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李老常说: “一般来讲,慢性病、危重病夹杂证居多;急性病、轻微病夹杂证少见;身体素质好的急性病患者夹杂证少;体质差或兼有慢性病的急性病患者夹杂证多。在夹杂证中,有表里夹杂,寒热夹杂,虚实夹杂,阴阳夹杂,脏病兼腑,腑病兼脏,或数脏之病同见,数腑之病共存,数经之病并发,数络之病齐现等等。在衡量夹杂证时,尤应重视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在表里关系中,有表而夹里,里而夹表的不同;在寒热关系中,有寒中夹热,热中夹寒的不同;在虚实关系中,有实中夹虚,虚中夹实的不同;阴阳关系中,有阳虚中夹有阴之不足,阴虚中夹有阳之微亏的不同;及至脏腑关系中,有脏虚夹有腑之微实,腑实夹有脏之虚损的不同等等。怎么鉴别呢?一般采用脉、色、腹、证相互对照之法,即,若表里证俱在时,症状的多少是区别表里多少的关键;虚实证俱在时,脉、色、腹诊相结合,是区别虚实孰多孰少的关键;至于数脏、数腑、数经、数络共存者,症状表现多者为多,症状少者,一般较少。脉象所代表的寒、热、虚、实,则是衡量夹有寒、热、虚、实的重要指标。若大实如羸状,或至虚有盛候,则必须借助腹诊加以辨别。”他还说:“《伤寒论》中治疗痞满有二方,一为半夏泻心汤,一为黄连汤,从其所治证候表现上看,几乎完全相同,而处方组成却前者多一味黄芩,后者多一味桂枝,何以辨别?脉也。若见滑者,可用半夏泻心汤;弦涩不调者,则用黄连汤。”“张仲景是辨夹杂证、治夹杂证的楷模,若想认识夹杂证,就得仔细钻研《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例如腹泻一证,夹杂情况最多,尤其是久泻不愈者,更应细心审查。李老每遇久泻不愈,兼见腹痛者,都强调应注意其夹实的一面,诊查其腹部必有压痛(常不甚明显,非细心体察之才不致漏诊),即以虚中夹实论治,常于补涩药中加人大黄以治之,疗效较好。但此证久病,每每虚多实少,故虽用大黄,量不宜过大,可随证情酌定。
又如便秘一证,常法虽为实者泻之,承气类为实证所宜,但临证首当审其虚实主次。如系产后便秘,或久病,或见于大病之后者,多为实中夹虚,不泻不行,泻又不可,法当攻补兼施,即泻药中辅以补药用之,或加人参,或加当归,宜润宜导,酌情选用。同时必须结合年龄、体质、脉象、兼症,以适当兼顾其虚才行。如临床对便秘之属虚寒者,或虚寒证夹实者,以温脾汤或理中汤加大黄,用量当据虚实多少而酌用之。
又如曾治一产后痔疮甚重,疼痛便血较剧之患者。由于属于产后虚中夹实之证,故重用黄芪,加乳香、没药、槐角炭、银花、地榆炭,又因具有便秘腑实之症,酌加硝、黄,数剂而愈。又曾治一急性肾炎患者,因其胃部有压痛,遂于利水方中加入枳实、莱菔子,数剂而愈。大凡泻证,泻前即痛,泻后痛止者,此为有夹实的现象,即应考虑补中寓泻。如系胃苓汤证,亦需少加大黄、枳实才行。
中医治病之关键,在于对各类矛盾性证候的用药上,这也是中医之优势所在。如寒热夹杂、虚实夹杂等都是。如阴虚兼痰之证,滋阴有碍痰之嫌,祛痰有伤阴之弊,用金水六君煎,在祛痰之二陈汤中加入当归、生地、元参之滋阴即可治之。又如湿疹兼泄泻,止泻则碍疹,治疹又碍泻,用滋阴宣解汤即两全其美。又如柴胡加芒硝汤,人参、芒硝同用;理中加大黄汤,干姜与大黄同用;诸泻心汤中干姜、人参与黄连、黄芩同用等。诸如此类,补泻同施、寒温并用之方法甚多。关键在于品验夹杂证的孰多孰少,孰轻孰重,并在用药剂量上给予合理体现,方能使夹杂矛盾之证候迎刃而解。
审证入微 精析夹杂比例
用药精当 计较一分一厘
李老认为,中医学术思想的指导核心是唯物辩证法,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处处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思想去研究中医学术。他说: “唯物辩证法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对立统一,二是量变到质变,三是否定之否定。在这里面有实践第一的观点,有重调查研究的观点,有重视各种不同矛盾和找出主要矛盾的观点。中医学术的指导思想中也恰恰要求这些方面。所以我们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将唯物辩证法应用于中医的研究和临床中去。”他在临床科学研究工作中经常告诫我们:临床检查疾病时一定要全面细致,要注意病史,注意客观指标的探查,决不可被假象所迷惑,要善于在纷乱的复杂证候表现中找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和各种复杂原因中的比例关系,找出哪些是标、哪些是本,哪些应缓、哪些应急的处理方法。他常常因为加减一味药物,加减药物的一分一厘,而审思再三,也常常因寻找病因病机的有无、多少而久思数日,务求找出其问题的所在而后快。他曾以一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日益加重的病例为例,说明有目的、有意识地应用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性。他说: “患者,女性,29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辦狭窄与闭锁不全,全心衰竭。经过中西药物治疗后,很快好转,但突然一天气短浮肿,呼吸困难加重,西医诊断为肺部感染,心力衰竭。急以抗生素、地高辛与中药真武汤加清热解毒药进行治疗,10天后,不但诸症不减,反见更趋严重,乃邀余往治。审其诸证,乃真武汤证无疑,急予真武汤加减2剂,不效。再察脉证,均无特殊表现,细审其周围环境,其病床适在房门之侧,乃悟:此乃受门缝之寒风也。急宜挪床,并在其侧放置屏风以御复感。同时在真武汤中加细辛、麻黄少许以散风寒,次日其病果然大减。”他常说:中医的一部发展史就是一部唯物辩证法应用于医学上的发展史,所以我们研究中医时就得从有目的、有意识地应用唯物辩证法上开始,并深化。至于《内经》之论气候、人事、地域与发病的关系,以及望诊、闻声在诊断方面的意义,《伤寒》《金匮》在腹诊、脉诊上的发现,以及如何应用腹诊、脉诊和证候对比去审证,张景岳、李时珍、王叔和如何审脉的意义,叶天士如何察舌、验齿、辨斑疹白痦等,都是检查方法的深化,而在应用辩证法方面却是没有区别的。所以,我们无论在临床上、研究上都要遵循唯物辩证法这一指导思想。
