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景賦

嘗計夫人生根本兮,由乎元氣。表裡陰陽兮,升降沉浮。出入運行兮,周而復始。神機氣立兮,生化無休。經絡兮,行乎肌表;臟腑兮,通乎咽喉。喉在前,其形堅健;咽在後,其質和柔。喉通呼吸之氣,氣行五臟;咽為飲食之道,六腑源頭。氣食兮何能不亂,主宰者會厭分流。從此兮下咽入膈,臟腑兮陰陽不侔。五臟者,肺為華蓋而上連喉管;肺之下,心包所護而君主可求。此即膻中,宗氣所從,膈膜周蔽,清虛上宮。脾居膈下,中州胃同,膜連胃左,運化乃功。肝葉障於脾後,膽腑附於葉東。兩腎又居脊下,腰間有脈相通,主閉蟄封藏之本,為二陰天一之宗。此屬喉之前竅,精神須賴氣充。又如六腑,陽明胃先。熟腐水穀,胃脘通咽。上口稱為賁門,穀氣從而散宣。輸脾經而達肺,誠臟腑之大源。歷幽門之下口,聯小腸而盤旋。再小腸之下際,有闌門者在焉。此泌別之關隘,分清濁於後前。大腸接其右,導渣穢於大便;膀胱無上竅,由滲泄而通泉。羨二陰之和暢,皆氣化之自然。再詳夫臟腑略備,三焦未宣。號孤獨之腑,擅總司之權。體三才而定位,法六合而象天。上焦如霧兮,靄氤氳之天氣。中焦如漚兮,化營血之新鮮。下焦如瀆兮,主宣通乎壅滯。此所以上焦主內而不出,下焦主出而如川。又總諸臟之所居,隔高低之非類,求脈氣之往來,果何如而相濟,以心主之為君,朝諸經之維繫。是故怒動於心,肝從而熾,欲念方萌,腎經精沸。構難釋之苦思,枯脾中之生意,肺脈澀而氣沉,為悲憂於心內。惟脈絡有以相通,故氣得從心而至。雖諸臟之歸心,實上系之聯肺。肺氣何生,根從脾胃。賴水穀於敖倉,化精微而為氣,氣旺則精盈,精盈則氣盛。此是化源根,坎里藏真命。雖內景之緣由,尚根苗之當究。既云兩腎之前,又曰膀胱之後,出大腸之上左,居小腸之下右,其中果何所藏,蓄坎離之交姤。為生氣之海,為元陽之竇,闢精血於子宮,司人生之夭壽,稱命門者是也,號天根者非謬。使能知地下有雷聲,方悟得春光彌宇宙。

內景圖

(心系七節。七節之傍,中有小心,以腎系十四椎下,由下而上,亦七節也。

舊圖有精道循脊背、過肛門者,甚屬非理,而且無子宮命門之象,皆大失也,今改正之。)

唇口喉舌腸胃尺寸數

唇至齒長九分。齒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難經》曰:重十二兩。)喉嚨,《難經》曰: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計九節。腸胃,自胃至腸總長五丈八尺四寸,受水穀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自唇所入至肛門所出,共長六丈四寸四分,小大回腸共三十二曲。(上義俱出《腸胃篇》)

考正內景圖說(壽田)

內景圖

張介賓先生改正精道由命門而出於莖端,其理甚屬明顯,有補大造。但於喉咽二門分為二歧,不相依副,未免有失。夫唇口到喉咽處,通為一道,至呼氣吸食所始,分二門,喉門有會厭為之主宰,故氣食不亂。今改一大圈象,通口一道又分二小門,前為會厭門,後為吸食門,合於喉在前,咽在後之旨,豈不喉咽相為附著。再胃之下口名幽門,即小腸上口。《經》云:小腸後附於脊,前附於臍上。又云:小腸上口,在臍上二寸近脊。既云近脊,則幽門當在近脊之處。小腸下際,號曰闌門,即大腸上口。《經》云:迴腸當臍,廣腸附脊。由此而觀,則闌門必定近臍,附於膀胱之上,始與秘別清濁之意相合。而舊圖幽門近臍,闌門附脊,位置有乖,經旨不合。茲遵經旨改正,幽門附脊,闌門近臍,不知有當醫門之考覈否也。

