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沈尧封读

绍兴裘庆元校刊

辨太阳病脉证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阴阳五气和则能生物,阴阳五气乖即能杀物,是论乃统论阴阳五气之病人。然五行一阴阳也,故未论五气,先论阴阳,首节辨阴病阳,病之大纲。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此辨内阴外阳,内阳外阴,病之变态。以上二节辨病之阴阳。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此二节辨脉之阴阳。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此是太阳病提纲。一切邪气犯太阳地面皆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证,故曰提纲。后称太阳病三字,皆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在内,倘太阳病有脉不浮者条,内必明书脉反沉,或脉沉细。倘太阳病有不恶寒者条,内必明书不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

此辨太阳中风之病脉证。称太阳病则头项强痛,恶寒在所必有,更见发热、汗出、恶风,是中风病也。称太阳病则其脉必浮,更见浮而缓者,是中风脉也。本论原叙云:撰用《素》、《难》,当即以《素》、《难》释之。《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此即《素问》寒暑燥湿风之五气为病也。本论悉遵《难经》于太阳论中,五证并列,挨次剖析,并辨其所貌似而补其所未备。《素问》在天为风,在地为木,风者木之气也,故风乃五气之一,而中风即伤寒有五之一。编伤寒者,以痉湿泾暍为非伤寒也,置之别论,此固中风也,亦非伤寒,何幸独存论首?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难经》脉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又云;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此释上中风脉病出方治之。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主之。

此明发热汗出由于营弱卫强。盖卫为阳,营为阴,风伤卫则邪在卫。《素问》云:邪气盛则实,故卫强。营无邪气,本自无病,与卫相较,自觉弱耳。营弱卫强,能令汗出者,《素问》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也。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藏字与有热属藏者,攻之不令发汗同义,皆指胃言藏无他病者,言以手按胃不实硬也。时发热者,言今日某时热,明日亦到此时发热也。此承上文,言发热汗出,固由于卫强,但与阳明潮热自汗相似,故必藏无他病,止见时热汗出,方为卫气不和,先其未发热之时,用桂枝汤发汗则愈。时字指有定言,从先时句看出。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耳。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此承上文,言营弱非营病。若营病则不能出汗,今自汗出,知营气自和,惟邪在卫,则卫独强,不与营气和谐耳。非发汗则邪何从去?卫何由和?但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非桂枝汤发汗必至诛伐无辜,故曰宜桂枝汤。论中一言发汗则愈,一言复发其汗,皆用桂枝汤,不知前辈何以称桂枝止汗?若桂枝止汗,岂芍药反能发汗耶?盖桂枝芒甘发散,去在卫之风邪,恐动其无病之营,故用芍药保营,此桂枝汤之大略也。

易水师弟用黄芪、白术、防风等药治有汗伤寒,是误认风伤卫,为卫虚,故用实卫药。不知风伤卫者,犹言风入卫耳。经云:邪气盛则实。况本条内现有卫强二字,而竞犯实实之戒,亦干虑之一失耳。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此于提纲中独举头痛而不言项强者,以明中风有项不强之证。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塞,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此辨桂枝证之似中风有头痛而项不强者,仍是枝汤主治。今有头项俱不强痛,更觉气上冲咽喉,虽发热汗出,桂枝证具,终非桂枝主治,又属胸中有寒,当用瓜蒂散吐法。论中无痰字,此寒字即作痰字解。

右七节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此是伤寒证据,亦《难经》伤寒有五之一,《素问》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寒者水之气也。首节言无热恶寒者发于阴,寒为阴邪,故有未发热而先见恶寒体痛呕逆者,脉阴阳俱紧,无不言浮,以太阳病一句已有浮字在内,故不赘。《难经》云:伤寒之脉,阴阳俱甚而紧涩是也。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

此释上文脉浮紧以致体痛之故,遂言治当发汗。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之无常也。此言紧脉与弦脉不同。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此详言伤寒病证出方治之。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此详言伤寒之脉。如伤寒病证具,即令脉不浮紧,或但浮或浮数,皆可用麻黄汤发汗。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浙恶寒也。

此释上文脉浮数,可发汗之故。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苦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此辨麻黄证之似脉。浮数发热恶寒与伤寒同,惟言有痛处则痛止一处与伤寒体痛异,言饮食如常与伤寒不能食异,故断其为非伤寒,是蓄积有脓也。

或曰:伤寒不能食,惟阳明证中有此语,太阳证中未见。曰即本条内一若字,言外已见伤寒,不能食矣,何必还引阳明。

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浙恶寒也。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此亦辨麻黄证之似恶寒发热与麻黄证同。脉之寸微尺弱,与麻黄证异,此乃阴阳两虚,自相乘侮,非外感证也。若不辨明,一误发汗,祸不旋踵。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论中发于阳者通名中风,发于阴者通名伤寒。按三纲鼎立之说,桂枝汤治风伤卫,麻黄汤治寒伤营,大青龙汤治风寒两伤营卫。其说创自许叔微,相延至今,不知其说似是实非也。本论云: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此即指麻黄证而言。彼见麻黄证条内但云:脉阴阳俱紧而不见浮字,故认作有寒无风,不知寒属阴邪,若不兼风,不入太阳。况太阳病一句,已有脉浮在内,不必再说。至若大青龙条内,云脉浮紧则风寒固所必有矣。然使止有风寒,何至烦而且躁?况方内石膏,其性大寒,治暍热之主药也。若云止有风寒而无热邪,则中风证有风无寒,风为阳邪,尚不用寒药,专用桂枝以解肌,而大青龙证,风外加一寒邪,岂反加石膏以助寒乎?窃谓麻黄证已属风寒两伤营卫,而大青龙证则外伤风寒而内伏暍热也。故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痛,无汗,麻黄证全具,自用麻黄汤方,惟病增烦躁,因加石膏以治内伏之暍热,如是则病脉方药俱合,若不审病证方药,徒泥于一脉,妄作三纲鼎立,则一误无所不误矣。

自此至卒章皆论伤寒兼证。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此论外伤寒而内湿热证也。湿热主方本是栀子柏皮汤,因外伤寒邪,故用是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此阳虚聚饮而外复感风寒证也。因外感风寒,故发热头痛,仍见太阳病证,因阳虚聚饮,故脉反沉。如见此证,幸得阳气来复,寒饮解散,弗药可愈。若其不差,虽身体疼痛,不当治表,宜通阳救里为急。

问曰:柯韵伯以此条为太阳阳虚则少阴之底板即露,故用四逆回阳,论殊直捷,今添聚饮两字,反觉支离矣。曰四逆汤中干姜非补药,乃温通寒水药也,故通脉四逆汤用干姜三两,又云强人可四两,则非补药可知。如第谓太阳阳虚,少阴之底板即露,并无邪气,则温补少阴,自有附子汤在,何须四逆?四逆乃治寒饮之主方,熟读全论自知。

右十一节论伤寒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痉病诸家所主不同。有主湿者,谓其脉沉而细,有烦,湿痹也。然观主治方中,全无燥药,可疑。有主燥者,谓《金匮》方中用栝蒌根主治也。然方中尚用麻桂温散,可疑。有主血少者,谓血虚则筋急也。然方中不以补血药为君,可疑。有主兼病阳明者,谓葛根汤本治两阳合病,且面赤口噤,亦是阳明现证,然条内不称合病,而独称太阳,可疑。窃为此即风伤卫之变局也。经云: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溪谷之间,以行营卫。夫卫行脉外,即在肌肉腠理间,风邪中卫,由太阳而入壅肌腠之间,脉道挤小,所以沉而细也。脉道时通时塞,所以卒口噤,背反张也。肌肉不能展舒,所以项背强几几也。阴阳不能升降,所以头热足寒,面赤目赤也。方用葛根,君桂枝汤以治柔痉者,前辈云:葛根象肌肉,取其入肌肉以祛风耳。即无汗之刚痉,亦风多寒少,病甚于脉外,故不用麻黄汤中加葛根,仍用桂枝汤中加麻葛,存芍药以保不病之营耳。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痉。

此言痉有刚柔两种,全在有汗无汗上辨。言痉则上项脉证俱在,内如无上项脉证,不得名痉。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此言治刚痉之方。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此言柔痉之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此言发汗太多亡其血液,血虚则筋急,亦能致痉,又非前二方所主矣。犹之伤寒证中阴阳不足之恶寒发热非用麻黄汤主治也。前辈泥于病机属湿之条,而云汗出多汗,即是湿是痉病,尽由于发汗多,葛根方统可治也,不思葛根二汤皆发汗之方也。既因发汗太多而致病,岂可复用发汗之药以增病乎?

