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豉湯(七十)

治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反覆顛倒,心中懊憹者。

肥梔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

右二味,以水四汁,先煮梔子,減二升,內豉,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

湯戒

凡用梔子豉湯,病人舊微溏者,乃里虛而寒在下也,雖煩則非蘊熱,不可與服之。

湯議

議曰:汗吐下之後,邪熱不散,結於胸中,煩熱鬱悶不得眠,謂之虛煩也。心惡熱,熱甚則必神昏,劇者反覆顛倒而不安,心中懊憹而憒悶,又非結胸痞證之比而可下,此乃必用吐之而散也。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是也。故用梔子為君,其性苦寒,以湧宣其上膈之虛煩也。淡豆豉性平,能吐、能汗者,用之為臣佐,以吐胸中之邪也。《內經》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是也。瓜蒂散吐胸中實邪,梔子豉湯吐胸中虛邪者也。

梔子豉湯證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陽明病下之,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梔子豉湯主之。

陽明病下之,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梔子厚朴渴(七十一)

治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此方主之。

梔子(十四枚) 厚朴(四兩) 枳實(四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升半,去渣,分溫服,得吐,止後服。

湯議

議曰:下後但腹滿而不心煩,即邪氣入里;若心煩而不腹滿,即邪氣在胸中,屬梔子豉湯。今又煩而且腹滿,乃邪氣在胸腹之間也。煩而不能臥,滿而不能坐,故臥起皆不安。故用梔子為君,以吐其煩。厚朴為臣,枳實為佐使,二者之苦,以泄腹滿也。

梔子乾薑湯(七十二)

治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主之。

梔子(十四枚) 乾薑(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升半,去渣,溫服。得吐者,止後服。

湯議

議曰:丸藥下之,損正氣,不能除熱,邪氣反乘虛留於胸中而未深入,故身熱不去而微煩。故用梔子為君,以吐虛煩。用乾薑為臣佐,以安中正氣也。

梔子生薑豉湯(七十三)

治梔子豉湯證中,若加嘔者,此方主之。

梔子豉湯中加生薑汁一兩。

右如前法。

湯議

議曰:心煩懊憹等證?與梔子豉湯吐之則已也。若又嘔者,為熱氣搏逆不散,加生薑之辛,以散其氣,以止其嘔也。

梔子甘草湯(七十四)

治梔子豉湯證中,若少氣者主之。

梔子豉湯中加甘草半兩。

右如法

湯議

議曰:懊憹心煩等證,屬梔子湯,已主之矣。若其人少氣者,為元氣虛乏,熱搏不能固也。加甘草之甘,以緩中而補氣也。

梔子柏皮湯(七十五)

治傷寒,身發黃,發熱者。

梔子(十五枚) 甘草(一兩) 黃柏(一兩)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傷寒發黃者有數等,已載前二十二條中詳矣。今此身黃髮熱者,為表裡有熱。其熱未實,不可汗之。故與梔子為君,能瀉相火,去胃熱,利小便。黃柏為臣,能去鬱滯之熱。甘草為佐、為使,能緩其中以瀉經中之熱也。

厚朴姜夏草參湯(七十六)

治發汗後,腹脹滿者,此方主之。

厚朴 生薑(各半斤) 半夏(二兩) 人參(一兩) 甘草(炙,二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吐後腹脹滿者,為實,屬調胃承氣湯。下後腹脹痛者,為有燥屎,屬大承氣湯。今此汗後腹脹滿者,為津液不足,氣滯不通,壅而為滿,為脾脹也。故用厚朴之苦,以泄腹滿為君。生薑、半夏之辛,以散滯氣為臣。人參之甘,生津液補不足。甘草之甘,以緩其中者也。

旋覆代赭石湯(七十七)

治汗吐下解後,心下痞鞕,噫氣不除者,此方主之。

旋覆花(三兩) 生薑(五兩) 甘草(三雨,炙) 人參(二兩) 代赭石(五兩) 大棗(十二枚) 半夏(二兩)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

湯議

議曰:汗吐下後,大邪雖解,胃氣已弱而未和,虛氣上逆,故心下痞鞕而噫氣不除者。與旋覆花下氣除痰為君。以代赭石為臣,而鎮其虛氣。以生薑、半夏之辛,而散逆氣,除痞散鞕以為佐。人參、大棗、甘草之甘,而調緩其中,以補胃氣而除噫也。

赤石脂禹餘糧湯(七十八)

治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愈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此方主之。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赤石脂 禹餘糧(各一兩)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理中湯乃治中焦之泄也,今此下利,由氣下而中虛,下焦滑也,故用之不應。必與赤石脂之澀為君,以固其滑,澀可去脫也。以禹餘糧之重鎮,固下焦為臣佐使,重可去怯也。以此二味配合為方者,乃取其固澀,以治滑泄也。凡下利,以固澀之不止,乃下焦清濁之氣不分,固當利小便,以分其氣也。

吳茱萸湯(七十九)

治厥陰病,乾嘔,吐涎床,頭痛者主之。

又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主之。

又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吳茱萸(四兩)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厥陰之寒氣上攻也。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氣內甚也;煩躁欲死者,陽氣內爭也。食谷欲嘔者,胃寒不受食也。此以三者之證共用此方者,以吳茱萸能下三陰之逆氣為君,生薑能散氣為臣,人參、大棗之甘緩,能和調諸氣者也,故用之為佐使,以安其中也。

豬苓湯(八十)

治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脈浮發熱者主之。

豬苓 茯苓 澤瀉 阿膠 滑石(各一兩)

右五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內阿膠烊消,溫服。

湯議

議曰:豬苓湯與五苓散二方,大同而異者也。但五苓散中有桂、術,兼治於表也。豬苓渴中有滑石,兼治於內也。令此脈浮發熱本為表,又渴欲欲水,小便不利,乃下焦熱也。少陰下利,不渴者為寒。今此下利渴,又咳而嘔,心煩不得眠,知非虛寒,乃實熱也。故用豬苓為君,茯苓為臣,輕淡之味,而理虛煩、行水道。澤瀉為佐,而泄伏水。阿膠、滑石為使,鎮下而利水道者也。

湯戒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