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脏六腑(包括奇恒之府、传化之府)

中医重视内脏的生理功能,并重视内脏病理变化的反映,还重视内脏之间和内脏与形体各组织的联系。根据内脏的性质和作用分为五个脏、六个腑,又把另外的一部分称为奇恒之府和传化之府。

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五脏中还有心包络,为心的外卫,也有把它独立起来,与五脏并列,称为六脏,惟心包络的功能和病变总是与心脏相一致的。脏和腑俱为内脏,其区别是: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凡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功能的脏器,归属于腑;没有直接传化水谷而具有贮藏精气功能的脏器,归属于脏。

1﹒心

心生血,主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心脏本身不健全,或受情志的刺激,或因病邪的侵犯,就会出现心悸、惊惕、失眠,或善忘、喜笑失常,或谵语、神识昏迷等症。心脏有了病变,不仅本身无以自主,并能影响其它脏腑的活动,使之发生紊乱。

2﹒肝

肝藏血,主谋虑。肝性刚强,故又有将军的称号,当受到精神刺激时,往往影响其正常功能而发生恼怒、头胀等症,甚至火气上逆而发生吐血。肝又为女子的“先天”(即有生殖机能在内的意思),故调经、种子必须重视对肝脏的治疗。

3﹒脾

脾统血,主运化。维持生命的力量主要是营养,脾能消化水谷,把食物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故被称为“后天”之本。倘脾的运化能力不足,则食后作胀,因而引起肌肉消瘦,精神疲乏。脾又主运化水湿,水湿停滞的症状,如胸闷呕恶,大便泄泻,肌肤浮肿,大多由于脾弱所致,因此利湿常用健脾方法。

4﹒肺

肺主气,司清肃。肺气不降,最易引起咳嗽、气喘,在虚症的情况下,又常见少气、言语低怯无力。肺对于心脏所主的血液循行,有调节作用,前人为了形容两者间的密切关系,曾把心脏称作君主,肺脏称作相傅。

5﹒肾

肾藏精,主作强。肾脏对于人的精力充沛起有积极作用,肾虚则脑转,耳鸣,目无所见,腰痛,胫痠,懈怠思卧等症均起。肾为男子的“先天”,与女子以肝为先天的意义相同,即指生殖功能而言。故性欲衰退及滑精、精寒、早泄等症,都从肾脏治疗。肾与其它内脏有一不同的特点,即肾有两枚,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肾主阴,命门主阳,故肾又有“水火之脏”之称。临症上一般所称的真阴、真阳亦即指此。

6﹒胆

胆为清净之腑,主决断。胆与肝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人身心为“君火”,胆与命门为“相火”,胆火偏亢,则出现急躁易怒,头胀、胸闷、胁痛、口苦、呕吐苦水等症。

7﹒胃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胃与脾为表里,前人虽分胃司受纳,脾司消化,但胃的基本功能既能受纳,亦能消化,故脾胃往往相提并论。并认为不能受纳,也就谈不到消化,因而又说“纳谷者昌,绝谷者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把胃的功能看得非常重要。

8﹒小肠

小肠为受盛之腑,主化物。小肠承受胃中腐熟的水谷,进一步分别清浊,使精华归于五脏贮藏,糟粕归于六腑排泄,并将糟粕中的水液归于膀胱,渣滓归于大肠。这些都是小肠化物的工作。

9﹒大肠

大肠为传导之府,主排泄。大肠接受小肠糟粕,负责输送排泄,为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由于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职司大便,故凡大便闭结,或泄泻,以及痢疾和便血等,都从大肠着手,而有通导、润泽、固涩等不同的疗法。

10﹒膀胱

膀胱为州都之官,司气化。膀胱为水液潴汇之处,气化不利,则小便癃闭;气化不约,则遗溺、小便不禁。但膀胱的气化与肾有关系,肾气足则能化,肾气虚则不能化,故治小便不利或不禁,有时应用温肾之法。

11﹒三焦

三焦为决渎之官,主行水。三焦由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组成。它的主要作用为疏通水道,例如治停水胀满,常用利气来帮助行水,所谓利气,多用疏畅三焦的药物。

每一个脏或每一个腑都有它的主要功能,并在相互协作中进行的。故脏与脏之间有“相主”关系,如肾为心之主,心为肺之主,肺为肝之主,肝为脾之主。主是主持的意思,即相互约制,以维平衡的作用。脏与腑之间也有“相合”关系,如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合是配合的意思,说明以脏为体,以腑为用,配合起来以完成二者的综合功能。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因而这种配合也叫“表里”。

