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瘍

人參敗毒散 加荊芥、防風名荊防敗毒散。治癰疽、疔腫、發背、乳癰等證,增寒壯熱,甚至頭痛拘急,狀似傷寒者,宜服一二劑以衰其毒,輕則內自消。若至六七日不消,可服托裡消毒散。

人參 前胡 柴胡 羌活 獨活 川芎 桔梗 枳殼(麩炒) 茯苓 甘草(各一錢)

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如熱甚,或痛甚者加黃芩、黃連。大便不通,量加大黃(煨)、朴硝。

托裡消毒散 治一切癰疽,服前藥不消者,宜服此藥。未成即消,已成即潰,腐肉易去,新肉易生。如有瘡口,宜貼膏藥,斂即不用,切忌早敷生肌之藥。

人參 黃耆(鹽水拌,炒) 當歸(酒拌) 川芎 芍藥(炒) 白朮(炒) 茯苓(各一錢) 白芷 金銀花(各七分) 甘草(五分)

作一劑,水二鍾,煎至八分。瘡在上,食後服。瘡在下,食前服。

仙方活命散 治一切癰疽疔腫,不問腫潰。

穿山甲(同蛤粉炒黃色) 甘草節 防風 沒藥 赤芍藥 白芷(各六分) 當歸尾 乳香(各一錢) 天花粉 貝母 皂角刺(各八分) 金銀花 陳皮(各三錢)

作一劑,用酒一大碗,同入瓶內,紙糊瓶口,慢火煎數沸,去柤。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能飲酒者,服藥後再飲三兩杯尤好。

金銀花湯 治一切癰疽、發背、疔瘡,及喉閉、乳蛾等證。用金銀花藤葉,搗爛取汁半鍾,和熱酒半鍾,溫服。甚者不過三五服,可保無虞。

忍冬藤酒 一名金銀花酒。治食膏粱炙煿過多,及服金石補藥,日久發疽,預服免患。

忍冬藤(鮮者五兩,乾者一兩) 大甘草節(一兩)

作一劑,用水三鍾,煎至二鍾,入無灰好酒一鍾,再煎十餘沸,去柤。分三次服,能飲酒者一次服。另取藤搗爛,酒調敷患處,中留頭出毒,干再搽。

槐花酒 治發背及一切瘡毒,不問已成未成,但焮痛者並治之。

用槐花四五兩,微炒黃,乘熱入酒二鍾,煎十餘沸,去柤。熱服,未成者二三服,已成者一二服。

治癰疽、發背、疔腫、惡瘡,一二日至五六日,不問痛否,取大蒜切片,如三錢厚,置瘡頭上,用艾壯於蒜上灸之,三壯換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毒氣自然隨火而散。丹溪云:火以暢達,拔引郁毒。此從治之意。若瘡頭多,即用大蒜搗爛敷患處,攤於蒜上燒之,更服槐花酒一二劑。若至數日,不甚腫痛及不腐潰者,此屬血氣不足,尤當多炙,及服溫補藥,切忌寒涼之劑。

神功散 治發背、癰疽及諸瘡,不問腫潰,並治之。

黃柏(炒為末,一兩) 草烏(炒為末,一兩)

用漱口水,調入香油少許,搽患處。如干,仍用水潤之。

潰瘍

黃耆人參湯 治諸瘡潰後,食少倦怠,口舌乾燥,或寒熱往來,驚悸少睡,並治之。

黃耆(鹽水拌,炒,三錢) 人參 白朮(炒) 蒼朮(米泔水浸,炒,一錢) 陳皮(一錢) 當歸(酒拌) 炙甘草(一錢) 麥門冬(五分,去心,胃寒不用) 神麯(五分,炒) 升麻(一分) 黃柏(三分,酒炒,腹不實者去之) 五味子(搗碎,炒,五分)

作一劑,用水二鍾,姜三片,煎至一鍾,食遠服。如少睡,加酸棗仁(炒一錢)。肌肉遲生,加白斂(去皮,一錢)。

乳香止痛散 治諸瘡潰爛,疼痛不忍。

乳香 沒藥(各二錢) 寒水石(煅) 滑石(各四錢) 冰片(半分)