早小微疾 尤当重视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李老认为,人们往往重视大病、重病的研究。不去重视小病、轻病的治疗。例如,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一类小病、轻病,常常由于医生不重视,治疗时随便凑上几味药,能不能很快治好不去管它,结果有的自然治愈了,有的则演变成了大病、重病。
李老强调指出:轻病、小病一般实证、表证较多,治疗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如果寒热不分,虚实不明,治疗起来又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把表证当成里证,采用清热攻里的方法进行治疗,则往往使表邪入里而表反不解;把表寒证当成表热证进行治疗,就会使表寒闭郁,里热反炽;把表热证当成表寒证进行治疗,就会使邪火更甚。至若气虚表寒,但子解表,必然损伤正气而表寒不解;阴虚表热,又用辛温发汗,则阴液受损而邪不除。又如,急性泄泻兼有里实积滞不化者,若见其泻而采用固涩收敛,必使邪气留恋,或者腹泻不止,或者转为久泻。痢疾,急性者固然湿热积滞者多。然仅知其热,仅知其为痢疾杆菌所致,而过用苦寒解毒,则往往使证变为虚寒久痢。急性支气管炎有风寒、风热、凉燥、热燥、痰饮之别,临床上若能区分论治,往往药到病除,若寒热不分,则往往形成留饮、燥咳而久久不愈。急性肾炎早期多为风邪外客,治宜解表疏风,但风有寒热之别,药有辛凉、辛温之异,有的医生不去注意这个问题,但予利尿,清热解毒,致使表邪不解,内传人里,或寒邪更甚,阳不化水,转为坏证,缠绵岁月。眼科疾病中的角膜炎,在急性阶段只要注意是风寒还是风热,就可很快治愈,但有的医生只知清热解毒,明日退翳,结果形成溃疡,其病难除。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所以我们临床时必须注意轻病、小病。张仲景、吴鞠通之所以堪称大家,除其他方面外,最重要的一项是他们非常重视小病、轻病的治疗。
痼疾夹感新病 治标重于治本
李老认为,有很多疾病,特别是严重疾病的日益恶化,是与新的病因有关的。这些病因大致有四:一,外感六淫;二。饮食积滞;三,七情所伤;四,错误用药。如果临床中不注意这四种因素,单纯认为是固有疾病的恶化,往往取不到满意的效果。例如:一肺癌患者李某,突然左臂剧烈疼痛。家属及一些医生均认为是肺癌转移所致。邀李老会诊。李老通过反复了解病史和脉象的分析,认为系风寒所致,与肺癌毫无关系,但又考虑到治疗肩凝的药物大都对肺癌的治疗无益,于是建议采用针灸治疗,结果很快痛止而愈。又如:一脑血栓形成后遗症的患者。李老先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诸症均见好转,一日往诊,诸症均明显加剧,李老审视其脉症后云:此非痼疾之加剧,乃肝郁气滞之故耳。予逍遥散加减数剂,其症果减。为何用逍遥散?乃因其面色呈忧郁状,视其家属亦有不高兴状,且其两脉突见沉象,知其乃郁证所致也,故以逍遥散加减治之。
诊断疾病 注重客观体征
理法方药 步步深究细察
李老认为,毛主席强调的重调查研究、重仔细地全面地调查研究、重掌握第一手材料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医生也应按照这一观点去处理问题。他说:在临床时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眼、耳、口、鼻、手去了解与疾病有关的所有问题,决不可将道听途说的内容作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例如:有的患者把病情说得很重,有的则说得很轻,有的患者或家属以自己错误的医学常识述说病情等。曾治一患者,主诉高烧不退,胸透为肺炎,要求李老开一处方。李老检查其脉浮紧,头痛身痛,恶寒,口干,诊为表寒里热证,予大青龙汤一剂而愈。此证若不是亲自察脉、认证,一定会与前医相同开一剂麻杏石甘汤加银花、连翘等,那怎么能取效呢?李老曾讲:在灵丘行医时,得遇大量伤寒病患者,审之,与《伤寒论》所述之麻黄汤证无异,处以麻黄汤原方治之,无一例有效,于是我到药店亲自了解所用的药物,结果发现所用的麻黄都是陈久数年的,于是考虑麻黄是否新陈有异呢?我立刻到野外亲自采回新鲜麻黄应用,结果都一剂而愈。事实证明,诊断治疗疾病时,亲自检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是非常必要的。
认证用药 善抓独特
李老认为,毛主席在《矛盾论》中说要善于抓特殊性,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告诉我们要善于抓独特,我们在临证用药时也应该抓独特二字。如胃脘痛要善于抓住饥饿痛属虚。食后痛属实,饮后痛属水饮,吃辛辣后痛属热,夜间痛属瘀血,生气后痛属肝郁气结,思考问题时痛属脾虚等特点去认证。在抓独特时有时很难区分哪些是独特的方面,抓这又像是那,抓那又像是这,怎么办呢?李老说:“要善于在比较中求特殊。例如:沉细之脉,既可能说明是气滞,又可能是气血俱虚、阴阳俱虚,那么怎样认识它呢?就得求之于色和腹诊。如面色萎黄,腹部柔软,就说明沉细之脉是心脾不足,气血俱虚;如面色黑,腰困,就说明沉细之脉是肾之阴阳俱虚;如面色呈忧郁状,就说明沉细之脉是肝郁气滞。又如半身不遂,如脉一侧大,就考虑为气血俱虚;如两脉虚大而浮,面不赤,说明是气阴俱虚兼痰热阻滞等等。临床用药要力求抓准。要善于按照证的特殊性,采用针对性强的方、药,凡是拿不准的药一律不予凑数,拿不准的方一律不予凑数,务求理、法、方、药完全相互吻合后才拿笔开方。”
疑难重症 首重腹诊
李老在诊断危重疾病和与腹部有关的疾病时非常重视腹诊。他说: “腹诊是确定虚实、寒热、表里和病位的关键。”他认为,一般来讲,有压痛者,属实,喜按者,属虚。痞满而无压痛者,属气滞;剑突下小范围内有压痛者,为痰实;整个胃脘有压痛者,属胃中实滞不化;按胃脘而咳喘加剧者,属脾胃寒痰凝结;左胁下有压痛者,属肝寒;右胁下有压痛者,多实热或痰实;脐一旁疼痛而按之疼痛不剧者,为肝郁络瘀或肝郁寒滞;脐部疼痛,按之不剧烈者,属脾肾虚寒;脐部疼痛,时轻时重,或窜痛者,属蛔虫。小腹胀而不痛者,属下焦气滞,或在膀胱,或在大肠,或属肝肾;胀而有压痛者,多属气滞血瘀,或寒凝气结。少腹一侧或两侧疼痛者属肝,其中压痛者,多属气血瘀滞,或寒凝血滞;无压痛者属气滞。整个腹部均剧烈疼痛拒按多属痈、结胸、脏结,若疼痛不剧烈而按之较硬者,属水或瘀血凝结。此外,痛彻心胸者,属心脾;痛彻胁下者,属肝胆;痛彻腰部者,属肾。