脏腑虽然处于体内,但与形体的各组织和器官有密切联系,所以观察形体各组织和器官的表现,可以测知脏腑的情况,这在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内脏与形体各组织、器官的关系,在临症上比较常用的,如:肝开窍于目,其充在筋,其华在爪;心开窍于舌,其充在脉,其华在面;脾开窍于口,其充在肉,其华在唇;肺开窍于鼻,其充在皮,其华在毛;肾开窍于耳,其充在骨,其华在发。又:脾主四肢,并以关节处两肘属心、肺,两腋属肝,两髀属脾,两腘属肾,等等。

脏腑之外尚有奇恒之府,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的意义是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形虽似腑而作用似脏;是异乎寻常的一种内脏。它们在人体中也是极其重要的部分。这些奇恒之府并不是孤立的,和脏腑都有联系,比如脑和心、肝有关系,又因脑和髓有关,髓又和骨有关,骨属于肾,脑又和肾有关;女子胞即子宫属肝,由于行经、养胎等与血有关,故又和心、脾有关了。与奇恒之府对称的还有传化之府,即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个腑,在六腑中都是属于消化系统。如上所述,全身组织都是有机的联系,是完整的不可分离的。

熟悉五脏功能之外,还须明白五脏的性质,这种性质好像一个人的性格,根据它的性质来调整其失却平衡所产生的病变,可以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例如:肝的性质喜条达,心的性质喜宣明,脾的性质喜健运,肺的性质喜清肃,肾的性质喜润下。在治疗上就有一个规律:肝欲散,宜食辛以散之,肝苦急,宜食甘以缓之;心欲软,宜食咸以软之,心苦缓,宜食酸以收之,脾欲缓,宜食甘以缓之,脾苦湿,宜食苦以燥之;肺欲收,宜食酸以收之,肺苦气上逆,宜食苦以泄之;肾欲坚,宜食苦以坚之,肾苦燥,宜食辛以润之。

根据五脏生理的正常活动现象和某种反常情况结合起来,可以探测内脏的病理变化,前人对这方面曾有很多的经验。如上所说,心藏神,多笑知其神有余,悲哭知其神不足;肺主气,咳嗽气喘知其气有余,少气呼吸不利知其气不足;肝主血,易怒知其血有余,恐怯知其血不足;脾主形,腹胀、小便不利知其形有余,四肢不用知其形不足;肾主志,腹泻胀满知其志有余,厥逆知其志不足。又如:胸腹胀满,语声重浊不清,知其中焦积湿;语言低微,不能接续,知其气分极虚;言语不避亲疏,衣被不自盖覆,知其神识已乱;大便泄泻无度,知其大肠不固;小便不禁,知其膀胱不能约束。还有如:头为精明之府,头垂不举,目陷无光,知其精神极疲;背为胸中之府,背部佝偻,两肩下垂,知其脏气无力;腰为肾之府,腰痛不能转侧,知其肾脏已虚;膝为筋之府,关节屈伸不利,行走俯伏,知其筋腱无力;骨为髓之府,不能久立,行立振掉,知其骨弱不强。诸如此类,所谓有诸内者形乎外,故可从外部来探知其内情,在临症上有很大帮助。

二、十二经脉(包括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与脏腑有密切联系,脏腑也需要它来和各个组织取得密切联系,这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经脉上下直行,络脉左右横行,用粗浅的比喻来理解,经似地上的长江大河,络似江河之间的溪流沟渎,上下衔接,左右贯通,好像一个环子,周流不息,循行无端。

