。但使清陽上升。則瀉止熱退。而神氣自清也。服訖。夜半神氣甦醒。惟小水不利。熱渴不退。予思仲景法。謂渴而身熱不退。小水不利者。當利其小水。乃以辰砂六一散一兩。燈心湯調服之。兩帖而瘳。南溪兄曰。死生信乎命也。弟頃刻不至。必服理中湯。此婦不為泉下人哉。(赤水。又治文貴者案。與此相類。云。人徒見其大便作瀉為漏底。不察瀉皆清水無糟粕者。為熱極所致症。豈五苓散所能止哉。止則誤事。。攖寧生醫案。有小柴胡加知母石膏。錄於陽明病中。)

治傷寒頭痛壯熱。百節疼痛方。

柴胡 梔子仁 芍藥 知母(各四兩) 升麻 黃芩 大青 杏仁(各三兩) 石膏(八兩) 香豉(一升)

上十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溫三服。若熱盛。加大黃四兩。(千金) 聖惠。名柴胡散。方中有大黃。更入生薑煎。 活人。名梔子仁湯。加甘草。亦入生薑。(。此方與次方。似當入於前柴胡變方中。然以柴胡石膏同用。姑列於此。)

治時氣數日不解。心煩躁渴。小腹脹急。臍下悶痛。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三分) 知母(三分) 黃芩(三分) 玄參(三分) 麥門冬(三分) 柴胡(三分) 石膏(二兩) 甘草(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 又治熱病得汗後。餘熱不退。頭痛心煩。石膏散。於本方。去芍藥。玄參。加人參。犀角屑。入蔥白兩莖。豉五十粒煎。 9+景岳。柴胡白虎煎。治陽明溫熱。表邪不解等症。於本方。去芍藥。知母。玄參。生薑。

戰汗諸證

(狂汗。戰慄振辨。見辨證篇中。陰證亦為戰。見少陰病中。當參。)

傷寒六七日欲解之時。當戰而汗出。其有但心慄而鼓頷。身不戰者。已而遂成寒逆。似此證多不得解。何者。以陰氣內盛。正氣太虛。不能勝邪。反為邪所勝也。非大熱劑。與其灼艾。又焉得而御之。(明理論。蘊要。若不發戰。心慄鼓頷云云。須用大建中湯主之。)

凡傷寒疫病戰汗者。病人忽身寒鼓頷戰慄。急與姜米湯熱飲。以助其陽。須臾戰定。當發熱汗出而解。或有病人惡熱。盡去衣被。逆閉其汗。不得出者。當以生薑豆豉紫蘇等。服過發之。有正氣虛不能勝邪。作戰而無汗者。此為難治。若過半日。或至夜而有汗。又為愈也。如仍無汗。而神昏脈漸脫者。急以人參薑棗煎服。以救之。又有老人虛人。發戰而汗不行。隨即昏悶。不知人事。此正氣脫。而不復蘇矣。(明條)

余見疫病。有五六次戰汗者。不為害也。蓋為邪氣深。不得發透故耳。又有二三次復舉者。亦當二三次作戰。汗出而愈。(同上)

應汗而脈虛弱者。汗之必難戰。不得汗。不可強助。無汗即死。當戰不得用藥。用藥有禍無功。要助其汗。多用薑湯。(繩墨。案續醫說。引王止仲文集云。一人病傷寒期月。體競競而振。齒相擊不能成語。仲賓以羊肉斤許熟之。取中大臠。別用水煮。良久取汁一升。與病人服。須臾戰止。汗大出而愈。是亦勿藥助汗之法歟。)

應下失下。氣消血耗。即下欲作戰汗。但戰而不汗者危。以中氣虧微。但能降陷。不能升發也。次日當期復戰。厥回汗出者生。厥不回汗不出者死。以正氣脫。不勝其邪也。戰而厥回無汗者。真陽尚在。表氣枯涸也。可使漸愈。凡戰而不復。忽痙者必死。痙者。身如屍。牙關緊。目上視。凡戰不可擾動。但可溫覆。擾動則戰而中止。次日當期復戰。(溫疫論)

