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曰

氣味厚薄寒熱陰陽升降圖

味為陰,味厚為純陰,味薄為陰中之陽。

氣為陽,氣厚為純陽,氣薄為陽中之陰。

味厚則泄,味薄則通。氣厚則發熱,氣薄則發泄。

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鹹味湧泄為陰。

升降者天地之氣交

茯苓淡,為在天之陽也。陽當上行,何謂利水而泄下?經云:氣之薄者,乃陽中之陰。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離乎陽之體,故入手太陽也。

麻黃苦,為在地之陰也。陰當下行,何謂發汗而升上?經云:味之薄者,乃陰中之陽。所以麻黃髮汗而升上。然而升上亦不離乎陰之體,故入手大陰也。

附子,氣之厚者,乃陽中之陽,故經云發熱。

大黃,味之厚者,乃陰中之陰,故經云泄下。

粥淡,為陽中之陰,所以利小便。

茶苦,為陰中之陽,所以清頭目。

清陽發腠理,清之清者也。清陽實四肢,清之濁者也。

濁陰歸六腑,濁之濁者也。濁陰走五臟,濁之清者也。

藥性要旨

苦藥平升。微寒平亦升。甘辛藥平降。甘寒瀉火。苦寒瀉濕熱。苦甘寒瀉血熱。

用藥升降浮沉補瀉法

肝膽:味辛補酸瀉,氣溫補涼瀉。

注云:肝膽之經,前後寒熱不同,逆順互換,入求責法。

心小腸:味鹹補甘瀉,氣熱補寒瀉。

三焦命門:補瀉同。

脾胃:味甘補苦瀉,氣溫熱補寒涼瀉。

注云:溫涼寒熱,各從其逆順,互換入求責法。

肺大腸:味酸補辛瀉,氣涼補溫瀉。

腎膀胱:味苦補咸瀉,氣寒補熱瀉。

五臟更相平也,一臟不平,所勝平之,此之謂也。故云:安穀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榮散,谷消則衛亡。榮散衛亡,神無所居。又仲景云:水入於經,其血乃成。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故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血溫衛和,榮衛將行,常有天命。

藏氣法時補瀉法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甘草。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白朮。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黃芩。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知母、黃檗。注云: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補之,細辛;以酸瀉之,白芍藥。

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芒硝;以咸補之,澤瀉;以甘瀉之,黃耆、甘草、人參。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草;以甘補之,人參;以苦瀉之,黃連。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藥;以酸補之,五味子;以辛瀉之,桑白皮。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知母;以苦補之,黃檗;以咸瀉之,澤瀉。

注云:此五者,有酸、辛、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軟,或堅。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

治法綱要

氣交變論云:五運太過不及。夫五運之政,猶權衡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化者應之,變者復之。此生長化收藏之理,氣之常也。失常則天地四塞矣。

注云:失常之理,則天地四時之氣無所運行。故動必有靜,勝必有復,乃天地陰陽之道也。以熱治熱法。經云病氣熱甚,而與寒藥交爭,而寒藥難下,故反熱服,順其病勢。熱體既去,寒性乃發,病勢除愈,則如承氣湯,寒藥反熱服之者是也。寒病亦同法也。凡治病者,必求其所在。病在上者治上,病在下者治下,故中外臟腑經絡皆然。病氣熱則除其熱,病氣寒則除其寒,六氣同法。瀉實補虛,除邪養正,平則守常,醫之道也。

太法曰:前人方法,即當時對證之藥也。後人用之,當體指下脈氣,從而加減,否則不效。予非鄙乎前人而自用也。蓋五行相制相兼,生化制承之體,一時之間,變亂無常。驗脈處方,亦前人之法也,而復有通乎理,當以予言為然。

用藥用方辯

如仲景治表虛,制桂枝湯方,桂枝味辛熱,發散助陽,體輕,本乎天者親上,故桂枝為君,芍藥、甘草佐之。如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乃制小建中湯方,芍藥為君,官桂、甘草佐之。一則治其表虛,一財治其裡虛,是各言其主用也。後人之用古方者,觸類而長之,則知其本而不致差誤矣。

