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變第四十六

本節有五變之紀,故名篇。大義見末節也。

黃帝問於少俞曰:余聞百疾之始期也,必主於風雨寒者,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復還,或留止,或為風腫汗出,或為消癉,或為寒熱,成為留痹,或為積聚,奇邪淫溢,不可勝數,(上聲。)願聞其故。夫同時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為(去聲。)人生風乎?何其異也?少俞曰:夫天之主風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無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

此言入之感邪同而病否異者,非天之有私,而人有避不避之異也。

黃帝曰:一時遇風,同時得病,其病各異,願聞其故。少俞曰:善乎哉問!請論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礪刀,削斫材木,木之陰陽,尚有堅脆,堅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節,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堅脆不同,堅者則剛,脆者易傷,況其材本之不同,皮之厚簿,汁之多少,而各異耶?夫木之蚤花先生葉者,遇春霜烈風,則花落而葉萎;久曝大旱,則脆木簿皮者,枝條汁少而葉萎;久陰淫雨,則簿皮多汁者皮潰而漉;卒(音猝。)風暴起,則剛脆之木,枝折杌傷;秋霜疾風,則剛脆之木,根搖而葉落。凡此五者,各有所傷,況於人乎!黃帝曰:以人應木奈何?少俞答曰:木之所傷也,旨傷其枝,枝之剛脆而堅,未成傷也。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節皮膚腠理之不堅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為病也。

此總言人之感邪成病者,以骨節皮膚腠理之不堅固也。帝問一時遇風,同時得病,而病有各異,除不病者言也。少俞言:人之所以感於邪者,亦因其骨節、皮膚、腠理之不堅固耳。試觀一木之中,尚有堅脆,故匠人斫削者,有斧斤之所不能入,蓋以堅者必剛也;有斧斤所加而木皮即弛者,蓋以弛者必脆也。不惟一木堅脆不同,凡木生之皮有厚薄,汁有多少者,寧能同哉!是以木之有花與葉,而蚤發先生者,不惟四時之難歷也,遇春霜烈風,亦花落而葉萎矣;木之質脆皮薄者,遇久曝大旱,亦枝枯而葉萎矣;木之皮薄汁多者,遇久陰淫雨,亦皮潰而漉矣;(濕腐為漉。)時或有卒風暴起,則不分剛脆之木,亦枝折而杌傷矣;時逢秋霜疾風,則不分剛脆之木,亦根搖而葉落矣。凡此五者,尚為風所傷,況於人乎!然以人應木者,正以木之所傷,皆傷其枝,枝有堅脆,而堅者不至於有傷,蓋必先傷其枝,而後皮汁漸傷也。人有常病於風者,亦因其骨節、皮膚、腠理之不堅固,而後漸入於腑臟耳,何以異於木之先傷其枝者哉!

黃帝曰:人之善病風厥漉汗者,何經候之?少俞答曰:肉不堅,腠理疏,則善病風。黃帝曰:何以候肉之不堅也?少俞答曰:膕肉不堅,而無分理,〔理〕者,粗理,粗理而皮不致者,腠理疏,此言其渾然者。(理者之理當作衍。)

此承上文而言善病風厥者,以其腠理之疏也。《素問》陰陽別論、評熱病論篇皆有風厥,《素問·瘧論》及本經逆順篇皆言無刺漉漉之汗,則風厥者,其汗必漉漉然也。少俞言:肉不堅,則腠理必疏,為能病風,然所以驗其肉之不堅者,唯腓腸之上,膝後曲處為膕,乃委中穴所在也。其肉不堅,而無分理者,其理必粗,粗理而皮不堅緻,則一身之腠理必疏,所以善病風厥也。此乃言其肉之渾然者,則皮必密,理不疏,尚何病風之有?

黃帝曰:人之善病消癉者,何以侯之?少俞答曰: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黃帝曰:何以知五臟之柔弱也?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剛強,剛強多怒,柔者易傷也。黃帝曰:何以候柔弱之與剛強?少俞答曰:此人簿皮膚,而目堅固以深者,長沖直揚,其心剛,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胸中畜積,血氣逆留,髖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此言其人暴剛而肌肉弱者也。

此承首節而言善病消癉者,以其心則剛強,而五臟與肌肉則柔弱也。消癉者,多飢渴而肉瘦,癉則內熱也。少俞言:此人者,五臟柔弱,心則剛強,剛強多怒,五臟柔弱,則易傷耳。何也?正以其皮膚甚薄,肌肉甚弱,其目堅固以深,其人甚剛,有長沖直揚之勢,故心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血為之積,(《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氣為之留,皮膚肌肉為之充塞,而血脈不能通,所以蒸而為熱,熱則消肌膚,而消癉之病成矣。

黃帝曰:人之善病寒熱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熱。黃帝曰:何以候骨之小大,肉之堅脆,色之不一也?少俞答曰:顴骨者,骨之本也。顴大則骨大,顴小則骨小。皮膚簿而其肉無䐃,其臂懦懦然,其地色殆然,不與其天同色,汗然獨異,此其候也。然後臂薄者,其髓不滿,故善病寒熱也。

此承首節而言善病寒熱者,以其骨小肉弱,色濁髓枯也。蓋欲知骨小,必驗顴骨。顴骨者,目下高骨,乃骨之本也。即顴有大小,而周身之骨大小可驗。則骨小者,所以易病寒熱也。欲知肉弱,必驗周身之肉與兩手之臂。今皮膚既薄,而其肉無䐃,無䐃者,肉無分理也,其臂懦懦然而弱,則肉弱者,所以易病寒熱也。面有天、地、人三部,其地色殆然,不與其天同色,汗然甚濁,獨異於上中二部,則色濁者,所以易病寒熱也。欲知髓之虛滿,又驗臂之厚薄,故臂薄者其骨必小,其髓不滿。惟髓不滿,則腦為髓之府,凡風池、風府內通於腦,而邪易入之,所以易病寒熱也。

黃帝曰:何以候人之善病痹者?少俞答曰:粗理而肉不堅者,善病痹。黃帝曰:痹之高下有處於?少俞答曰:欲知其高下者,各視其部。

此承首節而言善病痹者,其人理粗肉脆,而痹之所成,其高下各視乎分部也。

黃帝曰: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膚簿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傷脾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稍至,稸積留止,大聚乃起。

此承首節而言善病腸中積聚者,以其腸胃之惡也。(惡者,猶俗云不好也。)蓋欲知腸胃之惡,必驗之皮膚之薄而不潤澤,不潤澤者,無血也。其肉不堅而反為淖澤,淖澤者,推之則移也。如此,則其在內之腸胃必惡,惡則風寒暑濕之邪氣留止積聚,以傷腸胃,其衣食寒暖又不以次,所以邪氣漸至,而稸積留止,至於大聚從此而日成矣。(大義詳見《百病始生篇》第六十六。)