仰人骨度部位圖

仰人骨度部位圖

伏人骨度部位圖

伏人骨度部位圖

周身骨部名目

巔:頂巔也。腦:頭中髓也。囟:音信,腦蓋骨也。嬰兒骨未合,軟而跳動之處,謂之囟門是也。額顱:顱前為髮際,髮際前為額顱。顏:額上曰顏。《說文》曰:眉目之間也。頞:音遏,鼻梁,亦名下極,即山根也。䪼:音拙,目下為䪼。顳顬:顳,柔涉切。顬,音儒。耳前動處,蓋即俗所云兩太陽也。一曰鬢骨。顑:音坎,又海敢切。《釋義》曰:飢而面黃。與經義未合。詳見《經絡類》部分。頄:音求,顴頰間骨。頰:耳下曲處為頰。頤:音移,頷中為頤。頷:何敢切。腮下也。虎頭燕頷義即此。目系:目內深處脈也。目內眥:目內角也。目銳眥:目外角也。人中:唇之上、鼻之下也。齒牙:前小者曰齒,後大者曰牙。舌本:舌根也。咽:所以通飲食,居喉之後。喉:所以通呼吸,居咽之前。嗌:音益,喉也。會厭:在喉間,為音聲啟閉之戶。肺系:喉嚨也。頏顙:頏音杭,又上去二聲。顙,思嘗切。咽顙也。頸項:頭莖之側曰頸,頭莖之後為項。又腦後曰項。天柱骨:肩骨上際,頸骨之根也。肩解:膂上兩角為肩解。肩胛:胛,音甲,肩解下成片骨也。亦名肩膊。巨骨:膺上橫骨。膺:音英,胸前為膺。一曰胸兩旁高處為膺。胸中:兩乳之間也,膈:膈膜也。膈上為宗氣之所聚,是為膻中。腋:脅之上際。腹:臍之上下皆曰腹,臍下為少腹。季脅:脅下小肋。胠:區去二音,腋之下、脅之上也。鳩尾:蔽心骨也。𩩲骬:音結於,即鳩尾別名。眇中:眇,音秒,季脅下兩旁空軟處也。脊骨:脊,音即,椎骨也。胂:音申,膂內曰胂,夾脊肉也。膂:同呂,脊骨曰呂,象形也。又曰:夾脊兩旁肉也。髃骨:髃,音魚,端也。肩端之骨。腰骨:尻上橫骨也。腰髁:髁,苦瓦切,中原雅音作去聲,即腰髃骨,自十六椎而下,俠脊附著之處也。毛際:曲骨兩旁為毛際,其動脈即足陽明之氣衝也。睪:音高,陰丸也。篡:初貫切,屏翳兩筋間為篡,篡內深處為下極。下極:兩陰之間,屏翳處也。即會陰穴。臀:音屯,機後為臀,尻旁大肉也。機:挾腰髓骨兩旁為機。髖:音寬,尻臀也,一曰兩股間也。尻:開高切,尾骶骨也,亦名窮骨。肛:音工,又好綱切,俗作綱大腸門也。臑:儒、軟二音,又奴刀切,肩膊下內側對腋處,高起白肉也。肘:手臂中節也。一曰自曲池以上為肘。臂:肘之上下皆名為臂,一曰自曲池以下為臂。腕:臂掌之交也。兌骨:手外踝也。寸口:關前後兩手動脈處皆曰寸口。關:手掌後動脈高骨處曰關。魚際:在手腕之前,其肥肉隆起處,形如魚者,統謂之魚。寸之前,魚之後曰魚際穴。大指次指:謂大指之次指,即食指也,足亦同。小指次指:小指之次指,即無名指也。足同。髀:比、婢二音,股也。一曰股骨。髀關:伏兔上交絞處曰髀關。髀厭:捷骨之下為髀厭,即髀樞中也。髀樞:捷骨之下,髀之上曰髀樞。當環跳穴。股:大腿也。伏兔:骸前膝上起肉處曰伏兔。臏:頻、牝二音,膝蓋骨也。膕:音國,膝後曲處曰膕。輔骨:膝下內外側大骨也。成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腨:音篆,一名腓腸,下腿肚也。腓腸:腓,音肥,足肚也。胻骨:胻,音杭,又形敬切,足脛骨也。骭:音干,足脛骨也。脛:形景、形敬二切,足莖骨也。絕骨:外踝上尖骨曰絕骨。䐃:劬允切,筋肉結聚之處也,直音云腸中脂。王氏曰:肘膝後肉如塊者。踝骨:踝,胡寡切,足跗後兩旁圓骨。內曰內踝,外曰外踝。俗名孤拐骨。手腕兩旁圓骨,亦名踝骨。跗:附、敷二音,足面也。內筋:內踝上大筋、在太陰後,上踝二寸所。足岐骨:大指本節後曰岐骨。跟音根骨:足根也。覈骨:覈,亥陌切,又胡骨、亥不二切,一作核骨,足大指本節後內側圓骨也。踵:足跟也。踹:音煅,足跟也,本經與通用。臚:閭、盧二音,皮也。一曰腹前曰臚。三毛:足大指爪甲後為三毛,毛後橫紋為聚毛。

骨度

(下文皆《骨度篇》古數,然骨之大者則太過,小者則不及,此亦言其則耳)

頭部

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

發所覆者,顱至項一尺二寸。(顱,額顱。覆者,言前髮際至後項髮際也。)

發以下至頤長一尺。(頷中為頤。頷,腮也。)

兩顴相去七寸,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耳上側旁曰角,肩胛上際頸根曰柱骨。)

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三寸。

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完骨,耳後髮際高骨也。)

項發以下至背骨長三寸半。(自後髮際以至大椎項骨三節處也。)