李老强调,腹部为脾、胃、肝、肾等所居之所,是气血升降的枢纽所在,气不升降,非病则死,故危重疾病必须诊腹。他说:“患者李某,患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昏迷5天,医以西药与中药清瘟败毒饮加减及安宫牛黄丸治之不效。细察其上腹硬痛,予大承气汤加减,一剂神清热退而解。又如:一休克患者,前用大剂独参汤与西药配合,血压一直不见上升,及至按其胃脘有压痛,予枳实、厚朴、二丑、人参而愈。事实证明,若不诊腹则不知虚实,不知表里,治之必然无效。所以危重疾病必须按腹。”
李老强调,腹诊时应注意八点:
一、发病和特殊反应物的部位:即胁下、脐旁、少腹两侧属肝;剑突下属肺、胃、心;胃脘属心、脾、胃;全腹属脾;小腹(关元穴附近)属肾、膀胱、冲任;脐中属脾肾。
二:、疼痛:即喜按者属虚,拒按者属实,按之痛移者属气,喜温热者属寒,痛而胀者属气滞,痛而不胀者属瘀血、虚寒,痛而柔软者属虚,痛而腹肌紧张者属实,痛而起包块者属寒凝气结,痛而冷者属寒,痛而热者属热或瘀血。
三、包块:坚硬不移者属瘀血,柔软不移者届痰湿,时隐时现者属寒凝气滞。
四、胀满:胃脘满闷而外形不大者为痞,属寒热夹杂,外形胀大属气滞,有压痛者属实,按之如坚盘一块者属寒痰。全腹胀满属脾胃气滞。小腹自感胀满而外形不胀大者属瘀血。小腹胀大属下焦寒凝气滞。少腹一侧拘急微胀属肝气郁结。小腹满而小便不利属膀胱气滞。胁下、脐一侧胀满均属肝气郁结.腹满不减,减不足者属实;腹满时减时剧属寒 湿或虚寒.下午至前半夜胀满属脾肾虚寒,昼夜均胀满属实热。生气后胀满加重属肝气郁结。刮风天腹胀满属风邪入里,阴天前腹胀晴天后好转属湿。
五、腹水:按之柔软者届气多水少,按之较硬若为气少水多。腹有青筋属瘀血.、腹大而肌紧张、脐突、下大上小属肾。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痛属肝。身重少气不得卧,烦躁,属心。腹大,四肢沉重,属脾。腹胀大,按之紧者,难治。
六、腹肌紧张度:按之软而薄者属虚,紧硬而厚者属痰湿,索条或一片较硬属寒、瘀。小腹按之紧张属瘀血,上腹紧张多属气滞。
七、腹部冷热:按之发热属积、湿、痰、食积化热,冷者属寒。自感胃中灼热者为寒热夹杂,小腹灼热属肾虚湿热,胁下灼热属阴虚血瘀。
八、悸动:胃脘悸动属心或心脾虚。脐下悸动属水气奔豚。
辨别口感,犹重详察
口感主要包括口渴和口味两大部分,属于一种自我感觉,而由于病理原因所产生的口感,则对于诊断疾病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一、口渴 口渴,是一个常见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病证过程之中,同时口渴也是中医问诊中一项重要内容,同是口渴,因其渴的特点不同而主证不同。故临证辨治,处方用药,不能不加细察。
(一)口不渴,不欲饮水
可以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阴证:非阳证。
2.寒证:多因感受寒邪,阳气耗伤,症见恶寒喜暖,肢冷蜷卧,脉迟紧。治宜理中汤。
3.湿证:表湿证,必兼舌苔薄白而滑,脉浮濡缓,治宜桂枝加附子汤;里湿证(内有湿饮痰浊),必兼舌苔白厚而滑,脉沉缓弦细。治宜二陈汤。
4.伤寒太阳病:未入阳明。
5.温病邪在营分不在气分,舌虽干绛但口不甚渴:邪热由气人营,热腾营气上升,口反不渴,即使口渴,饮亦不多,且见入夜烦热,或躁动不安,斑疹隐隐,舌红绛等。治宜清营凉血,方选清营汤等。
(二)口渴饮水
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阳证:非阴证。
2.热证:热盛因热邪煎熬,津液不能上承,故口渴。治宜泻火救阴,如三黄之类。兼便秘者,急下存阴,如承气之类。
3。燥证:因燥伤津液而致肺胃之水津不足,其人必频引水自救也。治宜润肺生津或清胃滋阴,方如沙参麦冬汤、玉女煎等。
4.伤寒阳明病或温病热在气分:热甚口渴,兼见大热、大汗、脉洪大。对这类里热口渴症,当清其热则渴自止,如白虎汤类、雪梨浆等。
5.蓄水证:伤寒蓄水证而见口渴者,乃阳虚有寒,水停不化,津气不能上升也,其症小便必不利,腹满有水。治宜温阳散寒化水,方用五苓散、真武汤之类。
6.暑证:暑热深入少阴消渴者,饮水不止。乃暑热亢盛,伤及肾津也。宜连梅汤主之。
7.伤寒厥阴病:宜乌梅丸主之。
8.阴虚火旺:口渴引饮而不解渴,夜间为甚,且伴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等。治宜养阴生津,方选六味地黄汤合增液汤。
9.血虚证:血虚口渴者,为血虚热盛,水津不足也。治宜补血清热生津,方用圣愈汤加天门冬、天花粉,或当归补血汤加天花粉、苎麻根、玉竹、麦冬。
此外,口渴欲饮还是桂枝汤的禁忌证。
(三)口渴不欲饮或不多饮
多见于湿温。湿温为感受湿热病邪所致,有热则渴,有湿则不多饮,或喜热饮,且伴身热不扬或午后身热。胸脘痞闷,身重头蒙,便溏不爽等。治宜清热化湿并举,宜黄芩滑石汤或茯苓皮汤。
(四)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
常为邪在血分之指征。如瘀血口渴,系气为血阻,水津不能随气上布也,其人虽口渴,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其症必有瘀血之主症。治宜祛瘀,或祛瘀兼生津,兼清热,兼除寒等,方用血府逐瘀汤或小柴胡汤加丹皮、杏仁。瘀血兼热之口渴用桃仁承气汤;月经不调兼有瘀血,且上热下寒之口渴,用温经汤;跌打损伤瘀血之口渴便闭,用玉烛散。
(五)饮水下咽即吐
可见于:
1.水逆证:水饮停聚,水津不能四布,必兼小便不利。治宜五苓散以温阳化饮。
2.伏暑在肺:本该用温散,却误用温补,致肺气不能清肃下行。治宜泻白散合清燥救肺汤。 (六)渴喜热饮 可见于: 湿温:有热则渴,有湿则喜热饮(湿为阴邪,非温不化)。
此外,渴喜热饮还是黄芩汤的禁忌证,一切喜热性饮食的寒证泻痢,绝对禁忌使用黄芩汤。 (七)渴喜冷饮
这是有内热的表现。根据喜冷程度的轻重,饮水数量的多少,可以测知内热的轻重,因而可以决定用药的品种和剂量。在伤寒来说有三种类型:
1.太阳病发热兼口渴者,为温病。
