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

五種瘧疾。

家寶通神丸

用桃奴十四枚、巴豆七粒、黑豆一兩,研勻,以冷水和,丸梧子大,硃砂為衣。發日五更,念藥王菩薩七遍,井華水下一丸,立瘥。不過二次,妙不可言。 《養生主論》

五瘧不止。

用夜明砂末,每冷茶服一錢,立效。 《聖惠方》

久瘧不止,或一日二發,或一日二三發,或二三日一發。

用五靈脂、頭垢各一錢,古城石灰二錢,研末,飯丸皂子大。每服一丸,五更無根水下,即止。神效方也。 《海上方

截瘧酒治久瘧不止。

常山(一錢半) 檳榔(一錢) 丁香(五分) 烏梅(一個)

酒一盞,浸一宿,五更飲之。一服便止,永不再發。如神。 《醫學正傳》

截瘧丸

恆山(搗末三兩) 真丹(一兩研)

白蜜和杵百下,丸梧子大。先發時三丸,少頃,再服三丸,臨臥時服三丸。酒下,無不斷者。名丹砂丸。 《肘後方》

又 勝金丸 治一切瘧,胸膈停痰,發不愈者。

常山八兩酒浸,蒸,焙檳榔二兩生研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涼酒下。隔夜一服,平旦一服,午後方食。 《肘後方》

又 端午日取獨蒜,煨熟,入礬紅等分,搗,丸芡子大。每白湯嚼下一丸。《普濟方》此方可治食瘧。

三十年瘧。

用恆山一兩半、龍骨五錢、附子炮二錢五分、大黃一兩,為末,雞子黃和丸梧子大。未發時五丸,將發時五丸,白湯下。神驗,無不斷者。 張文仲《備急方》

截瘧湯

常山(酒煮,曬乾) 知母 貝母 草果(各一錢半)

水一鍾半,煎半熟。五更熱服。渣以酒浸,發前服。王隱君用此驅瘧四十年,其效不能盡述。切勿加減,萬無一吐者。 《養生主論》

諸瘧,久不愈。

用三姓人家寒食麵各一合,五月五日午時採青蒿,擂自然汁和,丸綠豆大。臨發日早,無根水吞一丸。一方加炒黃丹少許。 《德生堂》

又 火麻葉不問榮枯,鍋內文武火慢炒香,撩起以紙蓋之,令出汗盡,為末。臨發前用茶或酒下,移病人原睡處,其狀如醉,醒則愈。 《普濟方》

又 龜殼燒存性,研末,酒服方寸匕。 《海上名方》

老瘧不斷。

牛膝莖葉一把,切,以酒三升漬,服,令微有酒氣。不即斷,更作,不過三劑止。 《肘後方》

又 龍骨末方寸匕,先發一時,酒一升半,煮三沸,及熱服盡,蓋覆取汗,即效。 《肘後方》

斷截熱瘧。

五月五日午時,取蚯蚓糞,以面和丸梧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丸,無根水下。忌生冷。即止。或加菖蒲末、獨頭蒜同丸。 《青囊方》

截瘧,兼治痢。

真阿魏 好丹砂(各一兩)

研勻,米糊和,丸皂子大。每空心人參湯化下一丸,即愈。草窗周密云:此方治瘧,以無根水下;治痢以黃連木香湯下。瘧痢亦多起於積滯故爾。

截寒瘧,兼治冷痢。

端午日,以獨頭蒜十個、黃丹二錢,搗,丸梧子大。每服九丸,長流水下。甚妙。 《普濟方》

止虛瘧發熱。

人參(二錢二分) 雄黃(五錢)

為末,端午日用粽尖搗,丸桐子大。發日侵辰,井華水吞下七丸。發前再服。忌諸般熱物。立效。一方加神麯等分。 《丹溪纂要》

老瘧勞瘧。

用鱉甲醋炙研末,酒服方寸匕。隔夜一服,清早一服,臨時一服,無不斷者。入雄黃少許更佳。 《肘後方》

截瘴瘧寒熱。

常山(一寸) 草果(一枚)

熱酒一碗,浸一夜,五更望東服之,蓋臥,酒醒即愈。 《經驗方》

又 相思子十四枚,水研服,取吐,立瘥。 《千金方》

治瘧疾寒熱。

用鼠婦四枚,糖裹為丸,水下便斷。

又 用鼠婦、豆豉各十四枚,搗,丸芡子大。未發前一日,湯服二丸;將發時,再服二丸。便止也。 《肘後方》

又 天靈蓋煅,研末。水服一字,取效。 《聖惠方》

又 用端午日採青蒿葉,陰乾,四兩、桂心一兩,為末。每服二錢。先寒用熱酒;先熱用冷酒。發日五更服之。切忌發物。 《經驗方》

又 赤腳馬蘭搗汁,入水少許。發日早服,或入少糖亦可。 《聖濟總錄》

寒熱瘧疾,體虛汗多者。

黃丹 百草霜(等分)

