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脉第一上

本篇自“雷公問曰”至“無勞用力”,見《靈樞·禁服》、《太素·人迎脉口診》;自“黄帝問曰:病之益甚”至“脉口盛緊者,傷於食”,見《靈樞·五色》、《太素·人迎脉口診》;自“其脉滑大以代而長者”至“可變而已”,見《靈樞·五色》;自“曰:平人何如”至“無胃氣曰逆,逆者死”,見《素問·平人氣象論》、《太素·尺寸診》;自“持其脉口”至“乍數乍疏也”,見《靈樞·根結》、《太素·人迎脉口診》;自“肝脉弦”至“腎脉石”,見《素問·宣明五氣》、《太素·五藏脉診》;自“心脉來”至“辟辟如彈石,曰死”,見《素問·平人氣象論》、《太素·五藏脉診》;自“脾脉虚浮似肺”至“肝脉急沈散似腎”,見《素問·示從容論》;自“曰:見真藏曰死”至“故曰死”,見《素問·玉機真藏論》、《太素·藏府氣液》;自“春脉,肝也”至“名曰重强”,見《素問·玉機真藏論》、《太素·四時脉形》。

提要:本篇分上中下三篇,重點論述各種脉象之診斷意義,故以此名篇。上篇主要内容包括:根據人迎、氣口之變化,説明疾病進退與輕重;平人與病人之脉象區别,以及脉有胃氣之重要;五臟之平、病、死脉,以及四時臟氣太過不及所致之脉証變化。

雷公問曰:外揣〔1〕言渾束爲一〔2〕,未知其所謂,敢問約〔3〕之柰何?黄帝答曰:寸口主中〔4〕,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5〕。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者,故名曰平也〔6〕。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少陽;再倍〔7〕,病在太陽;三倍,病在陽明。盛則爲熱,虚則爲寒,緊則爲痛痺,代則乍甚乍間〔8〕。盛則瀉之,虚則補之,緊則取之分肉,代則取之血絡,且飲以藥〔9〕,陷下者〔10〕則〔11〕灸之,不盛不虚者以經取之,名曰經刺〔12〕。人迎四倍,名曰外格,外格者,且大且數,則死不治〔13〕。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其藏府之病〔14〕。寸口大一倍於人迎,病在厥陰;再倍,病在少陰;三倍,病在太陰〔15〕。盛則脹滿,寒中〔16〕,食不消化〔17〕;虚則熱中〔18〕,出麋〔19〕,少氣,溺〔20〕色變;緊則爲痛痺;代則乍寒乍熱,下熱上寒〔21〕,《太素》作代則乍痛乍止。盛則瀉之,虚則補之,緊則先刺之而後灸之,代則取血絡而後調《太素》作泄字。之,陷下者則從〔22〕灸之。陷下者,其脉血結於中,中有着血〔23〕,血寒〔24〕故宜灸。不盛不虚,以經取之。寸口四倍者,名曰内關〔25〕,内關者,且大且數,則死不治。必審按〔26〕其本末,察其寒熱〔27〕,以驗其藏府之病〔28〕。通其滎俞,乃可傳於大數〔29〕。大數〔30〕曰:盛則從〔31〕瀉;小曰〔32〕:虚則從〔31〕補;緊則從〔33〕灸刺之〔34〕,且飲藥;陷下則從〔31〕灸之〔35〕;不盛不虚以經取之。所謂經治〔36〕者,飲藥,亦用〔37〕灸刺。脉急則引〔38〕,脉代〔39〕一本作脉大以弱〔40〕。則欲安静,無勞用力〔41〕。

〔1〕外揣 係古醫籍名,今《靈樞》有此篇名,且謂“遠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此正以名“外揣”之義。揣,度也。

〔2〕渾束爲一 渾,齊同也。如《關尹子·二桂》:“渾人我,同天地。”又如《文選·出師頌》:“渾一區宇。”束,聚也。《漢書·食貨志》:“于布,束于帛。”李奇注:“束,聚也。”又約束也。《周禮·司約》注:“言語之約束。”《史記·高帝紀》:“待諸侯至,定要束耳。”下文“約之柰何”,正其義也。一,同一也。《戰國策·秦策》:“諸侯不可一。”高誘注:“一,同也。”渾束爲一,即綜合歸納使之同一之義。

〔3〕約 精簡約束也。如《吴子·論將》:“約者,法令省而不煩。”又與束義同。如《靈樞·禁服》亦云“束之”。凡繁雜者簡約之,散亂者約束之,即約、束之義。

〔4〕中 原作“内”,據《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靈樞》、《太素》改。按《史諱舉例·歷朝諱例》,隋高祖楊堅“父忠,兼諱中字,凡中皆改爲内。”内、中混用,係隋代諱字有經後人回改者,有未回改者,故有不同,而其義實同。

〔5〕若引繩,大小齊等 《太素》注:“寸口人迎,兩者上下陰陽雖異,同爲一氣,出則二脉俱往,入則二脉俱來。是二人共引一繩,彼牽而去,其繩並去,此引而來,其繩俱來,寸口人迎,因呼吸牽脉往來,其動是同,故曰齊等也。”

〔6〕秋冬寸口微大者,故名曰平也 原作“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據《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改。

〔7〕再倍 兩倍也。《廣雅·釋詀》:“再,二也。”

〔8〕乍甚乍間 間,本作“閒”,《廣韻·韻》:“閒,瘳也。”《論語·子罕》:“病閒。”何晏等集解:“病閒,少差也。”乍甚乍間,言病忽輕忽重也。

〔9〕渾束爲一……且飲以藥 此一百二十八字,明抄本文斷殘缺。

〔10〕者 《靈樞》、《太素》無。

〔11〕則 此下原有“從而”二字,於義難安,據《靈樞》、《太素》及此上文例删。

〔12〕經刺 《太素》注:“不盛不虚,正經自病也。……宜療自經,故曰以經取之,名曰經刺也。”

〔13〕人迎四倍,名曰外格,外格者,且大且數,則死不治 《靈樞》作“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爲外格,死不治”。參之下文“内關”文例,疑《靈樞》有誤。《太素》注:“人迎三倍,各病一陽,至四倍,其陽獨盛,外拒於陰,陰氣不行,故曰格陽。格,拒也。”

〔14〕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其藏府之病 《靈樞集註》張志聰注:“本者,以三陰三陽之氣爲本;末者,以左右之人迎氣口爲標。蓋言陰陽血氣渾束爲一,外可以候三陰三陽之六氣,内可以候五藏六府之有形。”

〔15〕三倍,病在太陰 此六字原脱,據《太素》及此上文例補。

〔16〕寒中 原作“寒則”,明抄本、《靈樞》、《太素》均作“寒中”,與下文“虚則熱中”爲對文,係盛者之一症,非别出寒因之義也,故據改。寒中者,内寒也。中,平聲。

〔17〕消化 消,《靈樞》、《太素》無。按《内經》不見用“消化”一詞,本文稱“消化”者,疑衍“消”字。

〔18〕熱中 即内熱也。中,平聲。

〔19〕麋 《靈樞》作“縻”。按麋、縻與糜,古皆歌韵,故相假借。如《禮記·月令》:“行糜粥飲食。”《吕氏春秋·仲秋季》則作“麋”。《素問·氣厥論》:“上爲口麋。”王冰注:“麋,謂爛也。”

〔20〕溺 明抄本無。

〔21〕乍寒乍熱,下熱上寒 《靈樞》、《太素》均作“乍痛乍止”。《内經》言代脉,有更代之義,故前言“代則乍甚乍間”,此言“代則乍寒乍熱”,皆合更代之義。而“下熱上寒”一症,則與更代之義不合,且與上文句式不一,故疑此四字係後人誤增。

〔22〕從 《靈樞》、《太素》均作“徒”。按從、徒,在此均係副詞,兩義均通。從,隨即也。《左傳·隱公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杜預注:“從,隨也。”徒,乃也。《經傳釋詞》:“徒,猶乃也。《莊子·天地篇》曰:吾聞之夫子,事可求,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

〔23〕着血 滯留之血。着,著之俗體。著,滯留也。《韓非子·十過》:“兵之著於晉陽三年。”陳奇猷集釋:“著即佇字,滯留也。”

〔24〕寒 此下原有“則”字,義不安,據《靈樞》、《太素》删。

〔25〕内關 《太素》注:“陰氣三倍大於陽氣,病在三陰;至於四倍,陰氣獨盛,内皆閉塞,陽不得入,故曰内關。關,閉也。”

〔26〕審按 《靈樞》作“審察”,《太素》作“察”。按,考察也。《漢書·薛宣傳》:“遣吏考按。”故按、察,義同也。

〔27〕察其寒熱 《靈樞》、《太素》均作“之寒温”,連上讀,不若本經義順。

〔28〕以驗其藏府之病 《太素》注:“必須審按人迎寸口内外本末,察其脉中寒暑,然後驗知藏府中之病也。”

〔29〕大數 數,法則、規則也。《太玄經·玄掜》:“數爲民式。”大數,猶大法也。

〔30〕數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31〕從 《靈樞》、《太素》均作“徒”。

〔32〕小曰 《靈樞》、《太素》均無此二字。按此雖與上原文“大曰”爲對文,然《靈樞》與《太素》均作“大數曰”,於義爲是,而“小曰”則難作“小數曰”解,義甚難明,疑二字爲衍文。

〔33〕從 《靈樞》、《太素》均無。

〔34〕之 明抄本、《靈樞》、《太素》均無。

〔35〕之 明抄本無。

〔36〕經治 《靈樞發微》注:“以經取之,則取陽經者,不取陰經;取陰經者,不取陽經。此之謂經治。”

〔37〕用 《靈樞》作“曰”。

〔38〕脉急則引 《太素》注:“寸口脉急,可以鍼導引令和也。”

〔39〕脉代 《靈樞》作“脉大以弱”,與本經校同。《太素》作“脉代以弱”。按本文作“脉代”爲是,别本及《靈樞》作“脉大以弱”則於義不順。大,古音與“代”同,疑“大”爲“代”之誤,《太素》作“代”可証。“以”與“而”通。脉代以弱,即脉代而弱。

〔40〕一本作脉大以弱 明抄本無此七字。

〔41〕無勞用力 《靈樞》作“用力無勞”,義同。勞,太過也。《管子·小匡》:“犧牲不勞,則牛馬育。”尹知章注:“過用謂之勞。”無勞用力,即不可過份用力。

按:

本節主要據人迎、寸口兩脉之大小對比,以測知人體陰陽之盛衰。統而言之,寸口脉大於人迎者,爲陰氣盛;人迎脉大於寸口者,爲陽氣盛。指出凡脉大者爲邪氣盛,脉小者爲正氣虚;人迎脉盛則熱,虚則寒;寸口脉盛則寒,虚則熱;脉緊主寒主痛,脉代主邪在血絡等。治法上指出盛則瀉之,虚則補之,緊則先刺後灸,脉陷下者宜灸,代則先刺血絡而後調之,邪在本經發病者,則用經治法,取本經腧穴以治之,體現了辨証論治的原則。最後又示人診病時,當先察其致病之因,再辨証候之寒熱虚實,然後歸納分析,即可診斷出疾病所在,從而確定治療原則。

黄帝問曰〔1〕:病之益甚與其方衰何如?岐伯對曰〔2〕:外内皆在〔3〕焉。切其脉口,滑小緊以沈者,病益甚,在中〔4〕。人迎氣大緊以浮者,病益甚,在外〔5〕。其脉口浮而滑〔6〕者,病日損〔7〕;人迎沈而滑者,病日損。其脉口滑而沈者,病日進,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病〔8〕日進,在外。脉之浮沈及人迎與氣口〔9〕氣大小齊〔10〕等者,其病難已〔11〕。病在藏,沈而大者,其病易已,以〔12〕小爲逆。病在府,浮而大者,其病易已〔13〕。人迎盛緊者,傷於寒;脉口盛緊者,傷於食〔14〕。其脉滑大以代而長者,病從外來,目有所見,志有所存〔15〕,此陽之并也〔16〕,可變而已〔17〕。

〔1〕黄帝問曰 《靈樞》作“雷公曰”。

〔2〕岐伯對曰 《靈樞》作“黄帝曰”。

〔3〕外内皆在 《太素》注:“外府内藏,並有其衰,故曰皆在。”

〔4〕在中 《太素》注:“脉口,陰位也。……病在五藏,故曰在中也。”《類經》卷六第三十二注:“脉口者,太陰藏脉也,故曰在中而主五藏。”

〔5〕在外 《太素》注:“人迎,陽位也。……病在六府,故曰在外也。”《類經》卷六第三十二注:“人迎者,陽明脉也,故曰在外而主六府。”

〔6〕浮而滑 明抄本、《太素》均作“滑而浮”,《靈樞》作“浮滑”。義同。

〔7〕損 原作“進”,明抄本、《太素》均作“損”。按此節上下文義,乃是根據人迎、脉口之脉象不同,以判别病之甚、損、進、難已、易已等不同轉歸,因而此處當以作“損”爲是,故據改。損,減也。

〔8〕病 此上明抄本、《靈樞》、《太素》均有“其”字。

〔9〕氣口 《靈樞》、《太素》均作“寸口”。按氣口亦稱寸口,然此上均以人迎與脉口對診,據文例此處亦當作“脉口”爲是。

〔10〕齊 《靈樞》、《太素》無。

〔11〕其病難已 《太素》注:“諸有候脉浮沈及人迎、寸口中氣大小齊等者,是陰陽不得相傾,故病難已也。”《類經》卷六第三十二注:“人迎寸口之脉,其浮沈大小相等者,非偏於陰,則偏於陽,故病難已。按《禁服篇》曰: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則義有可知矣。”《靈樞集註》張志聰注:“此藏府之形氣俱病,故爲難已。”按楊注言陰陽不得相傾者,陰陽不得相勝也。傾者,勝也。張注言或偏於陰,或偏於陽,與楊注義相近,均通。志聰注從寸口主臟主内、人迎主腑主外立論,義亦通。今並存之。

〔12〕以 《靈樞》、《太素》無。

〔13〕已 此下按文例似當有“以小爲逆”四字,方與上“病在藏”句相對爲文,或古人上而省。

〔14〕食 此下《太素》有“飲”字。

〔15〕存 《靈樞》作“惡”。

〔16〕此陽之并也 陽,《靈樞》作“陽氣”。此指脉滑大代長,目有妄見,神志失常等,乃外邪入裏,與陽氣相并所致。

〔17〕其脉滑大以代而長者……可變而已 《太素》無此三十字。《類經》卷六第三十二注:“滑大以代而長者,陽邪之脉也。陽邪自外傳裏,故令人目有妄見,志有所惡,此陽并於陰而然。治之之法,或陰或陽,或先或後,擇其要者先之,可變易而已也。”此指治病當根據病情變易其法,使陰陽平秘,則病可愈。變,變更。《説文·餐部》:“變,更也。”

曰:平人〔1〕何如〔2〕?曰:人一呼脉再動,一吸脉亦再動,呼吸定息,脉五動,閏疑誤〔3〕以太息〔4〕,名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之人以調病人〔5〕,醫不病,故爲病人平息以調之〔6〕。人一呼脉一動、一吸脉一動者,曰少氣。人一呼脉三動,一吸脉三動〔7〕而躁〔8〕,尺熱〔9〕,曰病温;尺不熱,脉滑,曰病風〔10〕。《素》作脉濇爲痺〔11〕。人一呼脉四動以上曰死,脉絶不至〔12〕曰死,乍疏乍數曰死。人常稟氣於胃,脉以胃氣爲本〔13〕。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1〕平人 陰陽平衡,形肉血氣相稱,脉候平和應時者,爲平人。如本經卷五第五云:“所謂平人者,不病也。不病者,脉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卷六第三云:“陰陽紃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名曰平人。”

〔2〕何如 明抄本作“如何”。

〔3〕疑誤 明抄本無此二字校文。

〔4〕呼吸定息,脉五動,閏以太息 《太素》無此十一字。閏,《説文·王部》:“餘分之月,五歲再閏。”《史記·曆書》:“起消息,正閏餘。”裴駰集解:“《漢書》音義曰:以歲之餘爲閏,故曰閏餘。”是閏爲餘也。《類經》卷五第三注:“出氣曰呼,入氣曰吸,一呼一吸,總名一息。動,至也。再動,兩至也。常人之脉,一呼兩至,一吸亦兩至。呼吸定息,謂一息既盡,而换息未起之際也。脉又一至,故曰五動。閏,餘也,猶閏月之謂。言平人常息之外,間有一息甚長者,是爲閏以太息。”

〔5〕常以不病之人以調(diào吊)病人 《太素》無此十字。之人以,《素問》無此三字。調,度量求取也。下文“調”字同。《玉篇·言部》:“調,又大吊切。……又度也,求也。”

〔6〕調之 《太素》作“論法也”。此下《素問》有“爲法”二字。

〔7〕一吸脉三動 原脱此五字,若無,則有呼無吸,語意未盡,與前文例亦不符,故據《素問》、《太素》補。

〔8〕躁 明抄本作“趁”,此下有“一作躁”三小字校文。按作“趁”,義不通,非是。躁,擾動不安貌。《廣雅·釋詁》:“躁,擾也。”《六書故·人九》:“躁,舁動輕擾也。”

〔9〕尺熱 尺,尺膚,即手腕至肘之部位。尺熱,即尺部皮膚發熱。

〔10〕曰病風 《太素》作“曰風,濇曰痺”。

〔11〕《素》作脉濇爲痺 明抄本《素》作“《素問》”。今本《素問》作“脉濇曰痺”,在上句“曰病風”之下。

〔12〕脉絶不至 絶,止也。此言脉來之後旋即絶止,久不復至也。然非永不再至者,若永不再至,已是死人,當不在預診之例。

〔13〕人常稟氣於胃,脉以胃氣爲本 《素問》、《太素》均作“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類經》卷五第十一注:“土得天地中和之氣,長養萬物,分王四時,而人胃應之。凡平人之常,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五藏六府皆以受氣,故胃爲藏府之本。此胃氣者,實平人之常氣。”

持其脉口〔1〕,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氣〔2〕矣;四十動而一代者,一藏無氣〔3〕;三十動而一代者,二藏無氣;二十動而一代者,三藏無氣;十動而一代者,四藏無氣;不滿十動而一代者,五藏無氣。與之短期〔4〕,要在終始〔5〕。所謂五十動而不〔6〕一代者,以爲常也,以知五藏之期也。與之短期者,乍數乍疏也〔7〕。

〔1〕脉口 《太素》注:“脉口,寸口,亦曰氣口。”

〔2〕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氣 《太素》注:“五十動者,腎藏第一,肝藏第二,脾藏第三,心藏第四,肺藏第五,五藏各爲十動,故曰從脉十動以下,次第至腎,滿五十動,即五藏皆受於氣也。”動,此指脉之一至也。脉至必動,故謂之動。上文言“數其至也”可証。代,更代也,更代之間,脉乃止焉。故此“代”字寓有止義,《難經·十一難》、《脈經》卷四第六、《千金翼》卷二十五第七均作“止”可証。

〔3〕四十動而一代者,一藏無氣 《太素》注:“其脉得四十動已,至四十一動已去有一代者,即五十數少,故第一腎藏無氣也。”下文二臟、三臟、四臟、五臟無氣者,即由腎及肝,由肝及脾,由脾及心,由心及肺,五臟次第衰竭也。代,代脉,脉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按之有忽遲忽數之感,爲精氣衰微之象。

〔4〕與之短期 與,《靈樞》、《太素》均作“予”。按與、予,均通“預”。《説文通訓定聲·豫部》:“予,叚借爲與。”《易·大壯》注:“持疑猶與。”陸德明釋文:“與,一本作預。”短,《書經·洪範》:“凶短折。”孔穎達正義:“傳以壽爲百二十年,短者半之,爲未六十;折又半,爲未三十。”孔安國傳:“凶者不得其死也。短折者,横夭也。”是“短”乃指非壽限之死也。與之短期,即預見其死期也。

〔5〕終始 今《靈樞》有此篇名,居卷二第九篇。然本文所謂“與之短期,要在終始”,今《靈樞·終始》並無此内容,是則“終始”當係古醫籍名。

〔6〕不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7〕與之短期者,乍數乍疏也 《太素》注:“與短期者,謂五藏脉乍疏乍數,不合五十之數,故可與之死期也。”《類經》卷五第四注:“若欲知其短期,則在乎乍疏乍數,此其時相變代,乃與常代者不同,蓋以藏氣衰敗,無所主持而失常如此。”此别出新義,可參。

按:

經文論“代”,所指非一,不可混言,景岳之辨,義頗可取,今特引以供參。《類經》卷五第四:“愚按:代本不一,各有深義。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乃至數之代,即本篇之所云者是也。若脉本平匀而忽强忽弱者,乃形體之代,即《平人氣象論》所云者也。又若脾主四季而隨時更代者,乃氣候之代,即宣明五氣等篇所云者是也。凡脉無定候,更變不常,則均謂之代,但當各因其變而察其情,庶得其妙。設不明此,非惟失經旨之大義,即於脉象之吉凶,皆茫然莫知所辨矣,又烏足以言診哉!”

肝脉弦,心脉鈎,脾脉代,肺脉毛,腎脉石。

心脉來〔1〕,累累然〔2〕如連珠〔3〕,如循琅玕〔4〕,曰平。喘喘〔5〕連屬,其中微曲,曰病。前鈎後居〔6〕,如操帶鈎〔7〕,曰死。

肺脉來〔1〕,厭厭聶聶〔8〕,如落榆莢〔9〕,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鷄羽〔10〕,曰病。如物之浮〔11〕,如風吹毛,曰死。

肝脉來〔1〕,耎〔12〕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13〕,曰平。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病。急而益勁,如新張弓弦,曰死。

脾脉來〔14〕,和柔相離,如鷄足踐地〔15〕,曰平。實而盈數,如鷄舉足〔16〕,曰病。堅兑〔17〕如烏之啄〔18〕,如鳥之距〔19〕,如屋之漏,如水之流〔20〕,曰死。

腎脉來〔1〕,喘喘累累如鈎〔21〕,按之而〔22〕堅,曰平。來如引葛〔23〕,按之益堅,曰病。發如奪索〔24〕,辟辟如彈石〔25〕,曰死。

〔1〕來 明抄本無。

〔2〕累累然 然,《素問》、《太素》無。《中藏》卷上第二十四本文原校:“一本作喘喘”。此下明抄本有“又”字。累累然,聯貫成串貌。《禮記·樂記》:“纍纍乎端如貫珠。”纍亦作累。《孔叢子·答問》:“累累若貫珠。”

〔3〕連珠 《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鬯按:連珠,蓋本作珠連,連字與下文如循琅玕字爲韻。《楚辭·招魂》曰:高堂邃宇,檻層軒些;網户朱綴,刻方連些。連與玕叶,猶連與軒叶也。乙作連珠,則失韻矣。”此説可參。

〔4〕琅玕 玉石光潤如珠者。《書經·禹貢》:“厥貢惟球琳琅玕。”孔安國傳:“琅玕,石而似玉。”此喻脉來柔和圓滑之象。

〔5〕喘喘 原作“累累”,原校云:“《素》作喘喘”。今《素問》、《太素》、《脈經》卷三第二、《千金》卷十三第一均作“喘喘”,且作“累累”則與上文心平脉之文重,故據改,並删原校。《太素》注:“病心脉來,動如人喘息連屬。”按喘與揣通。如後文“腎脉來,喘喘累累如鈎。”《太素》注:“有本爲揣揣果果之也。”又揣與摶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何足控摶。”司馬貞索隱:“控摶,本作控揣。”摶猶團也。此云喘喘連屬,猶團團連綴也。

〔6〕前鈎後居 鈎,《素問》、《太素》、《脈經》卷三第二、《千金》卷十三第一、《中藏》卷上第二十四均作“曲”。按鈎、曲義同,猶曲屈也。居,爲倨之借字,直也。《周禮·考工記》:“已倨則不入,已句則不決。”鄭玄注:“已倨,謂胡微直而邪多也。”《大戴禮記·勤學》:“其流行痺下倨句,皆循其理。”王聘珍解詁:“倨,直也。句,曲也。”《太素》注:“心脉來時,按之指下,覺初曲後直。”此無胃氣之脉象也。

〔7〕帶鈎 衣帶之鈎。《太素》注:“如操捉帶勾,前曲後直。”

〔8〕厭厭聶聶 《素問紹識》:“《聖惠方》載十四難文作。考《廣韻》,葉動貌,于琰切。《説文》:,木葉摇白也,從木聶聲。據此,如循榆葉,義似相叶,然要不過蹁躚輕浮之謂。”又《素問吴註》注:“翩翻之狀,浮薄而流利也。”按作厭厭聶聶者,亦義存聲,輕浮之象也。

〔9〕如落榆莢 原作“如循榆葉”,《難經·十五難》同,“循”後本經原校云:“《素問》作落。”今本《素問》、《太素》、《脈經》卷三第四、《千金》卷十七第一、《中藏》卷上第二十八均作“如落榆莢”,於義較明。此涉下文“如循鷄羽”而誤,故據改,并删原校。

〔10〕不上不下,如循鷄羽 《素問》王冰注:“謂中央堅而兩旁虚。”《素問發微》注:“蓋鷄羽者,輕虚之物也。不上不下,如循鷄羽,則鷄羽兩旁雖虚,而中央頗有堅意。”《素問識》:“簡按:《玉機真藏論》秋病脉曰: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旁虚,此謂太過。王冰蓋本於此,而馬衍其義。”

〔11〕如物之浮 《太素》注:“脉之動也,如芥葉之浮於水。”或《太素》“物”原作“芥”。芥,小草也。較作“物”義猶勝。且諸脉皆舉具體物名以喻之,而此渾言爲“物”,似不確。

〔12〕耎 此下明抄本有“音軟”二小字音注。

〔13〕耎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 耎,《太素》作“濡”,無“末稍”二字。按耎、濡、軟,音義皆同。招招,耎弱貌,此亦義存乎聲也。《太素》注:“揭……高舉也。肝之脉弦,獨如琴瑟調和之弦,不緩不急,又如人高舉竹竿之梢,招招勁而且耎,此爲平也。”

〔14〕來 此上明抄本有“往”字。

〔15〕和柔相離,如鷄足踐地 足,《素問》、《太素》、《千金》卷十五第一均無;《脈經》卷三第三同本經。離,歷也。《史記·蘇秦傳》:“我離兩周。”張守節正義:“離,歷也。”歷,經過也,言脉過時和柔。《類經》卷五第十三注:“如鷄踐地,從容輕緩也。此即充和之氣,亦微耎弱之義,是爲脾之平脉。”

〔16〕實而盈數,如鷄舉足 而,明抄本無;盈作“溢”。《類經》卷五第十三注:“實而盈數,强急不和也;如鷄舉足,輕疾不緩也。……皆失中和之氣,故曰脾病。”

〔17〕堅兑 《素問》作“鋭堅”。按兑,與鋭通。《説文通訓定聲·泰部》:“兑,叚借爲鋭。”此喻脉來堅硬鋭利而毫無柔和之象。

〔18〕烏之啄(zhòu驟) 烏,《太素》作“鳥”。啄,《中藏》卷上第二十六同,《素問》、《太素》、《脈經》卷三第三均作“喙”,義同。《千金》卷十五第一作“鷄之喙”,注:“鷄一作鳥。”啄,亦鳥嘴也。《韓詩外傳》卷七:“《傳》曰:鳥之美羽句啄者,鳥畏之。”《漢書·東方朔傳》:“尻益高者,鶴俛啄也。”顔師古注:“啄,鳥觜也。”烏之啄,即烏鴉之嘴,堅硬而鋭利。此處言烏,取偏以概全也,非必如鳥之嘴。

〔19〕距 《漢書·五行志》顔師古注:“距,鷄附足骨,鬭時所用刺之。”《淮南子·原道》:“雖有鉤箴芒距。”高誘注:“距,爪也。”此亦渾言鳥之爪也。

〔20〕如屋之漏,如水之流 《素問》王冰注:“水流,謂平至不鼓;屋漏,謂時動復住。”《類經》卷五第十三注:“如屋之漏,點滴無倫也。如水之流,去而不返也。皆脾氣絶而怪脉見。”兩義並通。

〔21〕喘喘累累如鈎 累累下明抄本有“一作果果”四字校文。鈎,《太素》作“旬”。按旬,疑爲勾之誤。勾與鈎通。又楊上善注:“有本作揣揣果果之也。”按喘與揣均取聲於耑,故相通。果與累,聲轉亦通。《類經》卷五第十三注:“喘喘累累,如心之鈎,陰中藏陽,而得微石之義。”張介賓此解義似未盡。鈎者,曲也,亦含圓義。此言脉象團團連累,而如鈎之彎曲。又詳此脉之見於心者爲病爲死,而見於腎者爲平脉,此亦因臟而異也。

〔22〕而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脈經》卷三第五、《千金》卷十九第一補。

〔23〕來如引葛 引,牽引也。《素問·痿論》:“帶脉不引。”王冰注:“引,謂牽引也。”葛,葛藤。《類經》卷五第十三注:“脉如引葛,堅搏牽連也。”

〔24〕發如奪索 《中藏》卷中第三作“來如轉索”。《太素》注:“指下如索,一頭系之,彼頭控之,索奪而去。”《素問吴註》注:“兩人争奪其索,引長而堅勁也。”兩説義並通。

〔25〕辟辟如彈石 辟辟,堅實貌。彈石,以指彈石之謂。《素問·玉機真藏論》云:“真腎脉至,搏而絶,如指彈石辟辟然。”正與此合。《素問》王冰注:“辟辟如彈石,言促又堅也。”

脾脉〔1〕虚浮似肺,腎脉〔1〕小浮似脾,肝脉〔1〕急沈散似腎。

〔1〕脉 《素問》無。

按:本節指出脉有相類,故診脉時須辨其真偽,别其相似,找出所主之臟,始不致誤診也。

曰:見真藏〔1〕曰死,何也?曰:五藏者,皆稟氣〔2〕於胃,胃者五藏之本,藏氣者〔3〕,皆〔4〕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能至於手太陰。故五藏各以其時,自爲而至於手太陰〔5〕。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藏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藏也,故曰死。

〔1〕真藏 指真臟脉,爲五臟真氣敗露之脉,亦即無胃氣之脉。《太素》注:“無餘物和雜,故名真也。五藏之氣,皆胃氣和之,不得獨用。……五藏之氣和於胃氣,即得長生,若真氣獨見,無和胃氣,必死期也。”

〔2〕氣 明抄本無。

〔3〕藏氣者 《素問》、《太素》均作“五藏”。

〔4〕皆 《素問》、《太素》均無。

〔5〕自爲而至於手太陰 此下明抄本、《素問》均有“也”字。《素問集註》張志聰注:“五藏之氣,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又非惟微和之胃氣也,即五藏之絃、鈎、毛、石,各以其時,自爲其象,而至於手太陰者,皆胃氣之所資生。”

按:本

節指出,五臟營養賴胃之水穀精微,胃爲五臟精氣之本。然五臟精氣却不能自行到達手太陰寸口,須借胃氣之助始能到達。因此,當病重之時,胃氣衰敗,不能與五臟之氣合和至於寸口,即會出現五臟真氣敗露之脉,亦即真臟脉。有關真臟脉之脉象,本書卷八第一另有專論,可參之。因爲真臟脉係五臟真氣敗露,胃氣竭絶,故多主死証。

春脉〔1〕,肝〔2〕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始生也,故其氣來〔3〕耎〔4〕弱輕〔5〕虚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氣來實而强〔6〕,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善忘〔7〕,忽忽眩冒〔8〕而癲疾〔9〕。不及則令人胸痛〔10〕引背,下則兩脇胠滿。

〔1〕脉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者”字。後心、肺、腎、脾諸臟同。《脈經》卷三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同本經。

〔2〕肝 此下《太素》有“脉”字。

〔3〕來 原脱,據《素問》、《太素》、《脈經》卷三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及此下文例補。

〔4〕耎 此下明抄本有“音軟”二小字音注。

〔5〕輕 《素問》新校正云:“《四時經》輕作寬。”

〔6〕而强 明抄本、《素問》周對峰本、《千金》卷十一第一均作“而弦”。《太素》注:“一曰而弦,疑非也。”按作而强,與下文“而微”爲對文,若作“而弦”,則義不安矣。

〔7〕忘 《素問》王冰注:“忘當爲怒字之誤也。”林億新校正云:“按《氣交變大論》云:木太過,甚則忽忽善怒,眩冒巔疾。則忘當作怒。”詳《素問·氣交變大論》,其論五運太過不及諸病証,大多與《素問·玉機真藏論》(即本文所出篇)同,故王、林之説甚可參。

〔8〕忽忽眩冒 《素問》王冰注:“忽忽,不爽也。眩謂目眩,视如轉也。冒謂冒悶也。”冒,古帽字,本爲頭衣,覆於首,今曰冒者,亦如物覆,頭目不清明也。

〔9〕癲疾 《素問》作“巔疾”。按顛、癲、巔三字,經文中常通用。本文當指頭部之病,如頭痛眩暈之類。

〔10〕胸痛 原作“胸滿”,原校云:“一作痛。”《素問》、《太素》、《千金》卷十一第一均作“胸痛”。《脈經》卷三第一作“胸脇痛”。今據《素問》等改,並删原校。

夏脉,心〔1〕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2〕衰,故曰鈎。反此者病。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内〔3〕。太〔4〕過則令人身熱而骨痛〔5〕,一作膚痛。爲浸淫〔6〕。不及則令人〔7〕煩心,上見咳〔8〕唾,下爲氣泄〔9〕。

〔1〕心 此下《太素》有“脉”字。

〔2〕去 此上明抄本有“其氣”二字,疑涉上衍。

〔3〕内 《千金》卷十三第一同。《素問》、《太素》、《脈經》卷三第二均作“中”。按作“内”,係避隋文帝父楊忠諱而改字。中、内義同,今仍其舊。

〔4〕太 《太素》作“大”。二字古通。

〔5〕骨痛 《太素》、《中藏》卷上第二十四同,《素問》、《脈經》卷三第二、《千金》卷十三第一均作“膚痛”。《太素》注:“腎主骨,水也。今太陽大盛,身熱乘腎,以爲微邪,故爲骨痛。”按脉來太過,病當在外,且心氣布於表,似當以“膚痛”爲是。又《素問·氣交變大論》言歲火太過,雖亦作“骨痛”,但林億新校正則指出“骨痛者誤也”。

〔6〕浸淫 《太素》注:“浸淫者,滋長也。”《素問》王冰注:“浸淫流布於形。”《素問集註》張志聰注:“浸淫,膚受之瘡,火熱盛也。”考《金匱》卷中第十八有“浸淫”之瘡名,又與上文“身熱而膚痛”相協,故當以張注爲是。

〔7〕人 明抄本無。

〔8〕咳 明抄本作“欬”,此下有“音”二小字音注。

〔9〕氣泄 泄,《太素》無。明抄本此下有“也”字,詳餘臟末句均無“也”字,此當爲衍文。氣泄,氣從肛門泄出,即失氣也。《太素》注:“氣謂廣腸洩氣也。”

秋脉,肺〔1〕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收成〔2〕也,故其氣來輕虚以浮,來〔3〕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其氣〔4〕來毛而中央堅,兩傍虚,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逆氣而背痛〔5〕,愠愠然〔6〕。不及則令人喘呼〔7〕,少氣〔8〕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9〕。

〔1〕肺 此下《太素》有“脉”字。

〔2〕成 《太素》無。

〔3〕來 此上明抄本、《太素》均有“其氣”二字。

〔4〕氣 原脱,據《素問》、《太素》及下文例補。

〔5〕而背痛 《中藏》卷上第二十八作“胸滿背痛”,義勝。

〔6〕愠愠然 《太素》、《脈經》卷三第四均作“温温然”。按愠,通温。《禮記·内則》:“柔色以温之。”陸德明釋文:“以温,又作藴,又作愠。”愠愠然,鬱悶不舒貌。《集韻·迄韻》:“愠,惌、宛,心所鬱積也,或作惌,亦省。”