為細末,搽患處。

雄黃解毒散 治一切癰腫潰爛毒熱甚者,先用此藥二三次,以後用豬蹄湯。

雄黃(一兩) 白礬(四兩) 寒水石(一兩,煅)

用滾水二三碗,乘熱入前藥一兩,洗患處,以太乙膏或神異膏貼之。

豬蹄湯 治一切癰疽,消腫毒,去惡肉,潤瘡口,止痛。

白芷 黃芩 當歸 羌活 赤芍藥 生甘草 露蜂房(蜂兒多者佳,各五錢)

用豬蹄一雙,水四五碗,煮熟去油柤。入前藥,煎數沸,去柤。溫洗,隨用前膏藥貼之。

神仙蠟礬丸 治癰疽及腸癰,托裡消毒,固臟腑,止膿血。

黃蠟(七錢) 白礬(一兩,細研)

熔蠟,候溫入礬末,和勻,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遠滾湯送下。

治諸瘡久不合口,用炮附子去皮尖,為細末,唾津和,隨瘡大小作餅置患處,用艾壯於餅上灸之,更服大補氣血藥。用江西豆豉為餅,多灸之,亦效。

加減八味丸 治疽痊後及將痊,口乾渴,舌或堅黃,及未病先渴,益腎水,制心火。

肉桂(一兩) 山茱萸(用肉,酒拌搗膏) 山藥(各四兩) 澤瀉(蒸,三兩) 五味子(微炒,四兩) 牡丹皮(白者佳) 白茯苓(各二兩) 熟地黃(八兩,酒拌搗膏)

為末,入二膏,加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鹽湯送下。

太乙靈應膏 治一切瘡疽,及跌打損傷,寒濕疾痛。

玄參 大黃 肉桂 白芷 生地黃 芍藥 當歸(各兩)

為咀,用香油二斤,浸五七日,煎至黑色,去柤,徐徐下黃丹一斤,再煎二十餘滾,滴水成珠,即為膏矣。加沒藥、乳香一兩亦可。

疔瘡

奪命丹 治諸般腫毒疔瘡。

蟾酥 輕粉(各五分) 硃砂(三錢) 白礬(枯) 寒水石(煅) 銅綠(各一錢) 蝸牛(二十個,別研如泥。一方無,亦可) 乳香 沒藥 麝香(各一錢)

為末,將蝸牛泥為丸。如丸不就,加酒糊少許,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二丸,用生蒜頭三莖嚼爛,同藥以熱酒送下。出汗為度,無汗再進一服。

疔瘡之證,初生其狀甚微,多在四肢頭面骨節之處,癢痛難忍,增寒壯熱,可服荊防敗毒散一二劑,或奪命丹一服。若有紅絲,自瘡向腹走者,宜撥破瘡頭,去惡血,以膏藥封貼。如針之不痛,可用奪命丹一粒,入瘡內,毒即消。如生唇面口內,有紫筋者,宜挑斷,吐去毒血,噙奪命丹一二粒。毒入喉入腹,俱不治。

槐花酒 治一切疔瘡腫毒(方見前。)

忍冬藤酒 治一切疔毒,及發背、癰疽並治之(方見前)。

乳癰

神效瓜蔞散 治乳癰乳勞。

瓜蔞(大者一個,搗) 甘草(半兩) 當歸(半兩) 沒藥(另研) 乳香(各一錢,另研)

作一劑,用酒三碗,煎至二碗。分三次,食後飲,柤熱罨處。陳良甫云:如有乳勞,便服此散,可杜絕病根。如毒已成,能化膿為水。毒未成者,則從大小便散之。

消毒散 治吹乳、乳癰,並便毒。如增寒壯熱,或頭痛者,宜先服人參敗毒散一二服,方可服。此藥如無前證,即服此藥二三劑。或腫不消,宜服托裡藥。

青皮(去白) 金銀花 天花粉 柴胡 殭蠶(炒) 貝母 當歸(酒拌) 白芷(各二錢)