為末。發日空心米飲服三錢,不過二服愈。或糊丸,或蒜丸,皆效。

又方 飛炒黃丹(一兩) 恆山(末三兩)

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下,平旦及未發、將發時,各一服,無不效。 《肘後方》

勞瘧發熱。張知閣久病瘧,熱時如火,年餘骨立。醫用茸、附諸藥,熱益甚。召醫官孫琳診之。琳投小柴胡湯一帖,減熱之九,三服脫然。琳曰:此名勞瘧,熱從髓出,加以剛劑,氣血愈虧,安得不瘦?蓋熱有在皮膚、在臟腑、在骨髓,非柴胡不可,若得銀柴胡,只須一服。南方者力減,故三服乃效也。

勞瘧變熱。一人作勞發瘧,服瘧藥變為熱病,舌短痰嗽,六脈洪數而滑。此痰蓄胸中,非吐不愈。以參蘆湯加竹瀝二眼,湧出膠痰三塊。次與人參、黃耆、當歸煎服,半月乃安。 吳綬方

勞瘧劣弱。

烏梅(十四枚) 豆豉(二合) 桃、柳枝(各一虎口) 甘草(三寸) 生薑(一塊)

以童子小便二升,煎一半,溫服,即止。 《圖經本草》

勞瘧,積久不止者。

長牛膝一握生切

以水六升,煮二升,分三服。清早一服,未發前一服,臨發時一服。 《外臺秘要》

肺瘧,寒熱痰聚胸中,病至,令人心寒,寒甚乃熱,善驚如有所見。

恆山(二錢) 甘草(半錢) 秫米(三十五粒)

水煎。未發時分作三服。 《千金方》

痰瘧及食宿毒、惡物,臚脹,欲作霍亂者。

即以鹽投生熟湯中,進一二升,令吐盡痰食便愈。 藏器方

溫瘧痰甚,但熱不寒。

用青蒿二兩,童子小便浸,焙、黃丹半兩,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 《存仁方》

脾寒厥瘧。先寒後熱,名寒瘧。但寒不熱,面色黑者,名厥瘧。寒多熱少,面黃腹痛,名脾瘧。三者並宜服此。賈耘老用之二十年,累試有效。

不蛀草烏頭削去皮,沸湯泡二七度,以盞蓋良久,切,焙,研,稀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十片、棗三枚、蔥三根煎湯,清早服,以棗壓之,如人行十里許,再一服,絕不飲湯,便不發也。 《蘇東坡良方》

《肘後方》臨發時以醋和附子塗背上。

王璆云:寒痰宜附子,風痰宜烏頭。用烏頭寒多者,火炮七次;熱多者湯泡七次。

脾寒瘧疾,寒多熱少,或單寒不熱,或大便泄,小便多,不能食。

用草果仁、熟附子各二錢半,生薑七片、棗肉二枚,水三盞,煎一盞,溫服。 《醫方大成》

脾虛寒瘧,寒多熱少,飲食不思。

用高良薑麻油炒、乾薑各一兩,為末。每服五錢,同豬膽汁調成膏子,臨發時熱酒調服。以膽汁和丸,每服四十丸,酒下亦佳。吳內翰曾用此治歲瘧大作,救人以百計。大抵寒發於膽,用豬膽引二姜入膽去寒,而燥脾胃。一寒一熱,陰陽相制,所以作效也。 《集驗方》

《外臺》只用二姜,水煎服。

脾寒諸瘧,不拘老少孕婦,只兩服便止。

真橘皮去白,切,生薑自然汁浸過一指,銀器內重湯煮乾,焙,研末。每服三錢,用隔年青州棗十個,水一盞,煎半盞,發前服,以棗下之。 《適用方》

虛寒瘧疾。

黃狗肉煮臛,入五味食之。

又狗頭骨燒灰,壯陽止瘧。 《日華方》

瘧發無時。

胡椒 吳茱萸 高良薑(各二錢)

為末,以豬脾一條作膾,炒熟。一半滾藥,一半不滾,以墨記定,並作餛飩,煮熟。有藥者吞之,無藥者嚼下。一服效。《衛生家寶方》此可治脾寒瘧。

治瘧疾,發歇往來不定。

臘豬膏(二兩) 獨角仙(一枚) 獨頭蒜(一個) 樓蔥(一握) 五月五日三家粽尖

於五月五日五更時,淨處露頭赤腳,舌柱上顎,回面向北,搗一千,丸皂子大。每以新綿裹一丸,係臂上,男左女右。 《聖惠方》

久瘧結癖在腹脅,堅痛者。

芫花(炒二兩) 硃砂(五錢)

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棗湯下。 《直指方》

外治瘧疾寒熱。

用桃仁半片,放內關穴上,將獨蒜搗爛罨之,縛住,男左女右,即止。治人屢效。 《簡便方》

又 齊頭蒿根 滴滴金根(各一把擂) 生酒(一鍾)