〔7〕喘呼 《太素》、《中藏》卷上第二十八均同。明抄本、《素問》、《脈經》卷三第四、《千金》卷十七第一均作“喘,呼吸”,連下讀。

〔8〕少氣 《太素》、《中藏》卷上第二十八均無此二字。

〔9〕上氣見血,下聞病音 上氣,氣上逆而喘息也。見血,咯血也。下聞病音,謂喉下有聲也。《太素》注:“上氣唾而有血,下聞胸中喘呼氣聲也。”《類經》卷五第十注:“氣不歸元,所以上氣。陰虚内損,所以見血。下聞病音,謂喘息喉下有聲也。”

冬脉,腎〔1〕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合〔2〕藏也,故其氣來沈以濡〔3〕,《素問》作搏。故曰營〔4〕。反此者病。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5〕去如數〔6〕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解〔7〕,脊脉痛〔8〕而少氣,不欲言。不及則令人心懸如〔9〕病饑〔10〕。《素問》下有“中清,脊中痛,小〔11〕腹滿,小便變赤黄〔12〕”四句〔13〕。

〔1〕腎 此下《太素》有“脉”字。

〔2〕合 《太素》無。

〔3〕濡 《中藏》卷中第三十同。《太素》、《脈經》卷三第五、《千金》卷十九第一均作“搏”,與原校同。《素問》王冰注:“言沈而搏擊於手也。”按本經作“濡”,與前文“平腎脉來,喘喘累累如鈎,按之益堅”之義不合,且與下文“故曰營”之義難安。然作“搏”之義亦與“營”義不甚貼切。詳“搏”與“摶”在經文中常互訛,故疑“搏”爲“摶”之誤。摶,聚也。於義或是。

〔4〕營 《讀素問綜録》:“今按營之言回繞也。《詩·齊譜》正義曰:水所營繞,故曰營丘。《漢書》吴王濞傳、劉向傳注,并曰營謂回繞之也。字亦通作縈,《詩·樛木》傳曰:縈,旋也。旋亦回繞之義。冬脉深沈,狀若回繞,故曰如營。”此説可參。

〔5〕氣 原脱,據明抄本、《太素》及前後文例補。

〔6〕如數 《太素》作“如毛”,楊注:“一曰如數也。”如數,而數也,如與而通。數雖主熱,亦主虚,而此處乃不及,故云如數也。

〔7〕解 下明抄本有“音亦”二小字音注。解,通懈,《詩·大雅·假樂》:“不解於位。”陸德明釋文:“解,本作懈。”《太素》注:“解,音懈。,相傳音亦。謂怠惰運動難也。”《素問·平人氣象論》云:“尺脉緩濇,謂之解。”王冰注:“尺爲陰部,腹腎主之,緩爲熱中,濇爲無血,熱而無血,故解並不可名之,然寒不寒,熱不熱,弱不弱,壯不壯,不可名,謂之解也。”《素問識》云:“杭世駿《道古堂集》云:解二字,不見他書。解,即懈音亦。倦而支節不能振聳,憊而精氣不能檢攝,筋不束骨,脉不從理,解解,不可指名,非百病中有此一証也。……簡按:蓋解,即懈惰懈倦之謂。”又按,亦作“亦”,如本經卷六第十“食”,《素問·氣厥論》、《太素·寒熱相移》均作“食亦”。王冰與楊上善注,亦,訓“易”義。《方言》卷十三:“隋、毻,易也。”郭璞注:“謂解毻也。”錢繹箋疏:“毻,猶惰也。”《説文通訓定聲·隋部》:“隋,叚借爲墮。”墮與惰通。是解,亦可作解亦,亦猶解易,即懈惰也。

〔8〕脊脉痛 《太素》作“腹痛”。

〔9〕心懸如 《太素》作“心如懸”。

〔10〕饑 此下《太素》有“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九字。

〔11〕小 今《素問》作“少”。

〔12〕赤黄 今本《素問》、《太素》均無此二字。此下明抄本有“,音停”二小字音注。

〔13〕《素問》下有……四句 《脈經》卷三第五、《千金》卷十九第一、《中藏》卷中第三十亦有此四句,唯文少異耳。

脾脉,土也,孤藏〔1〕以灌四傍〔2〕者也。其善者〔3〕不可見,惡者可見〔4〕。其來如水之流者〔5〕,此謂太過,病在外。如烏之喙〔6〕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四肢〔7〕不舉,不及則令人九竅〔8〕不通,名曰重强〔9〕。

〔1〕孤藏 《太素》注:“孤,尊獨也,五行之中,土獨爲尊,以王四季。”《素問》王冰注:“納水穀,化津液,溉灌於肝心肺腎也,以不正主四時,故謂之孤藏。”按楊、王二注,於理雖是,然義猶未盡,蓋孤有特意,《玉篇·子部》:“孤,特也。”《書·禹貢》:“嶧陽孤桐。”孔安國傳:“孤,特也。嶧山之陽特生桐,中琴瑟。”脾居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一日寄治,故爲特殊之臟。

〔2〕四傍 四周也。《素問》王冰注:“納水穀,化津液,溉灌於心肝肺腎也。”

〔3〕者 明抄本無。

〔4〕善者不可見,惡者可見 《太素》注:“善謂平和不病之脉也。弦、鈎、浮、營四脉見時,皆爲脾胃之氣滋灌俱見,故四藏脉常得和平。然則脾脉以他爲善,自更無善也,故曰善者不可見也。惡者,病脉也。脾受邪氣,脉見關中,診之得知,故曰可見也。”此解“善者不可見,惡者可見”,義頗詳焉。然以寸口分寸關尺,於關中診脾脉,則不合經旨矣。

〔5〕其來如水之流者 之,明抄本、《太素》無。《類經》卷五第十注:“本篇脾脉一條云: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平人氣象論》曰:如水之流曰脾死。此其一言太過,一言危亡,詞同意異,豈無所辨?蓋水流之狀,滔滔洪盛者,其太過也。濺濺不返者,其將竭也。凡此均謂之流,而一盛一危,逈然有異,故當詳别其狀,而勿因詞害意也。”

〔6〕如烏之喙 喙,明抄本作“啄”;鳥,《素問》作“鳥”;如烏之喙,《太素》作“如鳥之啄”。義均同,已見前注。

〔7〕四肢 此下《脈經》卷三第三、《千金》卷十五第一均有“沈重”二字。

〔8〕九竅 此下《脈經》卷三第三、《千金》卷十五第一均有“壅塞”二字。

〔9〕重强 《太素》注:“不行氣於身,故身重而强也。”《素問》王冰注:“重謂藏氣重叠,强謂氣不和順。”《素問發微》注:“重强之重,平聲。……夫脾不和平,固爲强矣。而九竅不通則病邪方盛,名曰重强,此皆脾之惡者可見也。”按本文言“九竅不通,名曰重强”,九竅不通者,病情重而且危也。諸家説解,於九竅不通似未盡義。蓋重者,深也,甚也。强,亦甚也。故疑重强者,謂病情深重也。又脾氣不行則不能灌溉四傍,内而九竅閉塞不通,外而經脉不運,則身重强直。楊注或寓此義,於理亦通。

經脉第一中

本篇自“春得秋脉”至“死不治”,見《素問·宣明五氣》、《太素·四時脉診》;自“春胃微弦曰平”至“絶不至曰死”,見《素問·平人氣象論》、《太素·尺寸診》;自“診得胃脉”至“虚則泄也”,見《素問·脉要精微論》、《太素·雜診》;自“心脉揣堅而長”至“病少血,至令不復”,見《素問·脉要精微論》、《太素·五藏脉診》;自“夫脉者,血氣之府也”至“其去如弦絶者死”,見《素問·脉要精微論》、《太素·雜診》;自“寸口脉中手短者”至“陽明脉至,浮大而短”,見《素問·平人氣象論》、《太素·尺寸診》。自“厥陰有餘,病陰痺”至“濇則病積,時筋急目痛”,見《素問·四時刺逆從論》、《太素·雜診》;自“太陰厥逆,胻急攣”至“嗌腫痛,治主病者”,見《素問·厥論》、《太素·經脉厥》;自“來疾去徐,上實下虚”至“腰脊痛而身有痺也”,見《素問·脉要精微論》、《太素·五藏脉診》。

提要:本篇根據五臟與四時之相應關係,指出四時之平、病、死脉,有無胃氣之意義及診虚里之價值,並説明六經有餘、不足所出現之脉証,以及經脉厥逆之辨証要點。

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長夏得春脉〔1〕,秋得夏脉,冬得長夏脉,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2〕。是謂五邪,皆同〔3〕,死不治。

〔1〕長夏得春脉 《太素》無此五字,疑脱。

〔2〕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 彼十一字在此義甚難明,《素問》新校正云:“按陰出之陽,病善怒,已見前條,此再言之,文義不倫,必古文錯簡也。”又“不治”二字,與後文“死不治”亦重,此或錯簡,或爲後人黏注混入正文。

〔3〕同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命”字。

按:

本節主要論述五臟之脉不應四時,出現與該季節相乘之脉,如春得秋脉之毛,夏得冬脉之石,長夏得春脉之弦,秋得夏脉之鈎,冬得長夏脉之代等,則爲脉逆四時之邪脉,多主病情危重,難以治療。

春胃微弦〔1〕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2〕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3〕,毛甚曰今病〔4〕。藏真散於肝〔5〕,肝藏筋膜〔6〕之氣也。

夏胃微鈎曰平,鈎多胃少曰心病,但鈎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藏真通於心〔7〕,心藏血脉之氣也。

長夏胃微耎弱曰平,耎弱多胃少〔8〕曰脾病,但代無胃〔9〕曰死。耎弱有石曰冬病,耎〔10〕《素》〔11〕作弱。甚曰今病。藏真濡於脾〔12〕,脾藏肌肉之氣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13〕有弦曰春病,弦〔14〕甚曰今病。藏真高於肺〔15〕,肺行營衛陰陽也〔16〕。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17〕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鈎曰夏病,鈎〔18〕甚曰今病。藏真下於腎〔19〕,腎藏骨髓之氣也。

〔1〕春胃微弦 胃,胃氣也。脉以胃氣爲本,有胃氣則脉現從容和緩之象。肝脉應春而象弦,因得胃氣之和,故爲微弦矣。下“夏胃微鈎”、“長夏胃微耎弱”等,義本此。

〔2〕無胃 《脈經》卷三第五注:“凡人以水穀爲本,故人絶水穀則死,脉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氣也。所謂脉不得胃者,肝但弦、心但鈎、胃但弱,肺但毛,腎但石也。”

〔3〕胃而有毛曰秋病 毛,毛脉,肺秋之脉象也。若春天脉雖有胃氣,但柔和之中兼見毛脉而非弦脉,爲春見秋脉,金來乘木,是謂賊邪,因胃氣尚强,故可延至秋天發病。下“胃而有石”、“毛而有弦”等,義本此。

〔4〕毛甚曰今病 春見毛脉而甚,則不只胃氣弱,且肺邪亦盛,木被金傷,故當時就會發病。下“石甚曰今病”、“耎甚曰今病”等,義本此。

〔5〕藏真散於肝 藏真,謂五臟真元之氣。肝主發散,故曰散於肝。《素問經註節解》注:“五藏既以胃氣爲本,是胃者,五藏之真氣也,故曰藏真。無病之人,胃本和平,其氣隨五藏而轉,是故入於肝,則隨其散發之機,於是肝得和平之氣以養其筋膜,而無勁急之患。”《素問紹識》:“按藏真非真藏之真,即言五藏真元之氣,各隨五時而見脉也。”

〔6〕筋膜 膜,《太素》無。膜下明抄本有“脉”字,疑衍。

〔7〕藏真通於心 《素問經註節解》注:“心爲五藏主,無所不通,心得和平之氣,包藏血脉而無壅閉之氣也。”

〔8〕耎弱多胃少 原作“胃少耎弱多”,《素問》、《脈經》卷三第三、《千金》卷十五第一均作“弱多胃少”,據此并參以文例乙正。

〔9〕但代無胃 按若據春、夏、秋、冬四脉文例,此似應作“但耎弱無胃”或“但弱無胃”,疑“代”字誤。

〔10〕耎 《太素》作“弱”,《脈經》卷三第三、《千金》卷十五第一均作“石”。《素問》新校正云:“《甲乙經》弱作石。”似以作“石”爲是。然春、夏二脉,皆以見克我者之脉爲今病,是又應以作“弦”是。

〔11〕《素》 明抄本作《素問》。

〔12〕藏真濡於脾 《素問經註節解》注:“脾乃濕土,内運水穀,外養肌肉,和緩之氣本根於脾,如上無所制,下無所侮,脾自濡潤,而一身之氣皆其所養矣。”

〔13〕而 明抄本無。

〔14〕弦 據春、夏二脉文例,以克我者之脉爲今病,則此似當作“鈎”。

〔15〕藏真高於肺 肺處上焦,故臟真之氣上於肺。高猶上也。《廣韻·豪韻》:“高,上也。”

〔16〕肺行營衛陰陽也 肺,《素問》、《太素》均作“以”。據春、夏、長夏、冬脉文例,此文似應作“肺藏皮毛之氣也”。

〔17〕石多胃少 原作“胃少石多”,據《素問》、《脈經》卷三第五、《千金》卷十九第一及春、夏、秋三脉文例乙正。

〔18〕鈎 據春、夏二脉文例,以克我者之脉爲今病,則此似當作“弱”或“耎弱”。

〔19〕藏真下於腎 腎居下焦,故曰臟真之氣下於腎也。

按:

本節主要論述四時所見之平、病、死脉,以及與時相乘、相侮之脉象。指出四時之脉雖有不同,但均以柔和有胃氣者爲平脉,如春脉微弦、夏脉微鈎之類。以胃氣少爲病脉,如春脉弦多胃少、夏脉鈎多胃少之類。病脉之出現,不僅表明胃氣已虚,亦説明主時之臟已病。若胃氣已絶,臟真敗露,則爲死脉,如春脉但弦無胃、夏脉但鈎無胃之類。

本文言脉之病與今病,似寓五行相克之義,本應理貫一致,然今文春夏二脉與長夏、秋、冬三脉不一,姚止庵氏以相乘、相侮之説分而解之,别出一義,今録其文以供參考。《素問經註節解》姚止庵云:“凡人之病,多見於其所不勝,故肝、心二藏皆病於毛、石。而脾、肺、腎反病於其所勝者何也?五藏之氣無常也,盛則足以抗所不勝,衰則見侮於所勝。如脾者,土也,土之所不勝者木,所勝者水。乃木不勝而水盛,故脉來見石也。石者冬脉,水之氣也,水本畏土,今脾弱土虚而水無所畏,至於冬則水愈王而脾病。若水邪王極,土不能制,且不必至冬而即病矣。……或曰:同一五藏也,心肝見制於所不勝,獨不見侮於所勝;脾肺腎見侮於所勝,獨不見制於所不勝乎?曰:見制於所不勝者常也,見侮於所勝者變也。天地之理,有常必有變,岐伯欲並著其理,而偶以肝心當其常,脾肺腎盡其變耳。讀者幸毋拘文牽義可也。知土之見侮於水,則知金水之見侮於木火,可類推矣。”

胃之大絡,名曰虚里〔1〕,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手〔2〕,脉之宗氣〔3〕也。盛喘數絶〔4〕者,則病在中;結而横,有積矣〔5〕;絶不至,曰死〔6〕。

診得胃脉,實則脹〔7〕,虚則泄也。

〔1〕虚里 部位名稱,在左乳下心尖搏動處,爲胃之大絡。《太素》注:“虚里,城邑居處也。此胃大絡,乃是五藏六府所稟居處,故曰虚里。其脉出左乳下,常有動以應衣也。”

〔2〕手 明抄本、《素問》、《太素》均作“衣”,義均通,然以本經義勝。

〔3〕脉之宗氣 之,《素問》、《太素》均無。《素問》王冰注:“宗,尊也,主也。謂十二經脉之尊主也。”《太素》注:“一身之中血氣所尊,故曰宗氣。”按楊、王二家訓“宗”爲“尊”,似與經義不合。宗氣,乃脾胃化生之水穀精氣與肺吸入之自然界清氣相合,積於胸中之大氣。《廣雅·釋詁》:“宗,聚也。”聚亦積也。如本經卷十二第三云:“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爲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

〔4〕盛喘數絶 盛,《增韻》:“大也。”喘與“揣”通,如《素問·大奇論》:“脉至如喘。”本篇下作“揣”。《廣雅·釋詁》:“揣,動也。”數,《爾雅·釋詁》:“疾也。”絶,此指脉時有斷絶。《素問》王冰注:“絶,謂暫斷絶也。”盛喘數絶者,謂虚里脉動盛大而疾,時有短暫停頓之象也。

〔5〕結而横,有積矣 結者,結脉也,脉來遲緩歇止,止無常數。《素問吴註》注:“横,横格於指下也。”《素問識》:“簡按:横,蓋謂其動横及於右邊。”按經文中未有言横脉之象者,然《千金》亦言横脉有積。如卷二十八第七云:“横脉見左,積在右;見右,積在左。”又本篇下云:“脉至如横格。”楊上善與王冰均訓“横”爲“横木”。然在此義甚難合。詳横有充滿之義,《漢書·禮樂志》:“横泰河。”顔師古注:“横,充滿也。”此言虚里出現結脉,且按之充滿有力,乃邪氣盛,則爲内有積聚之徵象。

〔6〕絶不至,曰死 絶,《廣雅·釋詁》:“斷也。”《太素》注:“此虚里脉,來已更不復來,是謂氣絶,所以致死。”

〔7〕實則脹 原作“則能食”,與下文義不相協,據《素問》、《太素》改。王冰注:“脉實者,氣有餘,故脹滿。”

心脉揣〔1〕《素問》作搏堅而長〔2〕,病〔3〕舌卷〔4〕不能言。其耎〔5〕而散者,病〔6〕消渴《素》作煩〔7〕自已〔8〕。

肺脉揣《素》〔9〕作搏,下同。堅而長〔10〕,病唾血。其耎而散者,病灌汗〔11〕,至令〔12〕不復散發〔13〕。

肝脉揣〔14〕堅而長,色不青〔15〕,病墜若搏〔16〕,因血在脇下,令人喘逆。其耎〔17〕而散,色澤者,病溢飲〔18〕。溢飲者,渴暴〔19〕多飲,而溢〔20〕入肌皮腸胃之外也。

胃脉揣堅而長,其色赤,病折髀〔21〕。其耎而散者,病食痺〔22〕、痛髀〔23〕。

脾脉揣堅而長,其色黄,病少氣。其耎而散〔24〕,色不澤者,病足胻〔25〕腫,若水狀。

腎脉揣堅而長,其色黄而赤者,病折腰〔26〕。其耎而散者,病少血,至令不復〔27〕。

〔1〕揣 《太素》同。楊上善注:“揣,動也。”《素問》、《脈經》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中藏》卷上第二十四均作“搏”。按搏猶擊也。擊有動義,《莊子·田子方》:“目擊而道存矣。”陸德明釋文:“擊,動也。”又搏,古音鐸部。揣,古音歌部。鐸與歌一聲之轉,是二字音相近,義亦通,故多互借。

〔2〕長 此下據後文肝、脾、腎脉文例,當有言色之文,疑此有脱文。

〔3〕病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當”字。此後肺、肝、胃、脾、腎諸脉,“病”上亦同此校,不復出。

〔4〕舌卷 《中藏》卷上第二十四作“舌强”。

〔5〕耎 此下明抄本有“音苪,又軟”四小字音注。

〔6〕病 《素問》、《太素》均作“當”。

〔7〕《素》作煩 《素》,明抄本作《素問》。今本《素問》作“環”,疑本經校文有誤。

〔8〕消渴自已 《太素》、《脈經》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均同。渴,《素問》作“環”,《千金》原注:“渴,一作環。”王冰注:“環,謂環周,言其經氣如環之周。”疑非是。按環通“還”。《詞詮》卷三:“還,時間副詞,表疾速,讀如旋同,今言隨即。”是作“消環自已”者,言病消而隨即自已。於義亦通。

〔9〕《素》 明抄本作《素問》。此上有“音搏”二小字音注。

〔10〕長 此下據後文肝、脾、腎脉文例,當有言色之文。《素問》新校正云:“詳下文諸藏各言色,而心肺二藏不言色者,闕文也。”此説當是。

〔11〕灌汗 《脈經》卷六第七作“漏汗”,原校云:“漏,一作灌。”《千金》卷十七第一同本經,原校云:“一作漏。”作“漏汗”,其義亦通。灌汗,謂汗出浸淫,如水澆灌也。《太素》注:“虚故腠理相逐,汗出如灌,至今不復也。”

〔12〕令 《素問》作“今”,疑誤。

〔13〕散發 《太素》楊上善此二字無注。考下文腎脉條亦言“至令不復”,而無“散發”二字,故疑此二字衍。

〔14〕揣 此下明抄本有“音搏,又音吹”五小字音注。按言“音搏”者,揣古音在歌部,是切古音聲;音吹者,中古以後音也。

〔15〕色不青 《讀素問鈔》云:“當作其色青。”律以下文,此説似是。

〔16〕病墜若搏 若,《經傳釋詞》:“猶或也。”此言下文“血在脇下,令人喘逆”之病,乃因墜傷或搏擊所致。

〔17〕耎 此下明抄本有“音苪”二小字音注。

〔18〕溢飲 病名。《金匱》第十二云:“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

〔19〕渴暴 原作“渴渴”,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

〔20〕溢 原作“易”,原校云:“一本作溢。”《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易作溢。”《太素》肅延平亦按:“《甲乙》易作溢。”是本經“易”字原作“溢”,故據改,並删原校。按作“易”有移、延等義,亦通。

〔21〕折髀 髀下明抄本有“音箄,又彼”四小字音注。折髀,髀痛如折也。《素問》王冰注:“胃陽明脉,從氣衝下髀,抵伏兔,故病則髀如折也。”

〔22〕食痺 病名。《素問·至真要大論》王冰注:“食痺,謂食已心下痛,陰陰然不可名也,不可忍也,吐出乃止。此爲胃氣逆,而不下流也。”《太素》注:“胃虚不消水穀,故食積胃中爲痺而痛。”

〔23〕痛髀 《素問》、《中藏》卷上第二十七均無此二字,《太素》作“臏痛”,《脈經》卷六第六、《千金》卷十六第一均作“髀痛”。按本條上有“折髀”,故此處當以作“痛髀”爲是。

〔24〕散 此下明抄本有“也”字,疑衍。

〔25〕胻 明抄本作“髀”,疑誤。《素問》作“”。按胻與通。

〔26〕折腰 腰痛如折也。《素問》王冰注:“腰如折也。腰爲腎府,故病發於中。”

〔27〕至令不復 令,《素問》作“今”,疑誤。《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均無此四字。

按:

本節係從脉搏之“揣堅”與“耎散”,結合面部之色澤,而論臟腑虚實之病變。脉搏揣堅者爲太過,乃邪盛之實証;脉搏耎散者爲不及,乃正衰之虚証。故明知脉搏主病之規律,做到色脉合參,即可見微得過,診斷無誤耳。

夫脉者,血氣〔1〕之府也。長則氣治〔2〕,短則氣〔3〕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4〕,代則氣衰,細〔5〕則氣少,濇則心痛,渾渾革革〔6〕至如涌泉,病進而危〔7〕,弊弊綽綽〔8〕一本作綿綿。其去如弦絶〔9〕者死。

〔1〕氣 《素問》、《太素》、《脈經》卷一第十三、《千金》卷二十八第五均無。按《靈樞·逆順》云:“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氣之虚實。”是脉不僅行血,亦可載氣,下文氣治、氣病等可証。本經具“氣”字,於理爲順。

〔2〕治 原作“和”,疑避唐高宗李治諱改字,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脈經》卷一第十三、《千金》卷二十八第五改。

〔3〕氣 原無,與上下文例不符,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

〔4〕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 《素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高作鬲。”按鬲與高篆書形相近,故疑高爲鬲之誤。鬲,通隔,《説文·部》:“隔,障也。”義勝。又對本文上、下之義,諸説非一:楊上善以人迎脉爲上,寸口脉爲下;王冰、張志聰以寸爲上,尺爲下;馬蒔以寸爲上,關爲下;張介賓以寸爲上,關尺爲下;吴崑以脉升者爲上,脉降者爲下。《素問識》:“簡按:諸家以上下爲寸尺之義,而《内經》有寸口之稱,無分三部而爲寸關尺之説,乃以《難經》以降之見讀斯經,並不可從。此言上下者,指上部、下部之諸脉。”此説甚是,從之。上部之脉盛,則氣隔塞於胸,爲胸滿喘促;下部之脉盛,則氣壅滯於腹,爲腹部脹滿。

〔5〕細 《太素》作“滑”。按下文“氣少”之義,當以本經爲是。

〔6〕渾渾革革(jíjí吉吉) 《脉經》卷一第十三、《千金》卷二十八第五均同。革革,《素問》作“革”,《太素》作“單”,非是。渾渾,《廣雅·釋訓》:“大也。”王念孫疏證:“班固幽通賦:渾元運物。曹大家注云:渾,大也,重言之則曰渾渾。《淮南子·俶真訓》:渾渾蒼蒼,純樸未散。高誘注云:渾渾蒼蒼,混沌大貌。”本經卷五第一“無刺渾渾之脉”者,亦言大脉也。革,通,《集韻·職韻》:“,急也,或作革。”渾渾革革,言脉來滾滾急大,故下文云“至如涌泉”。

〔7〕危 原作“色”,形近致誤,據明抄本、《脈經》卷一第十三、《千金》卷二十八第五改。《素問》同本經,《太素》作“絶”,均誤。

〔8〕弊弊綽綽 原作“弊之綽綽”,“之”字乃因重文符號形近致誤,明抄本、《太素》、《脈經》卷一第十三、《千金》卷二十八第五均作“弊弊綽綽”,《素問》作“弊,綿綿”,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脈經》作……弊弊綽綽。”故據改。按弊與瞥,占音均屬月部,故可假借也。瞥瞥,飄忽不定貌。如《素問·大奇論》云:“脉至如火薪然。”王冰注:“瞥瞥不定其形。”《病源》卷四虚勞陰萎候:“診其脉,瞥瞥如羹上肥。”綽,緩也。《爾雅·釋訓》:“綽綽爰爰,緩也。”此言脉來飄忽輕緩貌。

〔9〕弦絶 明抄本作“懸絶”。按經文中有多處言“懸絶”(詳見本篇下“懸不絶”注)。懸,具懸浮無根之義。而作“弦絶”者,僅有此文,故明抄本作“懸絶”,與他文合,與此上形容脉象之義亦合,或是。

寸口脉中手〔1〕短者,曰頭痛。寸口脉中手長者,曰足脛痛。寸口脉〔2〕沈而堅〔3〕者,曰〔4〕病在中。寸口脉〔5〕浮而盛者,曰〔6〕病在外。寸口脉中手促上擊〔7〕者,曰〔8〕肩背痛。寸口脉緊〔9〕而横堅《素問》作沈而横。者,曰脇下〔10〕腹中有横積痛〔11〕。寸口脉浮而喘《素問》作沈而弱〔12〕。者〔13〕,曰寒熱。寸口脉盛滑堅者,曰病在外〔14〕。寸口脉小實〔15〕而堅者〔16〕,曰病在内〔17〕。脉小弱以濇者,謂之久病。脉浮滑而實大〔18〕《素問》作浮而疾〔19〕。者〔20〕,謂之新病。病甚有胃氣而和者,曰病無他〔21〕。脉急者〔22〕,曰疝〔23〕少腹痛。脉滑曰風,脉濇曰痺,盛而緊曰脹,緩而滑曰熱中。按寸口得四時之順,曰病無他。反四時及不間藏〔24〕曰死〔25〕。

〔1〕中手 應手也。《禮記·月令》:“律中太簇。”鄭玄注:“中,應也。”

〔2〕脉 此下《太素》有“中手”二字。

〔3〕堅 《太素》作“緊”。按下文云“病在中”,故當以本經爲勝。

〔4〕曰 原無,據《素問》及上下文例補。

〔5〕脉 此下明抄本有“中手”二字。

〔6〕曰 原無,據《素問》及上下文例補。

〔7〕促上擊 擊,原作“數”,原校云:“《素問》作擊”。今本《素問》同原校。《脈經》卷四第一、《千金》卷二十八第六亦均作“擊”。《太素》“促上數”作“如從下上擊”。按促上數,義不明;促上擊,謂脉來急促而向上搏擊指下,爲陽盛於上之象,故云“肩背痛”。據改。

〔8〕曰 明抄本無。

〔9〕緊 《太素》作“沈”。按緊脉主寒,沈脉主裏,均屬陰脉,而與“腹中有横積痛”義合,故兩義均通。

〔10〕脇下 脇,《太素》作“胠”。此下《素問》、《太素》均有“有積”二字。

〔11〕寸口脉緊而堅者,曰脇下腹中有横積痛 《脈經》卷四第一、《千金》卷二十八第六均作“寸口脉沈而緊,苦心下有寒時痛,有積聚”。

〔12〕弱 明抄本及今本《素問》、《太素》、《脈經》卷四第一、《千金》卷二十八第六均作“喘”。

〔13〕者 明抄本無。

〔14〕曰病在外 《太素》作“病曰甚,在外”。

〔15〕實 此下明抄本重出“實”字,當涉上衍。

〔16〕者 明抄本無。

〔17〕曰病在内 《素問》無“曰”字,《太素》作“病曰甚,在内”。

〔18〕浮滑而實大 《太素》作“濇浮而大疾”。實下明抄本有“而”字,當涉上“而”字衍。

〔19〕《素問》作浮而疾 明抄本無此六字校文。今本《素問》作“滑浮而疾”。

〔20〕者 明抄本無。

〔21〕病甚有胃氣而和者,曰病無他 《素問》無此十二字,疑脱。病甚,《太素》無此二字。楊上善注:“若有胃氣和之,雖病不至於困也。”

〔22〕者 明抄本無。

〔23〕疝 ,明抄本作“癡”,按癡乃痴古字,在此與經文義不相涉,非是。又疝,《素問》、《太素》均作“疝瘕”,亦通。疝,疝病之屬。,字亦作頽或。《太素·經脉病解》注:“頽謂丈夫少腹寒氣盛,積陰器之中而痛也。疝謂寒積,氣上入腹而痛也。”

〔24〕不間藏 間,隔也。《漢書·韋玄成傳》:“間歲而給。”顔師古注:“間歲,隔歲也。”《類經》卷五第十二注:“不間藏者,如木必乘土,則肝病傳脾;土必乘水,則脾病傳腎之類。是皆傳其所勝,不相假借,脉証得此,均名鬼賊,其氣相殘,爲病必甚。若間其所勝之藏而傳其所生,是謂間藏,如肝不傳脾而傳心,心不傳肺而傳脾,其氣相生,雖病亦微。”

〔25〕曰死 《素問》作“難已”。又自“按寸口得四時之順曰病無他”至此,《太素》作“脉逆四時,病難已”。疑《太素》有脱文。

按:

本節經文與《素問》、《太素》在文句及文字上互有出入,《素問》、《太素》内容較多,與本經排列亦不盡同。又《脈經》、《千金》文,相互間亦不盡同,其内容較《素問》、《太素》尤多。説明本文錯落與訛奪較多。故研討時,必當互參。

太陽脉至,洪大以長〔1〕。少陽脉至,乍數乍疏,乍短乍長〔2〕。陽明脉至,浮大而短〔3〕。

〔1〕太陽脉至,洪大以長 《難經·七難》吕廣注:“太陽王五月、六月,其氣大盛,故其脉來洪大而長也。”

〔2〕少陽脉至,乍數乍疏,乍短乍長 乍數乍疏,《脈經·扁鵲陰陽脉法》、《難經·七難》均作“乍小乍大”。《難經·七難》吕廣注:“少陽王正月、二月,其氣尚微,故其脉來進退無常。”

〔3〕陽明脉至,浮大而短 《難經·七難》吕廣注:“陽明王三月、四月,其氣始萌未盛,故其脉來浮大而短。”

按:

本節概言脉應四時陰陽之變化。然只言三陽,未及三陰,林億等以爲有脱簡,《素問》新校正云:“詳無三陰脉,應古文闕也。按《難經》云:太陰之至,緊大而長;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沈短以敦。”但亦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認爲此乃指人迎脉而言,故只有三陽,本無三陰。《癸巳類稿·人迎候》云:“按《難經·七難》有:太陰之至,緊大而長;少陰之至,緊小而微;厥陰之至,沈短而敦。後之論者,謂《素問》古本所有,今乃脱落。不知《素問》此條言人迎六陽脉,並無六陰。若寸口六陰,别有弦鈎平體,安得謂肺脾緊大而長,豈不死乎?”詳今《脈經》卷五第二採《扁鵲陰陽脉法》,另有“少陰之脉,緊細動摇;太陰之脉,緊細以長;厥陰之脉,沈短以緊”三條,雖與《内經》非是一書,然亦可証古論此脉時,乃三陽與三陰並俱,故《素問》闕文之説,亦非無據。《癸巳類稿》所言似不可取。

厥陰有餘,病陰痺〔1〕;不足,病生〔2〕熱痺。滑則病狐疝風〔3〕,濇則病少腹積氣〔4〕。一本作積厥〔5〕。

少陰有餘,病皮痺癮疹〔6〕;不足,病肺痺〔7〕。滑則病肺風疝〔8〕,濇則病積、溲血。

太陰有餘,病肉痺寒中〔9〕;不足,病脾痺〔10〕。滑則病脾風疝〔11〕,濇則病積,心腹時滿。

陽明有餘,病脉痺〔12〕,身時熱;不足,病心痺〔13〕。滑則病心風疝〔14〕,濇則病積,時善驚。

太陽有餘,病骨痺身重〔15〕;不足,病腎痺〔16〕。滑則病腎風疝〔17〕,濇則病積,時善癲〔18〕疾。

少陽有餘,病筋痺脇滿〔19〕;不足,病肝痺〔20〕。滑則病肝風疝〔21〕,濇則病積,時筋急目痛。

〔1〕陰痺 指陰寒一類痺痛,如寒痺、濕痺等。一云陰器中寒痛。《素問》王冰注:“痺謂痛也,陰謂寒也,有餘謂厥陰氣盛滿,故陰發於外而寒痺。”《太素》注:“足厥陰肝脉也,脉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上抵少腹,故脉氣有餘者,是其陰氣盛,故爲陰痺者,謂陰器中寒而痛。”詳下文有“不足,病生熱痺”句,《素問》王注訓爲寒痺,於義爲勝,《太素》楊注“謂陰器中寒而痛”,恐非是。

〔2〕生 按此下少陰、太陰及三陽之不足病下皆不言“生”,且本文與上文爲對文,上句“病陰痺”亦無“生”字,疑衍。

〔3〕狐疝風 《太素》注:“厥陰脉氣滑者,陽氣盛微熱,以其氣盛,微熱乘陰,故爲狐疝風也。風,氣也。狐夜不得尿,日出方得,人之所病與狐同,故曰狐疝。一曰孤疝,謂三焦孤府爲疝,故曰孤疝也。”楊氏此解,不知何據,姑存之。狐疝,詳見卷二第五注。

〔4〕少腹積氣 積氣,明抄本作“積厥”,《太素》作“積厥氣”。濇脉爲精血虧少,氣滯血瘀,邪留於少腹,故病氣積。

〔5〕一本作積厥 明抄本無此校,另有“《素問》無厥字”五字校文。今本《素問》作“積氣”,與本經合。

〔6〕皮痺癮疹 皮,明抄本無。癮下有“音隱”二小字音注,疹作”,下有“音軫”二小字音注。按,疹之俗體。皮痺,病名。癮疹,亦作胗,《集韻·隱韻》:,胗,皮小起兒。”《素問》王冰注:“腎水逆,連於肺母故也。足少陰脉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故有餘病皮痺隱軫。”《張氏醫通》卷六云:“皮痺者,寒痺也。邪在皮毛,癮疹風瘡,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蟲行狀。”

〔7〕肺痺 《太素》作“腎痺”,楊上善注:“少陰之肺,虚受寒濕之氣入腎,故爲腎痺。”楊氏雖有此解,然後文太陽不足亦病腎痺,與本經、《素問》合,是此處當作“肺痺”。肺痺,病名。《素問·痺論》云:“肺痺者,煩滿喘而嘔。”此病多由皮痺日久不愈,復感於邪,内傳於肺所致。

〔8〕肺風疝 《太素》作“腎風疝”,疑誤。肺風疝,病名。多因肺經受寒,内傳入腹所致。腎脉上貫肝膈,入肺中。故少陰脉滑,腎病及肺,而病如是。《素問·大奇論》云:“肺脉沈搏爲肺疝。”