去臟腑之火

黃連瀉心火。梔子、黃芩瀉肺火。白芍藥瀉肝火。知母瀉腎經火。木通瀉小腸火。黃苓瀉大腸火。石膏瀉胃經火。柴胡瀉三焦火,黃芩佐之。柴胡瀉肝經火,黃連佐之。膽經亦同。黃檗瀉膀胱火。又曰:龍火,膀胱乃水府之火,故曰龍火也。

以上諸藥,瀉各經之火。不惟止能如此,更有治病,合為君臣處,詳其宜而用之,不可執而言也。

各經引用

太陽經羌活。在下者黃檗,小腸、膀胱也。

少陽經柴胡。在下者青皮,膽、三焦也。

陽明經升麻、白芒。在下者石膏,胃、大腸也。

太陰經,足脾白芍藥,手肺桔梗也。

少陰經,足腎知母,手心黃連、獨活也。

厥陰經青皮。在上者柴胡,肝、心包絡也。同少陽。

已上十二經之的藥也。

五味所用

苦以瀉之。甘以發之,及緩之,詳其所宜用之。酸以收之。辛以散之。咸以軟之。淡以滲泄之。

用藥各定分兩

為君者最多,為臣者次之,為佐使者又次之。藥之於證,所主停者,則各等分也。

藥性生熟用法

黃連、黃芩、知母、黃檗,治病在頭面,及手梢皮膚者,須酒炒之,藉酒力上升也。治在咽之下,臍之上者,須酒浸之。治在下者生用,凡熟升生降也。大黃鬚煨,恐寒傷胃氣。至於烏頭,附子,須炮去其毒也。用上焦藥,須酒浸、曝乾。黃檗、知母,治下部之藥也。久弱之人,須合之者,酒浸,曝,恐寒傷胃氣也。熟地黃酒浸,亦然。當歸酒浸,助發散之用也。

藥用根梢法

凡根之在上者中半已上,氣脈上行,以生苗者為根。中半以下,氣脈下行,以入土者為梢。當知病在中焦用身,上焦用根,下焦用梢。經云:根升梢降。

《醫學啟源》天地六位臟象之圖

天地六位臟象之圖

手足三陰三陽

注云:肝、心、脾、肺、腎,皆屬陰,五臟也。膽、胃、三焦、膀胱、大腸、小腸,皆屬陽,六腑也。分而言之,手足皆有三陰三陽是也。

手三陰三陽

三焦寅相火,手少陽;大腸卯燥金,手陽明;小腸辰寒水,手太陽;包絡巳風木,手厥陰;心午君火,手少陰;肺未濕土,手太陰。

足三陰三陽

膽申相火,足少陽;胃酉燥金,足陽明;膀胱戌寒水,足太陽;肝亥風木,足厥陰;腎子君火,足少陰;脾醜濕土,足大陰。

歌曰

手經太陽屬小腸,膀胱經屬足太陽,肝足厥陰手包絡,胃足陽明手大腸,膽屬少陽足經尋,三焦手內少陽臨,腎足少陰手是心,脾足太陰手肺金。

五臟六腑,除心包絡十一經脈證法。天人有五臟六腑,虛實寒熱,生死逆順,皆見形證脈氣,若非診察,無由識也。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則溫之,熱則涼之,不虛不實,以經調之。此乃良醫之大法也。