黃帝曰:余聞病形,已知之矣,願聞其時。少俞答曰:先立其年,以知其時。時高則起,時下則殆,雖不陷下,當年有沖通,其病必起,是謂因形而生病,五變之紀也。

此承上文而言所以成病之時,當明五變之紀也。按:《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氣,金木水火土運行之數,寒暑燥濕風火臨御之化,則天道可見,民氣可調。即如太陽之政,乃辰戌之紀也,其年為太陽司天,太陰在泉,有勝復,民病。其初主氣,自厥陰以至太陽,固無所易,其客氣自少陽以至太陽,加於其上,民病隨時而生。故時高則病起,時下則病殆。時高者,方臨方復之時也;時下者,勝者復,而復者又勝也。蓋病始為起,病危為殆耳。雖脈不陷下,當年有沖通,其病必起。且其因形而生病,如木形之人,而病於戌癸之年,乃五運以為五變之紀也,即辰戌之紀,餘歲可推矣。大義詳見《六元正紀大論》中。

本臟第四十七

內論本臟腑吉凶善惡,故名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覆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至密矣。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腑化谷,風痹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於夭也,無愚智賢不肖,無以相倚也。然有其獨盡天壽,而無邪僻之病,百年不衰,雖犯風雨,卒(音猝。)寒大暑,猶有弗能害也。有其不離屏蔽室內,無怵惕之恐,然猶不免於病,何也?願聞其故。岐伯曰:窘乎哉問也!五臟者,所以參天地,副陰陽,而連四時,化五節者也。五臟者,固有小大、高下、堅脆、端正、偏傾者;六腑亦有小大、長短、厚簿、結直、緩急。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惡,或吉或凶,請言其方。

此詳言人之易感於邪者,以臟俯之有善惡吉凶也。善惡,以體言;吉凶,以病言。下文正詳言之。

心小則安,邪弗能傷,易傷以憂;心大則憂不能傷,易傷於邪;心高則滿於肺中,悗而善忘,難開以言;心下則臟外易傷於寒,易恐以言;心堅則臟安守固;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心端正則和利難傷;心偏傾則操持不一,無守司也。

此言心有善惡吉凶也。心之小者則安,外邪弗之能傷,但內有所憂,則易傷耳。蓋心小者,必多憂,所以憂易傷之也;若心大,則憂不能傷,而外邪反易傷之矣。心之高者,則心上之為肺,當滿於肺中,肺與心相著,乃多煩悶,而心竅不通,必為健忘,及難以善言開之也;若心下,則易傷於寒,及易以言恐之矣。心之堅者,則臟安守固,凡外邪不能入,內憂不能恐;若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多內傷之病矣。心之端正者,則和利難傷,凡外邪人言皆不能傷;若心偏傾,則其人操守不一,無所守司。由此觀之,則心宜不大不小,不高不下,堅而不脆,正而不偏,斯謂之善也,而可以免凶病矣。下文肺肝脾腎亦猶是耳。

肺小則少飲,不病喘喘;肺大則多飲,善病胸痹、喉痹、逆氣。肺高則上氣,肩息,咳;肺下則居賁迫肺,善脅下痛。肺堅則不病咳上氣;肺脆則苦病消癉易傷。肺端正則和利難傷;肺偏傾則胸偏痛也。

此言肺有善惡吉凶也。肺之高者,則病上氣,竦肩而息,及為咳嗽。消癉者,消渴而癉熱也。

肝小則臟安,無脅下之病;肝大則逼胃迫咽,迫咽則苦膈中,且脅下痛。肝高則上支賁切,脅悗,為息賁;肝下則逼胃,脅下空,脅下空則易受邪。肝堅則臟安難傷;肝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肝端正則和利難傷;肝偏傾則脅下痛也。(悗,悶同。)

此言肝有善惡吉凶也。肝之高者,則其經脈所行及所謂支別者,上奔迫切,脅下多悶,當為息賁之證。(按:《素問·刺禁論》云:肝生於左。《至真要大論》王注:言肝居下左。則肝生於下,胃當在上,何為能下逼於胃?意者在左為肝,在右為脾,肝與脾並,故可以言下逼於胃也。則王氏言肝生下左者謬矣。)

脾小則臟安,難傷於邪也;脾大則苦湊䏚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則䏚引季脅而痛;脾下則下加於大腸,下加於大腸則臟苦受邪。脾堅則臟安難傷;脾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脾端正則和利難傷;脾偏傾則善滿善脹也。(䏚,音眇。)

此言脾有善惡吉凶也。䏚,脅下軟肉處也。

腎小則臟安難傷;腎大則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傷以邪。腎高則苦背膂痛,不可以俯仰;腎下則腰尻痛,不可以俯仰,為狐疝。腎堅則不病腰背痛;腎脆則苦病消癉易傷。腎端正則和利難傷;腎偏傾則苦腰尻痛也。(尻,音敲,腰骨。)

此言腎有善惡吉凶也。

凡此二十五變者,人之所苦常病也。

此結言五臟二十五異者,人之苦於常病也。二十五異者,曰小大,曰高下,曰堅脆,日端正,曰偏傾也。五臟則為二十有五矣。

黃帝曰:何以知其然也?岐伯曰: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無𩩲骬者,心高;𩩲骬小短舉者,心下。𩩲骬長者,心下堅;𩩲骬弱小以薄者,心脆。𩩲骬直下不舉者,心端正;𩩲骬倚一方者,心偏傾也。(𩩲,音結。骬,音於。)

此言欲知心之善惡吉凶,當驗之色理與𩩲骬也。𩩲骬者,胸下蔽骨也。

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張脅者,肺下。好肩背厚者,肺堅;肩背薄者,肺脆。背膺厚者,肺端正;脅偏疏者,肺偏傾也。(疏,當作竦。)

此言欲知肺之善惡吉凶,當驗之色理、肩背、膺脅、喉脅之類也。

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廣胸反骹者,肝高;合脅兔骹者,肝下。胸脅好者,肝堅;脅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脅骨偏舉者,肝偏傾也。(骹,音交。)

此言欲知肝之善惡吉凶,當驗之色理、胸骹、膺腹之類也。

黃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縱者,脾下。唇堅者,脾堅;唇大而不堅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舉者,脾偏傾也。

此言欲知脾之善惡吉凶,當驗之色理與唇也。

黑色小理者,腎小;粗理者,腎大。高耳者,腎高;耳後陷者,腎下。耳堅者,腎堅;耳薄不堅者,腎脆;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耳偏高者,腎偏傾也。(好,去聲。)

此言欲知腎之善惡吉凶,當驗之色理與耳也。

凡此諸變者,持則安,減則病也。

此結言上文二十五異者,善於持守則安,而持守之功減,則不免於病也。

帝曰:善。然非余之所問也。願聞入之有不可病者,至盡天壽,雖有深憂大恐,怵惕之志,猶不能減也,甚寒大熱,不能傷也;其有不離屏蔽室內,又無怵惕之恐,然不免於病者,何也?願聞其故。岐伯曰:五臟六腑,邪之舍也,請言其故。五臟皆小者,少病,苦燋心,大愁猶;五臟皆大者,緩於事,難使以憂。五臟皆高者,好高舉措;五臟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臟皆堅者,無病;五臟皆脆者,不離於病。五臟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臟皆偏傾者,邪心而善盜,不可以為人平,反復言語也。

此言人有病,有不病者,以五臟之有善惡吉凶也。

黃帝曰:願聞六腑之應。岐伯答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肝合膽,膽者,筋其應;脾合胃,胃者,肉其應;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

此言五臟與六腑相合,而亦有知六腑之法也。腎合三焦者,左腎合膀胱,右腎合三焦也。

黃帝曰:應之奈何?岐伯曰:肺應皮,皮厚者大腸厚;皮薄者大腸薄;皮緩、腹裡大者,大腸大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