頭部折法:以前髮際折後髮際為一尺二寸。如髮際不明,則取眉心直上,後至大杼骨,折作一尺八寸,此為直寸。橫寸法:以眼內角至外角,比為一寸,頭部橫直寸法並依此。

督脈神庭至太陽曲差,曲差至少陽本神,本神至陽明頭維,各開一寸半,自神庭至頭維共開四寸半。

胸腹部

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此以巨骨上陷中而言,即天突穴處。)

缺盆以下至𩩲骬之中長九寸。

𩩲骬中至天樞長八寸。(天樞,足陽明穴名,在臍旁,此指平臍而言。)

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橫骨橫長六寸半。(毛際下骨曰橫骨。按:此古數以今用,上下穴參,較多有未合,宜從後胸腹折法為當。)

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兩乳之間廣九寸半(當折八寸為當)。兩髀之間廣六寸半。(此當兩股之中,橫骨兩頭之處,俗名髀縫。)

胸腹折法:直寸以中行為三,自缺盆中天突穴起,至歧骨際上中庭穴止,折作八寸四分。自𩩲骬上歧骨際下,至臍心,折作八寸。臍心下至毛際曲骨穴,折作五寸。橫寸以兩乳相去,折作八寸。胸腹橫直寸法並依此。

背部

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節,長三尺。(膂骨,脊骨也。脊骨外小而內巨,人之所能負任者,以是骨之巨也。脊骨二十四節,今云二十一節者,除項骨三節不在內。尾骶骨,男子者尖,女人者平。)

背部折法:自大椎至尾骶,通折三尺。上七節各長一寸四分一釐,共九寸八分七釐。中七節各一寸六分一釐,共一尺一寸二分七釐。第十四節與臍平。下七節各一寸二分六釐,共八寸八分二釐。總共二尺九寸九分六釐。不足四釐者,有零未盡也。直寸依此。橫寸用中指同身寸法。

脊骨內闊一寸,凡云第二行夾脊一寸半,三行夾脊三寸者,皆除脊一寸外,淨以寸半、三寸論。故在二行當為二寸,在三行當為三寸半。

側部

自柱骨下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柱骨,頸項根骨也。)

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小肋也。)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大腿曰股,股上曰髀。捷骨之下、大股之上,兩骨合縫之所曰髀樞。當足少陽環跳穴處也。)髀樞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

四肢部

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臂之中節曰肘。)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臂掌之交曰腕。)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指之後節曰本節。)

橫骨上廉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骨際曰廉。膝旁之骨突出者曰輔骨。內曰內輔,外曰外輔。)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上廉、下廉,可摸而得。)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六寸。(踝骨義見前。)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膝膕以下至跗屬,長一尺二寸。(膕,腿彎也。跗,足面也。膝在前,膕在後。跗屬者,凡兩踝前後脛掌所交之處,皆為跗之屬也。)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

手足折量:並用後中指同身寸法。

同身寸法說

同身寸者,謂同於人身之尺寸也。人之長短肥瘦,各自不同,而穴之橫直尺寸,亦不能一。如今以中指同身寸法一概混用,則人瘦而指長,人肥而指短,豈不謬誤。故必因其形而取之,方得其當。如《標本賦》曰: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經用一經而可正。蓋謂並鄰經而正一經,聯鄰穴而正一穴。譬之切字之法,上用一音,下用一韻,而夾其聲於中,則其經穴之情,自無所遁矣。故頭必因於頭,腹必因於腹,背必因於背,手足必因於手足,總其長短大小而折中之,庶得謂之同身寸法。法附前各條之下,而後之所謂中指同身寸法者,雖不可混用,而亦有當用之處,並列於後。

中指同身寸法

以男左女右手大指、中指圓曲交接如環,取中指中節橫紋兩頭盡處,比為一寸。凡手足尺寸及背部橫寸,無折法之處,乃用此法,其他不必混用。

古今尺寸不同說

《骨度篇》曰: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各幾何?伯高曰: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蓋古之尺小,大約古之一尺,得今之八寸,其言七尺五寸者,得今之六尺;其言二尺六寸者,得今之二尺零八分也。其餘仿此。然骨大者,必有太過,骨小者,必有不及。凡用折法者,但隨人之大小而為盈縮,庶盡其善。