2.太阳病咳嗽或气喘兼口渴者,为小青龙汤加石膏或去半夏加蒌根的证候。
3.阳明病大热大汗大渴者,为白虎汤证。
二、口味
(一)口腻
口腻,是指口舌粘腻,滞涩不爽,味觉不佳,为湿证主症之一。但有寒热之别,寒湿者口腻较轻,口淡乏味,口中不渴,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濡而缓;湿热者口腻较重,口气秽浊,味觉或苦或甘,口渴不欲饮,大便粘滞不爽,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前者治宜芳香化湿,方用藿香正气散、平胃散;后者治宜清热化湿,方用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若湿聚成痰,蕴久化热,而致痰热阻滞,也可见到口舌粘腻,兼见口渴不欲饮,多有黄痰而不易咯出,胸膈满闷,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化痰,方选黄连温胆汤,或用清气化痰丸。
(二)口苦
苦为胆味,口苦多为肝胆郁热之征,多兼胸胁苦满。头痛眩晕、性急易怒等症。方用蒿芩清胆汤以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三)口淡
口淡而微腻者,湿证也,方选三仁汤、藿朴夏苓汤。也可由脾胃虚弱所致,必兼体倦乏力,便溏,舌淡脉弱等。治宜益气健脾和胃,方选香砂六君子汤。
(四)口甜
口甜多为脾热症状,有实热、虚热之分。实热者多为脾胃热盛,症兼口渴引饮,多食易饥,大便于结,舌红苔燥,脉数有力,可子泻黄散以清胃泻火;虚热者为脾胃气阴两虚,以纳少、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治宜补气滋阴,方选七味白术散加山药、石斛等。口甜也可见于湿温病湿证偏重者,其或口甜,或口淡,或口腻,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治宜宣化湿浊,方宜三仁汤、藿朴夏苓汤。
练习诊脉应以缓脉为标准
缓脉,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虚不实、不迟不数的一种正常脉象,也就是在无病时的一种脉象。初学练习诊脉的时候,必须先掌握缓脉,就是以缓脉作为标准进行对比。比此脉接近皮肤的就叫作浮,比此脉接近筋骨的就叫作沉,比此脉大的就叫作洪,比此脉小的就叫作微,比此脉有力的就叫作实,比此脉无力的就叫作虚,比此脉快的就叫作数,比此脉慢的就叫作迟,比此脉流动滑利的就叫作滑脉,比此脉流动涩滞的就叫作涩脉。
伤寒、温病细鉴别
伤寒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伤寒,为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而狭义的伤寒,为外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病变。这里所说的伤寒是指狭义的伤寒而言。温病是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二者同属外感而发,都有表证特征,但治法各异。临证需详审才易斟别。
1.从发病原因来辨:伤寒是感受寒邪,温病则是感受温热病邪。
2.从主要症状来辨:伤寒、温病初起时都有发热、恶寒、头痛的症候,但伤寒恶寒较重,发热较轻,甚者还有但寒不热者,其头痛的程度较重,往往兼有项强;温病发热较重,恶寒较轻,甚者也有但热不恶寒者,头痛的程度较轻,从来不兼项强。
3.从舌、口、饮食、脉象、小便等方面来辨:伤寒初起一般舌质正常不变,舌苔或淡白而薄,或无苔而润,口不干不苦不渴,不喜冷性饮食,脉象浮紧或浮缓,小便多清利;温病初起有的舌质较红,有的舌苔黄白而燥,口或苦或干,或渴或喜冷性饮食,脉象多浮数或浮大,小便多黄赤。
关于阳虚
一、什么是阳
《内经》云: “阳受气于天,以温皮肤分肉之间。”顾松园说:“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章次公说:“回阳之说为恢复体温。”根据以上之说,阳即体温。但李老认为阳指人体整个热力而言,非单纯指体温计测量之温度。
二、什么是阳虚
李老认为阳虚即人体热力不足。
三、阳虚的原因
(1)禀赋不足。(2)饮食生冷过度(为脾胃阳虚之主要原因)。(3)出汗过多(造成卫阳虚的主要原因)。(4)服寒凉药品失当。(5)房室过度(肾阳虚的主要原因)。(6)阴虚:阴阳互根,阴虚日久,也必然引起阳虚。(7)气虚(阳虚须补气的通理)。(8)气候寒冷:衣服单薄(如冻死即亡阳之死)。
四、阳虚的种类
(1)肾阳虚。(2)脾阳虚。(3)心阳虚。(4)肺阳虚。(5)胃阳虚。(6)卫阳虚。(7)肝阳虚。(8)表阳虚。(9)里阳虚。(10)真阳虚脱。(11)阴盛格阳(于上,于外)。(12)膀胱阳虚。(13)亡阳。
五、阳虚的症状
(一)阳虚的全身症状
头部:①头痛(如阳虚头痛),头顶如冰。②面色赤(如戴阳证).
鬓部:汗出鬂润至巅。
面部:色青,面白如刮,面赤(如涂丹),面部觉热。
目部:睛突,眼黑,倦视,目视无光,目中有光。
耳部:先鸣后聋。
鼻部:鼻衄。
口部:不渴, 口吐沫,恶心欲吐,口虽渴而不欲饮,吐痰多清稀,吐血,呕吐。
舌部:舌胀,舌苔虽有必滑。
牙部:齿牙浮动。
咽喉:咽喉肿痞疼痛。
颈部:颈项如冰,颈项粗大。
胸胁:胸胁刺痛,胀满。
腹部:腹痛,膨胀,脐腹作痛,小腹如卵上下走痛,疝痛,肠绞痛,肠管麻痹,腹痛肠鸣,腹肌挛急。 背脊:背恶寒。 腰部:腰脊酸困腰痛。 前后阴:阴部发冷,精滑白出,无于,阳痿,遗精,子宫冷,阴囊水肿。
大小便:小便清白,小便不禁,小便清长,癃闭(膀胱麻痹),大便溏泻,下利,便秘,饮一溲一。
四肢:手足逆冷,脚气,腰膝酸困。
全身:体冷畏寒,周身青紫,自汗淋漓,多汗,易感冒,多寒,痘疮顶陷。
神识:沉默,神气不足,神疲气怯。
感觉:多寒,面部觉热。
睡眠:蜷卧,昼日烦躁不眠,夜而安静。
喜恶:喜热畏凉,恶寒,喜引衣,喜阳光,向火,喜热食。
脉象:脉沉小迟,微细,浮大无根,右尺部沉小迟。
呼吸:喘,气冷,咳嗽。
皮肤:肌肉粟起,浮肿,身热,按之筋骨之间反觉寒。
肌肉:肉(目闰)。
筋骨:筋惕。
血:吐血、衄血必有黑点。
肠胃:饮食稍冷即溏泻。
饮食:食欲减少,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虽思凉性饮食,但索而不食(个别亦有索而食者,但舌必不燥)。