此言欲知大腸,當驗之皮也。

心應脈,皮厚者脈厚,脈厚者小腸厚;皮薄者脈薄,脈薄者小腸薄;皮緩者脈緩,脈緩者小腸大而長;皮薄而脈衝小者,小腸小而短;諸陽經脈皆多紆屈者,小腸結。

此言欲知小腸,當驗之脈,而脈又當驗之於皮也。

脾應肉,肉䐃堅大者,胃厚;肉䐃麼者,胃薄;肉䐃小而麼者,胃不堅;肉䐃不稱身者,胃下,胃下者下脘約不利。肉䐃不堅者,胃緩;肉䐃無小果累者,胃急;肉䐃多少果累者,胃結,胃結者上脘約不利也。(䐃,音閫。稱,去聲。)

此言欲知胃者,當驗之肉䐃也。

肝應爪,爪厚色黃者,膽厚;爪薄色紅者,膽薄;爪堅色青者,膽急;爪濡色赤者膽緩;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爪惡色黑多紋者,膽結也。

此言欲知膽者,當驗之爪也。

腎應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緩;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也。

此言欲知三焦、膀胱者,當驗之皮毫腠理也。三焦為右腎之腑,膀胱為左腎之腑。觀三焦有厚薄、緩急、直結,則分明有形者也。後世《難經》以為有名無形者,蓋未考此故耳。若《營衛生會篇》之三焦,則居於前者,果有名而無形也。(按:《三因方》云:三焦者,有脂膜如手大,正與膀胱相對,有二白脈自中出,夾脊而上貫於腦,有形可見。有一舉子徐遁,少嘗醫,療病有精思,曰齊嘗大飢,群丐相臠而食,有一人皮肉盡而骨脈全,見右腎之下有脂膜如手大,正與膀胱相對,有二白脈自其中出,夾脊而上貫腦,此正所謂三焦也。觀此則三焦有形昭昭矣。)

黃帝曰:厚簿美惡皆有形,願聞其所病。岐伯答曰: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

此言視其外之所應,而可以知內之所病也。

五臟六腑總圖

禁服第四十八

服,事也。《詩·大雅·板篇》有:我言維服。內論脈有關格,宜用灸刺藥法,故名篇。

雷公問於黃帝曰:細子得受業,通於九針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編絕,久者簡垢,然尚諷誦弗置,未盡解於意矣。《外揣》言澤束為一,未知所謂也。夫大則無外,小則無內,大小無極,高下無度,束之奪何?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慮褊淺,不能博大深奧,自強於學若細子,細子恐其散於後世,絕於子孫,敢問約之奈何?黃帝曰:善乎哉問也!此先師之所禁,坐私傳之也,割臂□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齋乎?雷公再拜而起曰:請聞命於是也。乃齋宿三日而請曰:敢問今日正陽,細子願以受盟。黃帝乃與俱入齋室,割臂□血。黃帝親祝曰:今日正陽,□血傳方,有敢背此言者,反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細子受之。黃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書,曰:慎之慎之,吾為子言之。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營其所行,知其度量;內刺五臟,外刺六腑;審察衛氣,為百病母;調真虛實,虛實乃止;瀉其血絡,血盡不殆矣。(凡刺之理六句,見前《經脈篇》。)

此言凡刺之理,當有渾束為一之妙,不過以經脈為始而已。(不惟用針,用藥亦然。)編者所以貫簡,故近則編絕,(孔子讀《易》,韋編三絕。)久則簡垢。(古人無紙,以竹簡灸汗,去青書之,故書之者簡,而貫之者編。)外揣,前卷篇名也。帝嘗謂:九針者,小之則無內,大之則無外,深不可為下,高不可為蓋,(大小高深以理言,非針形也。)恍惚無窮,流溢無極,而欲渾束為一。伯乃以至明為要進之。今雷公述而問之,亦欲得渾束為一之方耳。帝念其齋宿之誠,遂行割臂□血之盟,乃以書而授之曰:凡刺之理,其要道在於經脈為始而已。經脈者,本經第十篇名,乃十二脈經氣運行之經隧也。運其所行,(如上言。)分其度量,(本經有脈度篇。)五臟為里,故內刺五臟;六腑為表,故外刺六腑。彼營氣者,陰氣也,既隨宗氣以行運於經隧之中;惟衛氣者,陽氣也,乃自行於皮膚分肉之間。故必審察衛氣,實為百病之母也。(衛氣為百病之母,其大義見《素問·生氣通天論》中。)其百病有虛有實,即人迎寸口脈以知之,而正氣之虛則補,邪氣之實則瀉,則虛者實,實者虛。而虛實自止矣。又血絡者,病之可見者也,(前有血絡論。)從而瀉之,庶血去盡而病不殆矣。

雷公曰:此皆細子之所以通,未知其所約也。黃帝曰:夫約方者,猶約囊也,囊滿而弗約則輸泄,方成弗約則神與弗俱。雷公曰:願為下材者,弗滿而約之。黃帝曰:未滿而知約之,以為工,不可以為天下師。

此言方成宜約,而當以天下師自期也。蓋約方猶之約囊,囊滿而弗約,則輸泄於外;方成而弗約之,則法雖在而無所主持,故吾之神弗能與俱,不可以愈病也。(神之為義,前詳病傳篇第三節之下。)彼雷公雖以下材(下工。)自謙,不知帝之所以望之者為天下師也。所謂天下師者,唯知《經脈篇》為始耳。下文正詳言之。

雷公曰:願聞其工。黃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此言寸口、人迎之脈各有所主,而合四時者為無病也。寸口者,居右手寸部,即太淵穴,去魚際一寸,故曰寸口;以其為脈氣之所會,故又曰脈口,又曰氣口。寸口主中,乃足手六陰經脈所見也。人迎者,居左手寸部。蓋人迎乃足陽明胃經之穴名,而其脈則見於此,故即以人迎稱之,以胃為六腑之先也。人迎主外,故左關為東、為春,左寸為南、為夏,所以謂左寸為外,凡足手六陽經之脈必見於此。右寸為秋、為西,右關為中央、為長夏,其兩尺則為北、為冬,所以謂右寸為內,凡足手六陰經之脈必見於此。然寸口之脈在內而出於外.人迎之脈在外而入於內,即如人迎一動為足少陽膽經,寸口一動為足厥陰肝經,則肝與膽相為表裡,而一出一人,兩經本相應也,(余經表裡,可以類推,見下文。)故俱往俱來,若引繩齊等,而春夏之時則人迎比寸口之脈為微大,秋冬之時則寸口比人迎之脈為微大,乃為平和無病之人也。蓋曰微大,則是平和之脈耳。

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足少陽;一倍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陽;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倍,病在足陽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陽明。盛則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為痛痹,代則乍甚乍間。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痛則取之分肉,代則取血絡且飲藥,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名曰經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死不治。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其臟腑之病。(間,去聲。數,音朔。)