右七节论痉病,补《难经》所未备者也。然即风寒之变证,非五气外添,出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此论湿痹即《难经》之湿温证也。珏素问》在天为湿,在地为土,湿乃土之气也。故湿为五气之一,湿温乃伤寒有五之一。《难经》云: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与此少异。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

丹溪云:如造曲然。湿热郁久则发黄也。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栀柏汤清热利小便治湿热之主方也。只有湿热而无风寒者宜之。若外兼风寒,又属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程扶生以麻连小豆汤为湿热主方,不思麻连小豆汤发汗之方也,栀柏汤利小便之方也。若以麻连汤为主方,不惟栀柏汤无著落,即条内但当利其小便句亦无著落。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则愈。

本论既以六经分表里,复以小便不利认水湿渴字,认燥热汗字,判风寒自太阳拈出,直贯六经,纵横辨别,使邪无遁形,读论者当于此等着实处留心。右四节论湿痹。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此是热病,证据《素问》在天为热,在地为火。热者火之气也,故热乃五气之一,而热病即伤寒有五之一本论,以《难经》热字恐与下文温字相混,故特指出曰暍是也。感列日之气而病,即《素问》寒暑燥湿风之暑病,或曰暍是阳邪暑是阴邪土润溽暑热兼湿言也。似与暍有异曰寒往则暑来与寒对待,非专言热而何?古人称暑暍热一也。若湿热并至之病,《难经》名湿温,不名暑,迨至隋唐后,皆指湿热为暑,于是真暑之名失,而暍之名更不知为何病矣。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暍,白虎汤主之。

暍,刻本作寒。如果里有寒,何以反用石膏、知母?表有热,即身热也。首节止言病名,不言脉证,此节详言脉证,出方主治,两节本是相承叔和较订时,此节幸有寒字之误,不被摘出,若见暍字早已摘置别论中矣。程效倩《后条辨》云:暍病脉不浮。不思本论之暍,即《难经》之热病也。《难经》云: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此是紧要处,岂可模糊读过?本条脉浮滑,与《难经》热病脉合,则白虎的是热病主方,而寒字的是暍字之误。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背为阳,背微恶寒者,阳虚证也。但阳有不同真水真火,是肾中之阴阳也,气血是营卫之阴阳也。此条口燥渴心烦,则暍热内炽,仍是白虎证,惟暍热伤其卫气致痛,微恶寒与肾阳全无关涉,故止用人参补卫气,不用附子补肾阳。至若少阴病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则卫阳与肾阳并伤,则人参与附子并用。问同一背恶寒,如何分别伤卫伤肾?曰:条内本自明白。伤肾阳者,口中和,伤卫阳者,口燥渴。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承上文言烦渴背恶寒,固当用白虎加参汤,但亦有内中暍,而外复伤风寒,亦参令恶寒发热脉浮,更当于有汗无汗上,辨表证解不解以定此方之可用不可用耳。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

此承上文论有表证之治当与前条大青龙证合看。前条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此称伤寒则发热,恶寒无汗,已在其内,如见此证,即脉不紧而缓,身不疼而重,亦可用大青龙汤。但少阴真武证亦四肢沉重疼痛,恐人误认,故曰:无少阴证者。少阴证脉微细,但欲寐也。

太阳中暍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亦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太阳中暍者,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身觉疼重而无汗,为有表证,法宜大青龙汤主治。但大青龙证脉不浮紧,即见浮缓从无微弱者,今见微弱非外感风寒证也,乃因中暍暴渴达伤冷水,水行皮肤所以身重也。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不可更汗,对大青龙言,此即治水行皮中证也。盖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本是一气寒在皮肤,与水在皮肤,均当解散。但脉微弱,为无阳证,故用此方较大青龙为制之小也。问此与上节惟脉微弱三字相同,并不明言中暍,何必勉强凑合?曰;若非中暍,亦不用石膏矣。况此论经叔和颠乱,安知原本不如此相接耶?又何须重提中暍二字,方作一例看也。

太阳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此言精气素亏,而中暍者。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一名复脉汤。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此论精气素亏而感微邪之治。前节有脉证而无方治,此未必即是前节主方,然观方中药又宁必不可以治前证。右九节论热病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此是温病,证据《难经》伤寒有五之一,亦火之气也。夫火特五气之一,乃分而为二者,以阴阳之各异耳。暍热之火,阳火也,得之烈日,故三时不病,惟夏日太亢乃病。温病之火,阴火也。得之郁热,四时皆有,不独夏也。《素问》分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此第言其大略,不若本论从脉证上分别尤确,本条不言脉,《难经》亦云: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病,是凭证不凭脉之说也。必欲拟脉,当即于下文风温脉推测之,风温之脉,阴阳俱浮,夫风脉本阳浮而阴弱,是阳浮而阴不浮也,今因风温二气并至,所以阴阳俱浮,若有温无风,则当阴浮而阳不浮矣。阳即寸,阴即尺,《素问》云: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曰病风,亦以尺部辨温矣。盖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藏精者,肾,尺外以候肾,所以温病应在尺部也。是条有证而无治法,条内不恶寒句已暗递于阳明矣。阳明论云: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即遥接此条,顾不称阳明而称太阳者,以未见胃家实,而尚有头项痛也。故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治。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痪疚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温热二病,古人往往互称,医者只须认定脉证,拟何方治,不必拘于名式。《难经》云: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本条云: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两证脉相同也。三阳合病,但欲眠睡,身重,难以转侧,本条身重多眠两证,病相似也。热病与合病俱主以白虎汤,故此条无主治,亦拟白虎汤主治。

邪气中人,所入之道不同,风寒由皮毛而入,故自外渐及于里;温热由口鼻而入,伏于脾胃之膜原,与胃至近,故邪气向外,则由太阳少阳转出,邪气向里则径入阳明,此吴又可《温疫论》中语也。彼自以为独出心裁,故于《伤寒论》反多辨驳,不知《伤寒论》中于热病则曰表有热,里有暍,于温病则曰发热而渴,不恶寒;其曰不恶寒则邪不在表可知,温热径入于里论中早已及之矣。吴不能熟读深思,自诩创论,其识亦浅矣哉!

或问在天为燥,在地为金,燥亦五气之一,阳明非燥不病,少阴急下三条皆燥气为患,太阳论中四气俱已详辨,而独不及燥,岂燥独不病太阳欤?曰燥万物者,莫燶乎火,故火未有不燥,而燥未有不从火来。温热二证论火,即所以论燥也。若非论燥条内两渴字,从何处得来?且热病条云:口燥渴,明将燥字点出。喻嘉言云:古人以燥热为暑,故用白虎汤主治。此悟彻之言也。至若温病条不恶寒三字,早已露径入阳明端倪,其为燥病,尤觉显然。论中专感一气者,惟风伤卫一证,其余皆数气杂至之病。麻黄证虽云寒伤营,其实兼风,栀柏证虽云湿痹,其实兼热则温热二证。火气兼燥,夫复何疑可曰太阳中无燥论,而竟疑燥不病太阳哉!

右二节论温病。

《伤寒论读》太阳卷终

辨太阳病传解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五气所伤之通称,如头痛身热不凉,即谓之伤寒,至今犹然。脉静者,阴邪也,不传他经。躁烦,脉数急者,阳邪也,势必传里。寒温属阴,风热燥属阳。

传,传经也。一日之传,始太阳,终厥阴。论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者,谓始于太阳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为不传者,谓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也。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者,谓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也。此传经之日期也。传者,如此递彼之,谓非经经传到方谓之传。注伤寒家皆谓不传阳明、少阳,即不传三阴,必传阳明、少阳、方传太阴、少阴、厥阴,故有传则俱传之谬说。若然与阳明无所复传句大相背谬矣。因又创阳明有在经在府之不同,以调停其说,谓在经则传,在府则不传也。在府者,以胃家实作主;在经者,以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作主。不思身热汗出不恶寒证,除却胃实成何?阳明胃实证,除却身热汗出不恶寒,岂反以身不热?汗不出恶寒者,为阳明乎?细思自得。

行经与传经不同,病初起六日行太阳经,纵有实邪,未可大下。次六日行阳明经如有实邪此时正当下之次六日行少阳经,亦不可妄下。论称太阳病,头痛至七八日已上,自愈为行其经尽者,谓行尽太阳之经也。七八日已上者,六日也,故曰初起六日,行太阳经论。又称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谓其已行尽太阳一经,再欲行阳明一经也。故曰次六日行阳明经,至此已十二日矣。自第十三日至十八日当行少阳经,据论称伤寒十三日不解,此本柴胡证,又云太阳病过经十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以小柴胡汤本少阳主方,过太阳之经十日,则十六日也,正值行少阳之期,故曰次六日行少阳经,此行经日期也。至若论称过经,所指不同。阳明论中称过经,乃可下之者,谓过太阳之经至阳期经中乃可下也。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谵语属阳明病,今行过阳明之经,而反谵语也。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者,过太阳之经也。过经与行经日期同,与传经大不同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二日传阳明之期,三日传少阳之期。阳明筛中云:始虽恶寒,二日自止,传阳明之证据也。心中悸而烦者,传少阳之证据也。若不见不恶寒,不见心中烦悸,为不传阳明少阳也。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心中烦悸是将传少阳之征。少阳主方,本是小柴胡汤,因未见口苦、咽干、目眩,尚在将入未入之际,故用小建中汤。少阳论中,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与小柴胡汤,即此意也。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发汗后,病不从汗解,蒸蒸发热者,自内蒸出,此传人阳明之征,胃虽未实,而邪已入胃,故用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此言太阳病二三日而烦躁者,不必尽传阳明。有水结胸一证,不可不察,当于脉之微弱上辨之。寒分即水之凝结者,本论无痰字,此即痰也,膈以上象天,清阳所聚,膈以下象地,浊阴所聚,故心下结硬,其病尚在膈上,皆由痰饮阻滞清阳之气使然,非食物停滞也。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絷絷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上文论外中风而内有寒痰之证,未有方治,此复详言病状出方治之。

问十枣汤未必即是治上节之病,曰心下结,见于误汗吐下后者居多。若未经汗吐下之心下结止此一证,而治未经汗吐下之心下硬亦止此一方,况药又对证,非此而何?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复以汗解,宜桂枝汤。

上节言表解者乃可攻之。倘表未解,尚恶寒者,未有方治,此特补之。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二节当作一句读。阳明脉本大,少阳脉本小,伤寒三日,应传阳明少阳日期,而脉之大小如经,知其不久自己也。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澈渤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前伤寒条内云:脉浮而紧者,名曰弦。此曰大则为芤,则弦大,即上文浮而紧,按之芤之脉也。以是知半产漏下,亡血失精,即上文本虚二字注脚。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以上十一节论病解之不同。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此言传阴之候。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此言传半表半里之候,不必见口苦,止据胁下满,即当用小柴胡汤。所谓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也。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谓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此与少阴病极相似,惟头汗出为异耳。少阴病有汗者四,俱兼下利,二证可治,二证不可治,独头汗出者绝无。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

此言邪传半表半里而外证尚多之治。

太阳病,头痛至七八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伤寒三日,一大关键,谓三阳已尽,三阴当受邪也。阴不受邪,可自解矣。伤寒六日,又是一大关键,谓其六日行太阳一经已尽,若不自解,则或传阳明,或传三阴之候也。七八日已上者,六七日也。欲作再经者,言已行尽太阳一经,恐欲再行阳明一经也。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阳去入阴故也。