用水二鍾,煎至一鍾,食遠服。如便毒加大黃(煨一錢),空心服。

又方 治吹乳、乳癰,不問已成未成,用蒲公英一握(春時開黃花),搗爛入酒半鍾,取酒溫服,柤貼患處,甚者不過三五服即愈。

瘰癧

瘰癧者,結核是也,或在耳前,連及頤頷,下至缺盆(在鑽子骨陷),皆謂瘰癧,手少陽三焦經主之。或在胸,及胸之側,皆謂馬刀瘡,手少陽膽經主之。大抵二經多氣少血,初生如豆粒,漸如梅李核,或一粒,或三五粒,按之則動而微痛,不甚熱,惟午後微熱,或夜間口乾,飲食少思,四肢倦怠,或堅而不潰,潰而不合,皆由血氣不足,故往往變為瘵勞。況其症原不繫膏粱丹毒之變,因虛勞氣鬱所致,宜以益氣養榮之藥治之,其瘡自消。若不詳脈證經絡受證之異,及虛實之殊,概用追蝕毒藥,及牽牛、斑蝥、流氣飲,十宣散、敗毒散治之,則先犯病禁經禁,以致血氣愈損,反為敗證矣,可不慎哉。丹溪亦云:或有風毒、熱毒、氣毒之異,更宜斟酌而治之。

益氣養榮湯 治抑鬱,及勞傷氣血,頸項或四肢腫硬,或軟而不赤不痛,日晡微熱,或潰而不斂,並治之。

人參(一錢) 白朮(炒,二錢) 茯苓 陳皮 貝母 香附子 當歸(酒拌) 川芎 黃耆(鹽水拌炒) 熟地黃(酒拌) 芍藥(炒) 桔梗 甘草(炒,各一錢)

作一劑,姜三片,用水二鍾,煎至八分,食遠服。

胸痞,人參、熟地黃(各減三分);口乾,加五味子、麥門冬;往來寒熱,加軟柴胡、地骨皮;膿清加人參、黃耆;膿多加川芎、當歸;膿不止,加人參、黃耆、當歸;肌肉遲生,加白斂、官桂。

夏枯草湯 治瘰癧馬刀,不問已潰未潰,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兩,水二鍾,煎至七分,去柤,食遠服。此生血治瘰癧之聖藥,虛甚當煎濃膏服,並塗患處,多服益善。兼十全大補湯加香附子、貝母、遠志尤善。

治瘰癧已成未成,已潰未潰,以手仰置肩上,微舉起,則肘骨尖自見,是灸處。如患在左,灸左肘;患在右,灸右肘;若左右俱患,兩肘皆灸。灸以三四十壯為度,更服補劑。灸三次,瘡自除。如患三四年不愈者,辰時灸至申時,三灸即愈,更服益氣養榮湯。

又方 灸瘰癧未成膿者,用大蒜切片,如三錢厚,安患處,用艾壯於蒜灸之,至三壯換蒜,每日灸十數蒜片,以拔郁毒。如破久不合,內有核,或瘀肉,此因血氣不足,不能腐爛,以銅錢挺輕輕連衣膜取去,縱取重亦不痛,不必畏懼。更用江西豆豉為末,唾津和為餅,如前灸之,以助陽氣,內服補藥,外貼琥珀膏或太乙膏,瘡口自合。

又方 治瘰癧已破核不腐,致瘡口不斂;或貼琥珀膏不應,用時效針頭散敷之,以去腐肉,以如神散敷之,更服益氣養榮湯。若血氣虛者,先服益氣養榮湯,待氣血稍充,方用針頭散,仍服前湯。

如神散 治瘰癧已破,瘡口未合。

松香末(一兩) 白礬(三錢)