经络相当复杂,主要的有十二支,称做正经,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是为手三阴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是为手三阳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是为足三阴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是为足三阳经。这十二经的循行路线,有一个简单的口诀:“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脏。”就是手阴经从胸走手而交于手阳经,再由手阳经从手走头而交于足阳经,再由足阳经从头走足而交于足阴经,再由足阴经从足走内脏而交于手阴经,成为一个循环。把十二经分开来说,由手太阴而手阳明,而足阳明,而足太阴,而手少阴,而手太阳,而足太阳,而足少阴,而手厥阴,而手少阳,而足少阳,而足厥阴,而手太阴。这样,循环不息地由阴入阳,由阳入阴,从表走里,从里走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一般以为经络适用于针灸,殊不知经络由于循行全身,很自然地把全身划分为若干区域,并建立起体表和内脏的表里关系,因而可从某一区域内所发生的症状,测知发病的经、脏,并能根据这一经、脏来进行治疗,所以在内科临症上也占重要地位。例如十二经的发病:肺手太阴经发病常见喘咳,缺盆中痛,两手交心,臑臂内侧前缘痛厥,掌心发热;大肠手阳明经发病常见齿痛喉痹,肩前臑内作痛,食指痛不能动;胃足阳明经发病常见鼻衄,口㖞,唇内生疮,膝膑肿痛,沿膺乳股胫外侧足背皆痛,足中指不能屈伸;脾足太阴经发病常见舌本强硬,胃脘痛,股膝内侧发肿厥冷,足大趾不能运用;心手少阴经发病常见心痛,胁痛,臑臂内侧后缘痛厥、掌心发热,小肠手太阳经发病常见咽痛,颊肿,肩臑、肘臂外侧后缘疼痛;膀胱足太阳经发病常见头痛,项强,腰脊痛,尻腘腨足等部均痛,足小趾不用;肾足少阴经发病常见咽肿,烦心,脊股内侧后缘疼痛痿厥,足心热痛;心包手厥阴经发病常见手心热,肘臂拘挛,腋下肿,胸胁胀满;三焦手少阳经发病常见耳聋,喉痹,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侧均痛,无名指不用;胆足少阳经发病常见头痛,眼外角痛,腋下肿,胸胁髀膝外侧直至胫骨外踝前皆痛;肝足厥阴经发病常见喉干,胸满,疝气,遗尿,或小便不利。以上十二经病症,均可就其何处痛,何处热肿,分别治疗所属的各经、脏,了若指掌。

十二经有别行的一部分,出入阴经和阳经之间,作为中途联系的通路,比较络脉为深长,称做“经别”。经别之外,又有循行体表不入内脏,起于四肢末梢,行于四肢腕、肘、腋、踝、膝、股之间,与经别走入深部恰恰相反的,称做“经筋”。还有十五络为经脉传注的纽带,络和孙络错综分布于诸经之间。

十二经称为正经,与它相对的有“奇经”,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称做奇经八脉,可补正经的不足。八脉中督脉沿脊内行于身后,主一身之阳;任脉沿腹内行于身前,主一身之阴;冲脉走腹内散于胸中,为十二经的冲要,皆起于会阴部,所谓一源而三歧;带脉则环绕季胁下,犹如束带,总约诸经;跷有跷捷的意义,其脉行于肢体外侧称阳跷,行于内侧的称阴跷;维有维系的意义,维系诸阳经的为阳维,维系诸阴经为阴维。八脉中督脉、任脉和十二经相合,称为十四经,最为重要。

十四经各有穴位,穴有孔隙的含义,故也称“孔穴”。这些穴位联属在一定的经脉上,为脏气输出而聚集于体表的部位,故又称“腧穴”和“经穴”,腧即转输的意思,因而或作“输穴”,并简写为“俞穴”。十四经共有三百六十多穴,各有专名,兹简单地介绍各经起止穴位和总穴数如下。

1﹒手太阴经

起于中焦中府穴,止于拇指少商穴,共十一穴。

2﹒手阳明经

起于食指商阳穴,止于鼻旁迎香穴,共二十穴。

3﹒足阳明经

起于目下承泣穴中,止于次趾厉兑穴,共四十五穴。

4﹒足太阴经

起于大趾隐白穴,止于胸胁大包穴,共二十一穴。

5﹒手少阴经

起于胸中极泉穴,止于小指少冲穴,共九穴。

6﹒手太阳经

起于小指少泽穴,止于耳前听宫穴,共十九穴。

7﹒足太阳经

起于眼内角睛明穴,止于小趾至阴穴,共六十七穴。

8﹒足少阴经

起于足底涌泉穴,止于巨骨下俞府穴,共二十七穴。

9﹒手厥阴经

起于胸中天池穴,止于无名指中冲穴,共九穴。

10﹒手少阳经

起于无名指关冲穴,止于眼外角丝竹空穴,共二十三穴。

11﹒足少阳经

起于眼外角童子髎穴,止于小趾、次趾窍阴穴,共四十四穴。

12﹒足厥阴经

起于大趾大敦穴,止于胸中期门穴,共十四穴。

13﹒督脉

起于尾骶端长强穴,止于唇内上龈龈交穴,共二十八穴。

14﹒任脉

起于两阴间会阴穴,止于唇下承浆穴,共二十四穴。

脏腑与经络,在生理方面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喻嘉言曾说:“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但明白脏腑经络以后,又究竟如何来应用于临症呢?现在举肝作例子来说明。从脏腑和经络的生理和病理方面,对于肝病的认识可分如下数项。