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脸内际黄者,此为欲解也。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已上四节辨入阴与欲解病脉证。脸内际近鼻处是也。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如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此辨蓄血证也。与水结胸辨,不与阳明胃实辨,阳明胃实其脉亦实,与脉微而沉大不相似,惟水结胸与蓄血证其脉皆微,其证不能卧,但欲起,与如狂相类,故辨之。然水蓄于下,小便必不利;水蓄于上,其胸必结。今既不结胸,小便复利,而脉微如狂,非蓄血而何?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为无血言无瘀血,非血少也。此与湿热发黄证辨,太阳病脉沉,身黄,与湿热栀子柏皮证同,惟小便利不利为异耳。如小便不利,则病在气分,不在血分,为无瘀血也。若小便自利,则病不在气分,必在血分,更有如狂现证,其为瘀血明矣。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此与一切五苓猪苓等证辨也。蓄血证亦不定现发黄,惟少腹满而小便利者,斯为确据。满比硬稍轻,故用丸。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前条瘀血全无行动之意,故用飞潜吮血之物,活动其血,以逐之。此条血已自下,不过乘其势而导之使出,故不假动血药。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

外证未解者,尚恶寒也。此补上文,外证未解之治,此条与十枣后治外证未解一条,编伤寒者,往往编在一处,以为类叙法,遂令类叙处有重复之嫌,抽出处有缺文之恨,故移正之。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此申明上文下之为逆句。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

此总提停水证起下四节。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服汤已,即是小青龙汤,非寒去欲解之后再用小青龙也。以上论伤寒未解而停水者。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表证即是发热汗出,恶寒里证即是停水。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渴者丹田有热,故五苓散中用泽泻、猪苓。不渴者,丹田无热,故茯苓甘草汤中不用泽泻、猪苓。以上论中风未解而停水者。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阳气大亏之证,望其七日来复之期,阳气渐苏,阴邪渐退可自解也。乃反增下利汗出,是微阳已散,阴邪独留,不死何待?

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此较上条少一汗出证,在可治不可治之间,故曰难治。治法不外通脉四逆。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脾属太阴湿土,凡伤于湿者,内应太阴,兼寒者,吐利腹痛,即太阴之正症。兼热者,即湿痹发黄证。若内湿热而外复感风寒者,即麻黄连翘赤小豆证。丹溪以造曲比之谓,湿热郁久则发黄,故自汗出者,谓之热越,不能发黄,即不汗出而小便自利者,亦不能发黄,以湿热分泄故也。此条脉浮为有表证,脉缓为属脾,不见吐利腹痛,是湿热,非寒湿也,即是麻黄连翘赤小豆证,因小便自利,故不发黄耳。问曰:既属太阴,如何不编入太阴内?曰:太阴病认证处全在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此条内一证不见,若编入太阴内,教人何处认证?况脉浮的属太阳证据,如何混入太阴内?七八日暴烦下利,天是邪去欲解之候,恐人误作传入阴经治,故曰必自止,当不治自解耳。

伤寒八九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上言湿热证,小便自利者,不发黄,此论小便不利而发黄之治。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脉迟不同沉迟,而尺中迟,皆属营气不足,新加汤主治。沉迟面赤属下虚,自汗乃解。此条脉浮而迟,属卫阳虚。经云:上焦开发,若雾露之溉是为气。因少此如雾露者,则不能作汗,至于面赤亦有数条,痉病与二阳并病,皆由阳气怫郁在表,治宜发汗。本条属卫阳虚而表未解,又宜小剂发汗。厥阴中戴阳一条,听其自汗乃解,即少阴病中通脉四逆一证,肾阳大虚,仍用葱以通阳气。参观全论,面赤一证,未有不从汗解者。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上半节是欲解之候,白面色反有热色以下与上条同,上条无方,此条出方。

主治不呕与少阳辨。太阳转入少阳必呕,今不呕,非少阳之往来寒热,便调与阳明。辨太阳转入阳明,必胃实,不大便,今便调,非阳明之潮热。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不呕与少阳病辨。误下少阳,胸满烦惊,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与此证相似。但少阳证喜呕而此证不呕为异耳。

不渴与三阳合病辨。三阳合病,身重难以转侧,与此证相似,但三阳合病,治用白虎,其证必渴,而此证不渴为异耳。恐人误认,故特提要处辨之。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脯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本论云: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痛,而有兼寒兼热之异。兼热者,脉来沉细无汗而发黄,兼风寒者,脉浮虚而涩多汗恶风寒而不发黄,此皆有发热证也。故本论详辨。至若但痛而不发热者,俗名白虎历节,本论不具此证,虽不发黄,其中有热者不少,不可泥于经文寒胜为痛之句。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热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服药已即是服麻黄汤,此亦倒装文法,非已解后更用麻黄汤也。

太阳病,脉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此条疑有误处。经云:夺血者无汗。本论云:衄家不可发汗,况上条明云自衄者愈,似无再用麻黄汤之理。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太阳病,过经十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伤寒六日内太阳主气,第七日至十二日阳明主气,第十三日以后少阳主气。此言过太阳之经十余日则病十七八日也。值少阳主气之期,当用小柴胡主治。若经误下,当先看小柴胡证仍在否,再议治法。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中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上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呕乃柴胡证据,言以呕故知极吐,柴胡证也。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辨误汗病脉证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前太阳证中二十余方,皆疗未经误治之正病,此以下皆论误治之变证也。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此言虽被误而亦有不治自愈者。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风池,足少阳经穴,在耳后颞颥后脑空下发际陷中,按之引于耳中,手足少阳阳维之会。风府,足太阳经穴,一名风门,一名热府,在二椎下两旁,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仁佳。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本白虎证而误用桂枝汤也。两证相似,当于渴不渴辨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更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之?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西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其病可愈。

论中止有阳明并无阳旦,阳旦乃阳明传写之误耳。身热自汗出,小便利,心烦,如不恶寒,反恶热脉实者,是阳明当下证。若身热自汗出,小便利,心烦而微恶寒,脉尚浮者,为表未尽解,仍宜桂枝汤解外,故曰按法治之。而其所以增剧者,现证较阳明多一脚挛急,脉浮中多一大字,实非阳明病,乃系阳虚中风证也,此条亦不甚难解,何至有云非仲景书者,有补阳旦汤者,纷纷不一,皆因子日曾看过《伤寒论》,尚未熟读《伤寒论》故也。

柱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此论无汗之伤寒不可与桂枝汤,以方中有芍药故也。至于桂枝则麻黄汤中亦自用之,何尝禁乎?肌在脉外,解肌者,解脉外肌腠之邪也。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以上三节论桂枝汤之禁。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以上皆论服桂枝汤后现证。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

此本麻黄证,而用麻黄发汗,药已对证乃解,而复烦,脉浮数者,药未胜病也,可更发汗,只须桂枝足矣,不宜再用麻黄汤。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已脉浮数,更加烦渴,则外邪未解,内复停水,宜五苓散,两解表里,又非桂枝汤主治矣。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枚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此本大青龙证而误用麻黄汤之见证。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发汗后致喘不一,不可既用上方。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自汗出愈。

此言下后不可发汗。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经有虚则相并之说。昼日烦躁者,我身之微阳感天之阳欲外出而与之并也。夜乃天之阴,我身微阳不敢外出,故反安静耳。烦而兼呕,是少阳证,烦而兼渴是白虎证,故辨之无表证,即在脉沉微无大热上见。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此言虚而有表证者,令其自汗。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心下痞,即上文里未和证也。

心下痞复恶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前言脉浮数者,当发汗。此言亦有因汗而致数者,脉数属热,而热有真假之分,当于能食吐食上辨。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此承上文言,不可发汗而发之,则脉之尺中迟者,变为六脉尽沉迟矣,用此汤救之。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脉阴阳俱紧,无汗者,麻黄证。汗出者,亡阳证。故见此脉,当于汗上辨之。亡阳脉证不一,脉有微细者,有阴阳俱紧者,有沉迟者,有数者,证有烦躁类少阳者,有谵语类阳明者。此条当于某证上辨,彼条又当于某证上辨如脉数似热而于反吐上见亡阳,烦躁类少阳而不口区上见亡阳。逐条细辨,方得病情,岂可一例论哉!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此里寒也。表寒可发汗,里寒不可发汗。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

此证既不可汗,又有不得不汗之势。一友用葛根汤取效,以葛根汤即痉病发汗方也。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目直视不得晌,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四肢厥逆冷,大汗出,若大下利而厥。

冷者四逆汤主之。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痛,与禹粮丸。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此证与阳明脉弦者生一条外证相似,而病如水火,此当温补,彼宜攻下,皆死生在于顷刻,倘有疑惑,当以手按病人,腹实硬者是阳明虚,软者是亡阳。

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此本桂枝证而误用麻黄汤也。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此误汗甘草附子汤证也。证本自汗出,误汗则大汗出。证本发热,误汗则热不为汗减。证本骨节烦疼不得屈伸,误汗则内拘急,四肢疼。证本大便反快,误汗则下利。证本恶风不欲去衣,误汗则厥逆而恶寒。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此误汗桂枝附子证也。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此辨汗后,之虚实。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此误汗茯苓甘草汤证也。即用原方以枣易姜枣,乃守中之圣药。中风干呕,用枣守中,使上焦之邪不得陷下。奔豚用枣守中,使下焦之邪不得上攻。惟邪在中焦者禁用。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此亦误汗茯苓甘草汤证也。叉手冒心而耳不聋,虚而未甚也。心下悸者,水气仍在中上之间,故仍用原方去茯苓,以汗后不宜过渗也,去生姜以邪及中州也。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饮水多小便利者,水不聚于下而聚于上。小便少者,水不聚于上而聚于下。此释上文心下悸也。

大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承上文言小便不利证有不同。有水停而不利者,亦有亡津液而不利者,不可混治。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燥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上截论亡津液用法救之,下截论停水出方治之。