隨證治病藥品

頭痛須川芎。如不愈,加引經藥:太陽川芎,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陰蒼朮,少陰細辛,厥陰吳茱萸。頂巔痛,用藁本,去川芎。肢節痛,用羌活,風濕亦用之,少腹痛,用青皮。心下痞,必用枳實、黃連。腹痛用芍藥。惡寒而痛,加桂。惡熱而痛,加黃檗。腹中窄狹,用蒼朮。肌熱及去痰,用黃芩,亦用黃耆。腹脹,用薑製厚朴,腹中實熱,用大黃、芒硝。虛熱,用黃耆,亦止虛汗。脅下痛,往來寒熱,日晡潮熱,用柴胡。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嗜臥,及去痰,用白朮。胃脘痛,用草豆蔻。氣刺痛,用枳殼。看經分以導引之。破滯氣,用枳殼。高者用之,然能損胸中至高之氣,三二服則已。破滯血,用桃仁、蘇木。補血不足,用甘草。和血用當歸,凡血受病皆用。血刺痛,用當歸。詳上下,用根梢。去痰用半夏,熱痰用黃芩,風痰加南星。胸中寒痰痞塞,用陳皮、白朮,然多用則瀉脾胃。調氣用木香。補氣用人參。去下焦濕腫及痛,並膀胱有火邪,必用火洗漢防己、草龍膽、黃柏、知母。去上焦濕及熱,須用黃芩,瀉肺火故也。去中焦濕熱與痛,用黃連,瀉心火故也。去滯氣,用青皮,多則泄元氣。渴者,用乾葛、茯苓,禁半夏。嗽用五味子。喘則用阿膠。宿食不消,用黃連、枳實。煩躁用梔子仁。飲食多以致傷脾,用白朮、茯苓、芍藥。瘡痛不可忍者,用苦寒藥,如黃芩、黃連,詳上下分根梢,及引經藥。眼痛不可忍者,用黃連、當歸根,以酒浸煎。小便黃,用黃檗,澀者加澤瀉。莖中痛,用生甘草梢。驚悸恍惚,用茯神。凡用純寒熱藥,必用甘草,以緩其方也。寒熱相雜,亦用甘草,調和其性也。中滿者禁用。經云:中滿勿食甘。

五臟補瀉法

肝虛,以陳皮、生薑之類補之。經曰:虛則補其母。水能生木,腎乃肝之母,腎水也。若補其腎,熟地黃、黃檗是也。如無他證,惟不足,錢氏地黃丸主之。實則白芍藥瀉之。如無他證,錢氏瀉青丸主之。實則瀉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瀉心。

心虛,則炒鹽補之。虛則補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肝木也,心火也,以生薑補肝。如無他證,錢氏安神丸是也。實則甘草瀉之。如無他證,以錢氏方中,重則瀉心湯,輕則導赤散。

脾虛,則甘草、大棗之類補之。實則以枳實瀉之。如無他證,虛則以錢氏益黃散,實則瀉黃散。心乃脾之母,以鹽炒補心。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瀉肺。

肺虛,則五味子補之。實則桑白皮瀉之。如無他證,實則用錢氏瀉白散,虛則用阿膠散。虛則以甘草補脾土,補其母也。實則以澤瀉瀉腎水,瀉其子也。

腎虛,則熟地黃、黃檗補之。瀉以澤瀉之咸。腎本無實,本不可瀉。錢氏有補腎地黃丸,無瀉腎之藥。肺乃腎之母,金生水故也,以五味子補肺而已。

已上五臟,《內經·藏氣法時論》中備言之。欲究其詳,請看本論。

臟腑相生相剋

肺為金,肝為木,腎為水,心為火,脾為土。生我者為父母,我生者為子孫。克我者為鬼賊,我克者為妻財。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假令木生火,木乃火之父母,火乃木之子孫。木剋土,木乃土之夫,土乃木之妻。余皆仿此。

七神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

制方之法

夫藥有寒熱溫涼之性,有酸苦辛鹹甘淡之味,各有所能,不可不通也。夫藥之氣味不必同。同氣之物,其味俱咸,其氣皆寒之類是也。凡同氣之物,必有諸味。同味之物,必有諸氣。互相氣味,各有厚薄,性用不等,制方者必且明其用矣。經曰:味為陰,味厚為純陰,味薄為陰中之陽。氣為陽,氣厚為純陽,氣薄為陽中之陰。然味厚則泄,味薄則通。氣厚則發熱,氣薄則發泄。又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凡此之味,各有所能。然辛能散結潤燥,苦能燥濕堅軟,咸能軟堅,酸能收緩收散,甘能緩急,淡能利竅。故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泄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以咸補之,以甘瀉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瀉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以咸瀉之。凡此者,是明其氣味之用也。若用其味,必明其味之可否。若用其氣,必明其氣之所宜。識其病之標本臟腑,寒熱虛實,微甚緩急,而用其藥之氣味,隨其證而制其方也。是故方有君臣佐使,輕重緩急,大小反正逆從之制也。主治病者為君,使君者為臣,應臣者為使。此隨病之所宜,而又贊成方而用之。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耦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四臣六,耦之制也。去咽嗌之病者,近者奇之。治腎肝之病者,遠者耦之。汗者不可以奇,下者不可以耦。補上治上制以緩,緩則氣味補。薄下治下制以急,急則味氣厚。薄者則頻而少服,厚者則頓而多服。又當明五氣之郁:木鬱則達之,謂吐令條達也;火鬱則發之,謂汗令疏散也;土鬱則奪之,謂下令無壅滯也;金鬱則泄之,謂解表利小便也;水鬱則折之,謂制其沖逆也。凡此五者,治病之大要也。