此言人迎大於寸口之脈,可以驗足手六陽經之病,而有治之之法也。人迎較寸口之脈大者一倍,則病在足少陽膽經,若一倍而躁,乃手少陽三焦經有病也。躁者,一倍之中而有更躁之意。下文二倍、三倍、四倍,其躁可以意會。較寸口之脈大者二倍,則病在足太陽膀胱經,若二借而躁,乃手太陽小腸經有病也。較寸口之脈大者三倍,則病在足陽明胃經,若三倍而躁,乃手陽明大腸經有病也。其各陽經之脈,盛則為熱,虛則為寒,脈緊則為痛痹,脈代則病為乍甚乍間,即下文之乍痛乍止也。然所以治之者,脈盛,則分經以瀉之;脈虛,則分經以補之;脈緊為痛痹,則取其分肉之病在何經;脈代,則取其血絡,使之出血,及飲食以調之;脈陷下者,則血結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若不盛不虛,則止以本經取之,如一盛瀉膽以補肝,二盛瀉膀胱以補腎之類。茲則取之於膽,而不取之肝;取之膀胱,而不取之腎之類也。或用針,或用灸,或用藥,止在本經而不求之他經,故名之曰經刺也。夫治法固已如此。及夫人迎之脈大於寸口者四倍,且大且數,則陽脈甚盛,名曰溢陽,溢陽者為外格。蓋格者,拒也。拒六陰脈於內,而使不得運於外也,其證當為死不治。凡此者,必宜審按其本末,蓋先病為本,而後病為末,及察其寒熱,以驗其臟腑之病可也。

寸口大於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陰;一倍而躁,病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陰;二倍而躁,病在手少陰。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陰;三倍而躁,病在手太陰。盛則脹滿,寒中,食不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緊則痛痹;代則乍痛乍止。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則先刺而後灸之,代則取血絡而後調之,陷下則徒灸之。陷下者,脈血結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名曰經刺。寸口四倍者,名曰內關,內關者,且大且數,死不治。必審察其本末之寒溫,以驗其臟腑之病。

此言寸口大於人迎之脈,可以驗足手六陰經之病,而有治之之法也。寸口較人迎之脈大者一倍,則病在足厥陰肝經;若一倍而躁,乃手厥陰心包絡經有病也。較人迎之脈大者二倍,則病在足少陰腎經;若二倍而躁,乃手少陰心經有病也。較人迎之脈大者三倍,則病在足太陰脾經;若三倍而躁,乃手太陰肺經有病也。其各陰經之脈,盛則為脹滿,其胃中必寒,而食亦不化;虛則其中必熱,而所出之糜亦不化,且氣亦少,溺色亦必變也;脈緊則為痛痹;脈代則為乍痛乍止。然所以治之者,盛則分經以瀉之;虛則分經以補之;緊則取其痛痹之分肉在於何經,先刺而後灸之;代則取其血絡,使之出血,及飲藥以調之;脈陷下者,則徒灸之。(徒,但也。)脈既陷下,則血結於中,中有著血,血結,故宜灸之。若不盛不虛,則以本經取之,或用藥,或用針,或用灸,名之曰經刺也。(義見上節。)夫治法固已如此。及夫寸口之脈大於人迎者四倍,且大且數,則陰經甚盛,名曰內關。內關者,閉六陽在外,而使之不得以入於內也,其證當為死不可治。凡此者,必宜審按其本末,及察其寒熱,以驗其臟腑之病可也。

通其營輸,乃可傳於大數。大數曰:盛則徒瀉之,虛則徒補之,緊則灸刺且飲藥,陷下則徒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所謂經治者,飲藥,亦曰灸刺。脈急則引,脈大以弱則欲安靜,用力無勞也。

此承上文而申言以叮嚀之,正約方之大術數也。凡為醫工者,固以明《經脈篇》為始,然必先明本經《本輸篇》,如井、滎、輸、經、合之義,則經脈始可明也,遂可傳以大數,如上文盛則徒瀉之等云也。(大數大義,具本經《終始篇》。)所謂盛則徒瀉之者,但瀉而無補也;虛則徒補之者,但補而無瀉也。緊則為痛痹,或灸、或刺、或飲藥,三者可兼行也。脈陷下,則但灸之而已。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則取陽經者不取陰經,取陰經者不取陽經。此之謂經治,其飲藥、灸、刺三者,亦可兼行也。且其脈急者,可加導引之功。或脈大而弱者,則當主於安靜,雖有用力,不至大勞也。此乃大法之所在,即約方之要者,而《外揣》渾束為一之義盡矣,庶可以為天下師。若未滿而約之,則是不知經脈而欲知術數也,僅足以為工耳,豈非以下材自限者哉?(嗚呼!帝割臂敵血,而所言大術數者如此,則醫門秘旨真在是矣。雖言用針之法,而用藥補瀉亦猶是也。然則《本輸》、《經脈》、《終始》、《禁服》等篇,乃醫籍中至寶,惜乎後世廢而不講,萬古如長夜然,痛哉!)

五色第四十九

篇內有五色言病之義,故名篇。

雷公問於黃帝曰:五色獨決於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謂也。黃帝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此節大義,與前五閱五使篇第二節相同。)

此言五色雖決於明堂,而諸部亦宜廣大也。五色獨決於明堂,五閱五使篇之言,而公舉以問之也。

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黃帝曰:明堂骨高以起,乎以直,五臟次於中央,六腑挾其兩側,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五臟安於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見,明堂潤澤以清,五官惡得無辨乎?(惡,音烏。)

此承上文而言五官之有辨也。五閱五使篇有五官已辨之言,而公亦舉以問之電。鼻為明堂,其骨貴高以起,平以直。五臟次於中央,(詳見第十一節。)六腑挾其兩側。詳下第十一節。眉間為闕,顏為庭,故庭即首面,所以上於闕庭也。下極在兩目之間,繫心之部,故曰王者所居之官在於下極,以心為君主之尊也。惟五臟能安於胸中,則其真色已致,病色不見,明堂之色自然清潤。此五官之可辨者如此。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聞乎?黃帝曰:五色之見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於病矣。其色部乘襲者,雖病甚,不死矣。

此承上文而言五官之色,可以辨病之生死也。公以五色有不可辨者為疑,帝言五官之色,未有不可辨者也。故五者之色各出其部分,其何部之骨陷者,必不免於病。其何部之骨不至陷下,而僅有五色相乘襲者,雖病甚,亦不至於死也。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黃帝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為五官。

此正言五官之色見於何部,可以知其在中之病也。

雷公曰:病之益甚,與其方衰如何?黃帝曰:外內皆在焉。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氣大緊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脈口浮滑者,病日進;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損;其脈口滑以沉著,病日進,在內;其人迎脈滑盛以浮者,其病日進,在外。脈之浮沉及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病之在臟,沉而大者,易己;小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堅者,傷於寒;氣口盛堅者,傷於食。