為細末,油調搽,干糝亦可。

散腫潰堅丸 治瘰癧馬刀瘡,服益氣養榮湯不能消散者,宜服此丸,五日又服益氣湯,五日如此相兼。服之不應,以針頭散敷之。

知母(酒拌,炒) 黃柏(酒拌,炒) 瓜蔞根(酒拌) 昆布(酒拌,炒) 桔梗 黃耆(酒拌,炒) 連翹 黃連(炒) 京三稜(酒拌,炒) 葛根 白芍藥(各二錢) 升麻 當歸梢(酒拌) 柴胡 甘草(各一兩) 草龍膽(四兩,酒炒) 黃芩(一錢五分,一半酒炒,一半生用)

為細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百丸,或一百五十丸,滾湯送下。

加味敗毒散(即荊防敗毒散加牛蒡子、玄參) 治風熱上壅,項痛,或因怒氣,增寒壯熱。如四五劑不退,宜服益氣養榮湯(方見前)。

神秘散 治瘰癧,服散堅丸及養血氣藥不應者,宜進此藥,更以養血氣藥服之。

斑蝥(二十一個,去頭足翅,同糯米炒,去米不用,為末) 荊芥穗末(二錢) 黑牽牛末(炒,一錢) 直殭蠶末(炒,二錢)

和勻,每服一錢,五更溫酒調下,日午惡物從小便中下。如小便澀或痛,宜以蔥茶湯或木通湯即下,更吃米粥補入。不下,次日五更再服,必以下為度。若脈細澀,或洪大無力者,不可服。

時效針頭散 追蝕惡瘡瘀肉。

赤石(半兩) 乳香 白丁香(各二錢) 砒(生用) 黃丹(各一錢) 輕粉 麝香 蜈蚣(一條,焙)

為細末,糝於瘀肉上,或瘡口小就搽瘡口上,肉自去,更以膏藥貼之,肉亦去。嘗用砒末二錢,以白礬末二錢和勻,同飛過,用礬一錢,合藥亦效,但不及生砒之功速耳。

琥珀膏 治瘰癧腫硬,或穿破,膿水不絕,經久不瘥,或成瘻疾,及癰疽,並貼之,更服益氣養榮湯。

琥珀 丁香 木香(各三錢) 桂心(半兩) 硃砂(細研) 白芷 當歸 防風(去蘆) 木鱉子(去殼) 木通(各半兩) 黃丹(七兩) 柳枝(三兩) 松脂(二兩) 麻油(一斤二兩)

內除琥珀、丁香、桂心、硃砂、木香為細末,余藥銼咀,以油浸五日,入鐺中,以慢火熬,候白芷焦色,濾去,下松脂末及黃丹,以柳枝不住手攪,滴水中試軟硬,如軟再煎得中,方入琥珀等末攪勻,磁器盛貯,用旋攤咽喉口齒。

清胃散 治胃經有熱,牙齒或牙齦腫痛,或牽引頭腦,或面上發熱,並治之。

當歸身(酒拌) 黃連 生地黃(俱酒製,各一錢) 牡丹皮(一錢五分) 升麻(二錢)

作一劑,用水二鍾,煎至七分,食遠服。

玄參升麻湯 治心脾壅熱,舌上生瘡,或木舌重舌,或連頰兩邊痛腫,並治之。

玄參 赤芍藥 升麻 犀角(鎊末) 桔梗 貫眾 黃芩(各一錢) 甘草(錢半)

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入犀角,食後服。

槐花散 治口舌生瘡。

玄胡索(一兩) 黃柏(半兩) 密陀僧 青黛(各二錢)

為末,每用少許敷之,有涎吐出再搽。

碧雲 治一切積熱,口舌生瘡,心煩喉閉,及牙齒、齒齦作痛。

芒硝 青黛 寒水石(煅) 石膏(煅,各研末,飛) 朴硝 馬牙硝 甘草 滑石(各二兩)

將甘草煎湯二升,入諸藥再煎,用柳枝不住手攪,令消溶,入青黛和勻,傾砂盆內候冷,結凝成霜,取霜研為末。每用少許,含化咽津。如喉閉不能嚥下,用竹管吹藥入喉中。

金鑰匙 治一切喉風及痰涎壅塞,水漿不下,不識人事者。宜刺患處,去血即消。或刺少商穴(在左手人指內側去爪甲韭菜許)。急者二處並刺(復繪圖於後。)