㕮咀之藥

古之用藥治病,擇淨口嚼,水煮服之,謂之㕮咀。後人乃以鍘細銼桶內,銼過,以竹篩齊之也。

五行制方生克法(附湯例)

風製法:肝、春、木、酸,生之道也,失常則病矣。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辛,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暑製法:心、夏、火、苦,長之道也,失常則病矣。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濕製法:脾、土、甘,中方化成之道也,失常則病矣。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咸熱,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燥製法:肺、秋、金、辛,收之道也,失常則病矣。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辛潤之,以苦下之。

寒製法:腎、冬、水、咸,藏之道也,失常則病矣。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辛散之,以苦堅之。

注云:酸苦甘辛鹹,即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之本也。四時之變,五行化生,各順其道,違則病生。聖人設法以制其變。謂如風淫於內,即是肝木失常,火隨而熾。治以辛涼,是以辛金克其木,涼水沃其火。其下治法,例皆如此。下項二方,非為治病而設。此乃教人比證立方之道,容易通曉也。

當歸拈痛湯 治濕熱為病,肢節煩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痛,下注於脛腫,痛不可忍。經云:濕淫於內,治以苦濕。羌活苦辛,透關節勝濕;防風甘辛溫,散經絡中留濕,故以為主。水性潤下,升麻、葛根苦辛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而上行,以苦發之也。白朮苦甘溫和除濕,蒼朮體質輕浮,氣力雄壯,能去皮膚腠理之濕,故以為臣。血壅而不流則痛,當歸身辛溫以散之,使氣血各有所歸。人參、甘草甘溫補脾,養正氣,使苦藥不能傷胃。仲景云:濕熱相合,肢節煩痛,苦參、黃芩、知母、茵陳。苦參者,乃苦以泄之也。凡酒製藥,以為因用。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豬苓甘溫平,澤瀉鹹平,淡以滲之,又能導其留飲,故以為佐。氣味相合,上下分消其濕,得以宣通也。

羌活(半兩) 防風(三錢。二味為君) 升麻(二錢) 葛根(二錢) 白朮(半錢) 蒼朮(三錢。四味為臣) 當歸身(三錢) 人參(二錢) 甘草(五錢) 苦參(酒浸,二錢) 黃芩(二錢,炒) 知母(酒洗,三錢) 茵陳(酒炒,五錢) 豬苓(三錢) 澤瀉(三錢)

上伴銼如麻豆大,每服一兩重,水二盞半,先以水拌濕,候少時煎至一盞,去滓溫服。待少時美膳壓之。

天麻半夏湯 治風痰內作,胸膈不利,頭旋目黑,兀兀欲吐,上熱下寒,不得安臥,遂處此方云。眼黑頭旋,虛風內外作,非天麻不能除,故以為君。偏頭痛,乃少陽也,非柴胡不能治。黃芩苦寒,酒製炒銼柴胡,治上熱,又為引用,故以為臣。橘皮苦辛溫,炙甘草甘溫,補中益氣為佐。生薑、半夏辛溫,以治風痰;白茯苓甘平,利小便,導濕熱,引而下行,故以為使。不數服而愈。

天麻(一錢,為君) 黃芩(酒製,五分,為臣) 橘皮(去白,七分) 柴胡(七分) 甘草(五分,為佐) 白茯苓(五分,為使) 半夏(一錢)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一錢,生薑三片,煎至一錢,去滓溫服。