此言病之間甚內外,可切人迎脈口以知之也。公以病之益甚、方衰難知為疑,帝言人迎主外,脈口主內,外內皆在,其病可得而知也。切其脈口,而滑脈兼小及緊以沉者,其病當在中,而為益甚也。切其人迎,而脈氣既大兼緊以浮者,其病當在外,而為益甚也。然脈口不但脈滑兼小及緊以沉者為益甚,雖滑而帶浮者,亦病必日進也。人迎不但脈大兼緊以浮者為益甚,若沉而帶滑,則病可日減也。由此觀之,則脈口浮而帶滑者,病固日進,雖滑而帶沉者亦然,但其病在內,所謂一盛、二盛、三盛,乃六陰經之為病也。(義見前篇。)人迎必沉而帶滑者,幸得日損;若盛以浮者,必不能損,而為日進,但其病在外,所謂一盛、二盛、三盛,乃六陽經之為病也。(義見前篇。)不寧唯是,醫工用指以脈之(《傷寒論》曰脈之者本此。)人迎與寸口,其脈氣或小或大相等者,則外感、內傷俱未盡減,其病為難已也。然病在六陰,謂之在五臟也,必沉而大者,其病易已。蓋沉為在內,大則有力也。若沉而帶小,則病之在臟者未已也。病在六陽,謂之在六腑也,必浮而大者,其病易己。蓋浮為在外,大為易散也。何以知人迎之為外感也?惟其脈之盛而且堅,是必傷於寒者所致耳。何以知脈口之為內傷也?惟其脈亦盛而且堅,是必傷於食者所致耳。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間甚奈何?黃帝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雲徹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臟腑,有外部,有內部也。色從外部走內部者,真病從外走內;其色從內走外者,其病從內走外。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其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反者益甚。其脈滑大以代而長者,病從外來,目有所見,志有所惡,此陽氣之並也,可變而已。

此言病之間甚內外,可即色以知之,而有治病之法也。上文言以脈知病,而此則公欲以色知病,故帝言病之益甚者,其色本粗以明,而忽然沉夭不明者是也。又其色上行於面部之上,則邪氣有升而無降,病之方為益甚。若其色乃降於面部之下,如雲徹散,則邪氣有降而無升,病之所以方衰也。且其色各有五臟之分部,有外部,有內部,其色從外部走內部者,病必從外走內;其色從內部走外部者,病必從內走外。所謂從內走外者,即病生於內也。內為陰經,外為陽經,當先治其陰,後治其陽。若先治其陽,而後治其陰,則病反甚矣。所謂從外走內者,即病生於外也。外為陽經,內為陰經,當先治其陽,後治其陰。若先治其陰,而後治其陽,則病反甚矣。(此二段與(素問·標本病傳論》、《靈樞·病傳篇》先治其本同意,除腹脹、大小不利而言耳。)既觀其色,又觀其脈,方為詳審。其脈滑而帶大、帶代、帶長者,皆陽脈也,乃為病從外來。其外證目有所妄見,志有所妄惡,乃陽氣之並於外也。即當先治其陽,後治其陰,使之變焉,而病已矣。即此而推,則其脈澀而帶小、帶代、帶短者,皆陰脈也,乃為病從內來。其內證而目有所見,志有所獨處,乃陰氣之並於內也,即當先治其陰,後治其陽,使之變焉,而病亦已矣。

雷公曰:小子聞風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濕之起也。別之奈何?黃帝曰:常侯闕中,簿澤為風,沖濁為痹,在地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此言病有風,有厥,有痹者,候之面部可知其病,審之五色可分其臟也。公以風為百病之始,病乃上部所感,厥逆為寒濕之起,病乃下部所感,何以別之為問。帝言欲知風與痹者,常候闕中,其色薄而潤澤,病之感風者也。若沖濁而不清,則病之為痹者耳。至於沖濁之色見於地部,(面部下停。)則厥之為病也,蓋厥自足經而上逆者耳。此皆其常色可驗者。若夫欲知五臟之分病,則又以青為肝,以赤為心,以黃為脾,以白為肺,以黑為腎,各以其色而分五臟之風、痹、厥也。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黃帝曰:大氣入於臟腑者,不病而卒死矣。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黃帝曰:赤色出兩顴,大如母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黑色出於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卒,猝同。母,拇同。)

此言人有不病而卒死者,有病雖小愈而卒死者,有其由與其驗也。蓋不病而卒死者,以大邪之氣入於臟腑也。病雖小愈而卒死者,以赤色出於兩顴,大如母指者,此其驗也。(拇指,足大指也。)然不病而卒死者,有黑色見於首面,大如母指,此亦其所驗也。

雷公再拜曰:善哉!真死有期乎?黃帝曰:察色以言其時。雷公曰:善乎!願卒聞之。黃帝曰:庭者,首面也;闕上者,咽喉也;闕中者,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挾大腸者,腎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顴者,肩也;顴後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內眥上者,膺乳也;挾繩而上者,背也;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脛也;當脛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臏也。此五臟六腑肢節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陰和陽,用陽和陰,當明部分,萬舉萬當。能別左右,是謂大道。男女異位,故曰陰陽。

此言五臟六腑肢節之各有部分也。上文言:庭者,顏也。顏為額中,而此以庭為首面者,正以顏為最上,乃面之首耳。上文言:闕者,兩眉間也。而此曰:闕上者,咽喉也。以咽喉之部在眉間之上耳。又曰闕中者,肺也。以闕之中即眉之間,正為肺之部耳。下極,鼻柱也,在兩目之間,五臟肺為最高,而肺下即心,故曰下極者,心也。其心之直下者,即鼻柱而下也,為肝之部。肝之左,即為膽,則在鼻挾顴之間矣。其肝之下為脾。方者,鼻隧也。面王者,鼻隧之端也。鼻隧之上,即迎香之上,為胃,胃之外為大腸,乃正顴之下。大腸之外為腎,則大腸為中央,而胃與腎所以挾大腸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為小腸,面王以下為膀胱子處。此乃五臟六腑之部也。至於肢節,亦各有部。顴者,所以應肩。顴之後,所以應臂。臂之下,所以應手。又推而上之,其目內眥之上,所以應膺與乳也。又推而下之,頰外為繩,挾繩而上者,所以應背。循牙車以下,所以應股。其中央,所以應膝。膝之以下,所以應脛。當脛以下為足,其巨分者,所以應股之裡。巨屈者,所以應膝臏。此又肢節之部分也。故嘗統而論之,自額而下闕上,屬首、咽喉之部分也。自闕中循鼻而下鼻端,屬肺心肝脾腎五臟之部分也。自目內眥挾鼻而下至承漿,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六腑之部分也。自顴而下頰,屬肩、臂、手之部分也。自牙車而斜下頤,屬股、膝、脛、足之部分也。故第二節曰五臟次於中央,六腑挾其兩側,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者,此也。是以見於面者,各有部分,惟其有此部分,則當知病在陽經,陰為之裡,所以宜用陰以和陽也;病在陰經,陽為之表,所以宜用陽以和陰也。(如《終始篇》瀉膽補肝、瀉肝補膽之意。)明此部分,斯有萬舉萬當之妙矣。又能別其左右,是謂能知大道也。又能分別男女,是謂能識陰陽也。如下文所謂男子色在於面王者,為小腹痛。女子色在於面王者,為膀胱子處之病者是也。

五臟六腑見於面部之圖

庭者,首面也。闕上者,咽喉也。闕中者,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挾大腸者,腎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

男子色在於面王,為少腹痛,下為卵痛,其圜直為莖痛。若女子當為膀胱、子處之病。

五臟次於中央,六腑挾其兩側,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

臟部肢節見於面部之圖

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

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明堂潤澤以清。

顴者,肩也。顴後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內眥上者,膺乳也。挾繩而上者,背也。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脛也。當脛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臏也。此五臟六腑肢節之部也。

審察澤夭,謂之良工。沉濁為內,浮澤為外,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赤甚者為血,痛甚為攣,寒甚為皮不仁。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澤夭,以觀成敗;察其散摶,以知遠近;視色上下,以知病處;積神於心,以知往今。故相氣不微,不知是非;屬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粗,沉夭為甚;不明不澤,其病不甚。(夭,殀同。摶,團同。相,去聲。)