未發前服。以渣縛寸口,男左女右。二日便止。 《海上名方》

係臂截瘧。

旱蓮草捶爛,男左女右,置寸口上,以古文錢壓定,帛繫住,良久起小泡,謂之天灸,其瘧即止。神效。 《資生經》

綰項截瘧。

蜘蛛一枚,著蘆管中,密塞縮項上,勿令患人知之。 《楊氏家藏方》

佩禳瘧疾。

五月五日,收大蝦蟆,曬乾,紙封,絳囊貯之。男左女右,係臂上,勿令知之。 《楊氏家藏方》

祛邪瘧。

取燒屍場上帶黑土,同蔥搗,作丸。塞耳,或系膊上,即止。男左女右。 時珍方

卻瘧疾百病。

立秋日,五更井華水,長幼各飲一杯。 時珍方

心氣鬱結。

羊心一枚,同回回紅花浸水一盞,入鹽少許,徐徐塗心上,炙熟,食之。令人心安多喜。 《正要》方

憂鬱不伸,胸膈不寬。

貝母去心薑汁炒,研

薑汁、麵糊丸。每服七十丸,徵士鎖甲煎湯下。 《集驗方》

水腫

十種水氣,浮腫喘滿。

用大冬瓜一枚,切蓋去瓤,以赤小豆填滿,蓋合簽定,以紙筋泥固濟,日乾。用糯糠兩大羅,入瓜在內,煨至火盡,取出切片,同豆焙乾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煎冬瓜子湯下,日三服,小便利為度。 《家藏方》

李絳《兵部手集方》只一味冬瓜,任意煮食,云:神效無比。

十種水病,腹滿喘促,不得臥。

《聖惠方》以螻蛄五枚,焙乾為末。食前白湯服一錢,小便利為效。《楊氏》加甘遂末一錢、商陸汁一匙,取下水為效。忌鹽一百日。

小便秘者,用螻蛄下截,焙,研,水服半錢,立通。

《乾坤秘韞》用端午日取螻蛄陰乾,分頭尾焙,收。治上身,用頭末七個;治中,用腹末七個;治下,用尾末七個。食前酒服。

諸水腫病。張子和云:病水之人,如長川氾濫,非杯勺可取。必以神禹決水法治之,故名禹功散。

用黑牽牛頭末四兩、茴香一兩炒,為末。每服一二錢,以生薑自然汁調下,當轉下氣也。 《儒門事親》方

通身水腫。

苦瓠膜(炒二兩) 苦葶藶(五分)

搗合,丸小豆大。每服五丸,日三,水下止。

又 用苦瓠五分、大棗七枚搗,丸。一服三丸,如人行十里許,又服三丸;水出,更服一丸。即止。 俱《千金方》

又 用苦瓠膜炒一兩、杏仁泡去皮尖,炒半兩,為末,糊丸。每飲下十丸,日三,水下止。 《聖濟總錄》

又 《簡便方》治腹脹黃腫,用亞腰葫蘆連子燒存性,每服一個,食前溫酒下。不飲酒者,白湯下。十餘日見效。

水氣浮腫。

用黃顙魚三尾、綠豆一合、大蒜三瓣,水煮爛,去魚食豆;以汁調商陸末一錢服。其水化為清氣而消。詩云:一頭黃顙八須魚,綠豆同煎一合余;白煮作羹成頓服,管教水腫盡消除。此方神效無比。 《集要方》

水氣腫脹。

用赤小豆五合、大蒜一顆、生薑五錢、商陸根一條,三件並搗碎,同水煮爛,去藥。空心食豆,旋旋啜汁,令盡。腫立消也。 蘇頌方

韋宙《獨行方》治水腫從腳起,入腹則殺人。

赤小豆一斗煮極爛,取汁五升,溫漬足膝。若已入腹,但食小豆,勿雜食,亦愈。

《梅師》治水腫,以東行花桑枝燒灰一升,淋汁,煮赤小豆一升,以代飯,良。

又方 用黑大豆、桑灰汁煮,食。

又 續隨子一兩去殼,研,壓去油,重研,分作七服。每治一人用一服。丈夫生餅子酒下,婦人荊芥湯,五更服之。當下利至曉。自止後,以厚朴湯補之,頻吃益善。忌鹽一百日,乃不復作。 《斗門方》

又 赤尾鯉魚一斤破開,不見水及鹽,以生礬五錢研末,入腹內,大紙包裹,外以黃土泥包,放灶內煨熟,取出去紙泥,送粥。食頭者上消,食身尾者下消,一日用盡。屢試屢驗。 《醫方摘要》

水濕腫脹。

白朮 澤瀉(各一兩)

為末,或為丸。每服三錢,茯苓湯下。 《保命集》

《梅師》治心下有水,亦此方。

治濕水腫,以指畫肉上,隨散不成紋者。

用白商陸、香附子炒乾,出火毒,以酒浸一夜,日乾,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或以大蒜同商陸煮汁服,亦可。其莖葉作蔬食,亦治腫疾。