欲得饮水者,非不渴,又非大渴也。大汗烦燥,最似白虎证,但白虎证大渴,此则不大渴也。烦燥不得眠,又似干姜附子证,但姜附证不渴,此则欲饮水。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此误汗小青龙汤也。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此误汗栀柏证及茵陈蒿证也。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辨误下病脉证。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首节总提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脉浮而不结胸者,邪不内陷,仍宜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凡经汗经下后,外邪来解,仍宜表散者,虽本自麻黄证而来,亦止用桂枝汤,不用麻黄汤,以汗下后虚故也。其气上冲,邪有向外之机。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此误下桂枝加朴杏证。下后微喘仍用原方。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此误下大青龙证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误下,湿证额上必有汗出。其下利不止者,死。误下,桂枝附子证也。其小便利者,死。误下,去桂加术证也。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此早下茵陈蒿汤证也。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上文言脉促不结胸者为欲解,此言脉促虽不结胸而胸尚满者,邪未解也。本论凡胸满者去芍药。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痞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首论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第论中邪伤太阳无热之证绝少,惟初起时则有之,麻黄证是也。要之,发于阳者,即阳邪所发也;发于阴者,即阴邪所发也。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此谓误下阴邪而成痞。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此言误下五苓证亦致心刀:痞者,常细察之。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下之过也。如其不下,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但依治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此言心下痞而有寸缓关浮尺弱者亦从误下得来。如其不下,则脉象缓弱,病从太阴渐转阳明也。但转属阳明,小便数者,湿气渐消,大便必硬,不更衣必有所苦。不更衣十日一无所苦,非转属阳明也。脉象缓弱,究非可下证,如微渴欲饮者,是亡津液所致,少少与之,令胃和则愈。若微热,消渴,小便不利者,停水证也,宜用五苓散。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困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太阳病者,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也。发热原不在内,故诸证具而尚未发热,麻黄汤主治。今医用发汗最为合法,但解而复烦,邪犹未尽,当用桂枝汤重发汗则愈。医乃误认发汗不解,蒸蒸发热,病已属胃一证,即用下法,则谬以千里矣。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此即愈之之法也。是方阴阳并补兼化寒饮。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此亦愈之之法也。是方湿热在膈上者宜之。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侬,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心发黄也。

风热未解而误下之,则成结胸,湿热未解,而误下之,则发身黄。皆有懊侬而烦之证,其误下湿热证,必头汗出,余无汗可据。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者,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凡服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也。

此治误下湿热之方也。湿热主方本是栀子柏皮汤,外兼风寒是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内入阳明即茵陈蒿汤。若误汗误下后,即此栀子豉汤。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此释上文虚烦二字。下利后者用下药而大便通利后也,虽烦亦当止。若更烦者,此误下也,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按之石硬者结胸也。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此释上文结胸二字,二节当合看。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此误下茯苓甘草汤证也。原方用苓桂姜甘四味,前论误汗欲作奔豚者,中州虚,无以坐镇也,故即于原方去姜加枣,藉以守中也。今论误下不但客气动膈,而脉亦沉紧,则水气已陷入中州矣,故用原方去姜加术,藉以除中州之水湿也。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恐人误认陷胸汤止治心下石硬,故指出心下至少腹俱硬者并治之。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误下白虎证也。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饲。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此误下小青龙证也。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

此以下四节皆由误下柴胡证得来。误下柴胡证,分见三处者,有不得不分之势。少阳论中云:若已吐下发汗温针,柴胡证罢,此为坏病,依法治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故存少阳论内者,柴胡桂姜汤、柴胡龙牡汤存。过轻不解内者,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此数条皆柴胡证未尽罢者也,至心下痞数条,柴胡汤证已罢,若不归入误下痞满内,如何比类辨别?况读文气本分三处,少阳条内云:凡柴胡汤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与此条同。过经条内云:柴胡汤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亦与本节同。惟其分在数处见,故为遥应文法,若并见一处,则为重出矣。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未有不从误下得来者,故即汗出解后而就证论治,不妨类叙于此。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此误下十枣外未解之证也。协热利者,发热而利也。故曰表里不解。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被误下利,证见身疼痛,即为表未解,不必发热。凡汗下后,即表未解,止用桂枝汤,不用麻黄汤。论中如此清作圊字解,圊谷者,完谷不化也。圊便自调者,大便如常也。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p区吐者,黄连汤主之。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辩误吐病脉证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疑作吐)逆。

伤寒吐后,腹胀者,与调胃承气汤。

辩水逆病脉证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峨之。若灌之,其热被却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出者,以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辩火逆病脉证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为火逆也。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胆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逆。

太阳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得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溜故也。

太阳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添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三两。

《伤寒论读》误治终

辨阳明病脉证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此是阳明病提纲。后称阳明病三字,俱有胃家实在内。胃家实,言以手按胃中实硬也。如大陷胸证,按之石硬,即名实热。栀子豉证,按之心下濡,即名虚烦。夫心下俱以濡硬分虚实何独于胃中不以濡硬分虚实乎?注伤寒家皆曰胃家本实,所以病人阳明但此作推原入阳明之故则可。若即作胃家实,正面则本是实而可据之语反成空论,教人无处认证,此大不可也。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病,或发热,或潮热,总无身不热之阳明。身不热而胃似实,是太阴而非阳明矣。或汗多,或微汗,总无不汗出之阳明,不汗出而胃似实,非兼外证,即属久虚与寒湿,非真阳明病也。夫恶寒,太阳证也。微恶寒不恶热者,犹未离乎太阳也。惟不恶寒反恶热,乃是阳明的证,注伤寒家皆以胃家实为在内之府病,承气汤主治,以身热汗出恶热为在外之经病,桂枝汤主治,不思桂枝汤为恶寒而设,若不恶寒反恶热,如何可用桂枝汤?是经病之说谬也。况以身热汗出不恶寒分作经病,则其所谓府病者,必身不热,汗不出,不恶热反恶寒明矣,而可用承气汤以下之耶。要之,胃家实是在内之证据,本节是在外之证据,须内外俱备,方是真阳明可下证。若一证不具,即非真阳明证,虽非真阳明,而胃实已皆不得不称阳明,称阳明而类叙一处,以便同中审异耳。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明得阳明病之故。由于误治,太阳病亡其津液,即下文太阳阳明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此言阳明病不尽由误治,太阳亦有自入者。邪热炽甚,逼汗大出,此证从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之温病进来,即下文之正阳阳明也。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此言阳明病不尽由太阳正阳而来,更有误治少阳所致。凡太阳亡津液之阳明,皆称脾约,不独麻仁丸一证已也。盖脾主行津液,胃既燥则脾无津液之可行,故曰约。正阳阳明之胃家实,不因误治而自实也。少阳阳明者,由少阳而入阳明也。止言发汗利小便,而不言吐下者,以吐下少阳或柴胡证未罢,但增悸而惊者,加龙牡主治。或柴胡证已罢,但心下痞者,三泻心主治,皆不入阳明。惟发汗则谵语烦悸,而属胃矣。论中无利小便之禁,岂误利小便?汗与误之,亡津液等,与烦是心烦,乃少阳本来面目,汗利后见此,知自少阳而来,一见不恶寒,即是调胃承气证。少阳亦是阳明来路,喻嘉言认作阳明去路,误矣。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关前为阳,阳脉微,法当自汗出,但微汗则邪从汗解而津液不伤,此为自和也。若汗多则津液耗矣。阳脉实,法当无汗,但邪在表,自应发汗,然发之太过,则津液亦耗。卫气为阳,人之所知也,津液为阳,人之所未知也。经云:上焦出气,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卫气,即津液也。故在外之津液少,则曰无阳,不能作汗。在内亡津液则曰阳绝于里,要之言阳也,即言卫气也,即言津液也。谷食在胃,全赖津液充足,方能滑润下达,若津液一枯,谷食即燥结难下,故阳明非燥不病。然燥者,五气之一,而五气中,风与热亦能致燥。《易》曰:燥万物者,莫馍乎火。又曰:风自火出。此三气,皆因乎天者。若人之致燥有二,汗与小便是也。苟过多,则亦未有不燥者矣。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言阳明证具,不发汗而汗自多者,此温热内入正阳阳明也。燥热炽盛,津液有立竭之虞,故下之宜急。言急者,以见缓,即无无及也。因思下不嫌迟之说,贻误良多矣。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言阳明病汗出多者,非尽当急下也。如果急下之,证必不恶寒反恶热矣。今脉迟微恶寒者,此风伤卫之多汗,实由外邪未解,非燥热内炽之多汗也。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言胃家虽实,偏脉浮无汗而喘,仍是风寒两伤营卫,假胃实证也。盖由上焦不通故喘。不通则津液不下,胃因不和而似乎实矣。发汗则表寒一散,胃亦得和,故曰发汗则愈。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汗顶上桂枝麻黄两证来,发汗不解腹满痛当作一句读。腹满痛,若因表邪未解得来,一经发散,则上焦得通,津液得降,腹满痛立解矣。倘汗后不能解,腹满痛,或虽减而不大减,是燥热内盛,不急下之,津液有立竭之虞,故宜大承气。未发汗时,先有腹满痛证,所以编入阳明论中,若是汗后增出,又属厚朴生姜半夏人参证,非阳明承气证矣。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自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趺阳脉在足面上诊。此以上三节论误汗亡津液后,不可轻下。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而烦,肠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此总提下后懊憹,有可攻不可攻之别。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燥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以上三节论有燥屎之据,应上可攻句。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而可攻者,此是变局,宜识之。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此应上文下后懊憹之不可攻者。前太阳入阳明,因误汗下利小便三条,今汗下俱己详论,而独不及利小便者,岂以误利小便之亡津液与误汗同,与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此与下节论少阳阳明,不吐不下心烦者,言不因吐而内烦,不因下而虚烦也。此即误汗,少阳属胃证。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为二字,是遥应少阳阳明纲中语,前云烦实大便难是也。上节专应烦字,此应实与大便难字。称伤寒而不称阳明者,以按胃中不觉实也,故曰无表里证。少阳病,本目眩,误汗后,变为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少阳病本在半表半里,故误汗后亦无表里证。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

无表证,不恶寒也。无里证,以手按胃不实也。承上文言无表里证,更有不同。阳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