五味之用

苦直行而泄,辛橫行而散,酸束而收斂,咸止而軟堅,甘上行而發。

五入

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酸入肝,鹹入腎。

五走

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咸走血,血病無多食鹹。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

五宜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慄、藿皆咸。

肺色白,宜食苦,小麥、羊肉、杏、薤皆苦。

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此五者,有辛甘酸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四時五臟病,各隨五病所宜也。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殃。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以法,長有天命。

五多五傷

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䐢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所傷也。

六化

厥陰司天為風,化在泉為酸,化木,司地氣,故物化從酸。

少陰司天為熱,化在泉為苦,化火,司地氣,故物化從苦。

太陰司天為濕,化在泉為甘,化土,司地氣,故物化從甘。

少陽司天為炎,化在泉為苦,化火,司地氣,故物化從苦。

陽明司天為燥,化在泉為辛,化金,司地氣,故物化從辛。

太陽司天為寒,化在泉為咸,化水,司地氣,故物化從咸。

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主,五臟所宜,乃可以言盈虛病生之緒也。謹候氣宜,無失病機。其主病何如,言採藥之歲也。司歲備物,則無遺主矣。先歲氣何曰?天地專精之氣,藥物精濃。又於使用當其正氣也。五運主歲,不足則物薄,有餘則物精。非專精即散氣,散氣則物不純也,是以質同而異等。形質雖同,力用則異也,氣味有厚薄,性用有躁靜,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淺深,此之謂也。

東垣標本陰陽論

天陽無圓,氣上外升,生浮晝動,輕躁六腑。

地陰有方,血下內降,殺沉夜靜,重濕五臟。

夫治病當知標本。以身論之,則外為標,內為本;陽為標,陰為本。故六腑屬陽為標,五臟屬陰為本,此五臟六腑之標本也。又臟腑在內為本,各臟腑之經絡在外為標,此臟腑經絡之標本也。更人身之臟腑、陰陽、氣血、經絡,各各有標本也。以病論之,先受病為本,後傳流病為標。凡治病者,必先治其本,後治其標。若先治其標,後治其本,邪氣滋甚,其病益畜。若先治其本,後治其標,雖病有十數證,皆去矣。謂如先生輕病,而後滋生重病,亦先治輕病,後治重病。如是則邪氣乃伏,蓋先治其本故也。若有中滿,無問標本,先治中滿,謂其急也。若中滿復有大小便不利,亦無問標本,先治大小便,次治中滿,謂尤急也。除大、小便不利,及中滿三者之外,皆先治其本,不可不慎也。從來前者為實邪,從後來者為虛邪。此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也。治法云: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假令肝受心火之邪,是從前來者為實邪,當瀉其子火也。然非直瀉其火。十二經絡中,各有金木水火土,當木之分,瀉其火也。故標本論云: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既肝受火邪,先於肝經五穴中,瀉滎火行間穴是也。後治其標者,於心經五穴內,瀉滎火少府穴是也。以藥論,入肝經藥為引,用瀉心火藥為君,是治實邪之病也。假令肝受腎邪,是從後來者,為虛,虛則當補其母。故標本論云: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既肝受水邪,當先於腎經湧穴中補木,是先治其標;後於肝經曲泉穴中瀉水,是後治其本。此先治標者。推其至理,亦是先治其本也。以藥論之,入腎經藥為引用,補肝經藥為君是也。

用藥法象

天有陰陽,風寒暑濕燥火,三陰三陽上奉之。

此溫涼寒熱四氣是也。溫熱者,天之陽也。寒涼者,地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

地有陰陽,金水木火士,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此辛甘淡酸苦鹹六味是也,皆象於地。辛甘淡者,地之陽也。酸苦鹹者,地之陰也。此乃地之陰陽也。

味薄者,為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鹹平是也。

味厚者,為陰中之陰。味厚則泄,酸苦鹹寒是也。

氣薄者,為陽中之陰。氣薄則泄,辛甘淡平寒涼是也。

氣厚者,為陽中之陽。氣厚則熱,辛甘溫熱是也。

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故人亦應之。言人身之陰陽也,則外為陽,內為陰;背為陽,腹為陰;藏為陰,府為陽。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蓋如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而施針石藥物也。