焰硝(一兩五錢) 白殭蠶(一錢,炒) 硼砂(五錢) 片腦(二分半) 雄黃(二錢)

研末和勻,以竹管吹入喉中,有涎吐出,內服荊防敗毒散。如大便秘,加大黃、朴硝。

破關丹 治乳蛾、喉閉、纏喉風等證。

蓬砂末(五錢) 霜梅肉(一兩,搗爛,二味和勻)

丸芡實大。每服一丸,噙化嚥下。內服荊防敗毒散。

又方 治虛火炎上,用炮附子去皮尖,切片噙之。或研為末,用唾津調塗腳心亦可。又方用肉桂為末唅之。

治諸骨鯁

用象牙末吹患處。又方用五倍子、茶葉為末,吹患處。

囊癰

加味瀉肝湯 治肝經濕熱不利,陰囊腫痛,或潰爛皮脫,睪丸懸掛,或便毒,及下疳腫痛,或潰爛,並治之。

龍膽草(酒拌,炒) 當歸梢 車前子(炒) 澤瀉 生地黃 芍藥(炒) 黃連(炒) 黃柏(酒拌,炒) 知母(酒拌,炒) 防風(各一錢) 甘草梢(五分)

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食前服,外敷烏金散。

烏金散

麩炭 紫蘇葉

為末,各等分,香油調搽。

加味小柴胡湯 治囊癰腐爛,或飲食少思,日晡發熱。

柴胡 人參 黃芩(炒) 川芎 白朮(炒) 黃耆(鹽水浸,炒) 當歸(酒洗) 甘草 黃柏(酒拌,炒) 知母(酒拌,炒,各一錢) 半夏(五分)

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食前服。痛甚加黃連,小便不利加木通。

下疳

勝金散 治下疳潰爛,或疼痛。

黃連 黃柏 輕粉 硃砂 孩兒茶(各五分) 冰片(一分)

為細末,香油調搽,內服加味瀉肝湯。

加味瀉肝湯 治下疳腫痛,或潰爛不愈。(方見前)

加味小柴胡湯 治下疳潰爛,發熱少食。(方見前)

痔瘡(附便血)

槐角丸 治痔漏腫痛,或便血。

槐角(一兩) 防風 地榆 枳殼(麩炒) 當歸(酒洗,各一兩)

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滾湯下。腫痛或便秘,飲槐花酒。膿多或倦,宜服黃耆人參湯。潰而作痛,宜服乳香止痛散。

雙解散 治男子交感強固精氣,以致精血交錯,肛門連拗腫痛,大小便澀滯。

辣桂 大黃(炒) 白芍藥 澤瀉 牽牛(炒搗) 桃仁(去皮尖,各二錢半) 甘草(五分) 乾薑(一錢)

作二劑,水二鍾,煎七分,空心並食前服。

秦艽白朮湯 治痔瘡作痛,大便乾燥,或下血。

秦艽 桃仁(去皮尖,研膏) 皂角(煅存性) 枳殼(麩炒) 當歸尾(酒拌) 澤瀉 白朮(各一錢二分) 地榆(一錢,血不止倍之)

作一劑,用水二鍾,煎八分,食前服。

祛風潤燥湯 治痔瘡焮腫作痛,大便秘澀。

防風 荊芥 羌活 黃連 黃芩 秦艽 枳殼(各一錢半) 當歸(酒拌) 皂角仁(去皮,燒存性) 桃仁(去皮尖,研了) 澤瀉 紅花(各一錢) 大黃(煅,二錢)

作一劑,用水二鍾,煎八分,食前服。

治痔瘡下疳瘡

臘月取羊膽一枚,入片腦末一分,置風處,用時以涼水化開,頻敷患處。內服槐子酒,或加味瀉肝湯。熊膽更佳。如眼痛者點之尤效。

又方 治痔瘡痛不可忍。

槐樹根(七兩,不犯鐵,搗碎) 片腦末(一分) 指甲草(七顆,蜀人呼為芒草,採餵豬,饑民亦食之,高二三寸)