又 用大鯉一尾、赤小豆一升,水二斗,煮食,飲汁,一頓服盡,當下利,即瘥。亦治妊娠水腫。 《外臺》方

又 老絲瓜去皮一枚剪碎 巴豆十四粒

同炒,豆黃去豆,以瓜同陳倉米再炒熟,去瓜,研米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湯下。蓋米收胃氣,巴豆逐水,絲瓜象人脈絡,借其氣以引之也。 《鉤玄》方

又 馬鞭草 鼠尾草(各十斤)

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再煎令稠,蛤粉和,丸大豆大。每服二三丸,加至四五丸。神效。 《肘後方》

又 白牽牛 黑牽牛(各取頭末二錢) 大麥面(四兩)

和作餅,臥時,烙熟,食之,以茶下,降氣為驗。 《宣明方》

又 用豪豬肚及屎,同燒存性,空心溫酒服二錢匕。用一具即消。 孟詵方

水腫脈沉,屬少陰。其脈浮者為氣;虛脹者,為氣。皆非水也。麻黃附子湯汗之。

麻黃三兩,水七升,煮,去沫,入甘草二兩、附子炮一枚,煮取二升半。每服八分,日三服,取汗。 《金匱要略》

水腫脹滿。水不下則滿溢,水下則虛竭,還脹。十無一活。宜用桑椹酒治之。

桑白皮切,以水二斗煮汁一斗,入桑椹再煮,取五升,以糯米飯五升釀酒,飲。 《普濟方》

水腫,渾身或單腹脹。

用活青蛙三個,每個口內安銅錢一個,上著胡黃連末少許;以雄豬肚一個,茶油洗淨,包蛙扎定,煮一宿,取出,去皮、腸。食肉並豬肚,以酒送下。忌酸鹹、魚面、雞鵝羊肉,宜食豬鴨。 《壽域神方》

《證治要決》只用青蛙一二枚,去皮,炙,食,腫自消。

水癖、水腫。

以黃雌雞一隻,如常治淨,和赤小豆一升同煮汁,飲,日二夜一。 孟詵方

《肘後方》用白雄雞,治服法相同。

水蠱,腹大,動搖有聲,皮膚黑者。

用赤小豆三升、白茅根一握,水煮,食豆。以消為度。 《肘後方》

又 用干青蛙二枚以酥炒、干螻蛄七枚、苦葫蘆半兩炒,上為末。每空心溫酒服二錢,不過三服。 《聖惠方》

石水肢瘦,其腹獨大者。

海蛤(煅粉) 防己(各七錢半) 葶藶 赤茯苓 桑白皮(各一兩) 陳橘皮 郁李仁(各半兩)

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米飲下五十丸,日二次。 《聖濟總錄》

水腫腹大如鼓,或遍身浮腫。

用棗一斗,入鍋內,以水浸過;用大戟根苗蓋之,瓦盆合定,煮熟。取棗,無時食之,棗盡決愈。

水鼓、石水,腹脹身腫者。

以肥鼠一枚,取肉煮粥。空心食之,兩三頓即愈。 《心鏡》方

通身水腫。

薷術丸 治暴水、風水、氣水,通身皆腫,服至小便利,為效。

用薷葉一斤,水一斗,熬極爛,去滓,再熬成膏,加白朮末七兩和,丸梧子大。每服十丸,米飲下,日五夜二服。 《外臺秘要》

又 苦葶藶炒四兩為末,棗肉和,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桑白皮湯下,日三服。

又 楮枝葉煎汁如餳。空腹服一匕,日三服。 《聖惠方》

又 葡萄嫩心(十四個) 螻蛄(七個去頭尾)

同研,露七日,曬乾為末。每服半錢,淡酒調下。暑月尤佳。 潔古《保命集》

遍身黃腫。

掘新鮮百條根洗,搗,罨臍上。以糯米飯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軟蓋在上,以帛包住,待一二日後,口內作酒氣,則水從小便中出,腫自消也。百條根,一名野天門冬,一名百奶。狀如蔥頭,其苗葉柔細,一根下有百餘個數。 《楊氏經驗方》

又 用明礬二兩、青礬一兩、白麵半斤同炒,令赤,以醋煮米粉糊,和丸。棗湯下三十丸。名推車丸。 《濟急方》

皮水,腑腫,按之沒指,不惡風,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

用防己、黃耆、桂枝各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二兩。每服一兩,水一升,煎半升服,日三服。 張仲景方

風水浮腫,一身盡浮。

用楮白皮、豬苓、木通各二錢,桑白皮三錢、陳橘皮一錢生薑三片,水二鍾,煎服,日一劑。 《聖濟總錄》

又 用大田螺、大蒜、車前子等分,搗膏,攤貼臍上,水從便旋而下。 《仇遠稗史》

水氣腫滿。

汞粉(一錢)