衣服:虽暑月,不离复衣(甚者着棉衣者)。
房事:性欲减退,房事后呻吟不已。
按:以上之证有阳虚之证(阳虚则寒),亦有阳虚火不归原,真寒假热,内寒外热,而出现吐衄面赤等假象者,所以不能单凭某一点即认为是阳虚,当以主症为依据(阳虚之证亦要考虑是否热之假象)。
(二)阳虚的主症
体温不足,恶寒(包括怕风寒和不喜冷性饮食两方面),手足冷,溺清,便溏,舌润,脉沉迟、微细、无力,阳痿早泄,腰膝酸软。
1.头痛:多清晨痛,并兼有其他阳虚证候,头喜热物包裹之,遇阴遇寒即痛。
2.目中有光:真阳外露之象。无论睁眠或闭眠,自己看到目中有光彩的样子。
3.先鸣后聋:肾虚不能闭藏,阴气充塞于阳窍也,尺脉必弱,宜桂附地黄丸加磁石、菖蒲、苁蓉之类。
4.恶心呕吐:为肾阳虚,阴火上冲,宜正元丹。
5.口吐涎沫:如系阴虚者,口必渴。
6.齿牙浮动:这是由于肾阳虚,虚火上逆所致(若服凉药必加重)。
7.大便泄泻:多为黎明泻,或下利清谷,或溏便如鸭溏。
8.大便秘:有寒结者。有肾阳虚兼肠结者。
9.手足逆冷:时厥时温的不是阳虚,当细辨之。
10.咳嗽:阳虚喘咳者极少。 (凡是慢性虚寒咳嗽都是阳虚。)
11.喘:阳虚喘者较少。阳虚气喘多属危候,因为它是真阳上脱的主症。
12.饮一溲一:这是三消中的下消。
六、诊断
1.必须了解阳虚的主症和一般症状。
2.阳虚必须和阴虚各证互相对照衡量之。
3.阳虚必须和气虚互相对照衡量之。因中医很多地方阳虚和气虚有关系,其实不同,故须加以鉴别。
七、机制
阳虚则气虚,阳虚则血也虚,不能运化精微以生气血。(阳与气的关系,气属阳,气有余即化火。)
阳虚则阴也虚:阳生则阴长。
阳虚则生外寒:如经常怕冷,易感寒邪(抵抗力不足)。
阳虚则浊阴上千:浊阴之象弥漫,胸中易生喘嗽痰壅胸满。
阳虚水泛为痰:肾阳虚易形成痰饮。
阳虚则喜阳助:如早轻暮重之象。
阳虚则阴必走:为大吐大衄之病。
阳虚则元气不能自摄:阳上脱多喘。
脾阳虚则湿不化。
八、阳虚各证
1.表阳虚(即卫阳虚):主症:自汗恶寒(自汗为阳虚,汗之后恶冷)。常用方剂:黄芪六一散或玉屏风散加附子(气虚加人参),芍药甘草附子汤(汗后阴阳两虚)。
2.心阳虚:心经之火虚也。原因:水饮克火,发汗太过,肝不生木,子虚不能益母。主症:心中觉寒凉,惊悸,六脉细弱,汗后叉手冒心,心悸欲得按。常用方剂: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桂枝甘草汤。
3.肾阳虚:命门之火虚也。原因:先天不足,色欲过度,发汗太过,久病缠绵。前两种为主要原因。主症:腰膝酸软,阴部发冷,精滑自出,无子,小便不禁,肤肿,无苔,脉迟或浮大无根。常用方剂:桂附肾气丸,二加龙骨汤。
4.肺阳虚:原因:外感风寒日久不愈,禀赋不足,形寒饮冷(生冷过度)。主症:咳嗽,气短,吐痰清稀,天稍冷、饮食稍冷即加重,但必须是日久不愈(春夏轻,秋冬重等),或具有阳虚之主症(不能与感寒之咳嗽混为一谈)。常用方剂:保元汤,六君子汤加干姜五味,兼肾阳虚者,真武、肾气之类。
5.肝阳虚:肝火不足也。由于命门火不足、心火不足引起。主症:寒疝,脏寒魂怯,精神耗散,遗精惊悸。常用方剂:桂甘龙牡汤,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
6.脾阳虚:服生冷过度,热性病用凉药过多。主症:水谷不化,大便溏,痰涎郁结,吐利厥冷。常用方剂:六君子汤加香砂,小建中汤,理中汤,补中益气汤。
九、阳虚主要方剂用法
1.参附汤:人参一两,炮附子五钱,生姜,大枣。治肾阳虚自汗,喘急肢冷。(《校注妇人良方》)
2.四逆加人参汤:炙甘草二两,干姜两半,附子一枚,人参一两。治肾阳虚自汗,喘急肢冷,兼有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者。
3.四逆汤:炙甘草二两,干姜两半,附子一枚。治下利清谷,肢冷,脉微细。
4.真武汤:人参、干姜、炙甘草各三两,白术一两,附子一枚。必兼小便不利或见浮肿、悸眩咳等症。
5.理中汤:人参、于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治脾胃阳虚,下利,腹满,无压痛。
6.吴茱萸汤: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治胃中虚寒,食少欲呕,或胃腹作痛,吞酸嘈杂。
7.六味回阳饮:人参数钱至二两,炮附子、炮姜各两三钱,炙甘草一钱,熟地五钱至一两,当归身三钱。水煎服。治阳微将脱证。(《景岳全书·新方八阵》)
8.芪附汤:炙黄芪四钱,炮附子四钱,生姜十片。水煎服。治卫阳虚自汗。(《赤水玄珠》)
9.既济汤:熟地、山萸各一两,生山药、生龙骨、牛牡蛎各六钱,茯苓、白芍各三钱,附子一钱。治阴阳两虚,喘促自汗,目睛上视,心摆摆如悬旗,或失精、遗尿、滑泄等。(《医学衷中参西录》)
1O.理饮汤:白术四钱,干姜五钱,桂枝尖、炙甘草、茯苓、白芍各三钱,附子一钱。治心肾阳虚,脾湿不升,胃郁不降,饮邪泛滥等。
11。黑锡丹:治阳虚上浮,喘急欲脱,下元虚冷等。
12.附子汤:附子二枚,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治阳虚寒湿内盛,肢体骨节疼痛等。
13.敦复汤:党参、山萸、补骨脂(火中捣)各四钱,乌附子、核桃仁各三钱,生山药五钱,茯苓、生鸡内金各钱半。治脾肾阳虚,腰膝酸痛,黎明泄泻等。(《医学衷中参西录》)
14.正元丹: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吐利厥冷、胸满、面赤热、眩晕等阴火上冲诸症。
15.小建中汤:桂枝三钱,炙甘草二钱,大枣卜二枚,白芍六钱,生姜三钱,饴糖一两。治虚劳里急证,或虚劳阳虚发热之证。
关于阴虚
一、什么是阴虚
李老认为,所谓“阴”,并非空洞无物的名词,而是全身各种津液的总称。道经曰: “涕、唾、精、津、汗、血、液,七般灵物总属阴。”李老认为,阴即是人体各组织中的水分。所谓虚者就是不足的意思。人体的水分,本是一定的,差不多占体重三分之二的样子。此种水分不断消耗,不断从饮食中补充,这就是正常现象,如果消耗得多,补充得少,日积月累,消耗到10%的时候,一切正常生理作用即要受到影响。就要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自觉方面或他觉方面看去,就会有和平常不一样的现象,此种现象,李老认为就是通常所说的阴虚证。所以肺津液不足的为肺阴虚,肾精不足的为肾阴虚,心津液不足的为心阴虚,肝津液不足的为肝阴虚,脾津液不足的为脾阴虚。通常所说的阴虚,只着重在肺、脾、肾三方面,至于心肝阴虚,因为重在血液,就把它归在血虚里边了。
