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脉,重按着骨,指下裁①动(《脉经》)。脉行筋下(《刊误》)。
《脉诀》言:寻之似有,定息全无,殊为舛谬。
【体状诗】
伏脉推筋著骨寻,指间裁动隐然深。
伤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疼症属阴。
【相类诗】
见沉脉。
【主病诗】
伏为霍乱吐频频,腹痛多缘宿食停。
蓄饮老痰成积聚,散寒温里莫因循。
【分部诗】
食郁胸中双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②。
当关腹痛困沉沉,关后疝疼还破腹。
伤寒,一手脉伏曰单伏,两手脉伏曰双伏,不可以阳证见阴为诊。乃火邪内郁,不得发越,阳极似阴,故脉伏,必有大汗而解。正如久旱将雨,六合阴晦,雨后庶物皆苏之义。又有夹阴伤寒,先有伏阴在内,外复感寒,阴盛阳衰,四肢厥逆,六脉沉伏,须投姜附及灸关元,脉乃复出也。若太溪、冲阳皆无脉者,必死。《脉诀》言:徐徐发汗。洁古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皆非也。刘元宾曰:伏脉不可发汗。
【提要】
伏脉为脉位较深,按至筋骨始得或脉伏而不显之脉。主寒证或痛极。寒邪内伏,闭气不达于外,故脉伏而不出。痛极气闭,脉亦见伏。
【注释】
①裁:通“才”,指刚刚,方才。
②兀兀:昏昏沉沉的样子。
【白话解】
伏脉之脉象要用力重按,手指至骨才能感觉到搏动。好似在筋膜下搏动。
脉象:伏脉必须用力按压至骨,循骨推动筋肉才能感觉它的跳动。只有至骨,指下才能觉察到隐然而动,脉位是非常深的。伤寒见之为阳气回苏,欲汗出而解之象。四肢厥冷、脐腹冷痛之病见之,是为阴寒内郁之阴证。
主病:伏脉主霍乱,呕吐频作而不止之病;亦主腹痛,其原因多由宿食内停;水饮停蓄于内,顽痰蕴结于里,日久则成积聚之病,也可出现伏脉,要因证施治,宜用温里散寒之法畅通血气,解郁破积,化痰逐饮。
分部主病:伏脉见于两寸,主食郁胸中,症见欲吐而吐不出,昏沉难受。伏脉见于关上,主腹痛身体困重。伏脉见于关后尺部,则主疝气疼痛剧烈。
【解析】
伏有隐伏之意,伏脉显现部位幽隐难见,浮、中、沉均不可得。脉隐于筋下,附于骨上,须推筋着骨仔细寻找,才能触及脉搏跳动。伏脉的“势”因见证不同,可强可弱。若为阳郁则势劲,若为阳衰则势小。因其幽隐,脉体多小,其速率可数可迟,分主火郁、阴寒之证。伏脉主病大抵分见于两类绝然不同的病证。一类属实,见于气闭、热闭、寒闭、痛闭或痰食阻滞、气血不通;另一类属虚,见于阴寒偏盛、阳衰欲脱或霍乱吐利、气阴两伤、寒绝四逆之证。
临床上,伏脉较少与其他脉象相兼出现,这是因为伏脉形成机制为邪闭和阳微,脉气沉潜,无力外浮导致伏脉,以脉位极深为特征,故凡阳盛外鼓,血流滑利的脉象和浮脉类脉象不可能与伏脉相兼,伏脉的相兼脉较少。若有相兼脉,则多与细脉、涩脉、迟脉、数脉相兼出现。
伏脉的形成与血容量显著减少,血压下降,心输出量降低,末梢循环衰竭有关。当心室颤动时,心脏无排血功能,脉无搏动,脉亦伏而不见。
临床上,伏脉多见于心衰、脑出血昏迷、虚脱、失血脱水及雷诺病,亦可见于累及肱动脉的大动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