1﹒依据“肝藏血”,又“其化为荣”。认识到贫血症与肝有密切关系。

2﹒依据“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又“谋虑出焉”。认识到肝病与疲劳和情绪极有关系。

3﹒依据“肝者将军之官”,又“在志为怒”。认识到肝气善于横逆冲激。

4﹒依据“其性为暄”又“此为阴中之少阳”。认识到肝病能发生“火”的症状。

5﹒依据“风气通于肝”,又“其用为动”。认识到肝病又能发生“风”的症状。

6﹒依据“春三月此为发陈,逆之则伤肝”,又“其令宣发”。认识到肝病会有气血不能条达和郁结的现象。

7﹒依据“肝开窍于目”,又“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认识到肝病能影响眼目和筋膜。

8﹒依据“肝足厥阴之脉,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出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认识到肝病又可影响到头面、巅顶、胁肋、小腹、前阴和下肢等部。

此外,依据五行生克规律,“水生木、木克土”。认识到肾阴亏乏能生肝病,肝病易使脾胃受害,因而有阴虚肝旺,肝胃不和等名称。这样,根据肝脏和肝经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去认识肝病,就成为治疗肝病的一套理论。以此作为依据,从而分析症状,考虑治法,都可头头是道了。

三、气 血

气和血并重,更把气作为血的统帅,这是中医生理上的一种认识方法。气的名称相当多,有元气、真气、精气,这些都是指整个人体内气血和其他物质及能力,名虽异而实为一种。另有阳气、阴气之称,这是从元气内分别两大作用,说明一种能保卫体表,另一种能保持精力不使亏耗,故也叫真阳、真阴。还有宗气、中气,是指元气中有一部分属于上焦肺,另一部分属于中焦脾胃,所以亦叫肺气、胃气。概括的说,均为元气。

气血的气,有些地方代表能力,有些地方代表物质,因而有气属无形、血为有形的说法。我们的体会,前人把气和血对待提出,血是物质,气也应该是物质,气所发生的作用就是“能力”。血液循行脉内全身受其营养,气能改善血液的功能和帮助血液的正常运行,二者是构成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因素,《内经》说:“血主濡之,气主煦之。”这就说明二者是绝对不能分离的。假使气受到心理上、环境上的刺激,无论情志方面的喜、怒、哀、乐,气候方面的冷、热,以及工作方面的劳逸,都会影响到血。因此,前人特别重视气,称做“气为血帅”,又说:“百病皆生于气”。

一般的说,血分病虽当用血分药治疗,但还有理气和血、行气逐瘀、血脱益气等治法,这是因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要使血液循行正常,先使气机舒畅;要使瘀血排除,先使气分通利。在出血不止的症候,还能用补气药来帮助收摄;严重的贫血症,根据阳生则阴长的道理,同样需要用补气药来加速恢复。这些方法,在临症上都是很有效的。

中医临症时所称的气,多数是指脏腑机能的障碍,或消化不良等产生的气体。常见的如胸膈痞闷,胁胀脘塞,筋脉不舒,腹内攻冲响鸣,用气滞、气壅、气郁、气积、气聚、气闭等名词,作为病理的解释。发生这些症状的病症,也就多用气字为病名,如气厥、气膈、气胀、气臌、气呃、气淋、气秘、气瘿、气疝和肝气、胃气痛等等。举例来说,临症所见的厥症、膈症、臌胀病等,它们的成因有多种,其中属于气分酿成的,只要调畅气机,症状就能消失,因而又有舒气、疏气、调气、理气、行气、散气、顺气、降气、破气等多种治法。所以生理上所说的气和病理所说的气意义不同,应予区别。

血液的作用,《内经》上指出:“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说明全身都靠血液营养,所以又说:“以奉生身,莫贵于此。”在生理方面,特别指出:“心生血,肝藏血,脾统血。”凡是心脏衰弱或血亏,循行失调,会出现心悸、惊惕,脉来歇止;当精神过度刺激影响“肝藏血”的职守,容易引起吐衄;在脾脏功能发生病变,也会失其统摄作用,产生大便出血和妇女月经过多及崩漏等症。治疗上常用的和血、养血和引血归经方法,大多是针对心、肝、脾三脏而用的。对于虚损症采用治疗心、肝、脾的方法不能收到效果时,又把目标移转到肾,着重“先天”,如《圣济总录》所说:“嗜欲不节,劳伤肾气,精血耗竭,脏腑虚损,血气不能充养。”