作一劑,用水二鍾,煎一小盞,入冰片末,候溫,頻敷患處。內服槐子酒。無指甲草亦可。

治便紅

用黃連、吳茱萸等分,熱湯拌濕,罨一二日同炒,各另為末,各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二錢。糞前紅服茱萸丸,糞後紅服黃連丸,俱酒下。如四五服不應者,乃氣虛不能攝血,以六君子湯加黃耆、地松治之。再不應,以補中益氣湯倍加柴胡、升麻升舉之。切忌寒涼之劑。

便癰

雙解散 治男子交感強固精氣,致患便癰腫痛,或發熱,宜用此藥一二服。如不消,更服補中益氣湯。

荊防敗毒散 治便癰發寒熱,或頭痛拘急。(方見前)

加味瀉肝湯 治便癰腫硬不消,或小便澀滯。(方見前)

仙主活命飲 治便癰不潰痛甚。(方見前)

托裡消毒散 治便癰不作膿,或不潰。(方見前)

加味十全大補湯 治便癰膿清,或不斂。(方見後)

神效瓜蔞散 治婦女患便癰不潰,或痛甚,及乳癰,一切癰疽等毒並治之。(方見前)

補中益氣湯 治勞役患便癰不消。

人參 黃耆(鹽水拌,炒) 白朮(炒,各一錢五分) 當歸(酒拌) 陳皮(各一錢) 柴胡 升麻(各五分)

作一劑,姜三片,棗二枚,水二鍾,煎八分,食前服。

補骨脂散 治不慎房勞,患便癰,或勞役,患此腫痛,並治之。

補骨脂(研,炒,一兩) 牛蒡子(研,炒) 牽牛(研,炒) 大黃(酒拌,炒,各五錢)

為末,每服五錢,痛甚者一兩,空心熱酒調下。

制甘草 治便癰腫痛,或焮連莖根。(方見前)

懸癰

治懸癰以大甘草,水一鍾浸透,以慢火炙水乾為度。如未成膿者,四五劑。已成膿者,一二劑。酒煎空心服。如小便赤,更服清心蓮子飲三四劑,及托裡滋陰藥。若潰而不斂,宜服大補氣血藥。不謹守者,必成漏證。

加味小柴胡湯 治懸癰焮痛發熱,小便赤澀,或憎寒發熱。(方見前)

清心連子飲 治懸癰勢退,惟小便赤澀。

黃芩(五錢) 黃耆(蜜炙) 石蓮肉(去心) 人參 赤茯苓(各七錢半) 車前子(炒) 麥門冬(去心) 甘草(炙) 地骨皮 制甘草(法見前)

每服一兩,用水二鍾,煎八分,食前服。如發熱,加柴胡、薄荷。

加味托裡散 治懸癰,不消不潰。

人參 黃耆(鹽水拌,炒) 當歸(酒一拌) 川芎 麥門冬(去心) 知母(酒拌,炒) 黃柏(酒拌,炒) 芍藥(炒) 金銀花 柴胡 制甘草(法見前,各一錢)

作一劑,用水二鍾,煎八分,食前服。

加味十全大補湯 治懸癰潰而不斂,或發熱飲食少思。

人參 黃耆(鹽水拌,炒) 白朮(炒) 茯苓 熟地黃(酒拌,中滿減五分) 當歸(酒拌) 川芎 芍藥(炒,各一錢) 肉桂 麥門冬(去心) 五味子(搗,炒) 甘草(炒,各五分)

作一劑,用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服。莖腫加青皮,熱加黃芩、柴胡,日晡熱加柴胡、地骨皮,小便赤加酒製知母、黃柏,小便澀加車前子、山梔子。(俱炒)