骨數

王金壇曰:人之周身,總有三百六十五骨節,以一百六十五字都關次之。

首自鈴骨之上為頭,左右前後至轅骨,以四十九字共關七十二骨。巔中為都顱骨者一。(有勢,微有髓及有液。)次顱為數髏骨者一。(有勢,微有液。)髏前為頂威骨者一。(微有髓,女人無此骨。)髏後為腦骨者一。(有勢,微有髓。)腦後為枕骨者一。(有勢,無液。)枕就之中附下為天蓋骨者一。(下為肺系之本。)蓋骨之後為天柱骨者一。(下屬脊窳,有髓。)蓋前為言骨者一。(言上覆合於髏骨,有勢,無髓。)言下為舌本骨者,左右共二。(有勢,無髓。)髏前為囟骨者一。(無勢,無液。)囟下為伏委骨者一。(俚人訛為伏犀骨是也,無勢髓。)伏委之下為俊骨者一。(附下即眉宇之分也,無勢髓。)眉上左為天賢骨者一,右為天貴骨者一。(眉上直目睛也。俱無勢髓。)左睛之上為智宮骨者一。(無勢髓。)右睛之上為命門骨者一。(兩睛之下,中央屬鼻。)鼻之前為梁骨者一。(無勢髓。)梁之左為顴骨者一。(有勢無髓,下同。)梁之右為糾骨者一。(顴糾之後,即耳之分。)梁之端為嵩柱骨者一。(無勢髓。)左耳為司正骨者一。(無勢髓。)右耳為司邪骨者一。(同上)正邪之後為完骨者,左右共二。(無勢髓。)完骨之上附內為嚏骨者一。(無勢,少液。)嚏後之上為通骨者左右前後共四。(有勢少液。)嚏上為齶骨者一。(無勢,多液。)其齶後連屬為頷也,左頷為乘骨者一。(有勢,多液。)右頷為車骨者一。(同上。)乘車之後為轅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液。)乘車上下出齒牙三十六事。(無勢髓,庸下就一,則不滿其數。)

復次鈴骨之下為膻中,左右前後至蓧,以四十字關九十七骨。轅骨之下,左右為鈴骨者二。(多液。)鈴中為會厭骨者一。(無勢髓。)鈴中之下為咽骨者,右中及左共三。(無髓。)嚥下為喉骨者,左中及右共三。(同上。)喉下為嚨骨者,環次共十事。(同上。)嚨下之骨為肺系骨者,累累然共十二。(無勢髓。)肺系之後為谷骨者一。(無髓。)谷下為㿠道骨者,左右共二。(同上。)嚨外次下為順骨者共八。(少液。)順骨之端為順隱骨者共八。(同上。順之下左為洞骨者一。(女人無此。)順之下右為掤骨者一。(女人無此。)洞掤之下中央為𩩲骬骨者一。(無髓,俚人呼為鳩尾。)𩩲骬直下為天樞骨者一。(無髓。)鈴下之左右為缺盆骨者二。(有勢,多液。)左缺盆前之下為下魘骨者一。(無髓。)右缺盆前之下為分饍骨者一。(同上。)魘饍之後,附下為倉骨者一。(同上。)倉之下,左右為髎骨者共八。(有勢,無液。)髎下之左為胸骨者一。(男子此骨大者好勇。)髎下之右為蕩骨者一。(女子此骨大則大夫。)胸之下為烏骨者一。(男子此骨滿者發早白。)蕩之下為臆骨者一。(此骨高多訛妄。)鈴中之後為脊窳骨者共二十二。(上接天柱有髓。)脊窳次下為大動骨者一。(上通天柱,共成二十四椎。)大動之端為歸下骨者一。(道家謂之尾閭。)歸下之後為篡骨者一。(此骨能限精液。)歸下之前為蓧骨者一。(此骨薄者,多處貧下。)

復次缺盆之上,左右至襯,以二十五字關六十骨。(此下止,分兩手臂至十指之端眾骨。)支其缺盆之後為傴甲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多液。)傴甲之端為甲隱骨者,左右共二。(此骨長則至腎。)前支缺盆為飛動骨者,左右共二。(此骨病,痱緩。)次飛動之左為龍臑骨者一。(有勢,並無髓液。)次飛動之右為虎沖骨者一。(同上。)龍臑之下為龍本骨者一,虎沖之下為虎端骨者一。(俱有勢,有髓。)本端之下為腕也,龍本上內為進賢骨者一。(男子此骨隆,為名臣。)虎端上內為及爵骨者一。(女人此骨高,為命婦。)腕前左右為上力骨者共八。(有勢,多液。)次上力為駐骨者,左右共十。(同上。)次駐骨為搦骨者左右共十。(同上。)次搦為助勢骨者,左右共十。(左助外為爪,右助外為甲。)爪甲之下,各有襯骨,左右共十。(無勢,無液。)

復次𩩲骬之下,左右前後至初步,以五十一字關一百三十六骨。此下至兩乳下,分左右自兩足心眾骨所會處也。𩩲骬之下為心蔽骨者一。(無髓。)𩩲骬之左為脅骨者,上下共十二。(居小腸之分也。)左脅之端,各有脅隱骨者,分次亦十二。(無髓。)脅骨之下為季脅骨者共二。(多液。)季脅之端為季隱骨者共二。(無髓。)𩩲之右為肋骨者共十二。(處大腸之也分也。)右肋之端為肋隱者共十二。(無髓。)肋骨之下為眇肋骨者共二。(名無隱骨,唯獸有之。)蓧骨之前為大橫骨者一。(有勢,少髓。)橫骨之前為白環骨者共二。(有勢,有液。)白環之前為內輔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液。)內輔之後為骸關骨者,左右共二。(同上。)骸關之下為揵骨者,左右共二。(同上。)揵骨之下為髀樞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多髓。)髀樞下端為膝蓋骨者,左右共二。(無勢,多液。)膝蓋左右各有俠升骨者共二。(有勢,多液。)髀樞之下為䯒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多髓。)䯒骨之外為外輔骨者,左右共二。(有勢有髓。)䯒骨之下為立骨者,左右共二。(同上。)立骨左右各有內外踝骨者共四。(有勢,少液。)踝骨之前各有下力骨者,左右共十。(有勢,多液。)踝骨之後各有京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少液。)下力之前各有釋欹骨者,左右共十。釋欹之前各有起僕骨者共十。(有勢。)起僕之前各有平助骨者,左右共十。(有勢。)平助之前各有襯甲骨者,左右共十。(無勢,少液。)釋欹兩旁各有核骨者,左右共二。(有勢,多液。)起僕之下各有初步骨者,左右共二。(有勢,無髓,有液,女人則無此骨。)