此瘀血之证据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此以上三阳明之证治,业已论尽。此以下论不经误治,而转属阳明者,即名并病。此节是并病之提笔,其未并之前,本是风寒两伤营卫之麻黄证,而里有宿食者也。其后发热变为潮热,无汗变为自汗,呕变为不呕,不能食变为能食,是寒邪解散,风气独存,内合宿食,则转属阳明,是并病也。较之正阳阳明而转属差迟,较之太阳阳明又不经误治,然当其方转属之际,未必证证尽变,但认汗出湖减,即转属之机也。

前三阳明证,或竟自入者,或因误治而入者,其来也速,故治宜急。而此之并病以渐,故病有一分未离太阳者,即不可攻下,故辨证宜细,攻下宜缓。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推原所以转属之故。

二阳并病,大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不可发汗。若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佛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承上论发汗不彻与阳气怫郁似同实异,并提,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以起下文。

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承上言面赤不可攻,并指出病证,令人知来路去路。此是寒邪外束之湿温证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其主方,除却恶寒,即是栀子柏皮证,再加腹微满,即是茵陈蒿证。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此承上文太阳证不罢来言汗出不恶寒,未必就是外解,必须兼有潮热,方是外解,以起下六节。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此言潮热之状,又言汗出潮热证具,犹未尽是可攻证,更当参之于脉。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饮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潮热亦有大便未硬者,当先与小承气汤试之。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此补上治哕法。前部不利,误下湿温证也,宜栀豉汤。后部不利,早下转属证也,俟大便复硬,后用小承气汤。哕,冷呃也,属冷居多。此曰通利前后,乃变局也。全在腹满上看出。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乃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上文言六七日不大便,与小承气汤,观矢气之有无,以验矢之硬否。此言与汤后,观小便之清浊,以验邪之在表在里。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

此言阳明病潮热已见,而大便反不试而自溏,此不可攻明矣。然小便自可,又非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之湿温证,且其人胃中既实,而胸胁亦满,此由上焦不通,因致胃气不和,当用小柴胡汤,以通上焦。顾称阳明,而不称少阳者,以按胃甚实而无口苦咽干目眩证也。太阳病中之小柴胡证仿此。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濈濈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此以潮热汗出为太阳证罢,总结上文。提谵语二字,以起下文。.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

谵语、郑声,本自不同,而易于相混,然与其就一证上分辩难清,不若合他证辨之尤为易见,故论中诸条无郑声字。不论虚实皆称谵语,于亡阳谵语条可见。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专伤于风则有汗,若兼寒则无汗矣。胃有宿食,则阳明已有病根,外伤风寒,则太阳与阳明俱病矣。其后恶寒渐退,自汗渐出,则寒邪散去,风邪独并阳明,是谓并病。并者,必以渐而并也。故必待六七日方见此证。若胃有宿食,而外感之邪有风无寒,则病起即有汗出,汗出则胃中燥,即发谵语,不待六七日也。然谵语虽见而下之,仍当六日后过太阳之经乃可,否则表虚里实,语不但谵而且乱矣。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矢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矢气,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谵语潮热并见,尚有不可攻之证,更当参之于脉。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释上文脉滑而疾之义。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伤寒四五日,尚在太阳经中,喘满而脉沉者,当用小承气,微和胃气。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

以上二节言多汗后谵语,属津液内竭,不可大攻。

前误汗,中有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其不死之法,当从少阴治,用四逆辈,又非承气辈治矣。二证相似,而实相反,故不可不辩,其辩证处全在按胃家实与不实耳。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日哺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

微者较前证稍轻耳,故亦治以大承气汤。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此言谵语之死证。上文直视谵语微喘者,尚生死参半,此则喘而且满,法在必死。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澈然汗出则愈。

期门,足厥阴穴名,在乳下三肋,乳房三指。此承上言谵语下利者,死。下血者,可治。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以上四节言热入血室亦有谵语者。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言阳明病中风可下,中寒不可下。何以别之?盖能食者风,不能食者寒。应并病提笔中不能食句。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能食为中风,可下;不能食为中寒,不可下。此特论不谵语之胃实证耳。若谵语有潮热,明明是胃中燥热,非中寒也,故有燥屎者,反不能食,非大承气攻之不下。若能食者,但硬耳,无燥屎也。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少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前论过经乃可下,此特申明之。上截言四五日未过太阳经不可下,下截言即过太阳经而小便少者,湿气未除,亦不可攻。拖起下文论小便诸节,盖五气入阳明,惟风燥热三阳邪为可下,略杂寒湿阴邪,即不可下,故不恶寒反恶热,验其寒邪退也。自汗出,小便利,验其湿邪退也,然后可大承气下法,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心下尚在膈上,乃太阳地面,非阳明胃也,是水饮所聚,非停食之所。若误下,寒饮必至,利不止而死。

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渤然汗出,此欲作痼。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初硬后溏,以病之先后言,非于一便之中分先后也。此无方即下文四逆主治。称阳明,自然诸证悉具,惟汗止在手足而不遍出为异耳。且不能食,而又无谵语潮热,则中寒明矣。小便不利,则湿无出路明矣。所以大便虽硬,其后必溏,必曰痼瘕,假阳明也。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若胃中虚寒,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表热里寒者,言外虽发热,而里则有寒也。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论中咳证,除小青龙、真武、猪苓汤、四逆散、小柴胡汤之外绝少。今言呕而咳,手足厥,头痛诸证,并见似非小柴胡不能主治。以上二节,论阳明病之无汗者,即带出呕字。以下数节论呕,应并病提笔中呕字。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此证非由胃中虚寒,即属少阳。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汤治胃中虚寒方也。上文久虚条无方,疑即此方主治。得汤反剧,但云属上焦而亦无方治,即是下文小柴胡汤,盖小柴胡通上焦方也。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沏然而汗出解也。

以上论呕亦是不能食之证。

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渤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其并脉紧则愈。

翕翕如有热状,则身不大热也。沏然汗出而解,则前此之明无汗也。外证全不似阳明,而得称阳明病者,以胃家按之实也。然无汗小便不利,水无出路,胃中全是水湿,并非燥实,但胃中既有水湿,自应作利,而大便自调者,以无寒邪故耳。无寒故欲食,欲食则谷气胜,可溅然解矣。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无汗,小便不利,湿郁也。心中懊憹,热瘀也。此以下论湿热二气,并入中州。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申明上文,出方主治。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渤然微汗出也。

阳明太阴俱属土,同主中州,而阴阳不同。阳道实,阴道虚之各异耳。故阴阳五气之偏,犯著中州地面,阳邪病阳,阴邪病阴,各从其类。盖风燥热三气,天之阳也,入中州必犯阳明。寒湿二气,天之阴也,人中州必犯太阴。然人之专感一气者少,而数气并感者多。如湿热二气并感,热为阳邪,入中州则犯阳明。湿为阴邪,入中州则犯太阴,条内称阳明病系在太阴者,即湿热并感证也。其人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湿热内郁,所以发黄,茵陈汤主治。若发热汗出,谓之热越,不能发黄。或汗虽不出,而小便自利者,亦不能发黄。总之,湿热有出路也。其小便自利证,至七八日,或暴烦下利,谓之脾家实,腐秽当去,必自愈。倘腐秽不去,小便日利,则大便渐硬,即为阳明病矣。但系在太阴者,转系阳明,非仅小便利,汗亦当濈然出也。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盗汗出也。

此言阳明病,潮热汗出,虽似可下,而脉浮究非可下证也。盖脉浮紧者,必潮热。脉但浮者,必盗汗。此类颇多,不可执定一端,遽认作可下证,以起下文诸节。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口苦咽干,少阳证也。发热恶寒脉浮而紧,太阳证也。虽称阳明,实未离乎太少,故列之合病之前。此阳邪内伏,风寒外袭,大青龙之类也。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侬,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此条当与风温证及三阳合病参看。皆无形之燥热为病,而胃无宿食也,故未经误治之时本是白虎汤主治。不恶寒者,猪苓证;恶寒者,五苓散。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条内无方,须拟方治。论中咳病凡五,惟真武头眩,柴胡目眩,但云能食则所中阳邪也。真武阳药非宜,而柴胡证又不能食,因思头眩亦聚水之据,拟猪苓主治,爰次猪苓之后。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衄。

阳明中风,脉强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余日,脉续“宜作弦”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太阳“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与阳明“胃家实”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主之。阳明“胃实”少阳“口苦咽干目眩”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中论脉止以关前后分阴阳,从不以左右分藏府。今云互相克贼名曰负,则不得不以左右分配也。盖少阳脉本强细而反见于右关阳明部位,阳明脉本缓大而反见于左关少阳部位,所谓互相克贼也。部位本出《素》、《难》,仲景自叙云:撰论用《素》、《难》,自揣此说,不大背谬也。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上关上,寸脉也。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汗出,手足厥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伤寒论读》辨阳明终

辨少阳病脉证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此是少阳提纲。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少阳属火,纯寒纯湿,阴邪不能侵犯,惟兼阳邪,乃能犯之,故伤寒必待五六日后,寒邪微解,方见此证。若中风,则不杂阴邪,故可直中,不待五六日也。是证内挟水气与小青龙同,惟邪在太少之各异耳。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但见一证便是,指或字以上诸证言。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此言病因藏府相连,其痛必下,明指肝胆言。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与小柴胡汤主之。提纲中不言脉,此曰阳脉涩,阴脉弦,后曰脉弦细,又曰脉沉细,脉沉紧。合数条体认,少阳之脉自得,先与小建中汤者,恐邪未尽传少阳也。

本太阳病不解,传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服柴胡汤己,渴者属阳明也,依法治之。

脉沉紧不细,从太阳转入少阳,未经吐下,故得此脉。既见柴胡证,自然用柴胡汤和解。然脉沉紧不细,非少阳本脉,既可转入少阳,即可转入阳明。若服柴胡汤己渴者,又属阳明,不可泥于柴胡之治。二节本是一条,不可拆开。若止云服柴胡汤而渴者,未必即是阳明,不见柴胡汤,去半夏加栝蒌根倍人参一方亦治渴也。