烏雞子去黃盛粉,蒸餅包,蒸熟,取出。苦葶藶炒一錢,同蒸餅杵,丸綠豆大。每車前湯下三五丸,日三服。神效。

身腫攻心,脹滿不食。

用生豬脊肉,以漿水洗,壓干,切,膾蒜、薤啖之。一日三次,下氣去風。 張文仲方

浮腫脹滿,不下食。

豬肝一具洗,切,著蔥、豉、薑、椒炙,食之;或單煮羹,亦可。 《心鏡》

又方 用生豬肝一具細切,醋洗,入蒜醋食之,勿用鹽。亦治腫自足起。

鼓脹煩渴,身乾黑瘦。

馬鞭草細銼,曝乾,勿見火,以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滓,溫服。以六月中旬雷鳴時採者,有效。 《易簡方》

脾濕腫滿,腹脹如鼓,喘不得臥。

用海金砂三錢、白朮四兩、甘草半兩、黑牽牛頭末一兩半,為末。每服一錢,煎倒流水調下,得利為妙。 《蘭室秘藏》方

水氣浮腫,氣促,坐臥不得。

用牽牛子二兩微炒,搗末,以烏牛尿浸一宿,平旦入蔥白一握,煎十餘沸。空心分二服,水從小便出。 《聖惠方》

腫滿,氣急,不得臥。

郁李仁一大合,搗末,和麵作餅吃,入口即大便通,泄氣,便愈。

水腫久不瘥,垂死者。

豬獾作羹,食之,下水,大效。

《聖惠方》用粳米、蔥、豉和豬獾作粥食。

有婦病腹大如鼓,四肢骨立,不能貼席,惟衣被懸臥,穀食不下者數日矣。忽思鶉食,如法進之,遂運劇,少頃雨汗,莫能言,但有更衣狀,扶而圊,小便突出白液,凝如鵝脂,如此數次,下盡,遂起。此蓋中焦濕熱,積久所致也。 《集驗方》

水腫尿澀。

茯苓皮 椒目(等分)

煎湯,日飲,取效。 《普濟方》

又 馬蘭葉(一虎口) 黑豆 小麥(各一撮)

酒、水各一鍾,煎一鍾,食前溫服,以利小水,四五日愈。 《簡便方》

鴨頭丸 治陽水暴腫,面赤煩躁,喘急,小便澀。其效如神。

用甜葶藶炒二兩熬膏、漢防己末二兩,以綠頭鴨血同頭全搗三千杵,丸梧子大。每木通湯下十丸,輕者五丸,日三四服。一加豬苓一兩。 《外臺秘要》

水氣喘促,小便澀。

用沙牛尿一斗、訶梨皮末半斤,先以銅器熬尿至三升,入末熬至可丸,丸梧子大。每服,茶下三十丸,日三服,當下水及惡物為效。 《普濟方》

腫滿,小便不利者。

以商陸赤根搗爛,入麝香三分,貼於臍心,以帛束之,得小便利,即腫消。

水腫尿少。

針砂(醋煮炒乾) 豬苓 生地龍(各三錢)

為末,蔥涎研和,敷臍中約一寸厚,縛之。待小便多為度,日二易之。入甘遂更妙。亦治泄瀉無度,諸藥不效,不用甘遂。 《德生堂方》

水腫發熱,小便不通者。

海蛤 木通 豬苓 澤瀉 滑石 黃葵子 桑白皮(各一錢) 燈心(三分)

水煎服,日二。 《聖惠方》

遍身腫滿,陰亦腫者。

用縮砂、土狗一個等分,研,和老酒服之。 《直指方》

水病囊腫。

牡蠣(煅粉二兩) 乾薑(炮一兩)

研末,冷水調糊掃上,須臾,囊熱如火。干則再上,小便利,即愈。

一方 用蔥汁、白麵同調。小兒不用幹姜。 《經驗方》

水病腫滿,不問年月淺深。

大戟 當歸 橘皮(各一兩切)

以水二升,煮取七合,頓服,利,下水二三升勿怪;至重者,不過再服,便瘥。禁毒食一年,永不復作。 《兵部手集》

此方虛人禁用。

膀胱石水,四肢瘦削,小腹脹滿。

構根白皮 桑根白皮(各二升) 白朮(四兩) 黑大豆(五升)

流水一斗,煮四升,入清酒二升,再煮,至三升。日二夜一服之。 《集驗方》

水腫服藥,未全消者。

以甘遂末塗腹,繞臍,令滿;內服甘草水,其腫便去。 《保命集》

腫疾喘滿。大人、小兒、男女腫,因積得,既取積,而腫再作,小便不利。若再用利藥,性寒,而小便愈不通矣。醫者到此,多束手。蓋中焦下焦,氣不升降,為寒痞隔,故水凝而不通。惟服沉附湯,則小便自通,喘滿自愈。

用生附子一個去皮臍,切片,生薑十片,入沉香一錢磨水,同煎。食前冷飲。附子雖三五十枚,亦無害。小兒每服三錢,水煎服。 《經驗方》

氣虛水腫。

以大蒜十個,搗如泥,入蛤粉,丸梧子大。每食前,白湯下二十丸,服盡,小便下數桶而愈。 《普濟方》

酒腫虛腫。

香附去皮米醋煮乾,焙,研為末,米醋糊丸服。久之,敗水從小便出。神效。 《經驗方》

里水黃腫。張仲景云: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甘草麻黃湯主之。

麻黃四兩,水五升,煮,去沫,入甘草二兩,煮取三升。每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出,再服。慎風寒。