臁瘡

治臁瘡濕毒瘡傷手瘡,或遍身熱瘡,並治之。

黃柏末(酒炒,一兩) 輕粉(三錢,為末),用豬膽汁調搽,干搽亦可。內服人參敗毒散去桔梗,加蒼朮、黃柏。

隔紙膏 治臁瘡濕毒瘡。

石膏(煅,研末) 白礬(枯,研末)

各等分,桐油調成膏,作隔紙膏貼之。更服荊防敗毒散,如數劑不應,宜服人參黃耆湯。(方見前)

湯火瘡

治湯澆火燒瘡,止痛生肌。

大黃末(一兩,微炒) 當歸末(一兩) 用燭油調搽,或芝麻油調搽,干亦可。

柏葉散 治湯火傷,或痛甚。

柏葉(炒) 梔子仁(各一兩) 鉛粉(半兩,研)

為細末,以羊骨髓五兩,熔化和藥,以木椎研良久,日塗三五次。用燭油調亦可。

治凍破成瘡或手足皺裂

瀝青末(一兩) 黃蠟(一兩) 香油(二兩)

二味熔化,搽患處。

破傷風

玉真散 治跌打損傷,或風入瘡,口項強,牙關緊急,或腰背反張,並治之。

防風 天南星(炮,各等分)

為末,每服三錢,小兒一錢,用童便一鍾,煎七分熱服。

又方 治打撲傷損,或蟲獸傷破皮膚,風邪入內,牙關緊急,腰背反張,或遍麻木,甚者不知人事。用蒜搗爛塗傷處,將艾壯於蒜上灸之,多灸為善。仍用膏藥護貼,內服玉真散。如毒蛇、風犬咬傷,先刺患處去毒血,亦如前法治之。

小兒丹毒

治小兒丹毒,多生頭面四肢,色赤遊走不定,用細磁器擊碎,取有鋒芒者一塊,以箸一根劈開頭尖夾之,用線縛定,兩指輕撮筋稍,令磁芒正對患處,懸寸許,再用箸一根,頻擊筋頭,令毒血遇刺皆出。更以神功散敷之,內服荊防敗毒散,或五福化毒丹。入腹者不治。

五福化毒丹 治小兒蘊積毒熱,驚惕煩躁,煩赤咽乾,口舌生瘡,夜臥不寧,譫語咬牙,或頭面遍身多生瘡癤。

玄參 桔梗(各一錢) 茯苓(二兩半) 人參 青黛 牙硝(各一兩) 甘草(七錢五分) 麝香(一字) 金銀箔(十片)

為末,煉蜜丸芡實大,一歲者。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及治痘疹後餘毒,牙齦爛,流涎血臭氣,以生地黃汁化下,更用雞翎掃藥口內。

治小兒白屑滿口,因名曰鵝口瘡,不能吮乳,用發纏指上,蘸井水拭舌。如屑不脫,濃煮慄木汁,以綿纏箸頭拭洗,卻用飛過黃丹搽上。

神仙解毒萬病丹(一名太乙丹、紫金丹,一名神仙太乙丹,一名玉樞丹) 治一切毒,及菰子、鼠莽、菌蕈、金石,或吃疫死牛馬河豚等毒,或時行瘟疫,山嵐瘴瘧,急喉閉纏喉風,脾病黃腫,赤眼,及沖冒寒暑,熱毒上攻,或自縊,或溺水,或打撲傷損,癰疽,發背,瘡腫,湯火,或蛇蟲犬鼠所傷。或中邪狂走,鬼胎鬼氣,並宜服之。居家出入,不可無此藥,真濟世衛身之寶。毒藥如嶺南兩廣最多,若從宦於此,才覺意思不快,服之即安。彼澗有草曰胡蔓草,又名斷腸草,陰置水中飲之即死。又有取毒蛇殺之,以草覆上,以水灑之,數日菌生其上,取為末酒調以毒入,始亦無患,再飲酒即發立死。其或淫婦,多與北人配合,北人回,蜜以藥置食中,乃戒之曰:子某年來,若從其言,婦乃以藥解之,過期則必死矣,名曰定年藥。凡北人至彼方,亦宜知之。若覺中毒,四大不調,即便服此。況彼下藥時,必於雞豚等肉投之,後再食前物必發其毒。急服此一錠,或吐或利,隨手便瘥。昔有一女子,久患勞瘵,為屍蟲所噬,磨一錠服之,一時吐下小蟲千餘條,後只服蘇合香丸,半月遂如常。如牛馬六畜中毒,亦以此藥救之,無不效者。