此承上文而言審察部分之澤夭者,可以悉知其病也。部分有潤澤者,有夭衰者,能審察之,謂之良工。其色為沉為濁,病乃在臟,故為在內。其色為浮為澤,病乃在腑,故為在外。黃與赤者為有風,青與黑者為有痛,白者為有寒,黃色而如膏之澤者為有膿,赤甚者為有血。然青黑雖為痛,而痛甚者又為攣;白者雖為寒,而寒甚者又為皮膚之不仁。不仁者,不知痛癢也。此五色者,各見於部分之中,必察其色之浮,而可以知病之淺;察其色之沉,而可以知病之深。察其色之澤,而可以知功之成;若夭,則衰敗矣。察其色之散,而可以知病之近;若傳聚,則久矣。視其色在上,而可以知病於上;若在下,則病在下矣。積神氣於已心,而病之為已往、為今病者,皆能知之。故相視氣色不能至於精微者,不知病之為是為非;惟屬意專心,而無所搖奪,則凡病之為新、為故者洞然也。且何以知病之為甚?其色貴於明,若明不能粗大,而反見沉夭者,病之所以為甚也。何以知病之不甚?其色雖貴於明澤,然不明不澤,而不至沉夭,病之所以不甚也。若此,則沉夭者誠可慮耳。

其色散,駒駒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氣痛,聚未成也。

此承上文而言五色之散者,其氣雖痛,而聚則未成也。駒駒然者,色散如駒馬之逸也。蓋聚之成否,可即色之散聚以為驗。故知色散而未有所聚,則其病尚散,所痛者不過氣耳,聚安得而成乎?

腎乘心,心先病,腎為應,色皆如是。

此承上文而言病有先克之色,所以受克者為必病也。上文言:下極者,心也。心之色主赤。挾大腸者,腎也。腎之色主黑。今下極之色黑,乃腎之乘心也,故心先受病,以腎色來克為之應耳。然不惟心被腎克者為然,凡肝部見肺色,脾部見肝色,肺部見心色,腎部見脾色,及六腑之相剋者,皆如是法以推之耳。

男子色在於面王,為小腹痛,下為卵痛,其圜直為莖痛。高為本,下為首,狐疝㿉陰之屬也。女子在於面王,為膀胱、子處之病,散為痛,摶為聚,方圓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隨而下至胝為淫,有潤如膏狀,為暴食不潔。(圜,圓同。)

此言部分之色當分男女以知其病也。男子之色在於面王,(鼻端。)當為小腹痛;其色見於面王之下,當為陰卵痛;其色見於面王之下,圓而且直,當為莖垂痛。凡色見於面部,高者為本,以男子屬陽,陽在上也;下者為首,其色從上而之下,似物之有首者向下而行,故病在於內,即如其色,當如狐疝㿉陰之屬也。女子之色在於面王,當為膀胱經及妊子處之有病,即胞絡官也。其氣色散者,為痛而不至成聚,若氣色摶聚不散,則成聚而不止於痛。然其聚之在內者,或方或圓,或左或右,各如其外色之形耳。若其色隨而下行,至於尾骶,則其病之在下者,當有淫浸之物,(《素問·痿論》謂之白淫。)潤澤如膏之狀者在也。不然則為暴食間即出不潔之物耳。何也?其下行之勢,內外一致也。

左為左,右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

此又言部分之色當分左右,以知其邪也。凡男女之色見於左者,則病必在左;見於右者,則病必在右。其色有邪氣,或聚散而不端正,一如其面色所指,即可以知其病耳。

色者,青黑赤白黃,皆端滿有別鄉。別鄉赤者,其色赤大如榆莢,在面王,為不日。

此又言五色各有別名,其色粗者,其病久也。別者,異也。別鄉者,即分部也。所謂色者,即青黑赤白黃之色,皆端正盈滿,各有分部。假如心色主赤,小腸亦赤,其色如榆莢之大,在於面王之部,則是小腸有病,非止於一日也。

其色上銳,首空上向,下銳下向,在左右如法。

此又言五色,上銳則上向,下銳則下向,而左右亦然也。色者,即上節五色也。銳,氣色端尖銳也。首空者,即上文顏為庭,庭者首面也。今曰首空,猶云腦空也。

以五色命臟,表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肝合筋,心合脈,肺合皮,脾合肉,腎合骨也。

此又言五色屬於五臟,而五臟各有所合,乃為視色之總訣也。蓋青色屬肝,而肝合於筋,故見其色之青者,即可以知其為筋之病也。餘臟仿此。

論勇第五十

內論勇怯之士忍痛不忍痛,故名篇。

黃帝問於少俞曰:有人於此,並行並立,其年之長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風暴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少俞曰:帝問何急?黃帝曰:願盡聞之。少俞曰:春青風,夏陽風,秋涼風,冬寒風。凡此四時之風者,莫所病各不同形。黃帝曰:四時之風,病人如何?少俞曰:黃色薄皮弱肉者,不勝春之虛風;白色薄皮弱肉者,不勝夏之虛風;青色薄皮弱肉,不勝秋之虛風;赤色薄皮弱肉,不勝冬之虛風也。黃帝曰:黑色不病乎?少俞曰:黑色而皮厚肉堅,固不傷於四時之風;其皮簿而肉不堅,色不一者,長夏至而有虛風者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堅者,長夏至而有虛風不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堅者,必重感於寒,外內皆然,乃病。黃帝曰:善。

此言人之受邪而有病否者,以其色有不一,皮有厚薄,肉有堅脆也。少俞言:四時各有虛邪賊風,在春名為青風,在夏名為陽風,在秋名為涼風,在冬名為寒風。人之色黃、皮薄、肉弱者,主脾氣不足,不能勝春之青風而為病,木來剋土也。色白、皮薄,肉弱者,主肺氣不足,不能勝夏之陽風而為病,火來剋金也。色青、皮薄、肉弱者,主肝氣不足,不能勝秋之涼風而為病,金來剋木也。色赤、皮薄、肉弱者,主心氣不足,不能勝冬之寒風而為病,水來剋火也。其所以成病者如此。至於有不病者,正以色黑而皮厚肉堅者,不傷於四時之虛風。若色黑而皮薄肉脆者,則傷於長夏之虛風耳。長夏虛風者,見於六月,而與陽風同也,亦土能剋水之義耳。彼黑色而皮厚肉堅者,雖長夏之虛風亦不能傷之也,豈特不傷於四時之風哉!但色黑而皮厚肉堅者,亦有四時而為病,必其既感於風,又重感於寒,既病於內,又感於外,始有所病,不然則未必成病也,其異於他色之易病者遠矣。

黃帝曰:夫人之忍痛與不恐痛者,非勇怯之分也。夫勇士之不忍痛者,見難則前,見痛則止。夫怯士之忍痛者,聞難則恐,遇痛不動。夫勇士之忍痛者,見難不恐,遇痛不動。夫怯士之不忍痛者,見難與痛,目轉面盼,恐不能言,失氣,驚,顏色變化,乍死乍生。余見其然也,不知其何由,願聞其故。少俞曰:夫忍痛與不忍痛者,皮膚之簿厚,肌肉之堅脆緩急之分也,非勇怯之謂也。(難,去聲。)

此言人之忍痛不忍痛者,以其皮肉有不同,而非由於勇怯之故也。勇士有不忍痛者,見難雖能向前,而見痛則止。彼怯士有能忍痛者,見難雖恐,而遇痛則不動也。勇士有忍痛者,見難固不恐,而遇痛亦不動。彼怯士之不忍痛者,不分見難與痛,目轉而盻,恐懼不敢出一言,退然失氣,恍然而驚,顏色卒變,甚至乍死乍生也。殊不知忍痛者,正以皮厚肉堅且緩也;不忍痛者,正以皮薄肉脆且急也。豈關於勇怯之故哉?