伤寒脉弦细,头痛有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脉弦细极似少阴然,考《内经》少阴之脉,不上头,故以头痛认少阳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此二节论少阳之禁。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者,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依法治之。

此为坏病句,己递入治误条。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未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复与柴胡汤,下文柴胡桂姜汤、柴胡龙牡汤皆是,不必小柴胡也。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伤寒五六日,己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胸满微结,大似结胸。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大似五苓。全不见柴胡证,惟头汗,JL烦,往来寒热,为柴胡证之未罢者也。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此误下少阳,伤其枢机者。惟胸满烦三字见,少阳证未罢。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而饮水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此湿热证系在太阴,而貌似少阳者。其系在太阴证据,未下时于脉迟上见,既下后于身黄上见,其貌似少阳,处在胁下满痛一证,恐人误认少阳,故辨之。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肺俞在大椎下第三节,肝俞第五节去中行一寸半足太阳经穴。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入,其人烦心,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刺期门。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汤主之。

《伤寒论读》少阳终

辨太阴病脉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阳明,俱属土,同主中州,病则先形诸腹。阳明为阳土,阳道实,故病则胃家实而非满也。太阴为阴土,阴道虚,故病则腹满而不能实也。凡风燥热三阳邪犯阳明,寒与湿二阴邪犯太阴。阳邪犯阳,则能食而不呕;阴邪犯阴,则不能食而吐。阳邪犯阳,则不大便;阴邪犯阴,则自利证俱。相反可认。若误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在阳邪则懊侬而烦,在阴邪则胸下结鞭,倘再误攻,必至利不止而死。此太阴病之提纲也。后称太阴病,俱指腹满言。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自利者,不因下而利也。凡利,津液下注,外证多渴,其不渴者,属太阴之寒病也。上节无方,此出方治,以不渴两字认太阴。此是辨寒热利之金针,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凡阴邪病阴,或四肢烦疼,或身体疼痛,俱为有表证,即风邪也。既称太阴病,无有不伤寒湿者,略兼风邪,即名太阴中风。若止感风而无寒湿,未有不发热者,并不入太阴也。其欲愈之征,全在脉长上见,以长则气治也。至若阳微阴涩,仍是太阴病脉耳。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脉浮表邪不少也。虽见腹满,仍宜汗解。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表里不解,有先里后表法。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此但腹满时痛,而无吐利证,且本非太阴病,从误下太阳得来,故可加芍药加大黄,否则温之犹恐未效,而可寒之乎?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此言人平素本有太阴病,虽感热邪,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用恐动脾气也。太阴为病若何?其脉则弱,其病则续自便利也。即此可以见太阴病之本脉。

《伤寒论读》太阴终

辨少阴病脉证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微,薄也,属阳。虚,细小也,属阴。虚但欲寐者,卫气行于阴而不能行于阳也。此是少阴病之提纲。凡称少阴病,必见但欲寐之证。据而其脉或微或细,见一即是,不必并见。少阴肾脉也,真阴真阳寓焉。阳虚则易受寒,阴虚则易中热,第阳即虚矣。而复受寒则微阳有立亡之势,阴既虚矣,而复伤热则微阴有立竭之虞,故辨证即明治不宜缓。微字作薄字解。熟读全论自明,不必泥于儒家训诂。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病者,但欲寐也。此条虽属阳虚受寒而始得之,时脉尚沉,而未微也,故可发汗。若脉即微,则不可发汗矣。少阴病,不发热者居多,故曰反发热,肾中真阳先亏,失于捍御,故邪得以犯之。然寒邪虽能犯少阴,终属天气,必由外而入,故少阴病始得之,未入于里者,尚可护其阳而散之。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里证见于病者,吐利烦躁是也。见于脉者,沉细数是也。二三日较始得之时日期已深,故虽发热无里证者,亦当去细辛之辛烈,加甘草以保中。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脉细属阴虚,沉为在里,数则为热,此阴虚而热邪入里也。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上节有脉而无证治,此详言证治。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此言误汗而成难治之证。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读此见前条之可发汗者,脉但沉而不微也。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为欲愈。

凡阳邪所病,俱称中风,三阴经病,惟感阳邪者,可自愈。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少阴,太溪脉也,在足内踝之下。趺阳,阳明脉也,在足而上,少阴病,则太溪脉自当小于趺阳,为顺也。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疼,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手足寒者,手指寒至腕,足指寒至踝,不遍四体也。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使然。盖手三阴脉终于手指,手三阳脉起于手指,足三阳脉终于足指,足三阴脉起于足指。可见,手足乃阴阳交接之所,苟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则手足便为寒冷,然有阳结阴结之异。少阳论云: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脉细者,此为阳微结,是阳不与阴顺接也。病在阳,头有汗出,可据本条,阴不与阳顺接,病在阴,头无汗出可据。其病由阳气虚而微感寒湿,其感寒之证据在身体痛,感湿之证据在骨节疼,所以主治方中用参附芍,以补阳退寒,用苓术以除湿。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承上文言附子汤不可妄用。如背为阳,阳部恶寒,阳虚明矣。然人参白虎亦有背恶寒证,惟口中燥渴为异耳。故必口中和者,乃可用附子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非真少阴也,以其证见但欲寐,故不得不称少阴,亦不得不合辨。言但欲寐证有极寒极热之邪在里为患,倘未形诸外者,当于口中和与燥辨之,尤为易见,此条热邪内炽,津液有立竭之势,下之宜急,与上节针锋相对。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少阴病,咽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误汗条云:亡阳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可知咽痛不独阴虚证方有,而阳虚证更多。盖阳气既虚,则津液凝聚不化,随经壅塞于上,故咽为之痛也。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胸在膈上,乃清阳地面,此处满闷皆属痰饮闭塞清道,亦瓜蒂证之类。清道一闭,必有咽痛心烦等病,其不用瓜蒂吐法,而用猪肤滑润法者,以下焦更有病故耳。肤,注疏作革外,薄皮。但此非滑润之物,细察肤字形,象在皮里肉外,用者审之。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论干呕所因不同,有津液凝聚而成痰者,所谓胸中实,此可吐不可下也。有阳虚不能蒸化水饮,聚于膈上,所谓膈上寒饮者,此可温不可吐也。然胸实之脉弦迟,而寒饮之脉非弦迟也。然则脉象何如,可用急温耶?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此补上寒饮之脉也。两节若分置两处,则上节有缺文,而本条不承干呕来,则脉沉亦未必即是急温证。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详言胸实脉证,出方主治。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满,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数条相似,认证处在便脓血。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数条相似,异处在四肢沉重疼痛。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数条相似,异处在四逆,泄利下重。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数条相似,此惟谵语为异。然厥阴中亦有下利谵语,须认定但欲寐三字,方是此证。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数条相似,此惟口渴为异。是先伤水,暑热后伤饮,故较黄连阿胶汤证多一下利。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此与上猪苓证极相似,一热一寒,反掌生杀,当于小便之白不白上辨。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此即上条之方也。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读此方知饮水自救,是死生参半之证。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藏府不运,故利止。微阳上脱,故头眩。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上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脾主四肢,手足温者,中州之阳有来复之机,所以利自止。然真阳未能遽复,必藉温药以复之,故曰可治。治之之法,不外四逆辈。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燥者,死。

烦,乃心烦。躁,是身躁。烦者阴邪内盛,孤阳有不得自安之意。不烦而躁者,孤阳已拒于外,在内绝无阳气也,即不下利亦死。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冶。

微阳尚存,故可治。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脉即出者愈。

下利完谷不化,则里寒明矣。而外反发热,谓之里寒外热,手足虽冷,身反不恶寒,是阴盛格阳于外也。然阳气虽格于外,尚在躯壳之间,未曾散失,逐退阴邪,阳气立返,脉亦当即出,故曰其脉即出者,愈。至若白通证,身不发热,则阳气内外俱微,服药后,令阴渐退,阳渐复,则脉亦当渐出。若暴出则微阳外散矣。故曰暴出者死,微续者生。两论不同,各有意义。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上条不言汗出,此多一汗出证,大抵见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者,无论有汗无汗,均宜通脉四逆主治。外有甘草泻心一证,亦完谷不化,与此相似,然有心下痞硬,干呕心烦可据。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火性急速,迫水下行,利中之独异者。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论急下证类叙及之。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此阳气下陷证也。温上,灸百会也。扁鹊灸虢太子之五会穴,即此在头顶陷中,取《内经》下者兴之之义。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燥,不得卧寐者,死。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其自愈处未下利时,全在脉紧上看出,既下利后,全在手足反温上看出。其下利之故,与脾家实腐秽当去条同。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两条证同而一死一可治者,全在四逆与手足冷上分出。盖手指至肩,足指至髀枢名四肢。四逆者,四肢尽冷也。手指至腕,足至踝,名手足。手足冷者,冷止在手足也。轻重固自有分,然何至死生各异?不敢强解。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知者,灸少阴七壮。

手足不逆冷,较手足逆冷尤轻。即吐利,脉不至者,亦不须通脉汤,但灸少阴可愈。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上言手足不逆冷者可治,因论及一身手足尽热者。少阴论中无便血方,非缺文也,其曰热在膀胱,已指出病根,不必另议,方治不见。太阳论中云:热结膀胱,血自下,下者愈,早有桃核承气汤主治,不必再说,论中尽有此遥递法。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凡两见,前条有腹满小便不利证,故与腹痛小便不利并录此,不言腹满,止言下利,便脓血,故决于便血后。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伤寒论读》少阴卷终