〔9〕肉痺寒中 肉痺,亦稱肌痺,其証肌膚盡痛,或麻木不仁,或汗出,四肢痿弱。《素問·長刺節論》云:“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名曰肌痺。”寒中,謂邪在脾胃之裏寒病証。《靈樞·五邪》云:“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太陰屬脾,主肌肉,太陰有餘,則寒濕内盛,風冷乘之,故病肉痺寒中矣。

〔10〕脾痺 病名。《素問·痺論》云:“脾痺者,四肢解墮,發咳嘔汁,上爲大塞。”此病多由肌痺日久不愈,復感於邪,内傳於脾所致。

〔11〕脾風疝 病名。多因脾經外受風寒濕邪入裏所致。《素問》王冰注:“太陰之脉入腹屬脾絡胃,其支别者復從胃别上鬲,注心中,故爲脾疝。”

〔12〕脉痺 病名。《張氏醫通》卷六云:“脾痺者,即熱痺也。藏府移熱,復感外邪,客搏經絡,留而不行,其証肌肉熱極,皮膚如鼠走,唇口反裂,皮膚色變。”

〔13〕心痺 病名。《素問·痺論》云:“心痺者,脉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此病多由脉痺日久不愈,或心氣虧虚,復感於邪,内犯於心,致使心氣痺阻,脉道不通所致。

〔14〕心風疝 病名。多因心經外受風寒入腹所致。《素問·脉要精微論》云:“診得心脉而急,此爲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當屬此病。

〔15〕骨痺身重 骨痺,病名。《素問·長刺節論》云:“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痠痛,寒氣至,名曰骨痺。”太陽主寒水之氣,合於腎,主於骨,太陽有餘,則寒濕乘虚襲之,故發爲骨痺,而身體重痛也。

〔16〕腎痺 病名。《素問·痺論》云:“腎痺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此病多由骨痺日久不愈,復感於邪,或腎氣不足,爲邪所傷而致。太陽與少陰爲表裏,故太陽不足,則病腎痺。

〔17〕腎風疝 病名。多因腎經外受風寒入腹所致。

〔18〕癲 此下明抄本有“音顛”二小字音注。

〔19〕筋痺脇滿 筋痺,病名。《素問·長刺節論》云:“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痺。”少陽屬膽,合於肝,主於筋,肝經布兩脇,少陽有餘,爲寒濕侵襲肝胆筋脉,故病筋痺而脇滿也。

〔20〕肝痺 病名。《素問·痺論》云:“肝痺者,夜卧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爲引如懷。”此病多由筋痺日久不愈,復感於邪,或肝氣不調,爲邪所中而致。少陽與厥陰爲表裏,故少陽不足,則病肝痺矣。

〔21〕肝風疝 病名。多因肝經外受風寒入腹所致。

按:

本節主要提出六經有餘不足所發生之病証。指出經脉有餘爲邪氣盛,病程尚短,邪犯五體,則發爲五體痺。經脉不足爲正氣衰,病程已長,邪侵五臟,則發爲五臟痺。同時指出,外感邪氣有餘,循經入腹,亦可發爲疝病,其脉必浮動而滑;内傷正氣不足,氣血凝滯,亦可發爲積病,其脉必沈滯而濇。然上証均屬邪在經脉,以致氣血凝滯,閉塞不通,故其治必從經脉入手。

關於疝之爲病,本篇論及者有六。考《内經》言此較多,雖有五臟疝、七疝等名稱,然詳者蓋少。從内容觀之,亦反映出我國古代對疝矤懏認識,與後世醫家所論不盡相同。就其基本概念而言,《素問·長刺節論》(見本經卷九第九)云:“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乃爲比較具體的論述。本文指出了三個主要問題:病位在少腹,一也;病証爲腹痛,不得大小便,二也;病因爲得之寒,三也。詳《説文·疒部》:“疝,腹痛也。”《釋名·釋疾病》:“心痛曰疝。疝,詵也。氣詵詵然上而痛也。”又云:“陰腫曰隤,氣下隤也。又曰疝,亦言詵也,詵詵引小腹急痛也。”詵詵,緊貌。如《釋名·釋宫室》:“栅,蹟也,以木作之,上平蹟然也。又謂之徹,徹,緊也,詵詵然緊也。”緊,急也。《廣雅·釋詁》:“緊,急也。”是《説文》與《釋名》所言,與《内經》甚合。即《釋名》言心痛者,亦指當心處而痛,非直言心臟也。其所言隤者,《内經》作“”,《太素》作“頹”,頹即也。隤、、頹,實則一也。《集韻·灰韻》:“隤、、頽、墤,《説文》下墜也。或作、頹、墤,通作穨。”又“、、、,《倉頡篇》:陰病。或作。”所謂疝或疝乃病在陰處,非在少腹也。不得大小便之証,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所記亦同,倉公傳驗案中有疝病二,一爲齊郎中令循病,診爲湧疝,其症“令人不得前後溲”。一爲齊北宫司空命婦出於病,診爲“氣疝客於膀胱,難於前後溲”。這與《素問·骨空論》言衝疝“不得前後”之症,用語亦完全相同,皆可明証疝病有是症。在病機方面,《素問·大奇論》則有“腎脉大急沈,肝脉大急沈,皆病疝”一條(見本經本篇下)王冰注云:“疝者,寒氣結聚之所爲也。”又“三陰急爲疝”一條,王冰注云:“氣聚爲疝”。又《漢書·藝文志》載“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顔師古注:“疝,心腹氣病。”《急就篇》顔師古注:“疝,腹中氣疾上下引也。”與王注之義亦合。從《漢·志》著録書名看,可知五臟六腑皆有疝,這不僅説明疝病的範圍較廣,而且是一種大病,故有專著行世。又可証《内經》言諸疝,雖無專篇記載,亦或有亡佚,然皆有所本,重在反映當時有關疝病的一些主要論述。綜觀《内經》現有疝病内容,所言一般疝病,似爲病在腹部,屬氣分之病,有腹部急痛,或少腹有形,大小便不通等症,皆因寒得之,與疝及狐疝之病在陰部者有所别。此《内經》疝病之大要也。至於後世醫書論疝,又别有創新,不得混同,以曲解經義。

太陰〔1〕厥逆〔2〕,胻〔3〕急攣,心痛引腹〔4〕,治主病者〔5〕。

少陰厥逆,虚滿嘔變,下泄清〔6〕,治主病者。

厥陰厥逆,攣,腰痛〔7〕,虚滿,前閉,譫語〔8〕,治主病者。

三陰俱逆,不得前後〔9〕,使人手足寒,三日死〔10〕。

太陽厥逆,僵仆,嘔血,善衄〔11〕,治主病者。

少陽厥逆,機關不利〔12〕,機關不利者,腰不可以行〔13〕,項不可以顧,發腸癰,不可治〔14〕,驚者死〔15〕。

陽明厥逆,喘欬身熱,善驚,衄血,嘔血〔16〕,不可治,驚者死〔17〕。

手太陰〔18〕厥逆,虚滿而欬,善嘔吐沫〔19〕,治主病者。

手心主少陰厥逆,心痛引喉,身熱者死,不熱者可治〔20〕。

手太陽厥逆,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21〕,腰不可以俛仰〔22〕,治主病者。

手陽明少陽厥逆,發喉痺,嗌腫痛〔23〕,治主病者。

〔1〕太陰 《太素》作“足太陰脉”。下文少陰、厥陰及三陽同此例。按後文俱有手經之名,則此處當屬足經。

〔2〕厥逆 同義複詞,《説文·疒部》:“瘚,逆氣也。”瘚通厥。

〔3〕胻 此下明抄本有“胻音行,又杭”五小字音注。

〔4〕胻急攣,心痛引腹 胻,《素問》作“”。按胻與通。足太陰脉從足上行,循胻骨後,屬脾絡胃注心中,故經脉之氣逆上,則小腿拘急攣縮,心痛牽引腹部。

〔5〕治主病者 言取本經主病腧穴以治之也。《太素》注:“足太陰脉所發之穴,主療此病者也。餘仿此。”《類經》卷十五第三十五注:“謂如本經之左右上下及原俞等穴,各有宜用,當審其所主而刺之也。”

〔6〕虚滿嘔變,下泄清 清,《太素》作“青”。楊上善注:“下利出青色者,少腹間冷也。”楊氏雖有此解,然義未甚妥。少陰屬腎,少陰經氣厥逆,則腎陽衰於下,不能助脾温運水穀,故下泄清冷也。嘔變,變嘔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按嘔變當作變嘔。《靈樞經》云: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言苦寒之味,過傷少陰,轉致中胃虚寒,而變爲嘔逆,與此節大義相同。”《素問識》:“簡按:佛典有變吐之語,知是嘔變、變嘔,乃嘔逆之謂。”少陰,腎也。少陰經氣厥逆,則腎陽虚,不能助中焦腐化水穀,故腹部虚滿而嘔逆。

〔7〕攣,腰痛 痛,《太素》無。攣上《内經評文·素問》有“急”字。攣,《集韻·霰韻》:“手足曲病。”厥陰脉屬肝,絡諸筋,故經氣厥逆,則筋脉拘攣而腰痛。

〔8〕虚滿,前閉,譫語 譫語,《素問》、《太素》均作“譫言”,義同。厥陰脉環陰器,抵少腹,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故經氣厥逆,則腹部虚滿,小便不通,言語譫妄。前,小便也。

〔9〕不得前後 前,小便;後,大便。此言大小便不通。

〔10〕三日死 三陰俱逆則臟氣絶,《素問·陽明脉解》云:“厥逆連藏則死,連經則生。”以其三陰絶,故三日死也。

〔11〕僵仆,嘔血,善衄 仆下明抄本有“音付”二小字音注。僵仆,强直仆倒也。《太素》注:“後倒曰僵,前倒曰仆。”按楊注爲析言其義,而此處則係同義複詞,僵亦仆、仆亦僵也。《史記·蘇秦列傳》:“佯僵而酒”司馬貞索隱:“僵,仆也。”《漢書·鄒陽傳》:“卒仆濟北。”顔師古注:“仆,僵也。”《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善暴僵仆。”王冰注:“筋骨强直而不用,卒倒而無所知也。”足太陽脉起目内眥,從巔入絡腦,挾脊抵腰中。故經氣厥逆,則僵仆;迫血上溢,則嘔血、善衄。

〔12〕機關不利 機關,《素問·骨空論》云:“俠髖爲機……膕上爲關。”此泛指關節而言。《類經》卷十五第三十五注:“機關者,筋骨要會之所也。膽者,筋其應,少陽厥逆則筋不利,故爲此機關腰項之病。”

〔13〕行 運動也。《周易·乾》:“天行健。”孔穎達正義:“行者,運動之稱。”

〔14〕發腸癰,不可治 腸,明抄本無。《太素》注:“發腸癰病,猶可療之。”蕭延平按:“不可治,不字……據本注應作猶。”《素問釋義》云:“腸癰五字衍。”《素問》王冰注:“發腸癰則經氣絶,故不可治。”兩説並存,待考。

〔15〕驚者死 《太素》注:“腸癰氣逆,傷膽死也。”蓋少陽屬膽,主驚,腸癰氣逆連臟,故發驚。驚則神亂,故死也。

〔16〕喘欬身熱,善驚,衄血,嘔血 衄血,《素問》、《太素》均作“衄”,義同。足陽明經脉循喉嚨,入缺盆。故經氣厥逆,則爲喘咳,逆氣乘肺也。陽明主肌肉,故爲身熱。熱甚動肝,故發驚。陽明之脉起於鼻,屬於胃,經氣厥逆,故爲衄血、嘔血。

〔17〕不可治,驚者死 《素問》無此六字。按六字已見前條,且上文已有“善驚”二字,疑此六字衍。

〔18〕陰 此下《太素》有“脉”字。下手心主少陰、手太陽、手陽明少陽同此例。

〔19〕虚滿而欬,善嘔吐沫 吐,《素問》無,《太素》作“唾”。唾,亦吐也。《禮記·曲禮》:“讓食不唾。”手太陰脉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故經氣上逆,則胃中虚滿,咳嗽,喜嘔吐涎沫也。

〔20〕身熱者死,不熱者可治 《素問》作“身熱死,不可治”。《太素》注:“心包之脉歷絡三焦,故心受邪而痛,遍行三焦,致令身熱,名真心痛,死不可療。若身不熱,是則逆氣不周三焦,故可療之也。”

〔21〕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 《素問》王冰注:“手太陽脉支别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鋭眥,却入耳中。其支别者,從頰上抵鼻至目内眥,故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也。”

〔22〕腰不可以俛仰 《素問》王冰注:“腰不可以俛仰,脉不相應,恐占錯簡文。”按膀胱足太陽之脉,挾脊抵腰中,其是動病有脊痛、腰似折之症,是主筋所生病,亦有腰痛症,故王注“脉不相應”之説非是。

〔23〕發喉痺,嗌腫痛 痛,明抄本作“痘”,疑誤。《素問》、《太素》均作“痓”,《素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痓作痙。”按痓,痙之誤也。然上文有“喉痺,嗌腫”句,則此處仍以本經作“痛”義勝。手陽明脉從缺盆上頸,手少陽脉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二脉皆近喉嗌,故經氣厥逆,則發喉痺,咽嗌腫痛也。

按:

本文言厥,非指手足寒冷之厥,乃經脉之氣逆上之厥。《内經》論厥,其病非一。如本經卷七第三云:“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者。”是亦氣逆上之厥也。又“三陰厥逆,不得前後,使人手足寒”一條,亦可証本文非手足寒之厥,否則,再云“手足寒”症,於理則不通矣。故氣逆上之厥與手足寒之厥,需詳辨焉。

來疾去徐,上實下虚,爲厥癲疾〔1〕。來徐去疾〔2〕,上虚下實,爲惡風〔3〕也。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4〕。有脉俱沈細數者,少陰厥也〔5〕。沈細數散者,寒熱也〔6〕。浮而散者,爲眴音順。仆〔7〕。諸浮而不躁者,皆在陽,則爲熱;其有躁者在手〔8〕。諸細而沈者,皆在陰,則爲骨痛;其有静者,在足〔9〕。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脉也,溏泄及便膿血〔10〕。諸過者切之〔11〕,其〔12〕濇者,陽氣有餘也〔13〕;滑者,陰氣有餘也〔14〕。陽氣有餘,則爲身熱無汗〔15〕;陰氣有餘,則爲多汗身寒〔16〕;陰陽有餘,則爲無汗而寒〔17〕。推而外之,内而不外者,有心腹積也〔18〕。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者,中有熱也〔19〕。推而上之,下而不上者,腰足清也〔20〕。推而下之,上而不下者,頭項痛也〔21〕。按之至骨,脉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痺也〔22〕。

〔1〕來疾去徐,上實下虚,爲厥癲疾 上實下虚,爲厥癲疾,明抄本無此八字,疑脱。癲,《素問》作“巔”。厥癲疾,此指厥氣上逆而致顛仆一類疾病。《太素》注:“來疾陽盛,故上實也;去徐陰虚,故下虚也。上實下虚,所以發癲疾也。”

〔2〕來徐去疾 明抄本無此四字,疑脱。

〔3〕惡風慣説非一。一指惡厲風邪。《素問集註》張志聰注:“風之惡厲者,從陽而直入於陰,是以去疾下實也。”《素問直解》注:“上虚下實,則經脉不和,故爲惡風。惡風,癘風也。”二指惡風証。《太素》注:“上虚受風,故惡風也。”《素問發微》注:“其病當爲惡風証焉。正以人之感風者,陽氣受之,陽爲表,今上虚則表虚,風必易感,故不得不惡風也。”聯係下文,當以前説義勝。

〔4〕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 《太素》無此九字。詳此文與上下文不屬,疑是後人黏注。

〔5〕有脉俱沈細數者,少陰厥也 有脉俱,明抄本無此三字,沈上有“一作厥俱”四字校文,是别本有作“厥俱沈細數者,少陰厥也”。脉,《太素》無。今從本經。《類經》卷六第二十一注:“沈細者,腎之脉體也,兼數則熱,陰中有火也,故爲少陰之陽厥。”《素問·厥論》云:“陰氣衰於下,則爲熱厥。”又云:“熱厥足下熱。”正此義也。

〔6〕沈細數散者,寒熱也 脉沈細爲陰,數散爲陽,陰不制陽,故發爲寒熱。《素問》王冰注:“陽干於陰,陰氣不足,故寒熱也。”

〔7〕浮而散者,爲眴仆 眴,《集韻·真韻》:“目眩也。”仆,仆倒也。《素問·經脉别論》:“度水跌仆。”王冰注:“仆,謂身倒也。”《素問》王冰注:“脉浮爲虚,散爲不足,氣虚而血不足,故爲頭眩而仆倒也。”

〔8〕諸浮而不躁者,皆在陽,則爲熱;其有躁者在手 躁,明抄本作”,此下有“音躁”二小字音注。按當爲“”之誤爲趮之俗體,猶爲躁之俗體。《説文·走部》:“趮,疾也。”《管子·心術》:“趮者不静。”是趮亦有動義。《集韻·号韻》:“趮,躁。《説文》:疾也。或作躁。”是趮與躁同。諸浮而不躁,《太素》作“諸浮而躁”;其有躁者在手,作“其右躁者,在左手”。考前後文義,當以本經爲是。此言發熱証,若脉浮不躁疾,爲病在足三陽經;若浮而躁疾,爲病在手三陽經。此與《靈樞·終始》“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義同。《素問》王冰注:“言大法也。但浮不躁,則病在足陽脉之中;躁者,病在手陽脉之中也。”《類經》卷六第二十一注:“脉浮爲陽,而躁則陽中之陽,故但浮不躁者,皆屬陽脉,未免爲熱。若浮而兼躁,乃爲陽極,故當在手。在手者,陽中之陽,謂手三陽經也。”此説亦通。

〔9〕諸細而沈者,皆在陰,則爲骨痛;其有静者,在足 此言骨痛之病,若脉沈細者,爲病在陰分;若沈細而静,爲病在足三陰經。《素問》王冰注:“細沈而躁,則病生於手陰脉之中;静者,病生於足陰脉之中也。”《類經》卷六第二十一注:“沈細爲陰,而静則陰中之陰,故脉但沈細者,病在陰分,當爲骨痛。若沈細而静,乃爲陰極,故當在足。在足者,陰中之陰,謂足三陰經也。

〔10〕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脉也,溏泄及便膿血 溏泄及便膿血,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泄,《素問》作“洩”,乃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字,義同“泄”。《素問》王冰注:“代,止也。數動一代,是陽氣之生病,故言病在陽之脉。所以然者,以洩利及膿血,脉乃爾。”王注義猶未盡,《素問集註》張志聰注:“陽熱在經,故脉數動。熱傷血分,故便膿血。經血下洩,故一代也。”溏泄,便稀泄也。《廣雅·釋言》:“溏,淖也。”淖者,泥淖也,亦若稀泥狀。

〔11〕諸過者切之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素問吴註》注:“過,脉失其常也。”

〔12〕其 明抄本、《素問》、《太素》均無,疑衍。

〔13〕濇者,陽氣有餘也 《素問》王冰注:“陽有餘則血少,故脉濇。”

〔14〕滑者,陰氣有餘也 《類經》卷六第二十一注:“陰氣有餘則血多,故脉滑。”

〔15〕陽氣有餘,則爲身熱無汗 《類經》卷六第二十一注:“陽有餘者,陰不足也,故身熱無汗。”

〔16〕陰氣有餘,則爲多汗身寒 《類經》卷六第二十一注:“陰有餘者,陽不足也,故多汗身寒,以汗本屬陰也。”

〔17〕陰陽有餘,則爲無汗而寒 而,明抄本無。《素問》王冰注:“陽餘無汗,陰餘有寒,若陰陽有餘,則當無汗而寒也。”《類經》卷六第二十一注:“陽餘無汗,以表實也;陰餘身寒,以陰盛也。陰陽有餘,陰邪實表之謂也。”

〔18〕推而外之,内而不外者,有心腹積也 也,明抄本無。《類經》卷六第二十一注:“此下言察病之法,當推求於脉以決其疑似也。凡病若在表而欲求之於外矣,然脉則沈遲不浮,是在内而非外,故知其心腹之有積也。”

〔19〕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者,中有熱也 中下明抄本有“《素問》作身”四字校文,無“也”字。據上文“推而内之,外而不内”文義推之,中作“身”義勝。中者,内也。《類經》卷六第二十一注:“凡病若在裏而欲推求於内矣,然脉則浮數不沈,是在外而非内,故知其身之有熱也。”

〔20〕推而上之,下而不上者,腰足清也 下而不上者,明抄本作“下者”,此後有“《素問》作上而不下”七字校文。今本《素問》、《太素》均同明抄本校文。又“腰足清也”,明抄本作“腰清至足”。清,《太素》則作“凊”。按清本作“凊”,《説文·部》:“凊,寒也。”《集韻·勁韻》:“凊,或作清。”《類經》卷六第二十一注:“凡推求於上部,然脉止見於上,而下部則弱,此以有升無降,上實下虚,故腰足爲之清冷也。”

〔21〕推而下之,上而不下者,頭項痛也 也,明抄本無。痛下有“《素問》作下而不上”七字校文。今本《素問》、《太素》均同明抄本校文。《類經》卷六第二十一注:“凡推求於下部,然脉止見於下,而上部則虧,此有降無升,清陽不能上達,故爲頭項痛也。”

〔22〕按之至骨,脉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痺也 者,明抄本無。身有痺也,《太素》作“身寒有痺”,義均通。《類經》卷六第二十一注:“按之至骨沈,陰勝也。脉氣少者,血氣衰也。正氣衰而陰氣盛,故爲是病。”

按:

本文言推而外之、推而内之、推而上之、推而下之等内容,文簡而義晦,諸家説解不一。楊上善從刺法解之,言推鍼而外、推鍼而内、推鍼向上、推鍼向下。然本文前後俱言脉診,故此解似有不妥。王冰則謂“脉附臂筋,取之不審”,故需推筋而遠、推筋而近、按之尋之。馬蒔、吳崑等説亦近乎是。此説亦似不切于事。惟張介賓之解於理尚順,故暫從之。

經脉第一下

本篇自“三陽爲經”至“沈爲膿胕也”,見《素問·陰陽類論》、《太素·脉論》;自“三陽獨至者”至“三陽之病也”,見《素問·著至教論》、《太素·脉論》;自“黄帝問曰:脉有四時動奈何”至“此六者,持脉之大法也”,見《素問·脉要精微論》、《太素·四時脉診》;自“赤,脉之至也”至“得之沐浴清水而卧”,見《素問·五藏生成》、《太素·色脉診》;自“形氣有餘”至“形氣不足生”,見《素問·方盛衰論》;自“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至“名曰逆四時也”,見《素問·玉機真藏論》、《太素·四時脉診》;自“曰:願聞虚實之要”至“左手閉鍼孔也”,見《素問·刺志論》、《太素·虚實脉診》;自“脉小色不奪者,新病也”至“陽有餘,爲熱中也”,見《素問·脉要精微論》、《太素·五藏脉診》;自“腹脹身熱脉大”至“是謂逆治”,見《靈樞·玉版》;自“熱病脉静汗已出”至“脉堅搏,是五逆也”,見《靈樞·五禁》;自“五實死,五虚死”至“此其候也”,見《素問·玉機真藏論》、《太素·虚實脉診》;自“心脉滿大,癎痓筋攣”至“季秋而死”,見《素問·大奇論》;其中自“心脉滿大,癎痓筋攣”至“肝脉大急沈”,見《太素·五藏脉診》;自“肝腎脉并沈爲石水”至“并小弦欲爲驚”,見《太素·經脉厥》;自“心脉揣滑急爲心疝”至“二陽急爲驚”,見《太素·寒熱相移》;自“脾脉外鼓沈,爲腸澼”至“季秋而死”,見《太素·五藏脉診》。

提要:本篇主要説明三陰三陽之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變化,指出色、脉、形氣、虚實等脉証結合之辨証方法,以及五逆、五實、五虚之脉証,並據五臟所見各種脉象之主病,推斷其病機和預後。

三陽爲經〔1〕,二陽爲維〔2〕,一陽爲遊部〔3〕。三陽者,太陽也〔4〕,至手太陰〔5〕弦浮而不沈,決以度,察以心,合之《陰陽》之論〔6〕。二陽者,陽明也,至手太陰弦而沈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7〕。一陽者,少陽也,至手太陰上連人迎弦急懸不絶〔8〕,此少陽之病也,搏陰則死〔9〕。三陰者,六經之所主也〔10〕,交於太陰〔11〕,伏鼓不浮,上空至心〔12〕。二陰至肺〔13〕,其氣歸於膀胱,外連脾胃〔14〕。一陰獨至〔15〕,經絶氣浮,不鼓鈎而滑〔16〕。此六脉者,乍陰乍陽,交屬相并〔17〕,繆通五藏,合於陰陽〔18〕。先至爲主,後至爲客〔19〕。

〔1〕三陽爲經 《太素》注:“三陽,足太陽也,膀胱脉也。足太陽從二目内眥,上頂分爲四道,下項,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於背與身,爲經也。以是諸陽之主,故得惣名也。”惣爲揔之譌,揔爲總之别體。《類經》卷十三第七注:“經,大經也。周身之脉,惟足太陽爲巨,通巔下背,獨統陽分,故曰經。”

〔2〕二陽爲維 《太素》注:“二陽,足陽明脉也,以是二陽之惣,故得名也。足陽明脉,胃脉者也,爲經胳海,從鼻而起下咽,分爲四道,并正别脉六道,上下行腹,綱維於身,故曰爲維也。”《類經》卷十三第七注:“維,維絡也。陽明經上布頭面,下循胸腹,獨居三陰之中,維絡於前,故曰維。”

〔3〕一陽爲遊部 遊,《素問》、《太素》均作“游”。按游與遊通。《書經·五子之歌》:“乃盤遊無度。”《文選·補亡詩》李善注引作“游”。《太素》注:“一陽,足少陽膽脉者也。足少陽脉以是少陽,故曰一陽。游部有三部:頭法於天,以爲上部;腰下法地,以爲下部;腰中法人,以爲中部。此一少陽,起目外眥,胳頭分爲四道,下缺盆,并正别脉上下,主經營百節,流氣三部,故曰游部也。”《類經》卷十三第七注:“少陽在側,前行則會於陽明,後行則會於太陽,出入於二陽之間,故曰遊部。”

〔4〕三陽者,太陽也 《素問》、《太素》均作“三陽者,太陽爲經,三陽脉”,連下句讀。考下文有“二陽者,陽明也”,“一陽者,少陽也”,當以本經爲是。

〔5〕陰 此下原有“而”字,律以下文“陽明”、“少陽”脉,當無此字,明抄本、《素問》均無,據删。

〔6〕合之《陰陽》之論 明抄本無此六字。《素問》王冰注:“太陽之脉洪大以長,今弦浮不沈,則當約以四時高下之度而決斷之,察以五藏異同之候而參合之,以應《陰陽》之論,知其臧否耳。”按:“《陰陽》之論”,王注義不甚明,詳《素問》此篇本文前有“帝曰:却念《上下經》,《陰陽》、《從容》,子所言貴,最其下也”之文,楊上善、王冰對《陰陽》、《從容》均未詳解,《類經》卷十三第七注:“《上下經》,古經也。《陰陽》、《從容》,其篇名也。”此解似不確。文中《陰陽》、《從容》與《上下經》並列,當亦是古醫籍名,故此所謂“《陰陽》之論”,即上引《素問》此前文之“《陰陽》”也。

〔7〕炅至以病皆死 炅,明抄本作“熱”,疑係避宋太宗趙炅諱改字。《素問》王冰注:“炅,熱也。陽明之脉浮大而短,今弦而沈急不鼓者,是陰氣勝陽,木來乘土也。然陰氣勝陽,木來乘土,而反熱病至者,是陽氣之衰敗也,猶燈之焰欲滅反明,故皆死也。”以,猶而也。炅至以病,即炅至而病也。

〔8〕上連人迎弦急懸不絶 《太素》注:“陽氣始生,故曰少陽。少陽脉至寸口,乍疏乍數,乍長乍短,平也。今見手太陰寸口並及喉側胃脉人迎二處之脉,並弦急懸微不斷絶,是爲少陽之病也。”《素問》王冰注:“懸者,謂如懸物之動摇也。”按“懸不絶”,與“懸絶”相對。詳經文多處言脉象“懸絶”,如《素問·陰陽别論》言肝至懸絶、心至懸絶、肺至懸絶、腎至懸絶、脾至懸絶,皆死証。又如《素問·玉機真藏論》言“春得肺脉,夏得腎脉”等,“其至皆懸絶沈濇者,命曰逆四時”(在本篇後文),意指脉之懸浮無根而又有所絶止之象,故皆爲不治之証。此言“懸不絶”,當指脉雖懸浮無根,但尚未有絶止之象,故爲病脉而不爲死証也。

〔9〕搏陰則死 搏,明抄本作“揣”,此下並有“《素問》作摶”四字校文。今本《素問》、《太素》均作“專”。按揣與搏、摶,經文中常混用。如本篇後文有“心脉揣滑急”、“肺脉沈揣”等語,其“揣”字《素問》俱作“搏”,可証。又,揣與摶、專,音近義通。《漢書·賈誼傳》:“何足控揣。”如淳曰:“控,引也;揣音團。控摶,玩弄愛生之意也。”《史記·秦始皇本紀》:“摶心壹志。”司馬貞索隱:“摶,古專字。”而搏與摶,古亦混用。《周禮·考工記》:“摶埴之工二。”鄭玄注:“摶之言拍也。”校勘記則云:“嘉靖本、閩監毛本摶作搏。”又《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因搏三國之兵。”漢墓帛書《戰國策》搏作“槫”。槫與摶通,《楚辭·九章·橘頌》:“圓果摶兮。”舊注:“摶,一作槫。”《太素》注:“專陰無陽。”《素問》王冰注:“專,獨也。言其獨有陰氣而無陽氣則死。”《類經》卷十三第七注:“少陽厥陰皆從木化,若陽氣厥絶,則陰邪獨盛,弦搏至極,是曰專陰,專陰者死也。”結合下文“一陰獨至”之義,此文義取“專陰”爲是。又少陽當在陽部,然若獨見於陰部,或亦專陰之義也。

〔10〕三陰者,六經之所主也 《太素》注:“三陰,太陰也。六經謂太陰、少陰、厥陰之脉,手足兩箱,合有六脉也。此六經脉,惣以太陰爲主。太陰有二,足太陰受於胃氣,與五藏六府以爲資糧;手太陰主五藏六府之氣,故曰六經所主也。”《素問》王冰注:“三陰者,太陰也。言所以諸脉皆至於手太陰者何耶?以是六經之主故也。六經謂三陰三陽六經脉也。所以至手太陰者何?以肺朝百脉之氣,皆交會於氣口也。”按此言脉之義,當以王注爲是。

〔11〕交於太陰 太陰,此謂手太陰氣口也。交於太陰者,言脉氣皆交會於氣口也。交,會合也。《太素》注:“交,會也。”《楚辭·思美人》:“備以爲交佩。”王逸注:“交,合也。”

〔12〕伏鼓不浮,上空至心 空,《素問》王冰注作“控”,是空亦作控。《素問校訛》云:“古抄本空作控。”與王注合。據此,則空當爲控之同音通假。至心,明抄本、《素問》、《太素》均作“志心”,王冰謂“志心”乃“七節之傍中有小心”之小心;楊上善注:“肺氣手太陰脉寸口,見時浮濇,此謂平也。今見寸口伏鼓不浮,是失其常也,腎脉足少陰貫脊屬骨(按當爲腎之誤)胳膀胱,從腎貫肝上鬲入肺中,從肺出肺(按當爲胳之誤)心,肺氣下入腎志,上入心神之空也。”按楊、王二注似難從。又後文“一陰一陽代絶,陰氣至心”,文亦可証“至心”爲是。今仍從本經“至心”義,蓋此言三陰者,當指足太陰也,該脉“其支者,復從胃别上鬲,注心中”,故脉見伏鼓不浮者,則向上控引而至於心也。

〔13〕二陰至肺 明抄本作“三陰至肝”,恐係抄誤。《太素》“肺”作“脉”。按此前三陰與此後一陰,均詳言脉狀,而此不言者,疑有脱文。《素問釋義》注:“二陰不言脉,缺文可知。”此説是。《類經》卷十三第七注:“二陰至肺者,言腎脉之至氣口也。……腎脉上行,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出氣口,是二陰至肺也。”

〔14〕外連脾胃 二陰而云外連脾胃,義不甚明,姑引二注,以供參考。《太素》注:“外連脾胃者,脾胃爲藏府之海,主出津液,以資少陰,少陰在内,外與脾胃藏府相之者也。”《類經》卷十三第七注:“肺在上,腎在下,脾胃居中,主其升降之柄,故曰外連脾胃也。外者,腎對脾言,即上文三陰爲表、二陰爲裏之義。”

〔15〕一陰獨至 《素問·經脉别論》云:“一陰至,厥陰之治也。”《太素》注:“一陰,厥陰也。厥陰之脉,不兼餘脉,故爲獨也。”又《類經》卷十三第七注:“一陰獨至,厥陰脉勝也。……但弦無胃。”義亦通。

〔16〕經絶氣浮,不鼓鈎而滑 《類經》卷十三第七注:“厥陰本脉,當耎滑弦長,陰中有陽,乃其正也。若一陰獨至,則經絶於中,氣浮於外,故不能鼓鈎而滑,而但弦無胃,生意竭矣。”

〔17〕乍陰乍陽,交屬相并 交屬,交互連屬也。班固《西都賦》:“陂池交屬。”并,聚也。《後漢書·張衡傳》:“魚矜鱗而并凌兮。”李賢注:“并,猶聚也。”此言三陰三陽六脉,時見陰脉,時見陽脉,交互連屬相聚於氣口也。

〔18〕繆(jiū糾)通五藏,合於陰陽 繆,交錯也。《後漢書·與服志上》:“金薄繆龍。”李賢注引徐廣曰:“繆,交錯之形。”此言三陰三陽六脉與五臟六腑交錯相通,陰脉通於五臟,陽脉通於六腑,而與陰陽之論相合也。

〔19〕先至爲主,後至爲客 此言陰陽六脉交互見於氣口,而至有先後,故當分清主客以治之。《太素》注:“陰陽之脉見寸口時,先至爲主,後至爲客也。假令先得肝脉,肝脉爲主,後有餘脉來乘,即爲客也。”《素問》王冰注:“脉氣乍陰見陽,乍陽見陰,何以别之?當以先至爲主,後至爲客也。至,謂至寸口也。”《類經》卷十三第七注:“陽脉先至,陰脉後至,則陽爲主而陰爲客;陰脉先至,陽脉後至,則陰爲主而陽爲客。此先至爲主、後至爲客之謂也。”以上三説,雖於義皆可通,然結合上文言“此六脉者,乍陰乍陽”之義,似當以王注爲是。

三陽爲父〔1〕,二陽爲衛〔2〕,一陽爲紀〔3〕。三陰爲母〔4〕,二陰爲雌〔5〕,一陰爲獨使〔6〕。二陽一陰,陽明主病〔7〕,不勝一陰,脉耎而動,九竅皆沈〔8〕。三陽一陰,太陽脉勝,一陰不能止,内亂五藏,外爲驚駭〔9〕。二陰二陽,病在肺〔10〕,少陽一作陰〔11〕。脉沈,勝肺傷脾,故外傷四肢〔12〕。二陰一陽皆交至,病在腎〔13〕,駡詈妄行,癲疾爲狂〔14〕。二陰一陽,病出於腎〔15〕,陰氣客遊於心脘,下空竅隄,閉塞不通〔16〕,四支别離〔17〕。一陰一陽代絶〔18〕,此陰氣至心,上下無常,出入不知,喉嗌乾燥,病在土脾〔19〕。二陽三陰至陰皆在〔20〕,陰不過陽,陽氣不能止陰,陰陽竝絶〔21〕,浮爲血瘕,沈爲膿胕也〔22〕。

〔1〕三陽爲父 《太素》注:“三陽,太陽也。太陽之脉在背,管五藏六府氣輸以生身,尊比之於天,故爲父也。”《素問》王冰注:“父所以督濟群小,言高尊也。”二説似異,義亦近矣。

