芤①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脉经》)。中空外实,状如慈葱②。

芤,慈葱也。《素问》无芤名。刘三点云:芤脉何似?绝类慈葱,指下成窟,有边无中。戴同父云:营行脉中,脉以血为形,芤脉中空,脱血之象也。《脉经》云:三部脉芤,长病得之生,卒病③得之死。《脉诀》言:两头有,中间无,是脉断截矣。又言主淋沥④、气入小肠。与失血之候相反,误世不小。

【体状诗】

芤形浮大软如葱,边实须知内已空。

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侵阴络⑤下流红。

【相类诗】

中空旁实乃为芤,浮大而迟虚脉呼。

芤更带弦名曰革,芤为失血革血虚。

【主病诗】

寸芤失血病心忡,关里逢芤呕吐红。

尺部见之多下血⑥,赤淋⑦红痢漏崩⑧中。

【提要】

芤脉属浮脉之类,脉象浮大而软,如按葱管,多因失血过多,脉道不充所致。此时阳气虚浮而未骤减,故脉形暂时形体稍大,但总属大虚之候。

【注释】

①芤:葱的别名。《本草纲目·卷二十六·葱》:“芤者,草中有孔也,故字从孔,芤脉象之。”

②慈葱:犹言冬葱。《本草纲目·卷二十六·葱》:“冬葱即慈葱,或名太官葱。谓其茎柔细而长,可以经冬,太官上供宜之,故有数名。”

③长病、卒病;指久病、新病。卒 (cù ),通猝,突然。

④淋沥:病证名,指小便急迫、短、数、涩、痛的病证。

⑤阳经、阴络:此处指上部经络与下部经络而言。上下分阴阳,则上为阳,下为阴,火热邪气侵入血中,迫血妄行,即引起出血。侵犯上部经络则血从上溢;侵犯下部经络则血从下出。

⑥下血:指赤淋、红痢、漏崩。

⑦赤淋:即血淋,淋证之一。主证为小便涩痛有血。

⑧漏崩:又名崩中漏下。指不在经期,忽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之病变。血量多而来势急者为崩中,血量少而淋漓不断者为漏下。

【白话解】

《脉经》言芤脉的脉象为浮大而软,用手指按下去的感觉为中央空虚而两边充实。芤脉的脉象为中央空虚两边充实,形状就像慈葱一样。

脉象:芤脉的形象为浮大而软,就像葱管一样,周边充实而内里已空。火热邪气若侵犯上部的血络则上部出血,若侵犯下部的血络则血从下溢。

相类脉:中央空虚而周边充实的脉是芤脉。芤脉为浮大而软之脉,若浮大而迟的脉则是虚脉,芤脉又兼弦脉之象的为革脉,芤脉的主病为失血,革脉的主病是血虚。

分部主病:芤见于寸部主胸有瘀血,芤见于关部主肠痈,芤见于尺部主下部出血、血淋、痢下脓血、崩漏。

【解析】

芤脉浮大无力,按之中空,即上下两旁皆见脉形而中间独空。此因突然出血过多,血量骤然减少,无以充脉或津液大伤,血不得充,血失阴伤则阳无所附而散于外所致。

现代医学证明,失血的多少和出血的快慢,与芤脉形成有密切关系。当人体发生急性大出血时,若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造成血容量明显减少,而脉管又未发生反应性收缩,可出现芤脉。当体液明显不足时,失血虽少而慢,亦可出现芤脉。

临床上,各种急性大出血,出血过程中如出现芤脉象,表明出血量已较大,一般在 400ml以上。如出血量不超过 400ml,循环血容量只轻度减少,可很快被脾脏储血和组织液所补充,故可不出现明显芤脉。如若患者见芤脉却无外部出血,则可能为较大量的内出血,应监测血压等生命体征。其他如大量吐泻、大量失液又兼素患贫血之症,也可出现芤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