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弟亦柔夙承箕業。與余同硯席。交師友。議論切劘。矻矻窮年。以研方術為念。頃著一書。謂余曰。傷寒之為病也。自古稱以大病。謂為難治。南陽張子所以傷宗族之淪喪。慨時士之矇昧。尋訓以定經方也。苟志於醫者。固當究之急務。孰不講明其理乎。然退而思繹歷代諸家治傷寒之法。似不甚通曉張子之意。先君子所編輯義。芟除轇轕。精義入神。經旨於是無復余蘊焉。弟更憾古人之為其說者。雜糅多歧。有使後學猶不得窺張子之門牆者。蓋軒岐所敘。只是熱病。表陽里陰。以分六經。准日期擬汗下。言常而不及變。舉綱而不及目。張子觸類長之。以陰陽標寒熱。以六經配表裡虛實。常變兼該。細大不遺。立名約而析事明。使人易辨識。但總外感。而名傷寒。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後人不察張子內經兩途分鑣之故。彼此傅會。強配其目。或不知傷寒為外感總謂。實求邪氣。以立名類。若夫據當時流傳之證。與自己試驗之方。以為一家言。有強辨奪理。眩人心目。欲高駕於張子之上。以律千百世者。於是爾來醫流。或尊一繼禰之小宗。而置大宗乎不問。或自命太高。徒懸揣經文。不欲旁涉群典。以為會通。張子之微言奧義幾熄矣。要之宋以上。則因循套習。金源以下。則務標新異。然至其深造自得之妙。則所謂治彼雖偏。治此則是者。未始不補張子萬分之一。而有功於救生也。弟不顧譾劣。竊裒諸家之要。而成此編。以其廣經旨。題曰廣要。然豈敢謂列於作者之林。不過為自驗學術之地。與備及門之尋檢而已。余執而閱之。書凡十二卷。為篇凡十有四。其所採錄。凡一百五十餘家。詮次排類。原之經旨。自診候平證。以至飲食將養之法。莫不賅載。其醇駁異同之際。精汰嚴收。去取有法。而不敢贊一辭於其間。意在於尊古也。亦柔為人。清修謹飭。不類余落落然。宜乎。擇言之精。援證之確。至於斯矣。夫傷寒證有真假。而表裡虛實。固無定局。治有權宜。而補瀉溫涼。又無常套。自非平素講求。探其理致。則於見病知源之理。未必能有所領會焉。亦柔克踵先君子輯義之著。而為此舉。其意微矣。余今更記亦柔之言。以為之序。諭後之讀是書者云。
文政丁亥仲夏胞兄元胤紹翁識於蒼雪山房之南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