〔2〕二陽爲衛 《太素》注:“二陽,陽明也。陽明脉在腹,經絡於身,故爲衛。”《素問》王冰注:“衛所以却禦諸邪,言扶正也。”按二陽爲衛之説,雖諸書皆同,楊、王二家亦隨文順釋,然証之上文,終疑有誤。詳《素問》此前有“雷公曰:臣悉盡意,受傳經脉,頌得從容之道,以合從容,不知陰陽,不知雌雄”之間,王冰注謂“不知陰陽尊卑之次,不知雌雄殊目之義”,而此文則是黄帝對陰陽雌雄等之答語,故父母、雌雄,按陰陽屬性亦皆當相對爲文。然二陰爲雌與二陽爲衛,義難協矣。且“二陰爲雌”句,王冰注云:“雌者,陰之目也。”若“二陽爲衛”,則陽無目矣。又《素問·金匱真言論》、《素問·著至教論》、《素問·疏五過論》等,亦均有雌雄之説,是雌雄者,實具有陰陽對等之義。故疑“二陽爲衛”,乃涉上“二陽爲維”致誤。詳從韋得聲與從佳得聲之字,亦多有相假者,而維與雄形相近,是本文當爲“二陽爲雄”之誤。

〔3〕一陽爲紀 一陽,少陽也。紀,綱紀也。《書經·五子之歌》:“亂其紀綱。”蔡大寶傳:“大者爲綱,小者爲紀。”少陽遊行出入於太陽、陽明之間,綱紀形氣,故云一陽爲紀。《素問》王冰注:“紀所以綱紀形氣,言其平也。”

〔4〕三陰爲母 三陰,太陰也。脾爲胃行其津液,滋養諸經,故稱爲母。《素問》王冰注:“母所以養諸子,言滋生也。”

〔5〕二陰爲雌 二陰,少陰也。腎藏精,主生殖,故爲雌。《素問》王冰注:“雌者,陰之目也。”

〔6〕一陰爲獨使 《太素》注:“一陰,厥陰也,厥陰之脉,唯一獨行,故曰獨使也。”《素問》王冰注:“一陰之藏,外合三焦,三焦主謁導諸氣,名爲使者,故云獨使也。”《素問發微》注:“厥陰爲裏之遊部,將軍謀慮,所以爲獨使也。”《類經》卷十三第七注:“使者,交通終始之謂。陰盡陽生,惟厥陰主之,故爲獨使。”諸家説解不一,義尚未安。按諸陰脉中,唯足厥陰脉起於大趾叢毛之際,行腹脇,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脉會於巔,有如陰脉之使者,獨得與陽脉相交通矣。“一陰爲獨使”,義或本乎此。

〔7〕二陽一陰,陽明主病戺下原有“脾”字,原校云:“一本無脾字。”明抄本無此校文。《素問》、《太素》均無“脾”字。按“脾”字在此義甚難通,故據删。二陽,陽明胃也;一陰,厥陰肝也。二經合病,木邪乘土,肝氣犯胃,故爲陽明主病。《素問》王冰注:“一陰,厥陰肝木氣也。二陽,陽明胃土氣也。木土相薄,故陽明主病也。”

〔8〕不勝一陰,脉耎而動,九竅皆沈 脉、而,明抄本無。《素問》王冰注:“木伐其土,土不勝木,故云不勝一陰。脉耎而動者,耎爲胃氣,動謂木形,土木相持,則胃氣不轉,故九竅沈滯而不通利也。”

〔9〕内亂五藏,外爲驚駭 駭下明抄本有“音海”二小字音注。此言足太陽膀胱與厥陰肝合病,陽熱内盛,燔灼五臟肝木,故發爲驚駭之病。《素問》王冰注:“三陽,足太陽之氣,故曰太陽勝也。木生火,今盛陽燔木,木復受之,陽氣洪盛,内爲狂熱,故内亂五藏也。肝主驚駭,故外形驚駭之狀也。”

〔10〕二陰一陽,病在肺 二陰一陽,原作“二陰二陽”,《素問》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及《甲乙經》、《太素》等,並云二陰一陽。”今本《太素》同新校正,是知本經亦原作“二陰一陽”,故據改。二陰,少陰心也。一陽,少陽膽也。心主君火,膽主相火,火乘金位,故病在肺。

〔11〕一作陰 明抄本無此校文。

〔12〕少陽脉沈,病肺傷脾,故外傷四肢 少陽,《素問》作“少陰”,不若本經義勝。少陽之脉沈滯不利,乃膽火鬱結之象。火邪乘金則病肺,木郁犯土則傷脾。脾主四肢,脾病故傷四肢。

〔13〕二陰二陽皆交至,病在腎 《素問》王冰注:“二陰爲腎水之藏也,二陽爲胃土之府也。土氣刑水,故交至而病在腎也。”

〔14〕駡詈妄行,癲疾爲狂 以胃盛水虚,陽明邪實,動火擾神,故病罵詈妄行,癲病轉而爲狂也。

〔15〕二陰一陽,病出於腎 二陰,少陰腎也。一陽,少陽三焦、心包也。腎主水,三焦、心包主相火,二者合病,則水上干火,故云病出於腎。《素問》王冰注:“一陽,謂手少陽三焦、心主,火之府也。水上干火,故火病出於腎。”

〔16〕陰氣客遊於心脘,下空竅隄,閉塞不通 隄下明抄本有“音堤”二小字音注。陰氣,《太素》作“陽氣”。隄,《素問》、《太素》均作“堤”。按隄與堤二字古通。脘,《太素》作“管”,脘、管,音義亦同。《太素》注:“心管下空竅,皆悉堤障閉塞不通利也。心管,心系也。”《素問》王冰注:“空竅陰客上游,胃不能制,胃不能制是土氣衰,故脘下空竅皆不通也。言堤者,謂如堤堰不容泄漏。”《類經》卷十三第七注:“腎脉之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陰氣盛則客遊於心脘也。陰邪自下而上,陽氣不能下行,故下焦空竅若有堤障而閉塞不通。”按諸注以名詞解“堤”者,誤也。故句讀不清,語義不明。堤,動詞,《説文·土部》:“堤,滯也。”又《説文·水部》:“滯,凝也。”是堤者,凝滯也。空通孔,與竅義同。此言陰氣客於心脘,下部孔竅凝滯,閉塞不通也。

〔17〕四支别離 《太素》注:“胃主四支,故不通爲四支之病也。手足各不用,不相得,故曰别離之也。”《類經》卷十三第七注:“清陽實四支,陽虚則四支不爲用,狀若别離於身者矣。”《黄帝内經素問校注語譯》注:“别離,疑應作剖梨,聲誤。《淮南·齊俗訓》:剖,判梨,分也。四支剖梨,是描寫四支懈散,如剖分然也。”又按别,亦或爲“北”字,如《三國志·虞翻傳》裴松之引翻《别傳》:“分北三苗。”北,古别字,又可訓背。背離,則與楊注“手足各不用,不相得”義近。

〔18〕一陰一陽代絶 《素問》王冰注:“一陰,厥陰脉;一陽,少陽脉,並木之氣也。代絶者,動而中止也。以其代絶,故爲病也。”

〔19〕此陰氣至心……病在土脾 陰,明抄本無,疑脱;嗌下有“音益”二小字音注。《素問》王冰注:“木氣生火,故病生而陰氣至心也。夫肝膽之氣,上至頭首,下至腰足,中主腹脇,故病發上下無常處也。若受納不知其味,竅寫不知其度,而喉咽乾燥者,喉嚨之後屬咽,爲膽之使,故病則咽喉乾燥,雖病在脾土之中,蓋由肝膽之所爲爾。”

〔20〕二陽三陰至陰皆在 二陽,足陽明胃也;三陰,手太陰肺也;至陰,足太陰脾也。三經合病,故曰皆在。

〔21〕陰不過陽,陽氣不能止陰,陰陽竝絶 過下明抄本有“於”字;竝下有“音並”二小字音注。竝與“並”同。《類經》卷十三第七注:“脾胃相爲表裏,病則倉廩不化;肺布氣於藏府,病則治節不行。故致陰不過陽,則陰自爲陰,不過入於陽分也。陽氣不能止陰,則陽自爲陽,不留止於陰分也。若是者,無復交通,陰陽並絶矣。”按止,與“至”通。《詩經·小雅·青蠅》:“止于樊。”《漢書·昌邑王傳》引作“至”。詳上文曰“陰不過陽”,則此“陽不能止陰”者,即陽不至陰,故下文復云“陰陽並絶”,義合於此。

〔22〕浮爲血瘕,沈爲膿胕也 瘕下明抄本有“音賈”二小字音注。也下《素問》有“陰陽皆壯,下至陰陽”八字。血瘕,腹内包塊一類病証。《難經·二十九難》虞庶注:“瘕者,謂假於物形是也。”《中藏》卷上第十八:“瘕者,系於血也。”《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癥瘕痃癖痞源流》:“血瘕,留着腸胃之外及少腹間,其苦横骨下有積氣,牢如石,因而少腹急痛,陰中若有風冷,亦或背脊痛,腰痛不可俯仰。”胕,通腐,腐潰也。按病血瘕爲陰盛,本當脉沈;病膿胕爲陽盛,本當脉浮。然此病乃陰陽隔絶,故脉証相反也。《素問》王冰注:“脉浮爲陽氣薄陰,故爲血瘕;脉沈爲陰氣薄陽,故爲膿聚而胕爛也。”

三陽獨至者,是三陽并至〔1〕,并至如風雨,上爲癲疾,下爲漏血病〔2〕。三陽者,至陽也〔3〕。積并則爲驚〔4〕,病起如風,至如礔礰〔5〕,九竅皆塞,陽氣滂溢,嗌乾喉塞〔6〕。并於陰則上下無常,薄爲腸澼〔7〕。此謂三陽直心〔8〕,坐不得起卧者,身重〔9〕,三陽之病也。

〔1〕三陽獨至者,是三陽并至 《太素》注:“三陽獨至,謂太陽獨至也。太陽獨至,即太陽、陽明、少陽并於太陽,以太陽爲首而至,故曰并至也。”《素問》王冰注:“并至,謂手三陽、足三陽氣并合而至也。”按楊注將上下兩“三陽”分釋立論,似於義未妥。詳本篇言三陽之義,乃渾言諸陽之氣,如《素問》此前有“上下無常,合而矤懥”之説,此後又有“積并則爲驚”之論,皆可証此“三陽”是對陽氣之渾指。并,聚也。《後漢書·張衡傳》:“魚矜鱗而并凌兮。”李賢注:“并,猶聚也。”聚於下文“積并”義亦同。然所謂“三陽獨至者”,有陽無陰也,非太陽獨至也。故此三陽,與前所謂“三陽者,太陽也”,其義有别。

〔2〕上爲癲疾,下爲漏血病 癲,《素問》作“巔”。此當指頭巔之病。漏血病,《素問》、《太素》均作“漏病”。楊上善注:“漏病,謂膀胱漏洩,大小便數不禁守也。”《素問》王冰注:“下爲漏病也。漏,血膿出。”詳本文言上下之病,乃概言之也,非指某具體矤憿,王注欠妥,故疑本經“血”字爲剩文。

〔3〕三陽者,至陽也 此言太陽、陽明、少陽三陽并至,陽氣盛極之義也。《素問》王冰注:“六陽并合,故曰至盛之陽也。”

〔4〕積并則爲驚 積并,同義複詞。《素問》王冰注:“積謂重也,言六陽重并,洪盛莫當。”《類經》卷十三第八注:“若諸陽更爲積并,則陽盛之極,必傷陰氣。手太陽之陰心也,足太陽之陰腎也,心傷其神,腎傷其志,則爲驚駭。”

〔5〕病起如風,至如礔礰 原作“病起如風礔礰”。《素問》作“病起疾風,至如礔礰”,《太素》作“病起而風至如礔礰”。今據補“至如”二字,則句式安貼。礔礰,明抄本作“霹靂”,且分别有“音僻”、“音力”四小字音注。礔礰與霹靂,音義均同,《爾雅·釋天》:“疾雷爲霆。”郭璞注:“雷之急激者爲霹靂。”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三十二:“雷霆……《蒼頡篇》:礔礰也。”此言陽邪爲病迅猛速暴也。

〔6〕九竅皆塞,陽氣滂溢,嗌乾喉塞 乾下明抄本有“一作磚,音文”五字校文,疑有誤。此言三陽并至,陽盛爲邪,陽邪速暴,充斥於内,流溢於外,故致耳目口鼻及前後二陰九竅閉塞。陽盛則熱,耗劫陰津,故致嗌乾喉塞也。

〔7〕并於陰則上下無常,薄爲腸澼 《素問》王冰注:“陰謂藏也。然陽薄於藏,爲病亦上下無常定之診,若在下爲病,便數赤白。”《類經》卷十三第八注:“陽邪自表入藏,并聚於陰,則或上或下,亦無定診,若留薄下焦,則爲腸澼而下利。”薄,迫也。腸澼,即今之痢疾。

〔8〕三陽直心 三陽,《太素》作“二陽”,按前文俱言三陽爲病,此仍承上文,故當以“三陽”爲是。直心,《素問吴註》改作“爲病”,亦妄。《類經》卷十三第八注:“直心,謂邪氣直衝心膈也。”按張注增字釋義,似亦不妥。直心者,直爲狀語也,不若訓直爲“當”,即三陽之氣當心爲病,或合本義。

〔9〕身重 《素問》作“便身全”,《太素》作“身全”,其義皆晦濇難通,不若本經義勝。

黄帝問曰:脉有〔1〕四時動柰何?岐伯對曰:六合之内,天地之變,陰陽之應〔2〕,彼春之暖,爲夏之暑;彼秋之忿,爲冬之怒〔3〕。四變之動,脉與之上下〔4〕。以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衝,冬應中權〔5〕。是故〔6〕冬至四十五日,陽氣〔7〕微上,陰氣〔8〕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9〕。陰陽有時,與脉爲期〔10〕。期而相失,知脉所分〔11〕,分之有期,故知死時〔12〕。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紀〔13〕,從陰陽始。是故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陰陽〔14〕。持脉有道,虚静爲寳〔15〕。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16〕。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17〕。秋日下膚,蟄蟲將去〔18〕。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19〕。故曰:知内者,按而紀之〔20〕;知外者,終而始之〔21〕。此六者,持脉之大法也〔22〕。

〔1〕有 《素問》、《太素》均作“其”。

〔2〕六合之内,天地之變,陰陽之應 明抄本無此十二字。六合,《素問》王冰注:“謂四方上下也。”

〔3〕彼秋之忿,爲冬之怒 忿,《太素》作“急”,《素問》王冰注:“忿,一爲急,言秋氣勁急也。”詳上文“彼春之暖”,全元起本“暖”作“緩”,與“急”字相對爲文,義亦通。是知古本已有此異文。忿、怒,此以情志變化喻天氣肅殺與寒冽之勢。即由秋氣之肅殺,發展爲冬氣之寒冽。《素問》王冰注:“秋忿而冬怒,言陰少而之壯也。”

〔4〕四變之動,脉與之上下 脉之上下,有二説。一以人迎、寸口盛衰爲上下。《太素》注:“春夏之脉,人迎大於寸口,故爲上也;寸口小於人迎,故爲下也。秋冬之脉,寸口大於人迎,故爲上也;人迎小於寸口,故爲下也。此乃盛衰爲上下也。”一以脉之浮沈爲上下。《素問發微》注:“四時有變,而吾人之脉特隨之而上下耳。上下者,浮沈也。”按本節下文有“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及“春日浮”、“夏日在膚”、“秋日下膚”、“冬日在骨”之論,則此上下,當以馬注脉之浮沈爲是。

〔5〕春應中規……冬應中權 規,作圓之器;矩,作方之器;衡,求平之器,即秤杆;權,計重之器,即秤錘。此以四物喻四季之正常脉象。《素問》王冰注:“春脉耎弱輕虚而滑,如規之象,中外皆然,故以春應中規;夏脉洪大,兼之滑數,如矩之象,可正平之,故以夏應中矩;秋脉浮毛,輕濇而散,如秤衡之象,高下必平,故以秋應中衡;冬脉如石,兼沈而滑,如秤權之象,下遠於衡,故以冬應中權也。……此則隨陰陽之氣,故有斯四應不同也。”

〔6〕故 明抄本作“以”,義同。

〔7〕陽氣 原作“陰氣”。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

〔8〕陰氣 原作“陽氣”。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

〔9〕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 明抄本無此十四字,爲脱。

〔10〕陰陽有時,與脉爲期 《説文·月部》:“期,會也。”段玉裁注:“會者,合也。”四季陰陽升降有一定之時,人體脉搏亦應與之相合而有浮沈之變。《素問》王冰注:“察陰陽升降之準則,知經脉遞遷之象。”

〔11〕期而相失,知脉所分應,原作“如”,《素問》作“知”,《太素》作“和”,據楊上善注文,原亦作“知”,蕭延平按:“知脉所分,知字原鈔作和,謹依《素問》、《甲乙》及本注作知。”據此,是蕭氏所據《甲乙》原亦作“知”。作“如”義不妥,今據改。此言脉搏若不與四時陰陽相合,則屬病態,可據五臟分主四時之規律,以診五臟之病。《類經》卷五第九注:“期而相失者,謂春規、夏矩、秋衡、冬權不合於度也。知脉所分者,謂五藏之脉,各有所屬也。”

〔12〕分之有期,故知死時 指五臟之脉分屬四時,各有衰旺之期,如肝脉旺於春而衰於秋,心脉旺於夏而衰於冬等。明察衰旺之期,推以五行生尅之理,則可知其死生之時也。一般而言,凡按相生規律出現者,則病輕易治;按乘侮規律出現者,則病重難已。《類經》卷五第九注:“分之有期者,謂衰王各有其時也。知此者,則知死生之時矣。”

〔13〕紀 綱紀也。《素問》王冰注:“推陰陽升降精微妙用,皆在經脉之氣候,是以不可不察,故始以陰陽爲察候之綱紀。”

〔14〕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陰陽 《素問》王冰注:“聲表宫商角徵羽,故合五音;色見青黄赤白黑,故合五行;脉彰寒暑之休王,故合陰陽之氣也。”

〔15〕持脉有道,虚静爲寳 寳,明抄本、《素問》、《太素》均作“保”。按“寳”與“保”爲同音通假字。《説文通訓定聲·孚部》:“保,又爲寳。《史記·周紀》:展九鼎保玉。”《易·繫辭下》:“聖人之大寳曰位。”陸德明釋文:“寳,《孟》作保。”寳,重要之意。《淮南子·説山訓》:“侯王寳之。”高誘注:“寳,重也。”此言持脉之道,必虚其心,静其志,始能知浮沈内外之候,故以虚静爲寳也。

〔16〕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 波,《太素》作“皮”。按本節係韻文,本句“浮”、“遊”,古音屬幽部,而“波”或“皮”則屬歌部,故江有誥以爲“在波”二字衍。又詳下文曰“夏日在膚”、“秋日下膚”、“冬日在骨”,以此律之,則“在波”二字似應在“春日”二字下,且“波”字不若《太素》作“皮”義勝,且與下“膚”、“骨”等字義合。浮上亦疑有脱文。又詳下“泛泛乎”,《太素》作“沈沈乎”。泛泛,漂浮也。如《説苑·正諫》:“必浮子泛泛乎不知所止。”沈沈,盛也。如《淮南子·俶真訓》:“茫茫沈沈,是謂大治。”高誘注:“茫茫沈沈,盛貌。”是則“泛泛乎”或係錯落於下文。故疑此原作“春日在皮,泛泛乎浮,如魚之遊”。若是則文安義協矣。下文作“沈沈乎萬物有餘”,沈沈與有餘,義亦合。是否,待考。

〔17〕泛泛乎萬物有餘 泛泛,《太素》作“沈沈”。沈沈,盛也。義亦通。萬物有餘,言脉如萬物蓬勃茂盛之象。《素問》王冰注:“陽氣大盛,脉氣亦象萬物之有餘,易取而洪大也。”

〔18〕蟄蟲將去 《素問》王冰注:“蟄蟲將欲藏去也。”《漢書·蘇建傳附蘇武》:“掘野鼠去實而食之。”顔師古注:“去,謂藏之也。”《三國志·魏志·華佗傳》裴松之注:“古人以藏爲去。”蟄蟲,藏伏土中越冬之蟲。秋天脉象由在膚而變下膚,若蟄蟲之將歛藏也。

〔19〕蟄蟲周密,君子居室 周,《太素》作“固”,義同。《左傳·哀十二年》:“盟所以周信也。”孔達正義:“周,固。”冬令閉藏,其脉沈伏在骨,如蟄蟲畏寒深居密處,君子去堂而卧密室,故云。

〔20〕知内者,按而紀之 《太素》注:“秋冬脉氣爲陰在内,故按得綱紀。”《素問》王冰注:“知内者,謂知脉氣也,故按而爲之綱紀。”二注似未妥。内,言在内之五臟也。按,按而取也。紀,綱紀也。此指在内五臟之虚實,非按脉不能得其要領也。

〔21〕知外者,終而始之 《太素》注:“春夏脉氣爲陽在外,故趣終得始也。春夏之脉爲秋冬脉終,即爲陽之始也。”《素問》王冰注:“知外者,謂知色象,故以五色終而復始。”按楊、王二注義鑿矣。詳《靈樞·終始》云:“終始者,經脉爲紀。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外,言在外之經脉也。終、始,謂經脉起止部位也。故欲知外部經氣之盛衰,可從經脉循行之分部加以診察。

〔22〕此六者,持脉之大法也 六者,春夏秋冬四時及内外也。知此六者,可明脉之常變,病之所在,故爲持脉之大法。《類經》卷五第九注:“知此四時内外六者之法,則脉之時動,病之所在,及病之或内或外,皆可得而知也,故爲持脉之大法。”

按:

本節經文從人與自然密切相關之整體觀出發,闡述四時正常脉象,並指出診脉重要法則。人處自然之中,四時陰陽之消長變化,隨時影響人體生理活動,這種影響從脉搏上即可反映出來。如春天陽氣微升,氣候轉温,人之脉搏則微浮輕虚而滑,似規之圓;夏天陽氣盛極,氣候炎熱,人之脉搏則洪大滑數,似矩之方;秋天陽氣微降,氣候涼爽,人之脉搏則由浮漸沈,浮散而濇,似秤衡之平;冬天陽氣閉藏,氣候寒冽,人之脉搏則沈石而堅,似秤權之重。明乎此,始能以常達變,詳察病脉。

關於診脉之法則,本文則從兩方面予以闡述。一是“持脉有道,虚静爲寳”。此涉醫患雙方,醫家要平心静氣,心無雜念,全神貫注切脉診病,並以自身呼吸測定患者脉搏;患者亦應清心安静,避免外界刺激對脉象之干擾。二是“知四時内外持脉之法”。人之經脉内聯五臟,外絡肢節,首尾相貫,周而復始。五臟精氣充足,則各部脉搏跳動正常,並與四時陰陽變化相應;若内臟有病,則脉搏必然失常,並出現四時反常脉象。故診脉之時,必内知臟腑所屬部位與盛衰,外明經脉循行分佈與終始,結合四時脉象之常變,方可診斷無誤,施治確當。

赤,脉之至也〔1〕,喘而堅〔2〕,診曰〔3〕: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痺〔4〕,得之外疾〔5〕,思慮而心虚,故邪從之〔6〕。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實〔7〕,驚〔8〕,有〔9〕積氣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痺,寒熱,得之醉而使内也〔10〕。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11〕,女子同法〔12〕,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風〔13〕。

青,脉之至也,長而弦〔14〕,左右彈〔15〕,有〔16〕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痺,得之寒濕〔17〕,與疝同法〔18〕,腰痛,足清,頭痛〔19〕。一本云頭脉緊〔20〕。

黑,脉之至也,上堅而大〔21〕,有積氣在少腹與陰〔22〕,名曰腎痺,得之沐浴清水而卧〔23〕。

〔1〕赤,脉之至也 《太素》赤與脉字連讀,楊上善注:“心脉手少陰屬火色赤,故曰赤脉。”係指心脉而言。然本節取自《素問·五藏生成》,此上原有“能合色脉,可以萬全”句,王冰注云:“色青者,其脉弦;色赤者,其脉鈎;色黄者,其脉代;色白者,其脉毛;色黑者,其脉堅。此其常色脉也。然其參校異同,斷言成敗,則審而不惑,萬舉萬全,色脉之病,例如下説。”據此,則赤當指面色赤,脉當指脉搏,故應分讀,楊注非是。下白、黄、青、黑同此例。

〔2〕喘而堅 《太素》注:“動如人喘又堅。”《素問》王冰注:“喘謂脉至如卒喘狀也。藏居高,病則脉爲喘狀,故心肺二藏而獨言之。”按楊、王解喘若喘息之狀恐未當。蓋經文言脉喘者,揣也;揣者動也。此言脉來急動而實堅。

〔3〕診曰 《太素》作“診之”。証之《脈經》卷六第一“青,脉之至也”一條,亦有“診曰”二字,當以本文爲是。

〔4〕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痺 《太素》注:“有積氣在胸中,滿悶妨食,名曰心痺。”《素問》王冰注:“心脉起於心胸之中,故積氣在中,時害於食也。積謂病氣積聚,痺謂藏氣不宣行也。”按下文“白,脉之至也”曰“積氣在胸中”,“黄,脉之至也”曰“積氣在腹中”,“青,脉之至也”曰“積氣在心下支胠”,“黑,脉之至也”曰“積氣在少腹與陰”,唯本文曰“積氣在中”,句文未安,義亦不明,疑“中”上有脱文。楊上善解爲“胸中”,與“白,脉”條重,非是。蓋此文系之於心,又云“名曰心痺”,或當作“心中”耳。

〔5〕得之外疾 《太素》連下句讀。楊上善注:“得之急疾思慮外事,勞傷心虚。”《素問釋義》云:“外疾二字疑衍。”然下文有“邪從之”句,則此外疾當指外邪言。

〔6〕思慮而心虚,故邪從之 《素問》王冰注:“思慮心虚,故外邪因之而居止矣。”

〔7〕喘而浮,上虚下實 浮下《脈經》卷六第七有“大”字。《素問》王冰注:“肺不足是謂上(原作心,據周曰校本改)虚,上虚則下當實矣。”此言肺虚心實也。肺爲心之蓋,心在肺之下。脉喘而浮,爲肺之氣陰不足,火乘金也。肺虚於上,則氣不行而積并於下,而爲心實矣。

〔8〕驚 心藏神,心受邪氣,故易驚也。《太素》注:“肺氣并心,心實故驚。”按本節上下文例,此處不當有“驚”字,似應在下文“喘而虚”句後,疑誤錯。

〔9〕有 原作“爲”,據《素問》、《太素》、《脈經》卷六第七、《千金》卷十七第一及下文例改。

〔10〕名曰肺痺,寒熱,得之醉而使内也 醉上《脈經》卷六第七有“因”字。《香草校書·内經素問》:“寒熱二字,似當在得之之下,方與上下文例合。下文云:名曰肝痺,名曰腎痺,痺下更不著字,則此名肺痺下,不合著寒熱二字,方爲類也。又上文云得之外疾,下文云得之寒熱,則此云得之寒熱,亦爲類也。二字倒轉,爲失例矣。”此説可參。

〔11〕有厥氣,名曰厥疝 厥氣,厥逆之氣也。《太素》注:“積氣在於腹中,腹中厥氣,名曰厥疝。”《素問》王冰注:“腎氣逆上,則是厥疝。”按厥疝,經無别論,楊、王二注,義亦未盡。詳《素問·大奇論》云:“三陰急爲疝。”王冰注:“太陰受寒,氣聚爲疝。”或與本文義近。又本文言疝者,乃腹中逆氣急痛之疝,非連睾之疝,下文云“女子同法”,可証。

〔12〕女子同法 《素問》王冰注:“女子同法,言同其候也。”

〔13〕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風 本條自“黄,脉之至也”至此,《素問》在“青,脉之至也”條下,詳其順序爲赤、白、青、黄、黑,以五色應五行,爲五行相尃懏序,當是。疑本經錯出於此。《太素》注:“脾主四支,急促用力,四支汗出受風所致。”《廣韻·質韻》:“疾,急也。”使,役也。役,勞役也。《荀子·修身》:“程役而不録。”楊倞注:“役,勞役。”勞役爲勞作用力之事,楊注解爲“急促用力”,於義爲順。

〔14〕弦 《素問》、《太素》、《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無,疑衍。

〔15〕左右彈 彈,以指彈擊也。此言脉搏彈擊於左右寸口,爲弦緊之脉象也。《素問》王冰注:“脉長而彈,是爲弦緊。”

〔16〕有 此上《脈經》卷六第一有“診曰”二字。

〔17〕名曰肝痺,得之寒濕 脉長而弦緊,乃寒濕侵於肝經之象。肝經佈兩脇,邪盛乘脾犯胃,故有積氣在心下胃脘,且支撑胠脇。其病在肝,故名肝痺。胠,即脇肋也。《素問·咳論》云:“肝咳之狀……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王冰注:“胠,亦脇也。”

〔18〕與疝同法 《太素》注:“得之因於寒濕,足冷而上,以成其病,與疝病同。”《素問》王冰注:“脉緊爲寒,脉長爲濕,疝之爲病,亦寒濕所生,故言與疝同法也。”

〔19〕腰痛,足清,頭痛 《素問》王冰注:“寒濕在下,故腰痛也。肝脉者,起於足,上行至頭,出額,與督脉會於巔,故病則足冷而頭痛也。清,亦冷也。”清,假借爲“凊”,寒也,冷也。如《吕氏春秋·有度》:“清有餘也。”高誘注:“清,寒。”

〔20〕一本云頭脉緊 明抄本無此校文。《素問》元刻本、吴悌本、道藏本及《永樂大典》卷一萬三千八百七十七引《素問》均同此校。

〔21〕上堅而大 上,《素問》王冰注:“上謂寸口也。”《素問發微》注:“尺脉之上,堅而且大。”《素問集註》張志聰注:“堅大在上而不沈。”《類經》卷六第三十四注:“上言尺之上,即尺外以候腎也。”按以上諸説不一,然經文中無寸關尺分屬臟腑之明証,《類經》所解,乃尺膚之位,與脉診亦不合,且病在少腹與陰而曰“上”,理亦難通,故疑“上”或爲“下”之誤。

〔22〕有積氣在少腹與陰 少腹,《素問》作“小腹”,《太素》作“腹中”。腎主下焦,其脉當沈,今脉堅大,是腎邪有餘,故下焦少腹及前陰之處有積氣也。

〔23〕名曰腎痺,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腎主水,其性寒,沐浴清冷之水而卧之,則寒濕内侵腎經,乃致氣積少腹前陰。其病在腎,故名腎痺。

形氣有餘,脉氣不足死。脉氣有餘,形氣不足生〔1〕。形氣相得〔2〕,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脉從四時,謂之可治〔3〕。脉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治之趨之,無後其時〔4〕。形氣相失〔5〕,謂之難治。色夭不澤〔6〕,謂之難已。脉實以堅,謂之益甚。脉逆四時,謂之不治〔7〕。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脉〔8〕,夏得腎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懸絶〔9〕沈濇者,名曰逆四時〔10〕。未有藏形〔11〕,於春夏而脉沈濇〔12〕,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時也〔13〕。病熱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實,病在中而脉實堅,病在外而脉不實堅者〔14〕,皆爲難治〔15〕。

〔1〕形氣有餘……形氣不足生 形,形體也。形氣有餘,則形體盛;脉氣不足,則臟氣衰。形體雖盛,臟氣已衰,故主死也。若形體雖衰,而臟氣未傷,則可生也。

〔2〕形氣相得 相得,彼此契合也。《文選·王襃頌》:“聚精會神,相得益彰。”《素問》王冰注:“氣盛形盛,氣虚形虚,是相得也。”

〔3〕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脉從四時,謂之可治 此十六字原脱,據《素問》補。《太素》與《素問》同,惟色上有“脉”字,從作“順”。詳此文與後文爲對文,“色澤以浮”與後文“色夭不澤”相對,“脉從四時”與後文“脉逆四時”相對。若無,則義不完矣。

〔4〕治之趨之,無後其時 此八字《素問》作“取之以時”,《太素》作“趣之以時”。按趨、趣、取,三字互通。《周禮·天官》:“趨且辟。”鄭玄注:“趨本作趣。”《説文通訓定聲·需部》:“趨,叚借爲取。”《史記·伯夷傳》:“趨舍有時。”即取捨有時也。聯係經文,當訓爲“取”字。《素問》王冰注:“候可取之時而取之。”

〔5〕形氣相失 《素問》王冰注:“形盛氣虚,氣盛形虚,皆相失也。”

〔6〕色夭不澤 謂面色晦暗枯槁也。《素問》王冰注:“夭謂不明而惡,不澤謂枯燥也。”

〔7〕謂之不治 《素問》作“爲不可治”,義同。此下《素問》並有“必察四難而明告之”八字,《太素》與《素問》同,“告之”下且有“勿趣以時”四字。

〔8〕春得肺脉 春脉當弦,若得肺脉浮毛,則是春見秋脉,金來尅木,故爲逆四時也。下夏、秋、冬脉同此例。

〔9〕懸絶 《素問》王冰注:“謂如懸物之絶去也。”意指脉來無根而有所絶止。

〔10〕名曰逆四時 四時二字,原與下文連讀,《素問》、《太素》均與上文連讀,於義爲順,今從之。

〔11〕未有藏形 藏形,明抄本作“藏和”,其義費解,疑誤。《素問》王冰注:“謂未有藏脉之形狀也。”此言五臟雖已有病,而未見四時五臟之病脉,則是脉証不符,如下文之“春夏而脉沈濇,秋冬而脉浮大”,即屬是脉。

〔12〕脉沈濇 《素問》、《太素》同。又《素問·平人氣象論》、《太素·尺寸診》均作“脉瘦”,其義有别。

〔13〕名曰逆四時也 此六字原在下文“病熱脉静……病在外而脉不實堅者,皆爲難治”之下,詳本文諸病,非關乎四時,縱有脉証不符,亦非“逆四時”,此錯簡文也,今據《素問》移此。

〔14〕病在中而脉實堅,病在外而脉不實堅者 明抄本“脉實堅”下有“一作脉虚”四字校文,“脉不實堅”下有“一云脉濇堅”五字校文。按《素問·玉機真藏論》同本經,《素問·平人氣象論》同明校。文雖相背,而兩義均通。《類經》卷五第十二注:“病在中脉實堅,病在外脉不實堅者,皆難治,與上文平人氣象論者似乎相反,但上文云病在中脉虚,言内積之實者,脉不宜虚也;此云病在中脉實堅,言内傷之虚者,脉不宜實堅也。前云病在外脉濇堅,言外邪之盛者,不宜濇堅,以濇堅爲沈陰也;此言病在外脉不實堅,言外邪方熾者,不宜無力,以不實堅爲無陽也。四者之分,總皆正不勝邪之脉,故曰難治。詞雖相反,理則實然。”

〔15〕皆爲難治 皆,明抄本、《太素》無。爲,《素問》無。文雖小異,義均同。

按:

本節主要從兩方面論述脉証結合以推測病之預後。首論形氣與脉是否相稱以及脉搏有無胃氣,形氣與脉相稱者則易治,不相稱者則難治;有胃氣者則易治,無胃氣者則難治。其次論述脉逆四時及脉証不合亦爲難治之証。要在示人以診病之法。

曰:願聞虚實之要。曰:氣實形實,氣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穀盛氣盛,穀虚氣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實血實,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氣盛身寒〔1〕,氣虚身熱,曰反。穀入多而氣少曰反,穀不入〔2〕而氣多曰反。脉盛血少曰反,脉少〔3〕血多曰反。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虚身熱,得之傷暑〔4〕。穀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濕居其下也〔5〕。穀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6〕。脉少〔7〕血多者,飲中熱也〔8〕。脉大血少者,脉有風氣,水漿不入〔9〕。此謂反也〔10〕。夫實者,氣入也〔11〕;虚者,氣出也〔12〕。氣實者,熱也;氣虚者,寒也〔13〕。入實者,左手開鍼孔也;入虚者,左手閉鍼孔也〔14〕。