文蛤(三兩,淡紅黃色者,搗碎洗淨,又名五倍子) 續隨子(去殼研細,以紙包壓去油再研,一兩) 山茨菇(二兩) 麝香(三錢,研) 紅牙大戟(洗淨,一兩五錢)

上各另為細末和勻,以糯米粥和勻,於木臼中杵千餘下,每料分作四十錠,於端午重陽七夕合。如欲急用,辰日亦得。勿令婦人、孝服、不具足人及雞犬之類見之,合宜珍重,否則無效。如癰疽發背未破,用冷水磨塗痛處,並服,良久覺癢立消。陰陽二毒,傷寒心悶,語狂,胸膈壅滯,邪毒未發,及瘟疫山嵐障氣,纏喉風,冷水入薄荷一葉,同研下。急中顛邪,喝叫亂走,鬼胎鬼氣,並用暖無灰酒下。自縊或落水死,心頭暖者,及驚死,鬼迷死未隔宿者,並冷水磨灌下。蛇、犬、蜈蚣傷,並用冷水磨塗傷處。如腹脹或迷悶者,更宜服之。諸般瘧疾,不問新久,臨發時,煎楊柳枝湯下。小兒急慢驚風,五疳八痢,蜜水、薄荷一葉同磨下。牙關緊急,磨一錠,外塗內服,量大小用之。牙痛酒磨塗,及含少許吞下。湯火傷,東流水磨塗傷處。打撲傷損,炒松節酒下。年深日久,頭痛太陽疼,用酒入薄荷磨,紙花貼太陽穴上,並服之。諸般癇疾,口眼歪邪,眼目掣眨,夜多睡涎,言語蹇澀,卒中風,口禁,牙關緊急,筋脈攣縮,骨節風腫,手腳疼痛,行步艱難,一應風氣疼痛,並用酒磨下,有孕婦人不可服。余治一婦人,腹內結塊,久而不消;一婦人月經過期不至,腹內作痛,服破血行氣之劑不效,服之並痊。一婦人苦頭風作暈數年,亦服之,吐痰碗許,遂不再發。一男子喉閉,水漿難下;一男子纏喉風,痰涎壅盛;一婦人中風,牙關緊急,痰涎溢出,隨服並愈。一男子便毒堅硬;一男子患痔未成膿,苦痛,大便俱難,始進一錠,後去二次,痛即止,不日而消。一男子患發背,瘡頭如粟,重如負石,內服外塗,後去三四次,每去肛門如炙,即日而瘳。三男子剝自死牛,即日遍身患紫泡不計其數,已而俱潰,各灌一錠,吐瀉而蘇,一藥不下者而死。一小兒昏憒,六日不省,一小兒驚風發搦,諸藥不效,挖口灌之並蘇。一男子中風,牙關緊急,口出涎水,亦灌之尋愈。一女子為邪所交,腹作痞,服之隨下惡物;其邪仍至,又服半錠,每夜更灸二三錠,使煙氣盈屋,遂不再至。一家患傳屍勞,兄弟五人已死者三人,有方士令服此藥,遂各進一錠,一下惡物如膽狀,一下死蟲如蛾形,俱獲生。其人遂以此藥廣濟屍證,無不驗者。余常用治一切雜病,及瘡疽等毒未成膿者甚效,其已成膿者亦能殺大勢。考其藥品,雖不言補,今羸瘦之人服之並效,誠神劑也。然以價計之,用銀三錢,藥有七十錠,可救七十人,有力之家,當合之以濟人。近人制此,往往加以硃砂、雄黃,考之諸方,並無此味,余故不用,恐亂其真也,識者當自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