凡此三百六十五骨也。天地相乘,惟人至靈。其女人則無頂威、左洞、右,及初步等五骨,只有三百六十骨。又:男子女人一百九十骨,或隱、或襯、或無勢髓。餘二百五十六骨,並有髓液,以藏諸筋,以會諸脈溪谷,相需而成身形,謂之四大。此骨度之常也。

稽檢骨不合金壇骨數說(壽田)

人身三百六十五骨節,合周天之三百六十五度。王金壇先生總以一百六十五字都關次之矣。而《經筋》、《骨空》、《骨度》、《氣府》、《氣穴》、《說文》、《師傳》、《甲乙經》、《通天論》諸篇之名目與金壇相懸,三百六十五之數亦不合。不知金壇之考覈,諱而不呈。又不知臆度其詞,吻合天數。假若臆度,何其有無勢髓、有液、無液之鑿鑿也。總之,人身合天,《內經》悉載,非自金壇始也。又考《金鑑》正骨科骨度,部分清晰,名目差同。《洗冤錄》論沿身骨脈,自手及頭至足。其中肉骨關節交會,紊而不明,細閱檢骨數、檢骨格,想是骨無所遁,數無所朦。且男婦骨之多寡、有無,逐件拈出,必可闢而可闔之。骨數也,其與周天之數不合者,有無勢髓之骨,脆嫩之骨,檢尋不得,故不合也。今遵驗骨、檢骨之條目錄出,及《內經》正骨科之部分名目,一一附註,補入醫林之考覈,豈不詳而且備哉。

驗骨數(出《洗冤錄》)

男子骨白,女子骨黑。(《明冤錄》云:婦人生前出血如河水,故骨黑。又云:婦人按月行經,血系流散,故骨黑。若天癸未至者,其骨仍白也。)

髑髏骨:(《說文》:頂也。)男子自頂及耳並腦後共八片,(蔡州人有九片。)腦後橫一縫,當正直下至髮際別有一直縫。婦人只六片,腦後橫一縫,當正直下無縫。《金鑑》云:巔頂骨男子三叉,女人十字縫。一名天靈蓋,位居至高,內函腦髓,以統全體,是天靈蓋即頂心骨也。又:以囟門骨為天靈蓋者非。

牙齒:(上下)有二十四,或二十八,或三十二,或三十六。

胸前骨:即龜子骨,在胸乳間左右排連。

心坎骨:一片狀如錢大。(胸膛內有一護心軟骨即鳩尾也。)

肩井臆骨及飯匙骨:左右各一片。(肩井臆骨下為血盆骨,其下外連橫髃者為飯匙骨,又其下即左右排連之龜子骨也。)

項與脊骨各十二節:(自項至腰共二十四椎骨,上有一大椎骨,人身項骨五節,背骨十九節,合之得二十有四,是項之大椎,即在二十四骨之內。此與《內經)所載之數未合,□集說恐訛。肩井、飯匙在內□庸齋附說屢詢檢官,皆云連項大椎骨實得二十四骨,今骨圖注項骨五節,背骨十九節,內方骨一節,在尾蛆骨之上,是連項大椎尾蛆骨共二十五節矣,須知尾蛆骨不入脊骨行下。壽田按:項與脊骨各十二節,當云共二十四節,用各十二節字末妥。)

左右肋骨:男子各十二條,八條長、四條短。婦人各十四條。(此統據前後肋言之,非前肋有此骨數也。)

男女腰間各有一骨,大如掌,有八孔,作兩行樣。(即方骨也;其骨孔即四髎穴所,《金鑑》名尾骶骨,即尻骨也;其形上寬下窄,上承腰背諸骨,兩旁各有四孔,名曰八髎。其末節名曰尾閭,一名骶端,一名橛骨,一名窮骨,俗名尾椿。)

手、足骨二段。男子左、右手腕及左,右臁肕(字典音刃,音尹,堅肉也;人能正靜筋肕而骨強)骨邊皆有裨骨。(婦人無。壽田按:原用髀字。考臂字注,自肘至腕曰臂。《釋名》:臂,裨也,在旁曰裨。《韻會》曰:附也;又,輔也。髀,《說文》:股也,在下稱也,此則肘之旁骨,當曰裨骨明矣。今改正之。)足之兩脛骨旁小骨曰䯒骨。