〔1〕氣盛身寒 《素問》、《太素》均無此四字,疑脱。

〔2〕不入 律之上句文例,似應作“入少”。疑先倒爲“少入”,後誤爲“不入”。

〔3〕脉少 脉少,脉小也。少與小通。《説文通訓定聲·小部》:“少,叚借爲小。《禮記·少儀》釋文:猶小也。晉語:午之少也。注:穉也。少(按溲之本字)于豕牢而得文王。注:小也。”

〔4〕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虚身熱,得之傷暑 《素問》王冰注:“傷謂觸冒也。寒傷形,故氣盛身寒;熱傷氣,故氣虚身熱。”《類經》卷十四第二十一張介賓按:“《熱論篇》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爲病熱。本節復以身寒者爲傷寒,身熱者爲傷暑,其説若乎相反,不知四時皆有傷寒,而傷暑惟在夏月,病不同時者,自不必辨。惟于夏至之後,有感寒暑而同時爲病者,則不可不察其陰陽也。蓋陰邪中人,則寒集於表,氣聚於裹,故邪氣盛實而身本因寒也。暑邪中人,則熱觸於外,氣傷於中,故正氣疲困而因熱無寒也。此夏月寒暑之明辨,故以二者并言於此,非謂凡患傷寒者,皆身寒無熱也。”

〔5〕得之有所脱血,濕居其下也 濕居其下也,《素問》無“其”字,《太素》作“居濕下也”。王冰注:“脱血則血虚,血虚則氣盛内鬱,化成津液,流入下焦,故云濕居下也。”楊上善注:“多食當噫,胃氣多也。而反少者,此爲脱血虚劣。安卧處濕,濕傷脾氣,故少氣也。”《素問識》:“簡按:血脱液乾,水濕歸下,并胃中津乏,故消穀善饑。……王注以脱血濕居下爲一事,恐非。”按“濕居其下也”在此義頗費解,詳《太素》文義勝。濕下,濕也,下亦濕也。《淮南·脩務訓》:“燥濕肥墝高下。”高誘注:“高,陵也。下,濕也。”則濕、下在此爲同義詞,是“居濕下”,應是别具一因也。

〔6〕邪在胃及與肺也 邪在胃,則受納失司而穀入少;病在肺,則肺氣壅滯而氣反多。氣多者,言喘息胸滿也。

〔7〕脉少 《素問》、《太素》均作“脉小”,義同。

〔8〕飲中熱也 《太素》注:“因傷熱飲,故經胳血盛也。”《素問》王冰注:“飲謂留飲也,飲留脾胃之中,則脾氣溢,脾氣溢則發熱中。”《素問直解》注:“夫脉小血反多者,其内必飲酒中熱之病。酒行絡脉,故血多;行於外而虚於内,故脉小。”按本文語義不明,故諸家説解亦難論定,存疑待考。

〔9〕脉有風氣,水漿不入 脉,明抄本無。水漿,飲料也。《周禮·天官·酒正》:“漿人掌其王之六飲:水、漿、醴、凉、醫、酏。”《詩·小雅·大東》:“或以其酒,不以其漿。”《素問·上古天真論》:“以酒爲漿。”均指此。《類經》卷十四第二十一注:“風爲陽邪,居於脉中,故脉大。水漿不入,則中焦無以生化,故血少。”

〔10〕此謂反也 明抄本、《素問》、《太素》均作“此之謂也”。《素問釋義》注:“此之謂三字衍。”按此句或總上諸虚實反証而言,故仍從本經。

〔11〕夫實者,氣入也 氣,邪氣也。入,侵入也。《太素》注:“邪氣入中爲實也。”《類經》卷十四第二十一注:“此下言虚實寒熱之因,用鍼補瀉之法。氣入者充滿於内,所以爲實。”此所謂“邪氣盛則實”也。

〔12〕虚者,氣出也 氣,正氣也。出,外泄也。《太素》注:“正氣出中爲虚也。”《類經》卷十四第二十一注:“氣出者漏泄於中,所以爲虚。”此所謂“精氣奪則虚”也。

〔13〕氣實者,熱也;氣虚者,寒也 氣實者,熱也,明抄本無此五字,疑脱。《類經》卷十四第二十一注:“氣爲陽,氣實則陽實,故熱;氣虚則陽虚,故寒。”

〔14〕入實者,左手開鍼孔也;入虚者,左手閉鍼孔也孔,明抄本、《素問》均作“空”。孔與空古通。《素問》王冰注:“言用鍼之補瀉也。右手持鍼,左手捻穴,故實者左手開鍼空以瀉之,虚者左手閉鍼空以補之也。”

脉小色不奪者〔1〕,新病也。脉不奪色奪者,久病也。脉與五色俱奪者,久病也。脉與五色俱不奪者〔2〕,新病也。肝與腎脉並至〔3〕,其色蒼赤,當病毀傷〔4〕,不見血,已見血,濕若中水也〔5〕。

〔1〕脉小色不奪者 奪,脱也,失也。《孟子·梁惠王上》:“無奪其時。”即無失其時也。色不奪,指面色明潤光澤而無枯槁之象。《素問》王冰注:“氣乏而神猶强也。”《太素》注:“邪始入於五藏,故脉小;未甚傷於血氣,故部内五色不奪,是知新病。”按王注以脉小爲氣乏,色不奪爲神猶强;楊注以脉小爲邪始入,色不奪爲氣血傷未甚。二注互發其義,均通。《類經》卷六第三十六注:“脉小者邪氣不盛,色不奪者形神未傷,故爲新病。”其義猶明,下文依此例。

〔2〕久病也。脉與五色俱不奪者 明抄本脱此十一字,疑誤。

〔3〕肝與腎脉並至 並至,明抄本作“俱者”,疑誤。肝脉弦,腎脉沈,並至者,言脉沈弦也。

〔4〕其色蒼赤,當病毀傷 毀,明抄本、《太素》均作“擊”,義同。毁傷,毁壞損傷也。肝主筋,其脉弦;腎主骨,其脉沈。色蒼赤者,瘀血之色也。故肝腎脉並至,其色青紫而兼赤者,乃爲撲擊毀傷筋骨血氣之病也。

〔5〕已見血,濕若中水也 已,明抄本、《太素》無;濕上有“而”字。《類經》卷六第三十六注:“凡毀傷筋骨者,無論不見血、已見血,其血必凝,其經必滯,氣血凝滯,形必腫滿,故如濕氣在經而同於中水之狀。中,去聲。”

按:

本節要在提示當從色脉鑒别疾病之新久。色脉與臟腑氣血密切相關,乃臟腑氣血之外候,如新病邪淺,氣血未傷,則色脉無大變化;若病久深入五臟,損傷氣血,則色脉必有奪失之象。關於文末“肝與腎脉並至”二十五字,《素問識》丹波元簡以爲“上下文不相順承,疑有脱誤”。《素問吴註》則將其移於他處。考《素問·脉要精微論》,本節乃以色脉測知新久之病,似與此文義不相涉,疑錯簡文也。

尺内〔1〕兩傍則季脇也,尺外〔2〕以候腎,尺裏〔3〕以候腹。中附上〔4〕,左〔5〕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5〕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4〕,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6〕。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中事也〔7〕。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爲熱中也〔8〕。

〔1〕尺内 尺,謂前臂一尺之部位。《太素》注:“從關至尺澤爲尺也。”屬診尺膚部位,爲《内經》切診之一。尺内,指尺澤部的内側。《素問》王冰注:“謂尺澤之内也。”此屬季脇之分區。

〔2〕尺外 指尺澤部外側。《素問》王冰注:“謂尺之外側。”屬腎之分區。

〔3〕尺裏 指尺澤部内外之裏,即中間。屬腹部之分區。

〔4〕中附上、上附上 中,原屬上讀,考下文有“上附上”句,則知“中”字當下讀,故改。附,《太素》作“跗”,楊上善注:“跗當爲膚,古通用字,故爲跗耳。”據此,附、跗,均爲“膚”之同音通假字。中附上、上附上,指尺膚診的兩個不同部位。將尺膚分爲三部,近肘者爲尺澤部,近腕者爲上部,即上附上;兩部之間爲中部,即中附上。又自“中附上”至“内以候膻中”,《太素》作“中跗上以候胸中”。

〔5〕左、右 指左手、右手而言。下同。

〔6〕前以候前,後以候後 上“前”字,指尺膚前面,即前臂内側陰經之份;下“前”字,指所主之病,即胸腹之病。上“後”字,指尺膚後面,即前臂外側陽經之份;下“後”字,指所主之病,即腰背之病。

〔7〕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中事也 此二十二字,《太素》作“跗上,鬲上也;鬲下者,腹中事也”。又“脛”下《素問》有“足”字。竟,界也,與境同。《周禮·夏官》:“凡國都之竟。”鄭玄注:“竟,界也。”《荀子·富國》:“其竟關之政盡察。”楊倞注:“竟與境同。”《素問》王冰注:“上竟上,至魚際也。下竟下,謂盡尺之動脉處也。”即尺膚上界直達魚際之部位,謂之上竟上,以其部位在上,故能察胸部喉中疾病;尺膚下界直達肘横紋之部位,謂之下竟下,以其部位在下,故能察少腹腰股膝脛中疾病。

〔8〕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爲熱中也 粗大,《太素》作“麤發”,陽下有“大”字。楊上善注:“尺之皮膚文理麤發者,是陰衰陽盛,熱氣薰膚,致使皮膚麤起,故爲熱中。”麤,爲粗之假借。

按:

本節經文歷代注家各有不同的理解。楊上善、王冰視爲診尺膚之内容,馬蒔、張介賓視爲診寸口之分部。《素問識》:“簡按:王注尺内,謂尺澤之内也,此即診尺膚之部位。《平人氣象論》云:尺濇脉滑,尺寒脉細。王注亦云:謂尺膚也。《邪氣藏府病形篇》云: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又云:夫色脉與尺之相應,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也。《論疾診尺篇》云:尺膚澤。又云:尺肉弱。《十三難》云:脉數,尺之皮膚亦數;脉急,尺之皮膚亦急。《史記·倉公傳》亦云:切其脉,循其尺。仲景曰:按寸不及尺。皆其義也。而其所以謂之尺者,《説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動脉爲寸口,十寸爲尺,尺所以指尺,規矩事也,從尸從乙,乙,所識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仭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爲法。徐鍇曰:《家語》曰:布指知尺,舒肱知尋。《大戴禮》云: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肱知尋。明是尺即謂臂内一尺之部分,而決非寸關尺之尺也。寸口分寸關尺三部,昉於《難經》,馬、張諸家,以寸關尺之尺釋之,與經旨差矣。”此説甚是。

腹脹,身熱,脉大〔1〕,一作小。是一逆也〔2〕。腹鳴而〔3〕滿,四肢清〔4〕,泄,脉大者,是二逆也。血衄〔5〕不止,脉大者,是三逆也。欬〔6〕且溲血脱形〔7〕,脉小而勁者〔8〕,是四逆也。欬脱形,身熱,脉小而疾者,是五逆也。如是者,不過十五日死矣。

腹〔9〕大脹,四末清〔10〕,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脹便一作後〔11〕。血,其脉大時絶〔12〕,是二逆〔13〕也。欬,溲〔14〕血,形肉脱,脉喘〔15〕,是三逆也。嘔血,胸滿引背〔16〕,脉小而〔17〕疾,是四逆也。欬,嘔,腹脹且飧泄〔18〕,其脉絶,是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時〔19〕而死矣。工不察此者而刺之〔20〕,是謂逆治。

〔1〕脉大 原校云:“一作小。”按似應作“小”爲是。腹脹、身熱而脉小,脉証不符,故爲逆也。

〔2〕也 明抄本無。此後諸逆“也”字同此例,不復出校。

〔3〕而 明抄本無。

〔4〕清 與凊通,冷也。

〔5〕血衄 明抄本作“衄血”;《靈樞》作“衄而”,而當爲“血”之誤。

〔6〕欬 此下明抄本有“音”二小字音注。

〔7〕脱形 《説文·肉部》:“脱,消肉臞也。”段玉裁注:“消肉之臞,臞之甚者也。今俗語謂太甚者曰脱形。言其形象如解蜕也。”

〔8〕脉小而勁者 而,明抄本無。《靈樞》作“其脉小勁”。義均同。

〔9〕腹 此上明抄本、《靈樞》均有“其”字。

〔10〕清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精”三小字校文。按精與清通。《禮記·緇衣》:“精知略而行之。”鄭玄注:“精或爲清。”

〔11〕一作後 明抄本同此校,“便血”作“後血”。義同。

〔12〕時絶 時,明抄本作“而”,其義稍遜。此指脉時有中斷之象,非絶不再至者,若絶不再至則死矣,非逆也。

〔13〕逆 原作“絶”,乃涉上“絶”字致誤,據明抄本、《靈樞》改。

〔14〕溲 明抄本作“嗽”,疑涉上文“欬”字致誤。

〔15〕脉喘 脉,原脱。《靈樞》作“脉搏”。按喘通“揣”,揣與“搏”常混用。《素問》、《靈樞》凡云“脉搏”者,本經多言“脉喘”或“脉揣”。且本節所云“諸逆”俱有脉狀,此處無之,脱文可知,故據補“脉”字。

〔16〕背 此上明抄本有“肩”字。

〔17〕而 明抄本作“以”。義同。

〔18〕飧泄 泄而食不化也。《詩·魏風·伐檀》陸德明釋文:“飧,水澆飯也。”此以泄物如水澆飯狀,故名飧泄。

〔19〕一時 有三解。一指三个月,《説文·日部》:“時,四時也。”段玉裁注:“春夏秋冬之稱。”年分四時而主十二月,故一時爲三個月。二指一個時辰,《廣韻·之韻》:“時,辰也。”即一晝夜十二分之一。三指一日。《靈樞發微》注:“一時者,一周時,乃一日之意也。”此説不知何據。按前五逆云“不過十五日死矣”。後五逆較前尤甚,當死于一辰之内。

〔20〕者而刺之 明抄本作“而刺者”。義同。

熱〔1〕病脉静,汗已〔2〕出,脉盛躁,是一逆也〔3〕。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着痺不移肉破〔4〕,身熱,脉偏絶〔5〕,是三逆也。淫而脉奪〔6〕,身熱,色夭然白,及後下血衃篤重〔7〕,是四逆也。寒熱奪形〔8〕,脉堅搏〔9〕,是五逆也。

〔1〕熱 此上原有“治”字,乃涉上文“是謂逆治”誤衍,據《靈樞》删。

〔2〕已 明抄本作“以”。按已、以二字古通。

〔3〕也 明抄本無。此後諸逆“也”字同此例,不復出校。

〔4〕肉破 ,原作“膕”,形近致誤,據《靈樞》改。謂突起高大之肌肉。此言身之大肌肉消瘦破敗也。

〔5〕脉偏絶 《靈樞發微》注:“蓋偏則一手全無,絶則二手全無。”按偏,半也,側也。《左傳·閔公二年》:“衣身之偏。”杜預注:“偏,半也。”此處偏爲絶之狀語,表示絶之部位,指手之一側脉絶也。

〔6〕淫而脉奪 脉奪,原作“奪形”,《靈樞》同。按本節言五逆,餘四逆均有脉象,此無者,誤也,據明抄本改。詳此前有“脉與五色俱奪者,久病也”之詞,乃言脉奪之義,亦可証也。淫,明抄本作“婬”。《説文·女部》:“婬,私逸也。”段玉裁注:“婬之字,今多以淫代之,淫行而婬廢矣。”淫,貪色也。《詩經·邶風·雄雉序》:“淫亂不恤國事。”孔穎達正義:“淫,謂色欲過度。”

〔7〕血衃篤重 明抄本作“衃蚘”,衃下有“音披,又音普”五小字音注。《靈樞》作“血衃,血衃篤重”。按明抄本疑誤。血衃,即衃血。《説文·血部》:“衃,凝血也。”《素問·五藏生成》王冰注:“衃血,謂敗惡凝聚之血,色赤黑也。”

〔8〕奪形 與前文脱形之義同。

〔9〕搏 明抄本作“揣”,並有“音搏,又音吹,上聲”七小字音注。按搏、揣常混用,義見前注。

五實死,五虚死。脉盛,皮熱,腹脹,前後〔1〕不通,悶瞀〔2〕,是謂五實。脉細,皮寒,氣少,泄利〔3〕前後,飲食不入,是謂五虚。漿粥入胃〔4〕,泄注止,則虚者活〔5〕。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

〔1〕前後 指大小便。詳見卷二第二注。

〔2〕悶瞀 瞀下明抄本有“音牟,又茂”四小字音注。《太素》作“瞀”,楊上善注:“,音悶。瞀,低目也。”按,悗之變體,與悶義同,煩悶也。瞀,眩惑也。《尚書·益稷》:“下民昏墊。”孔安國傳:“昏瞀墊溺。”孔穎達正義:“瞀者,眩惑之意。”楊注作“低目”,疑非是。

〔3〕泄利 《太素》作“洩注利”。按下文有“漿粥入胃,泄注止”句,泄利或當作“泄注”。又洩同泄。

〔4〕胃 明抄本無。疑脱。

〔5〕活 明抄本作“治”,下“則實者活”同此例。係形近致誤。

按:本

節所言五實、五虚,係指臟氣虚實之証。《素問·玉機真藏論》王冰注云:“五實,謂五藏之實。五虚,謂五藏之虚。實謂邪氣盛實,然脉盛,心也;皮熱,肺也;腹脹,脾也;前後不通,腎也;悶瞀,肝也。虚謂真氣不足也,然脉細,心也;皮寒,肺也;氣少,肝也;泄利前後,腎也;飲食不入,脾也。”此説可參。上述五實五虚之証,雖言死証,但未必盡然,若虚証漿粥得以入胃,泄利得止,爲脾腎之氣漸復,先後天根本得固,則病有回生之機。若實証而得汗出表邪解,大便得通裏邪除,則内外通和,亦可活也。

心脉滿大,癎痓筋攣〔1〕。肝脉小急,癎痓筋攣〔2〕。肝脉瞀暴,有所驚駭〔3〕,脉不至若瘖,不治自已〔4〕。腎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5〕,不鼓皆爲瘕〔6〕。腎脉大急沈,肝脉大急沈,皆爲疝。肝腎脉并沈爲石水〔7〕,并浮爲風水〔8〕,并虚爲死〔9〕,并小弦欲爲驚〔10〕,心脉揣滑急爲心疝〔11〕。《素問》揣作搏,下同〔12〕。肺脉沈揣爲肺疝〔13〕。三陽急爲瘕,三陰急爲疝〔14〕。二陰急爲癎厥,一本作二陰急爲疝〔15〕。二陽急爲驚〔16〕。

〔1〕心脉滿大,癎痓筋攣 痓,此下明抄本有“音熾,又翅”四小字音注。《素問》、《太素》均作“瘛”,《脈經》卷五第五作“痸”。《金匱》第二云:“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强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摇,卒口噤,背反張者,痓病也。”《素問·玉機真藏論》云:“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心脉滿大,火有餘也。心主血脉,火盛則血涸,故癎瘛而筋攣。癎音閑,癲癎也。瘛音熾,抽搐也。攣音戀,拘攣也。”按痓爲痙之誤。《素問·厥論》:“嗌腫痓。”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痓作痙。”《素問·氣厥論》:“傳爲柔痓。”《太素·寒熱相移》痓作痙。《傷寒論·辨痓濕暍脉証第四》成無己注:“痓,當作痙,傳寫之誤也。”《説文·疒部》:“痙,彊急也。”徐鍇繫傳:“《字書》曰:中寒體强急也。”故痙與瘛義同。又《玉篇·疒部》:“瘛,小兒瘛瘲病也。痸,同瘛。”是瘛、痸亦互通。

〔2〕肝脉小急,癎痓筋攣 痓,《素問》、《太素》均作“瘛”。《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肝藏血,小爲血不足,急爲邪有餘,故爲是病。夫癎瘛筋攣病一也,而心肝二經皆有之,一以内熱,一以風寒,寒熱不同,血衰一也,故同有是病。”

〔3〕肝脉瞀暴,有所驚駭 瞀,原作“”,考字書無此字,乃形近致誤,今改。《素問》作“騖”,《太素》作“驚”。按瞀與騖通,亂也。《説文通訓定聲·孚部》:“瞀,叚借爲騖。”《楚辭·九歌》:“中悶瞀之忳忳。”王逸注:“瞀,亂也。”《文選·斑固答賓戲》:“戰國横騖。”李善注:“東西交馳謂之騖。”《太素》乃涉下文“驚駭”致誤。暴者,疾也。《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暴。”毛亨傳:“暴,疾也。”《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驚駭者肝之病,故肝脉急亂者,因驚駭而然。”

〔4〕脉不至若瘖,不治自已 瘖下明抄本有“音陰”二小字音注。《説文·疒部》:“瘖,不能言也。”《釋名·釋疾病》:“唵然無聲也。”若,連詞,而也。如《易經·夬》:“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甚有脉不至而聲瘖者,以猝驚則氣逆,逆則脉不通,而肝經之脉循喉嚨,故聲瘖而不出也。然此特一時之氣逆耳,氣通則愈矣,故不治自已。”

〔5〕小急 《太素·五藏脉診》無此二字,上“心脉”與下“不鼓”連讀,亦通,然不若本經義勝。

〔6〕不鼓皆爲瘕 《素問》王冰注:“小急爲寒甚,不鼓則血不流,血不流而寒迫,故血内凝而爲瘕也。”《素問識》:“簡按:《巢源》云:瘕,假也,謂虚假可動也。又云:謂其有形,假而推移也。蓋癥瘕,分而言之,癥,積也;瘕,聚也。然癥積亦可稱瘕。《氣厥論》:虙瘕。《陰陽類論》:血瘕。《邪氣藏府病形篇》:蟲瘕。《傷寒論》:固瘕。《神農本經》:蛇瘕。《倉公傳》:遺積瘕、蟯瘕之類是也。”

〔7〕石水 《素問》王冰注:“肝脉入陰,内貫小腹;腎脉貫脊中,絡膀胱。兩藏并,藏氣熏衝脉,自腎下絡於胞,令水不行化,故堅而結。然腎主水,水冬冰,水宗於腎,腎象水而沈,故氣并而沈,名爲石水。”《素問吴註》注:“石水者,水凝不流,結於少腹,其堅如石也。腎肝在下,居少腹之分,脉沈爲在裏,故腎肝俱沈,爲石水之象。”《素問發微》注:“水氣凝結,如石之沈,故名爲石水也。”按王、吴二注,解石水爲石之堅,馬蒔則以爲如石之沈,詳經文言石水証,不曾言堅,似當以馬注爲是。本卷第二下有石水病,可參。又《金匱·水氣病脉證并治》言:“石水,其脉自沈,外証腹滿不喘。”與《内經》所論亦同。

〔8〕風水 《素問》王冰注:“脉浮爲風,下焦主水,風薄於下,故名風水。”《靈樞·論疾診尺》云:“視人之目窠上微癰,如新卧起狀,其頸脉動,時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按風水,又見本經卷八第五。

〔9〕并虚爲死 《素問》王冰注:“腎爲五藏之根,肝爲發生之主,二者不足,是生主俱微,故死。”

〔10〕并小弦欲爲驚 欲爲,《素問》、《脈經》卷五第五均作“欲”,《太素》作“亦”。《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肝腎并小,真陰虚也。小而兼弦,木邪勝也。氣虚膽怯,故爲欲驚。”

〔11〕心疝 《素問·脉要精微論》云:“診得心脉而急……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素問直解》注:“心脉搏滑急,則心氣受邪,故爲心疝。”

〔12〕《素問》揣作搏,下同 明抄本無此七字校文。《脈經》卷五第五與《素問》同。

〔13〕肺疝 《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肺脉當浮,而反沈搏,是肺氣逆聚於内,而爲肺疝矣。”《素問直解》注:“肺疝,氣疝也。”《病源》卷二十疝矤慣候云:“腹中乍滿乍減而痛,名曰氣疝也。”

〔14〕三陽急爲瘕,三陰急爲疝 三陰急爲疝,五字原脱,觀下文有“二陰急”、“二陽急”,此當有之,故據《素問》補。《素問》王冰注:“太陽受寒,血凝爲瘕;太陰受寒,氣聚爲疝。”急,脉緊急也,乃寒盛所致。

〔15〕一本作二陰急爲疝 明抄本無此八字校文。按此句當在“二陰急爲癎厥”句上,“二”當作“三”,疑爲前脱簡文。

〔16〕二陰急爲癎厥,二陽急爲驚 二陰,明抄本作“三陰”,疑涉上文致誤。《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二陰,少陰也。二陽,陽明也。脉急者爲風寒,邪乘心腎,故爲癎爲厥。木邪乘胃,故發爲驚。《陽明脉解篇》曰: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是亦此義。”

脾脉外鼓沈,爲腸澼,久自已〔1〕。肝脉小緩爲腸澼,易治〔2〕。腎脉小揣沈,爲腸澼下血〔3〕,血温身熱者死〔4〕。心肝澼亦下血,二藏同病者可治〔5〕。其脉小沈濇爲腸澼〔6〕,其身熱者死,熱甚七日死〔7〕。《素》作熱見〔8〕。胃脉沈鼓濇〔9〕,胃外鼓大,心脉小堅〔10〕急,皆鬲偏枯〔11〕;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不瘖舌轉者可治〔12〕,三十日起;其從者,瘖,三歲起〔13〕;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14〕。脉至而揣〔15〕,衄血身有熱者死〔16〕。脉來懸鈎浮爲熱〔17〕。《素》〔18〕作常脉。脉至而揣〔19〕,名曰暴厥,暴厥者〔20〕,不知與人言。脉至而〔21〕數,使人暴驚〔22〕,三四日自已。

〔1〕爲腸澼,久自已 《素問發微》注:“腸澼者,腸有所積而下之也,然有下血者,有下白沫者,有下膿血者,病在於腸,均謂之腸澼也。”即今之痢疾也。《素問吴註》注:“外鼓者,脉形向外而鼓也。外鼓有出表之象,故不必危之,久當自止也。”

〔2〕肝脉小緩爲腸澼,易治 患腸澼而肝脉小緩,則肝邪不盛,脾無賊尅之患,故易治也。

〔3〕腎脉小揣沈,爲腸澼下血 揣,《太素》同。《素問》、《脈經》卷五第五均作“搏”,義同。《素問》王冰注:“小爲陰氣不足,搏爲陽氣乘之,熱在下焦,故下血也。”

〔4〕血温身熱者死 血温,原作“血濕”,原校云:“《素問》作温。”今本《素問》同原校。《太素》、《脈經》卷五第五作“温”,均無“血”字,疑涉上“血”字重文號脱。田晉蕃云:“作温是。温、藴字古通,蓋蓄血也。尤怡謂作溢,由不識古書通假之例而妄改之。”又郝懿行《荀子補注·榮辱篇》:“其長矣,其温厚矣,其功盛姚遠矣。”今按温與蕰同,假借字耳。……蕰者,積也。《左傳》:蕰利生孽。經典通作藴。此作温,皆假借耳。如禮器云:温之至也。温讀爲藴,亦其例。”按作“血濕”,義不通,作“温”是,今據改,並删原校。血温者,血蓄積也,蓄積不行,陽獨盛,故身熱,殆陰耗盡則死矣。

〔5〕心肝澼亦下血,二藏同病者可治 《太素》“澼”作“辟”,亦假借字。楊上善注:“心肝二氣,共爲腸辟下血,是母子相扶,故可療也。”《素問》王冰注:“肝藏血,心養血,故澼皆下血也。心火肝木,木火相生,故可治之。”

〔6〕其脉小沈濇爲腸澼 《太素》無此八字。《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心肝之脉,小沈而濇,以陰不足而血傷也,故爲腸澼。”

〔7〕其身熱者死,熱甚七日死 《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脉沈細者不當熱,今脉小身熱是爲逆,故當死。而死於熱見七日者,六陰敗盡也。”

〔8〕《素》作熱見 明抄本作“《素問》甚作見”,義同。今本《素問》、《太素》、《脈經》卷五第五均同此校。按本經作“熱甚”義勝。

〔9〕沈鼓濇 沈濇而言鼓,於義難明,疑涉下鼓字衍。

〔10〕堅 《脈經》卷五第五作“緊”,乃涉隋文帝楊堅諱改字。

〔11〕皆鬲偏枯 鬲,明抄本無;《脈經》卷五第五作“膈”,義同。按“鬲”字在此,文抝義晦,故楊上善、王冰皆不釋,後世有解者,亦近乎鑿。詳《全生指迷方》卷一診諸病証脉法引作“皆爲偏枯”,律以上下文例,作“爲”是。偏之假借,《説文·疒部》:“,半枯也。”段玉裁注:“《尚書大傳》:禹其跳,湯扁。其跳者,踦也。鄭注……扁者,枯也。注言湯體半小扁枯。按扁即字之假借之言偏也。”

〔12〕不瘖舌轉者可治 偏枯之病,其甚者多瘖不能言,舌體强硬而不轉。若不瘖而舌轉,則其病尚輕,故可治。《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若聲不瘖,舌可轉,則雖逆於經,未甚於藏,乃爲可治,而一月當起。若偏枯而瘖者,腎氣内竭而然,其病必甚……正以腎脉循喉嚨挾舌本故耳。”

〔13〕其從者,瘖,三歲起 從,《素問》同;《太素》、《脈經》卷五第五均作“順”。從字係避梁武帝父順之諱改字。《素問》王冰注:“從謂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也。病順左右而瘖不能言,三歲治之乃能起。”三歲者,約言之,不可死看。

〔14〕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 《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以氣血方剛之年,輒見偏枯廢疾,此禀賦不足,早雕之兆也,不出三年死矣。”

〔15〕揣 《太素》同。《素問》、《脈經》卷五第五均作“搏”,義同。

〔16〕衄血身有熱者死 衄血,《素問》、《太素》、《脈經》卷五第五均作“血衄”,義同。《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搏脉弦强,陰虚者最忌之。凡諸失血鼻衄之疾,其脉搏而身熱,真陰脱敗也,故當死。”

〔17〕脉來懸鈎浮爲熱 浮下原有“者”字,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脈經》卷五第五及上下文例删。爲熱,《脈經》同,《素問》作“爲常脉”,《太素》作“爲脉鼓”,並非。按懸,懸空也。脉如物之懸空,乃浮泛於上也。鈎,鈎脉也,其脉洪大,來盛去衰。故脉來懸鈎浮者,當係陽盛之象,是以爲熱。《素問》言常脉者,若以其爲血衄之常脉尚可,若以爲平人不病之常脉則誤矣。《太素》作脉鼓,與前後文義不倫,亦誤。

〔18〕《素》 明抄本作《素問》。

〔19〕而揣 《素問》、《太素》均作“如喘”。揣下明抄本有“音傳”二字音注。按如與“而”通,《經傳釋詞》卷七:“如,猶而也。”

〔20〕暴厥,暴厥者 《太素》作“氣逆者”。暴,《脈經》卷五第五作“氣”。按厥証多由氣逆而致,《太素》、《脈經》或涉此而異。暴厥,病証名,其証猝然昏憒,不知與人言。暴,猝也。

〔21〕而 《素問》、《太素》均作“如”,二字義通。

〔22〕暴驚 《素問》王冰注:“脉數爲熱,熱則内動肝心,故驚。”暴驚者,猝然而驚也。

脉至浮合〔1〕,浮合如數,一息十至已〔2〕上,是經氣予〔3〕不足也,微見九十日死〔4〕。脉至如火薪然〔5〕,是心精予奪也,草乾而死〔6〕。脉至如叢棘〔7〕,《素》作如散葉。是肝氣予虚也,木葉落而死〔8〕。脉至如省客,省客者〔9〕,脉塞如鼓〔10〕也,是腎氣予不足也,懸去棗華而死〔11〕。脉至如丸泥〔12〕,是〔13〕胃精予不足也,榆莢落而死〔14〕。脉至如横格〔15〕,是膽氣予不足也,禾熟而死〔16〕。脉至如弦縷〔17〕,是胞〔18〕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19〕,不言可治。脉至如交棘〔20〕,《素》作交漆。交棘者,左右傍至也,微見三十日〔21〕而死。脉至如湧泉〔22〕,浮鼓肌〔23〕中,是太陽氣予不足也,少氣味〔24〕,韮花生而死〔25〕。脉至如委土之狀〔26〕,按之不足〔27〕,是肌氣〔28〕予不足也,五色先見黑白,累發而死〔29〕。脉至如懸癰〔30〕,懸癰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氣〔31〕予不足也,水凍而死〔32〕。脉至如偃刀〔33〕,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堅大〔34〕,五藏寒熱〔35〕,《素》作菀熟。寒熱獨并於腎,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36〕。脉至如丸滑不著《素》作手不直〔37〕。手〔38〕,丸滑不著手者〔39〕,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腸〔40〕氣予不足也,棗葉生而死〔41〕。脉至如舂者〔42〕,令人善恐,不欲坐卧〔43〕,行立常聽〔44〕,是小腸氣予不足也,季秋而死〔45〕。

〔1〕脉至浮合 《素問》王冰注:“如浮波之合,後至者凌前,速疾而動,無常候也。”

〔2〕已 明抄本、《素問》、《太素》均作“以”。按二字互通,經文多混用。

〔3〕予 與“與”、“余”通。與、余皆可作語助詞,《經傳釋詞》卷一:“與,語助也。僖二十三年《左傳》曰:夫有大功而無貴任,其人能靖者與有幾?言能靖者有幾也。”黄季剛批注:“此借爲歟字或余字。余,語之舒也。”是予字在此無實義。

〔4〕微見九十日死 《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微見,始見也。言初見此脉,便可期九十日而死。若見之已久,則不必九十日矣。所以在九十日者,以時更季易,天道變而人氣從之也。”

〔5〕脉至如火薪然 明抄本無“如”字;“火”作“大”,誤。薪然,《太素》作“新燃”,楊上善注:“心脉如鈎,今如火新燃,是心脉急疾。”《脈經》卷五第五作“新然”。《禮記·月令》:“收秩薪柴。”鄭玄注:“大者可析謂之薪,小者合束謂之柴。”然,俗作燃,《説文·火部》:“然,燒也。”《素問》王冰注:“薪然之火焰,瞥瞥不定其形而便絶也。”《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如火薪然者,來如焰之鋭,去如滅之速。此火藏無根之脉,而心經之精氣與奪也。”按張注並非薪燃之殊貌,王注雖今文作“薪然”,而似爲新燃之狀,義有可從,故疑本作“新然”。

〔6〕草乾而死 《太素》注:“火精奪,故至草乾水時,被剋而死。”《素問發微》注:“心精被奪,火王於夏,猶有可支。至秋盡冬初,心氣全衰,故曰草乾而死。”

〔7〕脉至如叢棘 叢棘,《素問》作“散葉”,王冰注:“如散葉之隨風不常其狀。”《太素》作“散采”,楊上善注:“有本爲叢棘、散葉也。”叢,灌木也。《楚辭·招魂》:“叢菅是食些。”王逸注:“柴棘爲叢。”《説文·朿部》:“棘,小棗叢生者。”叢棘,即叢生之棘。此言脉來弦濇,如荆棘叢生也,爲肝臟精氣虧虚之象。

〔8〕木葉落而死 《脈經》卷五第五同,注云:“木葉落作棗華。”《太素》注:“是爲肝木氣之虚損,至木葉落金時,被剋而死。”《素問吴註》注:“木遇金而負,遇秋而凋,故深秋則死。”

〔9〕脉至如省客,省客者 如省客,省客者,明抄本作“而省客者”。《太素》作“省容者”,容當爲“客”字之誤。《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省客,如省問之客,或去或來也。”脉至如此,乃爲斷續不定或節律不整之象。又孫鼎宜以爲“省客”二字合之得塞音,塞有實義。此又一説也。

〔10〕脉塞如鼓 原作“脉寒如故”,寒下原校云:“一本作塞。”故,明抄本作“鼓”,《素問》、《脈經》卷五第五均作“脉塞而鼓”,《太素》作“脉寒如鼓”。今據《素問》、《脈經》改,并删原校。《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塞者,或無而止。鼓者,或有而搏。”此即上文“省客”之義,乃腎中精氣虧敗之象。

〔11〕懸去棗華而死 華,花也。《禮記·月令》:“桃如華。”《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棗華之候,初夏時也。懸者,華之開;去者,華之落。言於棗華開落之時,火王而水敗,腎虚者死也。”