黃帝曰:願聞勇怯之所由然。少俞曰:勇士者,目深以固,長沖直揚,三焦理橫,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堅,其膽滿以傍,怒則氣盛而胸張,肝舉而膽橫,肌裂而目揚,毛起而面蒼,此勇士之由然者也。黃帝曰:願聞怯士之所由然。少俞曰:怯士者,目大而不減,陰陽相失,其焦理縱,𩩲骬短而小,肝系緩,其膽不滿而縱,腸胃挺,脅下空,雖方大怒,氣不能滿其胸,肝肺雖舉,氣衰復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此論勇怯之士所以有不同也。夫所謂勇士者,兩目至深,且不轉睛逃避而甚固,有長沖直揚之勢,內之三焦紋理橫生,心則端正而直。肝則甚大而堅,膽則汁滿而橫,(下怯士不滿而縱,則此曰滿而傍者,義當為滿而橫也。)及其怒也,氣盛而胸張,肝舉而膽橫,眥裂而目揚,毛起而面蒼,此皆勇士之所以然也。夫所謂怯士者,外目雖大而不深,開閉相失,轉睛不常也,內之三焦紋理則縱,𩩲骬之骨乃短而小,(本經《本臟》云:𩩲骬小短舉者,心下。)肝之系則緩,膽則不滿而縱,腸胃則挺然而不曲,脅下則空而不堅,雖方大怒,氣不能滿其胸中,肝葉雖舉,氣衰復下,所以不能久怒,此乃怯士之所以然也。

黃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臟使然?少俞曰:酒者,水穀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氣剽悍,其入於胃中,則胃脹,氣上逆,滿於胸中,肝浮膽橫,當是之時,固比於勇士,氣衰則悔。與勇士同類,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

此言怯士得酒而不避勇士之故也。蓋酒為水穀之精,熟谷之液,(此語又見《營衛生會篇》。)其氣則剽悍,故人於胃中則胃脹,氣逆胸滿,肝浮膽橫,斯時方將自比於勇士,而不知避之,至於酒氣既衰,則悔,此之謂因酒而悖逆者耳。

背腧第五十一

論五臟之腧在背,故名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願聞五臟之腧出於背者。岐伯曰:背中大俞在杼骨之端,肺俞在三焦之間,心俞在五焦之間,膈俞在七焦之間,肝俞在九焦之間,脾俞在十一焦之間,腎俞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焦當作顦。後世作脾俞,俞、腧通用。毋,無同。)

此言五臟之腧可灸不可刺,而有補瀉之法也。五臟之俞,皆在於背,故背中大腧在抒骨之端。大俞者,大抒穴也,去中行督脈經大椎穴左右各開一寸半。其肺俞,以中行三椎為主。心俞,以中行五椎為主。膈俞,以中行七椎為主。肝俞,以中行九椎為主。脾俞,以中行十一椎為主。腎俞,以中行十四椎為主。左右各開中行一寸半,挾中行脊骨而計之,則相去三寸所。故欲得驗諸穴者,乃按其處,其中必應之,而內痛乃解,是乃五臟之各俞穴也。但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故邪氣盛則瀉之,正氣虛則補之。凡以灸火而補之者,毋次其火,必待其火之自滅可也。以灸火而瀉之者,當疾吹其火,即傳遞其艾以繼之,須其火之速滅可也。

衛氣第五十二

內所論不止衛氣,止有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一句,今以名篇者,揭衛氣之為要耳。

黃帝曰: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穀而行化物者也。其氣內於五臟,而外絡支節。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窮之?然其分別陰陽,皆有標本虛實所離之處,能別陰陽十二經者,知病之所主。候虛實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能知虛石(當作實。)之堅軟者,知補瀉之所在。能知六經標本著,可以無惑於天下。

此言營衛臟腑標本之難窮,而能窮之者,可以盡病法而高天下也。人有五臟,精神魂魄賴之以藏;人有六腑,水穀等物賴之以化。六腑為表,其氣內連於五臟,而外則絡於支節。人有三焦,宗氣積於上焦,營氣出於中焦,衛氣出於下焦。下焦之氣升於中焦,以達於上焦,而生此衛氣。衛氣陽性剽悍,行於皮膚分肉之間,乃浮而在外者也。故曰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營衛生會篇》云:衛在脈外。)中焦之氣降於下焦,而生此營氣。營氣陰性精專,隨宗氣以行於經隧之中。故曰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營在脈中。)衛氣晝行於陽經,夜行於陰經。營氣由肺經以行於十二經,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無端,運行不息。亭亭乎何其理之高且虛也,淳淳乎何其理之渾且微也,孰能窮之?然所以公別陰陽諸經者,皆有標本虛實之處,故能分別手足之十二經者,必能知病之所生在何經也。能候諸經虛實之所在,必能知病之為高為下也。能知六腑之氣往來有街,(氣有往來之街,見下文於足陽明胃經之氣街。)必能知所解、所結、所契、所紹之門戶也。(契者,合也。紹者,繼也。)能知病虛之為軟,病實之謂堅者,必能知刺法補瀉之所在也。凡此者,皆以其能知手足六經之標本故耳。真能洞察乎此,而非天下之所能惑矣。前《禁服篇》云可以為天下師者,此也。

岐伯曰:博哉!聖帝之論!臣請盡意悉言之。足太陽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標在兩絡命門。命門者,目也。足少陽之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窗籠之前。窗籠者,耳也。足少陰之本,在內踝下上三寸中,標在背腧與舌下兩脈也。足厥陰之本,在行間上五寸所,標在背腧也。足陽明之本,在厲兌,標在人迎頰挾頏顙也。足太陰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標在背腧與舌本也。

此先言足六經之標本也。足太陽膀胱經之本,在於足外跟以上五寸中,即附陽穴,(附陽本在外踝上三寸,今曰跟上五寸,則踝下至跟有二寸,而踝上又三寸,則當是附陽穴也。)其標在於兩絡命門。命門者,目也,即睛明穴。晴明,左右有二,故曰兩絡。(按:本經《根結篇》言: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足少陽膽經之本在竅陰之間,(足第四指端,去爪甲如韭葉。)標在窗籠之前。窗籠者,耳也,即聽宮穴也。(《根結篇》同。)足少陰腎經之本在內踝下上三寸中,即交信穴,其標在於背腎俞穴,與舌下兩脈,據《根結篇》當是廉泉穴也。(《根結篇》云:少陰起於湧泉,結於廉泉。)足厥陰肝經之本在行間上五寸所,疑是中封穴,標在背之肝俞穴。(《根結篇》云:厥陰根於大敦,結於玉英。)足陽明胃經之本在厲兌,標在人迎頰挾頏顙也。(《根結篇》云:陽明根於厲兌,結於顙大,顙大者,鉗耳也。)足太陰脾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疑是三陰交穴,標在背之脾俞與舌本廉泉穴也。(《根結篇》云: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太倉。)