兩足膝頭各有靨骨,隱在其間,如大指大。(此骨隱在膝蓋中間,圖格內不載。)手掌、腳板各五縫。手、腳大拇指並腳第五趾各二節;餘十四指並三節。

尾脊骨,若豬腰子,仰在脊骨節下。男子者,其綴脊處凹,兩邊皆有尖瓣如稜角,周布九竅;婦人者,其綴脊處平直,周布六竅。大小便處各一竅。

檢骨格(出《洗冤錄》)

仰面

頂心骨 囟門骨 兩額角 額顱骨:《金鑑》名山角骨,左右共二。兩太陽穴:《金鑑》有扶桑骨,近兩額骨旁太陽肉內凹處也。兩眉稜骨:《金鑑》有凌雲骨,在前髮際下,即正中額骨。其兩眉上之骨,即俗名左天賢骨,右天貴骨,兩額角也。兩眼眶骨:《金鑑》名睛明骨,即目窠四圍目眶骨也。其上曰眉稜骨,其下曰䪼骨;䪼骨下接上牙床也。鼻梁骨:《金鑑》又有中血堂,即鼻內頞下脆骨空虛處也。兩顴骨 兩腮頰骨 頷頦骨:《金鑑》名地閣骨,即兩牙車相交之骨,又名頦,俗名下巴骨,上載牙齒。頰車骨:《金鑑》言:即下牙床。承載諸齒,能咀食物,有運動之象,故名頰車。其骨尾形如勾,上控於面頰之環。又有兩鉤骨,名曲頰,即上頰之合鉗,曲如環形,以納下牙車骨尾之鉤者也。兩耳竅兩耳根骨:《金鑑》名玉梁骨,即耳門骨。其處上即曲頰,下即頰車,兩骨之合鉗也。耳門內上通腦髓,亦關靈明,耳內又有禁骨。口骨:上、下。《金鑑》又有玉堂在口內上齶,一名上含,其竅即頏顙齒:上下有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二、三十六不等。《金鑑》言口齦所生之骨,俗名曰牙有門牙、虎牙,槽牙、上下盡根牙之別也。嗓喉結喉骨:共四層,系脆骨,日久易腐。龜子骨:即胸前三骨。心坎骨:《金鑑》名蔽心骨,即鳩尾骨也。其質系脆骨,在胸下岐骨之間。又有岐骨,即兩鳧骨端相接之處,其下即鳩尾骨也。兩肩井臆骨:《金鑑》名胸骨,即𩩲骬骨,乃胸脅眾骨之統名也。一名膺骨,一名臆骨,俗名胸堂。其兩側自腋而下至肋骨之盡處,統名曰脅也。兩血盆骨:即飲盆骨。兩橫髃骨: 髃骨者,肩端之骨,即肩胛骨臼端之上稜骨也;其臼含臑上端。兩飯匙骨:《金鑑》名鎖子骨,《經》名柱骨,橫臥於兩肩前缺盆之外,其兩端外接於肩解。兩胎膊骨:《金鑑》言名肩解,即肩䯋與臑骨合縫處也。俗名吞口,一名肩頭。其下附於脊背,成片如翅者名肩胛,亦名肩膊,俗名倪板子骨。又有臑骨,即肩下肘上之骨也。自肩下至手腕名肱,俗名胳膊。兩肘骨:胳膊中節上下支骨交接處也,俗名鵝鼻骨。兩臂骨:《金鑑》言自肘至腕有正輔二根,其在下而形體長大連肘尖者為臂骨,其在上而形體短細者為輔骨,俗名纏骨,疊並相倚,俱下掌後,接於腕焉。按:臂輔骨近於腕者曰關穴,有名內外關。兩裨骨:即輔骨,婦人無。兩手內外踝兩腕骨:《金鑑》言即掌骨,乃五指之本即也。一名壅骨,俗名虎骨。其骨大小六枚,湊以成掌,非塊然一骨也。其上並接臂輔內骨之端,其外側之骨名高骨,一名銳骨,亦名踝骨,俗名龍骨。以其能宛屈上下,故名腕。兩手掌骨十塊 兩手指骨二十八節:《金鑑》名錘骨,又名竹節骨。胯骨前:左、右。《金鑑》言即髖骨也,又名髁骨。髖骨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納髀骨之上端如杵者也,名曰機,又名髀樞,即環跳穴處。兩腿骨:《金鑑》言名大楗骨,一名髀骨,上端如杵,入於髀樞之臼;下端如錘,接於䯒骨;統名曰股,臀肉連。兩膝蓋骨:《金鑑》言即連骸,亦名臏骨。形圓而扁,覆於楗䯒上下兩骨之端,而有筋聯屬,其筋上過大腿,至於兩脅;下過䯒骨,至於足背焉。兩脛骨 兩䯒骨:即膝下踝上之小腿骨,俗名臁脛骨者也。其骨二根,在前者名成骨,又名骭骨,其形粗;在後者名輔骨,其形細,又名勞堂骨。婦人無輔骨。兩足內外踝:在內者名合骨,在外者名核骨。兩肢骨:在脛骨之下,本節之上,又名絕骨。兩足掌骨趺骨十塊:《金鑑》名跗骨,又名足趺。趺,音膚。《集韻》與跗同。《釋名》:拜於丈夫為趺,趺然屈折下視地也。兩腳根骨共八塊:上承胻輔二骨之末,一名跟骨。有大筋附之,俗名腳攣筋,其筋從跟骨過踝骨至腿肚裡,上至膕中,過臀抵腰脊至項,自腦後向前至目眥,皆此筋之所達。按:跟骨八塊,必有筋膜聯屬成縱橫之縫,檢驗時筋膜脫去,故分八塊也。腳十趾共二十六節:《金鑑》言趾者,足之指也。名以趾者,所以別於手也,俗名足節。大趾本節後內側圓骨努突者,一名核骨,又名覈骨,俗呼為孤拐也。足外側大骨曰京骨;京骨之前,當小趾本節後者曰束骨。