〔12〕脉至如丸泥 如,明抄本作“而”,二字古通,此作“如”解。《太素》注:“胃脉耎弱,今反如丸泥,乾堅之丸,即是胃土氣之有損。”《素問》王冰注:“如珠之轉,是謂丸泥。”《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丸泥者,泥彈之狀,堅强短濇之謂,此胃精中氣之不足也。”是當以楊、張二注義勝。若如珠之轉,則近乎滑矣,不可從。又泥通湼。湼,窒也,引申爲滯濇之義,可與下文“丸滑”義對,亦或是。

〔13〕是 明抄本無。

〔14〕榆莢落而死 《脈經》卷五第五同。注:“《素問》莢作葉。”今本《素問》仍作“莢”。《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榆莢,榆錢也。春深而落,木王之時,上敗者死。”

〔15〕脉至如横格 《素問》王冰注:“脉長而堅,如横木之在指下也。”《太素》注:“膽脉如弦,今如横格之木,即是木之膽氣有損。”

〔16〕禾熟而死 《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禾熟於秋,金令王也,故木敗而死。”

〔17〕脉至如弦縷 縷,《説文·糸部》:“綫也。”《太素》注:“如弦之縷綫,散而不聚。”《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弦縷者,如弦之急,如縷之細,真元虧損之脉也。”張注謂“如縷之細”,勝於楊注,然“如弦之急”,疑非是,此當是如弦之纖細者。

〔18〕胞 《太素》注:“心胞脉。”《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胞,子宫也,命門元陽之所聚也。”按下文有“善言”與“不言”之証,亦關乎神,《太素》楊注不無道理,今兩説並存之。

〔19〕下霜而死 《太素》注:“心胞火府有損,故至霜雪水時被剋而死。”《素問》王冰注:“胞之脉繫於腎,腎之脉俠舌本,人氣不足,當不能言,今反善言,是真氣内絶去腎,外歸於舌也,故死。”按義難定論,今兩説並存之。

〔20〕脉至如交棘 交棘,《素問》、《脈經》卷五第五均作“交漆”,《太素》作“交莢”。下“交棘”同。按下文有“左右傍至”之語,當以交棘義勝,而“交漆”、“交莢”,其義費解。交棘者,脉來如荆棘之交,纏綿艱濇,左右勁急反轉。此爲胃氣敗絶之脉,故於初見三十日月建之交而死矣。《素問識》:“簡按:‘左右傍至也下,’恐脱‘是其予不足也’ 一句。”當是。

〔21〕三十日 《脈經》卷五第五作“四十日”。

〔22〕脉至如湧泉 《太素》無“湧”字。《素問》王冰注:“如水泉之動,但出而不入。”《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湧泉者,如泉之湧,有升無降,而浮鼓於肌肉之中,是足太陽膀胱之氣不足也。”

〔23〕肌 《太素》作“胞”,疑誤。

〔24〕少氣味 此三字義不明,故楊上善、王冰均不釋,《素問釋義》以爲“三字衍”。今存疑。

〔25〕韮花生而死 《素問》、《脈經》卷五第五均作“韭英而死”,《太素》作“韮華死”。按“韮”乃“韭”之俗體。英,華也,與花同。《詩經·鄭風·有女同車》:“顔如舜英。”據此,各經文雖有異,其義則同。韮花生於長夏,土盛之時,膀胱内虚不勝土剋,故死也。

〔26〕脉至如委土之狀 委,原作“頹”,《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頹土作委土。”明抄本同新校正。《太素》亦作“委”,據改。委,委棄、委廢也。頹亦有委廢之義,《集韻·過韻》作吐卧切:“頹,委廢兒。《周禮》:頹爾如委。李讀。”是委、頹二字義通。此言脉至如廢棄之土,鬆散無力狀。《素問》王冰注:“頹土之狀,謂浮之大而虚耎,按之則無。”義猶是也。

〔27〕不足 《素問》、《太素》、《脈經》卷五第五均作“不得”。以本經義勝。脉來鬆散按之不足,乃爲脾氣虚衰之象也。

〔28〕肌氣 即脾氣。脾主肌肉,故云。

〔29〕五色先見黑白,累發而死 先,原脱,據《素問》、《太素》補。此文訓釋、句讀,諸説不一。《太素》注:“今按止如委土之狀,無有脾胃耎弱之氣,又先累見黑白之色,是肺腎來乘,故死也。”按楊注將“先”、“累”二字連釋,與原句義不合,且本節諸死時皆指出其具體時間,或以物象時,故將累作“發”之狀語解,非是。累,《素問》作“壘”,《脈經》卷五第五亦作“壘”,注:“一作。”《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壘、蘽同,即蓬蘽之屬。蘽有五種,而白者發於春,木王之時,土當敗也。”蓬蘽,《本經》、《别録》及《証類本草》均不言有五種,故《素問識》云:“未知白壘是何物,張説難信。”按累同壘,《集韻·韻》:“壘、纍、累,壘,山名,或作纍,亦省。”又《集韻·脂韻》:“蘽、藟、蘽、,蔓也,通作纍。”是累又作藟。《説文·艸部》:“藟,艸也。”段玉裁注:“《詩》七言葛藟。陸璣云:藟,一名巨荒,似燕薁,亦延蔓生,葉如艾,白色,其子赤,可食,酢而不美,幽州謂之椎藟,《開寶本草》及《圖經》皆謂即千歲藟也。按凡藤者謂之藟,系之草則有藟字,系之木則有蘽字。”《廣雅·釋草》:“藟,藤也。”王念孫疏證:“藟與櫐同。《爾雅》云:諸慮山櫐。郭注云:今江東呼櫐爲藤,似葛而麤大。又攝虎纍,注:今虎豆纏蔓林樹而生,夾有毛刺,今江東呼爲欇。藟似葛,故古人以葛藟並稱。”按據上説,本文當作“累發而死”,累發者,藟發也。藟皆發於春,以土不勝木,故死。

〔30〕脉至如懸癰 懸癰,《素問》、《脈經》卷五第五均作“懸雍”,王冰注:“如顙中之懸雍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懸雍作懸離。元起注云:懸離者,言脉與肉不相得也。”《太素》同全元起注本。下“懸癰”同。按癰與雍通,《素問·大奇論》:“肺之雍,喘而兩胠滿。”《太素·五藏脉診》、本經卷十一第八“雍”均作“癰”。《素問識》:“簡按:蓋雍、甕通,《山海經》:懸甕之山,晉水出焉。郭樸注云:山腹有巨石,如甕形,因以爲名。甕,亦作甕,《説文》:罌也。《廣雅》:瓶也。蓋取其大腹小口,而形容浮揣切之益大之象也。”考本節言脉,皆以物象形,故從此説。

〔31〕十二俞之氣 氣,《素問》、《太素》均無。十二俞,即臟腑在背部足太陽經之俞穴也,如肺俞、心俞之類。

〔32〕水凍而死 凍,《素問》、《太素》、《脈經》卷五第五均作“凝”,義同。死下《太素》并有“亟”字,疑衍。水凍於冬,足太陽屬水,其氣不足,故至冬令陰盛之時,必致陽絶而死矣。

〔33〕脉至如刀 《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刀,卧刀也。浮之小急,如刀口也;按之堅大急,如刀背也。”

〔34〕堅大 《素問》、《脈經》卷五第五均作“堅大急”,《太素》作“堅急大”。

〔35〕寒熱 《素問》、《脈經》卷五第五均作“菀熟”,《太素》作“宛熟”。按菀通宛,即鬱也。《素問》王冰注:“菀,積也。熟,熱也。”疑寒爲“菀”之誤。熟有甚義,《荀子·榮辱》:“非熟修爲之君子。”楊倞注:“熟,甚也。”故“菀熟”者,鬱甚也。於義爲勝。

〔36〕立春而死 《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此以五藏菀熱發爲寒熱,陽王則陰消,故獨并於腎也。腰者腎之府,腎陰既虧,則不能起坐。立春陽盛,陰日以衰,所以當死。”

〔37〕手不直 今本《素問》作“不直手”。

〔38〕脉至如丸滑不著手 著,《素問》、《太素》均作“直”,楊上善注:“直,當也。脉如彈丸,按之不可當於指下,此是滑不直。”著,附着也。《漢書·賈誼傳》:“而淮陽之比大諸侯,廑如黑子之著面。”著即附着之意也。據此,兩義均指脉滑而不顯於指下,故其義相通也。

〔39〕丸滑不著手者 原無“手”字,據明抄本、《素問》、《脈經》卷五第五補。著,《素問》、《脈經》并作“直”。《太素》則無此六字。不著手,言其脉來圓滑而不滯着於手也。

〔40〕大腸 《太素》作“膽”。考上文已有膽氣不足之脉象,此再言之,重矣。

〔41〕棗葉生而死 《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大腸應庚金,棗葉生初夏,火王則金衰,故死。”

〔42〕脉至如舂者 舂,明抄本、《素問》、《太素》均作“華”,其義費解,非是。《脈經》卷五第五同本經。脉至如舂者,如《素問·三部九候論》云:“上下左右之脉相應如參舂者,病甚。”義可証也。《説文·臼部》:“舂,擣粟也。”此言脉來時而一至,至則搏擊有力。爲小腸精氣内虧,陽氣外浮之象也。

〔43〕令人善恐,不欲坐卧 小腸與心氣相通,其氣不足必及於心,心虚故善恐;恐則神亂,故不欲坐卧也。

〔44〕行立常聽 《太素》注:“心虚,耳中如有物,故恒聽。”《類經》卷六第二十四注:“行立常聽者,恐懼多而生疑也。”義亦通。

〔45〕季秋而死 小腸屬火,其氣不足,至季秋陰盛火衰之時,金反侮火,故其精氣必敗絶而死矣。

病形脉診第二上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大熱甚寒不能勝之也”,見《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太素·邪中》;自“虚邪之中身也”至“行一者爲下工,十全其六”,見《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太素·色脉尺診》;自“尺膚温以淖澤者”至“胃中有寒也”,見《靈樞·論疾診尺》、《太素·尺診》;自“曰:人有尺膚緩甚”至“此病甚”,見《素問·奇病論》、《太素·疹筋》。

提要:本篇重點論述邪中臟腑經脉所致之各種病証,以及脉診之重要意義,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包括:由於邪氣中人之原因部位不同,可導致不同臟腑經脉病變;望色、切脉、按尺膚三者之關係,以及在診斷上的重要性。

黄帝問曰:邪氣之中人柰何?高下〔1〕有度乎?岐伯對曰:身半已〔2〕上者,邪中之〔3〕;身半已下者,濕中之。中於陰則留於府〔4〕,中於陽則留於經〔5〕。曰:陰之與陽,異名同類〔6〕,上下相會〔7〕,經絡之相貫也,如環之無端。夫邪之中人也,或中於陰,或中於陽,上下左右,無有恒常〔8〕。曰:諸陽之會,皆在於面〔9〕。人之方乘虚時及新用力,若熱〔10〕飲食汗出,腠理開而中於邪,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項〔11〕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12〕。中於膺背兩脇,亦中其經〔13〕。中於陰者〔14〕,常從臂胻〔15〕始。夫臂與胻,其陰皮〔16〕薄,其肉淖澤〔17〕,故俱受於風,獨傷於其陰也。曰:此故〔18〕傷其藏乎?曰:身之中於風也,不必動藏。故邪入於陰經,其藏氣實,邪氣入而不能客〔19〕,故還之於府。是故陽中則留於經,陰中則留於府〔20〕。

〔1〕高下 與後文“上下”義同。高,上也。

〔2〕已 明抄本、《靈樞》、《太素》均作“以”。按二字互通。後“身半已下者”,已字同此例。

〔3〕邪中之 邪,析言之,則指風雨寒暑等天之邪氣而言;渾言之,則諸致病因素統謂之邪。天之邪氣清輕在上者,中人多在身半以上。《太素》注:“身半以上,風雨之邪所中,故曰中於高也。風爲百病之長,故偏得邪名也。”

〔4〕留於府 原作“留府”。《靈樞》作“溜於府”,明抄本、《太素》均作“留於府”,據補介詞“於”字。按留、溜,古與“流”通。留府,即流入於六腑。下文“留於經”義同。

〔5〕留於經 原作“留藏”,《靈樞》作“溜於經”,《太素》作“留於經”,據補介詞“於”字。本節下文云:“是故陽中則留於經,陰中則留於府”,是知“藏”乃“經”字之誤,據改。

〔6〕陰之與陽,異名同類 《太素》注:“陰陽異名,同爲氣類。”《類經》卷十三第三注:“經脉相貫合一,本同類也。然上下左右部位,各有所屬,則陰陽之名異矣。”按此陰陽,指經脉言,故名雖異,類則同也。

〔7〕上下相會 《太素》注:“三陽爲表居上,三陰爲裏在下,表裏氣通,故曰相會。”按經脉之在上行下者、在下行上者,均有會遇聯接處,故上下脉可以互相遇合。會,遇合也。

〔8〕常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其故何也”四字。於義爲順。

〔9〕諸陽之會,皆在於面 《太素》注:“手足三陽之會,皆在於面。”

〔10〕熱 《靈樞》無。

〔11〕項 原作“面”,乃涉上文“中於面則下陽明”條致誤,據明抄本、《靈樞》、《太素》改。

〔12〕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頰則下少陽 《太素》注:“邪之總中於面,則著手足陽明之經循之而下;若中頭後項者,則著手足太陽之經循之而下;若别中於兩頰,則著手足少陽之經循之而下。”《類經》卷十三第三注:“凡足之三陽,從頭走足,故中於面,則自胸腹下行於陽明經也;中於項,則自脊背下行於太陽經也;中於頰,則自脇肋下行於少陽經也。脉遍周身者,惟足六經耳,故但言足也。”張注有病足不病手之義,然據經脉上下相會之理,楊上善以手足經解之,亦不無道理。

〔13〕中於膺背兩脇,亦中其經 《太素》注:“若中胸背及兩脇三處,亦著三陽之經循經而下也。”

〔14〕陰者 此指陰經而言。

〔15〕胻 此下明抄本有“音行,又”四小字音注。

〔16〕陰皮 即内側之皮膚。陰,此指内側言。

〔17〕淖澤 濕潤也。《素問·經絡論》:“熱多則淖澤,淖澤則黄赤。”王冰注:“淖,濕也。澤,潤液也。謂微濕潤也。”

〔18〕故 此表示反詰語氣。

〔19〕客 原作“容”,明抄本、《靈樞》、《太素》均作“客”。“邪客”爲經文常用語,其義亦勝,故據改。

〔20〕陽中則留於經,陰中則留於府 陽中、陰中,《靈樞》作“中陽”、“中陰”。《太素》注:“陽之邪中於面,流於三陽之經;陰之邪中於臂胻,溜於六府也。”楊上善雖有是解,然據前文義,終不若《靈樞》之作“中陽”、“中陰”於義爲順。

曰:邪之中藏者柰何?曰:恐懼憂愁〔1〕則傷心,形寒飲冷〔2〕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迎〔3〕而上行。有所墮墜,惡血留内,若〔4〕有所大怒,氣上而不能〔5〕下,積於脇〔6〕下則傷肝。有所擊仆〔7〕,若醉以〔8〕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浴水〔9〕則傷腎。

〔1〕恐懼憂愁 《靈樞》、《太素》均作“愁憂恐懼”,憂愁,明抄本作“愁憂”,《脈經》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均作“愁憂思慮”,《難經·四十五難》作“憂愁思慮”。義均通。

〔2〕飲冷 《難經·四十九難》同。《靈樞》作“寒飲”,《太素》作“飲寒”,義亦同。

〔3〕迎 《太素》作“逆”。按迎、逆義同。《方言》:“自關而東曰逆,自關而西曰迎。”《淮南子·時則訓》:“以迎歲於東郊。”高誘注:“迎歲,逆春也。”《靈樞》作“道”,非是。

〔4〕若 原脱,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及此下文例補。若,或然也。

〔5〕能 《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同。《靈樞》、《太素》均無。

〔6〕脇 《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作“左脇”。

〔7〕仆 此下明抄本有“音付”二小字音注。

〔8〕醉以 《靈樞》、《太素》同。《脈經》卷六第五、《千金》卷十五第一均作“醉飽”,義勝。

〔9〕汗出浴水 《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均作“汗出如浴水”。如,而也。義亦勝。

曰:五藏之中風柰何?曰:陰陽俱相感,邪乃得往〔1〕。十二經脉〔2〕,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3〕,其精陽之氣,上走於目而爲睛〔4〕,其别氣〔5〕走於耳而爲聽,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爲臭〔6〕,其濁氣〔7〕下〔8〕出於胃走唇舌而爲味〔9〕。其氣之津液皆上熏〔10〕於面,而〔11〕皮又厚,其肉堅,故大熱〔12〕甚寒不能勝之也。虚邪〔13〕之中身也,洒淅〔14〕動其形。正邪〔15〕之中人也微,先見於色,不知於身,若有若無,若亡若存〔16〕,有形無形,莫知其情。夫色脉與尺〔17〕之皮膚〔18〕相應,如桴鼓影嚮〔19〕之相應,不得相失,此亦本末根葉之出候〔20〕也,根死則葉枯矣。故色青者,其脉弦。色赤者,其脉鈎。色黄者,其脉代。色白者,其脉毛。色黑者,其脉石。見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21〕相勝之脉則死矣,得其相生〔22〕之脉則病已矣。

〔1〕陰陽俱相感,邪乃得往 相,《靈樞》、《太素》均無。《太素》注:“前言五藏有傷,次言五藏中風,陰陽血氣皆虚,故俱感於風,故邪因往入也。”《類經》卷十三第三注:“此承上文而言五藏之中風者,必由中外俱感,而後邪乃得往,往言進也。”按統觀前文,當以張説義勝。

〔2〕脉 明抄本作“絡”,疑誤。

〔3〕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 空,與“孔”通。《太素》注:“六陽之經,並上於面;六陰之經,有足厥陰經上面,餘二至於舌下,不上於面,而言皆上面者,舉多爲言耳。其經絡血氣貫通,故皆上走七竅以爲用也。”空竅,此言耳、目、口、鼻七竅也。

〔4〕其精陽之氣,上走於目而爲睛 睛,《太素》作“精”。按精與“睛”通,《説文通訓定聲·鼎部》:“精,字亦作睛。”《荀子·解蔽》:“用精惑也。”楊倞注:“精,目之明也。”睛,與下文聽、味等合看,皆名詞動用,此有視物精明之義。又睛下明抄本有“者”字。《類經》卷四第二十注:“精陽氣者,陽氣之精華也,故曰五藏六府之氣皆上注于目而爲之精。”走,至也。《莊子·達生》:“無不走也。”郭象注:“司馬曰:走,至也。”

〔5〕别氣 《類經》卷四第二十注:“别氣者,旁行之氣也。氣至兩側上行于耳,氣達則竅聰,所以能聽。”

〔6〕臭 通齅、嗅。《説文·鼻部》:“齅,以鼻就臭也。”《荀子·禮論》:“三臭之不食也。”楊倞注:“謂歆其氣。”《集韻·送韻》:“嗅,鼻審氣也。”臭本指氣味,此亦假借義也,乃指嗅覺,聞氣味也。

〔7〕濁氣 濁,潤厚也。《山海經·西山經》:“濁澤而有光。”郭樸注:“濁,謂潤厚。”按此濁氣,乃指穀氣所化精微中之厚濁之氣。

〔8〕下 《靈樞》、《太素》均無。

〔9〕走唇舌而爲味 《太素》注:“耳目視聽,故爲清氣所生;唇舌識味,故爲濁氣所成。味者,知味也。”味,名詞動用,嚐也。如《老子》第六十三章:“味無味。”上味字亦作是解。

〔10〕熏 明抄本、《太素》均作“薰”,《靈樞》作“燻”。薰本香草,假借爲熏。燻,熏之俗字。故三字義通。《爾雅·釋訓》釋文:“熏,本亦作燻,或作薰。”

〔11〕而 明抄本、《太素》均作“面”。疑涉上文“面”字誤。

〔12〕大熱 《靈樞》作“天氣”。大,《太素》無。按《靈樞》此前有“黄帝問天寒而面不衣”之文,并未言及天熱、大熱之事,故疑“大熱”爲“天氣”之誤。

〔13〕虚邪 《太素》注:“虚邪謂八虚邪風也。……八虚之風,從虚鄉來,傷損於物,故曰虚風。”

〔14〕洒淅 《靈樞》作“灑淅”,《太素》作“洫泝”。按灑通洒,此皆言惡寒,義存乎聲,文雖異而義則同。

〔15〕正邪 《太素》注:“正邪謂四時風也。四時之風,生養萬物,故爲正也。”

〔16〕若有若無,若亡若存 原作“若存若亡”。《靈樞》、《太素》均作“若有若無,若亡若存”。按本文上下爲韻文,隔句入韻,上句“身”屬真韻,下句“情”屬耕韻,本句“存”屬文韻,是真、文、耕通韻。故據補“若有若無”四字,并將“若存若亡”四字乙正。

〔17〕脉與尺 脉,明抄本無,疑脱。《太素》注:“色謂面色,脉謂寸口,尺謂尺中也。五藏六府善惡之氣,見於色部、寸口、尺中。”尺者,尺膚也。

〔18〕皮膚 《靈樞》、《太素》均無此二字。按作爲診法名詞,經文中只言“尺”或“尺膚”,本文係言診法者,故“皮膚”二字疑涉後文衍。

〔19〕桴鼓影嚮 桴,與“枹”通,鼓槌也。《説文通訓定聲·孚部》:“桴,假借爲枹。”《説文·木部》:“枹,擊鼓杖也。”桴鼓,即以桴擊鼓。影,《集韻·梗韻》:“物之陰影也。”嚮,聲也,與“響”通。《莊子·在宥》:“聲之於嚮。”陸德明釋文:“嚮,本作響。”影嚮,喻相應也。《莊子·在宥》:“大人之教,若影之於形,聲之於嚮,有問而應之。”故桴鼓、影、嚮,均喻事物之相應也。《太素》注:“五藏六府善惡之氣,見於色部、寸口、尺中,三候相應,如槌鼓、形影、聲響不相失也。”

〔20〕本末根葉之出候 出候,出現之徵候也。候,徵候也。《晉書·天文志》:“凡游氣蔽天,日月失色,皆是風雨之候也。”《靈樞集註》張志聰注:“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乃五藏五行之神氣而見於色也。脉者,榮血之所循行也。尺者,謂脉外之氣血,循手陽明之絡而變見於尺膚。脉内之血氣,從手太陰之經而變見於尺寸。此皆胃府五藏所生之氣血本末根葉之出候也。”

〔21〕其 原脱,據《靈樞》、《太素》及上下文例補。

〔22〕相生 原作“相勝”,乃涉上文致誤,據明抄本、《靈樞》、《太素》改。

曰:五藏之所生變化之病形〔1〕何如?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應,其病〔2〕乃可别也。

曰:色脉已定,别之柰何?曰:調其脉之緩急大小滑濇〔3〕,而病形〔4〕定矣。

曰:調之何如?曰:脉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脉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脉小者,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5〕;脉大者,尺之皮膚亦大〔6〕;脉沈者,尺之皮膚亦沈〔7〕;脉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脉濇者,尺之皮膚亦濇。凡此六〔8〕變者,有微有甚。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9〕;善調脉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爲上工,十〔10〕全其九;行二者爲中工,十〔11〕全其七;行一者爲下工,十〔12〕全其六。

〔1〕病形 與“病能”(即病態)義同。後世謂之病証也。

〔2〕病 據前文“五藏之所生變化之病形”,及後文“而病形定矣”,此所言“可别”者,亦當指“病形”,故疑此下脱“形”字。

〔3〕調其脉之緩急大小滑濇 調,《脈經》卷四第一作“審”,義亦通。《類經》卷五第十七注:“緩急以至數言,小大滑濇以形體言。……六者相爲對待,調此六者,則病變可以定矣。”

〔4〕形 明抄本作“形變”,乃誤衍變字。《靈樞》、《太素》均作“變”。按前文所問乃“五藏之所生變化之病形”,故當以作“形”爲是。

〔5〕氣 《脈經》卷四第一無。按此論尺膚,似不當有“氣”字。

〔6〕大 《靈樞》、《太素》均作“賁而起”,於義較明。

〔7〕脉沈者,尺之皮膚亦沈 《靈樞》、《太素》均無此九字。按上文言緩急小大滑濇六脉,故此句疑爲衍文。

〔8〕六 原脱,據明抄本、《太素》補。

〔9〕寸 《太素》作“寸口”。

〔10〕十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上工”二字。

〔11〕十 此上明抄本、《靈樞》、《太素》均有“中工”二字。

〔12〕十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下工”二字。

尺膚温〔1〕一作滑。以淖澤〔2〕者,風也。尺肉弱者,解也。安卧、脱肉者,寒熱也〔3〕。一本下作不治〔4〕。尺膚濇者,風痺也。尺膚粗如枯魚鱗者,水泆飲也〔5〕。尺膚寒甚〔6〕脉急〔7〕一作小。者,泄少氣也〔8〕。尺膚熱甚脉盛躁〔9〕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汗〔10〕且出也。一作病且出〔11〕。尺膚燒炙人手〔12〕,一作炬然〔13〕。先熱後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持之而熱者,亦寒熱也。尺膚炬然熱〔14〕,人迎大者,當奪血也。尺堅大,脉小甚,則少氣〔15〕,悗有加者,立死〔16〕。《脈經》云:尺緊於人迎者,少氣〔17〕。

〔1〕尺膚温 《靈樞》、《脈經》卷四第一均作“尺膚滑”,《太素》作“尺濕”。按此與下“尺膚濇”應爲對文,似當以作“尺膚滑”爲是,作“濕”誤。

〔2〕以淖澤 以,《靈樞》作“其”,義同。淖澤,《太素》注:“光澤也。”按《靈樞》、《太素》此後均有“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九字。《靈樞發微》馬蒔注:“澤脂,潤澤如脂膏者。”《類經》卷五第十八注:“澤脂,即前淖澤之謂。”則淖澤亦有潤澤之義,義似重矣,《脈經》卷四第一無此九字,可証。

〔3〕尺肉弱者,解也。安卧、脱肉者,寒熱也 《靈樞》、《太素》均無二“也”字,“寒熱”後均有“不治”二字,《太素》“安卧”連上句讀,楊上善注:“解,懈惰也。尺肉耎弱者,身體懈惰而欲安卧。”《脈經》卷四第一作“尺内弱,解安卧脱肉者,寒熱也”。按《素問·平人氣象論》云:“尺脉緩濇,謂之解安卧。”似“解”與“安卧”當連讀爲是。

〔4〕一本下作不治 明抄本無此六字校文。《靈樞》、《太素》同此校。楊上善注:“羸瘦脱肉,不可療也。”此説是。

〔5〕尺膚粗如枯魚鱗者,水泆飲也 泆下明抄本有“一作淡”三字校文,《脈經》同。按“淡”與“痰”通,《説文通訓定聲·謙部》:“《方言》蹇師注:淡字又作痰也。”泆通“溢”。《莊子·天地》:“挈水若抽,數加泆湯。”陸德明釋文:“泆音逸,本或作溢,疾速如湯沸溢也。”痰飲、溢飲,義均通,皆爲四飲之一。《金匱》卷中第十二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類經》卷五第十八注:“如枯魚之鱗,乾濇甚也。以脾土衰而肌肉消,水得乘之,是謂泆飲。”

〔6〕甚 《靈樞》作“其”,連下句讀。按後文有“尺膚熱其”之句,與此句爲對文,故《靈樞》非是,疑形近致誤。

〔7〕脉急 《靈樞》、《太素》、《脈經》卷四第一均作“脉小”,《脈經》此下並有“一作急”三字校文。按下文有“尺膚熱甚脉盛躁”句,與本句相對爲文,且此下言“泄少氣也”,似當以作“脉小”爲是。

〔8〕泄少氣也 泄,明抄本作“寒”,校云:“一作泄”。《類經》卷五第十八注:“膚寒脉小,陽氣衰也,故爲泄,爲少氣。”

〔9〕躁 此下明抄本有“音造”二小字音注。

〔10〕汗 《靈樞》作“病”,與原校同。然義不可從。

〔11〕一作病且出 明抄本無此五字校文。

〔12〕燒炙人手 《靈樞》作“炬然”,《太素》作“然”,《脈經》卷四第一作“烜然”,校云:“烜然,《甲乙》作熱炙人手。”按“燒”與“熱”義雖可通,然作“熱”爲勝。炬,本指火把,可引申爲火燒。如杜牧《阿房宫賦》:“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烜,《玉篇·火部》:“烜,火盛兒。”《周禮·秋官》:“有司烜氏。”鄭玄注:“烜,火也。”均與“燒炙”義近。,《龍龕手鏡·火部》:“,俗,去王反。”當爲“”之俗體。考今字書亦無“”字,疑爲“炬”或“烜”之誤。炬與烜,義雖兩通,終疑“炬”爲“烜”之誤,“炬”又誤爲”。

〔13〕一作炬然 明抄本無此四字校文,另有“《脉經》作烜熱”五字校文。

〔14〕尺膚炬然熱 明抄本作“尺淫然熱”,淫字誤。《靈樞》無“膚”字,《太素》作“尺然熱”。《脈經》卷四第一作“尺烜然熱”。

〔15〕尺堅大,脉小甚,則少氣 尺堅大,明抄本作“赤堅”,非是。則,《靈樞》、《太素》均無。不若本經義順。《脈經》卷四第一作“尺緊,人迎脉小甚,則少氣”,義亦通。

〔16〕悗有加者,立死 明抄本作“色有白加者,立死”,《靈樞》無“者”字,《太素》作“悗有因加,立死”,《脈經》卷四第一作“色白有加者,立死”,與明抄本略同。按色字,疑爲悗字殘去心旁,由免而誤爲色,又誤加白字,而成色白矣。悗,煩悶也。《靈樞·五亂》:“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謂大悗。”前言奪血、少氣,是氣血已衰,今煩悶又加,是神失其守,故當立死。

〔17〕《脈經》云:尺緊於人迎者,少氣 此下明抄本並有“悶逸怠用加少死”七字連注,義甚不明,疑誤。今本《脈經》卷四第一作“尺緊,人迎脉小甚,則少氣;色白有加者,立死”。

肘所〔1〕獨熱者,腰已上熱。肘後〔2〕獨熱者,肩〔3〕背熱。肘前〔4〕獨熱者,膺前熱。肘後亷〔5〕已下三四寸熱〔6〕者,腸中有蟲〔7〕。手所獨熱者,腰已下〔8〕熱。臂中〔9〕獨熱者,腰腹熱。掌中熱者,腹〔10〕中熱也。掌中寒者,腹中寒也。魚上〔11〕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也。

〔1〕所 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二引《三蒼》:“所,處也。”《説文通訓定聲·豫部》:“假借爲處。”

〔2〕肘後 《太素》注:“從肘向肩爲肘後。”

〔3〕肩 《太素》無。

〔4〕肘前 《太素》注:“從肘向手爲肘前。”

〔5〕肘後亷 亷,明抄本、《脈經》卷四第一均作“麄”,《靈樞》、《太素》均作“麤”。按本經“肘後亷”於義似順,然前文有“尺膚粗”句,故未知孰是,今存疑。

〔6〕熱 明抄本、《太素》、《脈經》卷四第一均無。不若本經義勝。

〔7〕腸中有蟲 腸,《太素》作“腹”。《素問識》:“簡按:肘後粗以下三四寸,乃上文手之地,後乃應背面,而云腸中有蟲,則似與上文所指上下前後相乖錯,可疑。”按本節皆言寒熱二証,獨此言蟲,殊異,據此上文義,蟲疑爲“熱”之誤。

〔8〕下 原作“上”,原校云:“一作下。”《靈樞》、《太素》亦作“下”。按上文云:“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是“肘所”乃應在腰以上,且此下言掌,則應在腹,是此言手,當作腰以下熱爲是,故據改爲“下”,并删原校。

〔9〕臂中 《太素》注:“從肘至腕中間爲臂。”

〔10〕腹 《太素》作“腸”,疑誤。

〔11〕魚上 原作“魚際”,《靈樞》、《太素》、《脈經》卷四第一均作“魚上”。按魚際者,乃手魚之邊緣也,在此義不安。魚上,即魚處也,義勝,據改。

按:

本文主要説明從肘至手一段,診腰背胸腹寒熱病法。據經文示義,肘部主腰,肘後主肩背,肘前主膺,手部主腰以下,臂部主腰腹,掌中主腹中,魚上主胃。體現出該部位與軀幹胸腹等在生理病理方面的應合,也是中醫整體觀念的一項具體内容,值得進一步驗証和研究。

又本節經文與《靈樞》、《太素》、《脈經》所載,其文序不同,文字亦有較大出入,大抵《靈樞》與《太素》略同,而本經差異較大,或皇甫謐有所精選,另行編次。而《脈經》後人編序,其内容則參之以《靈樞》也。

曰:人有尺膚緩甚〔1〕,一云尺膚瘦甚〔2〕。筋急而見,此爲何病?曰:此所謂疹筋,疹筋者〔3〕,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見,此病甚〔4〕。

〔1〕尺膚緩甚 《素問》作“尺膚數甚”,《太素》作“尺數甚”,楊上善注:“有本爲尺瘦也”。按緩甚、數甚,似均不及原校作“瘦甚”義勝,且楊注亦言“有本爲尺瘦”,或古經原作“尺膚瘦甚”也。

〔2〕尺膚瘦甚 原作“又存瘦甚”,義不通,參之上文,“又存”當係“尺膚”形近致誤,《太素》注“有本爲尺瘦也”可証,故據改。

〔3〕疹筋,疹筋者 疹,原作“狐”,義難解。本節後原校云:“狐,《素問》作疹。”按此五字《素問》作“疹筋”,《太素》作“疹筋者”。疹者,病也。《文選·張衡思玄賦》:“思百憂以自疹。”原注:“疹,疾也。”疾亦病也。又《素問·奇病論》:“無損不足,益有餘,以成其疹。”王冰注:“疹謂久病也。”作“疹”是,故據改,並删節後原校。疹筋者,病筋,亦即筋病也。

〔4〕白色黑色見,此病甚 見,《太素》無。此,《素問》、《太素》並作“則”。楊上善注:“疹筋,筋急腹急,此必金水乘肝,故色白黑即甚也。”王冰注:“色見,謂見於面部也。夫相五色者,白爲寒,黑爲寒,故二色見,病彌甚也。”兩義當合參。

病形脉診第二下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而調之以甘藥”,見《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太素·五藏脉診》。自“曰:五藏六府之氣”至“此胃脉也”,見《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太素·府病合輸》。

提要:本篇主要介紹五臟出現緩急大小滑濇六脉所主之病証及鍼刺治療方法,六腑在下肢的合穴部位和取穴要點。

黄帝問曰:脉之緩急小大滑濇之病形何如?岐伯對曰:心脉急甚爲瘈瘲〔1〕,微急爲心痛引背,食不下〔2〕。緩甚爲狂笑〔3〕,微緩爲伏梁〔4〕,在心下,上下行,有時〔5〕唾血。大甚爲喉吤吤〔6〕,微大爲心痺〔7〕引背,善淚出〔8〕。小甚爲善噦〔9〕,微小爲消癉〔10〕。滑甚爲善渴〔11〕,微滑爲心疝引臍〔12〕,少腹〔13〕鳴。濇甚爲瘖〔14〕,微濇爲血溢維經絡有陽維陰維〔15〕厥,耳鳴癲疾〔16〕。

〔1〕心脉急甚爲瘈瘲 甚下《靈樞》、《太素》有“者”字。詳此下肺肝脾腎四臟亦無“者”字,當是衍文。又瘲,《太素》無,疑脱。瘈下明抄本有“音契”、瘲下有“音從”各二小字音注。瘈,《靈樞》作“瘛”,義互通。瘈瘲,病名。《素問·玉機真藏論》云:“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蓋筋急引縮爲瘈,筋緩縱伸曰瘲,手足時伸時縮,抽動不止者,稱爲瘈瘲。《類經》卷六第十九注:“急者,弦之類。急主風寒,心主血脉,故心脉急甚則爲瘛瘲。筋脉引急曰瘛,弛長曰瘲。”

〔2〕微急爲心痛引背,食不下 《太素》注:“其心脉來,如弦微急,即脉微弦急。心微寒,故心痛引背心輸而痛。胸下寒,咽中不下食也。”《類經》卷六第十九注:“大抵弦急之脉,當爲此等病,故急甚亦可爲心痛,微急亦可爲瘈瘲,學者當因理活變可也。”

