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陆通,春秋楚国隐士,又称楚狂、接舆。在先秦、秦汉文献中常见其人其事,如《左传》《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新语》《韩诗外传》《史记》《新序》《列女传》均有提到,但均无“陆通”之名,仅言“楚狂接舆”。据清曹之升《四书摭余说》的观点,《论语》的隐士都以事情来命名,“接舆”不过是“接孔子之舆者”,并非真实姓名,可从。在《论语·微子》中,楚国的狂人接舆一面走过孔子的车子,一面唱着歌,说“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意为:凤凰啊凤凰啊,为什么每况愈下呢?过去的不可挽回,未来的还赶得上。算了吧,算了吧!现在执政的诸公危险呢!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但他却快步离开了,孔子没能与他对话。《论语·子罕》记录孔子曾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也夫。”意为:凤鸟没有到来,黄河不见河图,我也就这样了吧!凤凰、河图这样的祥瑞在盛世才出现,孔子在此以凤凰、河图自比;故接舆要称你这个凤凰已经每况愈下,为什么不考虑以后远离政坛呢?《史记·孔子世家》在“往者不可谏”后多一“兮”字,在“来者犹可追”后多一“也”字。《庄子·人间世》则记录孔子到楚国,楚狂接舆登门唱歌一首,内容相对于《论语》有所增饰。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中“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典故即来源于此,体现了诗人不为官禄羁绊的心理。

《庄子》另一篇《应帝王》记录了肩吾和狂接舆的对话。肩吾提到日中始口中的国君应该凭借自己意愿制定法度,这样人民就会听从而被感化;狂接舆却认为这完全是骗人的,圣人治理天下,不是用法度绳之于外,而是先端正自己的性命再去感化他人,任人各尽所能。《逍遥游》又记录了肩吾与连叔的对话,肩吾称接舆言语不着边际,好像银河漫无边际,比如说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肌肤如冰雪般洁白,容仪如处女般柔美,不食五谷而以清风露水为食,乘着云气驾驭飞龙遨游四海。他的精神凝聚,可以使事物不受灾害,谷物丰熟,但肩吾却对这样的言论不以为然。连叔认为以肩吾的心智理解不了,这位神人光被万物,当然不会去管世间俗事,外物伤害不了他,洪水淹没不了他,大旱也熔化不了他,即使他身上的尘埃秕糠都可以化作尧舜。总之,在《庄子》里,接舆是一位境界很高的道家理想化人物。

西汉儒家典籍《韩诗外传》里,又有了接舆妻子的故事。说的是楚王派使者带黄金百镒聘任接舆去治理河南,接舆只笑笑不说话,使者就离开了。后来接舆的妻子回来得知此事,说如果不听从国君就是不忠,如果听从了就是不义,不如我们夫妻离开这里吧。结果接舆和妻子带着家当,一起改名换姓离开了。《列女传》也有类似故事,但接舆一开始是想答应的,后来被妻子劝说才改变主意,妻子认为不听从国君就是不忠,答应了又悔改就是不义,于是两人一起离开了。

列仙传》中也记录了楚狂接舆的故事,并首次称其姓名为陆通。说陆通喜好养生,爱服食橐庐木的果实和芜菁的种子。又好游历各大名山,到四川峨眉山上,世世代代都有人见到他,历时数百年才离去。《神仙传序》称“陆通匝遐纪于橐庐”,所言亦为此事。接舆本是道家非常推崇的人物,所以《列仙传》将其改造为了神仙。西晋皇甫谧高士传》则把《论语》《庄子·人间世》《韩诗外传》《列仙传》的内容整合,创造出了一篇最详细的接舆传记。

陆通者,云楚狂接舆也[1]。好养生,食橐庐木实及芜菁子[2]。游诸名山,在蜀峨嵋山上[3],世世见之[4],历数百年去。

接舆乐道[5],养性潜辉[6]。

见讽尼父[7],谕以凤衰[8]。

纳气以和,存心以微。

高步灵岳[9],长啸峨嵋。

【注释】

[1]云:是。

[2]橐庐木:植物名。芜菁:植物名,即蔓菁,大头菜。

[3]蜀峨嵋山:即今四川峨眉山,一作娥媚山,有两峰相对如蛾眉,故名。

[4]世世:累世,代代。

[5]乐道:喜爱修道。

[6]潜辉:掩藏才智。

[7]尼父:即孔子。

[8]谕:告诉。凤衰:指接舆讥讽孔子每况愈下,仕途不顺。《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宋邢昺疏:“知孔子有圣德,故比孔子于凤。”《庄子·人间世》:“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却曲,无伤吾足!”较《微子》为详。

[9]高步:大步,也指高蹈,即隐居,此处皆通。灵岳:灵秀的山岳。

【译文】

陆通,就是楚狂接舆。他喜好养生,服食橐庐木的果实和芜菁的种子。又好游历各大名山,在四川峨眉山上,世世代代都有人见到他,历时数百年才离去。

楚狂接舆爱修道,休养品性隐光辉。

见面讥讽仲尼父,告知凤衰啊凤衰。

吸纳元气来中和,保存真心以精微。

高步仙山灵岳上,放歌长啸蜀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