合面

腦後骨 乘枕骨:左、右。婦人無左右。《金鑑》名後山骨。其骨形狀不同,或如品字,或如山字,或如川字,或圓尖,或月芽形,或偃月形,或雞子形,皆屬枕骨。兩耳後骨:《金鑑》名壽臺骨,即完骨;在耳後,接於耳之玉樓骨者也。項骨:《金鑑》名旋臺骨,又名玉柱骨,即頸骨三節也。一名天柱骨。脊骨連項骨共二十四節 兩琵琶骨:亦名髀骨,即胛骨也。兩肋骨共二十四條:即釵骨,婦人多四條。《金鑑》又有鳧骨,即胸下之邊肋也,上下二條,左右共四。自項骨以下至七節兩旁橫出髖骨:按,髖骨,即胯骨,此言髖骨,恐系訛其名耳。至六節為脊背骨 至十二節為脊膂骨 至十九節為腰眼骨:腰眼骨,即腰門骨與命門骨也。命門當在十四椎下,以此言腰不合。方骨胯後骨左右尾蛆骨:男九竅,女六竅。《金鑑》言背骨,自後身大椎以下、腰以上之通稱也。其骨一名脊骨,一名膂骨,俗呼脊梁骨。其形一條居中,其二十一節下,盡尻骨之端,上載兩肩,內系臟腑;其兩旁諸骨附接橫疊,而彎合於前,則為胸脅也。腰骨即脊骨十四椎、十五椎、十六椎間之骨也。

羞秘骨:產門上,男子無;另有架骨一塊,與尾蛆骨相連,橫於小腹之下,名橫骨,男子同。

仰人經脈圖

仰人經脈圖

伏人經脈圖

伏人經脈圖

十二經歌

太陽小腸足膀胱,陽明大腸足胃當,少陽三焦足膽配,太陰手肺足脾鄉,少陰心經足為腎,厥陰包絡足肝方。(此歌上者為手,太少陰陽為經。)

十二經納甲歌(此歌諸腑配陽,諸臟配陰)

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庚屬大腸辛屬肺,壬屬膀胱癸腎臟,三焦陽腑須歸丙,包絡從陰丁火旁。

舊云: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絡同歸入癸方。雖三焦為決瀆,猶可言壬;而包絡附心主,安得云癸。且二臟表裡,皆相火也,今改正之。

十二經氣血多少歌

多氣多血惟陽明,少氣太陽同厥陰,二少太陰常少血,六經氣血須分明。

十二經營行次序逆順歌

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肝膽續,手陰臟手陽手頭,足陰足腹陽頭足。(後二句言:凡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也。)

經絡次序(出《十四經發揮》)

十二經絡始於手太陰,其支者從腕後出次指端,而交於手陽明。手陽明之支者,從缺盆上挾口鼻,而交於足陽明。足陽明之支者,從跗上出大指端,而交於足太陰。足太陰之支者,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而交於手少陰。手少陰無支者,直至本經少衝穴,而交於手太陽。手太陽之支者,別頰上至目內眥,而交於足太陽。足太陽之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合膕中下至小指外側端,而交於足少陰。足少陰之支者,從肺出注胸中,而交於手厥陰。手厥陰之支者,從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而交於手少陽。手少陽之支者,從耳後出至目銳眥,而交於足少陽。足少陽之支者,從跗上入大指爪甲,出三毛,而交於足厥陰。足厥陰之支者,從肝別貫膈上注肺,入喉嚨之後,上額循巔,行督脈,絡陰器,過毛中,行任脈,入缺盆,下注肺中,而復交於手太陰也。