《千金》云:有患氣急,久不瘥,變成水病,從腰以上腫者,宜此發其汗。

身面洪腫。

甘遂二錢,生研為末,以獖豬腎一枚,分為七臠,入末在內,濕紙包煨,令熟,食之,日一服,至四五服,當覺腹鳴,小便利,是其效也。 《肘後方》

陽水浮腫。

敗荷葉燒存性,研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日三服。

腹大如鼓,體寒者。

以鸕鷀燒存性,為末,米飲服之,立愈。 李時珍方

小腹堅大如盤,胸滿,食不能消化。

用曲末,湯服方寸匕,日三。 《千金方》

人卒腫滿,身面洪大。

取杏葉煮濃汁,熱漬,亦少服之。 《肘後方》

卒病水腫。

用鯽魚三尾去腸留鱗,以商陸、赤小豆等分,填滿扎定,水三升,煮糜,去魚及商陸,食豆飲汁,二日一作。不過三次,小便利,愈。 《肘後方》

又 烏蠡魚同赤小豆煮食,亦利水消腫。 時珍方

身體卒腫。

醋和蚯蚓屎敷之。 《千金方》

手足腫浮。

桐葉煮汁,漬之,並飲少許;或加小豆,尤妙。 《聖惠方》

水腫自足起。

削楠木、桐木煮汁,漬足,並飲少許,日日為之。 《肘後方》

㗜鼻消水,面浮甚者。

用土狗(一個) 輕粉(二分半)

為末。每㗜少許,入鼻內,黃水出盡,為妙。 《家藏方》

腫脹忌鹽,只以秋石拌飲食。待腫脹消,以鹽入罐煅過,少少用之。 《摘玄方》

脹滿

下一切氣。

用大鱧一頭開肚,入胡椒末半兩、大蒜片二顆,縫合,同小豆一升煮熟,下蘿蔔三五顆、蔥一握,俱切碎,煮熟。空腹食之,至飽,並飲汁。至夜泄惡氣無限也。五日更一作。 《孟詵方》

氣脹氣蠱。

萊菔子研,以水濾汁,浸,宿砂一兩,一夜炒乾,又浸,又炒,凡七次,為末。每米飲服一錢。如神。 《集驗方》

心腹脹滿短氣。

用草豆蔻一兩去皮為末,以木瓜、生薑湯調服半錢。 《千金方》

老幼腹脹,血氣凝滯。

用商州枳殼厚而綠背者,去穰四兩分作四份:一兩用蒼朮一兩同炒,一兩用蘿蔔子一兩同炒,一兩用乾漆一兩同炒,一兩用茴香一兩同炒黃。去四味,只取枳殼為末,以四味煎汁,煮麵糊和,丸梧子大。每食後,米飲下五十丸。名四妙丸。最寬腸下氣,不拘男婦老小,但有氣積,並皆治之。乃仙傳方也。 《簡易方》

心脹腹痛,未得吐下。

楠木削三四兩,水三升,煮三沸,飲之。 《肘後方》

心腹脹痛,氣短欲絕。

桂(二兩) 水(一升二合)

煮八合,頓服之。 《肘後方》

有火及血熱,曾病唾衄人,不宜服。

心腹脹,堅痛悶欲死。

鹽五合,水一升,煎服,吐下,即定;不吐,更服。 梅師方

胸脅通滿。

羚羊角燒末,水服方寸匕。 《子母秘錄》

胸滿不痛。

桔梗 枳殼(等分)

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活人書》

胃寒氣滿,不能傳化,易飢不能食。

人參末(二錢) 生附子末(半錢) 生薑(二錢)

水七合,煎二合,雞子清一枚打轉,空心服之。 《聖濟總錄》

天行病後脹滿,兩脅刺脹,臍下如水腫。

以楮樹枝汁隨意服之,小便利,即消。 《外臺秘要》

少腹脹。

車轂中脂和輪下土,如彈丸,吞之,立愈。 《千金方》

壯脾進食,療痞滿暑泄。

用神麯炒、蒼朮泔制炒等分,為末,糊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五十丸。冷者加乾薑、吳茱萸。 《百一選方》

治鼓脹,日食不能暮食。由脾虛不能制水,水反勝土,水穀不運,氣不宣流,故令中滿。其脈沉實而滑。宜雞矢醴主之。何大英云:諸腹脹大,皆屬於熱。精氣不得滲入膀胱,別走於腑,溢於皮裡膜外,故成脹滿,小便短澀。雞矢性寒,利小便,誠萬金不傳之寶也。