二、阴虚的原因
李老认为有以下几点:
1.先天不足:这是造成一切虚证的根源,特别是阴虚。
2.久病不愈(如热性病,热久不退,或久咳,久泻,久痢,久疟等):这是造成一切阴虚的原因。
3.汗下失宜(如用发汗药或泻药次数过多者):这也是造成一切阴虚的原因,但造成心脾肾三种阴虚的较多。
4.房室不慎:这也是造成肾阴虚的主要原因。
5.烟、酒、辛、辣过度:这是造成肺阴虚的主要原因,所谓火盛则阴虚。
6.思想过度:这是造成心阴虚的主要原因。
7.忿怒气郁,日久不解:这是造成肝阴虚的主要原因。
8.劳倦过度:这是造成脾阴虚的主要原因。
总的说来,因酒色造成阴虚的最多。其故乃人们节欲者少,纵欲者多也。再者,单丝不会成线,无论思虑过度,或劳倦过度,任何一种如果不结合房劳过度,或先天不足,是不会很快形成阴虚证的,即使形成的话,也容易治疗,因为没有伤着根本的缘故。
三、阴虚会引起什么变化
总括起来约有下列20种:
1.阴虚则生热。 这是因阴虚引起身热、骨蒸劳热、五心烦热、一切热证的解释。 2.阴虚则血虚。这是因为津液亦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
3.阴虚则血燥。 以上两条是阴虚引起的经少、经闭和一切血不足的干燥证的解释。 4.阴虚则水虚。
5.阴虚则津液不足。 以上两条是因阴虚引起的口干、口渴、鼻干、喉干等水分不足证的解释。
6.阴虚则精虚。 这是因阴虚引起的精少、精稀、精不固等症的解释。
7.阴虚则火盛。
8.阴虚则火动。
9.阴虚则火亢。
10.阴虚则阳亢。
11.阴虚则相火炽盛。 以上五条是阴虚引起一切火证现象的解释。如口苦喜冷、舌干喉燥等症是也。
12.阴虚火盛则煎熬津液而为痰。
13.阴虚火动则水泛为痰。
以上两条是因阴虚而引起痰证的解释。
14.阴虚火亢则煎迫血液越出诸窍。
这是阴虚引起各种出血证的解释。
]5.阴虚则虚火上炎。
16.阴虚则虚阳上浮。
17.阴虚则虚阳上逆。
以上三条是因阴虚引起的面赤、唇红、颧红、干咳、呕吐等一切上焦虚热现象的解释。
18.阴虚则骨髓空虚,火陷骨中。
这是阴虚引起骨蒸皮寒证的解释。
19.阴虚则阳无所附。
20.阴虚则阳暴绝。
以上两条是阴虚引起的暴眩仆绝、喉无痰声、身无邪热等虚脱证的解释。
四、阴虚的症状
(一)阴虚的身体各部症状
头部:头晕,头疼。
面部:面赤颧红。
目部:目眩眼花,目赤。 耳部:耳鸣耳聋(阴虚火上升则耳聋)。
鼻部:鼻干,鼻塞,气出如火,鼻衄。
口部:口干,口渴,吐血,唾血,呕吐。
舌部:舌干,舌痛,舌衄。
齿牙部:齿牙不固,齿衄。
咽喉部:咽喉干痛,失音,喉烂。
胸腹部:胸满气逆,自觉内部发热,腹中满(仲淳说:脾虚中满,曰静夜剧,脾阴虚也)。
腰背部:腰脊疼痛。
前阴部:溺血,小便淋闭或痛,男子梦遗滑精,女子月经不调,血枯经闭,梦交隐痛。
后阴部:便秘,便血,溏泻.
四肢部:腿胫酸痛,足心干热,足跟痛,手足心热,指甲干劳有枯燥之色。
毛发部:毛发脱落,毛发失调。
皮肤部:盗汗,皮肤燥涩。
筋骨部:骨蒸夜热,遍身筋骨酸痛,或疼痛如折。
饮食:饮食无味,善饥。
呼吸:气逆,气壅,气喘,痰嗽,干咳,咳血。
睡眠:失眠。
以上这些症状,如果没有正确的标准,难免就会指鹿为马.把阳虚、气虚、血虚、虚火等证误认为阴虚,因为不同的证.可能有相同的症状。我们必须从它的具体情况、它的经过和兼证等各方面互相对比,细心分析,才能正确辨证。
(二)阴虚的主症
1.午后身热。
2.五心烦热。
3.脉虚细数。
4.一般症状是闩静夜剧或早轻晚重。
5.自觉有火,喜吃凉的,但吃也不解决问题.
(三)阴虚的兼症
1.肺阴虚
(1)咳嗽日久未愈。
(2)或吐浊痰白沫,或干咳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
(3)或鼻中气出如火,或衄血。
(4)或胸满气逆,或一边不能睡,或气息喘急,或声嘶音哑。
2.脾阴虛
(1)饮食减少。
(2)四肢困倦。
(3)肌肉消瘦。
(4)大便溏泻。
3.肾阴虚
(1)腰脊腿胫酸痛。
(2)梦交失精。
(3)足心干热.
(4)脚跟作痛。
(5)小便淋闭。
(6)耳鸣耳聋。
(7)牙齿浮动。
(8)骨蒸内热。
注意:以上三种阴虚证,不是完全固定的,也不是截然 分界的,总有互相穿插的情形,但我们可以根据各部分病势 的轻重来决定治疗上的主次。
五、阴虚的诊断
关于这种病的诊断方法,和其他病一样,就是利用望、闻、问、切四诊和其他各种经验方法进行各项诊查。
1..从主症方面去认识。这是一切病开始最主要的诊断法,因为任何病都有它固定的主症。
2.从类似症状去对比。有了主症后为了避免错误,需要把类似主症的症状互相对比,这样比较更确当些。
例如:阴虚的主症,第一主症是午后身热,但我们不可一看到午后身热的现象即认为是阴虚,必须先和温病的“午后身热”对比一下,有无气候变化时常外感的现象,这样对比之后,就可能少犯错误了。从治疗方面分析,古人云:“凉之不凉是无水也。”又: “内热不解,屡清,清而火不退者,阴不足也。”又云:“表邪不解,屡散,散而汗不出者,阴气不能达也。”又云:“虚劳病,不能服参芪,所谓虚不受补者,血燥阴虚也。”从病的比例上去参考,顾氏云:“阴虚者十之八九,阳虚者十之一二。”这个方法 ,只用在阳虚阴虚二病,在用任何方法均判断不清的时候,作为一种帮助,而不是泛用的。
六、阴虚的治法
阴虚的治法主要有三部分: (一)肺阴虚的治法 1.清肺润燥(清金润肺):这是治帅阴虚的主要方法,如清金汤、八仙玉液等方。久服的时候,注意不要过于单纯,以防引起泄泻或减食等症。
2.清肺滋肾:这是治肺虛兼肾阴虚的方法,如二冬二地同用的方子(固本丸等),或早用清肺药(如清金汤),晚用滋肾药(如六味地黄丸)等,但重点是在肺脏。肺阴虚到了最重的时候,不论肾阴虚的症状显与否。必须兼滋肾阴,因为肾是先天的根本,同时还须注意不要伤脾。
3。清肺补脾:这是治肺阴虚兼脾阴虚的方法,如加味清宁膏。两经兼治较困难,因肺喜润,脾喜燥,补脾则碍肺,补肺则碍脾,如润肺药过多,则食欲减少,或大便溏泻加重,补脾药太过,而燥咳等症又加。所以。治肺阴虚,不论有无脾虚现象,必须时时要注意预防引起脾虚。
(二).肾阴虚的治法
1.滋阴补肾(补水制火):这是治肾阴虚有火的普通方法,如六味地黄丸、左归饮等方。阴虚一定是有火,阴愈虚而火愈盛,但这种火与实火不同,不能用苦寒药去治疗,因为一用苦寒,不但不能取效,有的反而加重了。所以,凡用苦寒药不能取效或反加重的火证,用此法最为相宜。