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此皆陰陽表裡,內外雌雄相輸應,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形色性味體

形 金木水火士。真假。輕枯虛薄緩淺,假宜治上。

色 赤赤黃白黑。深淺。重潤實厚急深,真宜治下。

性 寒濕溫涼平。急緩。

味 辛酸鹹苦甘。厚薄。其中平者,宜治中。

體 虛實輕重平。枯潤。宜處方。

諸藥相反例

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烏頭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

黎蘆反細辛、芍藥、人參、丹參、苦參、沙參。

用藥凡例

凡解利傷風,以防風為君,甘草、白朮為佐。經云:辛甘發散為陽。風以辛散,防風味辛,乃治風通用,故以防風為君,甘草、白朮為佐。

凡解利傷寒,以甘草為君,防風、白朮為佐,是寒以甘發也。或有別證於前,隨證治病。藥內選用其分兩,以君臣論之。

凡眼暴發赤腫,以防風、黃芩為君,以瀉火。以黃連,當歸根和血為佐。兼以各經藥引之。

凡眼久病昏暗,以熱地黃、當歸身為君,以羌活、防風為臣,甘草、甘菊之類為佐。

凡痢疾腹痛,以白芍藥、甘草為君,當歸、白朮為佐。見血先後,以三焦熱論。

凡水瀉,以茯苓、白朮為君,芍藥、甘草為佐。

凡諸風,以防風為君,隨證藥為佐。

凡嗽,以五味子為君,有痰者以半夏為佐,喘者以阿膠為佐。有熱無熱,俱以黃芩為佐,但分兩多寡不同耳。

凡小便不利,以黃柏、知母為君,茯苓、澤瀉為佐。

凡下焦有濕,以草龍膽、防己為君,甘草、黃柏為佐。

凡痔漏,以蒼朮、防風為君,甘草、芍藥為佐,詳別證加減。

凡諸瘡,以黃連、當歸為君,甘草、黃芩為佐。

凡瘧疾,以柴胡為君,隨所發之時,與所屬經分用,引經藥佐之。

已上皆用藥之大要,更詳別證,於前隨證治病藥內,逐旋加減用之。

制方用藥例

東方甲風乙木,其氣溫,其味甘,在人以肝膽應之。

南方丙熱丁火,其氣熱,其味辛,在人以小腸、心、三焦、胞絡應之。

中央戊濕,而本氣平,其兼氣溫涼寒熱,在人以胃應之。

中央己土,其本味鹹,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應之。

西方庚燥辛金,其氣涼,其味酸,在人以肺、大腸應之。

北方壬寒癸水,其氣寒,其味苦,在人以膀胱、腎應之。

人乃萬物中之一也,獨陽不至,獨陰不長,須稟兩儀之氣而生化也。垂世立教,不能混,必當分析。以至理而言,則陰陽相附不相離,其實一也。呼則因陽出,吸則隨陰入。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此上說正明補瀉君臣之一也。故曰:主病者為君,用藥之機會要明。輕清成象,重濁成形。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清中清者,清肺以助天真。清中濁者,榮華腠理,濁中清者,榮養於神。濁中濁者,堅強骨髓。故至真要大論云:五味陰陽之用,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鹹味湧泄為陰。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各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之平也。帝曰:非調氣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無毒,何先何後,願聞其道。曰:有毒無毒,所治為主,適小大為制也。又云: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消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行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者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各安其氣,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帝曰:反治何謂也?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潰堅,可使破積,可使氣和,可使必已。方制君臣何謂也?曰:主病之為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中下三品之謂也。帝曰:三品何謂?岐伯曰:以明善惡之殊貫也。