血液得寒则凝滞,得热则妄行,这寒和热包括外界的寒邪和热邪,饮食的寒凉和辛热,以及体质的偏寒、偏热和肝火偏旺等。故血病主要分为瘀血和出血,当然与气也有密切关系。血虚多起于疲劳过度、创伤出血过多和病后及妇人产后,当已经成为血虚症时,就须从心、肝、脾三脏治疗,必要时并应进一步从肾脏治疗。

四、精 气 神

精、气、神,中医称为三宝,就是说明这三者对于人体极为重要。气在上面已经说过,现在先谈精,精是人体生长、发育以及生殖能力的物质基础。中医把精归于肾脏,《内经》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又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又因“两精相搏,合而成形”和“人始生,先成精”,然后脑、髓、骨、筋 脉、皮肉、毛发等形体组织逐渐生成,精为生命的基础,所以称肾为“先天”。待到出生以后,便靠饮食来给养,这是脾胃的作用,故称脾胃为“后天”,并在临症上认为先天不足,可用后天来调养。

精,对于体力有密切影响,故患有遗精的人,多呈腰痠、背痛、足软、腿弱;严重的神疲力乏、气短、肌肤不润泽、耳鸣、目无精光、不能久立,称做“精极”。由于肾主藏精,一般对上述症状称之为肾亏,以补肾为主。

必须指出,中医书上有很多地方是指广义的精,就是指人体的精气。如《内经》说:“精气夺则虚。”又说:“精气竭绝,形体毁沮。”在疾病方面,如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及“尝富后贫,名曰失精”等等。也有单指一种物质的,如说:“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这些都不能和狭义的精混为一谈。

次谈神,前人认为人体的各组织都是有形的,还有一个高级的、无形的一种能力在主持活动,称它为“神”。假使神能充旺,内脏和形体就活泼,神一涣散,一切不起作用了。神在内脏方面的活动,《难经》上曾指出:“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可知中医所说的魂、魄、意、志等是用来区别各脏的活动现象的,名称虽有不同,总的说来只是一个神。由于心脏统率内脏,故一般以心脏的神来概括其它四脏的神,而且彼此之间有密切关系。《内经》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一系列的思想意识活动,都是神的作用。

神发生病变,便会产生胸膈烦闷,两胁不舒,精神不能自主,手足无力,狂妄不识人,记忆力衰退,前阴萎缩,腰脊痠痛不能俯仰转侧等一系列的症状。成方中如朱砂安神丸、琥珀定志丸等,均是治疗这种病的。但是,神不空空洞的,需要物质来营养,《内经》所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主。”这就在治疗神病时候,不能单靠安神定志,必须结合养血、补气等方法了。

精、气、神三者有着链锁性的关系。气生于精,精化为气,精气充盛,神自活跃,反之,神不充旺,定然精气不足。同时神如活动过度,也能影响精气,从而使形体衰弱。所以在养生和治疗方面,又须互相照顾。

五、津 液

津和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液质,但不等于一般所说的水分。《内经》指出:“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津,其留而不行者为液。”故津液亡脱,在津为腠理开、汗大泄,在液为身体萎枯,毛发憔悴,耳鸣、胫痠,骨属屈伸不利。

津液可以转化为血,故《内经》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因而中医有津血同源的说法,理由是亡血有吐、衄、便、溺四大症,亡津亦有呕、吐、消、汗四大症。吐血出于贲门,与呕吐同;鼻衄名为红汗,与汗出同;便血出于大肠,与下利同;溺血出于胞中,与下消同。两者相比,性质相似。故保津即所以保血,养血亦可以生津,临症上常把亡血和亡津液并提,在《伤寒论》上主张亡血家不可发汗,在“温病学”方面主张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两者的见解是一致的。

津液也能化为汗、涕、泪、涎、唾,主要是属于肾脏,故称肾主五液。脾阳虚弱的人,津液不化,还能凝聚成痰饮,痰饮内阻,津液无以上升,口干不欲饮,当用温药和之。

临症上常见的津液缺少症状为口渴,多由热性病引起,常用的生津药,为石斛、麦冬、玉竹、天花粉一类。但轻浅的口渴不一定用生津药,清热则津自回转,生津药性多黏腻,用时应考虑有无流弊。口渴严重的非生津能治,又当进一步与养血、养阴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