2.滋阴降火(滋阴潜阳):这是治肾阴虚而火上逆,或稍兼实火现象的方法,如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或六味地黄丸加减等方。因为火盛没有不上逆的,也往往兼有实火,但较轻的只用补水制火的大法而火白熄了,较重的非用这个方法不能取效。
3.滋阴清肺:这是治肾阴虚兼肺阴虚的方法,如麦味地黄丸方。因为.肾阴虚最易波及肺脏引起咳嗽等症。
4.滋肾理脾:这是治肾阴虚兼脾阴虚的方法。这两经阴虚兼见的时候,以治脾为主,不然的话,脾虚不能吸收,虽有灵丹妙药亦是不会取效的。所以治肾阴虚的时候,必须注意饮食。
(三)脾阴虚的治法
主要的治法,须要不燥不润的药品,因为脾喜燥恶润,阴虛喜润恶燥,这种病最难用药。李老据经验认为,最有效的莫如川山药、莲肉、扁豆、苡仁这一类的药品.或兼用百合、冬花、杷叶、麦冬,以治兼肺阴虚的证候,如加味清宁膏。或待泻止后,早晚和六味地黄丸间服,以治兼肾阴虚的证候。
总的说来,阴虚病宜用甘寒药,不宜用苦寒药,因为苦寒药性燥,反能伤阴;并须要多煎久服,因为阴虚病药宜重浊,所以须要多煎,阴虚无速补法,所以须要久服。前人有主张用大剂补阴的,李老在实际中试之,认为不如用小剂频服久服,有利无弊。因为服滋阴药,最怕伤及脾阳,引起泄泻不食等症,大剂最容易犯这样的毛病。在治疗上,灸法是不可用的。仲景说过: “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在用药上,升麻、紫苏最不可用。顾氏说过:“阴虚误用,则阴火上逆,喘咳频增,吐衄交至、”
七、阴虚的方剂
李老常用的补阴方剂如下:
(一)治肺阴虚的方剂
1.清金汤:治肺阴虚咳嗽,或多痰,或干咳,或痰红,或纯红。桑皮7.5克,地骨皮6克,麦冬6克,鲜百合30克,冬花6克,川贝6克,杏仁6克,炙杷叶6克,炙草3克。有血加白茅根9克,藕汁、童便各半茶盅,水煎服。
2.八仙玉液:治肺阴虚咳嗽痰血。藕汁2杯,梨汁、甘蔗浆、芦根汁、白茅根煎浓汁各1杯,人乳、童便各1杯,生鸡子白3枚,和匀频服,如用苡仁、山药、麦冬各30克,白花百合60克.杷叶10片,煎浓汁1碗冲入玉液,再加川贝末、柿霜各15克。和匀频服更好。
3.固本丸:治老人阴虚咳嗽便秘。天冬、麦冬、生地、熟地各60克,人参30克。共研末为蜜丸。每服9克,开水送下。此方中人参的作用是预防引起减食作泻。
4.加味清宁膏:治肺阴虚咳嗽痰血,兼食少泄多者。麦冬120克,鲜百合300克,款冬花60克,薄荷末15克,炙杷叶150克,橘红15克,川贝(研末)60克,茯苓30克,苡仁120克,桂圆肉60克,炒白芍60克,炙草15克。除薄荷川贝外其他诸药用水熬成膏,将薄荷、川贝二药末加入,再入饴糖360克溶化搅匀。每服一茶匙,开水冲服。
(二)治肾阴虚的方剂
1.六味地黄丸:治肾阴虚一切证候。熟地240克,山萸肉120克,生山药120克,粉丹皮90克,茯苓90克,泽泻90克。共为细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9克,开水送下。也可作汤服。加减法:发热作渴加生鳖甲、花粉、二冬,气壅加沉香、砂仁、麦冬,痰嗽加贝母、百合、麦冬,咽喉舌痛加生鸡子、元参、麦冬,齿缝牙龈出血加麦冬、童便,或再加人中白、麦冬,齿牙不固加人参、麦冬、五味子、鹿茸、猪髓、龙齿、牡蛎,腿胫酸疼加牛膝、杜仲、枸杞、龟板,血淋去山萸加二冬、牛膝、藕汁、甘草梢,阴jing时举,溺管胀痛,加知母、黄柏、甘草梢,尿血加人参、寸冬、五味子、白芍、莲须、藕汁、旱莲草,失音加麦冬、生鸡子,足心干热加二冬、牛膝、龟板。(说明:任何加减法,都不可能俱备,都不可能完全,也都不可固执不变。必须对证用药。方为合拍。)
2.左归饮:治证同六味丸,补阴力较优,即六味地黄丸去泽泻、丹皮,加枸杞、炙草。加减法:肺热而烦者加麦冬,肺热多嗽者加百合,血少者加当归,血滞而热者加丹皮,阴虚不宁者加女贞子,血热妄动者加生地,脾热易饥及多汗者加白芍,心热多燥者加元参,肾热骨蒸者加地骨皮,津枯热渴者加花粉,上实下虚者加牛膝。
3。知柏地黄丸:治骨痿髓枯,劳热盗汗耳聋,阳易举,溺管痛,一切阴虚火盛火逆等证。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蜜丸每服9克,开水送下。
4.大补阴丸:治一切阴虚火盛火逆等证。黄柏(盐炒)、知母(盐炒)、熟地、炙龟板共为细末,猪脊髓和,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克,开水送下。
5.麦味地黄丸:治阴虚久咳嗽或痰中带血丝。即六味地黄丸加麦冬、石斛、生山药、生于术、生扁豆、生苡仁、生莲肉、西洋参、麦冬、金石斛、炙草。用量随证酌加,水煎服。
八、阴虚的药品
现将李老常用的补阴药品述之如下: (一)肺阴虚的药品择要 天冬:滋肺阴,润肺燥,清肺热。性寒滑,脾虚食少便溏者不宜用。
麦冬:滋肺阴,润肺燥,清肺热。便溏者也不可用,但同苡仁、山药、茯苓等同用不忌。
百合:咳嗽用之。白花鲜者更好。
炙杷叶:降气止咳嗽。气逆者可用。
桑皮:泻肺火。肺虚无火及风寒咳嗽者勿用。
川贝:有浊痰白沫者可用,清痰或无痰者不可用。
薄荷:散热清肺。稍兼风热者用之。
沙参:补肺阴。
梨:润肺清热。
五味子:敛肺气,敛肾气。咳久气耗,汗腺不固,或肾气上逆者都可用。
冬花:有咳嗽者可用。
柿霜:清热化痰。
白茅根:甘寒除内热,止血消瘀。
藕根:清热,止血消瘀。
童便:滋阴降火。有出血症者最宜,骨蒸服一般药不效者也效。阴虚无火,食不消化,肠不实者忌之。
知母:清肺滋肾。痰有臭味者可用。同黄柏能滋阴降火。但久服有引起泄泻的可能,所以脾虚食少便溏者都不可用。
人参:肺虚补肺之要药。但肺阴虚热盛者忌之。同二冬、二地用之可防止伤脾,食少泄泻之患脾肾虚者也可取用。
西洋参:性较寒,对于阴虚有热者比人参为优。
(二)肾阴虚的药品择要
熟地:补肾益阴。此为补肾阴的要药,对于精虚、髓虚、血虚都能治。但性稍温而滞,对于阴虚有热者,须与生地和其他滋阴药品同用。阴虚而兼痰多气郁胸满者,或不用,或与沉香、砂仁、麦冬、川贝等药同用。
生地:补阴凉血。有热者可用,食少泻多者不可用。
鳖甲:补阴潜阳。阴虚寒热往来,或骨蒸内热者,都可用。脾胃热,呕恶泄泻者,不宜用。
龟板:补阴潜阳,退骨蒸。肾虚无热者不用。
丹皮:五心烦热、骨蒸内热都可用。无汗者用之,清肝肾之虚热。
地骨皮:五心烦热、骨蒸内热都可用。有汗者用之,降肺中之伏火。
枸杞、杜仲:治肾虚腰痛。
猪腰子、猪脊髓:煎汤煎药,治腰脊疼痛.