狂汗者。伏邪中潰。欲作汗解。因其人稟賦充盛。陽氣衝擊。不能頓開。故忽然坐臥不安。且狂且躁。少頃大汗淋漓。狂躁頓止。脈靜身涼。霍然而愈。(同上)(。類編曰。戰汗已屬欲解之候。然尚有戰而不得汗者。狂汗則不然。看來狂汗。未有不愈者。故不須服藥。所以無方。此竟系輕症。)

病六七日候。至寒熱作汗之頃。反大躁擾。復得汗而解。蓋緣候至之時。汗已成而未徹。或者當其躁擾。誤用冷劑。為害非輕。不可不審也。(要訣)

梔豉三黃湯變諸方

治傷寒得汗後。身熱未退。心神煩躁。宜服此方。(聖惠。案即系仲景梔子檗皮湯。仍不錄。。柴胡梔豉合用方。既見上。)崔氏。若胃中有燥糞。令人錯語。正熱盛。亦令人錯語。若秘而錯語者。宜服承氣湯。通利而錯語者。宜服下四味黃連除熱湯。(外臺)

又前軍督護劉車者。得時疾。三日已汗解。因飲酒復劇。苦煩悶乾嘔。口燥。呻吟錯語不得臥。余思作此黃連解毒湯。方。

黃連(三兩) 黃芩 黃檗(各二兩) 梔子(十四枚擘)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服目明。再服進粥。於此漸差。余以療凡大熱盛。煩嘔呻吟。錯語不得眠。皆佳。傳語諸人。用之亦效。此直解熱毒。除酷熱。不必飲酒劇者。此湯療五日中神效。忌豬肉冷水。(同上)肘後。治六七日熱極。心下煩悶。狂言見鬼。欲起走。 或大下後。或再三下後。熱勢尚甚。而不能退。本氣損虛。而脈不能實。擬更下之。恐下脫而立死。不下之則熱極而死。寒溫諸藥。(。宣明。作寒涼之藥。)不能退其熱勢之甚者。或濕熱內余。下利不止。熱不退者。或因大下後。濕熱。(。宣明。作熱退。)利不止。而熱不退。脈弱氣虛。不可更下者。或諸濕熱內余。小便赤澀。大便溏泄頻並。少而急痛者。必欲作痢也。通宜黃連解毒湯。以解之也。(直格)

一人年逾五十。五月間。因房後入水。得傷寒證。誤過服熱藥。汗出如油。喘聲如雷。晝夜不寐。凡數日。或時驚悸發狂。口中氣自外出。諸醫莫措手。郭診之曰。六脈雖沉無力。然晝夜不得安臥。人倦則脈無力耳。細察之。尚有胃氣不澀。可治也。夫陽動陰靜。觀其不得安臥。氣自外出。乃陽證也。又誤服熱藥。宜用黃連解毒湯。眾皆危之。一服尚未效。或以為宜用大青龍湯。郭曰。此。積熱之久。病邪未退。藥力未至也。再服病減半。喘定汗止而愈。(類案。案郭。謂白雲。。此湯。合小柴胡。既見於前。)

婦人傷寒六七日。胃中有燥屎。大便難。煩躁讝語。目赤。毒氣閉塞。不得流通。宜瀉心三黃湯。(總病)

治熱病壅熱。大便不通。宜服三黃丸。方。

黃連(一兩) 川大黃(一兩) 黃芩(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聖惠。案此本千金消渴中方。)張文仲。療天行。若已五六日不解。頭痛壯熱。四肢煩疼。不得飲食。大黃湯方。

大黃(半兩) 黃連(半兩去毛) 黃檗(半兩) 梔子(半兩擘)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六七沸。內豉一升。蔥白七莖。煮取三升。分三服。此許推然方。(外臺。案肘後。千金。並同。) 云岐子保命。治傷寒汗下後。熱結胸中。大便澀微。小便赤者。黃連梔子湯。於本方。去黃檗。加黃芩。不用蔥豉。