用丸散藥例

仲景云。銼如麻豆大,與㕮咀同意。夫㕮咀,古之制也。古者無鐵刀,以口咬細,令如麻豆,為粗藥煎之。使藥水清飲於腹中,則易升易散也。此所謂㕮咀也。今人以刀器銼如麻豆大,此㕮咀之易成也。若一概為細末,不分清濁矣。經云: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果何謂也?又曰: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是也。㕮咀之法,取清汁易行經絡故也。若治至高之病,加酒煎。以去濕,加生薑煎。補元氣,以大棗煎。發散風寒,以蔥白煎。去膈上病,以蜜煎。散者,細末也,不循經絡,止去胃中及臟腑之積。氣味厚者,白湯調服。氣味薄者,煎熟和柤服。服百丸者,去下部之疾者,其丸極大而光且圓。治中焦者次之。治上焦者,極小稠麵糊丸者,取其遲化,直至下焦。或酒或醋丸者,取其收散之意也。犯半夏、南星,欲去濕痰者,以生薑汁煮糊為丸者,又易化也。煉蜜為丸者,取其運化而氣循經絡也。蠟丸者,取其難化而旋旋施功也。大抵湯者蕩也,去久病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者用之。丸者緩也,不能速去其病,用藥舒緩而治之也。古今方劑,錙銖分兩與今不同。謂㕮咀者,即今之如麻豆大是也。云一升者,今之大白盞也。云銖者,大銖乃一分,是二錢半也。二十四銖為一兩。云三兩者,今之一兩。云二兩者,今之六錢半也。料例大者,今之三分之一足矣。

論用藥必本四時

凡用藥者,若不本四時,以順為逆。四時者,是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乃天地之升降浮沉。造化者,脾土中造化也,是為四時之宜。但言補之。以辛甘溫熱之劑,及味之薄者,諸風藥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此便是瀉,秋收冬藏之藥也。在人之身,乃肝心也。但言之以酸苦寒涼之劑,並淡味滲泄之藥,此助秋冬之降沉者也。在人之身,乃肺腎也。用藥者,因此法度則生,逆之則死。縱令不死,危困必矣。

五行五色五味五走五臟主禁例

東方之木,其色青,其味酸,其藏肝,肝主筋。木曰曲直,曲直作酸。酸走肝,筋病人毋多食酸。

南方之火,其色赤,其味苦,其藏心,心主血。火曰炎上,炎上作苦。苦走心,心病人毋多食苦。

西方之金,其色白,其味辛,其藏肺,肺主氣。金曰從革,從革作辛。辛走肺,氣病人毋多食辛。

北方之水,其色黑,其味鹹,其藏腎,腎主骨。水曰潤下,潤下作咸。咸走腎,骨病人毋多食鹹。

中央之土,其色黃,其味甘,其藏脾,脾主肉。土曰稼穡,稼穡作甘。甘走脾,肉病人毋多食甘。

東垣論君臣佐使

至真要大論曰:有毒無毒,所治為主。主病者為君,佐君者為臣,應臣者為使。一法力大者為君。凡藥之所用,皆以氣味為主。補瀉在味,隨時換。氣薄者為陽中之陰,氣厚者為陽中之陽。味薄者為陰中之陽,味厚者為陰中之陰。辛甘淡之熱者為陽中之陽,辛甘淡之寒者為陽中之陰。酸苦酸之寒者為陰中之陰,酸苦鹹之熱者為陰中之陽。夫辛甘淡酸苦鹹,乃味之陰陽,又為地之陰陽也。溫涼寒熱,乃氣之陰陽,又為天之陰陽也。氣味生成,而陰陽造化之機存焉。一物之內,氣味兼有;一藥之中,理性具焉。主對治療,由是而出。假令治表實,麻黃、葛根;表虛,桂枝、黃耆;裡實,枳實、大黃;裡虛,人參、芍藥。熱者黃芩,黃連,寒者乾薑、附子之類也。君藥分兩最多,臣藥次之,佐使藥又次之。不可令臣過於君。君臣有敘,相與宣攝,則可以御邪除病矣。

王海藏云:常人求診拱默,苟令切脈,試其能知病否。且脈人之氣血,附行於經絡,熱勝則脈疾,寒勝則脈遲,實則有力,虛則無力。至於得病之由,及所傷之物,豈能以脈知乎?故醫者不可不問其由,病者不可不說其故。孫真人云:未診先問,最為有準。東坡亦云:只圖愈疾,不圖困醫。二公之言,良為有理,故書之以破世人之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