〔3〕緩甚爲狂笑 《太素》注:“心脉緩甚者,緩爲陽也,緩甚熱甚也。熱甚在心,故發狂多笑。”《類經》卷六第十九注:“心氣熱則脉縱緩,故神散而爲狂笑,心在聲爲笑也。”

〔4〕微緩爲伏梁 《太素》注:“心脉微緩,即知心下熱聚,以爲伏梁之病,大如人臂,從齊上至於心,伏在心下,下至於齊,如彼橋梁,故曰伏梁。其氣上下行來,衝心有傷,故時唾血。”《難經·五十六難》云:“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按齊,爲臍之借字。

〔5〕有時 《千金》卷十三第一同。《靈樞》、《太素》、《脈經》卷三第二均作“時”。按經文行文常例,症狀前“時”字爲副詞,用於動詞前作狀語,以不帶“有”字爲是,時即有時也,今詞不害義,仍依其舊。

〔6〕大甚爲喉吤吤 吤吤,《靈樞》、《太素》均作“吤”,《脈經》卷三第二、《千金》卷十三第一均作“介”。按作“介”義長。《靈樞識》:“簡按:吤,字書無義,下文云:喉中吤吤然唾出。《素·咳論》云:喉中吤吤如梗狀。介、芥,古通,乃芥蒂之芥,喉間有物,有妨碍之謂。吤唯是介字從口者,必非有聲之義。”按吤,《集韻·怪韻》:“吤,聲也。”介介,有阻隔、梗塞之義。劉向《九嘆·惜賢》:“讒介介而蔽之。”王逸注:“讒人尚復介隔蔽而障之。”又《素問·欬論》“喉中介介如梗狀”,可証作梗阻義是。《太素》注:“心脉至氣甚,氣上衝於喉咽,故使喉中吤吤而鳴也。”疑非是。

〔7〕痺 《中藏》卷上第二十四作“痛”。

〔8〕微大爲心痺引背,善淚出 善淚出,原作“善淚”。明抄本作“善汩出”,汩下有“音骨”二小字音注。蓋“汩”爲“泪”之誤;泪爲“泪”之異體。又《靈樞》、《太素》、《脈經》卷三第二、《千金》卷十三第一、《中藏》卷上第二十四均作“善淚出”,故據補“出”字。《太素》注:“心脉微盛,發風濕之氣,衝心爲痺痛,痛後引背輸及引目系,故喜淚出也。”《素問·痺論》云:“心痺者,脉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噯,厥氣上則恐。”

〔9〕小則爲善噦 噦,《説文·口部》:“氣悟也。”段玉裁注:“悟,逆也。”即今所謂呃逆。《靈樞·口問》云:“今有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并相逆,復出於胃,故爲噦。”《太素》注:“小爲陰也,小甚,心之氣血皆少,心氣寒也。心氣寒甚,則胃咽氣有聚散,故爲噦也。”

〔10〕微小爲消癉 癉下明抄本有“痺”字。誤衍。《太素》注:“小而不盛曰微。小者,陰也。心氣内熱而有寒來擊,遂内熱更甚,發爲消癉。癉,熱也。内熱消瘦,故曰消癉。”

〔11〕滑甚爲善渴 《太素》注:“滑,陽也。陽氣内盛,則中熱喜渴也。”

〔12〕微滑爲心疝引臍 心疝,病名。《素問·脉要精微論》云:“病名心疝,心爲牡藏,小腸爲之使,故曰少腹當有形也。”《太素》注:“陽氣盛,内有微熱衝心之陰,遂發爲心疝,痛引少腹腸鳴者也。”

〔13〕少腹 《靈樞》作“小腹”。義同。

〔14〕濇甚爲瘖 瘖,聲音不能出也。《太素》注:“濇者,血多氣少。心主於舌,心脉血盛,上衝於舌,故瘖不能言也。”《類經》卷六第十九注:“心脉濇甚,則血氣滯於上,聲由陽發,滯則爲瘖也。”當以張介賓注義勝。

〔15〕經絡有陽維陰維 明抄本無此七字校文。《靈樞》音釋有“維厥,詳此經絡有陽維、陰維,故有維厥”之文,疑此校文本於此。

〔16〕微濇爲血溢維厥,耳鳴癲疾 癲,《太素》、《千金》卷十三第一同。《靈樞》作“顛”,《脈經》卷三第二作“巔”。按癲、巔、顛三字古常混用,此當指頭巔而言。《太素》注:“微濇,血微盛也。血微盛者,溢於鼻口而出,故曰血溢。維厥,血盛陽維脉厥也。陽維上衝則上實下虚,故爲耳鳴癲疾。”《類經》卷六第十九注:“微濇爲血溢,濇當傷血也。維厥者,四維厥逆也,以四支爲諸陽之本,而血衰氣滯也。爲耳鳴、爲顛疾者,心亦開竅於耳,而心虚則神亂也。”按楊、張二家釋“維厥”,義有不同,楊解維爲陽維脉。詳《内經》中,只《素問·刺腰痛》言及陰維與陽維二脉之名,具體部位與路綫不詳,即《難經·二十八難》亦只云:“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故陽維起於諸陽會也,陰維起於諸陰交也。”究其行於何部,止於何處,亦不詳。是維脉循行,或古已失之矣,今僅將維字作陽維解,據有不足。張言四維,亦出臆斷。故維厥之義,不甚詳焉。又“維”字或係副詞,維與惟通,有乃義,《經傳釋詞》卷三:“惟,猶乃也。《書·盤庚》曰:非予自荒茲德,惟女含德,不惕予一人。《詩·文王》曰:周雖舊,其命維新。是也。”若如此,則維厥者,乃厥也。故《中藏》卷上第二十四作“手足厥”,或屬此義,今僅存疑焉。

肺脉急甚爲癲疾〔1〕,微急爲肺寒熱〔2〕,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胸〔3〕,若鼻息肉不通〔4〕。緩甚爲多汗〔5〕,微緩爲痿瘻偏風〔6〕,頭已下汗出不止〔7〕。大甚爲脛腫〔8〕,微大爲肺痺〔9〕,引胸背,起惡日光〔10〕。小甚爲泄〔11〕,微小爲消癉。滑甚爲息賁上氣〔12〕,微爲上下出血〔13〕。濇甚爲嘔血〔14〕,微濇爲鼠瘻〔15〕,一作漏〔16〕。在頸、支腋之間,下不勝其上,甚能善酸〔17〕。

〔1〕肺脉急甚爲癲疾 甚,《太素》無。疑脱。楊上善注:“肺脉毛,脉有弦急,是爲冷氣上衝,陽瞋發熱在上,上實下虚,故爲癲疾。”

〔2〕微急爲肺寒熱 《太素》注:“肺以惡寒弦急,即是有寒乘肺,肺陽與寒交戰,則二俱作病,爲肺寒熱也。”

〔3〕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胸 惰,《脈經》卷三第四、《千金》卷十七第一均作“墮”,按惰與墮通,《周禮·春官·守》:“既祭則藏其惰。”《儀禮·士虞禮》鄭玄注引作“墮”。背,明抄本作“痛”。引上《普濟方·肺藏門》有“痛”字,於義爲勝。《太素》注:“肺病不行於氣,身體怠惰。肺得寒,故發欬。欬甚傷中,故唾血。欬復引腰及背輸而痛。”

〔4〕若鼻息肉不通 若,《脈經》卷三第四作“苦”,非是。息,明抄本、《太素》均作“宿”,宿下明抄本并有“一作息”三字校文。按息,瘜也。《説文·疒部》:“瘜,奇肉也。”段玉裁注:“肉部腥下曰: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息肉即瘜肉。《廣韻》曰惡肉。”《素問·病能論》云:“夫癰氣之息者。”王冰注:“息,瘜也,死肉也。”宿與息,雙聲,或假借也。鼻息肉,係鼻中所生之贅生物。《病源》卷二十九鼻息肉候云:“肺氣通於鼻,肺藏爲風冷所乘,則鼻氣不和,津液壅塞,而爲鼻齆。冷搏於血氣,停結鼻内,故變生息肉。”

〔5〕緩甚爲多汗 《太素》注:“緩爲陽也,肺得熱氣,外開腠理,故爲多汗。”

〔6〕微緩爲痿瘻偏風 痿瘻偏風,《太素》作“痿漏風”,《脈經》卷三第四作“痿偏風”,校云:“一作漏風”。《千金》卷十七第一作“痿漏風”,校云:“一作偏風”。《靈樞識》:“簡按:據汗出不可止,作漏風近似。”痿,痿躄也。肺脉微緩爲肺中有熱,《素問·痿論》云:“五藏因肺熱葉焦,發爲痿躄。”瘻,鼠瘻,又名瘰癧,多生於頸項及腋下,初起結塊堅硬,其形如鼠,故名鼠瘻。《靈樞集註》張志聰注:“鼠瘻,寒熱病也。其本在藏,其末在脉。肺主百脉,是以微緩之有熱,微濇之有寒,皆爲鼠瘻。”偏風,亦名偏枯,《素問·生氣通天論》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偏,也。身半枯謂之。肺脉微緩爲有熱,熱在肌表,汗出受風,故爲偏風。

〔7〕頭已下汗出不止 已,明抄本、《靈樞》、《太素》、《脈經》卷三第四、《千金》卷十七第一均作“以”。按二字互通。止上《靈樞》、《太素》、《脈經》均有“可”字,義同。《太素》注:“肺脉不上於頭,故肺之熱開腠,自頭以下漏風汗不止也。”

〔8〕大甚爲脛腫 肺脉大甚爲邪盛,邪壅於肺,肺失肅降,水不通調而積於下,則爲脛部浮腫也。

〔9〕微大爲肺痺 肺脉微大爲邪氣阻肺,故爲肺痺。《素問·痺論》云:“肺痺者,煩滿喘而嘔。”

〔10〕起惡日光 光,《太素》無。《脈經》卷三第四、《千金》卷十七第一均作“起腰内”。《類經》卷六第十九注:“起畏日光,以氣分火盛而陰精衰也。”按此文義頗牴牾,且“起”字連上連下皆難解,若《脈經》等作“起腰内”,証之上文“引腰背胸”,於義較勝。起,動也。

〔11〕小甚爲泄 泄,《脈經》卷三第四、《千金》卷十七第一均作“飧泄”。《類經》卷六第十九注:“肺脉小甚,則陽氣虚而府不固,病當爲泄。”蓋肺與大腸爲表裏也。

〔12〕滑甚爲息賁上氣 《太素》注:“滑甚,陽氣盛也。陽盛擊陰爲積,左右箱近膈,猶如覆盃,令人上氣喘息,故曰息賁。”《難經·五十六難》云:“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脇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熱,喘欬,發肺壅。”

〔13〕微滑爲上下出血 《太素》注:“陽氣微盛,則内傷胳脉,胳脉傷則上下出血,陽胳傷則上衄血,陰胳傷則下洩血也。”

〔14〕濇甚爲嘔血 《類經》卷六第十九注:“濇脉因於傷血,肺在上焦,故濇甚當爲嘔血。”

〔15〕微濇爲鼠瘻 鼠下明抄本有“一作鬲”三小字校文。《類經》卷六第十九注:“若其微濇,氣當有滯,故爲鼠瘻在頸腋間。”

〔16〕一作漏 明抄本作“漏”,與此校同。

〔17〕下不勝其上,甚能善酸 甚能善酸,《靈樞》作“其應善痠矣”。《太素》、《脈經》卷三第四、《千金》卷十七第一均作“其能喜酸”。善,明抄本作“喜”。按善、喜,二字義同。又酸與痠通。《廣雅·釋詁》:“痠,痛也。”王念孫疏証:“《素問·刺熱篇》云:“腎熱病者,先腰痛痠。痠字通作酸。”《太素》注:“其脉下虚,不勝上實,金實遂欲剋木,爲味故喜酸也。酸,木味也。”《類經》卷六第十九注:“氣滯則陽病,血傷則陰虚,故下不勝其上,而足膝當痠軟也。”張注義勝。

肝脉急甚爲惡言〔1〕,一作忘言〔2〕。微急爲肥氣,在脇下若覆杯〔3〕。緩甚爲善嘔〔4〕,微緩爲水瘕痺〔5〕。大甚爲内癰,善嘔衄〔6〕,微大爲肝痺陰縮〔7〕,欬引少腹〔8〕。小甚爲多飲〔9〕,微小爲消癉。滑甚爲疝〔10〕,微滑爲遺溺〔11〕。濇甚爲溢飲〔12〕,微濇爲瘈瘲攣筋〔13〕。

〔1〕肝脉急甚爲惡言 惡言,《千金》卷十一第一校文云:“一作妄言。”《太素》注:“診得弦脉急者,是寒氣來乘於肝,魂神煩亂,故惡出言語也。”然不若作“妄言”義勝。

〔2〕一作忘言 言,明抄本無。校文在原文“惡”字下。疑“忘”乃“妄”字形誤。

〔3〕微急爲肥氣,在脇下若覆杯 肥氣,五積之一,《難經·五十六難》云:“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脇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欬逆瘧,連歲不已。”《太素》注:“肝脉微急,是肝受寒氣,積在左脇之下,狀若覆杯,名曰肥氣。”若,如也。《千金》卷十一第一正作“如”。《經傳釋詞》卷七:“《考工記·梓人》注曰:若,如也。常語。”黄季剛批云:“若爲如之借。”

〔4〕緩甚爲善嘔 《太素》注:“緩甚者,肝熱氣衝咽,故喜嘔也。”

〔5〕微緩爲水瘕痺 《太素》注:“陽氣微熱,肝氣壅塞,飲溢爲水,或結爲瘕,或聚爲痺。”

〔6〕大甚爲内癰,善嘔衄 《太素》注:“大甚氣盛,熱氣結爲内癰也。肝氣上逆,故喜嘔喜衄。”

〔7〕微大爲肝痺陰縮 陰縮,明抄本作“筋縮”,《太素》、《脈經》卷三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無“陰”字,然楊上善注則作“筋縮”,與明抄本同。按作“筋縮”者,於理亦可通,以肝主筋也。然証之本卷第一下,其言肝痺有“與疝同法”之説,則“陰縮”與此説義近矣。據此,則似當以作“陰縮”爲是。肝痺,病名。《素問·痺論》云:“肝痺者,夜卧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爲引如懷。”《太素》注:“微大,少陽微盛擊肝,乃爲陰病肝痺者也。”陰縮,前陰内縮之病。肝脉過陰器,肝脉微大爲微盛,邪閉經脉,故爲陰縮。

〔8〕欬引少腹 少腹,《靈樞》作“小腹”,義同。《靈樞集註》張志聰注:“肝脉抵少腹,上注肺。咳引少腹者,經氣逆於上下也。”

〔9〕小甚爲多飲 《太素》注:“肝脉小甚,是爲氣血皆少,故渴而多飲也。”

〔10〕滑甚爲疝 ,《靈樞》作“”,《太素》、《脈經》卷三第一均作“頹”。按、、頹,三字古通。詳見卷一第十五註。後脾腎兩臟脉亦同。疝,病名。《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爲病》劉完素云:“疝,少腹控卵,腫急絞痛也。”《儒門事親》卷二張從正云:“疝,其狀陰囊腫縋,如升如斗,不癢不痛者是也。”楊上善注:“滑甚,少陽氣盛也。少陽氣盛則肝虚不足,發爲疝。”

〔11〕微滑爲遺溺 《太素》注:“陽氣微盛,陰虚不禁,故爲遺寒(蕭延平按:當作溺。)也。”《靈樞發微》注:“若得滑脉而微,則疏泄無束,當爲遺溺也。”兩説義皆通。

〔12〕濇甚爲溢飲 溢,明抄本作“泆”,此後并有“一作淡”三小字校文。《脈經》卷三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作“淡”。按溢,通“泆”。淡,通“痰”。又《中藏》卷上第二十二作“流飲”。流,亦通“留”。考《金匱》第十二,四飲中有痰飲、溢飲,又有留飲之説。故三者均通。今仍從溢飲。《類經》卷六第十九注:“肝脉濇甚,氣血衰滯也,肝木不足,土反乘之,故濕溢支體,是爲溢飲。”

〔13〕微濇爲瘈瘲攣筋 瘈瘲下明抄本分别有“音契”、“音從”二小字音注。瘈瘲攣筋,《靈樞》作“瘈攣筋痺”,《太素》、《脈經》卷三第一同本經,《千金》卷十一第一作“筋攣”,乃二字互倒,義亦同。故仍從本經。蓋肝脉微濇爲氣血衰少,不足以養筋,故致瘈瘲抽搐及筋脉拘攣也。

脾脉急甚爲瘈瘲,微急爲鬲中〔1〕,食飲入〔2〕而還出,後沃沫〔3〕。緩甚爲痿厥〔4〕,微緩爲風瘘〔5〕,四肢不用,心慧然若無病〔6〕。大甚爲擊仆〔7〕,微大爲疝氣〔8〕,腹裹大膿血在腸胃之外〔9〕。小甚爲寒熱,微小爲消癉。滑甚爲癃〔10〕,微滑爲蟲毒蛕腸鳴腹熱〔11〕。濇甚爲腸〔12〕,一作潰〔13〕。微濇爲内潰,多下膿血〔14〕。

〔1〕微急爲鬲中 鬲中,《靈樞》作“膈中”,按鬲、膈,二字互通。《脈經》卷三第三作“脾中滿”,蓋脾爲“膈”字之誤,《千金》卷十五第一正作“鬲中滿”。《中藏》卷上第二十六作“胸膈中不利”。詳“鬲”字在經文中有作名詞與動詞二用,本文楊上善作名詞解,又《素問·刺熱》有“四椎下間主鬲中熱”之文,“鬲中”亦名詞也,是本文以《千金》作“鬲中滿”義勝。《中藏》正是對“鬲中滿”的釋義,亦可証古經原文非只“鬲中”二字。《太素》注:“微急者,微寒也。脾氣微寒,即脾胃中冷,故食入還歐出,大便沃冷沫也。鬲中當咽,冷不受食也。”

〔2〕食飲入 明抄本作“入飲食”。疑誤。

〔3〕後沃沫 《太素》注:“大便沃冷沫也。”《内經難字音義》卷一云:“後沃沫,大便下肥汁也。”《類經》卷六第十九注:“土不制水,而復多涎沫也。”按此文三注不一,詳《靈樞·癲狂》骨癲疾、筋癲疾、脉癲疾均有“嘔多沃沫”之症,《太素·癲疾》分别作“涎沫”、“液沫”、“沃沫”,本經卷十一第二、《千金》卷十四第五均作“涎沫”。據此,則沃、涎二字可通。沃沫者,涎沫也。又《説文·部》:“,慕欲口液也。”《玉篇·水部》:“涎,口液也。……亦作。”是涎本作與沃,形相近,故疑沃爲之誤。若此則本文似言飲食入而還出,後則吐出涎沫也。

〔4〕緩甚爲痿厥 痿,明抄本作“疾”。疑誤。《太素》注:“緩甚者,脾中虚熱也。脾中主營四支,脾氣熱不營,故曰四支痿弱。厥,逆冷也。”

〔5〕微緩爲風痿 風痿,病名,其証即下所謂四肢不用也。《太素》注:“微緩,脾中微熱也。脾中有熱受風,營其四支.令其痿弱不用。”

〔6〕心慧然若無病 心慧然,心中清爽明瞭也。《素問·八正神明論》:“慧然獨悟。”王冰注:“慧然,謂清爽也。”《類經》卷六第十九注:“痿弱在經而藏無恙,故心慧然若無病。”

〔7〕大甚爲擊仆 仆下明抄本有“音付”二小字音注。擊仆,即卒中病。《本草綱目》卷十云:“卒然仆倒者,稱爲擊仆,世又稱爲卒中。”《類經》卷六第十九注:“脾主中氣,脾脉大甚爲陽極,陽極則陰脱,故如擊而仆地。”

〔8〕微大爲疝氣 疝氣,《靈樞》、《太素》同。《千金》卷十五第一、《中藏》卷上第二十六均作“脾疝氣”,《脈經》卷三第三作“痞氣”。《靈樞識》:“簡按:他四藏舉積名,而此獨云疝氣,可疑。《脈經》作痞氣是。”《難經·五十六難》云:“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黄癉,飲食不爲肌膚。”《靈樞識》簡按頗近乎理,故疑“疝”爲“痞”之誤。

〔9〕腹裹大膿血 在腸胃之外 腹,《脈經》卷三第三、《千金》卷十五第一均無。裹,原作“裏”,據《脈經》、《千金》改。《素問·腹中論》云:“伏梁……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按“裹大膿血在腸胃之外”,若據《素問》此文,本爲“伏梁”之証,疑本文或係心脉伏梁條之文,而錯簡於此也。

〔10〕滑甚爲癃 ,明抄本、《千金》卷十五第一均作“”,《太素》、《脈經》卷三第三均作“頹”。義同,即疝也。癃,《太素》、《脉經》、《千金》均作“”,按癃,與通。《廣韻·東韻》:“癃,亦作。”癃者,即後世言淋,即痳病也。《難經·十七難》:“癃溲便難。”滑壽《難經本義》“癃”作“淋”。丁廣注:“淋溲難者,足厥陰上系舌本,下環於陰器,故淋溲便難也。”是癃即淋也。《類經》卷六第十九注:“脾脉滑甚,太陰實熱也。太陰合宗筋,故爲癃疝。”

〔11〕微滑爲蟲毒蛕腸鳴腹熱 微滑,明抄本作“滑小”,據前後文例,疑誤;蛕作“蚘”,下有“音回”二小字音注。按蛕、蚘,均爲“蛔”之俗體,即蛔蟲也。腸鳴,原作“蝎”,義費解,明抄本、《脈經》卷三第三、《千金》卷十五第一均作“腸鳴”,故知“蝎”乃“腸鳴”之誤,據改。脾脉微滑,爲陽氣微盛有熱也。熱擾於中,故蛔蟲動而腸鳴,且腹中覺熱也。

〔12〕濇甚爲腸 ,《靈樞》作“”,《太素》、《脈經》卷三第三、《千金》卷十五第一均作“頹”,義同。《太素》注:“脉濇,氣少血多而寒,故冷氣衝下,廣腸脱出,名曰腸頹,亦婦人帶下病也。”《類經》卷六第十九注:“以濇爲氣滯血傷,而足太陰之别入絡腸胃也。腸、内,遠近之分耳。一曰下腫病,蓋即疝之屬。”腸,二注不同,按本疝病,故疑腸者,或爲腸疝之病也。

〔13〕一作潰 明抄本無此三字校文。

〔14〕微濇爲内潰,多下膿血 潰,《靈樞》作“”,《太素》注:“微濇,是血多聚於腹中,潰壞而下膿血也。”

腎脉急甚爲骨痿癲疾〔1〕,微急爲奔豚沈厥〔2〕,足不收,不得前後〔3〕。緩甚爲折脊〔4〕,微緩爲洞泄〔5〕,洞泄〔6〕者,食不化,下嗌還出〔7〕。大甚爲陰痿〔8〕,微大爲石水,起臍下至小腹垂垂然〔9〕,上至胃脘,死不治〔10〕。小甚爲洞泄〔11〕,微小爲消癉。滑甚爲癃〔12〕,微滑爲骨痿〔13〕,坐不能起,起則目無所見,視黑花〔14〕。濇甚爲大癰,微濇爲不月沈痔〔15〕。

〔1〕腎脉急甚爲骨痿癲疾 痿,《靈樞》、《太素》、《外臺》卷十五五癲方均無。《脈經》卷三笫五、《千金》卷十九第一均同本經。骨痿,病名。《素問·痿論》云:“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爲骨痿。”骨癲疾,亦病名。本經卷十一笫二:“骨癲疾者,頷齒諸俞分肉皆滿,而骨倨强直,汗出煩悶,嘔多涎沫,氣下泄不治。”據此,本文義似應當作“骨癲疾”。

〔2〕微急爲奔豚沈厥 奔豚沈厥,《靈樞》作“沈厥奔豚”,《太素》無“奔豚”二字。奔豚,五積之一,屬腎之積。《難經·五十六難》云:“腎之積名曰奔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腎脉微急爲腎寒,寒厥之氣循經上逆,則腹中若有豚之上奔,故名奔豚。沈厥,下肢沈重厥冷之病。《太素》注:“微急者,腎冷發沈厥之病,足脚沈重,逆冷不收。”

〔3〕不得前後 前後,二便也。《類經》卷六第十九注:“爲不得前後者,寒邪在陰也。”

〔4〕緩甚爲折脊 折脊,腰脊疼痛如折也。《太素》注:“陽氣盛熱,陰氣虚弱,腎受寒氣,致令腰脊痛如折。”《靈樞集註》張志聰注:“督脉屬腎貫脊,緩則督脉懈弛,故脊折也。”

〔5〕微緩爲洞泄 洞泄,《靈樞》、《太素》均作“洞”,疑脱“泄”字。《脈經》卷三第五、《千金》卷十九第一均作“洞下”,與本經義同。《靈樞識》:“簡按:蓋洞即史所謂迵風。倉公云:迵風者,飲嗌下倉而輒出不留。又云:迵風之狀,飲食下嗌輒後之。又云:即數十出。還出,即後之之謂,其爲洞泄、洞下明矣。”《集韻·送韻》:“迵,通也。”《説文通訓定聲·豐韻》:“洞,叚借爲迵。”是泄之言洞者,通達疾流也。腎脉微緩,爲腎氣不足,命門火衰,故發爲泄利無度之洞泄病。按“洞泄”義雖可通,終與下文“小甚爲洞泄”有重出之嫌。

〔6〕洞泄 《靈樞》、《太素》均作“洞”,《脈經》卷三第五作“洞下”。其義同。

〔7〕下嗌還出 飲食物下咽後,未得消化而短時即排出。還,旋也。

〔8〕大甚爲陰痿 痿下明抄本有“音違”二小字音注。陰痿,亦稱陽痿,指男子陰莖不能勃起,或勃起無力。《史記·五宗世家》:“膠西王端陰痿。”張守節正義:“不能御婦人。”《類經》卷六第十九注:“腎脉大甚,水虧火王也,故爲陰痿。”

〔9〕微大爲石水,起臍下至小腹垂垂然 臍下,《靈樞》作“臍已下”,《太素》作“臍以下”,《脈經》卷三第五作“臍下以”。義均同。小腹,明抄本、《太素》均作“少腹”,《脈經》作“小腹腫”,《千金》卷十九第一作“少腹腫”。垂垂,《靈樞》作“腄腄”,《中藏》卷下第三十作“埵埵”。按垂、腄、埵、陲,義均同,此義存乎聲也。《説文通訓定聲·隨部》:“垂,書傳皆以陲爲之。”《史記·秦始皇本記》:“過黄腄。”張守節正義:“腄,字或作陲。”《太素》注:“垂垂,少腹垂也。”石水,水腫矤懏一。詳上篇下。又《類經》卷六第十九注:“若其微大,腎陰亦虚,陰虚則不化,不化則氣停水積而爲石水。”

〔10〕上至胃脘,死不治 脘,《靈樞》作“腕”,疑誤。《太素》、《脈經》卷三第五、《千金》卷十九第一均作“管”。按脘、管,爲同音假借字。《廣韻·緩韻》:“脘,胃府。”《類經》卷六第十九注:“若至胃脘,則水邪盛極,反乘土藏,泛濫無制,故死不治。”

〔11〕小甚爲洞泄 泄,《太素》作“洩”,係避唐李世民諱改字,義同。《類經》卷六第十九注:“腎脉小甚,則元陽下衰,故爲洞泄。”

〔12〕滑甚爲癃 癃,原作“癰”,原校云:“一作癃。”明抄本、《脉經》卷三第五作“癃”,《靈樞》同原校,《太素》作頹”。上節云:“脾脉……滑甚爲癃。”與本節義同,是知“癰”乃“癃”之誤,故據明抄本及《脉經》改,并删原校。癃,即癃疝。《類經》卷六第十九注:“腎脉滑甚,陰火盛也,故爲癃。”

〔13〕微滑爲骨痿 骨痿,病名。《素問·痿論》云:“腎主身之骨髓……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爲骨痿。”《類經》卷六第十九注:“若其微滑,亦由火王,火王則陰虚,故骨痿不能起,起則目暗無所見。”

〔14〕起則目無所見,視黑花 則,《太素》無。視黑花,原作“視黑丸”,義不明,明抄本作“視黑花”,《脈經》卷三第三、《千金》卷十九第一均作“視見黑花”,於義甚明,據改。《靈樞》、《太素》均無此三字。

〔15〕濇甚爲大癰,微濇爲不月沈痔 沈,久也。《素問·至真要大論》:“濕淫所勝,則沈陰。”王冰注:“沈,久也。”不月,《脈經》卷三第五、《千金》卷十九第一均作“不月水”,義同,謂女子月經不以時下也。沈痔,痔之沈久不已也。《類經》卷六第十九注:“腎脉濇者爲精傷,爲血少,爲氣滯,故甚則爲大癰,微則爲不月,爲沈痔。”

曰:病之六變〔1〕者,刺之柰何?曰:諸急者多寒〔2〕,緩者多熱〔3〕,大者多氣少血〔4〕,小者血氣皆少〔5〕,滑者陽氣盛而微有熱〔6〕,濇者多血少氣而微有寒〔7〕。是故刺急者,深内〔8〕而久留之;刺緩者,淺内而疾發鍼,以去其熱;刺大者,微瀉其氣,無出其血;刺滑者,疾發鍼而淺内之〔9〕,以瀉其陽氣而〔10〕去其熱;刺濇者,必中其脉,隨其逆順〔11〕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12〕,已發鍼,疾按其痏〔13〕,無令出血〔14〕,以和其脉〔15〕;諸〔16〕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鍼,而調之以甘藥〔17〕。

〔1〕病之六變 原作“病亦有甚變”,原校云:“一作病之六變。”《靈樞》、《太素》同原校,爲是,據改,並删原校。明抄本作“病有六變”,義同。六變,即五臟之急、緩、大、小、滑、濇六種不同之脉象變化。

〔2〕諸急者多寒 《太素》注:“脉之弦急,由於多寒,有甚有微,即五藏急合有十種,故曰諸急。自餘諸變,皆放此也。”《類經》卷六第十九注:“急者,弦緊之謂。仲景曰:脉浮而緊者,名曰弦也。緊則爲寒。”

〔3〕緩者多熱 《類經》卷六第十九注:“緩者,縱緩之狀,非後世遲緩之謂。仲景曰:緩則陽氣長。又曰:緩者胃氣有餘。故凡縱緩之脉多中熱。”

〔4〕大者多氣少血 《類經》卷六第十九注:“大爲陽有餘,陽盛則陰衰,故多氣少血。仲景曰:若脉浮大者,氣實血虚也。”

〔5〕小者血氣皆少 《類經》卷六第十九注:“小者近於微細,在陽爲陽虚,在陰爲陰弱。”

〔6〕滑者陽氣盛而微有熱 盛,明抄本作“甚”,疑誤。而,《靈樞》、《太素》均無。《類經》卷六第十九注:“滑脉爲陽,氣血實也,故爲陽氣盛而微有熱。仲景曰:滑者胃氣實。”

〔7〕濇者多血少氣而微有寒 而,《靈樞》、《太素》均無。《類經》卷六第十九注:“濇爲氣滯,爲血少,氣血俱虚則陽氣不足,故微有寒也。仲景曰:濇者榮氣不足。亦血少之謂,而此曰多血,似乎有誤。觀下文刺濇者無令其出血,少可知矣。”張説甚是,疑經文有誤。

〔8〕内 納也。《荀子·富國》:“婚姻娉内。”楊倞注:“内,讀曰納。”《周禮·春官·鐘師》:“納夏。”鄭玄注:“故書,納作内。”

〔9〕疾發鍼而淺内之 此亦淺納鍼而疾行鍼也,與“淺内之而疾發鍼”義同。

〔10〕而 原脱,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補。

〔11〕隨其逆順 即刺中其脉,故必隨脉行之逆順,久留而調之,方得愈疾。

〔12〕按而循之 按,《太素》作“捫”,義同,摸按也。《素問·離合真邪論》云:“必先捫而循之。”王冰注:“捫循,謂手摸。”脉濇者氣血俱少,難於得氣,故宜先按摩鍼處肌膚。

〔13〕已發針,疾按其痏 痏下明抄本有“音侮,又音洧”五小字音注。痏,原指瘢痕。《文選·西京賦》:“所惡成瘡痏。”李善注:“薛綜曰:瘡痏,謂瘢痕也。”鍼刺必留瘢痕,故此所謂“痏”者,以代鍼孔言之。《太素》注:“以其氣少,恐其洩氣,故發鍼已,疾按其痏。痏,於軌反,謂瘡瘢之也。”

〔14〕無令出血 明抄本作“無全其血出”,全乃“令”之誤。《靈樞》作“無令其血出”,於義爲順。無,《太素》作“毋”,餘同《靈樞》。脉濇者氣血少,故無得出其血也。

〔15〕以和其脉 和,明抄本作“知”,形近致誤。又脉上原有“諸”字,乃下句“諸”字與“脉”字誤倒,據明抄本、《靈樞》、《太素》乙正。

〔16〕諸 原誤在上句“脉”字上,據明抄本、《靈樞》、《太素》乙正。

〔17〕而調之以甘藥 之,《靈樞》無。《太素》作“調其甘藥”,義均同。《太素》注:“諸脉小者,五藏之陰,六府之陽,及骨肉形,並其氣海之氣,四者皆悉虚少。若引陰補陽,是則陰竭;引陽補陰,即使陽盡。陰陽既竭,形氣又微,用鍼必死,宜以甘味之藥調其脾氣,脾胃氣和,即四藏可生也。”《類經》卷六第十九注:“脉小者爲不足,勿取以鍼,可見氣血俱虚者,必不宜刺而當調以甘藥也。愚按:此節陰陽形氣俱不足者,調以甘藥,甘之一字,聖人用意深矣。蓋藥食之入,必先脾胃,而後五藏得禀其氣,胃氣强則五藏俱盛,胃氣弱則五藏俱衰。胃屬土而喜甘,故中氣不足者,非甘温不可。土强則金王,金王則水充,此所以土爲萬物之母,而陰陽俱虚者,必調以甘藥也。”按甘藥之義,諸注以甘味藥爲訓,似未爲得。詳甘藥在《素問》、《靈樞》中有四見,皆指陰陽氣血不足者,可將以甘藥。凡此者,“不可飲以至劑”,不可予以灸刺,恐再耗氣血也。若氣血陰陽俱虚,豈能僅以甘味藥治之?蓋甘者,緩也。《莊子·天道》:“輸,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成玄英疏:“甘,緩也。”又《准南子·道應訓》與《莊子》同,高誘注:“甘,緩意也。”是則甘藥者,甘緩之藥也。

曰:五藏〔1〕六府之氣,滎俞所入爲合〔2〕,令〔3〕何道從入?入安從道〔4〕?曰:此陽脉之别入於内〔5〕,屬於府者也。

曰:滎俞與合,各有名乎?曰:滎俞治外經,合治内府〔6〕。

曰:治内府柰何?曰:取之於合。

曰:合各有名乎?曰:胃合入於三里〔7〕,大腸合入於巨虚上亷〔8〕,小腸合入於巨虚下亷〔9〕,三焦合入於委陽〔10〕,膀胱合入於委中央〔11〕,膽合入於陽陵泉。按大腸合於曲池,小腸合於小海,三焦合於天井。今此不同者,古之别法也。又〔12〕詳巨虚上下亷〔13〕,乃足陽明與大小腸〔14〕相合之穴也,與胃合〔15〕三里、膀胱合委中、膽合陽陵泉,以脉之所入爲合不同。三焦合委陽,委陽者,乃三焦下輔輸也,亦未見有爲合之説〔16〕。

曰:取之柰何?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虚者,舉足取之;委陽者,屈伸而取之〔17〕;委中者,屈膝〔18〕而取之;陽陵泉者,正立竪膝予之齊〔19〕,下至委陽之陽〔20〕取之;諸〔21〕外經者,揄伸而取之〔22〕。

〔1〕五藏 考下文乃言六腑在下肢之合穴,并未涉及五臟,疑“五藏”二字衍。

〔2〕滎俞所入爲合 滎俞二字在此義不相協,疑誤。滎,明抄本作“榮”,亦誤。《類經》卷二十第二十四注:“五藏六府皆有五腧,五腧之所入爲合,即各經之合穴也。然手之三陽,復有連屬上下、氣脉相通者,亦謂之合。”

〔3〕令 明抄本、《太素》均作“今”,疑誤。

〔4〕入安從道 從道,《靈樞》、《太素》均作“連過”。兩義均通。從道,指經脉合入内臟之道路;連過,謂上下脉氣相互之連通。安,疑問代詞,如何也。如《史記·黥布列傳》:“汝安知之?”