辨厥阴病脉症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此厥阴病之提纲也。然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之外,更有厥热往来,或呕,或利等证,犹之阳明病胃家实之外,更有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等证。故阳明病必须内外证合见,乃是真阳明。厥阴病亦必内外证合,见乃是真厥阴。其余或厥或利或呕,而内无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等证,皆似厥阴而实非厥阴也。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此正邪分争,一大往来寒热病也。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犹言寒重则发热亦重,寒轻则发热亦轻论,其常理也。其有不然者,可以决病之进退矣。故下文即论厥少热多,厥多热少,不知注伤寒者,皆以热字作伏热解,遂令厥阴病有热无寒矣。不思乌梅丸是厥阴主方,如果有热无寒,何以方中任用姜附桂辛椒大辛热耶?盖厥阴为三阴之尽病及此者,必阴阳错杂,况厥阴肝木于卦为震,一阳居二阴之下,是其本象,病则阳泛于上,阴伏于下,而下寒上热之证作矣。其病藏寒,蛔上入膈,是下寒之证据也。消渴,心中疼热,是上热之证据也。况厥者,逆也,下气逆上,即是孤阳上泛,其病多升少降。凡吐蛔,气上撞心,皆是过升之病,治宜下降,其逆上之阳,取《内经》高者抑之之义,其下之之法,非必硝黄攻克实热,方为下剂,即乌梅丸一方,下法已具,方中毋黄连乌梅黄柏苦酸咸,纯阴为下降,即附子直达命门,亦莫非下降药也,下之而阳伏于下,则阴阳之气顺而厥可愈矣。倘误认厥为外寒所束,而反发其汗,则心中疼热之阳尽升于上而口伤烂赤矣。以表药多升,而厥阴之脉环唇内也。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其后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已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除中者,中气除也。喻嘉言谓之胃阳发露。凡厥利当不能食,忽然能食,暴热一来,其阳即散,立毙之候也。

伤寒脉迟,至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此原除中病因。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此论其常理。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此论其变态阳气过亢上升下降之证。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蛔厥证中下二焦俱寒,膈上独热,治当下其逆上之阳,此厥阴之正病也。节首脉微藏厥,与少阴有阴无阳之死证同。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提纲中不言脉,读此可知厥阴脉本沉也。又读上条脉微为藏厥,可知厥阴不甚微也。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有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此推开说凡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手足逆冷,故手足冷他证尚未必即是厥阴病,以起下诸条。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伤寒六七日,脉微,乎足厥冷,烦躁,灸厥阴不还者,死。

灸厥阴脉起处,足大指丛毛之际。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白虎证兼有消渴却与厥阴病相似,惟脉滑并无气上撞心,心中疼为异耳。此已下数,俱非厥阴正病,因论手足厥冷,故类叙及之,以便同中审异耳。后呕论与下利仿此。阳明沦中非阳明而仍称阳明者,以皆有胃实证也,使人就胃实中分别。厥阴论中非厥阴,即不称厥阴而止称伤寒者,以无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等证故也。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下,攻下也。虚家亦然者,言虚家亦令四逆厥也。起下三节。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论厥而两言不结胸者,以少阴论中有。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一条,少阴论中手足冷者颇多,皆不论独取。未经论者论之,其白虎证虽经论过,但前止云背恶寒而未及手足冷,故复论之。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上方治腹濡脉虚证,下方治冷结在膀胱关元证。叔和释脉云:细极谓之微,则此之脉细欲绝,即与微脉混矣。不知微者,薄也,属阳气虚。细者,小也,属阴血虚。薄者,未必小;小者,未必薄也。盖营行脉中,阴血虚则实,其中者少,脉故小。卫行脉外,阳气虚则约乎外者怯,脉故薄。况前人用微字多取薄字意,试问微云淡河汉薄乎?细乎?故少阴论中脉微欲绝,用通脉四逆主治,回阳之剂也。两脉阴阳各异,岂堪混释!

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便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此即治上热未除之证。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缓弱之脉,多属太阴,非湿即寒。今小便利,非湿也,呕而厥寒也,故用四逆。干呕,吐涎沫,头痛扦,吴茱萸汤主之。

阳明论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亦用吴茱萸汤。今云头痛则呕,与咳在所必有。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咳不止者,死。

二节论下利发热之死证。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此总论下利之脉。喻嘉言执此发热不死句,以为与《内经》下利身热则死相反,因渭此之下利,非《内经》之下利,创制逆流挽舟伪法,天枉后人。不思仲景何尝不言下利发热者死?上文已两言之矣。独是见此微弱数之脉,虽发热不死耳。跟定上文,发热者死来,虽字故有著落。若照喻嘉言讲,虽字全无着落。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指出便脓血之病根,以便施治。其治热利之方,即白头翁汤也。便脓血不同少阴病,便脓血桃花汤主治。此之便脓血,白头翁汤主治。认证处全在欲寐不欲寐上辨。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水,冷水也。欲饮水,较渴更葚。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热利者,或便脓血,或未便脓血而已。见脉数,渴欲饮水等证也。下重,少阴四逆散证,亦泄利下重。然既称阴,必有但欲寐可认。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醉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过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伤寒论读》厥阴卷终

平脉法

脉法一篇,方喻二家以为非,仲景旧制,而程郊倩独尊信不疑,抑何识见之迥异耶?良以是篇原非出自一手故也。尝读仲景原叙,知是论引用有平脉辨证一书,想撰论时所引用者,采布六经,其所不引用者,不忍弃置,附于论末,仍名平脉法。后被俗医附会,所以间杂鄙俚,而叔和校订时,又将太阳中无六经字面及无方治数条并入,所以愈增错乱。今将太阳中所不可缺者补入太阳,其二脉法仍全录不遣,以备查考。至若并入处椭会处,非敢臆断,谨于各条下注明证据,与同志商之。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营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营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是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府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后人。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

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其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按太阳病,发热头痛,脉反沉,此用四逆汤之重证,岂可妄言愈乎?此以下阳节定属粗工附会。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

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太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百处。

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上工望而知之者,望其明堂、关庭、蕃蔽等部位,现何色则知何邪何脏之病,以便施治。如本论之脸内际黄者,知为欲解是也。若第云知病而究不知所以病,将何以施治,岂得谓之上工也哉?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喉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问曰:人病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行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人不饮,其脉何状?师曰:脉自涩,唇干燥也。

人愧者,其脉何类,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问曰:病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问曰:何缘作此吐利?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为灾怪耳。

已上九节俱是江河诀断,非仲景语。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以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壅肿,为难治也。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已上七节,议论虽不出《素》、《难》,但笔气与仲景迥异。

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木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

肝乘脾名曰纵,肝乘肺名曰横,论中所引用。!寸口脉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塞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首四句是要言。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

问曰:何以知乘府?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府,诸阴沉涩为乘脏也。

间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强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两节亦是紧要语。

间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论中脉浮滑用白虎汤主治,是滑为热也。

此云滑者,紧之浮名,且云阴实,又以滑为寒也,殊不可解。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何从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

偏失却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营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杰,营气弱,名曰卑,揲卑相搏,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营气和,名曰迟,迟缓相搏名曰沉。

论中论迟脉不一。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脉浮而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治。脉迟为寒,反与黄芩汤彻其热,则为除中。历观数条,止主虚寒,从未有主营气和者,此条脉名俱已换过,今即其不换过之脉辨之,已如此谬解,则换过名式之脉,不必讲矣。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充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营卫俱行,刚柔相搏,名曰强也。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以上三节出自一手,无容再辨。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抟,必成瘾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疥癞。

此节议论醇正,的是平脉之旧。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营中寒。营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营气不足,营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营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吞酸;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冶。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营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营气不足,面色青。营为根,卫为叶,营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营气伤,其身体酸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则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营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关。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辨脉法

问曰:脉有阴阳,何论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编入太阳)。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此论不大便也。阳结即风热入阳明之证,阴结即寒湿似阳明之证。想是平脉辨证中语,仲景以其语焉不详,故不采入阳明论。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入太阳)。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营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营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烦躁也。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脉累累加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阴气衰也。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宋数,时一止复宋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编入传解)。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编入太阳)。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此是病脉辨证要语。即下文浮而紧,按之反芤之脉也。大抵战汗之里虚,未必不从此数证得来。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编入传解)。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入传解)。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入传解)。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减然汗出;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入传解)。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平,虽剧当愈(入传解)。

师曰: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澈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入传解)。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今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入传解)。

以上七条论欲解之候应在太阳论中,想叔和较订时见此数条既无六经字面,又无方治,所以摘置此处。但摘还未尽,与此相类者尚存数条在太阳。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府,迟为在藏。假令脉迟,此为在藏也(入太阳)。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也,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言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气发其汗也(编入太阳)。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营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藏,攻之,不令发汗;属府者,不令溲数,数溲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而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又烟熏,直视摇头者,此为心先绝也。唇口反青,四肢絷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为此肾绝也。又未知何藏阴阳先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温,心下热也。

身色或青或赤,未死之前,必以渐而来,非死后突见也。医有望色一法,真防微杜渐之不可废也。因思蓝斑一证,即色青之渐,实为阳绝之征,世反谓热极胃烂,重投寒药,是乃速绝其阳,宜乎旦发夕死,百无一生矣。曾见—老医,大用参附、奏效,读此始悟,治法之有本,益深钦服。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食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饲(入误下)。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虚浮相搏,故令气饲,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逼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入太阳)。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入传解)。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蚀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营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咀咽塞。寒厥相逐,为热所壅,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合,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恐湫痛,命将难全。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入传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脸内际黄者,此为欲解也(入传解)。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入太阳)。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不治(入阳明)。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程效倩称二脉法为法祖百干法,皆从此辨定,余独以为不尽然。是论六经篇首,必题辨某经病脉址,是教人病脉参看,方得真据,不然,则一面之词矣。况论中脉同而病异者,不一而足,即如同一阴阳俱紧无汗者,当发汗,汗出者为亡阳。同一脉数能食者实热,吐食者胃冷。夫当汗与亡阳,实热与胃冷,证如冰炭,而脉则毫无异处,是知辨脉而不合参病证,贻害尚可问哉。

《伤寒论读》辨脉法终

桂枝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劈)  生姜(三两,切)

右五味㕮咀,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稀粥一升,助药力。温覆一时许,取微汗,勿令如水流漓。一服差,停后服。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期,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未愈,更作。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加桂汤

即于桂枝汤中加桂二两成五两。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桂枝汤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汤加葛根三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汤倍芍药共六两。