用臘月乾雞矢白半斤袋盛,以酒醅一斗,漬七日。溫服三杯,日三;或為末,服二錢,亦可。 《普濟方》

又《積善堂經驗方》與此相同,名牽牛酒。因治人得效,牽牛而謝故也。愈後用白粥調理。忌食鹽。

又方 用雞矢炒,研,沸湯淋汁,調木香、檳榔末二錢,服。 《醫學正傳》

中滿鼓脹。

用三五年陳葫蘆瓢一個,以糯米一斗,作酒,待熟,以瓢於炭火上炙熱,入酒浸之。如此三五次,將瓢燒存性,研末。每服三錢,酒下。神效。 《選奇方》

中滿黃腫。

仙傳伐木丸方治脾胃衰弱,肝木氣盛,木來剋土。病心腹中滿,或黃腫如土色。服此能助土益元。

用蒼朮二斤,米泔水浸二宿,同黃酒面曲四兩炒赤色,皂礬一斤醋拌,曬乾,入瓶火煅,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好酒、米湯任下,日二三服。有人嘗以此方加平胃散,治一賤役中滿腹脹,果驗。

脹滿腹大,四肢枯瘦,尿澀。

用葶藶炒、薺菜根等分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陳皮湯下。只二三丸,小便清;十餘丸,腹如故。 《三因方》

關格脹滿,大小便不通。

獨頭蒜燒熟,去皮,綿裹納下部,氣自通也。 《外臺秘要》

陰冷疼悶,冷氣入腹,腫滿殺人。

醋和熱灰,頓熨之。 《千金方》

痞塊有積。

阿魏(五錢) 五靈脂(炒煙盡五錢)

為末,以黃雄狗膽汁和,丸黍米大。空心唾津送下三十丸。忌羊肉、醋面。亦治五噎膈氣。 《扶壽精方》

脾積痞塊。

豬脾七個,每個用新針刺爛,以皮硝一錢擦之。七個並同以瓷器盛七日,鐵器焙乾;又用水紅花子七錢同搗為末,以無灰酒空心調下。一年以下者,一服可愈;五年以下者,二服;十年以下者,三服。 《保壽堂方》

腹中痞積。

威靈仙 楮桃兒(各一兩)

為末。每溫酒服三錢。名化鐵丸。 《普濟方》

又 牛肉四兩,切片,以風化石灰一錢擦上,蒸熟,食。常食,痞自下。 《經驗秘方》

又牛脾及朴硝作脯,食,痞自消。 《千金》《醫通》

又 觀音柳煎湯,露一夜,五更空心飲。數次,痞亦消。 《易簡方》

夏秋之交,露坐夜久,腹中痞塊如群石。

用大豆半升、生薑八分,水三升,煎一升,頓服,瘥。 《經驗方》

痞氣胸滿,口乾肌瘦,食減,或時壯熱。

石三稜 京三稜 雞瓜 三稜(並炮) 蓬莪荗(各三枚) 檳榔(一枚) 青橘皮(五十片醋浸去白) 陳倉米(一合醋浸淘過) 巴豆(五十個去皮同青皮、倉米炒乾,去豆)

為末,糊丸綠豆大。每米飲下三丸,日一服。 《聖濟總錄》

心下痞堅,嘔噦。

生薑八兩,水三升,煮一升;半夏五合洗、水五升,煮一升。取汁同煮一升半,分再服。 《千金方》

男婦氣塊痛,不拘久遠。

威靈仙(五兩) 生韭根(二錢半) 烏藥(五分) 好酒(一盞) 雞子(一個)

灰火煨一宿,五更視雞殼軟為度,去滓。溫服,以乾物壓之,側臥向塊邊;滓再煎,次日服,覺塊刺痛,是其驗也。 《摘玄方》

膜外氣痛及氣塊。

延胡索不限多少為末,豬胰一具切,作塊子炙熟,蘸末,頻食之。 《勝金方》

宿食不消,心下痞滿者。

須用黃連、枳實。 東垣方

食物過飽不消,遂成痞膈。

馬牙硝(一兩) 吳茱萸(半斤)

煎汁投硝,乘熱服之。良久未轉,更進一服,立效。 《經驗方》

腹中痞塊。

皮硝(一兩) 獨蒜(一個) 大黃末(八分)

搗作餅,貼於患處,以消為度。 《經驗方》

又 蓍葉 獨蒜 穿山甲末 食鹽

同以好醋搗成餅,量痞大小,貼之,兩柱香為度。其痞化為膿血,從大便出。 《保壽堂方》

又 水紅花或子一碗,以水三碗,用桑柴文武火煎成膏,量痞大小,攤貼。仍以酒調膏服。忌葷腥、油膩之物。 《保壽堂方》

癖痞腹脹,及堅如杯碗者。

用水紅花子一升另研、獨頭蒜三十個去皮、新狗腦一個、皮硝四兩,石臼搗爛,攤在患處,上用油紙,以長帛束之。酉時貼之,次日辰時取。未效,再貼二三次。倘有膿潰勿怪,仍看虛實,日逐間服錢氏白餅子、紫霜丸、塌氣丸、消積丸,利之、磨之,服至半月,甚者一月,無不瘥矣。以喘滿者為實,不喘滿者為虛。 《藺氏經驗方》