十二經脈起止歌

經始太陰,而厥陰最後;穴先中府,而終則期門。

原夫肺脈,胸中始生;出腋下而行於少商,絡食指而接乎陽明。

大腸起自商陽,終迎香於鼻外;胃厲承泣而降,尋厲兌於足經。

脾自足之隱白,趨大包於腋下;心由極泉而出,注小指之少衝。

小腸兮起端於少澤,維肩後上絡乎聽宮;膀胱穴自睛明,出至陰於足外。

腎以湧泉發脈,通俞府於前胸;心包起乳後之天池,絡中衝於手中指。

三焦始名指之外側,從關衝而絲竹空;膽從瞳子髎穴,連竅陰於足之四指。

肝因大敦而上至期門,而復於太陰肺經。

周身經絡部位歌

脈絡周身十四經,六經表裡督和任,陰陽手足經皆六,督總諸陽任總陰。

諸陽行外陰行里,四肢腹背皆如此,督由脊骨過齦交,臍腹中行任脈是。

足太陽經小指藏,從跟入膕會尻旁,上行夾脊行分四,前系睛明脈最長。

少陽四指端前起,外踝陽關環跳里,從脅貫肩行曲鬢,耳前耳後連眥尾。

大指次指足陽明,三里天樞貫乳行,腹第三行通上齒,環唇俠鼻目顴迎。

足有三陰行內廉,厥中少後太交前,腎出足心從內踝,俠任胸腹上廉泉。

太厥兩陰皆足拇,內側外側非相聯,太陰內側衝門出,腹四行兮挨次編。

厥陰毛際循陰器,斜絡期門乳肋間。手外三陽誰在上,陽明食指肩髃向。

頰中鑽入下牙床,相逢鼻外迎香傍。三焦名指陽明後,貼耳周迴眉竹湊。

太陽小指下行低,肩後盤旋耳顴遘。還有三陰行臂內,太陰大指肩前配。

厥從中指腋連胸,極泉小內心經位。手足三陽俱上頭,三陰穴止乳胸遊。

唯有厥陰由顙後,上巔會督下任流。經脈從來皆直行,絡從本部絡他經。

經凡十四絡十六,請君切記須分明。

十六絡者,自十五絡之外,復有胃之大絡,名曰虛里也。

十二經流注時序歌

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腎酉心包戍,亥三子膽醜肝通。

此歌出《子午流注》等書,及張世賢等註釋。其以十二時分配十二經,似乎近理,然而經之長短,穴之多少,大相懸絕,又安能按時分配,且失五十周於身之義。今錄之以俟辯正。

十六絡穴歌

手太陰絡名列缺,陽明之絡偏厲當,豐隆穴系陽明足,胃之大絡虛里鄉。

足太陰絡公孫穴,脾經大絡大包場,手少陰絡在通里,手太陽絡支正疆。

足太陽絡飛陽記,足少陰絡大鐘藏,手厥陰絡內關地,手少陽絡外關央。

足少陽絡光明位,足厥陰絡蠡溝堂,屏翳相承任脈絡,督之絡脈號長強。

《經脈篇》只十五絡。《平人氣象論》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是共十六絡也。然足太陰絡曰公孫,而復有脾之大絡曰大包;足陽明絡曰豐隆,而復有胃之大絡曰虛里;故諸經之絡皆一,而惟脾胃之絡皆二也。

宗營衛三氣論

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決氣上篇》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者,是謂宗氣。宗之為言大也。

營氣者,陰氣也,水穀之精氣也,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營氣出於中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上注於肺,受氣取汁,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其行始於太陰肺經,漸降而下,而終於厥陰肝經,隨宗氣而行於十二經隧之中。故曰:清者為營,營行脈中。

衛氣者,陽氣也,水穀之悍氣也,其浮氣之慓疾滑利而不循於經者為衛氣。衛氣出於下焦,漸升而上。每日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之睛明穴,上行於頭,晝自足太陽始,行於六陽經以下陰分;夜自足少陰始,行於六陰經,復注於腎;晝夜各二十五周,不隨宗氣而自行於各經皮膚分肉之間。故曰:濁者為衛,衛行脈外。

標本運氣歌(張子和)

少陽從本為相火,太陰從本濕土坐。厥陰從中火是家,陽明從中濕是我。

太陽少陰標本從,陰陽二氣相包裹。風從火斷汗之宜,燥與濕兼下之可。

萬病能將火濕分,徹開軒岐無縫鎖。

十一募穴歌(募,結募也,為經氣之所聚)

大腸天樞肺中府,小腸關元心巨闕,膀胱中極腎京門,肝募期門膽日月,胃中腕兮脾章門,三焦募在石門穴。

(按:募只是十一者,心與心包共一募也。)

八會穴歌

腑會中脘臟章門,髓會絕骨筋陽陵,骨大椎兮血膈俞,氣膻中兮脈太淵。(絕骨,即懸鐘穴所。)

前面頸穴總圖

前面頸穴總圖

胸腹總圖

胸腹總圖

後頭頂穴總圖

後頭頂穴總圖

背部總圖

背部總圖

側面肩項總圖

側面肩項總圖

側脅肋總圖

側脅肋總圖

陰手總圖

陰手總圖

陽手總圖

陽手總圖

陰足總圖

陰足總圖

陽足總圖

陽足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