涼膈散。(一名連翹飲子)治傷寒半入於裡。下證未全。或復未愈者。或(。此六字。宣明。作下後二字。)燥熱怫結於內。而煩心懊憹。不得眠者。及傷寒陽明胃熱發斑。下證未全者。或誤服暖藥過多。為諸熱證。

連翹(一兩) 山梔子 大黃 薄荷葉(去毛) 黃芩(各半兩) 甘草(一兩半) 朴硝(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二三錢。水一盞。蜜少許。(或無蜜亦可。舊用竹葉。或亦不須。)煎至七分。濾去滓。溫服。熱甚者。可服四錢。亦有可服一二十錢者。治咽喉。加桔梗一兩。荊芥穗半兩。(直格。案此方。本出和劑。有竹葉七片。又聖惠。治傷寒四日。脈浮而滑。腹滿口熱。舌乾而渴。大便不利。三黃散方。用黃芩梔子大黃竹葉樸消五味。乃似此方之祖。) 黃連清心湯。涼膈散。加黃連。是也。(三法六門。) 回春。有桔梗。云。加石膏知母。以解表裡之熱。最為穩當。 西塘感症。去朴硝。加玄明粉。

導赤各半湯。治患傷寒後。心下不硬。腹中不滿。大小便如常。身無寒熱。漸變神昏不語。或睡中獨語一二句。目赤唇焦。舌乾不飲水。稀粥與之則咽。不與則不思。形如醉人。庸醫不識。而誤人者多矣。殊不知熱傳心。心火上而逼。所以神昏。

黃連 黃芩 甘草 犀角 麥門冬 滑石 山梔 茯神 知母 人參

水二鍾。薑棗煎之。加燈心一握。煎沸熱服。(六書)

紫雪

黃金(百兩) 寒水石(三斤) 石膏(三斤) 磁石(三斤) 滑石(三斤) 玄參(一斤) 羚羊角(五兩屑) 犀角(五兩屑) 升麻(一升。當一斤) 沉香(五兩) 丁子香(一兩) 青木香(五兩) 甘草(八兩炙)

上十三味。以水一斛。先煮五種。金石藥得四斗。去滓。後內八物。煮取一斗五升。去滓。取消石四升。芒消亦可用。樸消精者十斤。投汁中。微炭上煎。柳木箄攪勿住手。有七升。投在木盆中半日。欲凝。內成研硃砂。(三兩)細研麝香當門子。(五分)內中攪調。寒之二日。成霜雪紫色。病人強壯者。一服二分。當利熱毒。老弱人。或熱毒微者。一服一分。以意節之。合得一劑支十年許用。大神妙。不同餘論腳氣病。經服石藥。發熱毒悶者。服之如神。水和四分服。勝三黃湯十劑。(外臺腳氣門。引蘇恭。。和劑。同此方。) 又古今諸家散方中所載。無磁石滑石升麻。上十味。切。以水三斗。煮取一斗。麝香一兩。余同本方。云。腳氣乳石。天行熱病等。服之若神。(石膏下云。一用滑石。) 千金翼。金一斤。丁香四兩。樸消四升。麝香半兩。無滑石。余同。云強人服三分匕。老小以意增減。(外臺宋校引。有滑石一斤。) 邪火毒火。穿經入臟。無藥可治。此能消解。其效如神。方中黃金百兩。以飛金一萬頁代之。尤妙。(蘭臺軌範) 紫雪。治發斑讝語蓄血。三陽症煩躁作狂氣喘。赤金。(十兩)升麻。(六錢)寒水石。石膏。(各四兩八錢)犀角。羚羊角。(各一兩) 玄參(一兩六錢) 沉香。木香。丁香。(各五錢)甘草。(八錢) 上以水五升。以赤金同升麻。先煮至三升。去金。入諸藥。同煎至一升。濾去滓。投樸消三兩二錢。微火煎熬。即成紫雪。(玉案。案本方。有石膏等品。似當隸白虎。然驗之最妙清膈。故附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