腹脅痞塊。

雄黃(一兩) 白礬(一兩)

為末,麵糊調膏,攤貼,即見功效。未效再貼。待大便數百斤之狀,乃愈。 《集玄方》

積聚

太倉丸治脾胃飢飽不時生病,及諸般積聚,百物所傷。

陳倉米四兩,以巴豆二十一粒去皮,同炒至米香豆黑,勿令米焦,擇去豆不用,入去白橘皮四兩,為末,糊丸梧子大。每薑湯服五丸,日二服。 《百一選方》

心腹積聚。

五月五日午時,急砍一竹,竹節中必有神水瀝,和獺肝為丸,治心腹積聚病,甚效也。 時珍方

諸積鼓脹、食積、氣積、血積之類。

石菖蒲(八兩銼) 斑蝥(四兩,去翅足)

同炒黃,去斑蝥不用。以布袋盛泄去蝥末。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白湯下。治腫脹尤妙,或入香附末二錢。 《奇效方》

一切積氣,宿食不消。

黑牽牛頭末(四兩)

用蘿蔔剜空,安末蓋定,紙封,蒸熟取出,入白豆蔻末一錢搗,丸梧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白湯下。名順氣丸。 《普濟方》

脾積痰氣冷塊,每食後輒胸滿不下。

用橘皮去穰一斤、甘草、鹽花各四兩,水五碗,慢火煮乾,焙,研為末,白湯點服。名二賢散。治一切痰氣特驗,惟氣實人服之相宜;氣不足者,不宜久用之也。 丹溪方

積聚痰涎,結於胸膈之間,心腹疼痛,日夜不止,或乾嘔噦食者,炒粉丸主之。

用蚌粉一兩、巴豆七粒同炒赤,去豆不用。醋和粉,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酒下。丈夫臍腹痛,尚香湯下;女人血氣痛,童便和酒下。 孫氏《仁存方》

消積破氣。

石鹼(三錢) 山楂(三兩) 阿魏(五錢) 半夏(皂莢末制過,一兩)

為末,以阿魏化醋煮,糊丸服。 《摘玄方》

氣積成塊。

用牛腦子一個去筋、雄雞肫一個連黃,並以好酒浸一宿,搗爛,入木香、沉香、砂仁各三兩,皮硝一碗,杵千下,入生銅鍋內,文武火焙乾,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酒下,日三服。 《聖濟總錄》

腹脅積塊。

風化石灰半斤,瓦器炒極熱,入大黃末一兩炒紅,取起,入桂末半兩,略燒,入米醋和成膏,攤絹上貼之。內服消塊藥。甚效。 《丹溪心法

血積成塊。

用壁虎一枚,白麵和一鴨子大,包裹,研爛作餅,烙熟食之,當下血塊。不過三五次,即愈。甚驗。 《青囊方》

積聚敗血。

通仙散 治男子敗精,女人敗血,不動真氣。

用蕎麥麵三錢、大黃二錢半,為末。臥時酒調服之。 《多能鄙事》

追蟲取積,兼治氣築奔沖,不可忍。

用黑牽牛半兩炒、檳榔二錢半,為末。每服一錢,紫蘇湯下;用酒下,亦消水腫。 《普濟方》

腹中食積。

綠礬(二兩研) 米醋(一碗)

瓷器煎,柳條攪成膏,入赤腳烏一兩,研,丸綠豆大。每空心溫酒下五丸。 《聖惠方》

傷米食積。

白麵(一兩) 白酒藥(二丸)

炒,為末。每服二匙,白湯調下。如傷肉食,山楂湯下。 《簡便方》

諸果成積傷脾,作脹氣急。

用麝香一錢、生桂末一兩,飯和,丸綠豆大。大人十五丸,小兒七丸,白湯下。蓋果得麝香則落,木得桂即枯故也。 《濟生方》

伏梁結氣,在心下不散。

桃奴(二兩)

為末。空心溫酒,每服二錢。 《聖惠方》

奔豚氣痛,上充心腹。

鱉甲(醋炙三兩) 京三稜(煨二兩,各為末)

桃仁去皮尖四兩湯浸,研汁三升,煎二升,入末煎良久,下醋一升,煎如餳,以瓶收之。每空心酒服半匙。 《聖濟錄》

一方 薤白搗汁,飲之。 《肘後方》

消導酒積。

雞膍胵 乾葛(為末等分)

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酒下。 《袖珍方》

消化肉積。凡腹中堅,肉積、諸藥不化者。

以礬紅同健脾消食藥為丸,投之輒消。然能作瀉,胃弱人不宜多用。服此者,終身忌蕎麥。

積聚癥瘕,去三尸,益氣延年卻老。

雄黃二兩為末,水飛九度,入新竹筒內,以蒸餅一塊塞口,蒸七度,用好粉脂一兩和,丸綠豆大。每服七丸,酒送下,日三服。 《千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