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如绵裹砂,内刚外柔(杨氏)。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沉脉法地,有渊泉在下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人为肾。又谓之石,亦曰营。太过则如弹石,按之益坚,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虚数,去如数者,病在中也。《脉诀》言缓度三关,状如烂绵者,非也。沉有缓数及各部之沉,烂绵乃弱脉,非沉也。<

【体状诗】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

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沉行筋间,伏行骨上,牢大有力,弱细无力。

【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经病①,数热迟寒滑有痰②。

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③。

【分部诗】

寸沉痰郁水停胸④,关主中寒痛不通⑤。

尺部浊遗并泄痢⑥,肾虚腰及下元痌⑦。

沉脉主里,有力里实,无力里虚。沉则为气,又主水蓄,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食,沉涩气郁,沉弱寒热,沉缓寒湿,沉紧冷痛,沉牢冷积。

【提要】

本节讲沉脉的脉象与主病、沉脉与相似脉的鉴别,以及沉脉的相兼脉及其主病。

【注释】

①沉潜水蓄阴经病:指沉脉主水饮内停。水饮为有形之邪,阻碍气血不得外达,沉于里,故见沉脉,一般表现为沉实有力。

②数热迟寒滑有痰:数脉主热证,迟脉主寒证。而滑脉主痰饮是因痰饮为有形之邪,壅盛于内,气实血涌,故可见往来流利、应指圆滑之滑脉。

③沉而有力积并寒:积:指气、血、痰、食等聚积于体内而成的有形包块,固定不移的病证。这类病证多为实证,故脉象多见沉实有力。沉脉主寒证必为里实寒证。《灵枢·百病始生》:“积之始,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

④寸沉痰郁水停胸:脉诊的寸、关、尺三部,分主上、中、下三焦病证,若本部见沉脉,则可见于痰饮停于胸部的上焦病证。

⑤关主中寒痛不通:关部可反映中焦病变。中焦脾胃的寒凝气滞而致脘腹疼痛则可见关部沉脉。

⑥尺部浊遗并泄痢:尺部可反映下焦病证。淋浊、遗尿、遗精、泄泻、痢疾等下焦疾病可在尺部触及到沉脉。

⑦肾虚腰及下元痌:尺脉可反映肾之病变,如肾虚腰痛则可触及尺部沉脉。下元,下焦,包括肾。痌( tō ng),疼痛。

【白话解】

沉脉的脉象要重按至筋骨之间才能触及,指下感觉犹如棉絮包裹的砂石,里面坚硬而外表柔软,又如投石入水,须深及水底,才可触及。

脉象:水的特性是滋润下行,沉脉也如水性下行一样重按始得,若沉脉兼见柔滑均匀可视为常脉。女子寸部沉脉、男子尺部沉脉,可因性别差异所致,四季均如此也可视为常脉。

相类脉:沉脉的脉象在筋骨之间柔和、均匀地搏动,若重按至筋骨始得则为伏脉;若沉细柔软如绵则为弱脉;若脉沉而弦大有力,则为牢脉。

主病:沉脉可主水停于内的阴经疾病,沉数主里热、沉迟主里寒,而沉滑主痰饮水肿。沉而无力为里虚,沉而有力主积滞及实寒。

分部主病:寸部的沉脉可见水停于胸,关部沉脉可见脾胃寒凝气滞。尺部沉脉可见淋浊、遗尿、泄痢,也可见于肾中精气不足所致之腰痛。

【解析】

沉脉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若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有力;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而无力。

沉脉的形成,可能与心搏量降低(或正常),周围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有关。多见于慢性心力衰竭、主动脉瓣狭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心脏疾病。脉位沉而脉象从容和缓、有神有根,可见于少数无病健康之人,以肥胖者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