〔5〕此陽脉之别入於内 陽脉,原作“陽明”,明抄本作“脉”,《靈樞》、《太素》均作“陽脉”。考下文合穴,涉及手足三陽經,非止陽明脉,故據改。《類經》卷二十第二十四注:“此下言六陽之經,内屬於府,因以明手之三陽下合在足也。”

〔6〕滎俞治外經,合治内府 外下原衍“藏”字,據明抄本、《靈樞》、《太素》删。《類經》卷二十第二十四注:“滎腧氣脉浮淺,故可治外經之病。合則氣脉深入,故可治内府之病。”

〔7〕胃合入於三里 入,《靈樞》無。胃,足陽明脉也;三里,足三里也,爲足陽明經下合腧穴,故云胃合入於三里也。按足三里穴,既爲足陽明脉本輸穴之合穴,又爲該脉之下合腧。

〔8〕大腸合入於巨虚上亷 《類經》卷二十第二十四注:“大腸,手陽明也。本經之合在曲池,其下腧則合於足陽明之巨虚上亷。”

〔9〕小腸合入於巨虚下亷 《類經》卷二十第二十四注:“小腸,手太陽也。本經之合在小海,其下腧則合於足陽明之巨虚下亷。”

〔10〕三焦合入於委陽 《類經》卷二十第二十四注:“三焦,手少陽也。本經之合在天井,其下腧則合於足太陽之委陽穴。按:大腸、小腸、三焦,皆手三陽之經。然大小腸爲下焦之府,連屬於胃,其經雖在上,而氣脉不離於下,故合於足陽明之巨虚上下亷。三焦爲孤獨之府,其於三部九候無所不統,故經之在上者屬手,腧之在下者居足。所以十二經中,惟此手之三陽乃有下腧。故《本輸篇》曰:大腸小腸,皆屬於胃。三焦下腧,在於足小指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亷,名曰委陽。即此謂也。”此説可參。

〔11〕委中央 《太素》作“委中”。按委中穴居膕中央,爲足太陽膀胱經之合穴。然穴名無稱委中央者,疑“央”字衍。

〔12〕又 明抄本無。

〔13〕巨虚上下亷 下,原脱。若無,則不足六合穴,而與下文“小腸相合之穴”亦不相符,故據前後文義補之。

〔14〕大小腸 原脱“大”字,若無,則不足六府,與上文“巨虚上亷”亦不相符,故據前後文義補之。

〔15〕合 原脱,據上下文例補。

〔16〕按大腸合於曲池……亦未見有爲合之説 有,明抄本無。此九十二小字注文,明抄本均作大字。

〔17〕委陽者,屈伸而取之 取,《靈樞》、《太素》均作“索”,義同。《集韻·陌韻》:“索,取也。一曰求也。”《類經》卷二十第二十四注:“委陽在承扶下六寸。屈伸索之者,屈其股以察承扶之陰紋,伸其足以度委陽之分寸也。”

〔18〕膝 《靈樞》、《太素》均無。不若本經義勝。

〔19〕陽陵泉者,正立竪膝予之齊 立,《靈樞》無。予,通與。《廣雅·釋詁》:“予,與也。”《類經》卷二十第二十四注:“正竪膝予之齊,謂正身蹲坐,使兩膝齊也。”

〔20〕委陽之陽 委陽之外側,即陽側也,故稱委陽之陽。此亦概言之。

〔21〕諸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取”字。

〔22〕揄伸而取之 伸,《靈樞》作“申”。按伸,與申通。《廣雅·釋詁》:“申,伸也,伸展也。”取,明抄本、《靈樞》、《太素》均作“從”。揄,《説文·手部》:“引也。”《靈樞集註》張志聰注:“舒伸其四體,使經脉之流通也。”按揄者引也,引亦伸也。《國語·齊語》:“國家日引。”韋昭注:“引,伸也。”故揄、伸爲同義復詞。

曰:願聞六府之病。曰:面熱者,足陽明病。魚絡血者〔1〕,手陽明病。兩跗之上,脉堅若陷者〔2〕,足陽明病,此胃脉也。

〔1〕魚絡血者 魚,手魚也,在拇指後肌肉隆起處,其狀若魚腹,故名。魚絡血,即手魚處絡脉有瘀血留滯,顯現青紫顔色。《太素》注:“手陽明脉行於魚後,故魚胳見血,手陽明病候也。”

〔2〕兩跗之上,脉堅若陷者 堅若,《靈樞》作“竪”,疑誤。《類經》卷二十第二十四注:“足面爲跗,兩跗之上,脉即衝陽也。”按衝陽爲足陽明經穴,故其脉堅實或陷下,皆屬胃脉之病。

三部九候第三

本篇全文,見《素問·三部九候論》、《太素》卷十四首篇。

提要:本篇重點介紹三部九候之部位、診察方法及臟腑分屬,并以此判斷臟腑疾病和預測死生,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三部九候之具體部位及所屬臟腑;論三部九候以決死生;根據形體、脉搏相得相失,診察病變,判斷預後;某些疾病之刺治方法。

黄帝問曰:何謂三部?岐伯對曰:上部,中部,下部,其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

上部天,兩額之動脉〔1〕;上部地,兩頰之動脉〔2〕;上部人,耳前之動脉〔3〕。中部天,手太陰〔4〕;中部地,手陽明〔5〕;中部人,手少陰〔6〕。下部天,足厥陰〔7〕;下部地,足少陰〔8〕;下部人,足太陰〔9〕。

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中部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10〕,人以候心。上部之天以候頭角之氣〔11〕,地以候口齒之氣〔12〕,人以候耳目之氣。

此三部者〔13〕,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14〕爲九,九分爲九野〔15〕,九野爲九藏〔16〕。故神藏五,形藏四〔17〕,合爲九藏。五藏已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18〕。

〔1〕兩額之動脉 《太素》注:“兩額,足少陽、陽明二脉之動。”《素問》王冰注:“在額兩傍,動應於手,足少陽脉氣所行也。”《類經》卷五第五注:“額傍動脉,當頷厭之分,足少陽脉氣所行也。”按張注可參。頷厭穴,亦當額傍近額角,本經卷三第十云:“手少陽、足陽明之會。”《素問·氣府論》王冰注:“手足少陽、足陽明三脉之會。”據王注此説,與楊注亦不悖。

〔2〕兩頰之動脉 《太素》注:“兩頰,足陽明在大迎中動。”《素問》王冰注:“在鼻孔下兩傍,近於巨髎之分。”《類經》卷五第五注:“兩頰動脉,即地倉、大迎之分,足陽明脉氣所行也。”

〔3〕耳前之動脉 《太素》注:“目後耳前,手太陽、手少陽、足少陽三脉在和窌中動。”本經卷三第十一云:“和髎在耳前兑髮下横動脉,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故和髎是。

〔4〕手太陰 《太素》注:“手太陰脉動在中府、天府、俠白、尺澤四處,以候肺氣。”《素問》王冰注:“謂肺脉也。在掌後寸口中,是謂經渠,動應於手。”按楊注失於無處定位,王注近似,然此不必限於經渠,應在寸口部爲是。

〔5〕手陽明 《素問》王冰注:“謂大腸脉也。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間,合谷之分,動應於手也。”按下部天地人屬足三陰脉,以此律之,則中部天地人似應屬於手三陰脉,且手陽明所過不及胸中,下文言中部地“以候胸中之氣”,與手陽明亦不合。詳手厥陰脉起於胸中,故疑手陽明當作手厥陰。其經勞宫穴在掌中央動脉,或應於此。

〔6〕手少陰 《太素》注:“手少陰動在極泉、少海二處。”《素問》王冰注:“謂心脉也。在掌後鋭骨之端,神門之分,動應於手也。”今從王注。

〔7〕足厥陰 《太素》注:“足厥陰脉動在曲骨、行間、衝門三處。”按曲骨爲任脉、足厥陰之會,衝門爲足太陰、厥陰之會,楊注有此二穴,義在乎此。《素問》王冰注:“謂肝脉也。在毛際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卧而取之,動應於手也。女子取太衝,在大指本節後二寸陷中是。”按兩注出入較大,古法取何處,難以定説,待考。

〔8〕足少陰 《太素》注:“足少陰之脉,動在大谿一處。”按大谿即太谿。《素問》王冰注:“謂腎脉也。在足内踝後跟骨上陷中,太谿之分,動應手。”

〔9〕足太陰 《太素》注:“足太陰脉,動在中府、箕門、五里、陰亷、衝門、雲門六處。”按中府爲手足太陰之會,雲門亦爲足太陰脉氣所發,五里、陰亷,本經卷三第三十云皆屬足厥陰,故楊氏此注,不知何據。《素問》王冰注:“謂脾脉也。在魚腹上趨筋間,直五里下箕門之分,寬鞏足,單衣,沈取乃得之,而動應於手也。候胃氣者,當取足跗之上衝陽之分,穴中動脉乃應手也。”

〔10〕地以候胸中之氣 《太素》注:“手陽明脉主氣,故候胸中氣也。”《素問》王冰注:“手陽明當其處也。經云:腸胃同候。故以候胸中也。”《類經》卷五第五注:“手陽明大腸脉也,大腸小腸皆屬於胃,胃脘通於胸中,故以候胸中。”按諸注雖强作解,終疑上文有誤,故難圓其説。若作手厥陰,則義甚明矣。

〔11〕頭角之氣 《敦煌古醫籍考釋·玄感脉經》云:“頭角、耳目者,人身之天,日月所附著……頭角者,精識之主,日月光明,上部之天以候之。”

〔12〕口齒之氣 《敦煌古醫籍考釋·玄感脉經》云:“口齒者,骨之本,能摧腐五穀,周養身體,故上部(此下脱文疑爲“之地以候之”五字)。”

〔13〕此三部者 此,明抄本、《素問》均無。者下《素問》有“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九字。

〔14〕合 此下《素問》有“則”字。於義較順。

〔15〕九野 九方分野也。上爲九天,下爲九州。《後漢書·馮衍傳》:“疆理九野。”李賢注:“九野,謂九州之野。”野,區域也。如《淮南子·原道訓》:“上游於霄雿之野。”九野,指人體九個區域,象地之九野也。

〔16〕九野爲九藏 九藏,即下文“神藏五,形藏四”。此言人之九臟,上應九天,下應九州,以合於天地之至數。

〔17〕神藏五,形藏四 神藏五,《素問》王冰注:“所謂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也。以其皆神氣居之,故云神藏五也。”《敦煌古醫籍考釋·玄感脉經》云:“九藏者,形藏四,頭角、耳目、口齒、胸中也。神藏五,心、肝、脾、肺、腎也。”《太素》注:“頭角一,口齒二,耳目三,(此下有缺文,疑爲“胸中四”)並有其形,各藏其氣。”《素問》王冰注:“所謂形藏者,皆如器外張,虚而不屈,含藏於物,故云形藏也。所謂形藏四者,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也。”《素問吴註》、《類經》注宗此説。又《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胃主化水穀之津液,大腸主津,小腸主液,膀胱者津液之所藏,故以四藏爲形藏。”《素問直解》注宗其説。《素問識》:“簡按:形藏四,諸家并仍王義。然頭角、耳目、口齒,理不宜謂之藏。考《周禮·天官·疾醫職》云:參之以九藏之動。鄭注: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志注有所據,今從之。”按兩説皆有所本,今并存之。

〔18〕五藏已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敗下《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有“形藏以竭者”五字,於義爲勝。《素問》王冰注:“夭謂死色,異常之候也。色者神之旗,藏者神之舍,故神去則藏敗,藏敗則色見異常之候,死也。”

按:

本文言三部九候,古診法也。然上、中、下三部之天、地、人,其具體部位究指何處,唐人已不詳,故楊上善、王冰注文所指非一,至於後世醫家之解,則更難論定,今僅選諸説於注中,以供參考。

曰:以候柰何?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虚實。實則寫之,虚則補之。必先去其血脉〔1〕而後調之,無問其病,以平爲期。

曰:決死生柰何?曰:形盛脉細,少氣不足以息者死〔2〕。形瘦脉大,胸中多氣者死〔3〕。形氣相得者生〔4〕。參伍不調者病〔5〕。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6〕。上下左右之脉相應如參舂者病甚〔7〕。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8〕。中部之候雖獨調,與衆藏相失者死〔9〕。中部之候相減者死〔10〕。目内陷者死〔11〕。

〔1〕必先去其血脉 《素問》王冰注:“血脉滿堅,謂邪留止,故先刺去血,而後乃調之。”《素問吴註》注:“謂去其瘀血之在脉者。蓋瘀血壅塞脉道,必先去之,而後能調其氣之虚實也。”兩説義皆通。

〔2〕形盛脉細,少氣不足以息者死 少氣,《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作“氣少”,此前有“胸中”二字,律以下文,似當有此二字爲是。死,原作“危”,明抄本同。《素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注本及《甲乙經》、《脈經》危作死。”是知本經原作“死”,據改。按《素問·玉機真藏論》云:“形氣相得,謂之可治。”《素問·刺志論》亦云:“氣實形實,氣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今脉細,少氣不足以息,是氣虚於内且脉不足;而形體反盛於外,則是形氣相反,故主死也。

〔3〕形瘦脉大,胸中多氣者死 《類經》卷六第二十五注:“形體消瘦而脉反大,胸中反多氣者,陰不足而陽有餘也。陰形既敗,孤陽無獨留之理,故死。”此言多氣,非正常多氣,與上文“少氣不足以息”爲對文,指呼吸粗壯。

〔4〕形氣相得者生 者,明抄本無。相得,謂彼此契合也。《文選·王襃頌》:“聚精會神,相得益彰。”《類經》卷六第二十五注:“體貌爲形,陰也;運行屬氣,陽也。陰主静,陽無陰不成;陽主動,陰無陽不生。故形以寓氣,氣以運形,陰陽當和,不得相失。如形盛脉大,形瘦脉細,皆爲相得。相得者生,反此者危也。”

〔5〕參伍小調者病 病下《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有“色相得者生,相失者死”九字。參伍,猶錯雜也。《易經·繫辭上傳》:“參伍以變,錯綜其數。”《荀子·成相》:“參伍明,謹施賞刑。”楊倞注:“參伍,猶錯雜也。”《太素》注:“謂其人形氣有時相得,有時不相得,參類品伍不得調者,其人有病。”《素問》王冰注:“參謂參校,伍謂類伍。參校類伍而有不調,謂不率其常則病也。”《類經》卷六第二十五注:“凡或大或小,或遲或疾,往來出入而無常度者,皆病脉也。”諸注當合參。

〔6〕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太素》注:“三部九候不得齊一,各各不同,相失故死。”《素問》王冰注:“失謂氣候不相類也。相失之候,診凡有七,七診之狀,如下文云。”《類經》卷六第二十五注:“皆相失者,謂失其常,如下文乍疏乍數、失時、真藏、脱肉、七診之類皆是也,故死。”

〔7〕上下左右之脉相應如參舂者病甚 參,同三。《左傳·隱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舂,《説文·臼部》:“擣粟也,持杵臨臼。”如《詩經·大雅·生民》:“誕我祀如何?或舂或揄。”《素問》王冰注:“三部九候,上下左右凡十八診也。如參舂者,謂大數而鼓,如參舂杵之上下也。《脉要精微論》曰:大則病進。故病甚也。”按馬王堆漢墓帛書《足臂十一脉灸經》:“足帣(厥)陰温(脉)……揗温(脉)如三人參舂。”亦同此義。其所以謂之參者,三舂也。又《史記·扁鵲倉公傳》:“故切之時不平而代。不平者,血不居其處。代者,時參擊並至,乍躁乍大也。”此亦可証參舂者,三人爲舂,時三擊並至,而間有更代之象。凡此等脉,病情必甚。

〔8〕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 《太素》注:“上下左右脉動各無次第,數動脉不可得者,脉亂故死。”《素問》王冰注:“不可數者,謂一息十至已上也。《脉法》曰:人一呼而脉再至,一吸脉亦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脱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盡。今相失而不可數者,是過十至之外也。至五尚死,況至十者乎?”二注當合參。

〔9〕中部之候雖獨調,與衆藏相失者死 《太素》注:“肺心胸中以爲中部,診手太陰、手陽明、手少陰,呼吸三脉調和,與上下部諸藏之脉不相得者,爲死。”

〔10〕中部之候相減者死 減,《素問》王冰注:“謂偏少也。”《類經》卷六第二十五注:“若中部之脉減於上下二部者,中氣大衰也,亦死。”

〔11〕目内陷者死 《太素》注:“五藏之精皆在於目,故五藏敗者,爲目先陷,爲死。”

曰:何以知病之所在?曰:察〔1〕九候獨〔2〕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3〕,獨陷下者病〔4〕。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而按之〔5〕,以右手當踝而彈之,其〔6〕應過五寸已上,蠕蠕然者不病〔7〕。其應疾,中手渾渾然者病〔8〕。中手徐徐然者病〔9〕。其應上不能至五寸,彈之不應者死〔10〕。脱肉身不去者死〔11〕。中部乍疏乍數者死〔12〕。代脉而鈎者,病在絡脉〔13〕。九候之相應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後則病〔14〕,二候後則病甚,三候後則病危〔15〕。所謂後者,應不俱也〔16〕。察其府藏〔17〕,以知死生之期〔18〕。必先知經脉〔19〕,而後〔20〕知病脉。真藏脉見者,邪勝,死也〔21〕。《素問》無死字〔22〕。足太陽之氣絶者,其足不可以屈伸,死必戴眼〔23〕。

〔1〕察 此下《太素》有“其”字。義較順。

〔2〕獨 《太素》注:“九候之脉,上下左右,均調若一,故偏獨者爲病也。”

〔3〕獨熱者病,獨寒者病 獨熱、獨寒,若言脉則義甚難明。《素問識》:“簡按:諸家不注。蓋熱乃滑之謂,寒乃緊之謂。”《素問集註》張志聰注:“寒熱者,三部皮膚之寒熱也。……《鍼經》曰:上下左右,知其寒温,何經所在,審皮膚之寒温滑濇,知其所苦。”丹波氏所云,以寒熱代滑緊二脉,例難尋,張注義可取。

〔4〕獨陷下者病 《太素》作“脉獨陷者病”。《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亦作“獨陷”,義同《太素》。《素問吴註·決死生論》注:“陷下,沈伏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陷下者,沈陷而不起也。”今兩義並存。

〔5〕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而按之 足,原作“於左足”,《素問》作“足上”,《太素》無此三字。《素問》林億等按:“《甲乙經》及全元起注本並云: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而按之,右手當踝而彈之。全元起注云:内踝之上,陰交之出,通於膀胱,係於腎,腎爲命門,是以取之,以明吉凶。……當從全元起注舊本及《甲乙經》爲正。”本文《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作“以左手去踝上五寸,指微按之”。按今文與林校義殊。若作爲診法,豈可只限於左足,當以林校引文爲是,且有敦煌舊籍可証,故據改。又踝下明抄本有“音胯,又音棵”五小字音注。《太素》注:“人當内踝之上,足太陰脉見,上行至内踝上八寸,交出厥陰之後,其脉行胃氣於五藏,故於踝上五寸以左手按之。”

〔6〕其 此下《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有“脉中氣動”四字,義明。

〔7〕蠕蠕然者不病 蠕蠕然,《太素》作“然”。《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作“需需”,注:“需需者,來有力。”按,需之俗字。《龍龕手鏡·而部》:“,俗;需,正。”需,又汝朱切,與蠕音同,是爲蠕之同音假借。《荀子·勸學篇》:“端而言,蠕而動。”楊倞注:“蠕,微動也。”《太素》注:“,動不盛也。”彈足内踝,其應在五寸以上,且微動耎滑,則爲氣和之象,故不病也。

〔8〕其應疾,中手渾渾然者病 渾渾下明抄本有“音忳”二小字音注。疾,速也。應疾者,反應快速也。渾渾,《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作“惲惲”,義同,此亦義存乎聲也。注:“惲惲者,來無力也。”義非是。《素問》王冰注:“渾渾,亂也。”按王注義亦不妥。渾渾,言大也。如“無刺渾渾之脉”者,乃大脉也。《廣雅·釋訓》:“渾渾,大也。”以手彈足内踝,其動應手渾渾然,則爲氣盛太過之象,故爲病也。

〔9〕中手徐徐然者病 《素問》王冰注:“徐徐,緩也。”《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注:“徐徐者,似有似無也。”按此義可從。以手彈足内踝,其動應手徐徐然,則爲氣虚之象,故亦爲病也。

〔10〕彈之不應者死 《素問》王冰注:“氣絶故不應也。”

〔11〕脱肉身不去者死 脱上《素問》有“是以”二字。《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作“其肌肉身充,氣不去來者,亦死”。注:“不去來者,彈之全無。”《素問》王冰注:“穀氣外衰則肉如脱盡,天真内竭故身不能行,真穀並衰,故死之至矣。去,猶行去也。”《類經》卷六第二十五注:“脾胃竭則肌肉消,肝腎敗則筋骨憊,肉脱身重,死期至矣。不去者,不能動摇來去也。”二注當合參。詳本文言“身不去”,與“彈之”之義甚不相協,雖王、張二注勉爲其解,亦隨文而釋,終不若《敦煌古醫籍考釋》義切,然該文“身充”二字亦有疑焉,豈有肌肉充身氣不去來而死者,故疑“身充”二字,係“脱”字先誤作“月兑”,後誤爲“身充”者。

〔12〕中部乍疏乍數者死 死,《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作“經亂矣,亦死者也”。中部,《太素》注:“謂手太陰、手陽明、手少陰。”乍,忽也。疏,遲也。乍疏乍數,謂脉來忽遲忽數,快慢不一也。《素問》王冰注:“乍疏乍數,氣之衰亂也,故死。”

〔13〕代脉而鈎者,病在絡脉 代脉,《素問》、《太素》均作“其脉代”。《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作“其上部脉來代”,律之上句,似此文義勝。《素問》王冰注:“鈎爲夏脉,又夏氣在絡,故病在絡脉也。絡脉受邪,則經脉滯痞,故代止也。”

〔14〕一候後則病 《太素》注:“九候上下動脉,相應若一,不得相失,忽然八候相應俱動,一候在後,即有一失,故病。”下二候、三候仿此。

〔15〕病危 明抄本作“病死”,此下有“《素問》作病危”五字校文。《素問》、《太素》同本經。《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作“厄”,疑爲“危”之誤。

〔16〕應不俱也 應前《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有“上、中、下”三字。《素問》王冰注:“俱,猶同也,一也。”《類經》卷六第二十五注:“應不俱者,脉失常度,逆順無倫也。”

〔17〕府藏 明抄本作“藏府”。《太素》、《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作“病藏”。義雖均通,然本篇文不言腑,詳上下文言九臟、衆臟、真臟等義,此或作“病藏”爲是。

〔18〕以知死生之期 生之,《敦煌古醫籍考·三部九候論》無此二字。《素問》王冰注:“夫病入府則愈,入藏則死。故死生期準,察以知之矣。”《類經》卷六第二十五注:“死生之期,察其克賊生王而可知也。”兩注當合參。

〔19〕經脉 經,《集韻·青韻》:“一曰常也。”《左傳·宣公十二年》:“政有經矣。”杜預注:“經,常也。”《素問吴註》注:“經脉,經常不病之脉。”《素問》王冰注:“經脉,四時五藏之脉。”此當指四時五臟之正常脉象。

〔20〕而後 《素問》、《太素》、《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均作“然後”。義同。

〔21〕真藏脉見者,邪勝,死也 也,明抄本無。《太素》作“真藏脉見勝者死”。邪勝死也,《素問》作“勝死”,《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作“死也”。均不若本經義勝。王冰注:“真藏脉者,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絃;真心脉至,堅而搏,如循意苡子累累然;真脾脉至,弱而乍數乍疏;真肺脉至,大而虚,如毛羽中人膚;真腎脉至,搏而絶,如指彈石辟辟然。凡此五者,皆謂得真藏脉而無胃氣也。”按真臟脉爲胃氣敗而邪氣勝,故死也。

〔22〕《素問》無死字 今本《素問》仍有“死”字,無“邪”字,疑明抄本校誤,或所據校本不同。

〔23〕死必戴眼 戴眼,目上視也。《素問·診要經終論》云:“太陽之脉,其終也,戴眼反折瘈瘲。”王冰注:“戴眼,目上視也。”《太素》注:“足太陽脉,從目胳頭至足,故其脉絶,脚不屈伸,戴目而死。”《素問》新校正云:“按《診要經終論》載三陽三陰脉絡之証,此獨犯足太陽氣絶一証,餘應闕文也。”所言似是。然本論三部九候之脉,與氣絶經終並無大涉,或係錯簡亦未可知。

曰:冬陰夏陽柰何?曰:九候之脉皆沈細懸絶者爲陰〔1〕,主冬,故以夜半死〔2〕。盛躁喘數者爲陽〔3〕,主夏,故以日中死〔4〕。寒熱病者〔5〕,以平旦死〔6〕。熱中及熱病者,以日中死〔7〕。病風者,以日夕死〔8〕。病水者,以夜半死〔9〕。其脉乍數乍疏〔10〕,乍遲乍疾者,以日乘四季死〔11〕。形肉已脱,九候雖調者猶死〔12〕。七診〔13〕雖見,九候皆順〔14〕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風氣之病及經月之病〔15〕,似七診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診之病,其脉候亦敗者死矣,必發噦噫〔16〕。必審問其所始病〔17〕,與今之所方病,而後〔18〕《素問》下〔19〕有各字。切循其脉,視其經絡浮沈,以上下逆從〔20〕循之〔21〕,其脉〔22〕疾者不〔23〕病,其脉遲者病,不往不來者〔24〕死,《素問》作不往來者〔25〕。皮膚著者死〔26〕。

〔1〕九候之脉皆沈細懸絶者爲陰 《太素》注:“深按得之曰沈,動猶引線曰細,來如斷繩故曰懸絶。九候之脉皆如此者,陰氣勝。”按懸絶,當指懸浮無根而時有絶止。

〔2〕主冬,故以夜半死 故,明抄本無;冬下有“《素問》下有故字”六小字校文,與今本《素問》合。脉沈細懸絶爲陰盛,陰極於冬,故主冬。夜半者,一日之冬也,陰盡陽生,故至夜半陰極而死。

〔3〕盛躁喘數者爲陽 《太素》注:“其氣洪大曰盛,去來動疾曰躁,因喘數而疾故曰喘數。九候皆如此者,皆陽氣勝。”按喘,通揣,動也。

〔4〕主夏,故以日中死 故,明抄本無;夏下有“《素問》下有故字”六小字校文。脉盛躁喘數爲陽盛,陽極於夏,故主夏。日中者,一日之夏也,陽盡陰生,故至日中陽極而死。

〔5〕寒熱病者 寒上明抄本有“《素問》作是故”五小字校文,按作當爲“有”字。《素問》、《太素》均有“是故”二字。又病,《太素》無,非是。《素問》王冰注:“《生氣通天論》曰:因於露風,乃生寒熱。由此則寒熱之病,風薄所爲也。”王冰雖有此解,然寒熱之病非必爲風也,若少陽病者,亦有寒熱也。

〔6〕以平旦死 《素問吴註》注:“蓋平旦之際,昏明始判之時,陰陽交會之期也,故寒熱交作之病以斯時死。”

〔7〕熱中及熱病者,以日中死 熱中者,病發於臟而内熱也;熱病者,病起於表而外熱也,即傷寒之類。二者均爲陽盛之病。日中爲陽極之時,故患陽盛熱病者,至其時則陰不勝陽而死矣。

〔8〕病風者,以日夕死 《太素》注:“風爲肝病,酉爲金時,金尅於木,故日夕死。”

〔9〕病水者,以夜半死 《太素》注:“水病,陰病也。夜半子時,陰極死也。”

〔10〕乍數乍疏 明抄本、《素問》、《太素》、《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均作“乍疏乍數”,義同。

〔11〕以日乘四季死 以下明抄本有“《素問》無以字”五小字校文。今本《素問》同明抄本校文。日乘四季,辰戌丑未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其脉乍疏乍數,乍疾乍遲,乃土氣敗而不能灌溉四藏,故死於辰戌丑未之時也。”

〔12〕形肉已脱,九候雖調者猶死 九候雖調者猶死,明抄本無此七字,疑脱。《素問吴註》注:“脾主形肉,而爲五藏之母,若形肉已脱,是母氣大壞,即使九候雖調,猶死也。”此與上文“脱肉身不去者死”義同。

〔13〕七診 明抄本作“九候”,當係“七診”之誤;《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作“七候”。按七診之説有二:《太素》以脉沈細懸絶爲一診,盛躁喘數爲二診,寒熱爲三診,熱中及熱病爲四診,風病爲五診,病水爲六診,形肉已脱爲七診。《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與此略同。王冰則以上文九候獨小、獨大、獨疾、獨遲、獨熱,獨寒、獨陷下爲七診。《素問吴註》、《類經》卷五第六注仍王義。按經文順序,當以楊注爲是。

〔14〕九候皆順 順下明抄本有“《素問》作從”四小字校文。今本《素問》同明抄本校文。王冰注:“但九候順四時之令,雖七診互見亦生矣。從,謂順從也。”

〔15〕風氣之病及經月之病 經月,《太素》、《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均作“經間”,楊上善注謂“經脉間”。經月之病亦有二説。一指爲月經病,《素問》王冰注:“風矤懏脉診大而數,月經之病脉小以微,雖候與七診之狀略同,而死生之証乃異,故不死也。”又張介賓則指爲常期之病,《類經》卷六第二十五注:“經月者,長期也。故適值去血,則陰分之脉或小或遲,或爲陷下。此皆似七診之脉而實非也,皆不可以言死。”按楊注“經脉間”、張注“常期之病”説,於文理醫理均覺欠妥。王注“月經之病”,古醫籍中亦未有“月經”之稱,故亦乏文獻根據。詳間,亦可作“癎”之假借,如《五十二病方》“嬰兒病間方”之“間”,即“癎”之假借。間,古書作“閒”,是“經月”之“月”,當爲“閒”之壞文;經,疑爲“痙”之假借,如《五十二病方》傷痙一目中所謂“傷而頸者”、“傷脛者”,其頸、脛二字,以及《武威漢代醫簡》中“治金創内痙”之“”,皆“痙”之假借。故疑“經月”當以《太素》等作“經間”爲是,經間乃“痙癎”之假借。

〔16〕必發噦噫 噦噫下明抄本分别有“音□”、“音受(疑當作愛)”四小字音注。《説文·口部》:“噦,氣牾也。”段玉裁注:“啎,逆也。通俗文曰:氣逆曰噦。”《説文·口部》:“噫,飽出息也。”《素問》王冰注:“胃精内竭,神不守心,故死之時發斯噦噫。宣明五氣篇曰:心爲噫,胃爲噦也。”

〔17〕所始病 《太素》作“故所始所病”,不若本經義勝。

〔18〕必審問其所始病……而後 《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作“必須審諦,問其所始,若所始之病與今所痛異者,乃定吉凶”。

〔19〕下 明抄本無。

〔20〕從 明抄本、《太素》、《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均作“順”,按從,係避南朝梁武帝蕭衍父順之諱改字。

〔21〕切循其脉……上下逆從循之 《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作“循其脉,視其經,浮沈上下逆順循之”。切循,切按循摸也。《淮南子·俶真訓》:“可切循把握而有數量。”高誘注:“切,摩也。”《説文通訓定聲·屯部》:“循……(假借)又爲揗,《漢書·李陵傳》:數數自循其刀環。注:謂摩順也。”循之,尋求也。《莊子·秋水》:“請循其本。”成玄英疏:“循,猶尋也。”

〔22〕脉 原作“病”,乃傳寫之誤,據明抄本、嘉靖本、四庫本、京師醫局本及《素問》、《太素》改。

〔23〕不 《素問釋義》云:“不字衍。”

〔24〕不往不來者 下一不字下明抄本有“《素問》無不”四小字校文。今本《素問》、《太素》、《敦煌古醫籍考釋·三部九候論》均作“脉不往來者”,文義較順。

〔25〕《素問》作不往來者 明抄本作“《素問》作不”,且在上文“往不”之下。見上注。

〔26〕皮膚著者死 著,《一切經音義·三》:“著,相附著也。”《素問吴註》注:“著,着同,乾槁而皮膚着於骨也。是血液盡亡,營衛不足,故死。”

曰:其可治者柰何?曰:經病者治其經,絡病者治其絡〔1〕,《素問》二絡〔2〕上有孫字。身有痛者〔3〕治其經絡。其病者在奇邪〔4〕,奇邪之脉則繆刺之〔5〕。留瘦不移,節而刺之〔6〕。上實下虚,切而順之〔7〕,索其結絡脉〔8〕,刺出〔9〕其血,以通其氣〔10〕。瞳子高者〔11〕,太陽不足;戴眼者,太陽已絶〔12〕。此決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

〔1〕絡病者治其絡 二絡字上《素問》、《太素》均有“孫”字,《素問》下“絡”字下並有“血”字。

〔2〕絡 此下明抄本有“字”字。

〔3〕身有痛者 痛,明抄本作“病”,此下並有“《素問》此上有血病字”八小字校文。今本《素問》、《太素》“身”上均有“血病”二字。

〔4〕其病者在奇邪 其,《太素》作“真”。奇邪,指邪中於絡而不入於經者。《素問》王冰注:“奇,謂奇繆不偶之氣,而與經脉繆處也。”《類經》卷六第二十五注:“奇邪者,不入於經而病於絡也。”

〔5〕奇邪之脉則繆刺之 繆刺,《素問》王冰注:“繆刺者,刺絡脉,左取右,右取左也。”詳本經卷五第三。《素問集註》張志聰注:“夫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布於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於經俞,故宜繆刺之。”

〔6〕留瘦不移,節而刺之 有二説。一指病邪久留,形體消瘦之人,當節量而刺之。《太素》注:“留,久也。久瘦有病之人,不可頓刺,可節量刺之。”《素問》王冰注:“病氣淹留,形容減瘦,証不移易,則消息節級,養而刺之。”二指病邪留久日深,必結聚於四肢八溪之間,當刺骨節交會之處。《類經》卷六第二十五注:“留,病留滯也。瘦,形消瘦也。不移,不遷動也。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於四肢八溪之間有所結聚,故當於節之會處,索而刺之,斯可平也。”按若據《靈樞·刺節真邪》之義,當以楊、王之説爲是。

〔7〕上實下虚,切而順之 順下明抄本有“《素問》作從”四小字校文。今本《素問》同明抄本校文。而,《太素》無。《類經》卷六第二十五注:“上實下虚,有所隔也。故當切其脉以求之,從其經以取之。”

〔8〕索其結絡脉 結,《太素》作“經”,疑誤。《素問》王冰注:“結謂血結於絡中也。”索其結絡脉者,言求其絡脉之有瘀血結滯者。

〔9〕出 明抄本無。

〔10〕以通其氣 氣下明抄本有“也”字,也下並有“《素問》作以見通之”七小字校文。今本《素問》同明抄本校文。《太素》作“以通之”。按本經與《太素》其義較明,《素問》“見”字難釋,疑衍。此言於結絡之處刺出其血,則氣機得以通暢,而上實下虚之証得以痊愈也。

〔11〕瞳子高者 《太素》注:“太陽之脉爲目上綱,故太陽脉足,則目本視也。其氣不足,急引其精,故瞳子高也。其脉若絶,瞼精痿下,故戴目也。”《類經》卷六第二十五注:“瞳子高者,目上視也。戴眼者,上視之甚而定直不動也。”

〔12〕太陽已絶 已,《太素》無。按自“瞳子高者”至此十五字,似與上文無涉,當係前節“足太陽之氣絶者”條錯簡。《素問吴註》將此與下文“此決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十一字,移於前節“足太陽之氣絶……死必戴眼”條下,可參。