手太陽之本,在外踝之後,標在命門之上一寸也。手少陽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間上二寸,標在耳後上角下外眥也。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別陽,標在顏下,合鉗上也。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腋內動也。手少陰之本,在說骨之端,標在背腧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標在腋下下三寸也。

此言手六經之標本也。手太陽小腸經之本,在手外踝之後,(疑養老穴。)標在命門之上一寸(疑是督脈經命門上,即十三椎懸樞。)手少陽三焦經之本,在手小指之四指間上二寸,(當是腋門穴。)標在耳後之上角。(當是絲竹空。)手陽明大腸經之本,在肘骨中,(當是曲池穴。)上至別陽,標在顏下,合於鉗上。(疑是胃經頭維穴。)手太陰肺經之本,在寸口之中,即太淵穴,標在腋內動脈,即中府穴。手少陰心經之本,在銳骨之端,即神門穴,標在背之心俞穴。手心主,即手厥陰心包絡經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即內關穴,標在腋下三寸,即天池穴。

凡候此者,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則眩,上盛則熱痛。故石(當作實。)者絕而止之,虛者引而起之。

此言治前各經標本之法也。凡候手足諸經者,在下為本,本虛則厥,盛則熱;在上為標,標虛則眩,盛則熱而且痛。故盛者實也,當瀉之,所謂絕其邪氣而止之者是也;虛者當補之,所謂引其正氣而起之者是也。

請言氣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腧;氣在腹者,止之背腧,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針,必先按而在久,應於手,乃刺而予之。所治者,頭痛眩僕,腹痛中滿暴脹,及有新積。痛可移者,易已也;積不痛,難已也。

此言氣行有街,其止有所,而有所刺之法及所治之病也。首節帝言知六腑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故以四街言之。(本經動輸篇有四街,即此是也。)街者,路也。凡氣之行於頭者,止之於腦。氣之行於胸者,止之膺與背腧。(胸之兩旁為膺,背腧系膀胱經,凡五臟六腑皆有腧。)氣之行於腹者,止之背俞。蓋五臟六腑在於腹中,而其俞穴則在於背也。又在前與足陽明胃經衝脈穴,及臍左右之動脈,即足陽明胃經之天樞穴也。氣之行於足脛者,止之於氣街,此即足陽明胃經之氣衝穴,一穴而二名者也。及足太陽膀胱經之承山穴,(在腨下一寸半。)及外踝上下諸穴。然凡取此四街,宜用以《九針論》第七之毫針,必先按其處,而為時既久,其所應手,乃以針刺之。其所治者在頭,則主頭痛眩僕,在腹則主腹痛中滿暴脹,及有新積。但積痛而可以移之者,其病易已;若有積而不痛,則雖治之亦難已也。

論痛第五十三

內有針石、火焫之痛耐與不耐等義,故名篇。

黃帝問於少俞曰:筋骨之強弱,肌肉之堅脆,皮膚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於針石火焫之痛何如?腸胃之厚薄堅脆亦不等,其於毒藥何如?願盡聞之。少俞曰:人之骨強、筋弱、肉緩、皮膚厚者耐痛,其於針石之痛、人焫亦然。黃帝曰:其耐火焫者,何以知之?少俞答曰: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焫。黃帝曰:其不耐針石之痛者,何以知之?少俞曰:堅肉薄皮者,不耐針石之痛,於火焫亦然。

此言人於針石火焫,有耐痛與不耐痛之異也。(毒藥之勝與不勝,分見末節。)針石者,古人以石為針也。火焫者,艾火也。人之骨強、筋弱、肉緩、皮膚厚者,必耐於痛,凡針石、火焫皆然也。然耐火焫者,又加以黑色而其骨美耳。人之肉堅皮薄者,不耐於痛,凡針石、火焫皆然也。

黃帝曰:人之病,或同時而傷,或易已,或難已,其故何如?少俞曰:同時而傷,其身多熱者易已,多寒者難已。

此言人有同病,而有易已、難已之分也。蓋多熱則邪猶在表,故易已;多寒則邪入於裡,故難已耳。

黃帝曰:人之勝毒,伺以知之?少俞曰: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勝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勝毒也。(勝,平聲。)

此承上文而言人於毒藥有勝與不勝之異也。

天年第五十四

內以百歲為論,故名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願聞人之始生,何氣築為基,何立而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主?岐伯曰:以母為基,以父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楯,音盾。《素問·移精變氣論》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此言人之始終,皆有所以然之故也。方其始生,賴母以為之基,坤道成物也;賴父以為之楯,陽氣以為捍衛也。故失父母之神氣則死,若守神氣則生矣。

黃帝曰:何者為神?岐伯曰:血氣己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為成人。

此承上文而言人之所以得神則生也。人有血氣,皆已融和,人有營衛,皆己通和,心之志為神,皆舍於心,肝之神為魂,肺之神為魄,皆已畢具,此則人之所以為人,而得此者則生也。

黃帝曰:人之壽夭各不同,或夭壽,或卒死,或病久,願聞其道。岐伯曰:五臟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緻密,營衛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氣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長久。(卒,去聲。)

此言人有壽夭生死之殊,當觀其壽者,而可以推夭者之反是也。

黃帝曰:人之壽百歲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隊以長,基牆高以方,通調營衛,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滿,百歲乃得終。(隊,隧同。使,去聲。)

此言人之百歲而終者之由也。使道者,水溝也,(俗云人中。)其隊道以長;面之地部為基,耳為蔽為牆,乃高以方;營衛之氣皆已通調;而面之三里,即三部也,(俗云三亭。)皆已聳起;其骨高,其肉滿,所以百歲乃得終也。

黃帝曰:其氣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聞乎?岐伯曰: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己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俯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滅,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善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臟經脈空虛,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此言人之十歲至於三十,以漸而盛;四十至於百歲,以漸而衰也。其氣在下,氣盛於足之六經也。趨者,較走更疾矣。步者,較趨更緩矣。坐者,較步似倦矣。至五十歲以後,則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者,每十歲而日衰,故五十歲肝膽衰,六十歲心氣衰,七十歲脾氣衰,八十歲肺氣衰,九十歲腎氣衰,百歲五臟俱衰。善憂悲者,以心主於憂也。好臥者,衛氣不精也。魄離,故以肺藏魄者,失其故處也。言善誤,肺主言也。腎氣焦者,水竭則焦也。

黃帝曰:其不能終壽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臟皆不堅,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又卑基牆,薄脈少血,其肉不石,數中風寒,血氣虛,脈不通,真邪相攻,亂而相引,故中壽而盡也。(數,音朔。中,去聲。)

此言人之中壽而盡者,以內虛而外盛也。五臟皆脆,較之五臟堅固者異也。水溝不長,較之使道隊以長者異也。其鼻孔向外而張,鼻為肺竅,肺氣泄矣。(師傳篇云:鼻孔在外,膀胱漏泄。)又肺主氣,今肺氣不足,故喘息而為暴疾也。基牆甚卑,較之基牆高以方者異也。脈薄血少而肉脆,較之骨高肉滿者異也。數中風寒者,以其血氣虛,脈道不通,所以真邪相攻而相引也。真為正氣,邪為邪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