莲须:精不固者用之。
紫河车:峻补精血。虚共者可用。
女贞子:肾阴虚有热者宜之。久服可致腹痛作泻.
山萸肉:补阴药。对于精不固、汗不止、尿不禁者都可用。膀胱有热,小便不利者,不可用。
(三)脾阴虚的药品择要
生山药:补脾补肺补肾。阴虚溏泻不食者最宜.,
茯苓:便溏尿少者可用。阴虚者不可多用,因渗利恐伤水分。
薏苡仁、莲肉、扁豆:泻者都可用。
生白术:补脾的正药。泄泻食少者最宜,但阴虚甚有嫌其燥者,或用于术,或以苡仁、石斛代之。
生白芍:有中满(夜剧昼静之满)、腹痛、出汗、泄痢、气不舒等症者可用。中寒腹痛泄泻,肠胃中觉冷者,不可用。
石斛:胃中或肌肉有虚热者宜之。
九、阴虚一切禁忌
在疗养当中,必须严守禁忌,否则影响治疗,兹择其要者如下:
1.烟、酒要绝对忌。
2.至于姜、葱、蒜,为了增进饮食,用少许调些味,病轻者偶然用之也可,但重病也须注意。
3.一切辛辣性食物(辣椒、花椒、胡椒、芥花面)绝对忌。
4.一切生冷、滑肠或硬性食物,恐伤肠胃,必须忌。性欲,这是造成阴虚最主要的原因,须绝对禁忌,甚至不可有欲念。顾氏说过:“欲心一动,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精已暗耗。”甚者须绝欲3年。
5.恼怒伤肝,忧思伤脾,须要时常注意。
6.劳动应注意减少。烦劳则气张于外,精绝于内,但轻微运动还是很需要的。
寒证小议
什么是“寒”?
从人体上来说,寒就是热量不足的一种综合表现。什么是“寒证”?寒证就是人体热量不足导致的各种证候。从全身整体方面说,有表寒,有里寒,有阴邪直中之实寒,有阳虚所致之虚寒,有“火中内伏之寒”及“火郁似寒”、“虚阳外越”之“假寒”。在表寒之中。又有“风寒”、“寒湿”、“阴暑”、“凉燥”、“伤寒”、“冒寒”之分;在里寒之中,除了阳虚所生内寒、火中内伏之寒及火郁似寒、虚阳外越的假寒外,比较常见的就是由于饮食生冷,或服凉性药物过度,或居处高寒地区,衣被不能适体等而引起的五脏六腑之寒。
寒证的症状
表寒证可见全身肌肤肌肉恶风恶寒,发热,喜近衣被,头痛项强,身痛腰疼,骨节疼痛,舌上无苔,或舌苔淡白而薄润,口不干,不苦,不渴,不喜冷性饮食,或鼻鸣干呕,或咳喘吐稀痰,脉浮而紧;里寒证则见腹痛腹满,呕吐下利,四肢厥逆,喜热恶寒,不敢服冷性饮食,勉强服食,则腹症加剧,脉沉紧或沉迟,在一年之中,夏季病减,冬季病增,在一日之间,午前轻而午后加重。单纯的表寒证或里寒证,实寒证或虚寒证,并不难辨识,但临床上寒热往往多以错杂的情况相间出现,因而寒热夹杂,孰多孰少,寒热真假,孰真孰伪,就成为考验医生辨证诊断水平,和影响患者疾病转归的关键。
如曾治一经西医诊断为副鼻窦炎的患者,穿刺有脓,头痛剧烈,鼻涕黄稠,口不干,不喜冷性食物,腹满,胁肋胀痛,舌淡苔薄,脉弦紧,为寒热夹杂,兼有气郁之证。给予逍遥散加银花、连翘、川芎、白芷、黄芩、干姜,1剂病减,3剂而愈。又如曾治一例咳嗽,就诊时病已迁延20多天,症见两胁胀满,痰多易咯出,咽干,口苦,但不喜饮,兼见头痛。诊为肝气郁结,上热下寒之寒热错杂证。治以寒温并用之法,给予桑皮、贝母、柴胡、香附、橘红、半夏、茯苓、杏仁、干姜、黄芩,以清肺,温脾化痰,解郁,平调其寒热。1剂即见好转。
对于寒热真假之辨,最为紧要。当症状表现似是而非,难以辨认时,应舍症取舌,观舌苔之干燥与否,口渴之喜冷与否。答案肯定,则为热证无疑,虽身兼寒证,是为假寒;若答案是否定的,则为寒证无疑。即如认一个人一样,不论其穿什么衣服,都能够认出来,这就说明已经抓住其本质特征了。诊断疾病也是一样,不能凭其现象的某一点,而是本质上的特点才行。曾治一例浑身大热、大渴患者,看似热证无疑,但细察其舌,见无苔而润,口虽渴但不喜冷饮,当时考虑其热象属假,阳虚内寒是真,遂给予真武之类药品而愈。
寒中包火与火中伏寒
李老以善治夹杂证而见长,特别是善于识别夹杂证中相反证之孰多孰少、孰丰孰客,并能判断出比例,进行量化分析,然后据此对证下药,而一举获效。在寒热夹杂证中,他认为首先应区别寒中包火证与火中伏寒证之不同。寒中包火证。以寒证为主,火证往往不甚显著;火中伏寒之证,以火证为主,而寒证也往往不甚显著。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知道是寒中包火或火中伏寒呢?李老认为,只有根据治疗经过,先行试探性治疗,以药测证,方能辨别清楚。盖寒中包火证,单用温药治疗不但不能取效,反而出现火证的表现;火中伏寒证单用寒凉泻火药治疗,也不能取效,反而出现寒证之表现。至于寒证热证卜分明显的寒热夹杂之证,开始时寒热并用自然可以治愈,无须另立名称,徒乱人意。寒在肺中日久,变从火化,则当以火证治之,无须顾其寒。风寒咳血,多因外感日久,陈寒入肺,因寒动火,损伤血络,而致咳嗽日久不愈,形成寒中包火或火中伏寒之寒热错杂证。医者往往因辨不清以寒证为主之寒中包火证及以热证为主之火中伏寒证而乱投药,将寒热比例颠倒,终因误治酿成痨瘵,慎之慎之!
临床上,李老常以清除郁火之方治疗寒中包火之证,方如小柴胡汤加苏子、款冬花;以搜剔陈寒之方治疗火中伏寒之证,方如《千金》麦门冬汤(麦冬三钱,生地三钱,桔梗二钱,桑皮三钱,半夏二钱,紫菀三钱,竹茹三钱,麻黄一钱,五味子一钱,生姜三片,甘草一钱)。麦门冬汤虽寒热并用,但以清凉泻火为主,因风寒客于肺中而引火生痰,故用桔梗、桑皮、半夏、生姜以祛除痰饮,用生地、紫菀、竹茹、麦冬、五味子以清敛火气。然陈寒不除,则痰火旋去而旋生,故以辛温之麻黄一味,以搜剔陈寒。用甘草以调和诸药.,诸药配伍,清敛之中寓以剔除陈寒,达到火气清而伏寒除、痰火去而不反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