桂枝加大黄汤

于加芍药方中加大黄一两。

小建中汤

加芍药方中加胶饴一升。

桂枝新加汤

桂枝汤加芍药一两人参三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汤加附子三枚。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汤去芍药一味。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去芍药方中加附子一枚。

桂枝附子汤

去芍药方增桂一两加附子三枚炮。

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

前方去桂加术三两。

桂枝去桂加苓术汤

桂枝汤去桂加苓术各三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汤去芍药加牡蛎五两,熬龙骨(四两,蜀漆(三两,洗。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龙骨(二两)  牡蛎(二两,熬)

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

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三两

加桂汤更加牡桂三两。

桂枝人参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四两)  炙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桂枝甘草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水煮一升服。

甘草附子汤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脐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

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麻黄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服八合,覆取微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

葛根汤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汤加半夏半升洗。

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大枣(十二枚,劈)  石膏(如鸡子大,碎,绵裹)

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扑之。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两)  生姜(一两)

甘草(一两,炙)  麻黄(一两,去节)  杏仁(四个,去皮,尖)  大枣(四枚)

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白芍(一两六铢)  生姜(一两六铢)  甘草(炙,二两二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大枣(五个,劈)

煎如前法,分二服。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十八铢,去皮)  芍药(十八铢)  甘草(炙,十八铢)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生姜(一两三钱)  大枣(四枚,劈)

煎如前法,分二服。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炙,二两)  石膏(半斤,碎,绵裹)

煎如前法,分二服。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二两,去节)  连轺(二两)  大枣(十二,劈)  赤小豆(一升)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甘草(炙,一两)  生梓白皮(一升)  生姜(一两,切)

水一斗,先煎麻黄,再沸,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半日服尽。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二两,去节)  附子(一枚,炮)  细辛(二两)

水一斗,先煎麻黄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二两,去节)  附子(一枚,炮)  甘草(二两,炙)

煎如前法,分三服。

麻黄升麻汤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甘草(六铢,炙)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萎蕤(十八铢)  石膏(六铢,碎,绵裹)  白术(六铢)  天门冬(六铢)  干姜(六铢)  白芍(六铢)  桂枝(六铢)  茯苓(六铢)

右十四味,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小青龙汤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二两)  甘草(三两,炙)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洗)  细辛(三两)

右八味,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四两。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二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水一斗二升,煎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括蒌实一枚。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腹痛,去黄芩加白芍三两。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四两。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取微似汗愈。咳,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四逆散

柴胡  白芍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各十分,等分)

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加茯苓五分。腹中痛,加附子一枚,炮令折。泄利下重,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大柴胡汤

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洗)  芍药(三两)  枳实(四枚)  黄芩(三两)  大黄(二两)  生姜(五两)  大枣(十二枚,劈)

右八味,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至三升分三服。

柴胡加芒硝汤

小柴胡汤中加芒硝六两。

柴胡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四两)  半夏二合,洗)  人参(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劈)  茯苓(一两半)  桂枝(一两半)  龙骨(一两半)  牡蛎(一两半,煅)  大黄(一两)  铅丹(一两半)

右十一味,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渣,服一升。

柴胡加桂枝汤

柴胡(四两)  半夏(二合半,洗)  黄芩(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人参(一两半)  桂枝(一两半)  白芍(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劈)

右九味,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三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三两,熬)  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服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茯苓甘草汤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  生姜(三两)  甘草(一两,炙)

水四升,煮取二升,取滓,分三服。

苓桂甘枣汤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  大枣(十五个)  甘草(二两,炙)

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三升,去滓,日三服。作甘澜水法,以水置盆扬之数百遍,水上有珠子数千颗即成。

苓桂术甘汤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二两)  甘草(二两,炙)

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五苓散

泽泻(一两六铢)  猪苓(十八铢,去皮)  茯苓(十八铢)  白术(十八铢)  桂(半两,去皮)

为散,白饮和服,初方寸匕,日三多服暖水,汗出愈。

猪苓汤

猪苓(一两)  茯苓(一两)  滑石(一两,碎)  泽泻(一两)  阿胶(—两)

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分三服。

栀子柏皮汤

栀子(十五枚,劈)  甘草(一两,炙)  黄柏(一两)

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

栀子豉汤

栀子(十四枚,劈)  香豉(四合,绵裹)

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得吐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

栀豉汤内加炙甘草二两。

栀子生姜豉汤

栀豉汤内加生姜五两。

栀子干姜汤

栀子(十四枚,劈)  干姜(二两)

右二味,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得吐止后服。

栀子厚朴汤

栀子(十四枚,劈)  厚朴(四两,姜炙)  枳实(四两,汤浸去穗,炒)

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得吐止后服。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附子泻心汤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

别煮汁,麻沸二升,渍三味,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两服。

甘草泻心汤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劈)

右六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劈)  人参(三两)

右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煎煮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生姜泻心汤

生姜(四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干姜(一两)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劈)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右八味,水一斗,煮法同前。

旋覆代赭石汤

旋复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切)  代赭石(一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朴姜甘半参汤

厚朴(半斤,去皮,炙)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炙)

右五味,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瓜蒂散

瓜蒂(一分,熬)  赤小豆(一分)

各别捣筛,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服。不吐少加,得快吐乃。止亡血虚家禁用。

十枣汤

芫花(熬)  甘遂  大戟等分

别捣为散,水一升半,大枣肥者十枚,煮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钱匕,羸人半钱。平旦温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利后,糜粥自养。

白散

桔梗(三分)  贝母(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黑,研如泥)

二味先为末,内巴豆,更杵之,白饮和服,强人一钱,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若不利,进热粥一杯,倘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小陷胸汤

黄连(一两)  半夏(半斤,洗)  栝蒌实(大者一枚)

水六升,先煮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再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大陷胸汤

大黄(六两,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零研)

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大陷胸丸

大黄(半斤)  葶苈(半升,熬)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先捣筛)

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一宿乃下。不下,更服。

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去皮炙)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一二沸。分二服,得下,止后服。

小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炙)  枳实(大者三枚,炙)

右三味,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二服。

调胃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浸)  芒硝(半斤)  甘草(二两,炙)

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令沸,少少温服。

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四两,酒洗)  芒硝(二两)  甘草(二两,炙)

右五味,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上火微沸,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抵当汤

水蛭(三十个,熬)  虻虫(三十个,熬,去翅,足)  大黄(三两,酒洗)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右四味,为散,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再服。

抵当丸

水蛭(二十个,熬)  虻虫(二十五个,熬,去翅,足)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酒洗)

右四味,杵,分为四丸。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时当下,血不下更服。

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劈)  大黄(二两)

右三味,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麻仁丸

麻子(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  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斤,炙,去皮)  杏仁(一斤,去皮,尖,研如脂)

右六味,为末,炼蜜丸,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和为度。

蜜煎导方

蜜七合,微火煎之,稍凝似饴,俟可丸,冷水润手稔作梃子,令头锐。

大如脂,长二寸许,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任去之。

土瓜根导方

生土瓜根,削如梃,内谷道中,如蜜煎法。

猪胆汁方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

干姜附子汤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去皮,生用,破八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三服。

白通汤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

右三味,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三服。

白通加猪胆汁汤

葱白(四茎)  干姜(二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水三升,先煮三味,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匀,温分二服。无胆汁亦可。

四逆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炮)

右三味,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分二服。

通脉四逆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二服。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茯苓四逆汤

茯苓(六两)  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脐,切八片)

右五味,水五升,煮去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真武汤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

右五味,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

咳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小便利,去茯苓。下利,去芍药加干姜三两。呕,去附子加生姜足成半斤。

附子汤

附子(二枚,去皮,破)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右五味,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

右三味,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二服。

芍药甘草汤

芍药(四两)  甘草(四两,炙)

右二味,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二服。

甘草干姜汤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右二味,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

甘草汤

甘草(二两)

一味,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

桔梗汤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二味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

半夏散及汤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三味等分,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不能服散者,煮水一升,内散两方匕,更煎三沸,少少咽之。

苦酒汤

半夏如枣核大十四枚,洗,破,鸡子一枚,去黄,内苦酒,著鸡子壳中,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咽下。不差,更作三剂服之。

猪肤汤

猪肤一斤,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相得温,分六服。

黄芩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劈)

上四味,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上方加半夏半升,洗,生姜三两,切。

白头翁汤

白头翁(三两)  黄连(三两,去须)  黄柏(三两,去皮)  秦皮(三两)

右四味,水七升,煮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未愈更服。

桃花汤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水七升,米熟去滓,温服七合,内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止,余勿服。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一斤,碎)  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葛根黄连黄芩汤

葛根(半斤)  黄连(三两)  黄芩(二两)  甘草(二两,炙)

右四味,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两服。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干姜(三两)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四味,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二服。

黄连汤

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人参(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个,劈)

右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夜一。

黄连阿胶汤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

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渣,内胶,烊尽。少冷,内鸡子黄,揽匀。温服七合,日三服。

乌梅丸

乌梅(三百个)  黄连(一斤)  干姜(十两)  桂枝(六两,去木)  细辛(六两)  附子(六两,炮)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蜀椒(四两,出汗)  当归(四两)

右十味,异捣筛研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蒸,捣成泥,入药,拌匀。加蜜杵二千下,圆如桐子。先食下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食物。

当归四逆汤

当归(三两)  白芍(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二两)  通草(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二十五枚,劈)

共七味,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前方加吴萸半升生姜三两。

吴茱萸汤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劈)

共四味,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分三服。

炙甘草汤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桂枝(三两,去皮)  麦门冬(半升)  麻子仁(半升)  大枣(十二枚,劈)  人参(二两)  地黄(一斤)  阿胶(二两)

共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内胶烊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汤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共四味,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加人参汤

前方加人参三两。

文蛤散

文蛤(五两)

为散,沸汤五合,和散一钱匕。

搐鼻散

瓜蒂一味,为散,令病人口先含水,用散一字吹入鼻中,须臾鼻中流出黄水愈。

理中汤

人参  甘草(炙)  白术  干姜(各三两)

共四味,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本论中虽未曾用,然于心下痞条论过,故录之。

《伤寒论读》方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